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儿童文学文本特征
第四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 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
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于 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节是 其阅读的天性。
4、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构成的一般方式: ①“纵式结构”
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和时间的先后顺序
来安排情节。
②“横式结构”
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联系的生活场景或
情节并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特殊构成方式: ①三段法结构(《愿望树》)
也称“三迭式”。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重在表现 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是中外民间 儿童文学作品常用的传统方式。
下 雨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孩子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那么,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呢?
一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儿童的生活经验得到有效的、
一、故事性的构成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1、故事元
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是故事发
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其他内容和形式都 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的。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置、
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教学目标:掌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教学时数:6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故事性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1 、故事情节:作品中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的循序发展、环环相扣形成故事情节。
2、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性质。
(故事一定要有故事情节) 3、儿童的阅读为什么尤其注重故事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
二、故事性的构成(一)故事元与矛盾体现物 1 、故事元:基本故事,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
2、相同故事元可以有不同的故事。
1/ 53、故事元与情节的区别:故事元可以是没有个性特征的,它只不过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产生的中心事件;而情节却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它运用其构成的最小元素细节对中心事件进行演绎。
4、矛盾体现物:即道具,用以推动情节的展开。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火柴,《跳水》中帽子,《风筝在天空飘》中的风筝等。
)(二)传奇性与意外性(离奇曲折、不同寻常):利用偶然、巧合、夸张、超常的形式、幻想等手段来达到。
(三)完整、连贯、生动、曲折完整:发生、发展、转化全过程(即有头有尾)。
连贯:节奏紧凑,不松散(无大跨度的跳跃性)。
生动:令人难忘,引人入胜。
曲折:情节起伏,有悬念。
(四)悬念与气氛控制悬念:悬而待解的疑端,常出现在紧要处、紧张时刻。
(电视连续剧集与集交结处常有悬念。
)(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语言 2、特殊的构成---------------------------------------------------------------最新资料推荐------------------------------------------------------ 方式(1 )三迭式(如三打白骨精)(2)连环式(反复至少有四次,如《尾巴》)(3)对立式(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故事性的依赖程度会有所不同。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文 体 特 征
一、儿童文学的题材
题材是指作家从客观现实生活中 选择出来,经过集中、提炼和虚 构而成为文学作品的材料的一组 生活现象,即作品中所描绘的具 体事物。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 与处理主要受三方面制约:一是 作者自己的生活实践;二是作者 的世界观和儿童文学观;三是儿 童文学读者的审美情趣。第三方 面是构成儿童文学创作题材特殊 性的基本因素。
情节的集中性
单纯性原则强调作 品线索的不枝不蔓, 而集中性原则强调 的是作品线索串起 的每一细节的生动 与丰满,使情节单 纯而丰富。
木偶奇遇记
四、儿童文学的结构
完整性原则: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不管篇幅长短, 都要求有头有尾,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整体,这是 结构上最基本的原则。 一方面,他们不能接受那种没有尾巴的作品,因 为这意味着作品尚未结束;而没有结束的作品, 会使他们如同面对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样疑惑 不解。 另一方面,结构的完整性还与结局的圆满性息息 相关,原因在于,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世界,他 们习惯用一种肯定的心绪看待周围环境,并作出 积极的评价。
儿童文学题材的广阔性
“孩子是令人信服的,他常常想 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 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 空,他想潜入蚁穴……” ——鲁迅 除了暴力和性,儿童文学在题 材的选择上非常自由。
“是的,写给儿童看的作品也 好,写给成人看的作品也好, 都毫不例外地要使作品适应 他们的理解力,这是从事文 学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 题。” (别林斯基)
从题材的选择看,以写儿童生活为主; 从题材的处理看,要以儿童能够理解为前提。
二、儿童文学的主题
