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
第一讲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第一讲人际干系与相同本领认知人际干系1.增进人际互动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际干系涉及种种问题,职位、职位、社会配景等都市影响到人际干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干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随处碰壁。
那么怎样才华增进人际互动呢?这要靠平时的积聚。
朋友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突然出现,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事情、团队运动中要有意识地结交朋友,创建人际干系网。
2.人际来往的流程人与人之间从相互生疏到相互来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程,一般来说,这个历程可以分为八个步调,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 人际来往的流程图3.人际来往的四种态度人际干系有四种来往态度:我欠好,你好,这是大公无私的态度。
我欠好,你也不能好,这是玉石俱焚的态度。
我好,不管你好欠好,这是自私自利的态度。
我好,你也好,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希望大家都能够有调和的泛爱的精神。
影响人际干系的因素1.影响人际来往的客观因素时代配景时代差别,人们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别,会有许多因素的约束使得人际干系无法突破。
在以前的农业社会中,邻居之间的干系非常好,尤其在农村,一家办喜事,全村的人都出动,而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人们住在电梯公寓里,楼上楼下甚至都互不认识。
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生长,尤其是因特网的出现,使得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为人们的来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活压力人们在生活中难免碰面对许多压力,比如升学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事情压力等等,这些都市影响小我私家的看法与想法,也会左右人们人际开拓的脚步。
情况的阻隔情况是影响人际来往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情况的改变可能会使亲密的朋友很少有机访问面、谈心,久而久之,情感就慢慢地变淡了。
脚色定位在人生的舞台上,有的人演主角,有的人演配角,甚至跑龙套,不管怎样,我们从戏剧的演出就可以推测出种种脚色的生活面。
所以我们要忠于自己的脚色,如果今天我们饰演秘书的脚色,就要把秘书的脚色诠释的尽善尽美,到达最高境界。
沟通技巧与人际关系培训讲义(ppt 32页)

似曾相識的語言
不是我的錯 不干我的事 不是我的問題 這工作該歸哪個部門負責 他們怎麼不事先溝通好 誰該為這些失誤負責 我們為什麼得忍受這些改變 什麼時候才有人來教導、訓練我
QBQ -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QBQ 的精神
提出更好的問題,當下做出更好的抉擇 每個人都有自由做出更好的決定並負責 答案就在問題之中 提出更好的問題,就會獲得更好的答案 別再有「小媳婦」的心態 別再拖延或怪東怪西 我只能改變我自己 當下就去執行
溝通忌諱
※ 說話的方式不對 ※ 自我中心主義做祟 ※ 門是開的,心是關的 ※ 措詞、態度不當,引發另一種誤會
說話的方式
有時我們在溝通時會不自覺地用一『否定式』 『命令式』、或『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例如:『你錯了,你錯了,話不能這麼 說』或是『唉呀,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你這樣做不行啦,你怎麼那麼笨,跟你 講你都不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學習說話的藝術
➢ 多說可以引起共鳴的話 ➢ 巧用肢體語言 ➢ 稱讚創造奇蹟 ➢ 不吝傳達親切的語言 ➢ 相見道“好”, 委事道“請”
偏勞道“謝”, 失禮道“歉”
。 急事,慢慢的說 。 大事,清楚的說 。 小事,幽默的說 。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 自己的事,先聽聽自己內心怎麼說 。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 對我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說
確保歡迎度,掌握說話的時機
非語言式 : 文字 思想的溝通 (IQ) 情感的溝通 (EQ) 傾聽技巧 同理 (empathy) 的反應技巧 經營好人際關係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名称: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2.课程学时:XX学时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人际交往和沟通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提高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和原则a.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b.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c.积极倾听的原则和技巧d.跨文化交际中的注意事项2.有效沟通技巧a.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b.肢体语言的解读与应用c.动作、表情和姿势的沟通d.语言表达和措辞的技巧e.积极沟通的语气和声音3.解决冲突和协商技巧a.冲突的原因和特点b.冲突处理的方法和技巧c.协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d.团队合作中的冲突解决和协商4.强化人际关系的技巧a.鼓励和赞美的技巧b.积极关注和关怀他人c.约束和批评的方式和方法d.反馈的重要性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介绍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讨论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讨论案例分析。
3.角色扮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演练,提高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人际互动活动,提供实际应用和反馈。
5.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像、视频和音频材料展示案例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1.学习笔记:学生需完成每堂课的学习笔记,总结课堂重点和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和贡献确定小组分数。
3.实践演练:学生进行的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将被评估,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4.考试评估:期末考试将涵盖课堂内容和理论知识,测试学生对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
五、教材与参考书主教材:《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参考书:1.《有效沟通技巧与艺术》2.《人际沟通的艺术》3.《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六、其他要求1.课程作业:每周布置相应的阅读、写作和实践任务,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还涉及到个人的情感与心理健康。
一个擅长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人,能够在职场中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也能够在个人生活中建立更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供参考。
一、有效沟通的原则:1.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尊重对方,耐心倾听,不打断对方发言。
