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_李锦萍
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
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运动员内隐攻击性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
内隐攻击性是指一个人在不显露外在攻击性的情况下,在心理上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展现出攻击性的一种倾向。
本文将介绍内隐攻击性在运动员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首先,许多研究表明,内隐攻击性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负面关系。
例如,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足球运动员中内隐攻击性水平高的球员更容易因为红牌而被罚下场,且其球队在比赛中的得分更低。
这一结果表明,高水平的内隐攻击性可能会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和行为,导致不利于球队的结果。
其次,内隐攻击性还可能对团队中的社会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一项针对篮球队的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水平高的球员比低的球员更容易与队友产生冲突,并且在团队交流中表现更加消极。
这种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从而导致更差的表现和结果。
最后,内隐攻击性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紧张的比赛中。
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水平高的运动员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的焦虑情绪、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从而影响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发挥。
综上所述,内隐攻击性在运动员中的研究表明,其对运动表现存在负面影响,可以给运动员个体和团队带来不利因素。
这一结果提示,运动员以及其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和内隐攻击性的管理,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和结果。
除了上述研究发现,还有许多其他研究也探讨了内隐攻击性对运动员的影响。
例如,一项针对高尔夫球手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隐攻击性与更差的比分和更多的错误有关。
这一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术表现和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也发现内隐攻击性可能与运动员的成功表现相关。
例如,一项针对青少年篮球员的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水平高的球员可能更有可能在比赛中表现出更高的自信,从而产生更好的比赛成绩。
这一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运动员有积极的影响。
青少年攻击性认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评 估 方法 的完善 以及 亲社会媒 介 对攻 击性认 知的 改变等 方 面开展 进 一步 的研 究。
【 关键词】 攻击性认知
概念
结构
影响 因素
—
Wai ,E xe .M.C m ns r u mig,&R.I nt E s , lus n grsi Bo c n oi r is 20 —3 2 odn: a r g n t a oi( d .) At i adages n: io a adsca oi n , 8 r m o l l l g 0 .Ln o C mbi e d
② A drn .A , B sm n . .( 02) u nA g si . n u ei f sco g , 3, 7 —5 . lm ns K. & Ho n es ,C . & uh a ,B J 20 .H ma gr s n A n a R ve o Pyhl y 5 2 e o l w o 1 Ce e t, , -
近半个世纪以来 , 攻击性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者们 的广泛关注。已有攻击性 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生理唤醒( hs l i l r s ) 攻击性认知(gr s ecgi n 、 py o g a a ua 、 io c o 1 ag s v ni ) 攻击性情绪 (g es ea ei o t o ag sv f r i - fe) et以及 攻击性 行 为 (grsiebhv r等 四个 方 面 , ages eai ) v o 而在 这些 方面 中 , 攻击 性认 知是 一个 重要 而又研 究较 少 的领域 。D de 18 ) og (9 2 ①的研究 表 明 , 击 性 认 知对 攻击 性 行为 、 击 性情 绪 以及 生 理 唤醒 的产 攻 攻 生均 发挥 着重要 作用 。进 一步研 究 显示 , 击 性认 知 对攻 击 性 行 为 的产 生 主要 发 挥 着 中介 作 用 。 纵 攻 ② 观已有研究 , 研究者们主要对攻击性认知的概念、 神经生理基础 、 结构 、 功能 、 评估方法、 响因素等方面 影 展 开 了一 些研 究 。然而 , 有关 攻击性 认 知研究 的若 干问题 尚需要 进一 步解答 。比如 , 性认 知 的概念 攻击 应该如何进一步标准化 , 神经生理基础如何精确化 , 结构怎样深入探究 , 功能如何进一步挖掘 , 评估方法 如 何完 善 , 怎样开 展亲 社会 媒介对攻 击 性认 知 的干预研 究等 。因此 , 本研 究拟对 已有 的攻 击性认 知 的研 究 成果 进行 整理 归纳 , 以期 为后 续 的深 入研 究提 供参考 。
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
合认知模型,从这五个理论视角出发对社会认知视角下攻击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关键词 攻击性 社会认知攻击性理论 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9.07.031
A Review of Aggressive Theory and Research
击性的影响。 2.1 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攻击性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尝试描述个体对特定环境信息
的认知加工步骤,这些步骤恰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策略和 行为,该模型也试图弄清楚具有攻击性和不具有攻击性的儿童 和青少年在信息加工步骤上存在着何等的差异。攻击性社会 信息加工模型将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分成 6 个阶段。
第一阶段,注意与编码。Crick 和 Dodge 认为个体对特定 情境信息的编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具有攻 击性的儿童比不具有攻击性的儿童更多的关注社会活动中的 攻击性信息。第二阶段,问题情境解释。结合环境的信息,个 体对特定问题作出解释。研究表明,攻击性倾向的儿童他们在 进行因果分析的时候更多地依赖过去自己相似情境下的经验 而非事情真相。第三阶段,确定目标。目标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状态或者事情的结果。第四阶段,搜寻反应。搜寻反应阶段是 针对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认知水平上产生一个或多个行为策 略,也就是个体在头脑中产生的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主意或 者策略。第五阶段,决定反应。决定反应是个体对行为策略进 行评估找出最佳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过程。第六阶段,实施反 应。社会认知信息处理模型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在信息处理的 每个阶段,个体都能够让自己的思路再次返回到前一个阶段并 且对前一阶段的信息处理进行反思和再思考。
