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国际贸易产生 同种商品的价格 成本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
2、俄林:如果相同要素的生产率在不同 国家并不存在差异,即要素的生产率在任何地方都一 样,仍然会产生贸易,即国际贸易的发生可以与劳动 生产率差异无关。
• 赫克歇尔提出的比较利益的两个前提:
• • 1)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应该有差异; 2)不同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投入的要 素的比例应该不同。
(二).H - O模型的政策含义
• H - O模型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1)该模型指导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发挥 自身的固有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 马来西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 和东南亚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便 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2)但该模型也可能使一国相对落后的经济 结构凝固化。
要素禀赋理论的贡献
• 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方面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 1)将比较优势的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 禀赋的差异,从而重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 2)比较优势理论只给人们一种乐观的利益共享 的贸易前景,但并没有确切地讲这种贸易利益究 竟会对贸易双方的收入分配产生什么影响,要素 禀赋理论则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 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三)要素价格均等及其分析:
模型分析得到,又叫赫克希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H-O-S定理) 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 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 原因: • 差异出贸易 • 一价律 埃气沃斯盒状图分析。 • 用数学方法表示, 即: Pax/Pay-Pbx/Pby=0 Lx(Qa-Qb)(Sy-Sx)/ Ly(Qa+Sy)(Sy+Qb)=0
(三).对H - O模型的评价 • (1)有益的方面 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 生的原因; 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 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2)缺陷 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b.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 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 性; c.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 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 在经济史方面,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 《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重商主义》、 《古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历史的唯 物主义解释及其它解释》、《经济史研究》等。赫 克歇尔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进行 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从而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两个 方面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是 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生平获得荣誉 • 列昂惕夫毕生获得很多荣誉学位与奖章, 另参过过很多的团体跟研究计划(参阅英 文维基词条),其中主要的有:
• 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AAAS) ,计量经济 学会会员,1954年任会长 ;美国经济学 会协会(AEA)会员,1970年任会长 ;诺 贝尔经济学奖,1973年
主要著作
• 《美国的经济结构,1919-1929》, 1941年,哈佛大学出版社 • 《美国经济结构研究》,1953年出版 • 《经济学论文集》,1966年,牛津大学 出版社 • 《投入产出的经济学》(Input-Output Economics), 1966年, 牛 津大学出 版
早期教职生涯
• 1927至1930年他任职于克里斯蒂安-阿伯瑞希 茨大学下辖的世界经济学会。1928年他以中 国铁路部的顾问身份访问中国一年,往后他不 时地利用中国时的经验解释「投入产出理论」。 1931年移居美国,并任职于国家经济研究局 (NBER)。1932年与诗人马克蕬(Estelle Marks)结婚,婚后育有三子。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K
一部分人状况改善
支持自由贸易
B A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E H G O D F C L
一部分人状况恶化
反对自由贸易
政治博弈和 政治冲突
进一步降低国家 的整体利益
对H-O模型的评价
(一)H - O模型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点
(1)相同点
从基本层面看,H - O模型是建立 在相对优势基础之上的,要素流动假设 也基本一致。
• 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 文章。1919 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论的起源。他集中探 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并且,一开始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他认为,要 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的论文具 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 加以发展。《间歇性免费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 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9 年。 文章中还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即所谓的 公共财物)的问题。
要素均等化定理:1948年,萨缪尔森对H-O
雷布津斯基定理
H-O模型广义的学说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分析在商品价格不变时一国生 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国际贸易的影响。 定理内容:雷布津斯基定理认为,如果商品和生 产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使 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加,使密集使用另一 种要素的商品产量减少。
三、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
• (一)列昂惕夫反论 • (二)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 (三)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W.Leontief
求学
• 列昂惕夫出生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他的父亲老列昂 惕夫(Wassily W. Leontief)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列昂 悌夫15岁就进入了父亲执教的列宁格勒大学(后改名 为圣彼得堡大学)攻读哲学,也选修了一些经济学的课 程。19岁(1925年)时便获学士学位,同年移居德国进 入柏林大学专攻经济学,22岁时(1928年)就已获经济 学博士学位。离开俄国的原因跟列昂悌夫公开反对共 产主义有关,他甚至为此数度被逮捕跟监禁。
第四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 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列昂惕夫之谜及其理论解释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主要针对古典比较利益学说 进行补充,并对该理论的某些缺陷进行新的论述。