2.清晰明确的表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信息,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
3.善于倾听和观察:用心倾听对方的言语和表达方式,同时注意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4.积极表达意见和需求:用正面与积极的方式表达意见,而不是攻击他人。
5.确保双向交流:确保信息的传递是相互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
6.不批判或判断他人:尊重他人,不过度评判或批判对方的观点和行为。
7.敏锐的回应: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对方的问题和需求。
二、积极倾听和善于观察他人:1.专心倾听:用心聆听他人的言语,确保对方的感受被理解。
2.运用反馈:通过重述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
3.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调,这些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三、表达技巧与沟通方式:1.使用积极的肢体语言:保持开放的姿势,面带微笑,避免交叉手臂和躲闪的动作。
2.注意语速和音调:语速过快或过慢都会对沟通造成困扰,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调。
3.避免使用过度的肢体语言: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但不要过度夸张或不自然。
4.使用适当的语言: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隐晦或专业性过强的术语。
5.适当运用问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
6.避免过度干扰或打断对方:尽量避免在对方发言时插话或打断。
四、解决冲突与处理抱怨:1.直面冲突:积极面对冲突,并及时解决,而不是回避或忽视。
2.做出合理的妥协:寻找互利的解决方案,主动做出一些让步。
3.表达关注和尊重:在处理抱怨时,要表达对对方感受的关注,并尊重对方的立场。
培训课件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ppt

该案例中,团队成员注重情感交流和 相互支持,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和分享 经历,增进了彼此了解和信任。
解决沟通障碍案例分享
解决沟通障碍案例
某公司员工通过改进沟通方式和态度,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误 解和矛盾。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员工认识到沟通障碍的根源,采取开放心态和包 容态度,积极倾听和表达,消除了隔阂。
及时反馈
在沟通中,要及时向对方提供反馈,让对 方知道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具体明确
反馈要具体明确,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 的建议。
以建设性为主
在提供反馈时,要以建设性为主,避免过 于消极或批评性的言论。
倾听对方的反馈
在提供反馈后,也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看 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03
沟通障碍与解决策略
建立信任
在跨文化沟通中,建立信 任关系至关重要。
04
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
建立信任关系
真诚待人
在交往中展现真诚,避免虚假和欺骗,建 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
尊重他人
尊重对方的观点、感受和需求,建立起平 等和尊重的交往基础。
守信用
遵守承诺,言行一致,建立起可靠的信任 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求,理解对方的 立场和感受。
和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应用
建议学员将所学的沟通技巧和人 际关系建设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
和生活中。
反馈与改进
鼓励学员在实践中不断反馈和改 进自己的沟通技巧,以实现更好
的人际交往效果。
个人行动计划
制定目标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沟通 技巧和人际关系建设目标。
实践计划
制定一份实践计划,包括如何应用所学的沟通技 巧和人际关系建设方法,以及实践的时间表。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讲义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是这个道理。
一位阿拉伯哲人曾经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沙漠中的船,是永远不会进入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人际关系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人际关系融洽,就会令人心情舒畅,易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生理健康;相反,就会损伤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生理性疾病。
正如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一、人际交往的概述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
1)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调节与他人的关系.2)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
3)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讨厌等。
4)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如何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一是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二是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培训课件】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36
语义障碍
爱人 指的是妻子或丈夫, 而西方人所说的“爱人”是情人的意
思 媳妇
在北方指自己的妻子, 在南方则是指儿子的妻子。
37
心理障碍
嫉妒
是一种极端消极和狭隘的病态心理,它是通过 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
预防
23
一天,它觉得练习的差不多了,呼拉拉的从山崖 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 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 不出来。
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 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了他翅 膀上的羽毛。
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 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 是一只乌鸦,可是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12
A、为人谨慎,凡事会三思而行。表现欲望有时因 自我膨胀而弄巧成拙。
B、活泼型,社交力强,很得人缘。考虑周到受人 倚重。
C、自恃高,不愿受人指使。不适合团队合作,是独 当一面得行动派。
D、非常浪漫,美的感觉特别强。思考直觉型,易 情绪化。
E、经常急躁,怨恨不满,重财轻义,人际关系不 够圆滑。
16
A你非常有自信,自视甚高,因为不服输的个 性使然,常常会将主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你很重视自己的私生活,对异性的态度非常 地强硬,以至于常会有花心、轻浮的行为出 现。
B你的个性比较消极,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是沉默寡言的类型。不过一旦彼此熟识、相 处融洽之后,你就会展现自己开朗活泼的一 面。你的交游并不是很广阔,非常重视自己 的家人与朋友,可以说保守型的人。
24
自我认知
讨论: 谨慎、坚持、和睦、严厉、积极, 是缺点还是优点 ?