学科探索
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
刘 露 施国春
不同专业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琳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1.期刊论文王彪.吴庆宏.刘晓茹.WANG Biao.WU Qinghong.LIU Xiaoru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的研究-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
通过内隐偏好测验对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图片对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有明显的启动效应,被试有明显的攻击倾向.建议大学生要培养仁爱之心,警惕信仰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危机;适当而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让人本身固有的内隐攻击倾向得到合理的宣泄.
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已有对于电脑游戏成瘾和攻击性的关系研究,为从研究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的角度来研究控制和降低其内隐攻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研发切实有效的完善的“防沉迷系统”从游戏本身来限制大学生玩游戏的时间防止和干预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努力,并从心理学角度来对电脑游戏成瘾进行预防和干预。
9.期刊论文汪红烨.沈潘艳.WANG Hong-ye.SHEN Pan-yan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的抑制效应-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
攻击性与抑制控制关系的研究综述
( 1 .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 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9 ;
2 . 辽 宁省 儿 童青 少 年 健 康 人 格 评 定 与 培 养 协 同创 新 中心 ,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9 )
摘 要 : 攻 击性 是 一种心理 特 征 , 是 一种 意 图, 也 可 能是 一 种人 格 特 质 。 当个 体 表 现 出攻
作者简介 : 张丽华( 1 9 6 4 一) , 女, 辽 宁大 连 人 ,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主要 从 事 青 少 年 学 习 与 人 格 发 展 研 究 。
①B A RRAT T E S , S T ANF OR D M S, DOWDY I ,e t a 1 .I mp u l s i v e a n d p r e me d i t a t e d a g g r e s s i o n :a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o f s e l f — r e p o r t e d a c t s
浅析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
浅析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作者:齐丹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6期摘要:近十年来,在研究领域方面,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已经扩展到社会认知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和归因评价等层面。
研究的具体内容集中在探讨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等方面,其中以内隐自尊和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更为丰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我作者简介:齐丹(1987-),女,河南周口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重庆 400715)1995年,Greenwald提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可以将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
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它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
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得研究可以从无意识的层面揭示人们的认知过程,并进一步探究其规律。
由此,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了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如社会知觉、社会态度、归因评价等,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隐态度、内隐自尊、内隐刻板印象和内隐自我的研究。
一、内隐态度研究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它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情感、认识和行为。
研究发现,内隐态度从形成到激活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被试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并且与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分离。
然而,也有不同的观点。
基于大样本的研究,Brain Nosek等人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彼此相关,两种态度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8~0.52。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关注内隐态度的转变和个体差异。
从态度的潜在心理过程入手,运用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是可以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
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
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内隐攻击性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攻击性倾向,它不会表现为明显的暴力行为或语言上的侮辱,而是体现为更为微妙的暗示、隐晦或讽刺,却同样使他人感到不舒服。
因此,内隐攻击性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和体育心理学家的关注。
本文将就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特点、原因以及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进行综述。
