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备课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探索春天里自然界的变化。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2. 春天的植物生长变化3. 春天的季节性疾病预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天的特征,植物生长变化的原因。

- 难点:季节性疾病预防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 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变化。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材料:植物、土壤、水等。

3.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春天的特征,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变化。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其生长变化。

3. 实验:分组进行植物生长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春天的秘密。

5. 总结:讲解季节性疾病预防的方法,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地球上的不同地貌。

2.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特征2. 地球上的地貌类型3. 地球环境保护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地貌类型的识别。

- 难点: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地貌图片。

- 实验法: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

-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地球仪3. 地貌图片资料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地貌。

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地貌图片,认识不同的地貌类型。

3. 实验:使用地球仪展示地球地貌,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地貌。

4. 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总结地球地貌的特点。

5. 总结:讲解地球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特点及设计思路《科学》四年级下册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

《电》单元包括用电安全事项、点亮我的小灯泡、简单电路、做个电路检测器、导体和绝缘体、做个小开关、推测4接头和6接头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方法、电池和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等十分丰富的有关电的内容。

《新的生命》单元以观察油菜花为引子,展开了花的专题观察,从对花的构造的研究过渡到对果实和种子的研究,又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观察动物的繁殖活动。

《食物》单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紧紧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观察生和熟的食物、变质的食物,讨论储存食物的方法、获取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以食物为主题展开研究。

《岩石和矿物》单元则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对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描述作为基础活动,采取分类、猜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教材总的特点仍是以活动为主线,以结构为连接,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教材的外线是活动,内线则是追求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2、本册教材体现了以下特点:(一)适当扩大单元规模,使学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深入研究。

四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大单元的模式,这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

新教材理念追求的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探究活动,这对激发学生持续的研究兴趣、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以及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整合都是十分有利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通用1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2)指说各个部分。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自然现象1.1 地球上的水1.2 空气的力量1.3 光和影子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2.1 动物的特征2.2 植物的特征2.3 生物的相互关系3. 第三章:力的世界3.1 力的测量3.2 力的作用3.3 简单机械4. 第四章:电的世界4.1 电路的组成4.2 电流的作用4.3 安全用电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现象、生物多样性、力的世界和电的世界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计算电路的连接与设计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规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力的作用和简单机械的应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和措施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实验器材、空气实验器材、光和影子实验器材动物、植物标本和模型力的测量工具(如弹簧测力计)、简单机械模型电学实验器材(如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记录本、尺子、放大镜等观察和实验工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 知识框架:自然现象生物的多样性力的世界电的世界3. 重点知识: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地球上的水有哪些特点?动物和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请列举三种简单机械及其应用。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2. 答案:水的特点: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具有流动性和溶解性等。

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生存条件。

四年级科学下册备课

四年级科学下册备课

课题:7、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教学目标:探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并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知识: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学习用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

情感:能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

教具准备: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卷笔刀、文具盒、笔袋、橡皮、水彩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各种纸、改正液、透明胶带等。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教学过程:一、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

问:你带来了哪些学习用品?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学生说教师板书。

接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使学生知道“凡是在学习中用到的物品就是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与我们的学习密不可分,是我们的亲密伙伴。

我们爱惜学习用品。

二、指导学生将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分类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你能给他们分类吗?按什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学习用品?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类方法。

3、教师归类板书。

三、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学习用品,提出研究问题。

1、问:面对这些学习用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你想研究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习用品,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捏一捏、用一用、试一试等办法,能发现哪些有趣饿现象?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哪些是你想研究的问题?3、小组内交流、讨论。

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问题。

5、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课外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课题:8、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教学目标:探究: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有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征。

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会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

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

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二、探究过程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

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单元一: 春天的气息第一课: 春风的故事- 目标: 通过讲述春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春风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气象现象- 学生制作春风相关的手工作品- 学生讨论春风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第二课: 春雷的声音- 目标: 让学生了解春雷的原因和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雷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模拟雷电的声音,通过音乐教学深化学生对雷电声音的理解- 学生分享自己在雷电天气下的经历单元二: 植物的奥秘第三课: 种子与植物- 目标: 了解种子的构造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种子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 活动:-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观-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过程- 学生制作种子图集,记录不同种子的特点第四课: 植物的营养- 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不同营养需求,培养学生对植物养分供应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养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制作植物养分补充的小册子,介绍如何合理为植物提供所需营养单元三: 动物的秘密第五课: 动物的生长- 目标: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生长的能力。

- 活动:- 学生观察家禽和野生动物的成长过程- 学生制作动物生长影集,记录不同动物生长的变化-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生长的观察和认识第六课: 动物的食物- 目标: 了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培养学生理解动物饮食惯和生态平衡的意识。

- 活动:- 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 学生模拟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游戏加深对食物链的理解- 学生制作动物食谱,设计适合不同动物的饮食方案单元四: 太阳系的奥秘第七课: 太阳系的组成- 目标: 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和行星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四年级(下)科学学期备课

四年级(下)科学学期备课

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期备课课程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段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2、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二)科学知识1、学习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

