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698a7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4.png)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运动。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具有负电荷。
这使得原子整体上是电中性的,因为质子的正电荷和电子的负电荷相互抵消。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量子力学描述。
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可以解释电子在原子中的行为。
根据量子力学,电子不能只沿着特定的轨道运动,而是存在于不同的能级上。
能级是原子中电子能量的离散值。
每个能级都有一个最大容纳的电子数。
最内层最接近原子核的能级容纳最多的电子数为2,其次是8,以此类推。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元素的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比较稳定。
原子中的电子可以通过吸收或放出特定能量的光子来跃迁到不同的能级。
当电子吸收能量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当电子释放能量时,跃迁到较低的能级。
这解释了为什么原子能够吸收和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即光谱现象。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在分子中,原子通过成键共享电子以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存在多种类型的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一种键,它涉及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具体取决于共享的电子数。
共价键形成后,形成的分子在空间中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形状。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
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而负离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
离子键是离子晶体的基础,如氯化钠(NaCl)。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原子是以海绵状排列,它们的外层电子被共享,并围绕整个金属结构中的正离子运动。
这解释了金属的特殊性质,如导电性和可塑性。
总结起来,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能级。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物质。
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性质至关重要。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e6520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b.png)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将从原子和分子的组成以及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1. 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都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2. 电子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质量很小。
电子围绕原子核以轨道运动,形成电子云。
电子云的轨道可以分为不同能级,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二、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的结构包括原子的排列方式以及化学键的类型和角度。
1. 原子排列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种类和性质。
不同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
共价键可以分为单键、双键、三键等,共享的电子越多,化学键越强。
- 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键通常存在于正负离子化合物中。
-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金属键的特点是电子自由移动,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
三、原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和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对物质的性质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吸引力,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瞬时或短时极化而产生的。
范德华力对于非极性分子尤为重要,它影响着分子的状态、相变和溶解度等性质。
2.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是由于分子中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如氧、氮、氟)之间的吸引作用形成的。
氢键在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离子间相互作用离子间相互作用是来自带电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和排斥力。
离子间相互作用决定了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也影响了溶液的电导性和溶解度等。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a7ab475ddccda38376baf6a.png)
n1
2
3
4
l0
0,1 0,1,2 0,1,2,3
每个值代表一个亚层。第一电子层只有一 个亚层,第二电子层有两个亚层,以此类推。 亚层用不同符号来表示。角量子数、亚层符号 及原子轨道形状的对应关系如下:
l
0
1
2
3
亚层符号 s
p
d
f
原子轨道 或
电子云形 状
圆球形
哑铃形
花瓣形
花瓣形
s 轨道(l = 0, m = 0 ) :
状态称原子轨道,因此s亚层只有一个 原子轨道,p亚层有3个原子轨道,d亚 层有5个原子轨道,f亚层有7个原子轨 道。磁量子数不影响原子轨道的能量。 例如l相同的3个p轨道、5个d轨道、7个 f轨道都是简并轨道。
自旋量子数 ms
◆ 描述电子绕自轴旋转的状态
◆ 自旋运动使电子具有类似于微磁体的行为
◆ ms 取值+1/2和-1/2,分别用↑和↓表示
能级分裂.