首先,内隐攻击性是一种潜在的攻击性倾向,一些人具有这种攻击性嫉妒心理,表现为“攻击性压抑”,即用一种“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嫉妒,通常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对他人的敌意和攻击。
而这种攻击性的表现很难被发现,因为其本身并未表现出明确的侮辱或攻击,而是更加微妙和难以捉摸。
就运动员而言,他们通常有更高的自我抑制水平,因为他们必须始终表现出积极的形象。
而内隐攻击性则是一种暗示性或变相的攻击行为,因此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误解或忽略。
其次,内隐攻击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
例如,当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落后或者感到焦虑时,内隐攻击性的表现就会更加明显。
此外,一些运动员可能会被其他运动员的表现所嫉妒,从而表现出内隐攻击性。
例如,如果一个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很好,而他的队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那么其他队友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内隐攻击性。
最后,内隐攻击性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内隐攻击性会降低一个运动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比赛中表现不佳。
同时,内隐攻击性也会影响团队气氛,导致队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受到影响。
此外,内隐攻击性还可能引起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从而导致广泛的社交问题。
综上所述,内隐攻击性是一种对运动员心理健康及运动表现产生负面影响的攻击性倾向。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运动员的内心状态,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他们避免内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攻击性行为文献综述
文献来源
• 我们采取主要以文献的研究方法,其中最 主要的采取有意抽样的方法。通过查阅 大量的文章和书籍后,主要采用内容分析 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描述并加以分析。
研究缘起
•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表现出来的对他人 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 行为,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幼儿的攻击 行为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普遍存在。
• 3.意志特征。有明显的两极性,在正确方向上意志力薄 弱,在错误方面上畸形地发展着自己的意志力。பைடு நூலகம்
• 4.动机特征。表现为动机内容的利己主义;动机方式的 偶发性和简单性;动机过程的易变性。
• 5.行为特征。偶发性强,手段暴力倾向强,相互传染等。
矫正方法
• 树立科学儿童观,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 •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 家园合作逐步改善幼儿的不良行为 • 启发幼儿对攻击行为的理解和思考 • 让幼儿有情感体验 • 创造条件让幼儿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并创设一个能使
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 减少环境中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刺激等 • 新《纲要》要求我们:“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
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因此 作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真正了解每 一个幼儿的需要,帮助幼儿消除打架的各种诱因,减少攻 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当发现攻击性行为时,也应心平气和 地让幼儿说出事情的原由,避免因误解而全盘否定的现象 发生,并教给幼儿正确的化解矛盾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 来教会幼儿宽容、谦让。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评论
• 我们认为现在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比较 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做到全面的从主观、客观方面对幼儿攻 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的研究。
• 2、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对攻击行为进行客观 性的评价。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1700字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1700字摘要: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41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内隐攻击性,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自我是和平”的倾向,内隐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不存在相关。
毕业关键词:内隐攻击性;社会支持;大学生内隐攻击性指在缺少意识监控或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人们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倾向或可能性。
Chen、杨治良(1996)采用任务分离范式对青少年攻击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
社会支持指保护人们免受应激事件不良影响的有益人际交往。
目前国内关于两者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因此从社会支持角度着手研究,希望有所发现。
1 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被试为延边大学在校大学生43人,有效被试41人。
所有被试均自愿参加测试,熟悉电脑操作且无视力障碍。
1.2 社会支持与内隐攻击性的测量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国内学者肖水源编制。
共十个条目,分为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维度。
其中“配偶”换为“恋人”,“同事”“同学”,“邻居”换为“舍友”,同时删去了“儿女”这一选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0。
用内隐联想范式测量内隐攻击性。
实验材料包含类别维度词和属性维度词,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程度来判断内隐攻击性的高低。
实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快速反应,因而很难在意识层面进行加工和监控,因此也就更能反映内隐层面的认知。
1.3 ??验程序全程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
先进行社会支持的测量,答完后休息2分钟,继续按实验程序进行内隐联想测验。
最后将问卷和IAT测验结果一起回收。
