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鸟类的生态类群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a. 鸟类的身体结构b. 鸟类的飞行器官c. 鸟类的循环系统d. 鸟类的呼吸系统2. 鸟类的生活习性a. 食性b. 繁殖c. 迁徙3. 鸟类的生态角色a. 生态平衡b. 种子传播c. 害虫控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难点:鸟类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飞行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主要特征。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鸟类的形态结构和飞行生活。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提问“你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吗?”2. 探究鸟类的主要特征:a. 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身体结构。
b. 分析鸟类的飞行器官——翼,讲解其结构与功能。
c. 讲解鸟类的循环系统特点,如心脏四腔、血压高等。
d. 讲解鸟类的呼吸系统特点,如肺泡丰富、气囊辅助呼吸等。
3. 分析鸟类的生活习性:a. 讲解鸟类的食性,如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
b. 讲解鸟类的繁殖特点,如筑巢、产卵、育雏等。
c. 讲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及其意义。
4. 了解鸟类的生态角色:a. 分析鸟类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b. 讲解鸟类在种子传播和害虫控制中的作用。
5.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鸟类为例,分析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7. 总结:回顾鸟类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绘制鸟类的主要特征示意图。
2. 调查身边的鸟类,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撰写调查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鸟类分类1-基本介绍及国外的目1
各鸟类生态类群所包含的目别
生态类群
所包括的鸟类目别
走禽类:鸵形目、几维目、共鸟 形目、美洲鸵目和鹤鸵目 游禽类:潜鸟目、鸊鷉目、鸌形目、企鹅目、鹈形目、雁形目、 鸥形目
涉禽类: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鸠鸽类:鸽形目 鹑鸡类:鸡形目 猛禽类:隼形目、鸮形目 攀禽类:鹃形目、夜鹰目、雨燕目、鹦形目、咬鹃目、佛法僧目、 鴷形目、鼠鸟目
1.鸵形目Struthioniformes 鸵鸟科Struthionidae
鸵鸟科(Struthionidae)只有鸵鸟一种,是大家
最熟悉的走禽,也是现存最大的鸟,身高可 达2.5米,体重达135千克,卵重超过1.3千克。 鸵鸟主要产于非洲,但在史前时期曾经出现 在中国。鸵鸟擅长奔跑,腿部裸露,只有两 个脚趾 。
1、无飞翔能力而高度适应于游泳生活。
2、体形流线型,前肢鳍状。
3、羽毛短而弯曲,成鳞片状。 4、尾短,腿短并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
蹼。 5、骨骼沉重不充气,龙骨突发达,利于 前肢划水。 6、皮下脂肪发达,利于在寒冷地区和在 水中保温。
皇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
鸵鸟(Ostrich) (Struthio camelus)
即非洲鸵鸟, 足仅具二趾, 适于沙漠生 活,奔跑时 扇翼相助, 一步可跨8m, 时速达60km。
2.美洲鸵目Rheiformes: 美洲鸵科Rheidae
美洲鸵鸟科(Rheidae),分大美洲鸵和小美
洲鸵两种。大美洲鸵是美洲最大的鸟,但 比鸵鸟要小得多,体重只有25千克。小美 洲驼体型更小,是体型最小的大型走禽。 美洲鸵鸟有三个脚趾,又被称作三趾鸵鸟, 虽然也不会飞,翼却比较发达。
鸟纲分类
性腺发育 甲状腺分泌
黄冈师范学院
(四)迁徙的定向
特点:迁徙路线固定(繁殖区与越冬区),但迁徙距 离远近因种而异。
1、训练和记忆(遗传所决定的方向感)
幼鸟随亲鸟迁徙过程中,对观察到的地形(海岸线、大的 河川或山脉)有很强的记忆。
(种的特异性起着生物学的隔离机制作用)。
(1)方式:鸣叫、显势、跳舞、 (2)意义: (a)雌雄互相吸引,为 育雏 过程的通力合作打下 基础 (b)激发雌雄体内激素 水平 ,使交配、受精过程 同步化。 (c)保证同种繁殖、防止 种间杂交,保证生殖隔离。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针尾鸭
绿 头 鸭
花面鸭
赤麻鸭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豆 雁
鸿 雁 大 天 鹅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5、隼形目Falcomiformes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苍
鹰 凤 头 苍 鹰
黄冈师范学院
林夜鹰
普通夜鹰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14、雨燕目Apodiformes
楼燕(Apus apus)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白 腰 雨 燕
小 白 腰 雨 燕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黄冈师范学院
