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
简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简述《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
一、《荀子》(一)概述:1、荀子名况,字卿。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2、与孟子思想的比较:孟子:继承仁义学说荀子:继承礼乐学说;内在之仁,主张性善外在之礼,主张性恶;重义轻利重义不轻利;专法先王兼法后王;专尚王道兼尚霸道。
3、现存32篇,大多说理散文,另有《成相》、《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二)“君子必辩”(《非相》)。
1、思想的深邃,理论严整,说理清晰,论辩透辟,各章相应,逻辑周密。
2、思想:《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提出“性”和“伪”。
人的天性在耳目之欲,声色之好,因而出现争夺、残贼、Y乱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实,必须用礼义教化,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即先天自然本性。
“伪”即人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认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
所以异而众者,伪也。
”“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3、性恶论是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故而不仅此篇论述周密,而且与荀子的整个理论系统相一致。
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就相互贯通,相辅相成。
4、文辞也相互呼应,如《劝学》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等观点,也和“圣人化性起伪”的观点息息相通。
5、荀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
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一贯,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有照应,故而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三)艺术性。
1、用常见事物为譬喻,把抽象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如《劝学》;2、排比句法或用韵语,增强气势,调谐音节,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韩非子》(一)概述。
是战国末期法家乃至诸子学说集大成者。
继承荀子学说,发展成刑名法术之学;借鉴老子思想,对“道”赋予法术内涵,主张刚强有为;继承前期法家法、术、势,将三者冶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荀韩:性朴论者 非性恶论者
荀韩: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师生,他们给时人和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就中国近代史而言,梁启超和康有为这对师生,不仅发动了极大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戊戌变法,而且还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当我打开他们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时,无不肃然起敬。
本文要研究的也是一对伟大的师生:荀子和韩非子。
我在结束《先秦诸子思想的历史反思》课程和阅读《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一书之后,对荀韩人性论提出拙见:荀韩,性朴论者而非性恶论者。
韩非子是性恶论者吗《韩非子》中并没有像《荀子》中有专门论述性恶论的《性恶》篇。
我通读整本《韩非子》,并没有出现性恶的字眼,也基本没有显示人性恶的思想。
为什么说“基本”,是因为拙意以为:《韩非子》中有很多显示性朴论、中立价值观的言语被误认为性恶论。
如: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
——《韩非子·六反》此语虽令人触目惊心,在我们看来,父母的这种行为确实是人间的大恶。
但是,韩非子还是不以之为恶,如果以为他在价值上认同这些父母的做法,并以之为善,那就绝对言过其实了。
在这里,韩非子还是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
将亲情关系转换为利害关系,表现出的只是人性朴的思想。
再如:故舆人成舆,则欲衽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
人不贵,则舆人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韩非子·备内》在韩非子看来,“好利恶害”,就利去害为人人所难免。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也就是性朴。
为了得利,人们会做一些心理上不好受的是。
例如,人们见了蛇和像蛇一样的动物会感到害怕,但从事蚕和捉鳝的人必须勇敢的捉拿这些动物,所谓“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
医生为了利而作出更不寻常的事:“吮人之伤,含人之血”。
韩非子认为这并不是因为行医者的道德高尚,只是纯粹的利害关系。
_荀子_与_韩非子_说理艺术比较
“积土”“积水”“积善”强调一个“积”字,也就是“积累”;“骐骥 一 跃 ”与 “驽 马 十 驾 ”、“朽 木 不 折 ”与 “金 石 可 镂 ”之 间 的 区 别 强 调 的是“执着”;“蚓”与“蟹”之间的云泥高下则在于主体心志 是 否 “专一”。 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荀子》散文譬喻说 理的鲜明特色。 《荀子》很少用一物喻一理,而是更擅长于一连串 地用多种事物从不同角度来说明一个道理。 整体看来,荀子比喻 往往引类联篇,一举一大串,有如落英缤纷,蝶舞蹁跹,使人读之 应接不暇,而又能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不过,《荀子》文章中譬喻这 一形象说理方式,尤其是作为喻体的事物本身没有得到细致的描 写和表现,所以,在文学性上色彩较淡,成就尚不能与《韩非子》寓 言这一形象说理方式相颉颃。
韩非子的人性论及其当代价值
