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教案 112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教案-
2.1有理教的加法(一)教学目标月日总第课时1、通过实例经历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会利用加法法则求两个有理数的和,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重点与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异号两数相加包括绝对值相减、确定和的符号,学生不易掌握,容易发生差错,是本节数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谊比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第二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比赛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小学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本中的引例,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星期一和星期二这两天水泥进货的合计数量、出货的合计数量,并列出算式.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及结果,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教师归纳法则.2、继续考虑引例中星期一、星期二每一天的实际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是多少?怎么用算式表示?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学生讨论、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教师可对确定符号和确定绝对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生观察和的符号,绝对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绝对值的关系。
教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情况外,还有什么情形?引导学生从数的正、零、负三类情形进行讨论.教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和法则的合理性.然后让学生朗读法则,口答课本中“做一做”的练习.3、用引例的数据讲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4、例题.例1 计算下列各式:(1) (一11)+(一9); (2) (一3.5)+(+7);(3)(一1.08)+0; (4)(23+)+(23-)教师注意解答过程的示范,然后完成课本的“课内练习”,其中第3题要求学生板演,再由学生订正错误。
例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的运算,并求出计算结果.(1)(一3)+(4); (2)4+(一5).本题要求学生按要求在数轴上表示求解后,再用法则计算复查.例3(补充)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350元,上个月取出了120元,这个月计划再存人50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5.课内练习(补充)计算:(1)(一1.37)+0;(2)(-68)+(-42)(3)(一27)+(+102);(4)(-4.2)+(+2.5)(5)(+14)+(-34); (6)(-256)+(+313)三、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3.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不一定大于加数.四、布置作业2.1 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目的月日总第课时1.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思想和方法.2.理解加法的运算律.3.掌握多个有理数相加的顺序和方法,探索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4.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分析重点:加法运算律和多个有理数相加的顺序与方法.难点:例3的第(2)、(3)题,项较多,涉及分数运算,如何应用运算律需要较多的思考。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主要介绍有理数的运算,其中2.1节讲述了有理数的加法。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负数的加减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同时,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中有两个数轴,一个正数轴和一个负数轴,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应该如何表示。
2.探究: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观察和分析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几个例子,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3.总结: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第二章教案 浙江省初一数学(上)全部教案整理 浙教版
2.1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经历加法法则的产生过程。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会利用加法法规,求两个有理数的和,会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有理数相加。
情感和价值观要求: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变化的观点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异号两数相加涉及绝对值相减,确定和的符号,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方法:引导—分类——归纳教师在给学生创设熟悉的情景中,引导他们画数轴,观察它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数的概念的发展产生于实际的需要,为了表示具有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和正数,前面我们讨论了有理数的意义,知道要确定一个数,一是符号,二是绝对值,即由符号和绝对值可以确定一个数。
同学们喜欢看足球吗?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友谊比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第二场净负1球,请问两场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引例: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的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你能列出表示这两某某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数量,并算出结果吗?(-2)+(-4)==(+5)+(+3)=你能得出两个同号有理数相加的法则吗?(让学生说出)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用数轴表示如图示:(+3)+(—4)=(+5)+(—2)=5 -4-1 0 1 2 3 4 0 1 2 3 4 5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教师小结:两个有理数的任何一种运算都可归结为确定结果的符号与结果的绝对值两部分,这与小学运算是不同的。
例题讲解: 确定结果的符号1、解: (1) (-11)+(-9)= -(11+9 )= -20确定结果的绝对值(2)、(3)、(4)题让学生说出,教师书写。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4有理数的除法教案(新版)浙教版
2.4 有理数的除法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及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能力目标:学会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学会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体验“知识来自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除法。
难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经统计,某商场一年共亏损4.8万元,那么该商场平均每月亏损多少万元?如果规定盈利为正,亏损为负,可以如何列式计算?(1)请用小学的数学方法做;(2)请用学过的负数列式,并写出结果。
(3)仔细比较所列的两个算式,写下你所发现的新的信息。
[4.8÷12=0.4(或25);(-4.8)÷12=-0.4(或-25);有理数的除法是有实践意义的;有理数的除法可转化为小学的除法来做,但要先确定符号](二)探究新知: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套法则运用到有理数的范围内同样适用。
例如,8÷4=8×(1/4)=2;8÷(-4)=8×(-1/4)。
那么,你知道(-8)÷(-4)=?,(-7)÷(-3.5)呢?如果用字母表示,怎么表示?a÷b=a×(1/b) (b不为0).1.由(-4)×(-1/4)=1,4×(1/4) =1等等式子,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用字母表示为:a×(1/a)=1 (a≠0)2.完成做一做。