凤 头 树 燕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物学
鸟类群落生态学报告
鸟类群落生态学报告(三)关于水鸟群落的研究方慧51111300113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与种群一样,生物群落也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是由组成它的各个种群所能包括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群落总体水平上,这些特征才能显示出来。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群落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的生长形式(如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和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组配和种类结构)、优势种(群落中以其体大、数多或活动性强而对群落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物种)、相对丰盛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比例)、营养结构等。
近年来对我国对水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主要包括对水鸟群落的结构及其变化、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等研究。
一:水鸟群落的集团结构长江中下游湖泊是越冬水鸟的重要栖息地,随着湖泊渔业养殖强度的不断加大,湖泊湿地严重退化,水鸟的越冬生态受到影响。
为揭示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越冬水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特征,2008 年12 月至2009 年3 月,通过扫描取样法采集安徽省长江沿江升金湖、菜子湖和武昌湖3 个浅水湖泊30 种越冬水鸟的取食行为百分比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越冬水鸟进行集团划分,并采用无倾向对应法( DCA) 分析越冬水鸟的取食特征。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安庆沿江湖泊越冬水鸟群落可分为4 个集团,即深水取食集团G1、挖掘和啄取集团G2、浅水取食集团G3 和泥滩拾取集团G4。
G2 集团的鸟种最多,共有13 种,优势种为鸿雁( Anser cygnoides) 、豆雁( Anser fabalis) ; G3 集团次之,共6 种,优势种为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 、白琵鹭( Platalealeucorodia) ; G4 集团共5 种,优势种为黑腹滨鹬( Calidris alpina) 、鹤( Tringa erythropus) 和红脚鹬( Tringa totanus) ; G1 集团水鸟种类有6 种。
脊椎动物学教案
教案2006-2007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II课程编号: 4131111 学院、专业、年级: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2006级本科任课教师:赛道建教师所在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课程简介1、课程类型本课程为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基础课2、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动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乃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动物学的理论和应用一直为人类所关注。
本大纲旨在以刘凌云、郑光美主编的《普通动物学》和赛道建主编《普通动物学》为教材,按照传统动物学内容系统和适应现代网络教育特点,因材施教方法培养学生的要求,兼顾能力强和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使初入大学的学生扎实地学好动物学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建立稳固的专业基础。
教学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量多地吸收有关动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丰富教学的内容,扩大信息量。
3、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①理解动物躯体结构、功能的演化与环境间的关系;②掌握各动物类群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动物的分类学知识;③认识物种,探讨物种形成、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基本过程;④了解动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关系;3.2能力与技能培养: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动物学知识的能力;②运用图谱、检索表鉴定动物的分析能力;③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能力;④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⑤口头和笔头进行动物结构特征、演化的描述能力。