韩非子的人性论及其当代价值作者:赵建业高升来源:《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01期摘要: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有许多人都认为,韩非子在人性问题上师承荀子的观点,认为人性为恶。
而记载他主要思想的著作《韩非子》当中,在关于对人性的描述上也大都记载的是负面的看法。
所以人们通常都认为韩非也是主张人性为恶。
研究发现韩非子并不认为人性为恶,也更不是认为人性为善,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叙述人性。
关键词:韩非子;人性论;现实意义一、韩非子的人性自私论由于荀子与韩非子的师生关系,加之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所以在探讨韩非子的人性观时,学术界大多会认为韩非子是荀子“性恶论”的继承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然而,事实上这却是对韩非子人性论的曲解。
韩非子虽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弟子,但在思想上却并没有继承儒家的主张,实际上是对法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就韩非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与本质精神来说,他打破了旧有的性善性恶二分天下的局面,他所持的是一种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人性自私论。
二、韩非子对人性价值的中立看法韩非子和荀子两人虽然都认为“好利”是人性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然而在人性的“好利”看法方面,二人却各执一词。
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并未单纯地把“善”与“恶”归进对于人性的讨论范围。
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脱离开了固有的对于性善、性恶的分析模式,而是用一种自然主义的视角去对人性只做事实的剖析,因为他认为善与恶是人的两面性格,是两个极端的取向,在它们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特性,故而,不做道德的评价,不将它视为单纯的善,也不将它作为单纯的恶,表现出他对人性价值的中立看法。
三、韩非子对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批判实际上,在韩非子看来,无论是性恶论还是性善论都是有缺陷的,不仅因为孟子、荀子的治国理念没有当时的大部分君主接受,性善论的基础,也就是儒家所重视的血缘亲情,在他看来并不可靠,“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枉,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计之长利也。
荀子、韩非子思想梳理
• (1)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有何不同?
答案(1)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 本恶(或人性多欲、多求、多纷争)。
• (2)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的起源分别是什么?
答案 (2)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本性,是
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 会对人欲望的协调和控制,是人们为在一起 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
• 1.上述文字中,成语“ ”即源出于 此。 (2 分)
〖参考答案〗
1. 郢书燕说 • 2. 韩非在寓言的结尾发出的感慨:“治则治矣,
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是说当时的 学者为了替自己的学说找到依据,同时博得各国 国君的青睐,多曲解古代典籍。 • 作者的感慨,点明了这则寓言意在批评当时学者 牵强附会解释古代典籍的现象。郢人和郢人的书 信,即比喻古代学者和他们的著作;而燕相的形 象,则是比喻当世的学者。 • 韩非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对古代典籍中 的许多观点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荀子、韩非子思想梳理
学习目标
• 了解荀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 提高文化经典阅读解题能力。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他的 宇宙观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反对天命和迷信, 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即肯定自然界的运行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在政治上,他主张礼 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 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赞同武 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所以 他的一些思想又为法家所汲取。
• 韩非子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使然,强调想要成大事的 人可以借助于“人性好利”这一本性。
• 2、人性是否可变之异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恶的,认为 要改造人性,使之由恶向善,仁义礼智信是可以通过后天 的教化学习得到的。 韩非子不仅认为人性不可变,而 且无须变。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研究——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
武陵学刊Journal of Wuling2021年5月第 46 卷第 3 期May 2021Vol.46 No.3口中华德文化研究口性善论与性恶论N 比较研究——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黎千驹(湖北师范大学 国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435002)摘 要:孟子主张性善论,侧重于“存心养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与生俱来的善端,并进行扩充,使自己成为像尧那样的君子。
