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1
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艺术手法
![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艺术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0f66e4f12d2af90342e6d9.png)
引出问句, 判明类别, 说明答案, 分析效用
反问
用疑问的 形式表达 确定的意 思,以加 重语气
①加强语气,显得义 正词严,引起读者注 意,增强表达效果; ②变化句式,掀起波 澜.
引出问句, 判明类别, 说明答案, 分析效用
38
名称 名称解释
艺术效果
反复
有意重复 某个词语 或句子。 包括连续 反复和间 隔反复两 类
语言运用准 确,无懈可 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语科学,无法删 除;③用语合乎客 观实际,合乎事理 逻辑,合乎语法规
.
26
(4)补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 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 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
27
3.描写方法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 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 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 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6)并联: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 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 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 的复杂关联。
.
11
3.线索 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 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 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 中的空间、时间。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阅读 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 怎样描写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5c76181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1.png)
人物表现手法有哪些怎样描写人物小说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包括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人物表现手法是什么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4、心理描写心理是指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怎样更好的描写人物首先我们要熟悉我们所要描述的人的外貌特征,这样,才可以进行描写。
在日常生活时,要懂得去观察这些细节。
接着就要理清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动笔,才可以显得更传神,更深动形象。
在描写外貌特征的时候,不能单一的描述一个方面,而应多方面的进行描述。
或者也可以抓住一些突出的特点来描述。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时,我们可以适当的穿插一些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以此,来更好的烘托出神态外貌描写的作用。
当我们描述一个人的神态外貌时,要抓住其最主要的特征细节来描写。
不能描述平常人所共有的特征,如果这样就没有特殊性了。
在描述人物的神态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技巧,不能够平淡的去描述。
要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进行适当的写法改变。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a59b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1.png)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1、写实手法:通过给人物的行为、思想念头及言谈的逻辑连贯性等,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作者会把一个真实的人物塑造成真人真
事的形象;
2、用一笔洒脱之笔:把人物的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之间的内心活动
以雕塑的优美手法描绘出来,使角色的形象充满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3、象征手法:多用生活小物或单纯的比喻或拟人手法,来表达图
象深刻的含义,用简单的语言刻画出人物内在的感情;
4、符号手法:以一个物件或几个物件暗示着某种人物的性格特征,以简单的描写引出人物的特性,使读者对人物形象刻画地更加准确。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艺术与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艺术与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10a02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f.png)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艺术与表现手法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艺术和表现手法则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讨论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艺术和表现手法。
一、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可以使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的事物有更直观、更深入的印象。
在小说中,通过描写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着风格等细节,可以直观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描写环境气氛、人物内心感受等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境和人物。
在诗歌中,通过细腻的图像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可以让诗歌更具意境和表现力。
二、象征手法象征手法是表现作品主题的一种方法。
通过给人物、环境或物品附属象征意义,表达出对于作品主题所持的认识和观点。
比如,云雀在中国文学中往往被用来象征爱情,白兔象征纯洁等等。
另一些诗歌或小说则以人物的姓氏或名称作为象征,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字就隐含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味。
三、意象表现意象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常常以词语、形象、情感等形式表达主题思想。
在意象的表现中,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变的主题和情感,它让人更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并充满对作者思想的探究。
在日本文学中,常常会用“蝉”来表现短暂的生命和热情的激情。
在中国文学中,如《滕王阁序》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等经典的意象表现都是不可忽视的艺术品。
四、对话的运用在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往往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心情。
通过对话,可以了解人物内心的思想感受,也可以表达出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互动。
在小说中,通过对话可以让人物使其变得更加具有立体的描绘;在戏剧中,则是对话成为戏剧性冲突的关键手段。
五、线性经济学手法线性经济学手法又称叙述式或叙事式,是文学作品最常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它是指通过描述事件发展的过程来表达主题思想、传达作者意图的方式。
在线性经济学手法中,情节、人物、时间和地点是主要创作方向,通过这些因素的安排来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主题。
人物形象刻画手法
![人物形象刻画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27602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a.png)
人物形象刻画手法
人物形象刻画手法是指通过各种文学手段描绘出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刻画手法: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相貌、衣着、姿态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人物的外在特征和形象。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信息。
2. 语言描写:通过描绘人物的对话、语气和说话方式等,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3. 行动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绘,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特点和行为方式。