3.3情感目标:①教师情感以“人师”为最高职业追求。
尽忠职守,全身心投入爱国主义与保育动物的教育;坚持“扬长补短”的教学原则,把教学与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做到教书育人。
②学生情感要求认真、诚信、勤奋、求实;遵守课程的规章;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增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关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结合切身体会思考保护、发展动物保育事业与祖国建设的相关问题,建立服务国家和家乡的意识;培养老实、严谨、自觉自愿做学问的品性。
鸟类识别(观鸟爱鸟必备)当上“观鸟达人”
如一般鸣禽。 (13)索趾足 3前1后;后趾甚弱,前趾多少相并着,如阔嘴鸟。 (14)蹼足 前趾间具有极发达的蹼相连着。 (15)凹蹼足 与蹼足相似,但蹼膜中部往往凹入,发育不完全。 (16)半蹼足 或称微蹼足,噗的大部退化,仅于趾间的基部留 存。 (17)全蹼足 前趾及后趾,其问均有蹼相连着。 (18)瓣蹼足 趾的两侧附有叶状膜。 (19)爪 着生于趾的未端。
4.嘴 (1)上嘴 为嘴的上部,其基部与额(头的最前部)相接。 (2)下嘴 为嘴的下部,其基部与额(位于下嘴基部的后下 方及喉的前方)相接。 (3)嘴角 为上下嘴基部相接之处。上下嘴张开时的距离, 可称为嘴裂。 (4)嘴峰 即上嘴的顶脊。 (5)嘴端 为嘴的最先端。 (6)嘴甲 为嘴端甲状的附属物。 (7)蜡膜 上嘴基部的膜状覆盖构造。 (8)鼻孔 为鼻孔的开孔,位于上嘴基部的两侧。 (9)鼻沟 上嘴两侧的纵沟,鼻孔位于其中,故名。 (10)鼻管 上嘴基部的管状突,鼻孔开口于管的前端。 (11)嘴须 着生于嘴角的上方。 (12)嘴缘 为嘴的边缘。
鸟类在动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是一个“纲”。鸟类学家把我国已 知的1188种,按照它们的不同特征,分隶于21目、81科、329属。 鉴定种类主要在室内进行,在检索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的鸟体外部形 态名称和骨骼部位名称。介绍如下:
1 .头部 (1)羽冠 头顶上特别延长或耸起的羽毛。 (2)眼先 位于嘴角之后,及眼之前。 (3)耳羽 为耳孔上的羽毛,在眼的后方。 (4)面盘 两眼向前,具周围的羽毛排列成人面状,是称面盘。
2.颈部 (1)上颈 即颈项,或简称项。为后颈的前部,与后头相接。 (2)下颈 后颈的后部,与背部相接。 (3)前颈 位于喉的下方,颈部的前面。 (4)喉囊 为喉部可伸缩的囊状构造。
3. 躯干 (1)背 位于下颈之后,腰部之前。更可分为上背与下背; 前者与下颈相接,后者与腰部相接。 (2)肩 位于背的两侧,及两翅的基部。此部羽毛常特别延 长,而称为肩羽。 (3)肩间部 位于两肩之间。 (4)腰 为躯干上面的最后一部,其前为下背,其后为尾上 覆羽。 (5)胸 为躯干下面最前的一部,前接前项(喉部),后接 腹部。更可分为前胸或上胸及下胸。 (6)腹 前接胸部,后则止于肛孔。
泉州常见鸟类识别
灰胸竹鸡: 特征为额、 眉线及颈项 蓝灰色,与 脸、喉及上 胸的棕色成 对比。上背、 胸侧及两胁 有月牙形的 大块褐斑。 飞行翼下有 两块白斑。
雄雌同色。
三、鸽形目
形态特征:头小,嘴短细或甚短,嘴基被以蜡膜, 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除外);颈和脚均较短, 胫全被羽。尾发达,尾脂腺裸出或退化。 生活习性:沙鸡类栖息在沙漠、荒原地区,鸠鸽类 栖息于多树或多岩石的山区和农村。在岩缝、峭壁 或树木枝条上营巢。食物多是杂草种子、农作物种 子和各类植物果实。 地理分布:广布于除两极外的世界各地。我国有2 科:①沙鸡科,世界有2属16种,中国有2属3种。 ②鸠鸽科,世界有40属280种,中国有8属31种。福 建省仅分布鸠鸽科1科6种。
泉州常见鸟类识别
鸟类识别应了解的知识
1、鸟类的季节型: 留鸟 终年栖息在出生地,没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徒的习性,这类鸟叫做留鸟。 候鸟 每年随季节变化,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居,这类鸟叫做候鸟。候鸟 按其在具体地区的迁徒习性,又可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 迷鸟 飞离平时的栖息地或偏离正常的迁徒路线,生活在不该出现的地方,这 类鸟叫做迷鸟。 2、鸟类生态类群 (1)走禽:善走,奔走、奔跑速度快。 包括:鸵形目、美洲鸵目、鹤鸵目、无翼目、共鸟 形目。 (2)游禽:趾具全蹼,满蹼或瓣蹼,善游,尾脂腺发达。 包括:潜鸟目、目、鹱形目、企鹅目、 鹈形目、燕形目、鸥形目。 (3)涉禽:嘴特长,胫长,涉水。 包括:鹳形目、鹤形目、鸻形目。 (4)陆禽:嘴短,不等趾足,爪钝。 包括:鸡形目、鸽形目。 (5)猛禽:嘴强锐而钩曲,脚强大有力,爪锐而弯曲,翅强大善飞。 包括:隼形目、鸮形目 (6)攀禽:适于树上攀援活动,不善步行。 包括:鹦形目、鹃形目、形目、鼠鸟目、咬鹃目、夜鹰目、佛法僧目、雨 燕目。 (7)鸣禽:善鸣啭,巧于营巢。 包括:雀形目
鸟类的生活环境
鸟类的生活环境
字号大
中
小
我要打印我要纠错
鸟类种类繁多形态变化很大。
善于奔跑的非洲鸵鸟高度可达2.7米体重150千克奔跑时速可达到60千米是现生鸟类中的巨人。
善于在飞行中吸食花蜜的古巴蜜蜂蜂鸟长不足6厘米体重仅3-5克体型和大蜜蜂差不多是最小的鸟。
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不同的鸟类逐渐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不同的生态类群。
居住在热带荒漠、草原的鸵鸟、鸸鹋体形庞大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但双脚健壮善长奔跑被叫做走禽。
野鸭、大雁、鹈鹕、鸬鹚、鸥类、信天翁、军舰鸟、海燕喜欢在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中活动。