荀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化性起伪”,目的是要人们通过学习和遵循礼义、法度等来矫 正其与生俱来的恶,使自己成为像禹那样的君子。
从伦理价值取向来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在本质 上是相同的,都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
韩非子主张性恶论,侧重于“就利去害”,目的是要说明人性恶而不可能 向善,只有通过法来压制其恶,这就为统治者实施暴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人们“就利去害”的人生哲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孟子;荀子;韩非子;性善论;性恶论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 2021 )03-0013-08D01:10.16514/43-1506/c.2021.03.003引言性善论缘起于孟子,然而在孟子之前,老子、 孔子和墨子等就曾谈论过人性问题。
例如:老子认 为,人性最初是自然朴素的,“如婴儿之未孩137,因此老子把这种自然朴素之性称之为“朴”,老子 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 134老子又称之为“真”,曰:“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 若偷,质真若渝。
”[1]221“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266老子肯定人性最初所具有的“质真”和“德真”,这 就意味着人的本性原本是善的,然而现实是,人们已背离了道而产生了私欲,人们由此便“失真”或 “丧朴。
怎么办?老子认为,婴儿处于自然朴素的 状态,人应该像婴儿那样:“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1]93“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乃足,复 归于朴。
”[1] 173“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浅谈韩非子的人性观(肖爱民),史学范文
浅谈韩非子的人性观(肖爱民),史学-浅谈韩非子的人性观:肖爱民摘要:韩非子人性自利的观点有两个来源:其一来源于韩非子的老师荀子的人性恶,其二来源于韩非子所处的社会背景。
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以人性自立为基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法术势三者兼治,法术势三者兼治是集法家各派之大成并超越了各派的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主张。
韩非子的人性自利思想对现在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韩非子;人性;自利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和李斯是同学,都是荀子的学生,于公元前233年被李斯陷害死在秦国的监狱中。
他的主要思想有:“依法为教以吏为师”“人皆自利君国之利在耕战”“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思想的基础是“人皆自利”即“人性好利疾恶”。
在韩非子的作品中都能看都“人性趋利”的内容。
一、韩非子“人性趋利”思想的来源韩非子“人性趋利”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从他的老师荀子那里得到的,二是从他社会经历得到。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人性论的观点是“人性恶”。
荀子把人类的种种欲望看着是人的本性,而人类的欲望往往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最终导致互相伤害,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人性恶”。
荀子“人性恶”的基本内容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些内容主要是从“人的情欲、情感,生理本能”而言的,“性”是天生的自然状况和资质,其中主要是指身体的欲望。
荀子的“人性恶”可以通过“化性起伪”办法来改变,从而达到治世的目的。
【1】韩非子把他老师的“人性恶”发挥到极致即“人性自利”,他认为“欲利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是为利而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利害关系,韩非子还认为“人之自私自利的本性不仅不能,而且无须‘化性起伪’,它是君主可以加以利用的对象,是君主治国安邦的一个有利条件”。
【2】其实韩非子所说的“人性自利”就是自己为自己着想。
韩非子产生“人性自利”的思想还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各国互相侵夺,而之前的道德准则已荡然无存,社会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荀子》与《韩非子》说理艺术比较
《荀子》与《韩非子》说理艺术比较《荀子》与《韩非子》是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思想著作,两者对于说理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表达方式。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比较《荀子》与《韩非子》的说理艺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首先,在说理的手法上,《荀子》强调以情感和感性的方式来引发读者的共鸣。
他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和思想,以及心灵的交流和感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荀子》中的章回小说《盗跖之死》就通过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重要性。
这种方法使得《荀子》的说理更加具体、形象,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韩非子》则更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他通过论证和辩证的方式,来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发展。
