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卫星的日、地、月三种周期运行的基本情况,掌握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初步懂得如何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拓展数学的应用领域。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卫星运行的周期,并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学习运用简单的算术运算方法,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2.2 教学难点1.确定三种周期的特征并对比分析。

2.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3. 教学过程3.1 导入3.1.1 热身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例如:春夏秋冬四季、月相变化、花开花落、落叶生长等,并让学生解释这些现象所蕴含的周期性。

2.以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为例,让学生简单分析一下卫星的运动周期。

3.1.2 引入1.介绍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日、地、月,解释每种周期的特征。

2.让学生观察图表,对照各周期的周期数和时间长短进行对比。

3.2 讲解3.2.1 讲解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1.解释日、地、月三种运行周期的特征、时间长度和周期数。

2.准确使用“天”、“周”、“月”等时间单位,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式。

3.2.2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1.讲解如何运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2.给出一些卫星运行时间的算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计算。

3.3 操作1.分发测验卷,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

2.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肯定。

3.4 总结1.总结卫星的三种运行周期特征,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2.总结使用天数表示时间的方法进行计算。

3.5 拓展1.让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卫星的知识。

2.给予学生关于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提示,例如让他们设计并制作一个卫星程序。

4.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太完善,在学习卫星运行时间时,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不够清晰,容易混淆几种时间单位的概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整数乘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乘法以及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计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讲解演示法: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和方法。
练习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分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会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的概念及换算关系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卫星发射和运行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卫星运行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介绍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个卫星运行时间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和卫星运行时间计算的重要性。

2. 提问:卫星运行时间计算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卫星运行时间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和卫星运行时间计算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计算练习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时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和计时能力,他们对时间和时刻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时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例材料,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卫星运行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发他们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呈现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明白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相关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和时刻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时间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2.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

2.相关的时间计算工具。

3.教学卡片或者挂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卫星运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呈现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时间和时刻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时间计算问题,进一步巩固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

【导语】《卫星运⾏时间》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卫星运⾏时间的情境,要求学⽣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法,引导学⽣学会⽤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3、激发学⽣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学⽣计算的信⼼。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课题 同学们,今天⽼师要教你们认识⼀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造地球卫星。

知道它的⽤途吗?我们⽆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造卫星。

它给⼈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些有关⼈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时间。

(板书:卫星运⾏时间) 师:(显⽰卫星绕地球运⾏的时间)⼤家把⿊板上这句话读⼀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源于⽣活的需要,我创设与⽣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的兴趣。

⼆、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家都知道了⼈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需要114分。

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常棒。

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

那么假设⼈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

(多媒体显⽰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下这个算式的积⼤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约等于2200。

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卫星运行时间》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1.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卫星运行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准备计算器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卫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特点和运行方式。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吗?卫星的运行时间是多少?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轨迹。

2. 教师通过PPT展示卫星运行轨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周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

2. 学生进行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卫星的运行轨迹和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补充和说明: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它涉及到对卫星运行轨迹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卫星运行周期的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1课《卫星运行时间》是一节重要的数学课,本节课主要涉及到估算和乘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估算的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估算;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4.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加减法知识,但对于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让学生回顾加减法的知识,例如:23+34=?,56-23=?等。

2.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要计算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的乘积,你们会怎么做?第二环节: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方法(1)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架飞机飞行了1000公里,速度是每小时800公里,那么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这架飞机需要飞行多长时间,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估算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1000公里除以800公里每小时,得到1.25小时,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4)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估算的方法,例如:估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快地得到一个大致的答案,然后再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计算。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一颗卫星每小时绕地球转一圈,那么一天需要绕多少圈?(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先将一天的小时数(24小时)乘以卫星每小时绕地球转的圈数(1圈),然后再进行计算。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精品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精品教案

三乘法第1课时卫星运行时间(1)【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道理。

一、情景导入1.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激情创意大家谈:同学们,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2.思维引导,揭示课题:谁知道咱们这颗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多长时间?(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呢?引导学生列式:114×21。