◆ l 值相同时, 轨道能级只由
n 值决定, 例: E(1s) <
E(2s) < E(3s) < E(4s )
◆ n和l都不同时,按n+0.7l :
如E(4s) < E(3d ), E(5s) < E(4d),E(6s)< E(4f)<E(5d),
A qualitative energy-levels diagram for many-electron atoms
1s 22s 22p6 3s2 3p 63d2 4s2 25Mn的电子分布式为: 1s 22s 22p6 3s2 3p 64s 23d5
1s 22s 22p6 3s2 3p 63d5 4s2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206db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8.png)
分子与原子及原子的结构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讨论分子和原子之前,首先要了解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粒子,由三种亚原子粒子组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和中子聚集在原子的中心,形成了原子核,而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是中性的,而电子具有负电荷。
原子内部的质子数目和电子数目是相等的,因此原子整体呈现出电中性。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较大,约为1.67×10^-27千克,而电子的质量相对较小,约为9.11×10^-31千克。
原子的大小通常以原子半径来衡量,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原子核外层电子的分布有关。
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壳层中运动,每个壳层都有其特定的能级。
原子外层的电子接近原子核,原子半径较小,而原子外层电子远离原子核,原子半径较大。
原子分为不同的元素,元素由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组成。
质子数也叫做元素的原子序数,用符号Z表示,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属性。
例如,氢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当两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结构。
分子内部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力实现。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如氧气(O₂)或氮气(N₂),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如水(H₂O)或二氧化碳(CO₂)。
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分子式来表示。
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数量,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₂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分子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分子模型来表示。
分子模型是通过球和棒等形状的模型来展示分子内原子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总之,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通过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分子。
分子可以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也可以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通过了解原子的结构和分子的形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37393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7.png)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理解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实验等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并探讨它们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从原子结构开始。
原子是化学中最小的粒子,由细胞核和绕核电子组成。
细胞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具有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
细胞核质量几乎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
绕核电子围绕着细胞核运动。
电子带有负电荷,质量很小。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来自质子和中子,而原子的体积主要由电子决定。
原子按照电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元素。
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元素以符号表示,比如氢元素的符号是H,氧元素的符号是O。
元素的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数目和性质编制的表格。
原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原子壳层模型。
原子的电子分布在壳层中。
第一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2个电子,第二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8个电子,第三个壳层最多可以容纳18个电子。
原子最稳定的状态是壳层填满。
对于大多数元素,原子通过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的方式来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这种化学键在分子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来讨论分子结构。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来自同一元素(例如O2表示两个氧原子形成的氧分子)或不同元素(例如H2O表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形成的水分子)。
分子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共价键是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来达到稳定的电子配置。
当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时,形成单共价键。
当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时,形成双共价键。
共价键非常稳定,原因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来填满最外层壳层。
共价键决定了分子的形状和化学性质。
离子键是通过离子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
一个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变为正离子,一个离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变为负离子。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7db4d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8.png)
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描述原子内部组成和排布的方式。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的核心,形成原子的核,而电子则以能级的方式围绕核心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其元素的种类,而中子数可以有所不同,决定了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电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而中子则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夸克是被称为基本粒子的质子和中子的构成部分,它具有电荷、质量和颜色。
质子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强相互作用力驱动的,而电子通过电磁力与核相互作用。
原子的电子围绕核心运动,形成不同的轨道或能级。
这些能级通过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进行描述和标记。
主量子数决定了电子距离原子核的离心距离,角量子数确定了电子的角动量和形状,而磁量子数则决定了电子在空间中具体的方向。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当原子之间发生共价键形成时,它们会共享电子,以形成一个稳定结构。
共价键可以是单一、双重或三重的,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程度。
分子的形状和性质主要由原子的种类、连接方式和电子分布所决定。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键的类型。
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是线性的、平面的或者三维的,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的键类型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或氢键。
共价键是最常见的键类型,它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而氢键则是由带有δ+和δ-部分的分子中的氢原子与负电性较强的原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
分子的结构对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原子的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决定分子的稳定性、极性、酸碱性和溶解性等特征。