最新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交谈技巧教学讲义PPT

• 拓展话题的开始第一句话要注意的是使人人都了解,
人人都能发表看法,由此再探出对方的兴趣和爱好, 拓展谈话的领域。
• 找不出别的话题时,那么中国原有的老办法可以运
用,那就是问他的籍贯。“府上是什么地方?”或 “贵处?”这在中国的习惯上是一点不觉得唐突的。 知道了籍贯,话题就容易找了。
• 东北人可以和他谈人参的生产、长城的风貌、工业
建设等。
• 广西人你可以和他谈桂林山水。 • 四川人可以谈四川的丰富土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选择合适的话题
合适的话题主要有: 1、谈话双方都很感兴趣的话题 2、无伤大雅的闲谈话题 3、有建设性的话题
不合适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 2、有关隐私的话题 3、空泛话题,假话题
学会挖掘话题
• 学会挖掘话题一是靠你平时的积累,到
• 凡对方不知道或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
询问,问话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若能令 答者起劲,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是使用问 话的最高本领。
保持新颖的题材
• 你必须记住,话是说给对方听的,而不是说给
自己听的。因此,说话不在于仅图自己痛快, 而且必须顾全对方的兴趣,你要为听者着想。
首先你必须探出对方的兴趣,然后选其感兴趣的话
• (2)察言观色,了解对方
交谈时,注意倾听对方的话语,最好 能听出言外之意。因为许多场合,对方 出于礼貌或某种需要,十分婉转地表达 自己的意见。这时,就需要你敏锐地听 出他的弦外之音。同时要观察对方的面 部表情、手势动作,这些无声的语言更 能透露对方的意图。
说话时的态度
• 说话时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人际沟通与交往第七章交 谈技巧
• 交谈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人是一种群体动物,没有人可以离群独居,我们每天都要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际关系涉及各种问题,职位、地位、社会背景等都会影响到人际关系,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如果不会做人,人际关系就会一团糟,办事自然就会到处碰壁。
心理学家认为,人除了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的70%将花在人际间的各种直接、间接的沟通上。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也是这个道理。
一位阿拉伯哲人曾经说:“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沙漠中的船,是永远不会进入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人际关系对身心发展的影响很大,人际关系融洽,就会令人心情舒畅,易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生理健康;相反,就会损伤心理健康,甚至导致生理性疾病。
正如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一、人际交往的概述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指人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与行为等。
1)认知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彼此之间不相识,不相知,就不可能建立人际关系。
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它使个体能够在交往中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调节与他人的关系。
2)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的功能,人与人的交往总是缘于某种需要、愿望与诱因。
3)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如满意与不满意、喜爱与讨厌等。
4)态度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变量,每时每刻都在表现某种态度,它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如何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一是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
二是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有一幢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天晚上放学后出来玩,他们攀上车厢,在上面蹦跳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住户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
这天,他对小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
”小孩子们很高兴,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老人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粒奶糖。
”小孩们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稀疏而弱小。
第三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今天奖品是两粒花生米。
”小孩们纷纷下汽车:“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有意思。
回家看电视去。
”这是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曲线”方能“救国”。
老人开始对孩子们的奖励,实际上是表现了对孩子们蹦跳行为的赞扬,刺激了孩子们继续蹦的热情。
之后逐渐减少这种认可与奖励,孩子们当然会越来越不高兴,也就没有了行为的情绪。
这个故事里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其大意是: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拦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小刚此时的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模式相差很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
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
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扫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
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
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假装”,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的“核心品质”。
一个心理实验:让别人听到你的评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与林德请了许多被试分四组来参加一项实验,其中一位被试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亦即假被试,研究者安排这名假被试担当这些被试们的临时负责人。