有的擅长游泳有的善于潜水被称为游禽。
鹭鸶、秧鸡、鹤、鹳等鸟类长有长颈、长脚和长嘴适合在浅水沼泽泥地里行走觅食被称为涉禽。
鹰、隼、鵰、鹫和各种猫头鹰用利爪和钩嘴捕杀动物是凶猛的掠食性鸟类被人们叫做猛禽。
各种野鸡和鸠鸽类鸟经常在地面活动觅食飞行能力弱行走能力强被叫做陆禽。
杜鹃、鹦鹉、夜鹰、啄木鸟和佛法僧类的鸟善于在树上攀援被叫做攀禽。
燕子、麻雀、八哥、伯劳、乌鸦、喜鹊、山雀、画眉等鸟类鸣管发达能发出复杂多变的叫声被称作鸣禽。
有些鸟类喜欢在森林里安家有些则生活在村庄农田地带;有的几乎终日在天空中飞行。
大多数鸟类白天活动而猫头鹰、夜鹰专门在夜间活动。
鸟类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形态和习性都发生了变化。
鸟类的脚和嘴最能体现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性。
根据鸟类足和嘴的形态图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物。
初中生物学鸟知识点汇总
初中生物学鸟知识点汇总
1.鸟类的概述
(1)种类:鸟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2)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害虫和鼠类的天敌:猫头鹰是鼠类的天敌,大山雀、灰喜鹊、啄木鸟等捕食农林害虫。
②食用:鸡、鸭、鹅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观赏用: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外部形态
①体形: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翼: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
③羽毛:全身覆盖羽毛,两翼展开后呈扇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2)骨骼和肌肉:骨骼轻、薄、坚固,有些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有利于附着胸肌,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消化系统:发达,有喙无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随时排便。
(4)循环系统: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
心脏的循环能力强,能迅速将氧气、养料运到全身,把废物运走。
(5)呼吸系统
①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②双重呼吸在鸟类飞行时进行。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气囊不参与气体交换。
(6)体温:鸟类是恒温动物,具有较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生理功能。
气囊可以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3.鸟的生殖:体内受精,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2新人教版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策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宣传片供学生上课时观看,这样更有利于形成强烈的视觉和语言效果,体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因此,本章的教学策略可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体,灵活多变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个方面是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数据;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特有的部分珍稀动植物图片及文字说明。
建议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个方面上。
除了课本提供的几种动植物外,教师还应启发学生列举我国还有哪些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并指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种类很多,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另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录像片,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教材列举了4个具体事例,分别从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四个方面进行说明,这样做避免了空泛说教,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要只注重于事例本身,而应通过讨论题引导学生分析是人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是否有这些行为,自觉地宣传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
在这里教师应强调依法保护。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办事,才能保护好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章的角色扮演活动非常具有针对性,这是因为在我国人与大象、与野猪、与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争地的现象常有发生。
