工艺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4篇)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工艺管理制度1. 工艺管理目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 工艺管理职责:(1)制定和修订工艺管理制度。

(2)组织制定和修订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

(3)组织实施工艺管理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4)跟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及时解决。

(5)配合质检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3. 工艺管理流程:(1)制定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

(2)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3)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4)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抽样,确保产品质量。

4. 工艺管理标准:(1)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工艺参数要在规定范围内调整,不得随意变动。

(3)工艺操作人员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有违规行为。

5. 工艺管理措施:(1)建立工艺数据库,记录每个产品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

(2)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3)定期对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进行评估,及时修订。

二、工艺管理考核办法1. 考核目标:评估员工在工艺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 考核内容:(1)熟悉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的掌握程度。

(2)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能力。

(3)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4)工艺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3. 考核方法:(1)现场考核: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和工艺参数的调整。

(2)文档考核:对员工提供一份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要求员工根据文档进行操作。

(3)面试考核: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工艺管理能力的考察。

4. 考核评分标准:(1)熟悉程度:根据员工对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2)调整能力:根据员工对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3)质量控制能力:根据员工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4)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员工对工艺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工艺管理制度十篇

工艺管理制度十篇

工艺管理制度十篇工艺管理制度十篇工艺管理制度篇1一:目的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三:职责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进行工艺纪律的考核等。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一)工艺策划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准则等。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1)工艺文件的种类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材料清单等。

(2)编制要求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公司的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三)工艺文件的贯彻1、产品工艺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法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

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2、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工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产品试生产时,指导操作者操作、调整、直至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的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应注意的事项;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四)工艺更改的`控制随着设计的更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的问题,必须对工艺文件更改加以控制。

1、工艺更改有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评审后报主管领导批准,然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单》,各部门遵照执行。

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工艺纪律和考核内容工艺管理制度篇21 凡是属于以下条件之一的均为工艺隐患:1.1 能够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5篇)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5篇)

工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艺安全管理,规范公司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开、停车作业,正常操作以及各种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____)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车间各操作岗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对生产装置运行的监督管理和调度平衡,定期组织进行工艺安全专业检查,并组织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四条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负责制定工艺装置检修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五条技术中心负责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指导和新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六条安全环保处负责对工艺装置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第七条各车间负责人是本车间工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车间工艺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监督执行;负责装置的日常安全运行管理。

第八条人力资源处负责制定工艺安全管理相关培训计划并组织、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

第三章工艺安全管理第九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包括化学品的物理特性、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等;2、工艺信息:包括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等;3、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材料、设备和管道图纸、电器类别、调节阀系统设计、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第十条各车间应落实专人对工艺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保证工艺安全信息随时保持完整、有效、可靠,及时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执行。

第十一条各车间应严格执行各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以下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阀门及法兰等;2、泄压和排空系统;3、紧急停车系统;4、监控、报警系统;5、联锁系统;6、泵及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7、材料、备品、备件等。

工艺规程管理规定和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工艺规程管理规定和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工艺规程管理规定和工艺纪律管理制度工艺规程管理规定第1条公司凡正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编制工艺规程,为规范工艺规程的管理,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工艺规程的管理。

第3条责任人为技术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

第4条工艺规程指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原料质量标准、生产工艺流程、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等生产过程控制的相关文件。

第5条工艺规程是编制生产记录、生产指令的重要依据。

第6条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品名、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2.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

3.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4. 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第7条工艺规程制定的依据。

1. 工艺规程必须以国家标准和满足用户的要求为依据,新产品的试制要根据用户的技术条件要求,结合原材料、技术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产品的工艺规程。

2. 以与产品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同行业技术成果为依据。

第8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都必须编制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编制的程序如下。

1. 技术部通过工艺资料或试验,结合原材料、辅助原料设备等具体情况编写工艺规程草案。

2. 生产总监组织相关专家对工艺规程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由技术部汇总修正,制定工艺规程初稿。

3. 技术部将定稿交生产总监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后颁布执行。

第9条工艺规程的执行。

1. 生产部门严格执行颁布的工艺规程组织生产。

2. 修订的工艺规程未正式颁发前,生产部门仍须按原工艺规程执行。

第10条工艺规程的修订。

1. 工艺规程的修订工作由技术部门负责,一般每三年修订一次。

2. 特殊情况下可申请提前修订,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经理审查同意后,由技术人员负责修订,修订后书面下达正式变更通知。

第11条工艺规程编制完成后下发给生产部及各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各部门应妥善保存,并做好保密管理工作。

第12条各保管部门应建立健全查阅制度,有关人员需进行查阅时,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并签字批准方可查阅。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5篇)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5篇)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1、目的为加强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各单位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职责范围技术部是工艺技术控制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理。

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

负责各生产单位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4、规定内容4.1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4.1.1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为确保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单位要对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4.1.3技术部组织对各生产单位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巡检,每月对公司各生产单位进行汇总,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4.2工艺变更的管理4.2.1通过技术改造后,工艺需要变动的,技术部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文件,。

4.2.2安全环保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逐项进行落实审核,必要时召集有关人员评审确定,组织对修改的内容进行会签,报董事长(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

4.2.3工艺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如因某种情况工艺指标需进行变更,应及时书面申请报技术部,经董事长(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试用一个月合格后,拿出试用报告,再按审批程序办理执行。

4.3关键工序的确定及工艺指标的管理4.3.1产品生产工艺确定后,技术部应依据关键工序的确定原则,组织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进行确定。

4.3.2关键工序确定后,由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以质量控制点的方式进行标识。

4.3.3关键工序确定、标识后,技术质量部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

4.3.4关键工序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必须有记录,技术部每月抽检覆盖率为____%;一般工序工艺指标,可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对部分主要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记录,技术部每月抽检覆盖率要达到____%。

4.4工艺记录的管理4.4.1技术部是工艺记录的职能管理单位,负责对工艺记录的审核和备案工作。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定