通过上面的练习两个有理数相除,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商的绝对值呢?通过练习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即有: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仍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例1 计算:(1)(-8)÷(-4);(2(-3.2)÷0.08;(3)12.63⎛⎫-÷ ⎪⎝⎭注意: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求出结果。
浙教七上第二章《有理数的加减》word案
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的加减》学案(浙教版七年级上)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总结如下:一、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利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正确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特别注意异号两数相加时的方法。
知识梳理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先确定类型,再确定符号,最后确定绝对值。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若a>0且b>0,则a+b=+(︱a︱+︱b︱);若a<0且b<0,则a+b=-(︱a︱+︱b︱)。
(2)异号的两数相加①若绝对值不相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若a>0、b<0且︱a︱>︱b︱,则a+b=+(︱a︱-︱b︱);若a>0、b<0且︱a︱<︱b︱,则a+b=-(︱b︱-︱a︱)。
②若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也就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若a>0、b<0,且︱a︱=︱b︱,则a+b=0。
(反过来,若a+b=0,说明a与b互为相反数。
)(3)一个数与0的和仍得这个数,即a+0=a。
2、运用运算律对有理数的加法进行简便运算(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法例1:计算:(1)(+3)+(+6);(2)(-4)+(-9);(3)(-4)+(+6);(4)思路分析: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解题思路:按照法则先分清类型,再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解答过程:(1)(+3)+(+6)=+(3+6)=+9=9;(2)(-4)+(-9)=-(4+9)=-13;(3)(-4)+(+6)=+(6-4)=+2=2;解题后的思考: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要遵循的一般步骤为“一观察,二确定,三求和”,即第一步先观察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有没有零;第二步确定用哪条法则进行运算;第三步求出结果。
例2:填空题:(1)若a<0,b<0,则a+b_____0;(2)若a>0,b>0,则a+b_____0;(3)若a>0,b<0,且︱a︱<︱b︱,则a+b_____0;(4)若a>0,b<0,且︱a︱>︱b︱,则a+b_____0;(5)若a>0,b<0,且︱a︱=︱b︱,则a+b_____0。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有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规则和技巧还不够熟练,特别是在混合运算中,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巩固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方法。
2.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难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运算方法。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运算规则。
3.运用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和教学PPT。
2.准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4.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回顾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有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
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规则。
引导学生对比实数和有理数的区别,明确有理数运算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混合运算的题目进行讨论和解答。
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有理数的减法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有理数的减法(1)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2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邵月波、叶波儿 2010年9月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力训练点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四、设计说明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体现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回授.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计算(口答)(1)0.4+(-0.6);(2)-3+(-7);(3)-10+(+3); (4)+10+(-3).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
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3.全国北方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第3行:生:3℃与-3℃温差为6℃.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生:3-(-3).师:如何计算呢?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和3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有理数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乘法和除法,对有理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理解不够清晰,容易与加法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运用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3.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巩固减法运算方法。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减法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减法运算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如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可设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如:2.1 - 1.5 = ?3 - (-2) = ?4.5 - 3.2 =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有理数减法与有理数加法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如何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
2.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数轴来解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能熟练的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小学的数的加法运算,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步骤;➢难点:有理数加法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进出货情况库存变化星期一+5 -2星期二+3 -4合计问二:上述问题中,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星期二呢?二、师生互动:问一:[学生回答]水泥进货的合计为(+5)+(+3)=+8;水泥出货的合计为(-2)+(-4)=-6;[教师讲解]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水泥进货的合计:在数轴上表示水泥出货的合计:[教师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问二:[学生回答]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增加了3吨,用算式表示为(+5)+(-2)=+3;星期二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减少了1吨,用算式表示为(+3)+(-4)=-1;[教师讲解]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星期一、星期二的库存变化结果:[教师小结]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三、知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般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学生练习(一):(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的符号,并说明理由:(1)(+5)+(+7);(2)(-3)+(-10);(3)(+6)+(—5);(4)(+3)+(-7);(5)(-12)+(+12);(6)0+(-15);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计算结果的绝对值。
