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古典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2018课标)
诗歌鉴赏复习提纲(二)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朝代】宋代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介绍: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
诗歌大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雁去。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2分)写出边塞的荒凉,冷清豪迈的景致。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
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朝代】宋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词鉴赏专题汇总【一、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高考古典诗词真题鉴赏
高考古典诗词真题鉴赏源自高考诗词高考所选诗歌材料在思想内容上大多是积极向上的,这很容易导致考生在体会这些内容时拔高原有主题。
而命题者恰恰常在此点上命题。
因此答题时应该围绕题干,仔细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研读题干,特别关注某些词语,如“从全诗看”“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请从写景的动静和写景的顺序”等等。
须知,只有吃透命题者意图,才能比较容易的找出正确答案,才不会盲目作答。
【高考真题】(1)(2018年高考全国课标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B 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
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2.【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诗词鉴赏》新版教学大纲(首师版2018)张振鹏首都师范大学
《诗词鉴赏》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诗词鉴赏是一门以中国古代诗词名作为鉴赏对象的选修课。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间接培养写作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的灿烂辉煌,把握每类作品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特征,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并能写出具有个人见地的诗词赏析文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分类情况。
2.理解八大类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3.熟悉八大类诗词的典范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掌握中国古代诗歌中诗、词、曲的异同点和基本特征,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路径。
5.运用文学鉴赏理论解读古代诗歌作品,并能制作图文并茂的PPT当众讲解,能独立写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赏析论文。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诗词鉴赏路径(理论3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2.理解鉴赏中国古代诗词的意义。
3.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路径。
4.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古代诗词鉴赏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意境揣摩和语言品味。
理论教学内容:1.1诗词鉴赏路径(理论3学时)1.1.1中国古代诗词的基本特点。
(了解)1.1.2鉴赏中国古代诗词的意义。
(理解)1.1.3诗词鉴赏的基本路径。
(熟悉)1.1.4 诗词鉴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掌握)第二章两性恋歌鉴赏(理论3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两性恋歌发展概况。
2.理解中国古代两性恋歌的基本内容。
3.熟悉中国古代两性恋歌名篇。
4.掌握古代两性恋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5.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尝试独自鉴赏作品。
教学重点:各时期经典作品鉴赏教学难点:对作品情感蕴含的探寻和意境的把握。
理论教学内容:2.1两性恋歌鉴赏(理论3学时)2.1.1中国古代两性恋歌发展概况。
(了解)2.1.2中国古代两性恋歌的基本内容。
2018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试题解析(2)_诗词鉴赏
2018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试题解析(2)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试题解析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4分)【赏析1】司空曙与卢纶,既是表兄弟,又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历诗人,所以当卢纶前来住宿时,司空曙极为高兴。
便挥笔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诗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写喜悦之前,先写悲凉。
首联写诗人的住处荒僻,没有四邻,毫无家产,十分贫困。
颔联写他孤独而衰老。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而比的手法,写尽了孤独衰飒的况味。
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头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苍老衰飒一样。
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
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其实,三诗各有特色,都能当得起后面这几句,正可不必硬分高下,以上司空曙用了两联诗句,写尽了自己的悲凉凄苦,而且目的正是为了烘托后面的喜悦之情。