4. 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意识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5.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细节、环境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
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人物形象刻画手法,使人物
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化。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渲染或夸大人物形象,以免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c904d5d3b3567ec102d8ad9.png)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
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
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
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我觉得更满意。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③通过动作行为刻画人物形象。
如小说《守财奴》中“抢梳妆匣”一处动作描写:“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这一“纵”一“扑”写得生动极了,使人如见其形,如窥其灵魂,把一个金钱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侧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来间接刻画人物的描写。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宝玉的形象刻画,就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从母亲口中得知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a8b3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1.png)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不仅可以吸引读者,还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
那么,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内在特质。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应该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使读者对其产生共鸣。
可以从人物的性格、情感、动机等方面入手,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同身受。
比如,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和心理活动来揭示其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立体。
其次,要注重人物形象的外在形象。
人物的外貌形象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着装打扮等方面进行描述,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对人物进行过多的外貌描写,而是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描述,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
另外,人物形象的言行举止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反映其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来展现其个性,让人物更加生动和有趣。
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行为举止来展现其性格特点,比如通过人物的谈吐举止来展现其风度、气质,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展现其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和鲜活。
最后,要注意人物形象的成长和变化。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它应该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和成长。
通过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来展现其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和遭遇来展现其成长和变化,让人物形象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之,要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需要注重内在特质和外在形象的塑造,同时要注重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成长变化的展现。
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一个鲜活、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吸引读者,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够对你在创作中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6499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 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 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
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
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1.人物描写及作用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
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
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相反的人或事物来做陪衬。
提 醒
•人物描写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表现手法(如对比)、修辞手法、 语言等角度,但主要在人物描写手法上。具体指正面描写(语言、动 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与侧面描写两类。在判定所用的手法上要 注意两点:
•(1)具体而全面。
•(2)特别注意以下写人手法的判断。
•①侧面描写。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不要仅仅局限于正面描 写,不要遗漏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环境烘托等。
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 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 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 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细节描写
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 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 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 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 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 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4f674bad15abe23482f4ddd.png)
分析人物形象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记叙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二、知识梳理:要想理解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首先就要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般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1、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说话腔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
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
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教养、爱好、经历和遭遇等,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气质。
如鲁迅《故乡》中的对中年闰土形容憔悴的肖像描写,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痛苦、贫困生活。
语言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意表”。
读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的。
因而要揭示人物的精神、性格,就必须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