从主题的表达基调看, 具有积极、明朗、健 康、蓬勃向上的特点。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 善总是战胜恶,美总 是战胜丑。儿童文学 的主题与悲观主义无 缘。
儿童文学 文本特质
《金色花》——散文
《不知道和小问号》——诗
例:《夜莺》
《“下次开船”港》
(四)、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
每一个儿童都有渴望故事的需求,希望从自己的阅
读读出故事是来故事是儿童阅读的共同心理,而“故事”
是需要叙述的,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
叙述功能,这种叙述性体现在儿童文学不同的体裁中。
(三)寓言用故事性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载思想
例: 《以叶障目》
*语言特点
形象性 简洁性 音乐性 叙述性
(一)、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的形象化性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 帮助儿童调动自身经验去体会、感悟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 引导儿童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例:安徒生《海的女儿》对海的湛蓝与深广形象化描绘。
◆ 鲜明的色彩感 。例:《海的女儿》《插秧》
(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
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丰富多样而又明白简洁。 例:《阳光》
(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儿歌、儿童诗以不同的节奏、韵律构成音乐性。短促有力的节奏造成明朗向上的音乐感。缓慢稳静的节奏造成平缓的音乐感。儿童散文、童话、儿童小说也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传奇性是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乃至超常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奇异的巧克力工厂》
以大胆的想像、高度的夸张、营构离奇曲折的故事和 奇特的人物、事件,创造富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
传奇性是艺术虚构的独特表现: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本特征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本特征第四章文本特征第一节故事性一、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二、故事性的构成:●“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故事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如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故事元是“张嘎子参加八路打日本鬼子”,与人物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并串联起故事情节的特定生活物件,就成为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乃至超长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的情节即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和曲折性,完整性是故事情节的重要特征,指故事要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全部过程。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无松散拖沓。
生动性主要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而达到的令人难忘、引人入胜的效果。
曲折性要求注意情节的起伏、悬念的设置,采用“圆满—缺陷—补救”的技巧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悬念是叙事型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有的创作技巧,是作家在情节发展中所铺设的悬而待解的疑端。
气氛控制是叙事性文学的常用技巧,指作者对作品所展示的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创作之时会更理性地使用通俗直观的富有动作性、对话性和表情性的“儿童文学口语”去进行的艺术的表现,也称之为“故事语言”。
●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1“纵列式结构”也称“顺叙法”,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分为按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人物经历变化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事物的来源或产生的自然进程三种程式,有利于满足儿童读者希望从头到尾,有声有色地阅读故事前因后果的愿望,有利于丰富故事的可传性因子。
——德国鲍圭埃特《一封信》2“横列式结构”是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并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第四章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
• 2 、儿童文学语言的超前性——指儿 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稍稍超过儿童的 实际接受能力。
二、儿童文学语言的可接受性与超前性。 1、儿童文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1)首先指儿童文学的语言应该为少年儿童能 理解和接受,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儿童的理解能力,以及儿童对语言掌握的 情况出发。 • • • 儿童文学语言的可接受性体现为以下特点: 浅显 简洁 准确 流畅 明白如话
2)其次指它比一般文学语言更具体, 更形象,更生动,更体现趣味性。
帽子的秘密 柯岩 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 他是一个三年级生。 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五分, 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 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 漆黑的帽檐亮闪闪, 别说把它戴在头上, 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 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 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 妈妈把它缝了又缝, 不知道为什么它总是坏。 妈妈叫我跟哥哥一块儿, 看看帽檐怎么会掉下来, 可是哥哥只要一见我, 马上就把我赶开。