颈联说,因为我失意沉沦已经很久,所以见到你能频频地来看我,跟我亲近,我内心既觉得惭愧,更十分感激。
“患难见真情”,在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浊世中,有如此知心的一位表弟能常常登门探视,安慰,论诗,怎么能使诗人不喜出望外呢?所以尾联进一步说,这大概是我们平生本来就有情分,更何况你我又是表亲呢?如此恳切的话,真是情见乎辞色,卢纶听了之后,一定会跟他格外亲近吧?总之,此诗运笔疏淡,写景真切,感情纯朴,结构精巧,的确是司空曙的一篇杰作。
2018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
2018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1)“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
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项符合题意。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句子内容的理解力。
整体理解诗歌,把尾联放进整首诗理解。
《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
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
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
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第回到家乡的同年秋天(元和三年九、十月间)再次来到洛阳寻求政治出路,冬天西去长安求仕,第二年(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的春天谋取了奉礼郎一职,当上了从九品上的小京官,终于开始了他并不适意的政治生涯。
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赏析诗句》
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赏析诗句》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之赏析诗句》【学习目标】一、了解全国卷诗歌鉴赏命题形式和考查规律;二、掌握赏析精美诗句的答题规律和模式。
【导入学习】全国卷诗歌鉴赏命题形式和考查规律:1.试题形式,由原来的两个简答题变为现在的一选择一简答。
2.考查内容,合乎常规,基本在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范畴。
3.诗歌选材,偏重名家大家,全国卷三套皆为大家,欧阳修、苏轼、白居易。
其它地方卷亦多涉及。
4.难度降低,诗歌内容不生涩怪僻,选择题降低了难度,但题目思维含量大。
【自主学习】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14.BE(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答案,可以调整为标准答题模式) 总结答题模式:先点出其修辞等手法,再紧扣句子分析,最后表述其作用、效果。
【合作学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6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8.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3分)【答案】8.“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要赏析古诗中某字的妙处,可从该字的意义所蕴含的情感、所描摹的情态、所描绘的形象等方面去赏析。
比如本题,“偷”本是个带有贬义的动词,可经作者用在此句中,便把孩子敛声屏气、蹑手蹑脚、东张西望扑打枣、梨的情态十分逼真的显现出来,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儿童偷把长竿”,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甚似特写镜头: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犁、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犁、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
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
白话译文山园里一望无际的松林竹树,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接。
隐居在这里,与世无争,也该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一份祭肉,又恰逢床头的那瓮白酒刚刚酿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一场。
西风起了,山园里的梨、枣等果实都成熟了。
一群嘴馋贪吃的小孩子,手握着长长的竹竿,偷偷地扑打着树上的梨和枣。
别叫家人去惊动了小孩子们,让我在这儿静静地观察他们天真无邪的举动,也是一种乐趣呢。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解析】释字、入句、达情——诗歌鉴赏炼字题解题技巧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答案解析和诗歌翻译共8页
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白话翻译)二、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一、(2018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二、(2018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推荐-2018年高考诗歌赏析解析资料(部分) 精品
2018年高考诗歌赏析解析资料(部分)一、全国卷1诗歌赏析: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
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
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
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
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
诗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
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
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潘大临是属江西诗派,他的作品原有《柯山集》二卷,已佚。
现在尚存的作品只有二十多首诗和那句脍炙人口的“满城风雨近重阳”。
当时人们对他的诗歌评价甚高,黄庭坚称他“早得诗律于东坡,盖天下奇才也”(《书倦殻轩诗后》,后来陆游也说他“诗妙绝世”(《跋潘邠分老帖》。