•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规 模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考虑科技进步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与作用,从新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 从需求的特点以及规模收益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发 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进行探讨,研究 国际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包括: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以下简称H-O定 理) •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 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影响
E.Hecksher
B.Ohlin
• 伊· 菲·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9),瑞典人,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 太人家庭。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贸易理论 最重要部分-要素禀赋论就是他和他的学生贝 蒂•俄林(Bertil Ohlin)最早提出来的,并命 名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定理)。
Y Y1 Y2 A
A’ X2 X
X1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Leabharlann Baidu理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分析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要素价格、 收入分配的关系。
定理内容:给定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结论,如果贸易前后 经济能维持充分就业,由自由贸易会使得价格上升的出口 行业使用的富裕要素价格上升,而价格下降的进口替代部 门使用的稀缺要素价格下降,将使富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 收入水平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减少。 所 以说,自由贸易带来的实际福利水平的增长并非每人都可 以平等的分享。
哈佛大学时期
• 1932年起获聘为哈佛大学经济系助教,1946年 升为正教授至1975年退休。 • 1948年主持「哈佛经济研究计划」(Harvard Economic Research Project)并出任主持人至 1973年 • 列昂惕夫在哈佛大学经济系的这段时期也是该 系的黄金时期:熊彼得是他的同事并且对他的 研究成果备为推崇,有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保罗· 安· 萨缪尔森跟罗伯特· 索洛是他的学生。
对H-O理论的检验
• 里昂惕夫之谜及H-O理论的扩展。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 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经济学家 试图用新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 这个转折点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深信 H-O 理论,按照这个理论, 美国应该是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对H-O模型的评价
(2)不同点 1)李嘉图认为商品是由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的, 而H - 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
种。 2)李嘉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 用于国际贸易,H - O模型则认为,国内、国际贸易均 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相同,交换原则亦相同。 3)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 原因,而H - 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 的出发点。
• 1897 年起,赫克歇尔在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跟耶尔纳(Hjarne)学 习历史,跟戴维森(Davidson)学习经济, 并于1907 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 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 -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 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天赋,学校任命他为新成 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 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研究生课程。
列昂惕夫反论(又称列昂惕夫之谜)
• 里昂惕夫之谜
– 1953年,美籍俄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美国的经验来 验证俄林-赫克歇尔定理,即美国是否像该定理所描述的 那样,出口的是资本密集的商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的商 品,因为美国在当时无疑是人均资本拥有量远远高于其所 有贸易伙伴的国家。 –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出口商品的劳动密集度要高于其进口 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一结论不仅与俄-赫定理相反, 而且也有悖常理。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5、在两种产品中,一种是劳动密集型,一种是资本密集型。
6 、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被抽象掉,不予考虑。
(三)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1、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 产的产品,进口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资源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即使要素的生产率相同, 会产生生产成本差异,两国会发生贸易。 3、交换的结果,是使各国间要素的报酬差异趋于减小, 出现要素价格趋于均等。 4、在这个理论中,还存在雷布津斯基定理和斯托尔泼-萨 缪尔森定理。
• 二 H-O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的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差
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
贸易产生
• (二)H-O模型的数学推导(略)
Pax / Pay P bx / P by Lx (Qa Qb )(S y S x ) Ly (Qa S y )(Qb S y )
(二)H-O模型的假设前提:
1、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即2*2*2模型。 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相同, 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3、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充 分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
4、两个国家最大的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劳动与资本。
雷布津斯基定理说明
假设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 品,图中显示
劳动要素增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生产 能力提高,趋势:
X生产的扩张速度>Y生产的扩张速度→生产可 能性曲线外移。
在生产的K/L不变的情况下,增长的劳动要 素可以充分就业的条件: 减少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以便有更多的资本 与增长的劳动力结合→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量, 随着劳动要素的增长,得到绝对的增长,资本 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则出现绝对减少。
• 附:赫克歇尔—奥林理论(简称H-O 定理)的主要贡献
• 对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反映在1919年《国际贸 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萨谬尔森 称之为“天才之作”。 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在经 济史研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 一、H-O模型的基本命题: (一)H-O模型的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