本章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是以白头叶猴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是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以这个事例开展活动,而是以这个事例为模本,结合当地某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为例进行辩论和协商活动。
鸟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所产突胸总目鸟类,计有26目81科。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结构特征,大致可分为6个生态类群,即游禽、涉禽、 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包括: 蓝孔雀(鸡形目 蓝孔雀 鸡形目) 鸡形目 1.潜鸟目 2.鸊鷉目 3.鹱形目 4.鹈形目 5.鹳形目 6.雁形目 7. 7.隼形目 8.鸡形目 9.鹤形目 10.鸻形目 11.鸽形目 12.鹦形目 13.鹃形目 14.鸮形目 15.夜鹰目 16.雨燕目 17.鼠鸟目 18.咬鹃目 19.佛法僧目 20.鴷形目
•
祖先
• • 这一科学之谜困扰了人类100多年。 辽西丘陵地带和冀北地区,旧称“热河”。一个世纪前,人类在这里发 现了数量极多的鱼类化石。到目前为止,这一地带已发现植物化石60多种、 无脊椎动物上千种、脊椎动物 70种。科学家将这里称为“热河生物群”。科 学家还断定,1亿多年前,这里山川秀丽、水草丰美,生物极多。因为频繁的 火山活动,动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喷出物和河流沉积物覆盖,化石才得以很 好地保存下来。 100多年前,有人估计鸟类可能是由恐龙变来的。但在以往的发现和研究 中,从未发现任何鸟类以外的动物身上有羽毛。然而,从1996年起,古生物 学家相继在热河生物群化石带,发现了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尾羽龙、北票 龙、中国鸟龙、小盗龙、原羽鸟等恐龙化石,尾部或前肢上长有绒毛状羽毛, 尤其是原始祖鸟的尾巴上,长满了装饰性的扇状羽毛,表明了羽小肢的存在。 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显示了鸟类的肩带、翅膀、龙骨突等身体形态的进化 过程。科学家们据此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恐龙仍与人类生活 在同一蓝天下。 “甘肃鸟”是今鸟类已知最古老成员。今鸟类包括所有现代鸟类及其直 接化石祖先,出现于1.4亿年到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与肩部骨骼结 构相反的反鸟类是鸟类进化中两大分支,都源于“始祖鸟”。
鸟纲
鸟纲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十二生肖:水陆空三栖的鸟类:鸟类凭借飞行本能,能轻易地克服高山、海洋、沙漠等地理障碍,分布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占据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
不论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白雪皑皑的高山,莽莽苍苍的丛林,还是烟波浩渺的海洋,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天寒地冻的南北极,我们都可以看到鸟类的踪影。
鸟类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是仅次于鱼类的大家族。
全世界现存的鸟类共有9021 种。
中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经记录到鸟类1260 种。
鸟类是体表被羽毛、恒温、卵生、能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重点难点:1. 鸟类的主要特征;2. 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3. 鸟类与爬行类相比的进步性特征;4. 总结鸟类适于飞翔的特征;5. 概念;双重呼吸、迁徙、早成雏、晚成雏、双重呼吸、开放式骨盘、完全的双循环、留鸟、候鸟;6. 双重呼吸的过程;7. 鸟类的分类特征及各类代表动物8. 鸟类迁徙的特性、意义.第一节鸟纲的主要特征一、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1、皮肤腺缺乏。
2、鸟类的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都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
3、头骨都具一个枕髁。
4、尿夜的主要成分都是尿酸。
二、鸟类的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0℃~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2、通过飞翔来适应多变的环境。
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4、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营巢、孵卵、育雏),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心脏为2心房2心室,血液循环为完全的双循环;此外还具有一系列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如体被羽毛、前肢变为翼、骨坚而轻、具有气囊等一、恒温及其在演化史上的意义1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区别:前者具有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体温的能力,从而体温相对恒定;后者的新陈代谢水平较低,缺乏调节体温的能力,体温不恒定。
