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PPT课件讲义
![人际关系与沟通教程PPT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3131ca70c22590102029d7d.png)
• 倾向于人性观点 • 倾向于组织目标之达成
组织结构:是个人活动的架构,个人依此结构而建 立起自我的人际关系。 组织目标:是成员据以行事的依据,也是成员行事 的指针与方向。 组织变革:组织为了适应内、外在环境的变迁,随 时都必须作变革的准备,如:学习组织…等
熟识度。 个性。 社会情境。 种族文化。 诚实。 谈话时机、对象。
第二章 人际的个体层面
第五节 体认个别差异的存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心性不同, 其行为与需求就有差异,故了解他人的需求, 才能顺应他人的期望,并采取合宜的行动。(个 别差异) 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个性、习惯、态度、兴 趣、动机、情绪、认知、价值观、身心状况。 人类的三种基本人际需求:
人际沟通:系指个体把意思传递给收讯者促使了解其意思,有效的人际沟通含 有下列四大步骤—
• 注意:指收讯者能真正听取沟通的讯息。 • 瞭解:指收讯者能掌握讯息中的要义。 • 接受:指收讯者愿意遵循讯息的要求。 • 行动:指沟通事项的执行。
人际亲疏: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之间能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幸福感以 及对对方的重要性。
第四章 人际的情境层面
第四节 人际的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会将人际互动与关系局限于一定的化规范中。(如:一夫一妻制) 文化:指人类一切行为的综合体,涵盖了一切的知识、想法、态度、价 值、法律、风俗、习惯、宗教、道德、艺术、文物及其他行为规范等。 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可分为二方面探讨:
文化差异:差异乃由文化本身、种族、地理环境和经济等因素交互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形成的。
由此可知具有正面价值观、良好态度、强烈动机、良好知觉、外 向性格与愉快交往经验的人比较愿意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1cf47fd6f1aff00bfd51e06.png)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一位阿拉伯哲人曾经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沙漠中的船,是永远不会进入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人际关系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人际关系融洽,就会令人心情舒畅,易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生理健康;相反,就会损伤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生理性疾病。
正如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一、人际交往的概述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
1)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调节与他人的关系。
2)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
3)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讨厌等。
4)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人际交往的误区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新生和爱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
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当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滚滚而来,各种机遇和挫折也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增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人们就更需要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第二章人际交往从认识自我和他人开始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第二章人际交往从认识自我和他人开始](https://img.taocdn.com/s3/m/53b32e82b14e852458fb57b2.png)
2.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性动 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团体归属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 合作与奖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寻 找支持,参加群体活动,因而形成交往动机。
3.交往方式
交往方式是指人际交往的形式。在传统社会里, 人们的交往空间和范围非常有限,人的交往方式 有局限性。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化交往手段使人 类社会交往的范围和空间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 表现出虚拟化、多元化、便捷化特征,导致人们 的交往方式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
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三原则 :
⑴尊重他人 。 ⑵热情待人 。 ⑶真诚做人 。
三、自我形象管理
(一)自我了解,自我悦纳 (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一)自我了解,自我悦纳
(1)照镜子。 (2)利用录像审视自己。 (3)自审和自省。 (4)以人为镜。
服饰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 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 阳伞、发饰等。
服饰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社交活动中, 人们可以通过服饰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 位、涵养。
5.谈吐