2、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是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2、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加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谈论与活动;3、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学期教材分析学期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涉及的骨骼、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逐渐展开。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是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盒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

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学习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定量观察。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以认知为重要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和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2.1 动物的适应性2.2 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风、雨、雷、电3.1 天气的形成3.2 天气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

2. 认识动物的适应性、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掌握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掌握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动物的适应性:以鸟类为例,讲解动物的适应性。

(3)天气现象:以暴雨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4)光的传播:以小孔成像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和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

(4)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株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行为行为:觅食、繁殖、防御、攻击3. 风、雨、雷、电:天气形成:水汽、温度、气压天气现象:风、雨、雷、电4. 光与影: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学内容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第 1 课时主备人田长松复备人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参备人向仁林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为研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简单的电路连接使用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方法集体探讨,动手实践教具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个性复备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第 2、3 课时2、点亮小灯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主备人田长松复备人授课时间第周星期参备人向仁林教材分析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植物生长与变化》:详细讲解植物生长过程、生命周期、光合作用等;2. 第五章《动物行为》:探讨动物行为分类、适应性、学习行为等;3. 第六章《地形变迁》:介绍地形形成、地貌特点、地球内力作用等;4. 第七章《物质溶解与分离》:讲解物质溶解性、溶液性质、分离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地形变迁原因及物质溶解与分离方法;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 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光合作用、动物适应性、地形形成原因、物质分离方法;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过程、动物行为特点、地形变迁、溶液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挂图、动物行为视频、地形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展示植物生长过程挂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2. 新课导入:讲解本章内容,提出学习目标;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重点知识点,如植物光合作用、动物行为特点等;4.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或观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章节名称;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3. 图表: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动物行为分类表等,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植物生长过程;(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特点;(3)简述地形变迁原因;(4)解释物质溶解与分离方法。

2. 答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科学小实验,参观科普场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针对性;2. 教学目标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4. 教学过程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逻辑性;6. 作业设计梯度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实际效果。

部编本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期备课计划

部编本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期备课计划

部编本四年级科学下册学期备课计划目标和背景本备课计划适用于部编本四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

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程,并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学期计划第一单元:天气变化第一课:天气的变化- 教学目标: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认识各种天气现象- 教学内容:天气的变化、刮风、下雨、下雪等天气现象- 教学活动:观察当天天气情况,讨论不同天气的特征,制作天气图示-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不同天气现象,并能够观察并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第二课: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认识温暖和寒冷的感觉- 教学内容:气温的变化、冷暖两种感觉- 教学活动:用温度计测量当天气温变化,触摸冷热物品体验温度感觉-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词语描述气温的变化,并能够通过触摸判断物体的温度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第三课:观察植物生长- 教学目标:研究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理解植物需要光源和水分-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光源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设计实验观察光源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并描述植物生长的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判断光源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第四课:植物的种子-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种子结构和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学内容:植物的种子结构、风力传播和动物传播- 教学活动: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的种子结构和不同的传播方式,并能够判断某种植物适合通过哪种方式传播总结本备课计划涵盖了部编本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学期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降落伞原理过程与方法: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生物的适应性》: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生物的适应性。

2. 第五章《电路》:第一节简单电路,第二节电路的组成,第三节电路的应用。

3. 第六章《磁铁》:第一节磁铁的性质,第二节磁铁的运用,第三节电磁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电路,了解电路的组成及应用。

3. 让学生掌握磁铁的性质和运用,理解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性原理,电路的组成及应用,电磁铁的制作。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简单电路的搭建,磁铁的性质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电路实验器材,磁铁及电磁铁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图工具,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出生物的适应性。

2. 新课内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解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和适应。

(2)生物的适应性: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原理。

(3)简单电路: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指导学生搭建简单电路。

(4)电路的组成:讲解电路的组成部分,进行实验验证。

(5)电路的应用:展示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作用。

(6)磁铁的性质:介绍磁铁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7)磁铁的运用:讲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8)电磁铁:介绍电磁铁的制作原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性原理。

2. 电路:简单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的应用。

3. 磁铁:磁铁的性质,磁铁的运用,电磁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列举三个生物的适应性实例。

(3)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

(4)解释电磁铁的制作原理。

2. 答案:(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生物对环境有适应性。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篇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篇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篇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有趣的转动活动目标:1、了解、发现转动并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产生兴趣。

2、在试试、玩玩、做做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体验操作探索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3、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人体图一张、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

2、“转转转”展览会:筷子、线圈、伞、风车、牙签、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等。

3、纸片、剪刀、竹签等。

活动过程:一、探索身体部位的转动。

1、老师做转手腕动作,幼儿初步了解转动现象。

2、试一试、找一找,发现身体不同部位的转动。

3、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转动物体。

1、用“转转转”展览会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操作、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够把物体转动起来?2、幼儿分组探索、操作,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

3、交流操作探索的结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1、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2、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四、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转动?它们的转动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五、动手制作陀螺,结束活动。

新教材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2瓶中吹气球活动目标:1.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气球若干。