1.4 数据处理对IAT测验的结果首先剔除正确率低于80%的被试。
具体步骤如下: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删除联合任务测试中的前两次试验数据;将反应时短于300ms的记做300ms,长于3000ms的记做3000ms;之后对反应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求两个测试阶段反应时的自然对数的均值;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的反应时均值相减,即为IAT效应。
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
第拱卷心理学探新2004年总第90期P S Y C H O U)G I C A L EXPLO RATI()N第2期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叶茂林1,彭运石2浙江夫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28;2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长沙410081)摘要:本文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人娄的攻击性进行了撂讨,ills人类的攻击性更具内隐性,对人们的彤响是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而且认为欲书对攻击性进行量化研究最佳方式是问接测量。
本文还对研究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方法进行了简单开绍,并指出了从内隐社会认知角度研究攻击性的重要意叉。
关键词:内臆社会认知;攻击性;问接刹量;内隐性中国分类号:B849:C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04)02—0058—041前言这是从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角度将社会攻击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也一直认知分为两个方面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这种划分将是人类给予众多关注的问题,正如pa rk e和sl aI,y所社会认知划分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两个方面。
因言:“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哪几个课题,像攻此,内隐是相对予外显而产生的。
内隐社会认知具击及其控制那样,引起如此之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间接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和启动性的特征∞J。
的关注”,许多学者由此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学现阶段,学界对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说和理论,对了解和预防人类的攻击行为起到了一在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 e)、内隐自尊(Impl ici t sel f 定的积极作用,但都存在各自的不足。
20世纪90—esteem)和内隐刻板印象(Implicit stereot ype)等几个年代中期,A green wald和M R Ba na ji等研究者提出方面,作为社会认知范畴中的攻击性也由此得到众r内隐社会认知(i m p li ci 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使多学者的关注,很快被纳入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之中。
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运动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运动项目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武术运动。
然而,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兴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武术爱好者在使用武术技巧时,可能会不自觉地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导致社会安全问题。
因此,研究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对于促进武术运动文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究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的情况,力求从认知角度深入剖析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学机制。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为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以确保武术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武术运动员攻击行为为研究对象,探究武术运动员在攻击行为中存在的内隐社会认知。
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研究设计本研究将选取具有武术训练经验的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常见的实验范式,通过实验材料和操作任务来诱发实验对象的攻击行为,并记录观察其内隐社会认知的变化情况。
2. 研究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为攻击行为,包括攻击方式、攻击力度等;因变量为内隐社会认知,包括攻击行为的意识和道德评价等。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配合实验材料和操作任务,对实验对象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从而得出与内隐社会认知相关的研究结果。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
一方面,能够帮助武术运动员加深对自身攻击行为的认知,提高其攻击行为的道德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教练员创新武术运动的训练模式和方法,进一步促进武术运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综述摘要: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意图用身体或语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
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不利,将会使具有攻击行为的个体诱发更多的他人攻击,造成攻击行为的加剧;或使受攻击的个体因反抗而成为攻击者。
同时,暴力行为者通常具有较高的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对个体暴力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因此,攻击行为应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群体的攻击行为也在不断增加。
大学生攻击行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去了许多消极影响,已成为社会必须重视起来的重要问题。