2 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①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②提高了捕食和避敌的能力;(神经传导、肌肉收缩)③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范围。
鸟的种类.ppt
鸣禽
• 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 繁多,包括83科。鸣禽善 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 鸣管结构复杂而发达,大 多数种类具有复杂的鸣肌 附于鸣管的两侧。鸣禽是 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 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 的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 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 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 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 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 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 栖。
涉禽
• 涉禽是指那些适 应在沼泽和水边 生活的鸟类,休 息时常一只脚站 立,大部分是从 水底、污泥中或 地面获得食物。
陆禽
• 路禽主要在陆地上栖息。 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 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 钝而坚硬,腿和脚强壮而 有力,爪为钩状,很适于 在陆地上奔走及挖土寻食。 松鸡、马鸡、孔雀等都属 于这一类。 路禽主要以植物的叶 子、果实及种子等为食, 大多数用一些草、树叶、 羽毛、石块等材料在地面 筑巢,巢比较简单。
游禽
• 是鸟类六大生态类群之一, 涵盖了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中雁形目、潜鸟目、鸊鷉 目、鹱形目、鹈形目、鸥 形目、企鹅目七项目中的 所有种。游禽适合在水中 取食。如雁、鸭、天鹅等。 喜欢在水上生活,脚向后 伸,趾间有蹼,有扁阔的 或尖嘴,善于游泳、潜水 和在水中掏取食物,大多 数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 但飞翔很快。
3
4
攀禽
• 这类鸟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 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 利于攀缘树木。在这类当中, 有专吃树皮里害虫的啄木鸟, 有吃毛虫的能手杜鹃,还有常 年生活在水边靠捕捉水中小动 物为食的翠鸟等。攀禽主要活 动于有树木的平原、山地、丘 陵或者悬崖附近,一些物种如 普通翠鸟活动于水域附近,这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食性。攀 禽的食性差异很大,夜鹰目、 雨燕目鸟类主要捕食飞行中的 昆虫,䴕形目、鹃形目鸟类主 要取食栖身于树木中的昆虫幼 虫,鹦形目鸟类、佛法僧目犀 鸟科鸟类主要取食植物的果实 和种子,佛法僧目翠鸟科的鸟 类则以鱼类为食物。
小学科学探索鸟类的类群与结构
骨骼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 官、维持身体形态和运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骨骼特点:鸟类骨骼薄而轻,充满 气孔,具有高度的坚固性
骨骼与飞翔:鸟类骨骼适应飞翔生 活,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羽毛的分类:正羽、绒羽和纤羽 羽毛的功能:保温、飞行、保护和展示 羽毛的结构:羽轴、羽枝和羽小枝 羽毛的生长与替换周期
护意识。
志愿者活动:鼓 励和组织志愿者 参与鸟类保护活 动,如鸟类调查、 监测、救助等, 提高公众的参与
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
鸟类作为食物 链中的消费者, 能够控制其他 小型动物的数 量,维护生态
平衡。
鸟类在食物链 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它们 能够传播种子, 促进植物的繁
衍和扩散。
鸟类是生态系 统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们 的存在能够促 进生物多样性
的发展。
鸟类在食物链中 的位置因种类而 异,有些鸟类是 食肉性的,有些 是杂食性的,还 有些是植食性的。
食物选择:鸟类 的食物选择也非 常多样化,包括 昆虫、鱼类、小 型哺乳动物、果 实和种子等。
捕食策略:一些 鸟类使用群体捕 食策略,如燕子, 而其他鸟类则单 独捕食。
群居种类:如大雁、天鹅等, 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
群居原因:为了共同防御天敌、 提高繁殖成功率等
群居行为:相互协作、共同觅 食、共同栖息等
添加 标题
循环系统:鸟类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液和血管等部分。鸟类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 房和右心室四个腔室,能够有效地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 外。