在每次实验的休息时间,这名助手都会离开被试们,到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向其汇报情况,其中会谈到对其他被试的印象和评价,被试们的休息室与研究主持者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虽然两人压低声音谈话,但是实验以巧妙的安排,让被试们每次都能清楚地听到别人怎样评价自己。
具体有四情境:肯定———让第一组被试始终得到好的评价:假被试从一开始就用欣赏的语气说他们如何如何好,他如何如何喜欢他们;否定———对于第二组被试,假被试从开始至终都对他们持否定态度;提高———对第三组,前几次评价是否定的,后几次则由否定逐渐转向肯定。
降低———对第四组,前几次评价是肯定的,后几次则从肯定逐渐转向否定。
然后,研究者问所有被试有多大程度上喜欢这个助手。
让被试们从-10到+10的量表上作答案,结果发现,喜欢程度的平均分:第一组的得分是+6.42,第二组为+2.52,第三组为+7.67,第四组为+0.87。
(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研究者认为,前两组的表现说明了人际吸引中的“交互性原则”,即你肯定别人,别人也喜欢你;你否定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
对此,心理学家霍曼斯进一步发现和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才会出现,人际关系才可以建立和维持。
许多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去接近。
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和厌恶。
“投桃报李”、“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心理体验是大多数人都曾经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这种交互原则,来平衡彼此间的情感,协调人际关系。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友情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是友情的基础所在。
否则,正如单相思不是爱情一样,“剃头挑子一头热”,你的热情换来的是别人的冷漠,双方的情感达不到共鸣,友谊不可能建立也不可能持续。
所以,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如果你想得到一个微笑,你就要先给别人一个微笑。
不要一心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因为事实上别人并没有任何义务。
首先要求自己去接纳、肯定、支持你周围的人,你就会收获他们对你的喜欢与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所持的观点,被西方看作是伦理道德的黄金原则或基本内容。
确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拿去给别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许多矛盾冲突就可以迎刃而解。
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
另外,这一实验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揭示了人际吸引中的“增减原则”,这些数据说明,人们对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也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恶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人。
后来,其他学者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则”。
而阿伦森则幽默地称之为“对婚姻不忠定律”;意指从陌生人处所获得的赞许往往比配偶的赞许更有吸引力。
因为后者在日久天长的岁月中对自己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而前者由淡漠突然转向赞许,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所以说,人们的这一心理倾向中潜伏着对爱情不忠的可能性。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有心计,他并没有做什么事情,给你什么恩惠,却变着法子叫你对他感恩戴德。
也有些人对这一心理效应还不甚明了,更不能做到自觉运用,做事虽然费力却不讨好。
在一家食品店里,顾客们常常喜欢排成长队在一位售货员那里购买食品,而别的售货员却无事可做,一天,店领导问她有什么决窍。
“很简单”,她回答说,“别的售货员称糖时,总是先装得满满的,而后往外取出,而我却相反,先装得少一些,过秤时添上一些,并随便说上一句:‘我送你两颗,谢谢你光顾,欢迎再来’,这就是我的决窍。
”其实每位售货员卖给顾客的东西在斤两上都是不多不少的,但是,如果先装多了然后往外取出,顾客会认为是从他的袋子里往外取,在心理上容易怀疑短秤;相反,如果先把糖装少,过秤时再往里添,顾客对售货员产生信任感,还认为自己占了便宜。
因此,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向不良方向逆转。
二是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
三、人际交往中的白金规则卓越生活的创造需要有很多东西。
其中一件你可能会忽视的东西就是你与身边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你一整天不停歇地在与身边的人交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交往着能量。
有时候,能量是有积极作用的,而有时它会产生消极作用。
生活中与别人的交往有时会给你补充能量,而有时可能就会导致你能量的流失。
你是否曾经停止过生活高速列车的运行,通过这样来反映出你让交往变得更加积极的方法,从而让你和你身边的人都感到更富有活力?一种让交往产生积极能量的好方法就是抛弃那些黄金规则,而用白金规则取而代之。
也许你会觉得我疯了。
毕竟每个人都知道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规则是他们在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
你不曾觉得这很自私吗?难道每个人不是不同的吗?难道人们不想让自己变得很特别,能被人理解和欣赏吗?他们当然想这样啦!白金规则这么说道:"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这是正确的,不要用一种你所喜欢的被人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比如说,如果他们喜欢直截了当的交往,那么就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与他们交往吧。
要是他们喜欢用那种能有助于建立更个性化人际关系的闲聊方式来与别人交往,那么你就花多点时间跟他们进行闲聊吧。
如果在跟别人交往前能问自己以下这些简单的问题,这样对你会有多大好处和会产生多大效力呢?1、你这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2、他们要谈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会帮助你决定你可以传达多少信息)3、他们偏向于选择哪种交往方式(私人、商业性质、随意、正式等)?4、他们要得到的信息要多详细,概述还是要有大量的细节?5、他们喜欢在哪些地方跟你交往?一些人喜欢快节奏的交流,而一些人会选择慢而谨慎的交流。
下次想让生活变得更精彩的时候,你就试用下这白金原则吧,看看你和你身边的人的能量水平是如何飚高的!四、人际交往的误区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