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各种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来确定,例如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光谱技术等。
总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分别描述了原子内部和原子之间的组成和排布方式。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精)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精)](https://img.taocdn.com/s3/m/7ee4d5d3da38376baf1faea6.png)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等组成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构成的。
有与胆汁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与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因此,在化学中研究原子结构主要在于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的规律。
我们对于核外电子排布,只要掌握一般排布规律,按电子在核外各亚层中分布情况表示即按 ,5,7,6,5,4,6,5,4,5,4,4,3,3,2,2,114221014261026262622f s p d fs p d s p s p s p s s 例如:原子序数为18的Ar 的电子排布为6262233221p s p s s 。
又如:原子序数为24的Cr 的电子排布为51626223433221d s p s p s s 而不是42626223433221d s p s p s s 根据光谱实验得到的结果,可归纳为一个规律: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是比较稳定的,也即下列电子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半充满753f d p 或或; 全充满14106fd p 或或 全 空000f d p 或或 几种杂化轨道示意图:图一:sp 轨道杂化过程示意图(sp 过程.jpg)图二:sp 杂化轨道及2BeCl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sp.jpg)图三:2sp 杂化轨道及3BF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图四:3sp 杂化轨道及4CH 分子的构型示意图分子间力(又称范德华力)是指除了原子间较强的作用力之外的在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力可分为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
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分子所含的电子数越多,分子间的色散力越大。
分子的极性强度越大,分子变形性大,分子间距离小,诱导力就大。
分子的极性越强,分子间的取向力越大。
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存在着色散力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
对于类型相同的分子,其分子间力常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变大。
分子间力阅读阿,物质的熔点、沸点和硬度就越高。
原子与分子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1f2a3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5.png)
原子与分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化学反应的参与者,并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更大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性质的变化和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原子与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一、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这也决定了原子的化学元素。
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使得原子整体电荷是中性的。
原子的质子数被称为原子序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不同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特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逐渐增加。
通过原子光谱发现,原子内存在不同的能级。
一些电子直接存在基态(最低能级),其他电子存在于激发态(能级较高)。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释放特定能量的光子。
二、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形成的。
存在多种分子间的化学键,其中最常见的是共价键。
共价键形成时,原子中的电子会共享,以达到最稳定状态。
当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它们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子结构。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和反应。
共价键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取决于原子间的电子共享程度。
例如,氢气(H2)是由两个氢原子通过一个单键结合而成。
此外,还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引起的吸引力而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享电子形成的。
三、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一些常见的方法包括:1. X射线衍射:通过洛伦兹维恩方程解析物质对X射线的衍射图案,可以确定晶体结构的参数。
2. 质谱法:通过测量原子或分子在质谱仪中的离子分析质量-电荷比,可以推断原子和分子的结构。
3. 光谱学: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关于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物理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物理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0812b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2.png)
物理学中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微观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分子等微观结构的性质和规律,而其中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研究,则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
一、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世界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整个宇宙中存在数量最多的物质。
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是物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家们对原子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
最初,人们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微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子的结构开始逐渐被揭示出来。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Rutherford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央,而原子的外层则由电子云所组成。
这一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结构研究的进程,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期,量子力学的诞生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带来了一次革命性变革。
量子力学揭示出电子在原子中的能级构成和运动规律,并对原子的性质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在量子力学的框架下,原子结构被进一步细化和解释。
电子的能级、轨道、自旋等概念得以初步建立;同时,量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被不断推陈出新,为后来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参考。
二、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石。
分子结构的研究,是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支撑。
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对分子结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的重要课题。
在物理学的框架下,分子结构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光谱学和计算化学等手段。
光谱学是研究物质光谱的学科,主要通过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和发射等过程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不同的分子会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响应,因此可以利用光谱学手段来研究分子内部的结构和化学键的情况。
计算化学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分子的结构、物理性质、电子结构等进行研究。