• 2、叙述人语言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在塑 造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 生活时所使用的语言。 • 叙述人语言的特点: • 1)色彩感和形象感,能够产生视觉感 • 2) 充满音乐性(具有音响效果)
• 例:刘健平小说《黑金石》中对雨景 的描写: • “咕呱,咕呱”,塘里的青蛙, 一声连一声地唱着,“知——知——” 树上的蝉不紧不慢地拉着弦,“喀 嚓——”一声夏日的闷雷由远而近,从 半空滚过来了,“哗哗——”瓢泼大雨 象炒豆似地撒在塘里。
第四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 从语言运用上自身特点看,文学作品的 语言分为两种: • 叙述人语言 • 人物语言
• 一、儿童文学的人物语言与叙述人语言。 儿童文学的人物语言与叙述人语言。 • 1、人物语言——作品中人物对话和一 部分心理独白。 • 人物语言的特点: • 1)充满童趣 • 2)人物语言服从有关服务于对人物性 格、心理的揭示。 • 例:《帽子的秘密》、《我是男子 汉》
教案~~~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坐火车》 小板凳呀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 我们的火车跑得快呀,我当司机把车开。 (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抱娃娃的靠窗坐,牵小熊的往后挪, 皮球积木都摆好,大家坐稳就开车!(轰隆
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呜)
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P104)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四)趣味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插图在构图、色彩等方面都和一 般的文学作品插图有所区别。 1、构图上,儿童文学的插图都采用二维空间的构图 方式。
2、色彩上,主要运用鲜艳明丽的色彩。
3、儿童文学插图的趣味性还表现出一种贴近儿童的 艺术创造。
三、插图的功能 (一)助读功能 儿童读物往往需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出现,将读物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 观化。
如何创设语言的形象性?(P84)
(一)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大量运用比喻、拟人、 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儿童的生活经验得到有效的、最 大限度的迁移,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亲切起来,从 而更容易被儿童感知和理解。 “你红红的脸蛋儿像苹果一样。”
(二)突出语言的动作感(P86) 动作感强烈的文学语言不仅能够唤起 儿童对认识对象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强对 认识对象的理解。 《三打白骨精》
(六)绕口令 绕口令也称急口令或拗口令,指用双 声、叠韵词语或发音相同、相近的字词组 成的具有简单意义和幽默韵味的传统儿歌 形式。 《气球换皮球》 小齐吹气球,小于玩皮球。 小齐要拿气球换小于的皮球, 小于不拿皮球换小齐的气球。
• 《阿牛放牛》 • 有个孩子叫阿牛, 阿牛上山放老牛, 老牛哞哞叫阿牛, 阿牛回家骑老牛。 • 《兔和肚》 • 白兔是白肚, 黑兔是黑肚。 白兔白肚不是黑肚, 黑兔黑肚不是白肚
四、叙述性 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现着明显的叙述功能, 在童话、故事、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中,无论是 叙述话语还是人物的对话,都有很强的叙述性。 安徒生《海的女儿》 (P90) 泰戈尔《金色花》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特点:意外性的创作技巧,既要意料之外,又要情理 之中的故事效果
例子:伊索寓言《驴子和骡子》
有一个赶车的,赶着一头驴子和一头骡子动身出门去了。驴子和骡 子都驮着重东西。驴子起初在平地上还能稳稳当当地走;可是到了一座大 山脚下,要走上陡坡,就觉得有点儿受不了了。他要求骡子代他担负一 小部分,好让他把大部分东西驮到家里。可是骡子不答应。不久,他们 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驴子驮得筋疲力尽,一交摔倒,登时就死了。赶 大车的无法可想,只好把原来归驴子驮的东西都加在骡子身上,连剥下 来的一张驴皮也放了上去。骡子驮着这么多的东西,一边叹气一边对自 己说:“唉,真是活该!当初驴子要我帮他一点儿忙,要是我答应了,现 在也不至于除了驮上他驮过的东西之外,还得驮他的臭皮囊了。”
儿童文学以儿童读者为接受对象,承担着引导 儿童正确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作用。由于 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还 是肤浅的,幼稚的。这就形成儿童文学形象刻画单 纯美的艺术品格。
如《西游记》,又如小兵张嘎、铁臂阿童丁、白雪公主、唐老 鸭等。 阿童木是一个拥有着一颗比人类更善良与更懂得包容的心的 机器人。恰恰因为有心,阿童木便在一些人的排斥中帮助并 拯救着人类。他坚信着人类与机器人能成为朋友,即使自己 身为机器人也相信着人类。
小纽扣
蓝星 徐华
小纽扣, 掉下来。 弯下腰, 拾起来。 带回家, 缝起来, 一二三, 站一排。
童话、儿童小说讲述的往往是以人物为中心的 ‚性格型‛故事注重的借用故事性刻画人物形象。 例《名侦探柯南》、《舒克与贝塔》 人物形象的各种故事的聚合来凸显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寓言用故事性来承载思想 例:德国寓言《没有嫉妒的友谊》
作品的意境鲜亮明朗,富于色彩。这种明朗美主要依赖 于作家在运用语言时,对词汇色彩的把握。 例如童话《金色的房子》 田野里有一座房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太阳一出来,照得一闪一闪的,漂亮极了。有一个小姑娘就 住在这金色的房子里。每天早晨,她提着一只花篮,到草地 上去采花。一天,小姑娘又去采花了,一只小羊跑来对她说: ‚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 色的屋顶亮堂堂!‛一只小鸟飞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 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 堂!‛一只小狗跑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 子真好,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一只小猴 跑来对她说:‚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红的墙, 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
简述儿童文学的特征
简述儿童文学的特征
儿童文学,是针对12岁以下儿童写作的文学范畴,它是为了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而产生的文学形式。
