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设备管理历史
关于各个国家的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
关于各个国家的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关于各个国家的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数控机床是由美国发明家约翰·帕森斯上个世纪发明的。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
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美国发展美国政府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
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
由于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
当今美国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其存在的教训是,偏重于基础科研,忽视应用技术,且在上世纪80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于1982年被后进的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
从90年代起,纠正过去偏向,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
德国发展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
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
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引言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迅猛推进,国外设备管理领域也在不断演化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1. 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国外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设备管理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确的操作和控制。
例如,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使用,企业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通过自动化系统提前预警和排除故障,从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2. 维护和保养的预测性管理预测性维护和保养是国外设备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的设备维护往往是按照固定周期进行,无论设备是否有实际需要。
然而,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状况和使用情况,准确预测设备的维护需求,并进行及时维护。
这种预测性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3. 多设备协作和集成设备管理正朝着多设备协作和集成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生产线上,一个产品往往涉及到多个设备的运行和协作。
通过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和集成控制,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精细管理和实时监控。
例如,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上下游设备的信号进行自动调节,实现协同工作和高效生产。
这种多设备协作和集成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 设备故障预警和大数据分析设备故障预警和大数据分析是国外设备管理领域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采集和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企业可以建立设备的故障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和趋势,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设备管理的移动化移动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在推动国外设备管理向移动化方向发展。
通过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设备管理主要集中在维护和修复设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设备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国外设备管理正在向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设备管理可以实现更智能的监测、预测和维护。
通过设备和传感器的连接,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预警,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其次,国外设备管理越来越重视设备的综合管理和优化。
不仅需要关注设备的维护和修复,还要注重设备的性能优化和资源配置。
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设备的最优化运行和资源利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能。
另外,国外设备管理也越来越注重设备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能。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设备管理也需要考虑设备的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
这包括设备的节能减排、废水废气的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以实现设备管理和环保的双向发展。
总的来说,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综合化和可持续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设备管理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也更加关注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这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需要企业和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手段,以满足设备管理的新要求。
设备工程与管理ch9国外设备管理简介机自10
15
③试验和设备保障 各种工具、监测设备、诊断检验设备、计量校准设备、 维修工作台等。 ④运输和装卸 全部运输和装卸设备、容器、包装材料和设备、存储 运输设备及运输工作本身。
16
⑤人员和培训 安装、检查、运行、装卸和维修的全部人员的培训。 ⑥设施 工厂、房地产、房屋、车间、实验室、修理设施、基 础设施、活动建筑及公共设施(如热、电、水、能、环境、 通信等)。
32
§9.4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9
§9.2 美国的维修管理特色