[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1)]二、探究新知1.估一估。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2)列出算式表示:114×21=(3)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4)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合理便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根据估算方法确定精确结果的范围。

2.算一算。

(1)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把21看成“7×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114×21=114×7×3=798×3=2394。

解决方法3(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1 1 4×____2____11 1 4……114×12____2____8……114×202 3 9 4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注意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0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二、新授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学生:114×5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本上算一算。

找学生板演(黑板左侧)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114×21=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三、自主探索算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1、先算20圈:114×20=2280(分)再算1圈:114×1=114(分)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2、114×21=114×7×3=798×3=2394(分)3、竖式计算114×211142282394对于第三种算法,可能有的学生格式会出现错误,针对错误逐一进行分析四、优化算法这么多的算法都能得到精确结果,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呢?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下竖式计算该如何去做。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5篇《卫星运行时间》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前孩子们已经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知识基础,本课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抽象出乘法算式,探究算法,理解算理是教材的主要思路。

教材一开始,首先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图,提供数学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在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类比推理尝试解答,概括方法步骤,感悟算法的多样性,最后全班交流,体会结果的一致性。

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估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情况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

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乐于表达以及参与学习活动。

2.知识链接本课是本册三位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有充分的乘法竖式计算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这节课也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和自主迁移方法笔算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

3.学习困难本课涉及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步骤过程复杂,在竖式计算时,对于理解数位如何对齐可能存在困难。

4.教学策略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准则,结合具体情境和探究交流,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等形式,逐步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在进行“探索与发现”的活动中,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

(3)情感目标1.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取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2.通过对卫星运行知识的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卫星运行时间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内容] 卫星运行时间(第33-35页)[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出示教学挂图,引出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接着提出人造卫星绕地球2圈、5圈……21圈的时间计算问题。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组织学生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把21看作20来估算。

估算时让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并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二、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先独立尝试竖式计算,然后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

做试一试中的四道题,请4人板演。

做练一练中的第2题,森林医生,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三、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做练一练第4题: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

在学生解答时可分几步呈现: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情境中的信息,然后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

2、出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数量,讨论按批发的数量,原来可以买多少钱,现在降价后只能买多少钱。

3、出示问题(1),讨论提出的问题。

4、出示问题(2),讨论提出的问题。

做练一练第5题:本题是一道提高估算能力的教学游戏题。

本题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积的位数来考虑是否符合条件。

2、在积是五位数的算式中,看两乘数的最高位相乘的得数约是几。

3、对接近3万或5万的算式再具体地算一算。

学生在思考时,教师应指导他们有规律地思考,即从右往左或从上往下,以免出现遗漏。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2014秋)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丰庆路小学许晚秋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节《卫星运行时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单位换算的重要性。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感觉问题可能还不够具体,有的学生似乎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下次我可以尝试用更具体、更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来引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时间单位换算: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如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1/60小时。
(2)利用统计表整理数据:通过填写和解读统计表,让学生掌握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计算卫星运行时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
2.掌握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方法。
3.利用统计表整理和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数据。
4.解决与卫星运行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下方面实现: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间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卫星运行时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和统计表的填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2.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3. 实际应用:计算我国卫星运行时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向学生介绍航天科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① 定义:卫星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② 单位:小时、分钟、秒(2)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① 公式:运行时间 = 卫星轨道周期× 24小时② 实例讲解:以我国某卫星为例,计算其运行时间。

(3)实际应用① 让学生计算我国其他卫星的运行时间。

②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精度?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54页的练习题。

(2)让学生计算其他国家的卫星运行时间,并进行比较。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关注航天科学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54页的练习题。

2. 搜集我国卫星的相关资料,了解其运行时间及特点。

3. 思考如何提高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精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航天科学的最新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这个计算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上多花时间,详细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1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1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1卫星运行时间(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卫星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卫星运行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卫星照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卫星的概念和作用。

3.2 讲解新知
1.教师通过PPT、黑板等媒介向学生讲解卫星运行的基本知识。

2.讲解卫星的概念、种类、作用等。

3.3 训练新技能
1.教师出示一幅图,要求学生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2.引导学生分析题干,提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3.4 巩固与拓展
1.继续训练学生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确定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等。