化工企业工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理顺工艺技术管理关系,严格操作,严肃工艺纪律,并逐步实现优化操作和科学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工艺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行业制定的有关技术管理的政策、法令、标准及规定.建立健全公司生产装置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和工艺基础资料,做好工艺技术档案管理.二加强日常的工艺技术管理,组织编写、审核、修订生产装置和车间的工艺技术规程、工艺卡片、开停工技术方案等工艺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三严肃工艺纪律,加强工艺纪律执行的考核,重视生产岗位第一性资料的管理,严格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记的管理,确保第一性资料齐全、准确,并建立技术档案.四搞好工艺技术分析,按时编制技术月报、季报和年报,有目的地组织技术测定和工艺标定.五组织技术分析和技术攻关,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重大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对内控工艺指标实施监控,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工艺指标更改.六按月完成生产技术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存档和上报工作.七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三剂”催化剂、添加剂、助剂等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生产装置化工“三剂”消耗定额,审查化工“三剂”年度和月度消耗计划,组织新型“三剂”应用技术方案审查、实施和效果验收工作.八参加技措项目的方案讨论,参加设计审查,组织并参加技术考核和标定总结.九收集和对比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开展公司内外的技术交流工作,结合公司实际,推广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三剂”.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经验,逐步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提高工艺技术管理水平.第三条工艺技术管理体制一工艺技术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即公司、车间二级管理.以公司一级为主,基点放在车间.二建立健全以公司主管领导为首的工艺技术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公司主管领导是工艺技术管理的最高决策人,其职责是指导、审核、把关,听取汇报,发出技术指令,并检查执行情况.工程技术部是从事工艺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其职责是组织、制定和审查各项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车间主任是组织实施工艺技术管理及标准的负责人,对生产中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各生产车间设专职工艺副主任或工艺技术员,负责日常工艺技术管理工作.第二章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管理第四条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具有法规性质的公司级生产技术文件,是组织生产的依据.规程由各车间编写,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公司主管领导、总工程师等审核会签,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出版和发行权归工程技术部.第五条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根据工艺原理和过程方法与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制定的操作法规,它对装置生产、油品调和储运过程的生产工艺、操作、安全、设备等技术要求和操作程序做了统一规定,是生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维持正常生产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第六条工艺技术规程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一各有关职能部室以及公司领导会签单,会签姓名和日期必须是亲笔,不准用打印体代替.二前言三目录四装置概况设计规模、建成投产日期,投产以来历年主要动改项目等五装置基本工艺原理,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叙述,操作中直接需用的计算公式和数据以及与生产操作直接有关的其它原理内容.六设计或改造后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化工原材料规格、技术要求包括:产品名称、物化性质、质量指标等 ;半成品及产品质量指标;物料平衡;操作反应条件一览表;设计能耗;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指标;副产物及三废排放的性质和数量,工艺卡片内容.七全装置开工方案及操作法,包括开工方案内容和重大开工步骤如引瓦斯、引油等的操作法,具体要求见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审批制度章节.八全装置停工方案,包括停工方案内容和重大开工步骤如引瓦斯、引油等的操作法,具体要求见生产装置开停工方案和应急方案审批制度章节.九系统操作岗位操作法,装置要按照系统操作岗位分内外操编写,编写内容包括本岗位的任务、管理范围、各单元正常操作的调整要点包括现象、原因、针对性措施、失常操作要点包括现象、原因、针对性措施.十仪表操作法.包括DCS系统的操作法主要仪表性能说明、投用和管理、主要仪表控制方案、联锁系统的操作说明包括工艺和设备联锁值、报警值汇总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使用规程.十一通用设备如各类泵以及重要单体设备如特殊阀门、加热炉、采样、三剂加入等操作法.特殊设备操作法应包括设计参数、开停工重要步骤、日常维护内容、维修时注意事项等.十二事故处理及紧急停工事故处理原则,原料中断、公用系统、水、电、蒸汽、风中断事故处理,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十三安全环保规程.包括本装置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安全、环保与健康技术规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安全法规、环保管理制度、工业卫生防护制度、清洁生产的有关规定及开停工检修事故预防和处理;防冻防凝操作法.十四设备一览表塔类、加热炉类、容器类、换热器类、冷却器类、泵类、压缩机类、机械设备类、安全阀及特种设备类汇总表及仪表明细表包括规格、性能、仪表测量或控制的关键部位,工艺用的限流孔板统计表,计量仪表的统计表包括型号、测量上下限、主要设计工况,工艺用松动点统计表.十五全装置工艺流程图包括工艺原则流程图和工艺自控流程图,平面布置图、辅助工程水、电、汽、风流程图,隐蔽工程流程图主要是地下管线,主要设备工艺结构简图反应器、再生器、加热炉总图、油罐图、装置自保系统原理接线或仪表连锁逻辑关系图,主要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和关键设备安装图.对装置详细流程图可以出版专集以便于职工技术培训学习.车间编制人员要严格按照以上内容和次序进行编写,对以上未包括的内容可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际需要增加相应内容.第七条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写原则一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是生产技术操作和生产管理的技术法规,应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1.工艺技术规程首次编制由设计单位或技术提供商负责生产车间协助编制、出版,装置考核标定后或技术改造后,工程技术部和车间应依据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技术文件、试车方案、试生产总结、生产技术总结、科技攻关总结、工业性试验总结、工艺技术标定报告和国内外的生产先进经验,及时组织修订,保证装置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生产.2.