3、改善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简称CM) 也称纠正性维修,一般是在设备耗损故障阶段使用的 维修策略,是通过换件或修复活动恢复设备功能的过程。 4、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简称PM ) 以检查为基础,包括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方面内容: 定期维修又称TBM,即以时间间隔为基础的维修。 预知维修是利用检测、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 状态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安排维修,事先加以排除,从而 避免和减少故障停机损失。
26
§9.3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2、设备效率研究 综合效率要高。 求产量(Production)、质量(Quality)、成本 (Cost)、交货期(Delivery)、安全性(safety)、工 人工作情绪(Morale)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27
§9.3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四、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发展和影响 1、设备综合工程学在英国的推广和发展 一方面,各种机构的设立,刊物的出版,大学专业的 设臵,使设备综合工程学思想得到迅速的传播; 另一方面,广大企业经过实践,针对设备周期中的薄 弱环节采取措施,取得了经济成效。 这一观点被更多的企业领导者所接受,因此在企业中 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行。
国外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动态(原创)
国外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动态(原创)生产设备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在逐步演化改进得口益复杂。
在工业革命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使用的设备简单,基本属于工匠式的“自制一自用一自修”的模式,设备的管理工作往往仅凭操作者个人的经验行事。
纵观历史,设备维修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五个发展阶段后,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阶段粗糙而简陋的设备设计,简单机械结构,低效的动力装配,单一的电气控制,频繁的故障;上世纪中叶,因为缺乏技术工人,大部分的设备故障维修是由设备操作者来承担,随着社会对产品需求的增大,导致设备的数量和技术难度增加,操作工人兼做修理工人就无法满足生产所面对的问题,即越来越高的设备修理的技术要求,和越来越大的修理难度,因此,势必需要有专人从事设备的维修。
(2)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阶段自1950年后,从第二次大战中走出的人类开始修复家园,大量的社会需求促使电力电子、信息控制技术得到发展,设备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由于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为了保证生产更加高效,美国的一部分企业开始组织专门的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润滑保养,或在设备故障前更换磨损的零部件;这种管理思路是采取“主动预防”的措施对设备的整个运行周期内的所有关联因素,进行风险预估,并提出应对策略,提前实施以预防故障发生。
主要措施是分析口常设备检查记录和运行数据,并查找以设备故障演变的规律,从而采取预防性的检修更换,以免潜在风险转变为故障发生。
受此影响,一些口本企业开始引入并推广这种维修制度;从而设备维修管理开始进入预防维修阶段。
(3)生产维修(PM Productive Maintenance)阶段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英国人丹尼斯提出了“设备综合工程学”进行设备维修管理。
美国GE公司也随之强调要系统地管理设备,采取重点维护的方法来保证关键设备的运行能力。
设备管理的发展和提升之路
出现 , 机器设备故 障对生产的影 Ⅱ越 来越大 , 别是经济 有效利用率 的 目的。 向 特 因此 , 以设备的一生而不是其 中某 应
上 的损失 已不容忽视 时 , 1 2 在 9 5年 前后 , 美国提 出 了预 个环节作 为管理 对象 , 且应重视设计 、 用、 修 中技术 、 使 维
2 6 中 国 水 泥 2 1 0 9 1
进 行检 测、 价和分析。这样 的管理 方式 , 评 可称作 以可靠 性为主 的管理。
首先是知识的融合 ,即将作为知识的各种设备资产 管理 理论、 方法和技术手段应 实现 融合 , 以形成符合企业
近1 0年来 ,由于建立在技 术物化基 础上 的技术 装 发展战略与核心价值 的管理策 略。 这一过程 中, 在 存在着 备、 生产工艺或流程、 乃至 以产 品制造 为 目的构建 的技 术 两种不正确 的倾 向:一方面不 同思 想和 方法之间产生 的
的操作工人兼做修理 方式 已不能 满足要求 , 因此 , 渐从 以 一 定 的 技 术 和 管 理 手 段 达 到 对 设 备 状 态 的 良好 把 握 , 逐
操作人 员中分离 出部分人 员专 门从事维修 工作 ,随之也 从而使设 备维修达 到最 佳效果。
产生 了较简单 的设备管理。 这一阶段 , 紧急呼叫式维修 占 1 7 年在 英国出现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 91 强调 以设备
防维修概念 , 设备管理 开始进人 防止故障 、 少损失的预 经济信息 的反馈及费用管理 。 减
防维修阶段 。 这一阶段 , 计划性维 护及维 修工作 占总工作
设 备综合 工程学的出现 ,代表着 设备管理有 了 自己
量 的大部 分 , 这样 的设备维修与 管理 模式 , 称作 以预防 为 的 基 本理 论 和 方 法 ,设 备 管 理 由经 验 管理 进 入 科 学 化 管
战后日本设备管理的发展
战后日本设备管理的发展战后日本的设备管理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和全员生产维修阶段。
(1)事后维修(BM)阶段(1950年以前)日本在战前、战后的企业以事后维修为主。
战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陷入瘫痪,设备破旧,故障多,停产多,维修费用高,使生产的恢复十分缓慢。
(2)预防维修(PM)阶段(1950~1960年)20世纪50年代初,受美国的影响,日本企业引进了预防维修制度。
对设备加强检查,设备故障早期风险,早期排除,使故障停机地点减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在石油、化工、钢铁等流程工业系统,效果尤其明显。
(3)生产维修(PM)阶段(1960~1970年)日本生产一直受美国影响,随着美国生产维修体制的发展,日本也逐渐引入生产维修的做法。
这种维修方式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
生产维修对部分不重要的设备仍实行事后维修(BM),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剩维修。
同时对重要设备通过检查和监测,实行预防维修(PM)。
为了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CM)。
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设计,从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如何提高设备寿命,降低故障率,使设备少维修。
易于维修,这也就是维修预防(MP)策略。
维修预防的目的是使设备在设计时,就赋予其高可靠性和高维修性,最大可能地减少使用中的维修,其最高目标可达到无维修设计。
日本在60年代到70年代是经济大发展的10年,家用设备生产发展很快。
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的很多产品已实现无维修设计。
(4)全员生产维修(TPM)阶段(1970年至今)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又称为全员生产维修体制,是日本前设备管理协会(中岛清一等人)在美国生产维修体制之后,通过在日本的Nippondenso电器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于1970年正式提出的。
设备管理发展历程