谈吐指言语应对,是人类交流的一种能力表现。在日 常生活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在语言上却有美丑之分、 文野之别。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 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
二、自我评价时高时低
在现实中,人们很难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些时候 人们的自我评价会过高,有些时候会过低。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是与其自信心的强弱有关的, 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潜力,而自卑 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
三、自我的概念稳中有变
自我概念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人的成长或者是遇到重大人生事件,例如,
(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75b8b36658fafab069dc02ab.png)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一、人际交往(一)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1、人际交往的含义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有关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和意向,进行沟通、理解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交际活动。
2、人际交往的意义公共关系中的人际交往,对于保持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秩序和联系,对于保持和增强对外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协调各种关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以至推进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人际交往的作用(1)信息沟通:增加对别人的了解,有利于与他人建立与发展和谐友好的关系。
(2)心理保健:向朋友诉说可以降低和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3)自我认识:可以通过与别人的比较和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来认识自己,有利于对自己较客观准确的评价。
(4)人际协调:协调人际间的亲密关系,满足包容、控割、感情的需求。
(二)人际交往的类型分析:1、人际交往的心态(1)Parent父母行为模式是命令式和慈爱式标志:权威和优越感及长者自居行为:统治人、训斥人、权威式、命令式、家长式作风态度:主管、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语气:“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强制命令(2)Adult成人以成熟的成年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为特征,客观和理智标志:心理成熟、实事求是、理智行为:较冷静、慎重、理智、明断态度:较民主、平等、尊重别人、决策冷静语气:“我个人的想法是…”、“你考虑考虑…”商量讨论(3) Child儿童以自我中心、情感冲动为特征,行为模式是自然式和服从式标志:幼稚、不成熟、冲动、任性、顺从、任人摆布行为:幼稚、可爱、讨厌、冲动、无主见、依赖、畏缩态度:不稳定、易耍小孩子气、走极端、钻牛角尖语气:“凭什么”、“我不要”、“我不干”闹脾气耍性子2、人际交往个性中的P/A/C比重:(1) P高A低C高专制幼稚型。
喜怒无常、难于共事、支配欲强、有决断能力、喜听颂歌和被照顾。
(2)P高A低c低:专制型。
墨守成规、照章办事、家长作风、不合潮流,养成下属依赖性、早期工业革命经理。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2ad0e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8.png)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还涉及到个人的情感与心理健康。
一个擅长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人,能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也能够在个人生活中建立更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供参考。
一、有效沟通的原则:1.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尊重对方,耐心倾听,不打断对方发言。
2.清晰明确的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信息,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
3.善于倾听和观察:用心倾听对方的言语和表达方式,同时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4.积极表达意见和需求:用正面与积极的方式表达意见,而不是攻击他人。
5.确保双向交流:确保信息的传递是相互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
6.不批判或判断他人:尊重他人,不过度评判或批判对方的观点和行为。
7.敏锐的回应: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对方的问题和需求。
二、积极倾听和善于观察他人:1.专心倾听:用心聆听他人的言语,确保对方的感受被理解。
2.运用反馈:通过重述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
3.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调,这些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三、表达技巧与沟通方式:1.使用积极的肢体语言:保持开放的姿势,面带微笑,避免交叉手臂和躲闪的动作。
2.注意语速和音调: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对沟通造成困扰,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调。
3.避免使用过度的肢体语言: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但不要过度夸张或不自然。
4.使用适当的语言: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隐晦或专业性过强的术语。
5.适当运用问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
6.避免过度干扰或打断对方:尽量避免在对方发言时插话或打断。
四、解决冲突与处理抱怨:1.直面冲突:积极面对冲突,并及时解决,而不是回避或忽视。
2.做出合理的妥协:寻找互利的解决方案,主动做出一些让步。