如《故乡》中刻画杨二嫂这个人物,除了极精彩的几笔肖像描写外,主要是写她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高度典型化的小市民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所想所思的内心活动的描写。
好的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语言行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中,多次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表现“我”对“车夫”的崇敬和“我”在车夫光明证直精神的感召下,勇于同自己灵魂深处的丑恶作斗争的自我解剖精神。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的具体描写。
描写时一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二要注意人物神态表情的变化。
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很多,可由人物直接倾吐,即通过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现;也可以由用记叙性语言来描述;还可以用比较曲折的方式,如写梦境和幻觉等来反映。
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
![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a52d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7.png)
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艺术家始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一、艺术形象塑造的内涵艺术形象塑造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法,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进行提炼、加工,创造出具有艺术价值的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既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服饰等外在形象,也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情感状态等内在形象。
艺术形象塑造的核心是表现人物的灵魂,让观众产生共鸣。
二、人物表现手法概述人物表现手法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进行刻画和表现的方法。
人物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在艺术创作中,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现人物形象。
三、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的关系艺术形象塑造与人物表现手法是紧密相连的。
人物表现手法是艺术形象塑造的手段,艺术形象塑造是人物表现手法的目的。
没有生动的人物表现,就没有鲜明的艺术形象;没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人物表现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注重人物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塑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形象。
四、艺术形象塑造的要点1.真实性与典型性:艺术形象应具有真实感,符合生活实际。
同时,艺术形象还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定类型的人物。
2.个性与共性: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既要注重人物的个性特点,又要表现人物的共性。
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活。
3.情感与理性:艺术形象塑造既要注重情感表达,又要注重理性思考。
情感使人物形象具有感染力,理性使人物形象具有深度。
4.形式与内容:艺术形象塑造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形式美是艺术形象的外在表现,内容是艺术形象的内在灵魂。
五、人物表现手法的运用1.肖像描写:通过细致的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
2.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其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物刻画的方法
![人物刻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fa0c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6.png)
人物刻画的方法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描写,如身材、面貌、发型、衣着等,来塑造和反映人物形象。
2. 角色行动: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如他们的谈吐方式、行动态度、与他人的关系等。
3. 思想感情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来展现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如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困难的处理方式、对于爱恨情仇的态度等。
4. 叙述者的观点:通过叙述者对于人物的评价和观点来间接地塑造人物形象,叙述者的个人态度和价值观念会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5. 他人评价:通过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和描述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他人对于人物的看法可以起到一种佐证和印证的作用。
6. 环境描写: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反映其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运用,以此来全面而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需要考虑人物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使其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和鲜明。
人物塑造的方法
![人物塑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c28b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4.png)
人物塑造的方法人物塑造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
那么,如何才能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呢?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物塑造方法。
首先,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需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外在的,比如长相、身材、穿着打扮,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性格、爱好、价值观等。
通过这些特征,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人物,从而对他产生共鸣。
其次,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是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举止可以直接反映他的性格和特点。
比如,一个勇敢坚毅的人物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而一个懦弱胆小的人物则可能会选择逃避。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另外,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也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应该是有生命力的,他应该会在故事中有所成长和变化。
这种成长和变化可以是心路历程上的,也可以是行为上的。
通过这种成长和变化,人物形象会更加丰满和立体。
此外,人物的背景和环境也是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物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都会对他的性格和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描述人物的背景和环境,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
最后,人物形象的塑造还需要有适当的情节和事件来支撑。
一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往往是通过他在故事中的行为和决策来展现的。
因此,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情节和事件来支撑他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他。
总的来说,人物塑造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塑造鲜明的个性特征、言行举止、成长和变化、背景和环境以及适当的情节和事件,我们可以塑造出更加立体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塑造人物形象有所帮助。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c93e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e.png)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 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 ,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