编写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要使用规范技术术语、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便于领会和记忆,特别注意单位制采用统一的国标,压力要表明绝压和表压.3.装置工艺技术规程以生产装置和管理系统为单元编写,对有多个生产装置单元的车间尽可能同时修订,成册出版,油品储运原则上以车间为单位编写,如果作业独立性较强、单独编写更适合于使用的也可以单独编写.4.新装置建成投产和老装置技术改造变动部分开工,必须在投运前编写临时开工方案及试行工艺技术规程,并组织工人学习、掌握,否则不准开工.试运操作规程编写依据是工艺设计文件和同类型装置的操作经验规程.试运操作规程经过生产考核和工程正式验收后,一般半年内修订为正式工艺技术规程.5.操作规程中岗位操作法应适应目前的岗位设置,要按照装置的生产单元和系统操作,分内操和外操进行岗位操作内容、职责进行划分修订.6.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修改,原则上3~5年进行一次.新操作规程出版后,旧操作规程需进行回收或盖上“作废”字样处理,存档只存新操作规程.7.对于操作规程有效期间增加的工艺管线、设备、系统的投用等临时操作法要及时编号存档,以便在修订时汇总.为方便操作人员取阅,以及便于指导生产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学习,车间应将操作规程和操作规程有效期间增加的各类临时操作法、开工方案,在操作室现场放置.8.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封面署名为SC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标明出版日期和修订日期.一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由工程技术部管理,车间及有关部室负责贯彻执行,工程技术部定期检查和收集规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修订的依据.随时处理有关单位提出的意见.如遇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按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条件、指标操作时,生产车间或有关生产指挥部门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由工程技术部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出安全技术措施和临时操作方法,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执行.二操作工应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岗位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新工人顶岗、操作人员换岗必须掌握所在岗位及拟换岗位操作规程,经考试、考核合格才能顶岗.三每月结合工艺纪律检查各车间对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工程技术部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印数本单位每人一份,另交工程技术部15份由工程技术部分发公司领导及有关部室,并存档3份.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属机密级技术资料,各单位管理须进行编号,登记,人员调动须上交本单位管理人员存档,对外提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须报工程技术部审批,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三章工艺卡片的管理第八条工艺卡片是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原料性质和产品标准制定的指导生产装置各工序实现安全生产、稳定操作的工艺技术参数文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优化操作的依据.工艺卡片的各项规定不能与操作规程相抵触.工艺卡片由各车间主任或工艺副主任制定,油品调和工艺卡片由所在车间工艺副主任制定,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安全环保部、公司主管领导审核会签,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工艺卡片要公布在操作室便于观看的位置.第九条工艺卡片原则上一年常运转装置或一个生产周期以周期生产的装置修订一次.第十条根据生产情况需要进行修订变更,超出工艺卡片指标要求时,由生产车间提出,并填写工艺指标修改单,说明修改的项目内容、根据,生产部等有关职能部门会签确认,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工艺指标修改单一式四份以上,由工程技术部、生产部、机动部、生产车间等有关单位进行存档,工程技术部、生产部协助生产车间进行工艺指标调整,确保装置生产平稳和产品质量合格,保证生产方案的顺利执行,化验室要加强对装置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工程技术部对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考核,在生产车间的月度考核中进行奖惩.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或违反工艺指标进行操作.第十一条工艺卡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原料指标,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及消耗定额.二生产方案和主要操作参数控制指标.单位制采用统一的国标,压力表明绝压和表压.三公用工程、燃料边界条件.四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五三废排放主要指标.六原料、原材料、中间物料及产品的分析项目、分析频次.七备注及会签审批栏八工艺卡片中的所有控制指标内容须在操作记录中体现,以便于监控掌握,车间管理人员在每日的基础技术台帐中也必须包括控制参数实际运行情况的记录.第十二条严肃工艺纪律,工艺卡片中主要工艺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应规定最大上、下限,超过此限将作为违反工艺卡片处理,写出说明报告报工程技术部.第十三条新装置建成投产和老装置技术改造变动部分的开工,必须在开工投产前制定暂行工艺卡片,装置工程验收后或在装置运行一年后建立正式的工艺卡片.第十四条对未超工艺卡片指标范围的产品质量指标调整由生产部下达调度令,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第十五条岗位操作人员应对本岗位的工艺指标烂熟于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生产车间每天须对工艺卡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班组进行考核,对超指标运行的及时进行分析,不能调整或影响装置安全运行和产品质量、收率调优的,须向工程技术部汇报,工程技术部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召集各部门或外单位专家进行确认,再进行工艺指标的修改.工程技术部每月不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抽查考核,并纳入月综合奖金考核.第四章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第十六条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是工艺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是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如果珍贵的技术资料得不到保存,就会破坏技术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甚至使技术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下去.车间应根据工程技术部的要求,按规定目录建立健全工艺技术管理资料,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第十七条生产车间工艺技术资料归档目录:根据公司档案管理要求和公司技术管理资料规定,车间应建立保存十五种类别的工艺基础资料,分别为:归档内容保管期限工艺技术档案1-001. 