传统的计算化学方法主要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方法,它可以模拟分子内部的原子核、电子等微观结构,并对分子的化学键、电子云、能量等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732c9f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a.png)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在自然界中,物质的组成有着无穷无尽的多样性。
这些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它们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以及它们在化学和物理中的重要性。
1. 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它是不可分割的。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元素来描述:- 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其中包含着质子和中子。
质子带有正电荷,而中子是中性的。
原子核的质量占据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 电子云:原子核周围存在着电子云,其中电子以负电荷分布。
电子云是原子的外部部分,电子以不同的轨道绕着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氧原子用符号"O"表示,其核心包含8个质子和通常也包含8个中子,同时电子云中有8个电子。
2. 分子的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
分子的结构取决于其中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和原子的排列。
以下是一些关于分子结构的重要概念:- 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之间共享电子的一种连接方式。
这种连接方式通常发生在非金属元素之间,如氧气分子(O2),其中两个氧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双键。
- 构型:分子的构型指的是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分子的构型会影响其性质。
例如,水分子(H2O)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角度是104.5度,这个角度对水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 极性分子:某些分子是极性的,意味着它们在分子中存在电荷分布的不均匀性。
例如,水分子是极性的,因为氧原子吸引电子更强,导致氧端带有部分负电荷,氢端带有部分正电荷。
3.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直接影响它们的性质。
以下是一些示例:- 原子序数:原子的结构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原子序数。
这个数值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位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分子的质量:分子的质量由其中原子的质量总和决定。
不同分子的质量不同,这会影响其物理性质,如沸点和密度。
- 极性: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非极性分子更强烈。
化学三大结构
![化学三大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90d5a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化学三大结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对比和归纳、抽象和概括等。
化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门基础科学。
通过探索化学变化的规律性,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化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创造出大量新材料,形成了新技术,发现了许多新的反应机理,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
化学三大结构有: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物质结构。
所谓“原子”,指的是由带负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稳定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但中子不带电。
正因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所以又称原子为“原子核”。
带正电的原子核吸引中子形成原子。
这种原子核中有一个或几个中子的原子,叫“稳定原子”。
还有一类原子核中不含中子,它们叫“不稳定原子”。
原子核外有一层很薄的电子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形式有四种:构成闭合的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成键电子与成键原子都能自旋转;原子轨道杂化成能量较低的分散轨道,其中未成键的能量较高的轨道称为杂化轨道;成键电子与成键原子各有一个未成键的能量较低的轨道,叫成键轨道;有些原子核内除了成键电子外,还有多余的成键电子,这些轨道称为反键轨道。
原子结构最简单。
有人说分子结构最简单,只要分子里有成键的电子,如氯原子就是,氯原子中, 2个氯原子各得1个电子,形成2个共价键,故一个氯原子有2个价。
硫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1个共价键,故一个硫原子有2个价。
在不稳定原子中,每个原子有2个成键电子,因此一个不稳定原子有4个价。
上面所举例子表明:成键电子总数等于原子数。
另一个特点就是分子、原子都可以重新组合。
比如:氯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氯气和氢气在一起时,氯原子中失去1个电子变为氯离子,而氢原子则得到1个电子变为氢离子,这两个电子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氯原子有1个电子被氯离子夺去了,形成氯原子中的一个氯离子,另一个电子转移到氢原子中去了。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07740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7.png)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是指原子内部的组织和排列方式。
每个原子由一个中心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
电子带有负电荷,数量与质子相等,并且通过电子壳的方式环绕在原子核周围。
原子中的电子壳分为不同的能级,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第一层能级最接近原子核,容纳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能级可以容纳最多8个电子;第三层能级可以容纳最多18个电子,依此类推。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电子层次和电子的组合方式决定。
分子结构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排列和连接方式。
当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时,形成了分子。
分子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同的分子由不同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也可以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
当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时,形成了共价分子。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享而形成的,可以是单键、双键或三键。
而当原子通过电子的捐赠和受体形成离子键时,形成了离子分子。
离子分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分子结构,即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中,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了金属晶格。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理解对于解释物质的性质和行为非常重要。
根据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不同,物质会呈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例如,不同原子围绕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分子,导致了物质的不同相态(如气体、液体和固体),不同的熔点和沸点,以及不同的导电性和热导率等。
此外,分子结构的调整也可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可以制备出不同的化合物,从而得到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通过改变原子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从而影响溶解性和化学反应性。
总之,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理解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分子结构来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c824de2cc7931b764ce15eb.png)
❖ 对于单电子原子,n是决定其电子能量的唯一因素
E
2.18 1018
Z2 n2
(J)
13.6
Z2 n2
(eV)
(二) 角量子数(l)
❖ l 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 ❖ 在多电子原子中配合主量子数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 ❖ 取值:l=0、1、2、3……(n-1),共可取 n 个值 ❖ 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可分为若干个能级(亚层),l 决 定了同一电子层中不同亚层 ❖ n, l相同的原子轨道称为简并轨道或等价轨道