、抑扬结合
抑扬结合是指文艺创作塑造人物时,作者所倾注的两种不同的感情、态度,以及 由此而形成的艺术气氛。
抑,指压抑,贬低;扬,指褒扬,赞颂。由于人物性格具有并非单一的复杂多面 性,因此,在作品中最常见的是“抑扬结合”、“抑扬并用”。包括“先抑后扬”、 “先扬后抑”、“欲抑先扬”、“欲扬先抑”、“似抑实扬”、“似扬实抑”、“抑 中有扬”、“抑扬交错”等。
②人物上:心境平坦的渔夫与在仇恨中挣扎的伍于胥形成对此,凸显了伍于胥的内 心冲突,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③主题上:把渔夫改成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示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凸显 出人情温暖。
(2015·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 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 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 。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 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 ……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螺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 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 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5考虑”
从“自身作用”考虑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 是自身的作用。 从“衬托主要人物”考虑 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从“情节作用”考虑 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从“主题作用”考虑 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从“‘我’的作用”考虑 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因为“ 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8127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e.png)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 将人物的外貌特征和衣着细节进行生动描写,例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穿着的款式和色彩等。
2. 描述人物的身体语言和动作举止,包括微笑、眨眼、挥手等细节,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
3. 透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和语言表达方式来展现其性格特点,例如幽默风趣、严肃认真或者直率坦诚等。
4. 利用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的描写,透过其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情感变化来塑造人物的丰富性。
5. 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场景环境中,透过其与环境的互动来展现其特定的行为、态度和性格特点。
6. 描述人物的社会地位、职业身份和生活经历,通过这些身份信息来呈现人物的成长历程和社会背景。
7. 运用比喻、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行为的隐含联想来呈现人物的深层特征。
8. 利用人物的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衬托其特定的性格特点,例如通过人物与家人、朋友或敌人的相处来展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
简介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主要手法
![简介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主要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a2c3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2.png)
简介三国演义人物塑造主要手法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历史小说,以描写三国时期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线,塑造了许多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其人物塑造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1. 对比描写: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等方面的对立,突显出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如,曹操和刘备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主要角色,二者性格和风格截然不同,曹操阴险狡诈,有胆智且善用兵法,而刘备则仁义宽厚,重视人情义理,这种对比塑造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形象和性格。
2. 神鬼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神鬼幻化来突出其形象,塑造人物的高尚品格或英雄气概。
例如,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角色之一,他被描写成聪明伶俐、胸怀壮志,同时又有一些神奇的特质,比如他的发冠随垂天地,风雷葬雨,给人一种神秘而英勇的形象。
3. 忠诚描写:通过刻画人物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来塑造其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物都表现出了忠诚的品质,如关羽对刘备的忠诚、赵云对刘备的无私奉献等,这些形象使人物更加立体化。
4. 斗争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斗争和挣扎,突出人物的意志力和勇气,塑造其形象。
例如,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他用魏武之论挽留了张杰,展现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婉约的言辞,使其形象更加具有力量感。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丰富描写和多样表现手法,刻画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且各具特色。
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有哪些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f443bca8956bec0875e309.png)
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1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有什么
从肖像、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
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中外小说家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形式。
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
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
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
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
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中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统美的表现手法
![中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统美的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7855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7.png)
中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统美的表现手法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创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美学观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统美的表现手法。
一、讲究细节描写在中国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注重细节描写。
通过对人物外貌、衣着、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贾宝玉的聪明伶俐、情感丰富的形象,使读者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运用比喻与象征手法比喻与象征是中国文学中常用的表达手法,也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比喻与象征,可以将人物的特点与具象化的形象相结合,达到形象概括的效果。
在李白的诗歌中,他运用丰富的比喻与象征,将自己塑造成骚客形象,表达出豁达、自由的精神风貌。