3.表达关注和尊重:在处理抱怨时,要表达对对方感受的关注,并尊重对方的立场。
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和技巧PPT课件
![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和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84c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05.png)
请帮忙的理由也要附带说明,要诀是简单扼 要
态度要平和镇定、不卑不亢
在对方帮忙后,除了口头道谢之外,可以再 致赠小礼物或请吃便餐以表谢意
2021/3/9
28
6、学会道谢
1、道谢必须是真诚的 2、直截了当道谢 3、指名道姓地道谢 4、道谢时,应注视着被谢者 5、出乎意料的道谢
18
3.在工作中发展自己
(1)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专家的忠告是:靠自己解决问题。 因为解决 问题会显示你的才干,也是给公司做出重要贡献的 机会。事实上,不少晋升机会都是由那些聪明的下 属能干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工作时创造的。没有什麽 比解决难题更能打动你的上司。
( 2 ) 别 把 晋 升 寄 希 望 于 资 历 高明的领导不是把提升作为对昨天成就的奖赏,
而是把它当作达到明天目标的途径。
一旦领导认为你不能胜任新的工作,你纵然累死累 活也不会得到升迁。
2021/3/9
19
(二)与下属相处的学问和艺术
理想的上下级关系应该以彼此间的真诚
尊重、畅顺沟通和关怀体谅为基础。
——杰克 韦尔奇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 相济。
(意思是说,美食佳肴,在于能够调和
我 行——你不行关系
我不行——你行关系。
我不行——你也不行关系。
伯奈认为,后面三种交际关系是普遍存在的, 是错误的人际关系,他们构成了我们社会中无所不 在的病态场。他们造成了人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使我们有时仿佛生活在地狱之中。
2021/3/9
6
3.人际交往的意义
诸葛亮初出茅庐的成功
鲁迅的不理想的人际关系
(2)简洁明晰向领导汇报情况和工作。简短是十分重要的,简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2b8af4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8.png)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讲义第一章: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00字)
1.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影响及重要性。
2.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职场和生活的意义。
3.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促进。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300字)
1.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基础。
2.高效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
3.能有效处理冲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高效沟通技巧(400字)
1.倾听的重要性与技巧。
2.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
3.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的技巧。
第四章:冲突处理与问题解决(400字)
1.冲突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3.合作与妥协的重要性。
第五章:人际关系的社交技巧(300字)
1.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与基本要点。
2.如何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脉关系。
3.合理管理社交时间和情感投入。
结语(200字)
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学习的重要方面。
通过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一些高效沟通技巧,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希望这个讲义对您有所帮助,引发您对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学习。
【培训课件】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培训课件】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60ad4d57e21af45b207a80e.png)
36
语义障碍
爱人 指的是妻子或丈夫, 而西方人所说的“爱人”是情人的意
思 媳妇
在北方指自己的妻子, 在南方则是指儿子的妻子。
37
心理障碍
嫉妒
是一种极端消极和狭隘的病态心理,它是通过 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
预防
23
一天,它觉得练习的差不多了,呼拉拉的从山崖 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 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 不出来。
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 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了他翅 膀上的羽毛。
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 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 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12
A、为人谨慎,凡事会三思而行。表现欲望有时因 自我膨胀而弄巧成拙。
B、活泼型,社交力强,很得人缘。考虑周到受人 倚重。
C、自恃高,不愿受人指使。不适合团队合作,是独 当一面得行动派。
D、非常浪漫,美的感觉特别强。思考直觉型,易 情绪化。
E、经常急躁,怨恨不满,重财轻义,人际关系不 够圆滑。
16
A你非常有自信,自视甚高,因为不服输的个 性使然,常常会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你很重视自己的私生活,对异性的态度非常 地强硬,以至于常会有花心、轻浮的行为出 现。
B你的个性比较消极,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是沉默寡言的类型。不过一旦彼此熟识、相 处融洽之后,你就会展现自己开朗活泼的一 面。你的交游并不是很广阔,非常重视自己 的家人与朋友,可以说保守型的人。
24
自我认知
讨论: 谨慎、坚持、和睦、严厉、积极, 是缺点还是优点 ?
