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搞了个重磅新闻,你想了解的都在九派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中国搞了个重磅新闻,你想了解的都在九派号!

10月17日,本来挺普通的一个日子,结果中国做的一件事,一下子轰动全球,搞了个大新闻。

啥咧?

对喽,就是神舟十一号“飞天”啦。

10月1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不管是在发射现场的普通民众,还是在电视机、手机直播直播前的观众,肯定都是激动的心情。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其中,景海鹏是第三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而河南籍的陈冬则是首次。

根据官方的通报,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

发射画面

两位宇航员

目的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此次任务有三大目的:

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此次神舟十一号与之前的神舟一至十号有相当的不同,它将“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

飞得更高:过去,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

实验更多: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变轨控制验证试验、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和微生物控制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时间更长: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神舟十一号还有4个技术创新亮点:天地联系更紧密了、交会对接的眼睛升级了、中期驻留的配置上优化了、热控设计改进了。

意义

如果要说意义,“非凡”二字恐怕都未能表达此次飞行的重要性。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总飞行时间达到33天,也将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是最接近未来中国空间站要求的一次载人飞行任

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表示,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将完成探索试验阶段,并在将来转入空间站阶段的常态化运行。

通过很多美国电影,我们都知道有个“国际空间站”。这个国际空间站目前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11个国家)、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组成。但是,为了所谓的防止航天技术的扩散,为了保持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的优势,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所以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的份。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反对就放弃对宇宙的探索,所以中国决心独立完成建设空间站。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计划于2010年启动,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开展相关实验,并在2022年前后发射实验舱,完成我国整个空间站的建造。建设大型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前两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也就是说,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肩负着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技术验证。

建设中国空间站极为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对,你没看错,很有可能是“唯一”了。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完成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当然,中国人向来的热情好客、开放共享的性格一样在航天事业中传承,中国空间站并不是只供给中国自己使用,而是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给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也因此,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已经与中国签署协议,未来将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科学实验。美国自己的媒体就报道指出,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航天大国都准备加入中国的计划。

建设中国空间站的而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2020年前将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简要的回顾一下我们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扩大会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基地,当时只有一条简易铁路与外界相通,连一条公路都没有。可见当时中国搞载人航天,条件是有多么的艰苦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全十美”,载人航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神舟一号:神舟飞船与长二F火箭首飞,仰望星空数千年的中国人,终于迈出了向太空进军的跨越性一步。

神舟二号:中国首次在自己研制并发射的飞船上进行多学科、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状态下首次飞行。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在零下20多度的恶劣气候条件下顺利起飞,创造了世界超低温发射的奇迹。

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飞天圆满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从此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踪迹的历史宣告结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六号:首次两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中国人迈出行走太空的第一步,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我国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人又向空间站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神舟九号: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飞天,此次飞行还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神舟十号:中国首次进行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太空授课活动。

与民生息息相关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科技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促进都不言而喻。目前中国航天与空间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利、住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张伟介绍说,比如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而服务;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可以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