h h p m
三年后,假设由电子衍射实验证实。
电子衍射实验
a
单个电子穿过晶 体投射在屏幕上
b
c
多个电子穿过晶 体投射在屏幕上
电子衍射图
X射线衍射图
电子衍射图
如何理解电子衍射图
统计解释:用弱的电子流使电子一个个地通过晶 体光栅或者使某个电子反复通过晶体光栅而到达底 片,长时间后,也有相同的衍射图形。说明电子衍 射不是电子与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电子 本身运动所具有的规律性,而且是和大量的电子的 统计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电子波又称统计波或概 率波(几率波)。
1.质量守恒定律 1756年,罗蒙诺索夫
2.定组成定律 1779年,法国,普劳斯特:一种 纯净的化合物不论来源如何,各组分元素的质量都有 一定的比例。
3.倍比定律 1803年,英国 中学教师道尔顿发现:当甲、 乙两种元素互相化合生成两种 以上化合物时,则在这些化合 物中,与同一质量的甲元素化 合的乙元素的质量互成简单的 整数比。
讨论:
核外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对应于一套量子数 n, l, m, s
s
各电子层可容纳电子数为:2n2
例题: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26f1a70dd3383c4bb4cd2e9.png)
m
轨道数
0
1
0
4
-1,0,+1
0
9
1,0,+1
-2,-1,0,+1,+2
0
16
1,0,+1
-2,-1,0,+1,+2
-3, -2,-1,0,+1,+2,+3
第二节、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角量子数l 相同的能级,能量主要由n决定, n 越大,E越大。
E2p < E3p < E 4p
主量子数n相同时,角量子数越大,E越大。
E4s < E4p < E4d < E4f
n与l 都不同时,出现能级交错。 E4s < E3d , E6s < E4f < E5d
: 能量高低顺序 1s<2s<2p<3s<3p<4s< 3d<4p<5s<4d<5p<6s< 4f<5d<6p<7s<5f<6d<7p
……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为基态时,电子尽可能地分布
练习: 请写出1-12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律的关系
(一)周期
周期表共有7行,相应分为7个周期。能级组是 元素划为周期的本质原因。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各能级组中轨道所容纳的电子总数和相应周期包含
的元素数目相等。
元素周期表的纵行,是把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 相似的元素排在同一列,称为族。
Al
Si
P
S
Cl
143 117 111 104 99
K
Ca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5b2c7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8.png)
原子与分子的结构原子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结构对于物质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原子和分子的组成、结构以及相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介绍。
一、原子的组成与结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则在核外的轨道上运动。
质子具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中子是中性粒子。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核壳结构模型来描述,即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以不同的能级分布在核外层。
每个能级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且能级与电子的能量有关,电子越靠近核心能量越低。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等原理,电子在能级上填充时候遵循一定的规则。
二、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参与者。
分子可以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原子组成,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进行化学键的形成。
根据分子中原子的位置和化学键的角度,分子的结构可以分为线性结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等。
分子的结构对于分子的性质和反应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结构可以带来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重要概念1. 原子量和分子量:原子量是指一个原子的质量,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
原子量和分子量可以通过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它们是衡量物质质量的重要参考。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分子中起着连接原子的作用。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它们的性质和强度不同。
3.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时,形成离子。
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
4. 共价与共价化合物: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用的电子对在化学键的两个原子之间进行共享。
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如水(H2O)。
5. 功能团:功能团指的是分子中带有特定化学性质和功能的部分,常常作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合物命名中的基础单位,如羟基(OH)、酮基(C=O)等。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1387e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9.png)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是物质的微观组成单位,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着明确的描述。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质量与质子接近,不带电荷。
电子是负电荷带有较小质量的粒子,围绕着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
原子结构研究得益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原子核模型、量子力学和电子结构理论等。
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和理论两种。
实验方法包括传统的质谱仪、X射线晶体学、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
理论方法则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原子的能级、轨道和分布进行描述和预测,例如,量子力学、量子化学和计算化学等。
这些方法使得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原子的属性和特点。
原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原子具有离散的能级,这是由于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中只能存在特定的能量状态。
其次,原子内部电子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能级填充顺序以及电子自旋规则等。
再次,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这种力确定了原子的大小和稳定性。
最后,原子之间可以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形成化学键,从而形成分子和化合物。
分子结构是原子的另一种组织形式,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化学单位,可以是单一元素的原子的组合或是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的组合。
在分子结构中,原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质谱、光谱等实验手段,可以通过测量分子的光谱特性、质谱特性和分子内的化学键等信息来确定分子的结构。
理论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比如量子化学的理论和计算化学的方法等。
分子结构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子的几何结构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包括平面分子、立体分子和立体异构体等。
其次,分子中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等不同类型,这些键的强度和性质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反应性。
再次,分子中的原子间相互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氢键、范德华力等,这些力可以影响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与分子结构
![原子与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44fb3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8.png)
原子与分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分子则由多个原子组合而成。
它们共同构成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从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