设备管理发展历程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涵盖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设备的购买、维护、使用、报废等方面。
设备管理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以后,下面我就以700字介绍一下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
设备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当工业化进程加快,机器、设备的使用变得日益广泛。
最早的设备管理主要是由工厂的工程师和机械师来负责,他们负责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是设备管理的初级形态。
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设备数量增加,设备管理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这时候,许多企业开始成立设备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设备的选购、维护和使用管理。
设备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
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极大推动了设备管理的发展。
著名的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观念,他认为企业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企业开始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来管理设备。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设备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设备管理的工作更加自动化、精确化。
许多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来管理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维护效果。
设备管理逐渐成为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运营成本的控制、设备性能监测等方面。
同时,新兴的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也为设备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总结起来,设备管理经历了从初级形态到独立学科的发展过程,从人工管理到科学管理的革新,再到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的转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设备管理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设备维修模式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前主要采用故障后维修的被动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设备管理模式,称为“第一代维修模式”。
非计划停机次数多;“维修不足”;安全、环境、生产、维修成本影响较大;设备事故多、经济损失大;设备管理具有不可控性,多数企业不能接受,这种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
被动维修的管理模式被淘汰,但是无法避免设备的被动维修。
国外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开始采用、国内当今主要采用的基于时间的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 PM)管理模式,称为“第二代维修模式”。
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TBM)也属于计划维修的管理模式,它不考虑设备的健康状态,往往造成“维修过剩”。
不必要的、过度的维修措施,不仅浪费维修资源,而且缩短了设备的运行周期。
在以磨损、疲劳等为主要故障特征原因的汽车、航空、航海、军工等领域,计划维修对于降低设备的事故率、提高设备的运行安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维修过度的计划维修管理模式带来的还有高昂的设备维修费用。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了状态维修(CBM)之预知维修(Predictive Maintenance, PM)管理模式,称为“第三代维修模式”。
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故障预测和故障发展预测成为预知维修的关键技术。
预知维修根据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制定合理、必要的维修方案,既可避免“维修过剩”,又可避免“维修不足”。
通过对设备的状态监侧,得到关于设备或生产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等各种参数,由专家系统对各种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修,它预知设备健康状态和备件、工具需求,不仅能够提高设备可维修性,减少维修时间和生产中断时间,而且还可以避免故障后果扩大、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测维修的基础是振动监测,其它的预测维修技术还有油质和磨粒分析、红外热像分析、电机电流特性分析、超声分析等。
PLC发展历史
PLC发展历史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机械和生产设备。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下是PLC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1. 早期自动化控制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机械和生产设备的控制通常依赖于电气继电器和机械开关。
这种控制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布线复杂、维护难点等。
2. 第一台PLC的诞生1968年,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Ernest L. Gruenberger教授和他的团队开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PLC,名为“Modicon”。
Modicon采用了数字逻辑技术,可以通过编程来控制设备的操作。
这标志着PLC的诞生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要突破。
3. PLC的商业化1970年代,PLC开始商业化生产,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PLC的优点包括可编程性、可靠性和灵便性,使其成为自动化控制的首选设备。
4. PLC的功能增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PLC的功能也不断增强。
1980年代,PLC开始支持更复杂的逻辑运算和数学计算,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控制任务。
同时,PLC的存储容量和处理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5. PLC的网络化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开始支持网络通信。
这使得多个PLC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实现更复杂的控制系统。
PLC的网络化也为远程监控和管理提供了便利。
6. PLC的开放性2000年代,PLC开始支持开放式的编程环境和通信协议。
这使得不同厂商的PLC可以互相兼容和交互操作,提高了系统的灵便性和可扩展性。