从上面所举的两首诗来看,他的确是出手不凡,本诗在思想内容方面比较充实。
缅怀古时的英雄而结以归隐之志。
具有较深的情感内蕴虽说叹是地思引,情调比较低沉,但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中,所发出的不平之声。
只要看“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这样的诗句便可体会到。
诗人对于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的人物是多么景仰,他何尝不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可是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他只能终老于江湖之上。
尽管诗人故作平淡之语。
本诗的三个特别地方。
一是意境阔大,笔力雄健;二,结构严谨,对仗精工;诗句凝炼。
二、全国卷2:【赏析】宋代李弥逊《春日即事》,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省专用)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 (共144张PPT)
(江苏省专用)
专题八 古代诗歌赏析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7江苏,1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迮:狭窄。
解析 (1)“山静似太古”一句,用远古时期,万物沉静,仿佛一切都不存在来形容此时的“山 静”,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没有名利的诱惑、人事 的烦扰,仿佛一切都沉静下来,都已凝固,作者借写山间宁静来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己的精神 世界一如这宁静的山峦一片澄静,一尘不染。 (2)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如“世味”指的是世道人心、世态炎凉,“门常掩”意为 “世味进不来,远离人间是非”;“簟”为“竹席”,“时光簟已便”是说盛夏虽炎热难耐,但醉 卧竹席,却感到十分舒适。通过“门常掩”这一动作和“簟已便”这一感受,传达出诗人此刻厌 恶“世味”官场、世嚣,追求恬淡、舒适生活的心境。 (3)从题干“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来看,需结合文本谈哪些是平淡简约之笔,其蕴 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诗中有“馀花”“好鸟”等美好闲适的意象,给人一种简约淡雅之意,虽 春意阑珊,花已凋零,只剩几朵留在枝头,但诗人对着枝头的几朵残花,照样喝得痛快;鸟啼也不妨 碍诗人酣眠,将门关上可以挡住官场的污秽和世上的诸多烦扰;躺在凉席上便感到舒适、顺畅。 整首诗都显得平淡无奇,但是从最后一句可知,诗人内心仍有幽愤不平之气,“梦中频得句”似 得而实失,“忘筌”一语双关,暗合庄子“得鱼忘筌”的典故,“拈笔又忘筌”表现乍得忽失的 惆怅,这首诗又是作者在谪居惠州时醉后所作,可见诗人平时生活虽平淡、舒适,但总掩饰不住 内心的愤愤不平之气。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详解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诗词鉴赏题详解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详解全国卷1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解析: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
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
王炎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
他初抵南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
”(《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
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
但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
朝廷的国策起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
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
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2018古典诗词鉴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
(战国)【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我的答案:×【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我的答案:√【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
诗经、周易、尚书、礼仪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我的答案:√【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我的答案: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近)【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祭祀乐歌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C、地域性的歌谣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我的答案:ABD【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我的答案:√《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A、初春B、冬日C、秋日D、夏末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判断题】《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判断题】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我的答案:√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一句中“考”的意思是()。
A、舞B、挂C、敲D、看我的答案:C【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
A、赋B、颂C、比D、兴我的答案:ACD【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 我的答案:×【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我的答案:√【单选题】“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中“悄”可以解释为()。