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复习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 2 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课题有理数的运算复习课课时安排2教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例和运算律;学2.使学生可以娴熟地按有理数运算次序进行混淆运算;目3.注意培育学生的运算能力.标要点有理数的混淆运算.难点正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次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一、从学生原有认知构造提出问题1.计算 ( 五分钟练习 ) :过程课后反应(5)-25 2;(6)(-2)3;(7)-7+3-6;(8)(-3) ×(- 8) ×25;(13)(- 616) ÷(-28 ) ;(14)-100-27;(15)(-1)101;(16)0 21;(17)(-2)4; (18)(-4)2; (19)-32;(20)-23;(24) ×10 4÷(-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互换律:a+b=b+a;加法联合律:(a+b)+c=a+( b+c) ;乘法互换律:ab=ba;乘法联合律:(ab)c=a(bc);乘法分派律:a(b+c)=ab+ac.教学过程二、讲解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淆运算,按如何的次序进行运算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依据式子的次序从左向右挨次进行.审题: (1) 运算次序如何(2)符号如何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红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同样.讲堂练习审题:运算次序如何确立注意结 果中的负号不可以丢. 讲堂练习计算: (1) ××÷;2.在没有括号的不一样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例3 计算:(1)(-3) ×(-5) 2;(2 ) [ (- 3) ×(-5) ]2;(3)(-3) 2-(-6) ; (4)(-224×3)-(- 4×3) . 审题 :运算次序如何解: (1)(- 3) ×(-5) 2=(- 3) ×25= -75 . (2) [ (- 3) ×(-5) ] 2=(15) 2=225. (3)(-3)2-(-6)=9-(-6)=9+6=15 .24×3) 2(4)(- 4×3)-(-=(- 4×9) -(-12) 2=-36-144 =-180 .注意 :搞清 (1) ,(2) 的运算次序, (1) 中先乘方, 再相乘, (2) 中先计算括号内的, 而后再乘方. (3)中先乘方,再相减, (4 ) 中的运算次序要分清,第一项2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 4×3)2(- 4×3)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讲堂练习计算:(1)-7 2;(2)(-7)2;(3)-(-7)2;33(7)(- 8÷2)-(- 8÷2) .(-2) 2-(-52) ×(-1) 5+87÷(- 3) ×(-1) 4.审题 : (1) 存在哪几级运算 (2) 运算次序如何确立解:2254(-2) -(-5 ) ×(-1) +87÷(- 3) ×(-1) =4-(- 25) ×(- 1)+87÷(- 3) ×1( 先乘方 )=4-25-29( 再乘除 )=-50 .( 最后相加 )22 5 4注意 : (-2) =4, -5 =-25 , (-1) =-1 , (-1) =1.计算:(1)- 9+5×(-6)-(-4)2÷(-8) ;(2)2 ×(-3) 3- 4×(-3)+15 .3.在带有括号的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讲堂练习计算:三、小结教师指引学生一同总结有理数混淆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次序运算;3.如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挨次计算.四、作业1.计算:2.计算:(1)- 8+4÷(-2);(2)6-(-12) ÷(-3) ;(3)3 ·(-4)+(-28) ÷7;(4)(-7)(-5)-90÷(-15);3.计算:4.计算:(7)1 ÷(- 1)+0 ÷4-(-4)(-1);(8)18+32 ÷(-2) 3-(-4) 2×5.5*.计算 ( 题中的字母均为自然数) :(1)(-12)2÷(-4)3- 2×(-1)2n-1 ;4272m35(4) [ (-2) +(-4)·(-1) ]·(5+3).教后随笔指导教师建议署名:年月日学校抽查建议署名:年月日。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以及其应用。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法运算。
然而,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其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难点: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例如,提问:“小红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后又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她总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教学,呈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以小红买铅笔的例子,展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两个有理数相加,它们的和等于它们的代数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选一个实例,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又得到了3个苹果,他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7
2.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小学认识了自然数之后,我们又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同样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之后,将开始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通过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类比联想有理数的加法与小学的加法的联系,点明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问题情境: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问1问2: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星期二呢?(此问培养学生处理表格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大胆发挥的空间,将教师控制课堂的预设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过程。
也借此引出有理数的加法。
)问1答:水泥进货的合计为(+5)+(+3)=+8;水泥出货的合计为(-2)+(-4)=-6;教师讲解: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水泥进货的合计:在数轴上表示水泥出货的合计: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问2答: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增加了3吨,用算式表示为(+5)+(-2)=+3;星期二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减少了1吨, 用算式表示为(+3)+(-4)=-1;教师讲解: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星期一、星期二的库存变化结果:小结: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用彩色粉笔做适当的标记,帮助学生从实际情况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
渗透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等能力。