最新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交谈技巧教学讲义PPT
![最新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交谈技巧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e264234693daef5ff73d1d.png)
• 拓展话题的开始第一句话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了解,
人人都能发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爱好, 拓展谈话的领域。
• 找不出别的话题时,那么中国原有的老办法可以运
用,那就是问他的籍贯。“府上是什么地方?”或 “贵处?”这在中国的习惯上是一点不觉得唐突的。 知道了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
• 东北人可以和他谈人参的生产、长城的风貌、工业
建设等。
• 广西人你可以和他谈桂林山水。 • 四川人可以谈四川的丰富土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择合适的话题
合适的话题主要有: 1、谈话双方都很感兴趣的话题 2、无伤大雅的闲谈话题 3、有建设性的话题
不合适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 2、有关隐私的话题 3、空泛话题,假话题
学会挖掘话题
• 学会挖掘话题一是靠你平时的积累,到
• 凡对方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
询问,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若能令 答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是使用问 话的最高本领。
保持新颖的题材
• 你必须记住,话是说给对方听的,而不是说给
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 而且必须顾全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着想。
首先你必须探出对方的兴趣,然后选其感兴趣的话
• (2)察言观色,了解对方
交谈时,注意倾听对方的话语,最好 能听出言外之意。因为许多场合,对方 出于礼貌或某种需要,十分婉转地表达 自己的意见。这时,就需要你敏锐地听 出他的弦外之音。同时要观察对方的面 部表情、手势动作,这些无声的语言更 能透露对方的意图。
说话时的态度
• 说话时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交 谈技巧
• 交谈的含义
最新人际交往与有效沟通教学讲义PPT
![最新人际交往与有效沟通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4fbccfff00bed5b8f31d6c.png)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与人交往是身心健康的需要。 • 心理健康 • 身体健康 • 家庭幸福 • 生活更美好。 2、是人达至成熟与社会化的途径。 3、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途径。
4、是获得成功、实现自我的重要条件。
• 能力强=50%的成功 • 人际关系好=50%的成功 • 能力强+人际关系好=100%的成功 • 人际关系影响事业成功的原因 • 机会增加 • 能力被发现 • 关键时刻有人帮忙
• 6 、如果你有闲暇,你较多喜欢干些什么? • A: 呆在家里干自己喜欢干的。 • B: 到商店里买东西。 • C: 陪家人 • D: 找朋友一起玩。
• 7、当你周围有同学、朋友生病住医院时, 你常常是:
• A: 有空就去探望,没有空就不去了。 • B: 只探望同你关系密切者。 • C: 主动探望。
人、集体与国家,因此人际交往包括个人 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国家 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等具体形式。
2、人际交往的内容也是广义的,包括 商品交换、思想交流、劳动服务、互助合 作、劳动与娱乐等。
3、人际交往的主体关系也是广义的,包括夫 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朋友关系、亲戚 关系等。
4、人际交往的领域也是广义的,包括经济领 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等。
• 4、在街上,一位陌生人向你询问到火车站 的路径。这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况且, 你 还有急事:
• A: 你让他去向远处的一位警察打听。 • B: 你尽量简单地告诉他。 • C: 你把他引向火车站的方向。
• 5 、很久未见面的表弟到你家来玩,可是, 这天晚上,电视上有一部你早就想看的电 影:
• A: 你让电视开着,与表弟谈论。 • B: 你说服表弟与你一块看电视。 • C: 你关上电视机,陪表弟干他想干的事。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8eb85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8.png)
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讲义第一部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建立和维持关系的过程。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是几个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职业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强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提升职场竞争力。
2.心理健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孤独感和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3.生活满意度:与喜欢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会增加幸福感,满足个人的社交需求。
第二部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相互尊重: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更加持久和健康。
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避免恶意批评和争吵。
3.温和而坦诚: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时要既温和又坦诚。
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和攻击性行为,努力保持良好的沟通。
第三部分:有效沟通技巧1.积极的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等传递信息的方式。
保持良好的姿态、眼神接触和微笑能够增加与他人的亲近感和互信。
2.肯定性语言:使用肯定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建立积极的氛围。
鼓励和夸奖他人的好处,给予他们称赞和认可,有助于增强你们之间的关系。
3.善于倾听:倾听是成功沟通的关键。
积极倾听他人,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避免打断、偏离话题和过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明确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时要尽量明确和简洁。
使用清晰的语言,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措辞,以免引起误解。
5.善于提问: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对话,帮助了解对方的意见和需要。
通过提问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兴趣,并促进更深入的交流。
第四部分:解决冲突的技巧1.共同议题:寻找和对方共同关心的议题,以此作为解决冲突的出发点。
通过讨论共同利益而不是争吵,可以找到互利的解决方案。
2.倾听对方的意见: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并倾听他们的意见。
通过倾听可以增加互相的理解和尊重。
3.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关注问题本身而不是对方的个人攻击。
集中精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错误。
管理心理学之沟通和人际交往讲义课件(ppt 47页)
![管理心理学之沟通和人际交往讲义课件(ppt 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76ff0b50c22590102029de0.png)
沟通过程模型
发送者
信息源
编码
通道
噪声
接收者
编码
收到的 信息
反馈
资料来源:罗宾斯,《组织行为学》
7.1 沟通
沟通的层次
•应酬或闲谈:“吃了吗?”或“出来逛逛呀!” •报导式谈论:“今天33 度,是今年最热的一天!” •分享个人的观念或思想:“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好!” •分享个人感受:“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我感到很 不开心!” •全面的个人分享,包括个人的感受、思想和价值观 等。
语言技巧
非语言技巧
1. 声音清晰程度
1.