其中,原子核位于中心,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而绕着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则带有负电荷。
这种电子云的存在使得原子整体呈现电中性。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一种简化的方式表示,即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代表了所指的化学元素,如H代表氢,C代表碳。
原子序数表示了原子核中的质子数量,也即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
除了质子和中子的存在,原子还包含着电子。
电子在原子外围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这些轨道具有不同的能级,从内到外的能级依次增加。
电子的数量和轨道的填充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如阿贝尔规则和洪特规则。
二、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元素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
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化学键。
其中,共用电子对由原子外层轨道中的电子提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
共享电子对使原子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
而离子键则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而形成的,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
金属键则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性质取决于原子之间的键的类型和强度。
不同的键类型决定了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响应性和稳定性。
三、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原子和分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力相互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和化学键。
范德华力是由于原子和分子间的瞬时极化和分子间引力而产生的。
这种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取决于分子中的极性和大小。
静电力是由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如正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或斥力。
化学键是由原子间共享、转移或交换电子而形成的。
蛋白质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
![蛋白质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487a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0.png)
蛋白质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
蛋白质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蛋白质中所有分子结构的表现形式,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三维结构和大分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是指蛋白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以空间排列的方式形成分子结构,蛋白质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原子结构。
二、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蛋白质由高分子链组成的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主要由氨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键来相互连接,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
这种分子结构有助于控制蛋白质的活动,也是蛋白质拥有独特功能的基础。
三、三维结构
三维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三维构象。
由于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不同的氨基酸残基,它们在水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三维结构,这种结构改变也会导致蛋白质的物理状态和生物活性发生改变。
因此,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是蛋白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分子结构
大分子结构是指多种蛋白质的结合形成的结构。
在蛋白质的大分子结构中,多种蛋白质通过多种结合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立有助于蛋白质的功能的表达和调节。
总而言之,蛋白质各级结构的表现形式是指蛋白质中所有分子结构的表现形式,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三维结构和大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这些结构形式是蛋白质的功能表达和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蛋白质拥有独特功能的基础。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db144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e.png)
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是物质本质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我们来讨论原子结构。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化学元素的基本组成部分。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而电子则在围绕原子核外的轨道中运动。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没有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相等,质子质量为中子质量的千分之一、电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
原子的核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的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化学元素,而中子的数目则可以决定同一元素的同位素。
例如,氢原子的核只有一个质子,而氘核则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是同一化学元素氢的两个同位素。
电子的数目与原子的电荷相关,质子的数目与电子的数目相等,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原子的各种特性和性质可以通过量子力学的原理来解释。
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存在于一系列离散的能级中,每个能级上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
第一能级最靠近原子核,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能级能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级能容纳18个电子;依次类推。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最外层电子的数目和排布方式。
然后我们来探讨分子结构。
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连接在一起的化学实体。
一些元素以原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氢气(H2),氧气(O2)和氮气(N2)。
在这些情况下,同一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共享电子成对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分子。
这种共享电子成对连接的方式被称为共价键。
共享电子通过提供稳定性来连接原子,并形成共享电子对。
两个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氢气(H2)分子。
氮原子(N)通常通过共享3对电子(N3-),或通过共享4对电子(N3+)的形式存在。
然而,并非所有的分子都是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在部分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电荷吸引相互吸引而形成的。
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离子键。
当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力足够强时,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会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n 电子层
l 电子亚层
❖ n ,l 能级
n ,l,m 轨道
❖ 1,0,0——1s、2,0,0——2s、2,1,0——2pz、 2,1,±1——2px、2py
❖ n ,l,m,s 运动状态
❖ +11Na (2)(2,6)(1) ❖ 1, 0, 0, (+1/2); 1, 0, 0, (-1/2)
❖ 3, 0, 0, (+1/2);
对于单电子原子而言,例如H,电子的能 量完全由n 决定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l(亚层)
取值范围:受主量子数的限制 ,取小于n 的正整数和零(0、1、2、3、……(n-1)), 共可取n个数值 物理意义 1.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光谱学标记
l=0 s l=1 p l=2 d l=3 f
2. 在多电子原子中也决定电子的能量高 低. 多电子体中,主量子数相同而角量子数 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
❖ 有没有2d能级?