其特点独特、丰富、有成长性和教育性,下面就详细讲述儿童文学的特征。
1.语言简单易懂
作为儿童读物,语言简单易懂是其最大特点之一。
儿童文学中的语言方式大多是朴素明了、深入浅出的,符合儿童语言习惯,方便儿童理解和记忆。
简洁有力、形象生动,有利于孩子有效地领悟作者的主题思想、领略文学魅力,从而提高其语言沟通能力。
2.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更多的儿童文学采用了绘画、漫画等形式,极具可读性和可感性。
而且,与传统文学作品一样,儿童文学也采用了多种文学体裁,如童话、诗歌、寓言、小说等,以及众多的教材和读本。
不同形式的文学体裁和多种表现形式的融合,让儿童文学更加多样化,更具发展性。
3.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儿童文学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基础。
儿童文学的内容涉及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游戏、娱乐、学习、成长、感情等等。
在内容的编写中,充分考虑到了儿童心理、儿童认知水平,更能够引起儿童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4.注重教育性和思想性
儿童文学不是简单的故事,它也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
通过作品里的人物塑造、场景设定等,旨在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深刻追问生命意义,在充分欣赏丰富多彩文学的同时,也能够愉悦地接受教育感染。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的特点是丰富多彩、教育性和思想性、简单易懂、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这给世界的儿童带来了无数的阅读机会,进而对于儿童的全面成长、受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简述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简述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简洁明了:儿童文学需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故事,避免对儿童的阅读和理解造成障碍。
2. 朗朗上口:儿童文学通常采用朗朗上口的韵律和节奏,使儿童更容易记住、背诵和模仿。
3. 生动形象:儿童文学需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情节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 自然质朴:儿童文学通常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描述人物和环境,使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道理。
5. 寓意深刻:儿童文学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旨在引导儿童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概要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概要
其次,儿童文学的情节扣人心弦,充满冒险和惊险氛围。
儿童喜欢看
到主人公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并通过勇气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
的情节安排能够培养儿童的勇敢和探索精神,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困难
和危险。
第三,儿童文学经常以幻想元素为特色。
不同于现实主义文学,儿童
文学常常采用奇幻和童话的元素,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异的虚构世界。
这些幻想元素可以是神奇的动物、神奇的力量或者是超凡的冒险故事。
这
些元素能够满足儿童对奇幻和想象的需求,也使得故事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第四,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往往以教育和启发为目的。
儿童文学不仅
仅是为了娱乐,也是用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通过故事中的主题和
情节,儿童可以学到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思考和
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种教育性的特点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最后,儿童文学还注重表达友爱和乐观的价值观。
故事往往强调友情、家庭关爱和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价值观的传递,儿童能够学到如
何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体验到友谊的温暖和家庭的爱。
总的来说,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包括: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扣人心
弦的冒险情节、幻想元素的运用、教育和启发的目的、独特的人物塑造和
角色描写,以及友爱和乐观的价值观表达。
通过这些特征,儿童文学能够
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章文本特征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 现 。 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也称 ‚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第一 组成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引力 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败。
儿童化的文学口语用词通俗明白,语句结构简单, 还含有富于情态表现力的对话性语气,所以往往能 使作品产生一种将作者和儿童读者置于一个场景中 进行直接对话和交流的特殊效果,从而拉近了作者 和儿童读者的距离。 (英)唐纳德·比塞特《一个唬老虎的小男孩》
„„老虎只等沙奇一走近,就“崩”一下蹦了出来,嘴里吼叫着:“呼 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沙奇也对着老虎吼叫:“呼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 !”/老虎生气了。“他把我当成什么啦?”他寻思道:“当成猫?当成兔子 ?当成玩熊?唔,不对,应该叫‘浣熊’?”/过了几天,沙奇又到外面去, 他正在路上走着,被老虎看见了,他一下从大树后头蹦了出来,这回叫得 比前回更响了:“呼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尔!”/“您好 ,老虎!”沙奇说着,用手拍了拍老虎的肩膀。沙奇拍老虎的肩膀,老虎觉 得太受不了啦,就撒腿跑了。它灰溜溜的,尾巴拖在地上。它磨了一阵瓜 子,学着吼得更响:“我是老虎呀!”它说。“老虎!老虎虎虎虎!”„„