装置工艺设计基础资料001-1装置设计原则流程图001-2装置工艺及自动控制流程图001-3装置辅助系统流程图001-4装置公用工程流程图001-5装置平面及竖面布置图001-6装置隐蔽工程图001-7装置历次改造设计方案、数据及说明,历次改造设计流程图1-002.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须包括岗位操作法内容.对使用过程中局部修改的会签记录及内容须编号存档,三~五年更新一次,旧的操作规程作废.1-003.工艺卡片包括使用过程中修改的会签记录工艺指标修改单.工艺卡片对常开装置一年更新一次,对按周期生产的装置一个生产周期更新一次1-004. 装置的开停工方案1-005.各种作业计划、管理制度各级工艺技术管理制度,年度综合作业计划,月度下达的生产、质量和节能降耗等计划1-006. 技术标定资料标定方案、原始数据纪录、标定计算过程书、标定技术总结.1-007. 专题技术总结,包括技术攻关开题报告及总结,新产品开发及总结.1-008. 技术分析活动记录台账.每月一次技术分析例会记录1-009.装置技术改造档案包括历年的装置检修工艺检查情况、装置改造内容、装置新增工艺管线与设备动改的内容,技术改造方面的会议纪要.1-010. 国内外同类装置技术资料,外出学习报告包括公司技术管理制度,公司按装置分类的资料,公司的基础数据,原油加工,国内外的技术情报.1-011.工艺技术基础台帐011-1生产技术日台账主要操作条件.月底统计工艺指标控制合格率,合格率须达到100%,如超限,须说明原因,并在班组进行曝光、考核.011-2 原料分析日台账,包括所有原料的分析011-3质量分析日台账,包括所有产品和中间物料的分析.011-4物料平衡日台账011-5能源消耗日台账水、电、汽、风等011-6故障与事故记录分析台账011-7三剂管理台帐.所有三剂催化剂、添加剂、溶剂助剂的接受台帐、质保单、日或月度消耗记录,三剂预算和完成情况报表,新型三剂的使用情况小结等.011-8装置大事记1-012、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台帐包括工艺联锁、报警清单,工艺联锁、报警变更记录,工艺联锁摘除和复位记录,工艺联锁、报警检验记录等1-013、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管理台帐.包括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管理方面的文件、制度,合理化建议项目登记表,合理化建议项目实施在运情况及效果的标定或总结.1-014.报表014-1生产技术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014-2工艺技术管理考核检查自检评分表014-3月度节能设施运行表,月度节能分析报表.014-4 公司每年的年度技术总结1-015. 操作原始记录和交接班日记.操作记录纸和交接班日记进行月度整理,并按年月整齐摆放,便于查找.有DCS系统操作的装置须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有关记录的打印,及时收集有关操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写出分析报告存档.保存三年以上,开工时间超过三年的保存一个周期,异常分析记录和报告永久保存以上资料须建立目录、集中管理、顺序摆放,专柜保存.对某些技术资料保存期满,必须列出清单,报工程技术部、综合办按档案管理要求批准销毁或转交档案室.第十八条对工艺技术资料管理的要求.一工艺副主任或技术员每日做本单位目录1-011中8类基础日台帐,操作参数、原料分析、质量分析日台帐数据选取一天的平均值剔除非正常工况数据,操作参数除了包括工艺卡片上的控制参数必须填写外,还要覆盖装置所有单元能反映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主要操作参数.每月上交目录1-014中报表交工程技术部电子版和打印版,对本月发生的每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如每月技术分析活动记录、工艺指标修改单、开停工方案、三剂管理台帐、各类总结、标定报告等,对收集上来的记录纸、交接班日记进行装订整理.工艺技术资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二工艺技术资料必须做到字迹工整、图样清晰、装订整洁,禁用字迹不牢固的书写工具,对各类工艺资料尽可能输入计算机,打印一份存档,定期进行分门别类.有条件的进行光盘刻录,所有资料存入光盘保存.三工艺技术资料必须遵照国家、公司有关科技资料保密的规定,维护本单位的知识产权,必要时应注明保密级别.四各单位工艺副主任负责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资料的目录,负责保管,有条件的应建立资料室.五当单位撤销和人员调动时,必须办理资料的交接手续,严禁个人销毁、转移.第十九条原始记录的管理.生产装置原始记录包括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仪表运行记录和分析记录、DCS等电子记录、工艺技术台帐等记载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是生产过程的第一性资料,是科学地组织生产和加强工艺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及基础资料.一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工艺技术台帐等原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由车间工艺副主任制定,车间主任审查,报生产部审定,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执行.装置改造或工艺已变动的须及时对岗位操作记录、交接班日记、工艺技术台帐进行修改,并按程序报批.二原始记录仪表自动记录除外由操作者填写,书写要求:仿宋字体,黑墨水书写签名字体除外,填写时要整洁,内容真实,按时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和乱写乱画,不允许涂黑,保持书面整洁.三岗位操作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原始记录的内容和格式应适应生产装置的特点,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其内容覆盖工艺卡片中的所有操作参数和公用工程参数,采用国际单位制,并包含车间审核签字栏.操作记录不空项、缺项,停运设施要注明:停运或拆修,备用设备要注明:备用,仪表测量失灵要填写:失灵.不得用横线、分号、双点号等其它符号代替.内、外操和班长的岗位操作记录按规定时间记录.记录为记录时间前后十五分钟内,不准提前记录和事后补记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四填写交接班日记做到“十交五不接”:交任务、交指示、交原料、交操作、交指标、交质量、交设备、交问题和经验、交工具、交安全和卫生;设备润滑不好不接、工具不全不接、操作情况交待不清不接、记录不全不接、卫生不好不接.交工作要具体,使用正规的行业用语,有时间、量化和效果.如交接班日记中要交处理量、重要的操作参数,车间需对岗位进行量化规定,对装置发生的故障、仪表失灵要交清发生的时间、现象和处理措施.交接班日记为交班时间前后三十分钟内填写,不准提前记录和事后补记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交接班时,由交接班双方确认后签字.五车间值班领导对岗位的交接班日记、操作记录纸进行审核签字,车间主任对班长交接班日记进行审核签字.车间工艺副主任应将前一天的岗位操作记录收集,并按工序加以整理、统计、分析、汇总并填写工艺技术基础台账.六原始记录由车间保存,以备查用.原始记录要保留三年以上,对于标定,不同方案的试验及报公司以上事故的原始记录要长期保存.第五章技术月报、季报及年报的管理第二十条技术月报由车间工艺副主任编写,车间主任审查,在每月5日前以电子版和书面报生产部和工程技术部存档.第二十一条技术月报的主要内容:一装置本月、本年、本周期连续运转天数,大机组及余热锅炉等主要用能设施的本月、本年、本周期连续运转天数,本月加工方案,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二当月及本年累计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汇总表.三原料性质分析、中间物料、产品质量分析及化工三剂的性能分析汇总表.四能耗计算汇总表.五所有各类化工原材料消耗汇总表.六操作条件汇总表七技术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产概况: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各类加工方案工况数据和分析,达标分析.2.原料分析.所加工的原料品种、性质、数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3.产率分析.产品产率的分布状况,主要产品收率情况,影响主要产品收率的原因.。