因此,关注大学生攻击行为以及从多角度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对做好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以及巩固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多位学者的研究,并对其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有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思考,努力寻找出控制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攻击行为,干预1. 攻击行为的内涵所谓攻击行为,是指个体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有动机的、伤害他人的行为。
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攻击行为时必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第二是其行为是否违反社会主流规范,第三是个体的内在动机或意图如何[1]。
Bush认为攻击行为是造成其他个体各个方面受到伤害的行为,它包括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四个方面,他强调攻击行为的对象和结果。
大学生攻击行为是指在大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攻击行为,它会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人际交往的互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综述
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综述作者:王君英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24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科学的研究发展,内隐攻击性逐渐受到学者关注和研究,开辟了攻击性研究的新领域。
在国内已有数十年针对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研究者们从开始借鉴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逐渐发展出适合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范式,本文对内隐攻击性的内涵、研究方法做出综述。
【关键词】内隐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攻击性行为影响个人生活,严重的攻击性会发展为暴力行为,成为社会隐患,因此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长久以来对攻击性的研究大多是采用传统的外显测量方法,研究的是意识层面的行为。
1995年Greenwald[1]等人首次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指出过去经验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在此概念的基础上,1996年Shium AndrewChen和杨治良[2]首次采用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探讨,用实验证明了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开启了攻击性行为研究的新视野。
1 内隐攻击性涵义叶茂林[3]认为,由于社会文化道德因素影响及法律、规则等的约束,在通常情况下攻击性表现是被严格禁止的。
在内隐社会认知条件下,意识监控被削弱,攻击性得到更多的流露。
采取传统的直接测量的方式必然无法反映社会成员攻击性的真实情况,采用间接测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进行的探讨,则更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人类攻击性的真实状况。
周颖(2007)[4]提出了内隐攻击性的通用定义,内隐攻击性是在过去经验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种结构会自动化地影响个体进行与攻击相关的知觉、态度、判断、决策和反应等。
并且首次对内隐攻击性进行分类,将其区分为评价型内隐攻击性和自我型内隐攻击性。
2 基于内隐社会认知的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沿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综述
进行评价时的一种 自我态度效应 ,然而这种态 度效应是
无 法 通 过 内省 的方 式 被 意 识 到 的 。 内隐 态 度 ,即 过 去 经
异 ,故用实验组与被试组 的反应时水平差异来考察内隐
社 会认 知 效 应 。 姬 G ete 等 ( 9 3) 反 应 时 法 来 测 ar r h 18 用
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 断产生影 响。它作 为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构想 , 旨在揭示无 意识 成分参与 了有意识的社
会认知加工过程。 目前 内隐社会认 知主要从 内隐 自尊、 内隐态度 、内隐刻板印 象和 内隐 自我等方面来展开研 究。 它
采 用的 是 内隐记 忆 的 间接 测 量 技 术 和 方 法 , 主要 有 启 动 效 应 、 内 隐联 想 测 验 、 情 绪 性 西 蒙 任 务 等 方 法 。 关 键 词 : 内隐社 会 认 知 ;研 究 内容 ;方 法 中 图 分类 号 :C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9- 0
一
、
引 言
内隐记忆方法学的进展 ,使揭示人类心理奥秘 的方
社会认 知是指 “ 人对 各种社会刺激 的综合加工过程 , 是人的社会 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 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 。
法更进 了~步 ,其应用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杨治 良 等人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的加工分离 ( 简称 P P) D 方法 ,
第1 9卷 第 2期 21 0 2 0年 月
牡 丹 江大 学学报
J u n 1 o M d n i n U i e' i y o r a f u a j a g n V I t ¥
Vo1 9No 2 .1 . Biblioteka F b 20 e. 1 O
文 章编 号 : 1 0 .7 7 ( 0 O 20 8 —3 0 88 1 2 1 )0 0 2 0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提要:作为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过程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它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方法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本文主要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入手,讨论了当前本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预测效度;区分效度;测量方法1.引言认知领域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除了一个外显的过程之外,还存在一个内隐的加工过程,即除外显社会认知外,还存在一个内隐社会认知过程。
近10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推动这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和更新。
由于内隐社会认知是一个无意识过程,它无法完全用外显的自我报告方式进行测量,必须采用间接的技术与方法进行测量。
目前,心理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了许多以联想为基础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量工具。
如,内隐联想测(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命中联系作业(GN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外部情感西蒙任务(EAST)单靶内隐联想测验(ST-IAT)等。