三、注重人物心理描写除了外貌和举止的描写,中国文学还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矛盾纠葛等心理活动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鲁迅的小说中,他巧妙地将人物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传达社会现实的酸楚与悲凉。
四、运用典故与史诗题材典故与史诗题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传统美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历史典故与史诗题材的引用,使人物形象与历史、传统相联系,增加了人物形象的庄重与厚重感。
例如,在《西游记》中,吴承恩通过运用典故与史诗题材,将孙悟空这一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他的英雄气概与传世价值。
五、强调与环境的呼应中国文学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物形象与环境的呼应是人物塑造中的重要要素。
通过对人物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例如,在《茶馆》中,老舍通过对清末民初社会的描写,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时代变迁对人物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传统美的表现手法包括讲究细节描写、运用比喻与象征手法、注重人物心理描写、运用典故与史诗题材以及强调与环境的呼应。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cc03c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2.png)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描述外貌特征:通过细致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展示他们的形象。
可以描述人物的身高、体型、肤色、发型、面容等方面的细节,帮助读者形象地构建出人物形象。
2. 表现个性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和与他人的互动,来揭示其个性特点。
可以描写人物的语言风格、喜好嗜好、态度情感等方面,以此展示他们独特的个性。
3. 透过人物内心独白:使用人物的内心独白,直接展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读者可以通过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塑造人物形象。
4. 借助其他人物的评价:通过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可以通过其他角色的对话、内心独白或者行为表现,间接地展示人物形象。
5. 行为表现: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和身体语言,来展现其形象。
可以描述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走路方式等,配合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加真实地展现人物性格。
6. 刻画人物的过去经历:通过回顾人物的过去经历、揭示其成长轨迹以及事件对其性格塑造的影响,来刻画人物形象。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互相结合使用,以呈现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
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塑造技巧研究
![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塑造技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21ad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塑造技巧研究一、引言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不再是简单的英雄或反面人物,而是更加鲜活、自然的生命实体。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表现手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现代文学中人物塑造的技巧展开研究。
二、静态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现代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主要依赖于静态描写的技巧。
通过透过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等方面的细节,展现人物形象历程,强化读者对人物的感知和理解。
1、视觉形象呈现人物特色“塑造形象是根据人类感性认识的基础来描绘人物在读者心目中的全部形象。
”这是当代文学评论家朱舜水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解读。
利用视觉形象来呈现人物特征,是通过描写舞台、背景和环境氛围等来展示人物外观特点。
例如:大锤子在十三阶的屋檐下,黑漆漆的,伸手不能见五指,只见到几缕深色头发倏地闪过,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神秘、恐怖、不可捉摸的形象。
2、性格特点透过语言行为显露人物形象中,性格特点除了通过视觉形象,还可以通过语言和行为来呈现。
对话是人物行为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人物的语言,能够非常逼真地再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平凡的世界》中的林丁丁,在面对愚昧无知的祖父时,口中呼之爷,却在温馨时心有不甘,这种善变的心理状态,通过语言上的细节,展现出了她立体的人物形象。
而人物的一举一动也及其能够创造形象,每一个小小细节都有可能刻画形象,例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碰见达西在舞会上冷冰冰的态度,酒会时打量自己(在达西后视镜里看到的自己是一个无知的丑女),在众人面前自嘲,和受到达西专门应对的轻蔑伤害的态度,这些细节描写了伊丽莎白的性格反差,为人物形象塑造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动态展示人物发展历程静态描写尽管能够呈现人物的特点,但是还是不能展示出人物的历程,那么就需要利用动态展示的技巧来呈现人物的历程和发展。
1、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在人物发展的历程中,情感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描写人物的内心状况,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人物心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专业:英语教育学生姓名:周旭蕾准考证号: 216713200423指导教师:李师军老师2015 年 1 月 17 日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为19世纪的英国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所表达的女性主义意识和思想影响至今。
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极富个性的新女性形象——简•爱。
简•爱凭借其独立自主、提倡平等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与魅力。
本文将从著作创作的背景谈起,一步一步地揭开作者创作背后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人物刻画表现手法目录摘要 (2)目录 (3)一、夏洛蒂•勃朗特不平凡的一生 (4)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4)2.作品《简•爱》 (4)二、《简•爱》——作者的真实写照 (5)1.幼年 (5)2.少年 (5)3.青年 (5)三、《简•爱》——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7)1.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 (7)2.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 (7)3.作者欲表达的思想感情 (8)五、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一、夏洛蒂•勃朗特不平凡的一生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
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
但好在父亲是名校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会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
这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夏洛蒂•勃朗特5岁那年,母亲便罹患癌症去世。
由于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就被送进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
那里的条件极差,校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要受体罚,每逢周日,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
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
于是父亲便赶紧把夏洛蒂和她的弟弟妹妹们接回家。
之后,夏洛蒂便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在夏洛蒂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由于生活所迫,她必须赚钱供弟弟妹妹读书,几年后便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她又曾作家庭教师,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并未得到世人的尊重。