2. 说话流畅度
2.
3. 能响应对方的 说话 3.
内容
4.
4. 能响应对方Hale Waihona Puke 感受 5.5. 懂得发问问题
6.
6. 能分享自己的 看法
和感受
外表 笑容 面部表情 眼神接触 坐姿 手部动作
7.2 如何开展人际关系
什么人有吸引力
1、内在特质,如幽默、涵养、礼貌等是主要的吸 引力因素; 2、外表特点,如体形,服装; 3、个人表现出的特殊行为,如新奇且令人喜爱的 动作; 4、地位和角色引起的爱慕和尊敬。
7.3 处理冲突
冲突管理的程序
1. 确认与界定冲突 2. 头脑风暴法,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3. 讨论这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4. 选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5. 制订一个实行这个解决方法的计划 6. 实行计划,并予以检视与修正
7.3 处理冲突
冲突的解决——如何达到双赢
1. 确定你的需求 2. 把你的需求让对方知道 3. 倾听并了解对方的需求 4. 想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5. 评估每种可能的方法并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6. 付诸实行 7. 追踪检讨
交流与沟通技巧讲义
![交流与沟通技巧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e38c7a6bd97f192379e949.png)
步骤二 确认需求
有效提问 积极聆听 及时确认
问题的两种类型
开放式问题
——对方可以尽情地去阐述、描述自己观点 的一些问题。
封闭式问题
——对方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的问 题。
问题的优势和风险
优势
封
节省时间
闭
控制谈话内容
式
收集信息全面
开
谈话氛围愉快
放
式
风险
收集信息不全 谈话气氛紧张
浪费时间 谈话不容易控制
沟通的三大要素
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达成共同的协议 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沟通的两种方式
语言
沟通 非语言
口头 书面
信息
声音 肢体 身体 语气 语言 动作
思想和情感
双向沟通
传送者
接受者
沟通的三个行为:
听
说
问
高效沟通的三原则
1. 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 2. 要明确沟通目标 3. 积极聆听,有效反馈
第二节、有效沟通技巧
1.完整的沟通模式 2.有效发送信息的技巧 3.关键的沟通技巧——积极聆听 4.有效反馈技巧
完整的沟通过程:
接收
发送
反馈
面对面的沟通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有效发送信息的技巧
1. 决定发送信息的方法 2. 何时发送信息 3. 确定信息内容 4. 谁该接受信息? 5. 何处发送信息?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900:49:3200:49Nov-2019-Nov-2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0:49:3200:49:3200:49Thur sday, November 19,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一位阿拉伯哲人曾经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沙漠中的船,是永远不会进入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人际关系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人际关系融洽,就会令人心情舒畅,易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生理健康;相反,就会损伤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生理性疾病。
正如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一、人际交往的概述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
1)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调节与他人的关系。
2)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
3)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讨厌等。
4)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人际交往的误区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新生和爱情,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
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当前,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滚滚而来,各种机遇和挫折也纷至沓来,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增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人们就更需要交往的数量和质量。
培根在《论友谊》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成为操作自己身心的人”。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取得的成功,也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健康。
对于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少的人则感到迷茫,他们往往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天忧人,认为自己周围生活圈子好人太少,无法进行满意的交往,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的交往活动存在着的误区所致。
这些主要有:1、自私、自利,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性:有的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自己达到的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
不尊重生他人的价值和价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在交往中,日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高兴时,由抑郁寡欢或乱发脾气。
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掌握了多少交往,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
只有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可获得挚友。
2、冷漠、孤僻、人际交往中的封闭性: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在他们看来,人世一切是那么无聊,令人厌倦、平淡、无意义。
他们往往缺少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
这种人交往的失败就在于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我封闭起来,无法与别人沟通。
因此,他们只有啬自我的“透明度”,敞开自己的心扉,用热情、坦诚去赢得别人的理解。
这种合适的自我坦露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吸引力。
3、自卑、多疑,人际交往中的戒备和敌意性:在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估计太低。