3.5 总结本节课
1.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

2.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四、教学评估
1.在训练新技能环节,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及答题情况,评估学生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能力。

2.在巩固与拓展环节,观察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后记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悉卫星运行的基本概念,并且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卫星运行的时间,让学生感受时、分、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知识,对于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时间知识,以及如何将时间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应用所学的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卫星运行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将时间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时间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时、分、秒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时间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卫星运行的图片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请大家观察这张图片,卫星运行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间单位换算、卫星运行周期的计算以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问题解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时间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数学思维:通过探索卫星运行周期的规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5.科学素养:了解地球及卫星运行知识,激发学生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时间单位换算、卫星运行周期的计算、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时间单位换算中的进率理解、卫星运行周期计算的步骤、地球自转与公转关系的抽象理解。
-举例解释:
a.时间单位进率理解:学生难以理解为什么1小时等于60分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进率的概念。
b.卫星运行周期计算步骤: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从地球自转周期到卫星运行周期的转换过程,需要教师分步骤引导和示范。
在新课讲授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的理解明显加深。他们能够跟随我的思路,逐步计算出卫星的运行周期。但在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我感觉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我使用了模型和动画来辅助教学,但似乎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是今天课程的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但在成果分享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类似的展示环节,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3.1 卫星运行时间(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

2.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过程。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卫星,激发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卫星是如何运行的吗?卫星的运行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卫星的轨道、卫星的速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卫星的运行时间呢?三、计算卫星运行时间(15分钟)1. 讲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包括卫星轨道的周长、卫星的速度等。

2. 示例:假设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卫星的速度为 v,求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

解答: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为 T = 2πr / v。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卫星运行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

2.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卫星,激发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的兴趣。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巩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增加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2. 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3. 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卫星发射和运行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2. 探究新知(1)讲解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卫星运行时间是指卫星从发射升空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讲解计算卫星运行时间的方法根据卫星的轨道半径、速度等参数,运用公式计算卫星运行时间。

(3)举例说明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

3. 实践应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4. 总结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卫星运行时间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知识,计算一颗卫星的运行时间。

2. 收集关于卫星运行时间的资料,了解卫星运行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了卫星运行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卫星运行时间》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能结合详细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⑵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⑶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习题同学们,今天教师要教你们认识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人造地球卫星。

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

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

(板书:卫星运行时间)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用意】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习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那么2圈呢?5圈呢?可不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教师?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

我也知道2圈、5圈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

那么假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答复)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略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就来个难的吧。

(多媒体显示问习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师:通过同学们估算的答案,我们知道估算就是将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因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得出的答案。

那么谁估算的答案最接近准确值呢?同学们去试着计算一下吧。

(小组讨论)【设计用意】结合详细情境,让学生养成计算前估算的习惯。

将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出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反应方法,优化算法师:教师下去走了一圈,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做法,总结归纳出三种算法,呈现出来给大家看看。

先算20圈:114×20=2280(分)114×21再算1圈:114×1=114(分)=114×7×3加在一起:2280+114=2394(分)=798×3=2394(分)【设计用意】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做法。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将之前的知识发挥出的迁移,自己摸索出自己喜爱的计算方式。

师:聪慧的同学们运用了多种方法告诉了我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观察一下这些计算方法,你们看看哪种更简便、更快捷呢?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都选择的竖式计算,那么在用竖式做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数位的对齐。

【设计用意】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实验中学生最容易犯的就是数位对齐和进位错误的问习题,在这步就正好体现出本节课的重点。

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四、总结归纳算法,稳固训练(一)、师:看看自己学会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吗,“试一试”吧!(请学生演板课本P34“试一试”)135×45 408×2554×31247×210(二)、师:演板的同学已经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呢?(组织学生找到演板学生犯的错误,集体勘误。