(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1.传奇性的含义:作品的传奇性,一般是指它的 情节曲折离奇,具有某种怪异性和神秘色彩。 实现传奇性的手段:在情节的展开上,往往通 过偶然、巧合、夸张、幻想乃至超常的形式来 促成情节变化,使情节跌宕有致、扣人心弦, 又能收到出人意料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传奇性也是艺术想像的产物。 瑞典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人物形象的奇特性 意 卡洛·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在鲸鱼腹 中与父亲相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文本特征
第一节故事性
一、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二、故事性的构成:
●“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故事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
是故事的母体,如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故事元是“张嘎子参加八路打日本鬼子”,与人物活动发生直接关系,并串联起故事情节的特定生活物件,就成为故事情节展开的“矛盾体现物”,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是在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偶然、巧合、夸张
乃至超长的形式来促成情节变化,从而使故事的情节即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和曲折性,完整性是故事情节的重要
特征,指故事要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全部过程。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无松散拖沓。
生动性主要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而达到的令人难忘、引人入胜的效果。
曲折性要求注意情节的起伏、悬念的设置,采用“圆满—缺陷—补救”的技巧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悬念是叙事型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有的创作技
巧,是作家在情节发展中所铺设的悬而待解的疑端。
气氛控制是叙事性文学的常用技巧,指作者对作品所展示的具体环境及其所给予人物和故事发展之影响的艺术把握或表现。
●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创作之时会更理性地使用通俗直观的富有动作
性、对话性和表情性的“儿童文学口语”去进行的艺术的表现,也称之为“故事语言”。
●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
1“纵列式结构”也称“顺叙法”,以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分为按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人物经历变化的自然进程;按某一事物的来源或产生的自然进程三种程式,有利于满足儿童读者希望从头到尾,有声有色地
阅读故事前因后果的愿望,有利于丰富故事的可传性因子。
——德国鲍圭埃特《一封信》
2“横列式结构”是按空间顺序将若干前后并无直接联系的生活场景或情节并列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共同表现主题。
——日本民间故事《好运气的猎人》
3“三迭式结构”也称“三段法”,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一般遵循三段式发展的原则:或把事件分成开端、发展、结局三个阶段进行陈述,或在人物事件的配制上以“三”为单位,或重在表现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
4“连环式结构”也称“多段式情节反复法”,作品情节反复的次数一般在四次以上,知道故事情节结束为止。
结构主要有:直串式(顺序反复程式)比安基的科学童话《尾巴》、头尾串式(循环反复程式)民间童话《老鼠娶亲》、双串式英国凯瑟琳《煎饼帽子》、一串一解式民间动物故事《猴子摘包谷》。
5“对立式结构”也称“对照法”,即从正反、左右、前后、上下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来组织情节。
——张铁苏的儿歌《没耳朵变尖耳朵》
6“误会式结构”也称“误会法”,即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误会来推进故事情节以突出故事性》——寓言《狐假虎威》
7“递进式结构”也称“递进法”,即故事由前后事件构成,两个事件相互联系,前事件为后事件作铺垫。
——张汉忠的儿童故事《自己骗自己的故事》8“设伏法结构”即在故事情节发展中铺设悬而待解的疑端,在故事发展的关键时候进行披露,以推动情节发展的结构方式。
——美国史梯曼的儿童生活故事《摩尔根又掉井里了》
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体现:
●儿歌、儿童诗用小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蒋应武《小熊过桥》、
金波《春的消息》
●童话、儿童小说用故事性来加强形象的塑造——孙幼军《小狗的房子》
●寓言用故事来荷载思想——德国莱辛《没有嫉妒的友谊》
第二节语言特点
一、形象性
如何创造语言的语言性?
●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可感的形式显现出来,大量运
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则使儿童的生活经验得到有效的、最大限度的迁移、使陌生的事物变得亲切和熟悉起来,从而更容易被儿童感知和理解——台湾诗人林焕彰《日出》
●突出语言的动作感——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
●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詹冰《插秧》
二、简洁性——苏联作家谢尔盖耶夫的儿童小说《我家房外的青草地》
三、音乐性——安徒生《夜莺》
四、叙述性——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三节插图
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不认识文字符号的幼儿往往能通过画面发现有趣的知识和故事,在图画的指
引下渐渐熟悉阅读技能、最终走入文学的大门
●儿童已不需要依靠图画来对文字作辅助性解说,此时图画的作用便是增强阅
读效果和提升审美感受
二、插图类型
●按色彩可分为彩色和黑白
●按绘画技法可分为线描、水彩等
●按文字内容的表现方式可分为写实和抽象
优秀儿童插画家圣.埃克絮佩里为自己的作品《小王子》、万巴为自己的作品《捣蛋鬼日记》、让-雅克.桑贝为《小淘气尼古拉》创作插画。
三、插画的特征:直观性、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趣味性
四、插图的功能:助读功能、再创造功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