他善于运用各种逻辑手段和对立观点的思辨,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提供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例如,《韩非子》中的《八议》对政治、社会、伦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论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这种方法使得《韩非子》的说理更加严密、精确,更容易让读者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其次,在表达方式上,《荀子》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他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修辞手法,来创造出精神上的共鸣和审美的愉悦。
例如,《荀子》中经常使用的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让他的观点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方式使得《荀子》的说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而《韩非子》则强调语言的准确和清晰。
他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来说明问题,避免含混不清或产生歧义。
他虽然不像《荀子》那样运用修辞手法,但他的文字简练、条理清晰,非常容易被读者理解。
他所倡导的说理方式注重直抒胸臆,坚持以事实和真理说话,给人以强烈的启示和启发。
最后,在追求的目标上,《荀子》更注重人的内心和精神的修养。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道德修养、心灵上的升华来追求美好的人生。
他的说理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的人格和道德重要性。
这种价值导向给人以积极的人生指引和向往。
而《韩非子》则更注重实际的利益和社会的变革。
韩非子有关人性的看法
韩非子有关人性的看法摘要:学术界对于韩非子的研究日渐流行,尤其是对于韩非子在人性方面的看法的研究,为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和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本文重点考察韩非子关于人性的哲学思想的起源和解释,对韩非子的人性观及其教育和社会背景进行了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韩非子法家人性观后世影响一、韩非子对人性看法的原因分析1.各个流派的影响韩非子其人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师从荀子,故而思想中必然有一定儒家思想的成分;虽然是荀子的学生,他的主张却更多的的来自于老子,他犀利的指出仁义,道德是没有用的,个人的德行也是靠不住的。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结合了法家讲究的法、术、势,坚定地指出,人与人之间纯属利益分配关系。
韩非子的哲学观点受到儒家及管子和商鞅的影响。
荀子认为“性恶论”,认为君子、小人都一样,“人之生也固小人。
”管子指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商鞅则认为“人性之恶,必以律法而后正”。
他们对韩非子人性本恶的观念影响最大。
韩非子作为荀子的学生,跟随其观察到人对于自然欲望不抑制,跟随自己的欲望随心所欲。
但韩非子与荀子又有所不同,韩非子相信道德教育是不能改变人性的,因此他主张废除礼法,转而专注于法律和刑罚。
另一方面受老子的影响,“无为而治,不言之教”的观念被韩非子所吸收。
这也是他认为人性不能改变或需要改变的原因。
除了他的教育背景对他的人性观念的认识有影响之外,他生活在战国末期,社会背景也对他的思想形成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根据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体会,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极其批判的观点。
2.社会背景的原因韩非子发现,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关系,以及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偏见,会发生父母杀死或遗弃女儿的现象。
此外,他还认识到夫妻之间,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没有应有的忠诚与信任。
因此,欺骗,篡权在当时屡见不鲜的。
故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着韩非子对于人际关系和人性的看法。
二、韩非子对于人性的看法1.人的本性是由利益驱使的“利君死者众,则人主危。
韩非子与荀子
荀子和韩非子荀子是什么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和韩非子荀子与韩非子的关系是: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和韩非子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他们均主张人性的自然属性是“好利”的,但是在对人性是“好利”的自然属性进行的评价中,荀子和韩非子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荀子对人性“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进行了评断,认为人性“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根本是“恶”的,而韩非子却与其不同,他并没有未对人的“好利”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进行判断,而只是对人“好利”的基本事实进行了描述。
因此,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如果说荀子是人性本恶的创始人,那么韩非子便是对人性论作出进一步延伸,并明确提出了人性“善”与“恶”的分析框架。
荀子在其人性论中主张,人的自然欲求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也就是说人的“利益欲求”是人做事的根本出发点。