7. PLC的智能化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PLC也开始融合智能化功能。
PLC可以与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自动化控制。
总结:PLC作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重要设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Modicon,经过多次技术革新和功能增强,如今的PLC具备了更高的可编程性、可靠性和智能化能力。
讲义二内容:世界设备管理发展历史
世界设备管理发展历史自从人类使用机械设备以来就伴随着设备管理工作,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进步。
与企业管理发展历程相适应,设备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事后维修阶段工业革命之前,工场(厂)生产是以手工业为主,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设备维修与管理。
18世纪后期,随着企业采用机器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机器设备的技术日益复杂,维修机器的难度与消耗的费用也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设备维修问题。
由于当时设备结构简单,修理相对方便,修理工作一般都由操作人员兼管,而且都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
所谓事后维修,就是指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或损坏之后才进行修理。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结构复杂的设备大量投入使用,修理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工无法兼顾维修工作,于是设备修理逐步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维修工人也与生产工人分开,形成独立的维修队伍,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便于管理,提高维修水平;二是有利于提高工效。
事后维修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西方工业国家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则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仍实行事后维修制。
(二)预防维修阶段随着流水生产线的出现和设备技术的日趋复杂,任何一台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环节出现故障,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汽车制造等流程作业的企业里,突发性故障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越来越严重。
由于事后维修使得故障停机时间过长而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为防止突发故障而对设备进行预先修理的“预防性”修理模式,即预防维修制。
由于这种修理安排在故障发生之前,是可以计划的,所以也叫做计划预修。
在这个阶段中,世界上形成了两大设备维修体系。
一个是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在苏联、东欧、中国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另一个是美国的“预防维修制”,在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推广。
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步完善起来的。
设备管理的发展史
兼修阶段
分工淡化 操作工=维修工
专修阶段
分工清楚 我操作,你维修
坏了 才修 不坏 不修
5
预防维修阶段(第二代,基于时间的预防维修)
计划预修制 (前苏联)
强调计划性 强制计划
维修过剩
预防维修制 (美国等)
强调预防性 检查计划
维修不足
TBM:Time Based Maintenance PvM: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eventive 预防维修
Break down 事后维修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为什么要强调全员?
拆掉这堵 隔离墙!
操作人员天天接 触设备,了解设 备一举一动,但 不对设备负责;
出 现
了 信
息
隔绝维修人员不Fra bibliotek在设 备旁边,但需要设 备细微信息;
突出变化:把“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理念落地
心
,
预防维修
(PvM,preventive maintenance)
纠正维修 (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维修预防
(MP,maintenance prevention)
7
各种方式并行阶段(第四代)
综合工程学 (英国)
强调寿命周期 强调多部共管
全员生产维修 (日本)
强调全员参与 强调基础保养
第一讲 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
2
1.1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模式的发展背景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80年代后--
丰田的生产方式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简述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
简述设备管理的发展历史自人类使用机械以来,就伴随有设备的管理工作。
从简单落后设备到复杂先进设备,设备管理从凭操作人员经验行事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几个阶段:1、事后维修阶段事后维修就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发生了损坏或事故以后才进行修理。
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刚开始时,简陋的设备在直到出现故障停机时才由有经验的操作工人自行修复,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的发展,设备数量和复杂化程度的增加,修理技术和难度的加大,逐渐从操作人员中分离出专门从事设备维修工作人员,随之也产生了简单设备管理。
2、预防维修阶段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机器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于是1925年前后美国首先提出“预防维修”的概念,是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故障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即加强维护保养,预防故障发生,尽可能多做预防维修,降低停工损失费用和维修费用。
主要做法是以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为基础,并从中了解设备状况,以此为依据进行修理工作。
大约20世纪30到40年代前苏联随后也提出了“计划预防维修制度”,以修理复杂系数和修理周期结构为基础的制度,按待修设备的复杂程度制订出各种修理定额作为编制预防性检修计划的依据,除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计划修理外,还强调设备的日常维修。
3、设备系统管理阶段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生产维修”的概念,强调系统地管理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重点维护政策,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60年代美国企业界又提出设备管理“后勤学”的观点,设备在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其可靠性、维修性及其必要的后勤支援方案。