归纳二:电子能级
❖ H原子:
1s<2s =2px=2py=2pz <3s= 3px=3py=3pz
=3dxy=3dxz=3dyz =… =…
❖ 多电子原子
http://www.120sysdxb.co m/沈 阳 沈 大 性 病 医 院 http://www.120sysdxb.co m/bj/包 茎 http://www.120sysdxb.co m/bpg c/包 皮 过 长 http://www.120sysdxb.co m/cgal/成 功 案 例 http://www.120sysdxb.co m/fg y/附 睾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gt y/龟 头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jkzc/健 康 自 查 http://www.120sysdxb.co m/jkzs/健 康 知 识 http://www.120sysdxb.co m/jny/精 囊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lb/淋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lylx/来 院 路 线 http://www.120sysdxb.co m/mtb d/媒 体 报 道 http://www.120sysdxb.co m/nd y/尿 道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nxb y/男 性 不 育 http://www.120sysdxb.co m/pg y/膀 胱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pz/疱 疹 http://www.120sysdxb.co m/qlxa前 列 腺 癌 http://www.120sysdxb.co m/qlxjb/前 列 腺 疾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qlxnz/前 列 腺 囊 肿 http://www.120sysdxb.co m/qlxy/前 列 腺 炎 http://www.120sysdxb.co m/qlxz s/前 列 腺 增 生 http://www.120sysdxb.co m/rjz/弱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haojz/少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jz/死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sjza/射 精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sy/湿 疣 http://www.120sysdxb.co m/szg r/生 殖 感 染 http://www.120sysdxb.co m/szz x/生 殖 整 形 http://www.120sysdxb.co m/tsjs/特 色 技 术 http://www.120sysdxb.co m/wjz/无 精 症 http://www.120sysdxb.co m/xcbjb/性 传 播 疾 病 http://www.120sysdxb.co m/xgn za/性 射 精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xyz a/性 与 障 碍 http://www.120sysdxb.co m/yj/遗 精 http://www.120sysdxb.co m/yjyc/阴 茎 延 长 http://www.120sysdxb.co m/yjzc/阴 茎 增 粗 http://www.120sysdxb.co m/ys/阴 虱 http://www.120sysdxb.co m/yw/阳 痿 http://www.120sysdxb.co m/yyd t/医 院 动 态 http://www.120sysdxb.co m/zx/早 泄 http://www.120sysdxb.co m/yy/ http://www.120sysdxb.co m/yyd t/ http://www.120sysdxb.co m/yyjj/ http://www.120sysdxb.co m/zx/
义, |ψ |2 表示空间某处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 (概率密度=概率/体积)
波函数又称为原子轨道,此原子轨道并 不代表确定的运动轨道,它只是玻尔理论中 名称的借用,所表示含义截然不同。
玻尔原子轨道 和波函数的区别 玻耳——原子轨道指电子具有确定的运 动轨道。 例:基态氢原子的电子在半 径 r = 52.9 pm的球形轨道上运动