韩非子在人性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与此相一致,也认为人的普遍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的,物质欲求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们思考问题、做出实践行为的出发点。
但是,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子并没有直接将人性的“趋利避害”属性归结为“恶”,也没有对人“善”与“恶”进行对比讨论。
而只是基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性善与性恶的分析框架。
荀子是什么家荀子是遵从儒家学派的,但是在人性善恶这一方面,他提出的性恶论与儒家的人性本善极为不符。
同时,他的弟子李斯及韩非子的思想均为法家的思想。
由于这些种种原因的出现,让人们对他到底是哪家学派的产生了疑问。
荀子将儒家思想进行了发展,至于他的两位弟子为何会成为法家学派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体系、生活环境、社会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他们所学思想的吸收与思考,从而形成了与荀子不同的思想。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不能否定荀子的身份,他仍是儒家学派的。
从人性方面来说,孟子提出的是人生来是善良的,而荀子所说的人生来是不善的与孟子提出的观点并不冲突,只是荀子考虑了环境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求,而有了欲求就会想去追求,若追求的人多了,就会引起争夺,争夺又会产生混乱。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
诸子百家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论主张。
荀子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而由于韩非子与荀子的师承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韩非子是荀子人性论思想的继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性恶主张更极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韩非子虽就学于儒家的荀子,但却另辟蹊径成为法家,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与本质精神而言,韩非子跳出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
他所阐发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自私论。
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作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荀子?正名》)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function centre. Transport to Yibin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 and its supporting r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radiation to surrounding cities of Yibin is not strong, the advantage is not fully utilized, it must be by improving city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和韩非人性论之比较
006荀子和韩非人性论之比较江佳佳(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摘 要:荀子关于人性的一些观点被韩非所继承,但两者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了儒法两家的根本立足点不同。
荀子虽然主张性恶,却是希望通过教化来改造人性,使人向善;而韩非则是想依靠法律来限制性恶,建立秩序稳定的社会。
本文就荀子、韩非人性论的差别进行论述,以通过分析和比较理清二者人性论的关系,正确认识荀子和韩非人性论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荀子;韩非;人性;好利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韩非是荀子学生,作为儒家学派的后人,最终却发展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就荀子和韩非在人性论思想方面的不同,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韩非是否延续了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在上世纪初的韩非思想研究中,学术界就以性恶论来概括韩非的人性论,如冯友兰认为:“盖人之性唯知趋利避害,故唯利害可以驱使之。
法家多以为人之性恶。
韩非为荀子弟子,对于此点,尤有明显之主张。
”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另有施觉怀在《韩非评传》一书中论述:“性恶论是韩非哲学的基础……韩非的性恶论无疑受到荀子性恶论的影响,但二人从性恶论引申出来的结论却相距甚远,荀子讲性恶,本质上是一种人性改造论,韩非则是彻头彻尾的性恶论者。
”刘家和也认为:“韩非的性恶说直接源于荀子。
可是,荀子的性恶说容纳了一个有知与能的心,正是这种心使人能以化性起伪而为善;而韩非的思想里连这一点可以由之转恶为善的潜在的可能性都断绝了。
韩非把荀子的性恶说推向了极端。
”实际上,只有在承认以“不好利”“不自为”为善,也就是以儒家的仁义为善的前提下,才会以“好利恶害”“自为”为恶。
荀子“性恶”这一结论的前提是仁义等德行是善,他认为人性恶正是因为“善的缺乏”。
而韩非并不以“不好利”“不自为”、仁义为善,自然也就不会以仁义的缺乏、“好利恶害”“自为”为恶。
以韩非的人性论为性恶论其实是以儒家的立场对韩非人性论展开的批判,而并非韩非本人的观点。
荀子_韩非子_庄子性恶意识初议
JOURNAL OF NAN JING UN IVER S ITY(Phil osophy,Huma niti es a nd Soci a l Scie nces)l2,2010 #思想史研究#荀子、韩非子、庄子性恶意识初议颜世安(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3)摘要:本文所说/性恶意识0不同于/性恶论0。
/性恶论0是明确宣称人性为恶的理论,先秦诸子中只有荀子一家。