设备出厂后,在资料、技术、检测手段、备件供应以及人员培训为用户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使用户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目标。
设备管理从维修管理转为设计和制造的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进入新阶段。
4、设备综合管理阶段设备综合管理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管理措施,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以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并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素质,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美国设备管理制度发展史
一、引言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障生产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其设备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美国设备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对我国设备管理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美国设备管理制度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设备管理处于初级阶段。
这一时期,设备管理主要以经验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企业主要依靠熟练工人和工匠的经验来维护和保养设备,设备故障率较高。
2. 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美国设备管理进入了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设备管理逐渐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维护与保养:企业开始重视设备维护与保养,采用预防性维修制度,降低设备故障率。
(2)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设备性能和效率。
(3)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企业成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工作。
3. 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设备管理进入成熟阶段。
这一时期,设备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1)设备综合管理:将设备管理纳入企业全面管理体系,实现设备与生产、技术、财务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2)设备可靠性管理:注重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从设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
4. 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设备管理进入创新阶段。
这一时期,设备管理呈现出以下特点:(1)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2)绿色设备管理:关注设备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绿色设备管理。
(3)设备管理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设备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设备管理的发展史
Break down 事后维修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为什么要强调全员?
拆掉这堵 隔离墙!
操作人员天天接 触设备,了解设 备一举一动,但 不对设备负责;
出 现
了 信
息
隔
绝
维修人员不 在设 备旁边,但需要设 备细微信息;
突出变化:把“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理念落地
第一讲 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
2
1.1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模式的发展背景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80年代后--
丰田的生产方式 (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70年代--
通用的生产管理方式 (多品种-规模)
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 3S-标准化/简单化/专门化
CBM: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PdM:Predictive Maintenance
基于状态的预防维修 (预知维修,状态维修)
6
生产维修阶段(PM,第三代)
事后维修
(BM,breakdown maintenance)
生 产
一为是 种生以 维产生
维
修服产
修
体务为 制的中
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体系
现场自主管理
生产维修(专业PM)
清洁
点检 保养 自主维修
润滑
预防 维修 (PvM)
事后 维修
纠正性 维
(PvM,preventive maintenance)
纠正维修 (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维修预防
设备管理发展史
设备管理发展史设备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重要的一环,它涵盖着对各种设备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也在不断变革和演进。
本文将从时间维度出发,梳理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设备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20世纪初期至1950年代:手工管理时代20世纪初期至1950年代是人们手工管理时代。
在这个阶段,生产和制造业的发展是主题,设备管理也主要靠人力操作。
由于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企业管理人员主要依靠人工劳动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管理任务的重点在于如何调整和维修损坏的设备。
在这个时期,保养流程主要由人员依据检查手册进行。
1960年代至1990年代:计算机管理时代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带来了新的管理方式。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设备管理技术的飞跃。
设备管理软件的出现使得设备管理成为可工业化的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程序来监控、分析和管理设备。
相对于手工管理时代,计算机管理时代的设备管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
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自动记录故障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从而提高设备管理中的效率。