工艺管理制度(5篇)

工艺管理制度(5篇)

工艺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的工艺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艺管理职责,规范工艺变更程序,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

3内容与要求3.1职责与权限3.1.1生产技术科3.1.1.1负责公司工艺技术的管理,生技科科长主管。

3.1.1.2负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交接后的产品工艺技术规程的修订。

3.1.1.3负责工艺技术档案、记录等管理工作。

3.1.1.4负责工艺技术风险性识别、工艺技术文件施行监督管理工作。

3.1.2技术开发中心3.1.2.1负责标准化技术规程的制定、修订工作。

3.1.2.2负责新产品投产前的原辅材料采购监督工作。

3.1.2.3负责新产品投产前的工艺技术风险性识别工作。

3.1.2.4负责公司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认真做好技术图纸、资料的归档工作。

3.1.2.5负责新产品投产前向安全环保部提供安全、环保评价资料等工作。

3.1.3质监部3.1.3.1负责质量标准的制定。

3.1.3.2辅助技术开发中心、生产技术科进行技术标准的制定。

3.1.4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3.1.4.1负责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车间技术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1.4.2负责工艺技术变更、升级过程中的资料收集等工作。

3.2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的制定、修订3.2.1新产品的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由技术开发中心负责起草、修订,开发中心主要负责人审批。

3.2.2老产品及生产工艺更新后的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由生产技术科负责起草、修订,总工程师审批。

3.2.3各车间及相关部门工作岗位须有打印成册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等文件。

3.3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标准3.3.1工艺技术规程3.3.1.1原料规格3.3.1.2产品(包括中间体)特性3.3.1.3工艺流程方框图3.3.1.4工艺配比及投料量3.3.1.5工艺主要控制指标3.3.1.6产品质量指标3.____包装要求工艺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工艺管理规定【精选文档】

工艺管理规定【精选文档】

工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强化产品过程控制,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工厂工艺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

第三条工艺管理内容工艺文件、工艺设计、关键过程、工艺装备、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等。

第四条工艺管理原则工艺要求标准化,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工艺纪律严格执行.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科技质量科是工厂工艺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为:(一)负责建立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1)。

(二)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新工艺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三)负责指导监督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工厂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第六条工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工艺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销售部负责提供工艺设计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二)制管分厂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试验室负责焊接工艺研究.(三)生产科负责工厂的工艺装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科技质量科负责工厂的工艺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为:(一)负责建立完善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二)开展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组织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工艺文件.(三)负责组织工厂的工艺设计工作。

(四)对工厂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五)组织工厂的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第八条工艺文件的分类工艺文件根据类别不同,分为以下三种:(一)工艺管理类文件,包括工艺管理规定、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

(二)工艺设计类文件,包括工艺设计计划书、设计输入、设计输出(生产、检验工艺卡等)、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焊接工艺评定等)、设计确认(首批检验报告等)等文件。

(三)过程控制类工艺文件,包括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

第九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工艺文件应由技术人员编制,并报相关领导审批(必要时经用户或用户代表审批)后方可发布实施。

工艺文件管理规定

工艺文件管理规定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是工艺管理、生产管理和生产加工的主要依据,本公司的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必须按本管理制度执行.一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1、产品设计加工工艺文件要保证产品工艺的统一性,产品从投料到加工完毕,要由统一的工艺文件来指导,必须符合统一的工艺要求.2、要保证工艺先进合理,经济可行.文件的编制即要采用先进的工艺,又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先进、合理、经济和切实可行.3、编制的工艺文件要做到典型和通俗易懂.4、文件必须贯彻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保证产品达到优质、低耗.二文件编制依据及要求.1、组装工艺技术文件1组装加工工艺文件必须依据书面形式的正式生产计划任务单编制,避免口头或电话通知编制.2组装加工工艺文件包括窗型设计、装配工艺及加工数量.3装配工艺必须满足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三工艺文件的分类1、工艺文件分指导性工艺文件、生产用工艺文件和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2、指导性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各种文件的依据,它包括工程、工序技术文件、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质量标准.1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各工序互相关联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工艺图、工艺守则、原材料消耗定额等.2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特点是: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是未经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修改,并做修改记录,实验成功后,再形成新的文件.所以它在试验过程中有效,不能用于试制或批量生产,经试制鉴定后,文件自然失效,批量生产时,要重新形成正式文件.3、工艺文件的审批工艺文件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1编制生产工艺要广泛争求各方面人员的意见,使之达到切实可行.2工艺通知单要履行审批手续,即设计、审核、批准都必须经签字方可实施.设计者对工艺文件的正确性负责,审核者应对工艺文件所有数字、文字和计算是否正确和符合标准负责,批准权一般由本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对工艺文件的正确与否进一步把关,并对文件的正确性,规范化负责,审核和批准一般应由两个人负责.如果没有审核人员时,可由批准人员负责审核,并在专栏上签字,并对审核和批准负责.3总工程师对所有工艺文件是否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及工艺文件正确性负责.4超出标准设计及特殊设计时,要经总工程师牵头组织讨论,确立方案由总工程师批准实施.5销售公司下达门窗生产计划任务单,并经销售计划人员签字后,生产技术部门方可编制生产加工工艺.6生产技术部门按生产计划任务单编制完加工工艺后,必须履行与用户确认手续后方能下发给生产车间生产,需用户确认签字的文件包括总数量、外形尺寸、窗型设计形式等.4、工艺文件的修改1属下列情况之一,工艺文件需修改:a. 工艺技术改进时.b. 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更新设备工装时.c. 贯彻新标准或技术标准更改时.d. 发现设计错误时.2工艺文件修改的审批手续与工艺设计的审批手续相同,但原则上必须由原编制者修改,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5、工艺文件技术档案1工艺文件要建立技术档案,以便积累经验,查找和参考.2工艺文件要齐全,并分类归纳,过期失效或需处理的文件要经有关人员讨论同意,按有关规定处理.6、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设计、生产、销售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如不执行本制度中的规定,出现各类问题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责任者自负,并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处罚.。

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规定

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规定

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办法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程施工工艺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程施工工艺,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等。

第三条工程施工工艺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先进、适用、安全、环保的原则,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第四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施工工艺的编制与批准第五条施工工艺应当由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编制。

第六条施工工艺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等;(二)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工艺的各个环节、操作规范、质量要求等;(三)施工安全措施:包括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防护设施等;(四)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废料处理、噪声控制等;(五)施工工艺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等。

第七条施工工艺编制完成后,应当报监理单位审核,监理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第八条施工工艺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施工工艺的执行与监督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或者变更施工工艺。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工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执行与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的实施。

第十一条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控制,确保施工工艺的实施。

第四章施工工艺的改进与更新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及时对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与更新,不断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提高食堂的工艺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堂的卫生安全,保障员工的健康,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艺管理制度。