A、忧伤B、忧愁的样子C、忧心D、缓缓的样子我的答案:B【单选题】关于《陈风·月出》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
A、诗的三章是重叠的B、三章更换的词不存在意义的变化C、诗的三章存在意义的递进变化D、三章描写了一个歌月怀人的故事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判断题】孔子之所以赞扬《关雎》,是因为他提倡用理性约束自然感情。
2018古诗鉴赏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018/11/23
古典诗词的特殊语法
3、互文见义
言
诗词中因字数、平仄等因素的限制,意思不能一次说尽,
一句话中分两个部分或上下两句分开说,看似各说两件事,
实则是互相交错,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BD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苏辙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018/11/23
C
真题再现
【2017年浙江卷】
采地黄①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 点 阐 释
三种题型:
理解语意 品味词句
赏析风格
2018/11/23
题型一:理解语意
言
语言是诗人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读诗则要通过语言的中介,去领 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和情思,进而咀嚼其中的味道。因此,正确理 解诗歌文本字面的意思,是欣赏诗歌的第一步。如果一首诗,我们连字 面意思都懂不通透,更不可能理解其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再去谈解题 技巧、答题模式之类的都是可笑的空中楼阁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诗经》和《楚辞》存在地域性的区别,《楚辞》更多地表现是()的文化。
黄河流域 B、华夏 C、长江流域 D、中原 我的答案:D
【判断题】《诗经》所体现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文本中经常出现神话故事。() 我的答案:×
【单选题】《大风歌》的创作背景是()。
鸿门宴之后 B、初建汉朝时 C、杀死项羽后 D、平定英布起兵后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中“加”的意思是通“家”。() 我的答案:×
【单选题】 《诗经》体现出的是一种()的情调。
平民 B、 质朴 C、 贵族 D、 奢华 我的答案:C
【单选题】“梁筑室”中“梁”的意思是()。
【判断题】从罗敷推辞使君的言辞中可以看出她坚贞、睿智的品质。() 我的答案:√ 【判断题】古代女子是否出嫁的判断标准之一是看她的发型。() 我的答案:√
【单选题】 汉乐府诗较多的是关注()。
贵族生活的奢华 B、 底层生活的苦难 C、 官僚阶级的淫奢 D、 男女之间的欢爱 我的答案:B
【判断题】在个人读诗时,理解诗歌的韵味很重要。() 我的答案:√
河梁 B、表声词 C、房梁 D、梁代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乐府是古代的音乐行政机关。() 我的答案:√
【判断题】《战城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伤感且温和的氛围。我的答案:×
【单选题】“弃置勿复道”表现出一种()的情感。
怜惜 B、懊悔 C、无奈 D、痛心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我的答案:√
【判断题】“云无心以出岫”体现的是作者无外求的一种状态。() 我的答案:√
【单选题】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一句中“息”是指()。
休息 B、 少 C、 语助词 D、 思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不可思泳 B、不可方思 C、不可求思 D、不可思求 我的答案:B
【单选题】 “叔”在古代兄弟次序里排()。
老大 B、 老二 C、 老三 D、 老幺 我的答案:C
【判断题】《咏怀诗·其七十一》主要表现的主旨是人生短暂,应该努力让生命过的有意义。 我的答案:√ 4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真正流行起来的时间是西汉初年。()
我的答案:√
【单选题】 建安时代曹植的《名都篇》歌咏的是()。
及时享乐 B、 功成名就 C、 青春无悔 D、 国泰民安 我的答案:A
【单选题】下列关于陶渊明的介绍,有误的是()。
【单选题】 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古代六朝到唐初间,()是诗神。
王勃 B、 蔡文姬 C、 曹操 D、 曹植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中“京”是指今天的()。
南京 B、北京 C、西安 D、开封 我的答案:D
【判断题】曹操、曹植、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都被列为“建安七子”。()
【判断题】通过《离骚》可以看出,屈原当时的政治失意和中国深远的历史传统有关。
我的答案:√
【判断题】要想足够地理解《离骚》不能只从政治立场上出发,还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 我的答案:×
【单选题】《九歌·山鬼》中的山鬼是()的女山神。
于山 B、巫山 C、神女峰 D、仙女山 我的答案:B
【单选题】“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描绘了一个主人公()的场景。
忧伤 B、 忧愁的样子 C、 忧心 D、 缓缓的样子 我的答案:B
【单选题】关于《陈风·月出》的理解,说法有误的是()。
诗的三章是重叠的 B、三章更换的词不存在意义的变化 C、诗的三章存在意义的递进变化 D、三章描写了一个歌月怀人的故事 我的答案:B 得分: 分
【判断题】孔子之所以赞扬《关雎》,是因为他提倡用理性约束自然感情。()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判断题】“鸣俦啸匹侣”中“鸣、啸”二字表现出了宾客张扬的姿态。() 我的答案:√
《咏怀诗·其十七》一诗抒发的是诗人()。
苦闷悲愤之情 B、 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C、 内心孤寂之情 D、 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我的答案:B
【单选题】“人们在历史的意义中存在的价值”是人类生活在语言构拟的意义世界中()的体现。A、历史意义 B、个人意义 C、社会意义 D、自我意义 我的答案:C 3 【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我的答案:×
我的答案:√
《郑风·箨兮》一诗叙述的背景时间是()。
初春 B、 冬日 C、 秋日 D、 夏末 我的答案:C 得分: 分