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各种问题也慢慢显露出来:例如,如果内隐的态度和信念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测量?所用的测量方法是否合适?外显测量方法与内隐的测量方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些测量方法的信度如何,能否推广到其他的同类问题中去?总而言之,就是各种具体的内隐测量方法的内部一致性、可靠性、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问题。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实证研究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本文从以上提出的问题入手对近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尚需注意的问题。
2.当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问题2.1内隐测量方法的预测效度问题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看根据测验所做出的预测是否能够证实,如果一个测验的预测与将来实际发生的事情相吻合或接近就是一个好的测验,这是关于测验的校标效度的问题。
内隐攻击性论文: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
内隐攻击性论文:大学生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研究[摘要] 随着青少年暴力攻击事件日益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成为关注重点。
本文通过调查与实验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内隐攻击性的倾向,且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外显攻击性表现不强,在具体方式上有性别差异,并发现了与高攻击性有关的某些人格特征,以期对大学生人格教育提出启示。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人格特征近年来,大学生攻击伤人、残害小动物的事件屡见不鲜,使得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关注,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存在暴力攻击倾向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因此,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攻击性的定义在学者中还没有统一定论,sigmund freud 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求死的本能。
bandura认为,攻击是导致个人受伤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而我国学者高桦就认为,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分析,本研究对于攻击性的界定是:攻击性是人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心理特征,在一定条件下,攻击性将转化为对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行为。
由于攻击性本身的危险性和隐藏性,使得研究者难以掌握真实的一手资料,所以除了使用调查法与观察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应用于攻击性的研究领域。
1996年s.a.chen、杨治良等人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借鉴研究内隐记忆的任务分离范式,发现攻击性行为也存在实验性分离,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
也就是说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着一种攻击性的倾向,这种内在的倾向潜在的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判断、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因此只有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对大学生攻击性进行研究,才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使人们对攻击性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以往的众多研究发现,攻击性对很多个体来说都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质,并且发现人格对于个体攻击性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iData_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_康园园
2008年1月第24卷 第1期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a ngsu I nstitute of Educati on(Soci al Sci ence)Ja n.,2008Vo,l24 No.1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康园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系,江苏南京 210097)[摘 要] 随着各种行为失调和暴力犯罪的频繁发生,如何科学合理地揭示攻击性的机制和特征,并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干预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从内隐的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探讨。
论述了目前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隐攻击性形成的心理机制,指出了以往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攻击性; 认知-联结[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696(2008)01-0046-04人类很早就对攻击性加以了关注,并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攻击行为的学说和理论。
但是由于有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攻击行为总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攻击行为的研究并不能合理地揭示出人类攻击性的机制与特征。
如何科学解释攻击性的心理机制和特征,有效地预防行为失调和暴力犯罪的发生成为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受内隐记忆研究的推动,Green w ald和Banaji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体系和范式,明确指出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隐性和自动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Chen,杨治良(1996)[1]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发现内隐记忆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结果表明攻击性行为存在实验性分离,证明了攻击性具有内隐性,至此有关内隐攻击性的研究迅速展开。