二、管理规定(一)工艺操作流程1.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食品的接收、储存、处理、加工、烹饪和出餐等环节。

对每个环节都要明确具体的操作要求。

2.规定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材料选择和使用要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3.制定工艺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食品加工的时间、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严格按照SOP操作,确保食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设立严格的工艺检验制度,对每个环节的工艺检验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设备维护和保养1.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食品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

2.设立设备巡检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巡检情况,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食品卫生安全1.建立食品安全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2.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管理,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要求穿戴工作服、戴帽子和手套,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防止食品被污染。

3.建立原辅料检验制度,对食品的原辅料进行检验和验收,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使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4.设立食品存储和保鲜制度,建立食品存储库房,确保食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卫生要求,避免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三、安全检查1.定期开展工艺操作流程的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是否存在操作不规范、操作失误等安全隐患。

2.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问题。

3.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员工的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卫生整洁。

4.对食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

工艺管理制度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设备等内容。

第三条经过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工艺管理人员方可从事工艺管理工作。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艺管理体系,确保工艺管理的顺畅进行。

第五条本制度由企业领导层牵头制定,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二章工艺管理的组织结构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工艺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管理工作。

第七条工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工艺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工艺流程、指导和培训生产人员等。

第八条工艺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属于专业部门,其负责人由企业领导任命。

第九条工艺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立工艺管理小组,负责具体工艺管理工作。

第十条工艺管理部门与生产、质检、研发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章工艺管理的流程第十一条工艺管理的流程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试验、工艺确认、工艺监控和工艺改进等环节。

第十二条工艺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设备的特性,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第十三条工艺试验是指将设计好的工艺流程和参数在实际生产中进行调试和验证。

第十四条工艺确认是指经过试验验证后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参数。

第十五条工艺监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和记录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工艺改进是指根据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不断对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章工艺管理的具体要求第十七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熟悉产品特性、熟悉生产设备、具备工艺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第十八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

第十九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时刻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条工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3篇)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3篇)

工艺操作管理制度(一)运行制度1.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2.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3.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4.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5.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8.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二)开车制度1.必须办理开车操作票,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2.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等均应处在完好状态,3.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要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4.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消防、气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5.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6.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减压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7.开车过程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三)停车制度1.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连锁装置,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2.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

工艺记录管理规定

工艺记录管理规定

工艺记录管理规定工艺记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记录下来的有关产品加工工艺、操作规程、环境条件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文件。

通过工艺记录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以下是关于工艺记录管理的规定。

一、工艺记录的编写和审批1.工艺记录的编写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要求详细、准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配比、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环境条件、加工工艺、质量要求等。

2.工艺记录的编写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程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被准确记录并合理实施。

3.工艺记录的审批应有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审批人员需对相关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确保工艺记录符合实际情况,并能正确指导实际操作。

二、工艺记录的使用和保管1.工艺记录应在相关生产环节中被严格使用,操作人员要按照工艺记录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忽视。

2.工艺记录应存档保管,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工艺记录的存档应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保管的时间和方式。

3.工艺记录的保管应放置在专门的文件柜或保险柜中,确保文件的安全可靠。

三、工艺记录的使用范围和更新1.工艺记录的使用范围应包括整个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包括原料采购、加工、检验等。

2.工艺记录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更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当发生任何工艺变更时,应及时更新工艺记录,并重新审批。

四、工艺记录的验收和评审1.工艺记录应定期进行验收和评审,确保其符合实际操作,并能够满足质量要求。

验收和评审的周期和内容应根据不同产品和工艺的特点确定。

2.工艺记录的验收和评审应由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对工艺记录的内容进行逐项核查和评估,确保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五、工艺记录的整理和归档1.工艺记录应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分类存储。

存档的过程应清晰明确,方便查找和使用。

2.归档后的工艺记录应根据存档要求进行保存,确保其长期可靠,并可随时进行查询和使用。

工艺管理规定

工艺管理规定

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工艺纪律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纪律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第一条目的规定工艺纪律管理及检查考核的要求和办法,确保生产工艺与之相关的流程在受控状态下执行。

第二条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纪律的管理、检查和考核。

第三条定义工艺——指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总使之成为制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工艺文件——指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卡、工艺附图、参数对照表、样件、设备操作规程等能够及时而有效地指导员工进行正确而规范化操作的正式文件。

工艺纪律——指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纹的总和。

这些规章和条文包括工艺流程卡、作业指导书等。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

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

第二章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第一条职能部门工艺纪律1、职能部门下发的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能有效地指导生产;2、各产品的工艺、技术文件的变动更改,必须经公司生产技术部下达的书面修改通知书,副总以上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生效;3、凡交付生产的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原辅材料等必须进行检验,使之符合标准、技术、工艺文件的要求。

如需代用时,应评审代用标准或规定的符合性。

4、生产车间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安排生产,并做到均衡生产。

5、设备部、生产车间必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全可靠,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和相关规定。

6、所有的工艺装备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器具应周期性检定,以保证量值正确、统一。

7、按照公司有关培训制度,操作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达到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二条现场作业管理的工艺纪律1 .工艺文件的管理1.1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生产的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进行编制、转换、下发、回收等工作;1.2 生产车间班组成员负责工艺文件、样件的完好性,在产品上线生产前,班组成员要把工艺文件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摆放到生产现场的指定位置;1.3 工艺人员在处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时,要坚持“三按”(按设计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文件不正确时,要及时反馈修改文件,车间班组长和一线员工有责任对其发现的文件错误及时反馈,以使文件能够持续有效地指导生产;1.4 一线员工要熟悉本岗位产品的工艺文件,生产时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及作业要求的规范化操作要领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文件规定的一致性。

工艺管理制度(通用版)

工艺管理制度(通用版)

工艺管理制度(通用版)一、工艺管理原则1. 科学合理:工艺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高效的原则,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提高。

2.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3. 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工艺管理工作,共同提高工艺水平。

4.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二、工艺管理组织架构1. 工艺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工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工艺管理制度。

2. 工艺主管:担任工艺管理部门负责人,对工艺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3. 工艺员:负责具体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和现场指导工作。