21世纪以来:智能化管理时代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设备管理开始进入到智能化管理时代。
现代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应用技术如下: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各种传感器、数据通信网络和智能设备整合在一起,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交互。
物联网技术将设备管理推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使设备目标更具体和实时化。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包括:故障处理、预测性/预防性维护、资源调配和自我优化/自我维护。
例如,通过自适应控制、过程控制和自适应参数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分析设备运行数据,进而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维修保养提醒。
大数据技术设备管理大数据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并利用于各种设备管理领域的平台。
大数据技术主要应用于设备状况分析和故障判断,以及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设备管理研究历史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不仅包括设备维修,还包括前期管理、现场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管理。
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事后维修阶段(1950年以前)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的维修,他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的部件的寿命,但是由于是非计划性维修,一旦出现重大设备故障,就会对正常的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清晰的设备管理概念,设备维修代替了设备管理。
二、预防维修阶段(1950-60年代)(Preventive Maintenance简称PM)自二十世纪50年代始,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设备磨损规律见图1)为了使每个机件都达到安全可靠,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
这种维修体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非计划停工,将潜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局限性体现在维修工作量大、针对性差、好耗时多、费用高,而且可能因为拆装埋下一些新的故障隐患,降低力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这一阶段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预修体制(包括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预防维修体制两大设备管理体系。
三、生产维修阶段( Product Maintain简称PM)(60—70年)六十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此种体制,它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他有时候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组成。
他的优点就是突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
另外为了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
生产维修体制的提出区别了设备维修与设备管理,丰富和发展了设备管理的内涵。
四、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行阶段(1970后至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英国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全员生产维修体制(Total Product Maintain简称TPM )的提出,其他国家也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
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后期学、由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和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a.美国的后勤学美国的后勤学起源于军事部门,它的主要思想是:第一、可靠性和可靠性维修;第二、一个系统应包括基本设备和相应的后勤支援两部分。
后勤支援包括测试和辅助设备,配件和修理更换件,人员培训,器材储运管理,辅助设施和技术资料等。
由于该理论的侧重点是后勤支持,而对使用单位的管理问题涉及相对较少,因此后勤学理论对一般的企业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也是该理论没有得到推广的原因。
b.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设备综合工程学是英国人丹尼斯·巴克斯提出的。
关于设备综合工程学,英国工商部曾给出这样的定义:“设备综合工程学是为了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达到最低的程度,而对有形资产的有关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及其他实际业务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
具体地说,有关成套设备、机械、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方案、设计、制造、安装调整、运行、维护保养、改造更新,尤其是有关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都属于其研究范围。
c.全面生产维修(TPM)全面生产维修(Total Product Maintain)初始与美国,发展完善于日本,初期TMP的观念只定位于“预防保养”,即在故障未发生前给与防范、保养;发展至今TMP以生产系统全体生命周期为对象,以改善企业体制为目标,追求“零灾害、令不良、零故障”,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的极限,即综合效率化。
在从事TMP活动时,除了生产部门外,还涵盖了研发、生产、管理、营销所有部门,在企业内部应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全员参与,并经由多层级的小团体活动来达到预定的目标。
TMP理论基础相见图2所示。
TMP的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力,即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多的产出。
此产出不仅指提高生产产量,还包括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安全、卫生、环境、和提高员工素质。
即投入人力、设备、原料而产出产量、品质、成本、交货期、安全、环境卫生、和士气。
随着自动化、省力化的进步,生产的主体由人手转移到机械设备时。
设备即成为影响“PQCDSHM”的产出的主要因素,为使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并使其产出的“PQCDSHM”达到最佳的境界,是TPM最高目标。
TPM对设备管理的理论发展体现在不仅要让设备维持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转以获得最佳的产出,而要同时考虑生命周期成本(LCC),即希望以最少的LCC即最少的费用而达到最佳效果的产出。
以上三种设备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小。
