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心理效应
19条心理效应,生活中无处不在。看看你有过几条?
19条心理效应,生活中无处不在。
看看你有过几条?1、沉没成本九成的女人,即便知道自己男朋友是渣男,也不愿意分手。
因为在他身上付出了太多。
付出的代价越大,退出的难度也越大。
2、墨菲定律只要存在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管多久,一定会发生。
3、面子效应当你提出一个大问题,对方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小问题,对方辩不好意思再拒绝。
4、好奇效应当你喜欢一个异性时,你应该在他面前保持着应有的神秘,这样她会对你产生好奇。
5、海马效应日常中你感觉发生的某件事情以前发生过,有可能是以前你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
6、酸葡萄效应骨子里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看他个人出丑,越容易窝里横。
7、破窗定律任何小事,你没有去阻止的时候,当她成为风向之后,你便无法阻止。
8、峰终定律一个人一生做了99件好事,但他只要做了一件坏事,就会被别人认为是坏人。
9、近因效应一群人在讨论事情的时候,最后一个说话的人总是更容易让人信,服这也是领导这个时候说话的原因。
10、禁果效应当你越不想让别人注意到什么,别人就会越有可能注意到什么。
比如说你的发际线后移。
11、生成效应学习某件事情往往实际操作起来才能学习得更加快。
12、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你比较内向,最好在第一次见别人的时候打上你外向的标签,否则就会被意识控制你的行动。
13、登门槛效应一旦别人接受了你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要求,就会更有可能接受你更高的要求。
14、富兰克林效应一个你曾经帮助过的人,他未必愿意帮助你,但是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他愿意再帮助你一次。
15、杯子效应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可以约她出来喝一杯咖啡,试着把你的杯子和他的杯子贴近,她没有拒绝代表内心没有反感你。
16、鸟笼效应越是拥有,越不满足,比如说你买一套鞋子,就更想买一套与之配套的衣服。
17、吊桥效应如果喜欢一个异性,可以带她去一个地方,告诉我,这里是我们两个的秘密基地,这样他会更加重视这段感情。
18、12秒效应人对某件事情的愤怒只会有12秒,但是在这12秒内会被意识操控行为做出某些令人后悔的事情。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大全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大全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人类十大神奇的心理效应
人类十大神奇的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
以下是十大神奇的人类心理反应。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又叫禁果效应,是心理学的一种人际交往效应。
指有好感的异性受的外界干涉越多,他们的感情就会越深。
这也就是造就千古奇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不顾是非曲折地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
4.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马太效应”一词是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的。
他以此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5.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6.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
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166个心理学效应大全
166个心理学效应大全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大全
心理学的166个效应大全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
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
神奇的心理学效应
神奇的心理学效应1、12秒效应。
人对某件事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过了这12秒,人就会恢复往日的平静,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呢,都会被这12秒控制,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2、潘多拉效应。
人性当中有一种越禁越为的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我看,我越是想看。
3、鸟笼效应。
越是拥有,越不满足,当你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就一定会给他配置与其相适的物品比如你买了双鞋就会再买一套衣服与之相配。
4、吊桥效应。
有喜欢的对象,可以带她去某一个地方,然后告诉她,这是属于我们的秘密基地,这会急速的拉近你们的情感距离,让她更加重视这段关系。
5、富兰克林效应。
那些你曾经帮过的人,未必会报答你,但是那些曾经帮过你的人,往往会更乐意再帮你一次。
6、杯子效应。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约他出来喝杯奶茶然后交谈时不断缩短两个杯子之间的距离,如果他没有反应,很可能他也喜欢你,如果他挪开了杯子,说明他心存戒备。
7、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你性格内向,比较社恐。
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面对陌生人的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给自己贴上外向的标签,因为人的行为会被意识所支配。
8、登门槛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你一个微不足道的请求就有可能接受你提出的更大请求。
9、生成效应。
学习既有的东西远不如实际操作学得快。
只有你自己实际的操作过,才能够真正的知道该怎么做。
10、禁果效应。
生活中啊,当你越想隐瞒自己的某个缺点别人反而就越会更加关注,比如发际线后移。
11、峰终定律。
一个人做了99件好事,但只要做了一次坏事他就是个坏人,反之,如果他做了99件坏事但只要做了一件好事,别人就会把他当成好人!12、近因效应。
当一群人在汇报工作时,最后一个发言的人往往更容易被人信服,这也是领导为什么总是后讲话。
13、酸葡萄效应。
骨子里越是自卑的人,往往越希望看到别人出丑,对强者越是奉承的人,对弱者越容易暴躁易怒。
比如在外面越是一事无成的男人在家里越容易窝里横。
14、破窗效应。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都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了垃圾出现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豫的丢垃圾。
八种心理学效应
八种心理现象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从众现象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
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
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3、晕轮效应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
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
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4、鲇鱼效应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
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
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5、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
一年后他召集仆人想知道他们各自赚了多少,其中第一个人赚了十锭,第二个人赚了五锭,最后一个人用手巾包了那锭银子,捂了一年没赚一个子儿,这位富翁就命令后者把那锭银子交给赚钱最多者。
该书第二十五章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十大神奇的人类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翁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心理学把这种爱情中的人儿“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这是有关爱情的一种“怪”现象。
认知失调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颇具罗曼蒂克色彩的效应。
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
因此,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时,由于人们对父母反对等恋爱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会使双方的感情更牢固。
当这种恋爱阻力不存在时,双方却有可能分开。
经历过重重阻力和生死考验的爱情,不一定能抵得住平凡生活的冲击。
当爱情的阻力消失时,也许曾经苦恋的两个人反而失去了相爱的力量。
2.从众心理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
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
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
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
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
几个神奇的心理效应