4. 生产部门:协同工艺管理部门,确保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贯彻执行。

三、工艺文件管理1. 工艺文件编制: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要求,编制完整、准确、可行的工艺文件。

2. 工艺文件审批:工艺文件编制完成后,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工艺文件修订:根据生产实际和产品质量要求,定期对工艺文件进行修订、完善。

4. 工艺文件发放:确保工艺文件及时、准确地发放到生产现场,指导生产操作。

四、工艺培训与考核1. 工艺培训:定期组织工艺培训,提高员工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工艺考核:对员工工艺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员工熟练掌握工艺规程。

3. 奖惩机制:设立奖惩机制,对工艺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工艺规程的员工进行处罚。

五、工艺改进与创新1. 搜集反馈:积极搜集生产现场、客户反馈的工艺问题,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

2. 技术研究:开展工艺技术研究,推动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3. 成果转化:将工艺改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持续优化: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艺管理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六、工艺变更管理1. 变更申请: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需调整工艺的情况时,相关部门需提出书面变更申请,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及预期效果。

2. 变更评估:工艺管理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分析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GJB工艺管理制度

GJB工艺管理制度

GJB工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GJB工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GJB工艺生产企业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GJB工艺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工艺设计、工艺文件管理、工艺过程控制、工艺变更管理、工装工具管理等。

第二章工艺设计第四条 GJB工艺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产品设计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第五条工艺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对产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并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第六条工艺设计要求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七条工艺设计应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确保工艺过程稳定、高效。

第八条工艺设计人员应及时了解新工艺、新工艺材料、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第九条工艺设计方案需通过审批后方能够执行。

第十条工艺设计方案应保密,严禁泄露。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第十一条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指导书、工艺流程图、工艺工序卡、工艺检验标准等。

第十二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

第十三条工艺文件应当经过审批后方能够执行。

第十四条工艺文件的变更应当经过审批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十五条工艺文件应当保存完整、清晰,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

第十六条工艺文件的保密级别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并严格执行保密措施。

第四章工艺过程控制第十七条工艺过程控制包括材料控制、设备控制、工序控制、质量控制。

第十八条材料控制应确保采购的材料满足产品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第十九条设备控制要求设备运行稳定、保养维护到位,确保设备工艺参数处于设定状态。

第二十条工序控制要求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执行,不得擅自调整。

第二十一条质量控制要求对产品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第五章工艺变更管理第二十二条工艺变更包括工艺方案变更、工艺参数变更、工艺流程变更等。

第二十三条工艺变更应当经过审批,确认变更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可控。

炼化工艺技术管理规定

炼化工艺技术管理规定

炼化工艺技术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炼化工艺技术管理,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确保生产安全、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订立本规定。

二、工艺技术管理组织1. 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公司设立工艺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炼化工艺技术管理的组织、引导和监督工作。

2. 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应配备专兼职的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接受相应培训,担负工艺技术管理岗位。

三、工艺技术管理要求1. 工艺技术文件管理•建立并完善工艺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包含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技术图纸、设备设施说明书等。

•工艺技术文件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审核,并保证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艺技术文件应经过评审和批准后下发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行更改。

2. 工艺过程监控•建立工艺过程监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关键工艺过程的监控要点、指标和方法。

•配备必需的工艺过程监控设备,确保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入。

•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3. 工艺技术改进•建立并完善工艺技术改进制度,鼓舞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并组织评审和实施优化改造措施。

•定期开展工艺技术改进项目评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工艺技术培训•组织开展工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工艺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含工艺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要求等。

•培训记录和培训效果评估应进行有效管理。

5. 工艺技术风险评估•建立工艺技术风险评估制度,对新工艺、新设备进行风险评估和掌控。

•在工艺技术改进和优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风险掌控措施。

•对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工艺技术进行特地评估和培训。

6. 工艺技术管理台账•建立工艺技术管理台账,对工艺技术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

•台账内容包含工艺技术文件管理、工艺过程监控、工艺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培训、工艺技术风险评估等。

四、工艺技术管理掌控1. 工艺技术管理责任制•工艺技术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应明确工艺技术管理的责任和权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艺管理,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强化产品过程控制,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工厂工艺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

第三条工艺管理内容
工艺文件、工艺设计、关键过程、工艺装备、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等。

第四条工艺管理原则
工艺要求标准化,工艺设计科学合理,工艺纪律严格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科技质量科是工厂工艺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为:
(一)负责建立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1)。

(二)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新工艺的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

(三)负责指导监督厂属各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

(四)负责组织工厂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六条工厂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工艺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销售部负责提供工艺设计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如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

(二)制管分厂负责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焊接工艺试验室负责焊接工艺研究。

(三)生产科负责工厂的工艺装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科技质量科负责工厂的工艺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为:(一)负责建立完善工厂工艺管理组织机构。

(二)开展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组织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工艺文件。

(三)负责组织工厂的工艺设计工作。

(四)对工厂的关键过程进行管理。

(五)组织工厂的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章工艺文件管理
第八条工艺文件的分类
工艺文件根据类别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一)工艺管理类文件,包括工艺管理规定、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

(二)工艺设计类文件,包括工艺设计计划书、设计输入、设计输出(生产、检验工艺卡等)、设计评审、设计验证(焊接工艺评定等)、设计确认(首批检验报告等)等文件。

(三)过程控制类工艺文件,包括制造过程规范(MPS)、检验和试验计划(ITP)等。

第九条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工艺文件应由技术人员编制,并报相关领导审批(必要时经用户或用户代表审批)后方可发布实施。

第十条工艺文件的编号
厂属各单位应按照工厂《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及相关程序文件等对工艺文件进行编号。

第十一条工艺文件的修改和备案
(一)厂属各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进行评审和修改。

(二)厂属各单位应将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报科技质量科备案。

(三)科技质量科对以下工艺文件报宝管科技质量处备案:
1. 岗位操作规程(工艺规程)。

2. 制造过程规范(MPS)及检验和试验计划(ITP)。

国内订单中单个规格订货量大于3万吨的输送管产品和全部国外订单钢管的MPS和ITP。

第四章工艺设计管理
第十二条厂属各单位应对以下输送管产品开展工艺设计工作:(一)钢级、壁厚、管径中的任一项超过生产线已生产过钢管的最高钢级、最大(小)壁厚或最大(小)管径的产品。