不同于攻击行为,内隐攻击性存在一个内隐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在缺乏意识监控或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对社会刺激的组织和解释,并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因而本文拟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方法、相关因素、可能的心理机制展开讨论,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作出展望。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
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
李锦萍;张卫
【期刊名称】《社会心理科学》
【年(卷),期】2007(022)005
【摘要】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已有研究,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研究方向作简要展望。
【总页数】5页(P175-179)
【作者】李锦萍;张卫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1
【相关文献】
1.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述评 [J], 张东明
2.寻找校园暴力犯罪的根源——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 [J], 李佳
3.亲社会性视频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 [J], 张妍
4.亲社会性视频对内隐攻击性认知的影响 [J], 张妍;
5.内隐社会认知视角下初中生攻击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J], 张晓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人类攻击性及其行为的研究与控制是社会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广受关注的课题。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始,直至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人类的攻击性进行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
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将人类攻击性也纳入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从内隐的角度研究攻击性及行为不仅提供了认识与预防攻击性行为的新的视角,也是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的发展趋势所在。
1.相关概念1.1攻击性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研究者关注点不同,所下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绝对的定义。
总的来说,研究者主要从行为或人格特质层面定义攻击性。
如Dol-lard等人(1939)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1],强调了个体行为的目的性,并认为这种伤害意图必须有外在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偶然的伤害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Baron和Richard(1994)认为,“攻击性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他人不愿意接受这种伤害的行为”[2],这里不仅强调了攻击性实施者的意图,也包括了被攻击者的非自愿特点,所以任何自虐、自杀的行为都不算是攻击性行为;Anderson整和性地概括出攻击性模型,将攻击性界定为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并指出“攻击者相信其行为将伤害目标,且目标有避免伤害的动机”[3]。
也有研究者强调攻击性是一种人格特质,如Bech(1994)认为,“攻击性是一种特质,是由个体的神经结构及生理特点决定的”[4];Allen和Potkay认为攻击性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的,容易愤怒的人攻击性就强,攻击行为就是愤怒的外在表现[5];而Buss等人就认为攻击性包括易怒、冲动、敌对、愤怒攻击等因素,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总上所述,研究者主要从攻击性的外在行为表现、个体的情绪特点、认知特点等不同侧面对攻击性加以界定和研究。
1.2内隐社会认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内隐记忆研究热浪的推动,A.Greenwald和M.R.Banaji等[6]研究者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socialcognition)的概念,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李锦萍张卫摘要: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主体自身不能报告或内省某些过去经验,但这些经验潜在地对主体的判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及已有研究,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研究方向作简要展望。
关键词: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作者简介:李锦萍,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张卫,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发展与教育心理。
断和行为产生着影响。
内隐社会认知是从信息加工的意识和无意识性将社会认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个方面,内隐是相对于外显而产生的,具有间接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和启动性的特征。
1.3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
自Greenwald&Banaji(1995)[6]首次对内隐社会认知领域进行体系化以来,由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完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更新,许多研究证明内隐认知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个体攻击性,且结果显示个体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
Chen、杨治良等(1996)采用任务分离范式对人类攻击性行为的内隐社会认知的某些特点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人类具有潜在攻击性[7]。
徐大真,杨治良研究表明(2001),在外显的再认测验中,男女被试均对被攻击者的分辨力显著高于攻击者的分辨力,人们更倾向于注意被攻击者;而在偏好测验中,人们对攻击者的分辨力远远高于对被攻击者的分辨力,人对攻击者更为敏感,攻击性得到充分体现[8]。
Eric和Jane(2004)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暴力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发现被试的攻击性具有自动化的特征[9]。
可见,在意识层面控制的外显社会认知中,攻击性没有充分表现,而在内隐社会认知中,人的攻击性得以表露。
也许是由于意识的监控,攻击性为同情心或社会期望所掩饰或缓冲,从而被试能够与社会的道德要求达成一致。
在内隐社会认知条件下,意识的监控被削弱,攻击性得到更多地流露,这也就说明人类攻击性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2.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及已有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是间接测量法,这些方法基本上也可用来研究人类的攻击性。