【判断题】 《郑风·箨兮》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整首诗看起来很有活力。() 我的答案:√ 得分: 分
【判断题】 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影响力相对薄弱的文化。() 我的答案:√
单选题】“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一句中“考”的意思是()。
【判断题】中国诗歌的叙事技巧从汉乐府民歌开始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的答案:√
【单选题】“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中“愿”字是()。
动词 B、感叹词 C、语助词 D、连词 我的答案:C
【单选题】 从中国诗歌史上来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形态。
四言诗 B、 五言诗 C、 乐府诗 D、 骚体诗 我的答案:B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时代的作品。(战国)
【判断题】从中国古代文化区域来说,《诗经》属于荆楚文化。()
我的答案:×
【判断题】汉代儒生对《诗经》的解释是既有赞美的部分,又有批评的部分。()
我的答案:√
【多选题】周代时期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典籍,包括()。诗经、周易、尚书、礼仪
判断题】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朝代。()
【判断题】阮籍的诗歌更多的是源自对日常经验的一种再现。() 我的答案:×
【单选题】 《赤壁》一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胸中的()。
抑郁不平之气 B、 对英雄也风流的蔑视 C、 孤独和无助 D、 对连年战争的反感 我的答案:A
【多选题】《古诗十九首》中体现出克服生命短暂、焦虑的途径主要是()。
亲情 B、及时享乐 C、友情 D、追求荣名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不如叔也,洵美且武。”中“武”的意思是英武。() 我的答案:√
【判断题】世界文学中通常会通过一个想象出的完美女性来寄托对人生的期待。
我的答案:√
【单选题】《诗经》收录的作品,起止时间是()。
西周到战国 B、春秋战国 C、西周 D、西周到春秋 我的答案:D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诗经》和《楚辞》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
【判断题】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我的答案:×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意思是()(近)
【多选题】以下属于《诗经》中《雅》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祭祀乐歌 B、重要政治场合使用的乐歌 C、地域性的歌谣 D、贵族对时政的批评 我的答案:ABD
【判断题】《诗经》形成早期,被看作是古代贵族的教科书。()
【单选题】 在《离骚》中,可以看出王、我、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王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B、 王与党人之间是光明的 C、 我与党人之间是灰暗的 D、 党人与我之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我的答案:D
【单选题】下列关于屈原的描述,有误的是()。
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B、是“楚辞”的创立者 C、春秋时期的诗人 D、被誉为中华“诗祖” 我的答案:C
朝廷追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B、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是一位辞赋家 D、东晋时期的诗人 我的答案:C
【判断题】“问君何能尔”中的“君”是指作者自己。() 我的答案:√
【单选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修饰的是()。
作者 B、 南山 C、 作者或南山 D、 作者或菊花 我的答案:B
南征失利 B、 东进失利 C、 西征成功 D、 北征成功 我的答案:D
【单选题】“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著”的意思是()。
书写 B、著名 C、文章 D、持续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古诗十九首》和《诗经》不同的一点是,前者主要表现公众化的感情,后者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感。() 我的答案:×
【判断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采用的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我的答案:√
【判断题】文学的功能之一是对生活、对人的一种发现。() 我的答案:√
【单选题】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中“绽”的意思是()。
编织 B、 破裂 C、 花费 D、 缝补 我的答案:D
【判断题】乐府诗的叙事性较强,因其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非细节之处体现的人物情感。() 我的答案:×
【判断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中“使”的意思是开始。() 我的答案:×
喜悦 B、凄惨 C、唯美 D、孤独 我的答案:D
【判断题】“子慕予兮善窈窕”的“予”是指山鬼本人。() 我的答案:√
【判断题】屈原在《楚辞·九歌》中采用的是祭神乐歌的一种文学形式。() 我的答案:√
【判断题】《聊斋志异》中有一种具有确实社会身份的人物,他们并非是文本虚构出来的。()
我的答案:×
【单选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体现了一种()的写作手法。
舞 B、挂 C、敲 D、看 我的答案:C
【多选题】诗经“六艺”中的三种表现手法分别是()。
赋 B、颂 C、比 D、兴 我的答案:ACD
【判断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我的答案:×
【判断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源于《唐风·山有枢》中的诗句。 我的答案:√
【单选题】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中“悄”可以解释为()。
终 B、 敲 C、 老 D、 考校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中的“物化”是出自()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