(二)用户有特殊工艺设计要求的产品。

第十三条工艺设计的流程为:
(一)销售部应将设计所需的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信息传递给科技质量科。

(二)科技质量科组织人员依据产品订货技术条件等编制工艺设计计划书和设计输入,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发放到各生产、检验单位。

(三)工厂的生产、检验单位按照工艺设计计划书和设计输入的要求,完成设计输出,并将编制好的生产、检验工艺卡报科技质量科。

(四)科技质量科组织人员对设计输出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发放到各生产、检验单位。

(五)制管分厂应组织人员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实际生产。

(六)制管分厂应通过首批检验、试生产等方式对工艺进行确认,首批产品或试生产产品质量完全满足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七)防腐分厂应组织人员对选定的防腐层材料在生产线进行防腐层材料适应性试验(工艺评定),适应性试验合格后,防腐分厂按适应性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防腐层涂敷生产。

第十四条科技质量科应做好工艺设计计划书、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确认等记录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制管分厂应根据工艺设计计划书,按时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并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发放到相关单位,同时应做好相关记录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防腐分厂应根据工艺设计计划书,按时完成防腐层材料适用性试验(工艺评定)工作,并将适用性试验报告发放到相关单位,同时应做好相关记录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五章关键过程管理
第十七条本规定中的关键过程指对产品质量特性有重大影响的过程,工厂各主要产品关键过程分布情况见附录2。

第十八条厂属各单位应编制本单位关键过程管理相关规定,并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厂属各单位应通过过程认可和特殊过程确认等方式对关键过程能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确认和再确认。

过程能力确认应从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方法、环境和监视测量等六个方面开展,并保留好相关记录。

第二十条关键过程新编制的工艺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正式实施。

第六章工艺装备管理
第二十一条工艺装备指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的刀具、夹具、模具、辅具、计量器具和工位器具等器具的统称。

第二十二条厂属各单位应制定工艺装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工艺装备的选择、设计、制造、使用、保管和报废等进行明确要求并组织实施,以确保工艺装备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使用规范。

第二十三条工艺装备管理的一般要求为:
(一)厂属各单位应对工艺装备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并建立台帐。

(二)工艺装备日常保管应做到摆放整齐、标识清晰、环境适宜。

(三)工艺装备在安装前应认真检查核对,测量必要的尺寸。

(四)在生产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工艺装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工艺装备使用完毕后,应认真清洗,去除油污、杂物,必要时对几何尺寸进行测量。

第七章工艺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二十四条工艺监督检查的要求
(一)工厂级工艺监督检查按相关专业分组进行,由科技质量科组织各相关专业工艺监督检查小组,以定期监督审核、日常巡检等方式开展工厂级工艺监督检查工作。

工厂级工艺监督检查小组的分类及职责如下:
1. 特殊工序检查小组:负责成焊岗位、补焊岗位、定径岗位、外涂敷岗位、内喷涂岗位及制管分厂、防腐分厂非特殊、检验工序岗位的工艺监督检查。

组员由科技质量科和制管分厂、防腐分厂的技术员组成。

2. 检验工序检查小组:负责无损检验岗位(X射线岗位和超声波连探岗位)、在线检验岗位(制管:外观检验岗位、水压岗位和成品交库岗位;防腐:内外除锈检验岗位、外涂层检验岗位、内涂层检验岗位、交库岗位。

)和离线检验岗位(机械实验室、防腐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的工艺监督检查。

组员由科技质量科和检测中心、制管分厂、防腐分厂的技术员组成。

3. 仓储检查小组:负责物资采购部和储运中心的工艺监督检查。

组员由科技质量科、生产科、物资采购和储运中心人员组成。

4. 计量检查小组:负责工厂所属各单位计量器具的配备、完好性、检定及使用情况的检查。

组员由科技质量科、检测中心计量管理人员、制管分厂及防腐分厂兼职计量员组成。

5. 工艺文件检查小组:负责检查审核厂属各单位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工艺卡、记录等文件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组员由科技
质量科、厂属各相关单位体系内审员组成。

(二)工厂级工艺监督检查每半月进行不少于一次,做好相应记录,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及违规情况,向责任单位提出明确的纠正和改进要求,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验证整改效果;科技质量科将各专业小组每期检查结果整合后形成通报。

(三)各单位(制管分厂、防腐分厂、检测中心、储运中心、物资采购部)成立分厂(中心)级的工艺监督检查小组,负责执行本单位工艺监督检查工作。

分厂(中心)级工艺监督检查工作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检查结果形成通报,并在各单位周例会上进行通报。

第二十五条工艺监督检查的内容
(一)工艺文件的配备和有效性。

(二)工艺执行、过程控制情况。

(三)生产、检验记录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计量器具的配备、完好性、检定及使用情况。

(五)关键过程和工艺装备管理情况。

(六)分厂(中心)工艺监督检查情况。

第二十六条考核
(一)科技质量科将及时通报工艺监督检查结果,并依据工厂《质量考核制度》的相关条款对所属单位进行考核。

(二)对于工艺管理不规范、违反工艺纪律的单位,工厂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对因违反工艺纪律而造成质量事故的,按工厂《质量事故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科技质量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1.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图
2. 工厂主要产品关键过程分布表
3.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科-44)
4. 螺旋焊管工艺监督抽查记录(科-41)
5. 防腐工艺检查表(科-45)
附录1
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图
附录2
工厂主要产品关键过程分布表
科-44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
专业小组/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科-41
螺旋焊管工艺监督抽查记录产品规格:生产分厂:检查人员(签名):抽查日期:
说明:1、在“结论”栏中,符合工艺要求的项目打“√”,否则打“×”。

2、“检查结果”栏中,根据现场数据和实际情况如实填写。

3、工艺要求未涉及的项目用“/”填写。

科-45
防腐工艺检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