如有些青年人感到自己的身体、相貌缺乏魅力,或感到自己能力欠缺,产生自卑心理,然而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是没有魅力、能力差,或事业成就低下者反则是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对别人的广告过于敏感,总是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
其实,在他们深层的心理体验里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他们害怕挫折、失败,特别是在权威、强者或一些强词夺理的人面前,总是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则表现出一种戒备和敌对情绪。
往往先在自己的思想里,设想别人对自己的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产东真实的证据。
有时则把一些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别人,甚至屈解别人的善意,长此下去,他们就人把自己的交往范围限制在父母、家庭这样一个小圈子中,有的则会产生厌世心理。
对于这种人,必须对一个清醒的认识,新生自我,接受自己,无论与任何人交往都要做到不亢不卑,既不取悦别人,以博得好评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不需要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炫耀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身价。
价值正是在于自身,并不随别人的评价而改变。
这样,就能渐渐消除多疑凡理,从而获得多数人的尊敬。
三、人际交往中遵循的几个原则(一)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有一幢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晚上放学后出来玩,他们攀上车厢,在上面蹦跳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住户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
这天,他对小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
”小孩子们很高兴,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老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粒奶糖。
”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弱小。
第三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今天奖品是两粒花生米。
”小孩们纷纷下汽车:“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有意思。
回家看电视去。
”这是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曲线”方能“救国”。
老人开始对孩子们的奖励,实际上是表现了对孩子们蹦跳行为的赞扬,刺激了孩子们继续蹦的热情。
之后逐渐减少这种认可与奖励,孩子们当然会越来越不高兴,也就没有了行为的情绪。
这个故事里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其大意是: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拦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刚此时的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模式相差很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
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
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
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
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假装”,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的“核心品质”。
一个心理实验:让别人听到你的评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请了许多被试分四组来参加一项实验,其中一位被试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亦即假被试,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担当这些被试们的临时负责人。
在每次实验的休息时间,这名助手都会离开被试们,到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向其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的印象和评价,被试们的休息室与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虽然两人压低声音谈话,但是实验以巧妙的安排,让被试们每次都能清楚地听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
具体有四情境:肯定———让第一组被试始终得到好的评价:假被试从一开始就用欣赏的语气说他们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如何喜欢他们;否定———对于第二组被试,假被试从开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提高———对第三组,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
降低———对第四组,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
然后,研究者问所有被试有多大程度上喜欢这个助手。
让被试们从-10到+10的量表上作答案,结果发现,喜欢程度的平均分:第一组的得分是+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
(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研究者认为,前两组的表现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的“交互性原则”,即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对此,心理学家霍曼斯进一步发现和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去接近。
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和厌恶。
“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交互原则,来平衡彼此间的情感,协调人际关系。
所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微笑,你就要先给别人一个微笑。
不要一心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因为事实上别人并没有任何义务。
首先要求自己去接纳、肯定、支持你周围的人,你就会收获他们对你的喜欢与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所持的观点,被西方看作是伦理道德的黄金原则或基本内容。
确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拿去给别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
另外,这一实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揭示了人际吸引中的“增减原则”,这些数据说明,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后来,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则”。
而阿伦森则幽默地称之为“对婚姻不忠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
因为后者在日久天长的岁月中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而前者由淡漠突然转向赞许,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