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她又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
她也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
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2.作品《简•爱》夏洛蒂热爱写作,早在14岁时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
她曾鼓起勇气给当时的桂冠诗人RobertSouthey寄去了自己的诗作,渴望得到他的指点,然而却受到了Southey的训斥。
夏洛蒂没有因此灰心,继续写作。
她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写了第一部小说《教师》,妹妹Emily和Annie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
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
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已被接受印刷,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她依然没有泄气,反而一鼓作气,开始写第二部长篇小说——《简•爱》。
皇天不负有心人,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
从此,夏洛蒂•勃朗特便如一颗灿烂的明星跃上英国文坛,光华四射。
在拜金主义严重污染的英国,金钱关系统治着人们的灵魂。
而夏洛蒂的《简•爱》却一反当时的人情世态,高声唱出了人生的赞歌,重视人的价值,提示了人的灵魂美。
这部小说自1847年10月问世以来,一直为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们争相传阅,视为杰作。
二、《简•爱》——作者的真实写照小说中作者把描写的角度集中在第一人称“我”的身上,通篇的情节、对话、环境及行为描写,都是“我”的所感、所思、所见、所闻。
按时间顺序展开故事,刻意塑造了孤女简•爱这一典型形象。
她身材矮小、姿色平常、性格倔强、敏感多才、富于幻想、感情奔放,犹如一块棱角分明的金刚石,所经之处碰击出一串耀眼的火花,这些火花使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也照出了阴暗中的丑恶和虚假,揭示出人的内心世界,痛快淋漓地鞭挞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世俗颓风。
然而这么一个形象作者是如何构思出来的呢? 在我们了解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后, 便会得到答案—《简·爱》实际上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简·爱的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 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1.幼年夏洛蒂·勃朗特出身于1816 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 在她五岁时母亲去世。
而简·爱的父亲也是位牧师, 母亲是盖茨赫德府的小姐。
不过她自幼父母双亡, 被姑妈收养。
2.少年夏洛蒂·勃朗特有两次截然不同的寄宿生活经历。
第一次是:1824年, 她和她的姐弟被送进了当地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
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夏洛蒂·勃朗特的两个姐姐被传染上了肺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第二次是:1831年, 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把她送进了罗赫德寄宿学校。
寄宿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 在这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得十分愉快。
而简·爱同样也有一段寄宿生活的经历:简·爱十岁时被姑妈送进了罗沃德寄宿学校。
她在这里的生活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她刚进罗沃德寄宿学校, 这里生活条件艰苦, 她在肉体上和心灵上都受尽了摧残。
第二阶段是:简·爱逐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 在这里愉快的生活, 并且留在这所学校做老师。
由此可见, 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一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第一所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而简·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二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罗赫德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
3.青年夏洛蒂·勃朗特在1838 -1842 年与妹妹们辗转各地, 以当家庭教师为生。
而简·爱同样也有一段做家庭教师的经历, 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使她认识了小说中的男主人翁—罗切斯特。
简·爱在报上登了做家庭教师的广告, 得到了费尔法斯太太的回信。
于是她便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
夏洛蒂拒绝好友的哥哥的求婚给好友的信中写到:我对他没有, 也不能有愿为他牺牲性命的强烈爱恋;假如我要结婚的话, 必须用这样崇敬的眼光看待我的丈夫。
她曾对她的姐妹说:我要使你们看看, 一个像我自己一样矮小不美的女主角, 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一样引人人胜。
她所写的简·爱就是如此。
不过她说, 简·爱并不是她自己。
但简·爱对爱情的态度明显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到桑费尔德庄园, 简·爱不因出身低微、相貌平平而自惭形秽, 乞求怜悯。
而是敏锐、自尊、倔强,像捍卫生命一样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在富有、傲慢的人面前没有一丝媚态, 始终不卑不亢, 落落大方。
当主人罗切斯特命令简·爱跟他多说话以博得他高兴时, 她坚定地回绝了。
简·爱以她的勇敢、坚定和忠诚博得罗切斯特的爱, 而这种爱是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独立的人格为基础。
罗切斯特对她平等相待, 尊重她的人格, 满足她的自由要求时才能接近她, 赢得她的爱。
简·爱不顾门第观念, 大胆与罗切斯特相爱。
在与圣约翰的交往中,简·爱也争取自由、平等、独立, 毅然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
简·爱极力反对那种庸俗的以貌取人的爱情观;也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功利主义的爱情观, 表示了她要求主动追求爱情的平等思想, 体现了作者心中追求的美好爱情是平等、互爱, 没有门第观念的。
作者通过简·爱体现了自己心中的婚姻爱情观。
三、《简•爱》——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1.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乔·亨·刘易斯曾以不无钦羡的笔调评价过《简·爱》的人物:“人物不多,刻画得常异常精炼。
就连那些只描出一个轮廓的人物如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谭波尔小姐、菲尔费克斯太太、罗莎蒙德和白兰奇,都勾勒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手法的灵活巧妙……。
简·爱本人更是一个创造。
但是这个人物的细致处理,就暗示出一种非同一般的戏剧天才。
……罗切斯特先生也刻画得很好,来自生活。
……欧仁·福萨德也赞誉说:“关于《简·爱》的人物,我也无可指摘;他们是真实的,特别是简·爱这个人物;小说中每一场景都于极细微之处赋予他们一种饱含生命的坚实感。
”法国评论家爱弥尔·蒙泰居也曾赞叹:“《简·爱》的伟大价值,……在三个人物性格的塑造。
他们是三个不同凡响的创造物,三个在文学中没有先例的新发明的、新发现的人物。
任何一本小说中任何一个主人公,不论老的或新的,都与他们不相象,……他们在文学上没有亲属,不论近亲或远亲。
”戴维·塞西尔也承认:“……就连亨利·詹姆斯也做不到象夏洛蒂·勃朗特写得最成功的时候那样,把一个人物个性的形象传达得如此有力。
……”诸如此类的评价不计其数,这些评论在今天也依然是评价《简·爱》人物的权威论断,充分说明了《简·爱》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在不同时代所具有的不变魅力。
《简·爱》第一版的题目是《简·爱,一部自传》,正因为如此,作者采用了以女主人公为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于是,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亲密地与这个人物接触,甚至可以在想象中把自己和她等同起来,共同感受她的心灵世界和感情世界;于是,简·爱这个人物的发展也就有了较为清晰的脉络,她的个性特征也就显得尤为突出和明显。
2.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英国评论家戴维·洛奇的论文集《小说的语言》中有一篇专门研究《简·爱》的文章,而这篇文章就侧重于作品的意象分析。
戴维·洛奇指出:“夏洛蒂·勃朗特做到了通过一种体系,把她小说中迥然不同的因素统一起来,这就是‘客观关联物’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是诸元素一一土,水,气(或译:风),火。
”而这样的意象描写并不能证明作者是自觉的蓄意的象征主义小说家,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女主人公动荡起伏的内心生活”。
而在这些元素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火是小说中出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意象。
戴维·洛奇统计,《简·爱》一书中约有85处提到家庭炉火,43处形象地提到性格和情感方面的火,10处实际地提到着火,4处提到地狱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