几个神奇的心理效应【沟通心理】沟通时的情绪比内容重要,情绪不佳,不要和人深入沟通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沟通情绪不对,那内容就会给扭曲了,所以沟通内容之前,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情绪效应】一定要学习抵抗坏情绪的方法,因为坏情绪不但能传染,而且能杀人所谓情绪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
尤其是在第一印象形成过程中,主体的情绪状态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接触时主体的喜怒哀乐对于对方关系的建立或是对于对方的评价,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差异。
与此同时,交往双方可以产生'情绪传染'的心理效果。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
'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了,只带走100个人。
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恐惧和焦虑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这就是情绪效应。
实际上,在生活中,这样的效应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已经习以为常。
【暗示效应】削弱消极暗示的最好方法是理性地分析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
51个心理学效应大全
51个心理学效应大全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十大心理学效应
十大心理学效应(一)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源于皮格玛利翁效应,相传在古塞浦路斯国家,有一个国王叫皮格玛利翁,他用象牙雕塑了一尊少女雕像,并给她取名加拉提亚。
后来日久生情,国王爱上了这尊雕像上的女孩,国王期待有一天,女孩能变成一个真实的美丽女子来与她结婚。
国王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待感动了爱神阿芙狄仁罗忒,就赋予雕像以生命。
加拉提亚化为真人嫁给了国王。
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皮格玛利翁效应。
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期待就是一种力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根据这种期待效应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期待”、“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父母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二)超限效应超限效应与经济学中所言的边际递减效应是一个原理。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26个神奇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26个神奇的社会心理学现象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
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
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
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
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
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
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
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
“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4、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
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
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5、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人悲伤时掉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
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
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
哭吧哭吧,不是罪!6、女人爱叨叨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
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7、你怕麻烦别人吗?其实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
换句话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35种神奇心理效应
35种神奇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
心理效应既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又可以运用到实际中达到某种期望。
以下是35种神奇的心理效应:【1.瓦拉赫效应】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此后,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他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
【2.门坎效应】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3.共生效应】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
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刻板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
在学校经常可见到这种现象,教师对那些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脸上往往流露出喜爱的神色,并受到器重和青睐。
而天资愚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受到歧视,教师表现出急躁、厌烦的情绪,令人沮丧的话常挂在嘴边。
实践证明,经常受到这种“待遇”的学生,会顿觉凉水浇身,丧失了学习信心,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至产生颓废情绪。
【5.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有时又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第一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心理学达克效应
心理学达克效应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达克效应。
你知道吗,这达克效应啊,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调皮鬼,时不时就出来捣捣乱。
它说的是呀,那些能力欠缺的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却反而会低估自己。
这是不是很奇妙?咱就打个比方吧,就好像有些人觉得自己唱歌那叫一个好听,简直能媲美专业歌手了,可实际上呢,别人听了可能只想捂耳朵。
但那些真正唱歌好听的人,可能还总觉得自己这儿不够好那儿不够完美。
这像不像生活中的一些人,觉得自己啥都懂,啥都厉害,可到了关键时刻却露了馅。
再想想啊,有时候咱身边是不是有那种特别自信爆棚的人,觉得自己干啥都成,结果一做事就状况百出。
这就是达克效应在作祟呀!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实际水平,还在那盲目自信呢。
你说这达克效应是不是挺让人哭笑不得的?它就像是给我们的认知蒙上了一层纱,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模样。
那我们该怎么避免被它影响呢?首先呢,咱得有颗谦虚的心。
别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说不定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呢。
就像那句话说的:“满招损,谦受益。
”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可不行呀!然后呢,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虚幻中。
还有啊,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
别光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得正视自己的缺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你说,要是大家都能认识到达克效应的存在,并且努力避免被它影响,那我们的生活该变得多美好呀!大家都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更努力地提升自己,而不是在那盲目自大或者妄自菲薄。
总之呢,达克效应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们的不足和可笑之处,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不断进步和成长。
让我们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达克效应所迷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心理现象科普文章范文
心理现象科普文章范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那些超级有趣的心理现象,保证让你惊掉下巴,还能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全新的认识呢!一、巴纳姆效应:为啥你觉得星座运势好准?你有没有看过星座运势,然后心里想:“哇,这说的不就是我嘛!”其实啊,这里面就有巴纳姆效应在捣鬼。