)(三)、师:总结归纳错误,强化算法⑴ 学生在做中间带0的竖式计算时,往往会出现0乘任何数得任何数的现象。

⑵ 两位数放前面时,学生不知道讲数位多的数放在上面列竖式其实更简略。

⑶ 进位很容易就会忘记或者上一步的进位加到了下一步,标明进位时数字写太大造成混同了原来了因数。

四、师:这些错误下面的同学应该也会出现,那么经过我们一起总结归纳出来这些问习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对计算要更细心、更精确。

【设计用意】稳固学生新知识。

对于乘数中间有0的算式应强调0的处理,在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时,我们通常把数位多的乘数写在上面。

集体勘误,也会减少学生的错误,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师:学习数学最终都是要将数*用到生活当中去的,既然今天同学们学会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法,能不能帮教师解决一下这些问习题呢?(多媒体显示问习题)⑴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11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1天算)会浪费多少千克水 ?⑵教育书店购进精选作文书209本,购进的科技书是精选作文书的32倍。

问购进科技书多少本?【设计用意】:在学生学会了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竖式计算后,还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的。

此环节设计两道应用习题,激发学生解决问习题的*,让原本单一的竖式计算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生活性。

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

五、课堂总结归纳,课外稳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⑴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1)把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因数进行适当的四舍五入取近似数;(2)将近似数相乘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

⑵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课外作业:课本P34页练一练⑴2习题。

篇二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教材33―34页)〔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目的:1.能结合详细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习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及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习题1.课件演示第一习题人造卫星发射实况,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老师接着问:2圈、5圈、10圈呢?让学生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2.思维引导: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列式114×21;3.提醒课习题:卫星运行时间二、合作探究,解决问习题1.发问:你怎么能很快估算出结果?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交流并汇总出估计的方法,对于问习题的学生及时鼓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14×21的积比2000多比2500少)汇总总结归纳: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计的结果。

2.引导用其他方法计算。

(分组讨论,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①把21看作20加1 ②把21看作7乘3114×21 114×21=114×(20+1)=114×(7×3)=114×20+114×1 =114×7×3=2280+114 =798×3=2394 =2394③把114分成100、10和4 ④用表格格式计算114×2=(100+10+4)×21=100×21+10×21+4×21=2394⑶因势利导,挖掘竖式算法。

以前之学过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14×212、算理:乘得的数字该怎样对齐?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汇总汇总总结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到的末位数和两位数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末位数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课本34页试一试①54×312 列竖式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312×54②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③47×210 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三、反应练习,强化理解1.填空①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②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因数的()位对齐。

③在计算整数乘法时,如果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然后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④括号里能填几?600×()<120 1200×()<8012.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计算280×50,积末尾有()个0。

A.2 B.1 C.3 D.4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A.三位数B. 四位数C.五位数D.不能确定3、672×53=()A.670×53×2×53 B.672×50+672×3C.600×53×72×53⑶竖式计算。

课本34页练一练第一习题(让学生口述算法,并强调雷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等。

)⑷森林医生。

课本34页练一练第二习题(通过改错,强调易错注意问习题。

)四、拓展应用,升华提高1.列竖式计算。

386×15407×28540×3062×2042.应用习题。

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140×80列竖式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位添上几个0。

五、作业1.课本34页第3习题2.课本34页第4习题篇三教学目的:⑴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

⑵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重难点)教学过程:⑴竖式计算39×12(复习、小结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⑵卫星运行动画导入⑶板书课习题⑷明确教学目的⑸发问1: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则卫星绕地球运行2圈需要多长时间?(复习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发问2: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则卫星绕地球运行21圈需要多长时间?(提出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导学案问习题1(估算)⑹学生自学课本第30页内容,完成导学案的问习题2,要求(1)时间:5分钟;(2)学生自己自学,独立完成;⑺剖析、解答问习题2,注意小结;重点在问习题2.发问3:通过竖式计算114×21,汇总一下“三位数如何乘以两位数”(重点与难点)⑻游戏(把课本第31页第3习题练习以游戏的形式呈现)⑼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⑽分层作业[1](必做习题)课本第31页第⑴2习题;[2](选做习题)请你利用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向教师提出一个问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