到后勤学的范围最广泛,他是从设备制造单位的立场出发,主动的保证用户得到全部、有效、和经济的后勤支援,以谋求降低产品、系统、计划的寿命周期费用;综合工程学除涉及设备用户以外,还涉及设备制造部门;而全员生产维修主要针对设备用户。
前二者侧重管理理论的研究;后者主要主要是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侧重企业内部的以生产维修为主体的微观管理。
对国外的设备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根据我国的情况,选择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建立合适的设备管理体系。
内容简介《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对国际上一些典型工业国家的设备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当代国际上设备管理的新发展、新趋势及新思维。
本版对上一版进行了补充和改版,将20世纪设备管理的历史发展内容简化,将新世纪的新理念、新模式各聚一章,最后以概述的形式对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tnpm管理体系加以描述。
编辑推荐《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3版)》可作为当代企业经理、厂长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参考书,高校企业资源计划、资产管理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也适宜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
目录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一章20世纪人类设备管理的历史回顾1第一节前苏联的计划预修体系1第二节美国的维修管理特色15第三节英国的综合工程学24第四节日本战后维修体系的进步和tpm31第五节其他一些国家的维修管理简介80第二章21世纪世界设备管理的新理念121第一节设备管理的新颖理念123第二节维修工程系统概念139第三节寿命周期费用(lcc)、寿命周期利润(lcp)和寿命周期管理(lcm)141第四节追求卓越的维修策略145第五节维修组织文化和维修组织156第六节精益维修——leanmaintenance162第七节绿色维修与设备健康管理166第八节设备知识资产管理175第九节维修工程教育178第十节维修中的人因可靠性管理183第十一节合同化外包维修发展趋势及其管理187第十二节维修与设备管理水平和绩效评价191第十三节企业电子化维护e maintenance的发展215第三章与时俱进的国际设备管理新模式223第一节从预知维修到状态维修(cbm)223第二节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acm)226第三节全面计划质量维修(tpqm)230第四节适应性维修(am)233第五节可靠性维修(rbm)236第六节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及其广泛应用241 第七节风险检查(rbi)和风险维修(rbm)266第八节费用有效性维修(cem)272第九节资金为中心的维修管理(mcm)274第十节价值驱动维修(vdm)279第十一节赛车式维修管理探索(pitstop)284第十二节全面质量维修(tqmain)288第十三节其他各类维修模式综述291第四章中国特色的设备维修与管理296第一节21世纪是中国设备管理的创新时代299第二节企业设备管理的策划与设计304第三节设备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契合309第四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企业设备管理对策314 第五节设备管理思维与模式创新325第六节设备备件库存结构及备件管理构想331第七节设备管理考核指标343第八节合同化维修价格生成体系研究354第九节设备工作会议管理356第十节流程工业设备的组合维修365第十一节建立和完善我国维修工程教育体系370第十二节绿色维修、再制造工程和设备健康管理376第十三节维修组织结构探索385第十四节设备管理与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融合391第十五节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397第十六节人因失误和人的可靠性管理403第十七节设备管理的系统思考407第十八节设备管理组织修炼415第五章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tnpm428第一节企业的人机系统428第二节精细化管理要从人机系统现场做起430第三节优化行为,形成规范,养成习惯458第四节构建科学完备的检维修防护体系466第五节营造活跃的现场持续改善文化488第六节缔造可持续进步的人机系统509第七节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平台——tnpm514后记533序言《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问世10年来,受到国内设备管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第l版、第2版都已经过多次印刷,两版累计印数超过3万册,仍然受到相关读者的青睐。
在此,作者衷心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信任。
近年来,作者几乎每年都要出国参加相关国际会议,一直密切关注和研究着国际设备维修管理的动向和最新发展趋势,并与国际上的设备管理领域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作者以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设备管理视角,不断深入到国内各类工厂、油田、矿山、码头、基地进行咨询指导,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移植到中国企业的土壤,持续带动中国制造业人机管理系统的进步。
作者的足迹走遍包括港、澳、台在内的祖国各地。
作者的设备管理研究成果曾经在瑞士的巴塞尔、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丹麦的哥本哈根、芬兰的赫尔辛基、比利时的布鲁塞尔、黎巴嫩的贝鲁特、伊朗的阿瓦兹等地区宣讲和传播。
作者所创立的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TnPM已经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北到大庆油田,东到舟山群岛,南到北部湾海上平台,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TnPM体系甚至已经传播到伊朗的中石油测井KISH和AHWARZ基地上。
作者近年来又总结提炼出国际上一些新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设备管理理念和模式,决定对本书进行再一次补充和改版。
后记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先进设备与落后维修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的设备技术进步始终超前于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人才进步。
前几年,国内某钢厂一炉25t铁液包倾覆,把31个正在开安全工作会议的职工浇注在铁液里。
作者看着这条消息,心情十分沉痛!作者曾上网查找造成这次重大事故的原因,有的说是铁液包耳轴没定时检查,因为开裂而使铁液包倾覆;也有的说是因为钢丝绳卡子的螺母松了,让钢丝绳滑落。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个事件都在质询着我们的管理者:我们的设备管理体系是否覆盖应该覆盖的设备部位,我们设备关键点是否真正受控?!如果从管理文件体系上已经受控,那么我们的执行力是否真正到位?!据有关媒体统计,中国的工业伤亡事故比例是美国的100倍、欧洲的9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是领导、企业主不重视生命?政府由于重视人民生命安全,采取了对责任事故领导严格问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