) 2、知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般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2.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通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 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 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9 -(-7)=16. 9 +(?)=16.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 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减法变加法变相反数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3. 例题讲解:例1: 计算:(1)5-(-5) (2)0-7-5(3)(-1.3)-(-2.1) (4)113 -212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归纳:(1)有理数减法是转化为有理数加法实施的.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以“+”号;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例2: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点的海拔是-154米,死海湖面的海拔是-392米,哪里的海拔更低?低多少米?此例说明,在有理数范围内,不存在“不够减”的减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主要讲述有理数的运算,其中2.2节讲述了有理数的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环节,也是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运算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减法运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本质,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讲解与演示: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交流解题方法。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a.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加上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b.减法的运算律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a.运算顺序b.运算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对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_七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08191167
2.2 有理数的减法 ( 第 2 课时 )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加减法能够相互转变, 会进行加减混淆运算。
能力目标:培育察看、议论、踊跃思想研究的能力及计算的正确能力.感情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二、教课重难点:要点: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及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难点:能灵巧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三、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要计算 1 (3) ( 2) ,你以为如何计算简易?请先试一试 .343在学生议论沟通下,提出问题:(1)如何解该题?( 2)如何将减号进行转变?(二)研究新知:依据上题,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先把它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即加减一致成加法.13 21.提出问题: 3 +(- 4 )-(- 3 )如何一致成加号?1 32 学生回答:+(-)+(+)3432.省略加号如何表示?1 由教师解说:在一个和式里,往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与它前方的加法省略不写.形如: 3-3 24+33.如何读呢?1 3 2总结读法:按和式读做“正3 、负4 与正 3 的和”1 3 2按运算意义读做“3 减4 加 3 ”1 324.你以为如何计算: 3 +(- 4 )-(- 3 )由学生合作沟通,教师指引下得出有理数加减混淆运算步骤:( 1)利用减法法例,将减法一致为加法. ( 2)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简化算式.( 3)运用加法互换律、联合律,使运算简单.5.例题解说:例 3:计算:(- 3)+(- 8)-(- 6)+(- 7)由学生达成,并用两种方法读出.例 4:一积蓄所在某时段内共理了8 项现款积蓄业务:存入 637 元,拿出1500 元,拿出2000 元,存入1200 元,存入 3000 元,存入1120 元,拿出3000 元,存入1002 元.问该积蓄所在这一时段内现款增添或减少了多少元?由师生共同合作、沟通来达成。
(三)课内小结:1.有理数加减混淆运算步骤:(1)利用减法法例,将减法一致为加法.(2)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简化算式.(3)运用加法互换律、联合律,使运算简单2.进行有理数加减混淆运算使用互换律、联合律的简易方法(1)使符号同样的加数放在一同.(2)互为相反数的放在一同.(3)使和为整数的加数放在一同.(4)使分母同样的加数放在一同.(四)讲堂练习:(五)作业部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绝对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表示法。
(2)理解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能力目标:(1)掌握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及有关的简单计算,
(2)掌握绝对值等于某一正数的有理数的求法,探索绝对值的简单应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绝对值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powerpoint)教学与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有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用正、负数可以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而数轴使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有理数中正、负数的区别和数在数轴上相应的位置。
乘城市中的出租车去逛商店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事,其中的数量关系与我们所学的有理数、数轴有密切联系。
例如有2位同学在书店购买书籍后回家,一位同学乘上甲出租车向东行驶10 Km 到达A 处,另一位同学乘上乙出租车向西行驶10 Km 到达B 处。
二、合作学习
把全班同学分4---5组分组讨论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
1:描述 请大家用数轴来表示这一过程(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
2:思考 两位同学付费额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结论 付费额度与行驶方向有没有关系?
然后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这两位同学由于乘车离开书店的距离一样,所以付费额度也是一样的,与行驶方向无关。
说明在数轴上的A(+10)、B(-10)两点到原点(书店)的距离是一样的,都是10。
同样数轴上+5和-5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也是一样的。
我们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是离开原点的距离)
如数轴上表示-5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作55=- ;+5的绝对值也是5,记作55=+ 。
其实际意义是:数轴上+5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
(强调绝对值符号的书写格式)
三、课内练习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
5
8 0 -10 +10 同时说出它们的几何意义。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7 -2.05 0 1000 97 9
7- 由上述两题可概括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得出结论)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注意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而是非负数。
)
(一) 典例分析
1、 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注:分析例题时尽量培养学生利用数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计算:102
323-+-++-- 四、反馈练习
3、 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数的绝对值。
(如港口的吞吐量;一位学生上学、放学一共所走过的路等)
4、 填表:
5、 , 0 的数
6、 计算:
(1) 19++- (2) 810---
五、探究学习
1、某人因工作需要租出租车从A 站出发,先向南行驶6 Km 至B 处,后向北行驶10 Km 至C 处,接着又向南行驶7 Km 至D 处,最后又向北行驶2 Km 至E 处。
请通过列式计算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 这个人乘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 这个人最后的目的地在离出发地的什么方向上,相隔多少千米?
2、写出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并把它们记在数轴上。
六、小结
一头牛耕耘在一块田地上,忙碌了一整天,表面上它在原地踏步,没有踏出这块土地,但我们说,它付出了艰辛和汗水,因为它所走过的距离之和,有时候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这就是今天所学的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所以绝对值是不考虑方向意义时的一种数值表示。
七、布置作业
做作业本中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