鸟类的生活习性
迁徙的定义:鸟 类因季节变化、 繁殖或觅食等原 因而进行的长距 离、有规律的迁 徙活动。
鸟类的生态类群PPT课件
项目 类群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代表种
喙细而尖 足短而细 三趾向前 一趾向后 喙直而坚硬 足短而健壮 二趾向前 二趾向后 体态轻捷 善于鸣啭 巧于营巢 家燕 画眉 黄鹂 八哥 啄木鸟 杜鹃 金丝燕 翠鸟
鸣禽类
攀禽类
善于攀援 树木
猛禽类
喙强大而呈钩状 鸮(猫头鹰) 性情凶猛 足强大有力 爪锐利而钩曲 在上空翱翔 雕 鸢 隼 掠食动物 翼大善飞
猛禽类
陆禽类
攀禽类
鸣禽类
涉禽类
a d
b e f
c
小结: 1、鸟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它们的 生活习性相适应。
2、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 护鸟类。
画眉
伯劳
伯劳
黄鹂
织 布 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鸟类的生态与行为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鸟类对人类的影响
生态平衡:鸟类 在生态系统中起 到重要的平衡作 用,帮助控制害 虫数量,传播种
子等。
文化价值:鸟 类在人类文化 中具有丰富的 象征意义,如 凤凰、孔雀等。
的环境
湖泊和河流: 鸟类在湖泊和 河流附近栖息, 依赖水域觅食
和繁殖
极地和高山: 鸟类在极地和 高山上栖息, 适应寒冷和缺
氧的环境
鸟类的食物来源
鸟类食物的种类:鸟类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鸟类、植物 等。
食物选择的影响因素:鸟类的食物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繁殖活动 等。
鸟类的等级制度
鸟类社会行为:指鸟类在群体中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包括等级制度、求偶行为、领域行为等。
等级制度:鸟类社会行为中的等级制度是指不同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等级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 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关系。
等级划分:鸟类等级制度通常分为统治者、从属者和中立者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鸟类在群体中拥 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利。
智慧与知识:某些鸟类, 如鹦鹉和猫头鹰,在文化 中被视为智慧和知识的象 征,代表着聪明和有洞察 力的品质。
死亡与重生:某些鸟类, 如凤凰,在文化中代表着 死亡与重生的象征,代表 着经历困境后获得新生的 希望。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鸟类的鸣叫方式不同,有些鸟 类可以通过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 来扩展自己的交流方式。
鸟类通过鸣叫交流来维持群体关系, 以及在繁殖季节吸引配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类群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代表种
喙细而尖 足短而细 三趾向前 一趾向后 喙直而坚硬 足短而健壮 二趾向前 二趾向后 体态轻捷 善于鸣啭 巧于营巢 家燕 画眉 黄鹂 八哥 啄木鸟 杜鹃 金丝燕 翠鸟
鸣禽类
攀禽类
善于攀援 树木
猛禽类
喙强大而呈钩状 鸮(猫头鹰) 性情凶猛 足强大有力 爪锐利而钩曲 在上空翱翔 雕 鸢 隼 掠食动物 翼大善飞
项目 类群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代表种
喙、颈、腿、 善于在浅水 脚趾都很长 中行走和啄 取食物 喙大宽而扁平 雁类、鸥类 足短 善于游泳 鹅类、鸭类 趾间有蹼 善走、不善飞 适于挖土 褐马鸡 绿孔雀 白鹇 鸡 鹭类 鹤类 鹳类 朱鹮
涉禽类 游禽类
陆禽类 喙短而坚硬 (鹑鸡类)后肢中型而
强健 趾端有钩爪 翼短小
第三节
鸟类的生态类群
喙
脚
思考题: 1、哪种喙和脚适于捕食小动物?
猛禽类:鸮、鸢、雕
2、哪种喙和脚适于在树枝上捕虫?
鸣禽类:家燕、画眉、黄鹂
3、哪种喙和脚适于在树干上捕虫?
攀禽类:啄木鸟、杜鹃、鹦鹉
4、哪种喙和脚适于在水中捞食水草?
游禽类:天鹅、野鸭、鸬鹚、鸳鸯、鸊鹈
5、哪种喙和脚适于在水中捕鱼?
涉禽类:丹顶鹤、白鹭、黑颧 鸡、绿孔雀 6、哪种喙和脚适于扒土寻食?
猛禽类
陆禽类
攀禽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鸣禽类
涉禽类
a d
b e f
c
小结: 1、鸟类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与它们的 生活习性相适应。
2、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 护鸟类。
画眉
伯劳
伯劳
黄鹂
织 布 鸟
项目
类群
形态特点 生活习性 代表种
翼退化,胸 骨中没有龙 骨突,足趾 减少 善于奔跑, 不会飞行。 现存最大的 鸟类类群 鸵鸟 鸸鹊 美洲鸵鸟 几维鸟
走禽类
我国的珍贵鸟类: 丹顶鹤 、 绿孔雀、 朱鹮 、 褐马鸡 、 黄腹角雉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锦鸡 、 天鹅、 白鹇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游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