这个效应说的是,人们常常会倾向于接受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且认为这些描述特别符合自己,即使这些描述很模糊,可以适用于很多人。
比如说,“你有时候会感到孤独,但在人群中又能找到快乐。
你是个有梦想的人,不过有时候会缺乏行动力。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在说所有人?可是好多人就会觉得,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很狡猾,它喜欢寻找和自己相符的信息,然后自动忽略那些不符合的部分。
下次再看星座或者什么运势的时候,可别被这种效应骗啦!二、羊群效应:随大流的秘密。
想象一下,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地方,你是不是也忍不住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这就是羊群效应在作祟啦。
这个心理现象说的是人们会追随大众的想法和行为,就像一群羊一样,一只羊往哪里走,其他的羊也跟着走,都不怎么动脑子思考为啥要这么走。
在生活中,这种效应无处不在。
比如说买东西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排队买某个网红产品,你可能就会想:“这么多人买,肯定很好,我也得买一个。
”可是买回来可能发现,这东西也就那样。
还有在投资的时候,大家都去买某只股票,你也跟着买,结果可能就被套牢了。
所以啊,咱们可不能总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得有自己的主见才行。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的力量。
这是个超级神奇的效应。
说的是如果你对一个人抱有积极的期待,那么这个人就很可能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就像一个魔法一样呢!举个例子,老师如果认为某个学生很聪明、很有潜力,总是给予他鼓励和积极的反馈,这个学生往往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因为这种积极的期待会让这个人更加自信,更有动力去努力。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如果总是对一个人有消极的期待,那这个人可能就真的会变得越来越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心理效应增添教育智慧
金华市北苑小学施颖敏
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中恰当运用心理效应,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也会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从而让我们真正享受教学,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选择我感受最深的四个心理效应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擅用“皮革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信心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
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
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允许学校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在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在上任的第一天我便对孩子们说:“我们班是优秀的结合体,你们都是优秀的学生。
”而且每个同学在班上都担任职务,这些期望促使每个同学向优秀的行列迈进,形成了很好的班风。
我认为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和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学生如果没有自信就会看不到自己的力量而自卑,做不好工作,搞不好学习。
老师应该给适时学生期待,认为他们是“能行”的或是“优秀”的,积极开展成功教育,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热情期待以及因此而生的关怀鼓励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唤起学生的灵性,并对教师报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以致促其进步。
二、利用“齐加尼克效应”,开放学生思维。
齐加尼克是法国心理学家,他曾做这样一种实验:将一批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二十项工作,其中一组顺利完成了全部工作,而另一组却未完成任务,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其中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逐渐消失;未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想总是被那些
尚未完成的工作所困扰,结果影响了以后任务的完成。
这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
齐加尼克效应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松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自由发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对有上进心的同学施加安慰,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三、运用“罗密欧与朱利叶效应”,处理学生情感问题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晴得不到家里其他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
然而,他们的感晴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如今学生早恋现象特别严重,教师在现实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学生们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这种现象也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我班就有这样一对学生,对他们我没有过多地批评,而是向他们认错,因为是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甚至安排两人坐在一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两个学生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
面对学生的早恋问题,教育者应改变策略,理解他们,这样才能和他们进行坦诚交流与有效沟通,要善于采用新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从新的角度切人。
四、巧用“超限效应”,提高教学效果。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和教育。
虽然马克·吐温胆偷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这种行为不正是超限效应在作祟吗?像我们熟知的“物极必反”和“欲速则不达”不也是超限效应的佐证吗?如果把我们的课堂看作是教堂的话,你愿意成为一个怎样的牧师?我想有以下三个方面。
1.利用超限效应让老师少讲。
所谓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把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学生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像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成功之处不正是超限效应的完美演绎吗?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讲的老师不讲;学生能探究发现的,老师不讲等等,总之老师尽量少讲,讲多了等于白讲。
2.利用超限效应让老师善讲。
利用超限效应让老师少讲并不意味老师可以不讲,而是善讲。
例如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的适时介入及教学节奏的调控等等离不开教师的讲。
虽然超限效应容不得老师多讲,但是教师语言精炼、生动有趣、诙谐幽默及恰当的肢体语言等等可以克服超限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3.利用超限效应让老师学会留白。
看看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的留白,一方面是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给老师去开发教材提供足够的空间。
留白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例如:教学中老师的启发点拨要“点到为止”,又例如: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说:“我都讲了n遍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或“我都讲了n 遍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听?”等等都是没有留白而带来的超限效应。
4.利用超限效应让老师学会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方面我是不知不觉地利用了超限效应。
例如:每次听学生说今天作业很多时我就少布置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样学生一方面会带着抱怨的情绪应付完成其他作业,另一方面为了感谢我,一定会把我布置的作业完成的最好。
当我尝到甜头后,每次放长假作业,我一定是布置的最少的学科。
我不仅在作业量上顺应了超限效应,而且还利用了超限效应实施分层作业。
总之,教师如果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效应,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险,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艺术性,而且也会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使工作效能达到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