2.幼儿记录纸6份,哭脸娃娃和笑脸娃娃若干,记号笔。

重点难点:1.通过猜测.探索知道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发现问题,能大胆探索记录。

活动过程:一. 导入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激发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四年级下册科学备课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教学设计.doc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电第一课时电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的: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B、雷电的知识C、富兰克林的故事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

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

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

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

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

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5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5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锦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尝试逻辑推理。

教学难点:对实验条件的精密控制。

能力目标: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能运用光的折射原理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解释。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但他还不会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这是本课立体解决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光的折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提出有关光的折射问题。

课前准备:玻璃杯,水槽,鱼缸,烧杯,硬币,筷子,激光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感知问题一、欣赏图片,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光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神奇的自然景观,好吗?师边出示投影边介绍:在茫茫无际的荒漠中,一队人马在长途跋涉,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匹非常高大的骆驼,骆驼上还做着一个美丽的新疆小姑娘,不远处,还隐隐约约出现了一座城堡。

再来看第二副。

师陆续播放,不只是在沙漠中,有时在平静的海面、湖面、草原、城市上空等地方,偶尔也会出现这种神奇的幻景。

大家知道这种自然奇观是什么吗?生:应该是海市蜃楼。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了解概念。

1、筷子折了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小组长操作,组员观察)。

把一根筷子斜着插入有水的烧杯里,仔细观察筷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师板书课题:筷子折了师:筷子是真的折了吗?拿出来看看。

师:所以,我要在折字上打“引号”。

为什么筷子在空气中是直的,一旦一半在水中一半在空气中,看上去就像是折了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吗?你觉得可能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到底谁说的更科学更准确?让我们再一起来做个科学实验,或许能从中发现什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备课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备课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2、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图。

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的作用。

科学知识: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3、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4、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5、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6、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2.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3.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教学准备:1.骨胳的X光片。

2.洁净的动物骨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眼看气候宜人的春天就要来了,你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带着帐篷外出春游么?2、帐篷是由既结实又柔软的尼龙布做的,我们怎样把柔软的帐篷布支撑起来?3、在我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柔软的皮肤和肌肉。

你知道它们是被什么支撑起来的吗?(板书:骨骼)二、进入新课1、骨骼的组成(1)你能摸到它么?你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摸到了骨?我们把这些支撑起人体的支架称之为骨骼。

(2)你了解骨骼么?关于骨骼你知道些什么?(3)你是从哪里知道了这些关于骨骼的知识?(4)今天我们就再了解一些关于骨骼的知识。

你能在身体上摸到哪些骨头?(5)把你能摸到的骨头在活动记录上涂上颜色。

为什么有些骨头我们摸不到?(6)全身的骨骼由大小、长短、形状不同的206块骨头组成。

仅在我们的手掌上就有27块骨头组成。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活动记录的图)(7)为了研究方便,你认为我们全身的骨骼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头、躯干、四肢)2、骨骼的作用(1)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动物骨头,先请同学利用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观察方法来仔细观察一下,然后来描述一下骨头有什么特点?(2)这些方面能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 3 )出示肋骨图片:肋骨有什么作用?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3)教师对骨骼的作用做简单补充。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下全册备课和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下全册备课和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下全册备课和单元
备课
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科学四下全册的备课及单元备课提供一些指导。

全册备课
教材解读
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教材,并理解教材中内容。

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科学实验
- 生物世界
- 物质与能量
- 地球与宇宙
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需要认真理解和掌握,为备课提供较好的指导。

教学设计
备课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设计。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时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和研究效果。

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设计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况
2. 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
3. 教材内容和案例
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
在单元备课时,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 PPT讲解
- 动画演示
- 集体讨论
- 观察实验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小学科学的备课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电荷能流动起来2、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

板书设计:点亮小灯泡小灯泡导线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3、简单电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连接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把小灯泡点亮。

2、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

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3、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二、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学会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

1、教师逐个出示小灯座、电池盒,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

2、讨论:这两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3、请一生演示电池盒和小灯座的安装,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安装电池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小灯座上的?(3)导线怎么连?(指出弹簧接线头的最佳连接方法)4、学生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5、请一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连接实物图,教师介绍用简单的符号画电路图的方法。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3、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4、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5、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四、活动延伸:1、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2、讨论他们的想法,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3、简单电路电池导线用电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4、电路出故障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

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教学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一张电路检测器的挂图。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出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并说一说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2、说明:小灯泡发光是因为在这个电路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板书:回路)3、提供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并提出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不亮了?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检查连接的方法,结合前面的学习,排除连接方法上的问题。

2、引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连接方法正确而小灯泡却不亮呢?引导学生来整理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

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三、做个电路检测器:1、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2、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做好电路检测器后,试试灵不灵。

4、根据教材10面的插图讲解检测电路和检测电路中各个部分(小灯泡、导线)的方法。

5、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检测电路时,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2)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6、制定检测计划。

提醒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要边检查边做记录;最后数一数电路中一共有几个地方出故障了。

板书设计:4、电路出故障了回路故障电流中断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1. 小灯泡坏了;2.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板书:导体、绝缘体)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