主要有启动测量、内隐联想测验、任务分离范式、投射测验和情境测验。
2.1启动测量启动测量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常用的一种测量范式,主要是根据被试在不同启动刺激下的平均反应时差异来考察内隐社会认知效应。
这些启动测量关注启动刺激自动激活了内隐记忆里的什么因素。
其基本机制是:与启动刺激相关的评估的自动激活伴随着一个启动,他能产生合理评价目标的编码得益和加工过程。
如果任务涉及到词的分类,则在启动条件下会产生合理目标词归类的易化,同时对可评估的非合理目标的正确反应被抑制。
Andersonetal.,(1998)用启动范式研究武器词汇及图片与中性词汇及图片下个体对攻击性词汇的识别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武器词汇/图片条件下个体对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中性词汇/图片下对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武器词汇/图片自动激活了个体的攻击性思维和攻击性认知[10]。
2.2内隐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客体概念(targetcon-cept如白人/黑人)和属性念(attributeconcept如聪明/愚蠢)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指标,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12]。
其测验原理是:当两个概念联系紧密时,人们容易对其作同一反应,反应时较短;反之,当两个概念联系不是很紧密甚至存在冲突时,对它们作同一反应则较为困难,反应时较长。
用人们对不同概念作同一反应的难易程度便可获得个体内隐认知层面这两者的联系强度。
最初Greenwald等将IAT用于种族偏见的研究,他们以白人/黑人组成一对客体概念,以正性词/负性词作为属性概念,考察种族和正负性评价之间联系的相对强度,并作为内隐种族态度的指标。
该研究证明了外显和内隐种族态度存在分离:在外显测验中白人被试很少报告对黑人的偏见,但IAT测验却表明在内隐认知中这种偏见仍然存在[12]。
Greenwald等人认为IAT能避免自我报告中被试的自我掩饰(self-present),也不受按键左右、相邻反应间隔时间以及项目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IAT还可灵活利用不同的客体概念和属性概念设计出适应不同方面内隐认知的测量。
由于具备以上这些优点,IAT迅速被许多研究采用,领域涉及各类偏见和刻板印象、社会认同、自尊、自我概念、病理心理学以及消费者态度等。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也将IAT测验用于研究个体攻击性。
如Eric和Jane(2004)[9]用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研究暴力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发现短暂玩暴力游戏后,被试的攻击性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
国内许多研究者(戴春林和杨治良等[13],2005;张东宁和王有智[14]2005等)以攻击者、被攻击者图片或词汇为目标概念,以积极或消极词汇为属性概念,发现被攻击者图片或被攻击词汇与积极词汇联合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小与其与消极词汇的反应时,表现出偏好攻击者的自动化倾向。
2.3任务分离范式任务分离范式是内隐记忆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分离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方法,最初由Tulving在1982年提出。
通常任务分离是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来实现的,直接测量(如再认、回忆等测量)用来测量外显记忆,而间接测量(如词根补全、残词补全、偏好测验等)用来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14]。
ShiumAndrewChen、杨治良[7](1996)借鉴内隐记忆研究方法,以攻击性图片为材料,采用偏好判断与再认测验匹配使用的方法,考察了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特征。
其结果表明,再认测验中被试对攻击者的辨别率(A')明显高于被攻击者;偏好测验中被试对攻击者的偏好率明显高于被攻击者,从而证明了攻击性行为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实验性分离,人类的攻击性具内隐性。
朱婵媚,宫火良(2006)等[15]在词干补笔和偏好判断的基础上采用偏好组词的方法对未成年人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未成年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
2.4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方法是主试向被试提供一些模糊、不确定的测验刺激,要求被试在宽松的情境下,自由地做出某种反应然后主试根据被试的反应结果推测判定被试的深层心理特征的测验方法,通常使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绘画测验、班达完形测验和情境对话测验等等。
高桦用图片投射测验,考察了在押罪犯的攻击性内隐心理特征,结果发现在押犯与常人的攻击性在内隐心理状态下表现相近,不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出罪犯产生攻击性犯罪行为是由于对攻击性冲动的管理、控制无效而造成的,并非罪犯与常人在心理深层上存在着攻击性差异的结果[16]。
2.5情境测验情境测验是指实验者有目的地制造一种情境,观察被试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反应。
将情境测验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时,是通过选择或创设某个恰当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被试可完全或很大程度上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某方面的意识监控,从而让被试的相应社会认知特点在这种情境中自然而然表露出来。
高桦在对常规的情境测验进行改造的基础上用情境测验的方法考察了人在受挫情境下的直接攻击、间接攻击、自责、移情、压抑等五种反应方式。
结果发现直接攻击在内隐状态下表现突出,在外显状态下较弱[16]。
其它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有联想法、GNAT(Go/NogoAssociationTask;Greenwald,2001)、EAST(ExtrinsicAffectiveSimonTask,De-Houwer,2001)等,这些方法被统合到内隐联想测验中,他们是对Greenwald最初提示的IAT的继承和发展。
3.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综上所述,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的攻击性虽然还没有成熟及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但这一领域已逐渐受到重视,且已有众多研究用不同的内隐测量方法和研究材料对人类攻击性加以研究,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攻击性确实具有内隐特征,并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来。
但是,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许多争议,如许多测量方法的信度、效度问题(IAT的重测信度在.60以上,而各种启动程序的重测信度不到.50,其他测量方法的重测信度也不是很理想)[17];各种间接测量方法的测量机制有所不同,他们之间的会聚效度不明确,且缺乏此类研究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