一、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一)波函数和量子数 (二)原子轨道的图形 (三)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二、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back
波函数 (wave function) 是薛定锷方程
的解,它不是一个数值,是描述微观粒子运 动状态函数式, 是直角坐标(x,y,z)或球极坐标
(r,θ, )的的函数。 本身没有明确的物理意
0 ±1 ±2
波函数ψ
ψ1s或ψ1,0,0
ψ2s或ψ2,0,0
2pz 或ψ2,1,0
, 或 2 px 2 py
2,1,1
ψ3s或ψ3,0,0
3pz 或ψ3,1,0
, 或 3px 3py
3,1,1
或 3dz2
3,2,0
, 或 3dxz 3dyz
3,2,1
, 或 3dxy
3d x2 y2
2. 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不能同时测准它的位 置和动量,不存在确定的运动轨道。它在核 外空间出现体现为概率的大小,有的地方出 现的概率小,有的地方出现的概率大;
3. 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波函数ψ和其相应的 能量来描述。波函数ψ是薛定谔方程的合理
解, 2表示概率密度。
4. 每一ψ对应一确定的能量值,称为“定 态”。电子的能量具有量子化的特征,是不 连续的。基态时能量最小,比基态能量高的 是激发态。
3,2,2
同一层轨 道数(n2)
1 22
32
自旋量子数 s
研究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发现,每条谱线都由两条距离 很近的谱线组成,是电子本身 具有自旋运动造成
s 只有+1/2、-1/2两个数值 自旋运动方向也可以用↑、↓表示 ↑、↑或↓、↓的称为平行自旋 ↑、↓的称为反平行自旋
归纳一:量子数的意义
角度波函数——只与l 和 m有关,是方位角
度 , 的函数
(一)氢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Ys
1 =0.282
4
z y
x
Ypz
3 cosθ
4
0 30 60 90 120 150 180
cos 1 0.866 0.5 0 -0.5 -0.866 -1
Ypz 0.489 0.423 0.244 0 -0.244 -0.423 -0.489
z
+
x
函数值为零的
-
xy平面称为节
面
1、记住9个轨道的名称
2、反映Y l ,m (θ, )~ (θ, )
3、Y l ,m (θ, )与距离核远近r无关
4、Y l ,m (θ, )与n无关 :不论n为何值,
只要l、m相同时,Y l ,m(θ, )的图形都一
样: Y1s=Y2s=Y3s
Y2p= Y3p
化
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磁量
子数m(方程求解时引入)
合理的n、l、m 的取值和组合所决定的ψ
才能合理存在
主量子数n
取值范围:非零正整数(1、2、3、……n) 物理意义 1. 决定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最大的 区域离核的远近; (电子层数) 2. 决定 电子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n值越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能 量越高
量子力学——原子轨道 =波函数 基态氢原子轨道的波函数
1s(r, , ) A1eBr
1
4
氢原子2s激发态轨道的波函数
Br
2s(r, , ) A2re 2
1
4
注意: “在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
或“占据某轨道的电子”的说法的 实际意义。
back
量子数
量子数是一些不连续的、分立的数值,
体现了某些物理量的不连续变化 ,称为量子
2.能量的量子化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和电子) 的运动不遵守经典力学规律。必须采用量子 力学的方法描述它们的运动状态。
量子力学的基础是:波粒二象性、测不 准原理和薛定锷方程。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现代概念
1.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具有质量、能量 等粒子特征,又具有波长这样的波的特征。 电子的波动性与其运动的统计规律相联系, 电子波是概率波;
Y3d=Y4d
5、节面:函数值为零的平面
6、正负号:反映了电子的波动性 这里注意:正负号与电荷毫无关系!
back
(三)电子云和概率密度
将空间各处电子出现概率
密度| |2的大小用疏密程
度不同的黑点表示
这种单位体积内黑点数与
| |2成正比的图形——电
子云
电子云越稀疏,电子出现 的概率密度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