/性恶意识0则是古人对人性黑暗的认识,诸子多家有这样的认识。
先秦诸子对人性中的黑暗和危险究竟有多少认识,这是一个以往研究很少关注的问题。
荀子/性恶论0的研究一向与这个问题无关。
本文选择先秦诸子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荀子提出性恶论,虽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其实对人性黑暗面的认识却很浅。
/性恶论0的提出,目的不是探究人性有多少阴暗,而是与孟子派争辩道德的来源。
韩非子对人性阴暗面的认识较深,其理论主要源自商君而不是荀子。
商、韩都认为人性自私是不可改变的,韩非进一步对人性何以不可改变,人性中有什么毛病,会使教化型政治一定失败,做了自觉探讨。
韩非法治和术治思想指向一个共同目标:政治运作客观化,去私人化。
这个政治目标某种程度即源于对人性之恶在私人交往中不可战胜的认识。
庄子认为人类原始的/浑沌0状态是合于自然的,但/浑沌0早已死亡,人的自然品性早已丧失。
人类自上古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心机与智巧的支配之下。
庄子对人性之恶的观察是最深的,这可能与他对人类智巧极为厌憎有关。
先秦诸子对人性黑暗有多方面认识,荀子/性恶论0在这个思想系统中其实没有代表性。
关键词:荀子;韩非子;庄子;性恶意识;性恶论先秦诸子之中主张人性恶,有/性恶论0传世者,单推荀子。
其他诸子不闻有此说。
有些学者主张韩非有性恶论,但这不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判断,毕竟韩非著作中没有/性恶0的明确论断。
至于庄子,则几乎从未有人提到他的思想与性恶有关。
那么本文的研究从何说起呢?本文的题目,是研究三子的/性恶意识0,而非/性恶论0。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徐克谦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6)3
【摘要】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
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
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
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西方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深蒂固的善恶范畴对立之“恶”的意义。
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观来看,所谓善恶只是相对的、程度不同的价值,未必是两个绝对对立
的范畴实体。
好利恶害、自私自利不仅不是“恶”,而且还可以说是“小善”“次善”,是由近及远、由低向高推导出大德大善的基础。
确认自私不是“恶”,不仅具
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先秦时期伦理道德观念特质的理解。
【总页数】8页(P18-25)
【作者】徐克谦
【作者单位】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6
【相关文献】
1.试论荀子、韩非子的人性论与法治思想
2.从"契约论"到"性本恶"——论人性论中霍布斯与荀子的异同
3.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4.论先秦诸子的诸子观——以《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非的人性论不是性恶论——以荀子与韩非人性论之不同为角度
韩非的人性论不是性恶论——以荀子与韩非人性论之不同为
角度
王维国
【期刊名称】《消费导刊》
【年(卷),期】2008(000)014
【摘要】本文以荀、韩人性论内涵为切入点,分别从道德评价与事实判断、人性可变与人性不变、化性与顺性、等级人性与普遍人性、道德主义与道德无用论等五方面论述了韩非与荀子人性论思想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韩非的人性论是性私论,而不是性恶论。
【总页数】1页(P225-225)
【作者】王维国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9
【相关文献】
1.荀子、韩非的人性论:李斯悲剧根源 [J], 陈桐生
2.试论荀子、韩非子的人性论与法治思想 [J], 李军建
3.利、威、名:韩非治道论新解--韩非的人性论及治国方略构建 [J], 张平;刘力锐
4.韩非的人性思想和治国之策——兼谈韩非不是性恶论者 [J], 王立仁
5.荀子和韩非人性论之比较 [J], 江佳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荀子_韩非子_术_思想比较
_荀子_与_韩非子_说理艺术比较
成相篇第二十五 赋篇第二十六 大略篇第二十七 宥坐篇第二十八
子道篇第二十九 法行篇第三十 哀公篇第三十一 尧问篇第三十二
在这三十二篇中,除《哀公》、《尧问》等极少数篇目外,大都具 备着与《劝学篇》相同的文本之于标题的向心结构。 这种以题概篇 的艺术在先秦诸子中代表着说理技巧的不断演进和说理文体制 的成熟。
一
在艺术 上 ,《荀 子 》32 篇 ,大 多 数 是 说 理 文 ,其 体 式 超 越 了 《论 语 》、《孟 子 》那 样 的 语 录 或 对 话 连 缀 ,其 持 之 有 故 ,言 之 成 理 的 专 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 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 发展得更为成熟,《韩非子》55 篇大多据题抒论,布局严整,可以看 作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对于此前的语录体和对话体 诸子之作而言,《荀子》和《韩非子》中的专论体文章,体制更为完 整,论点更为鲜明,论据更为丰赡,论证更为谨严。 这是《荀子》和 《韩非子》在说理艺术上体现出的共有特质。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田 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 株之类也。
为了证明世易时移,古不可法,以宋人守株待兔来进行说理。 这一寓言故事本身深刻而又含蓄的寓意直到今日依然具有启发 价值。 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的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 和 现 实 ,诸 如 “自 相 矛 盾 ”、“滥 竽 充 数 ”、“郑 人 买 履 ”、“买 椟 还 珠 ” 等,很少用拟人化的动物故事或者神异的幻想故事,在不依托超 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的前提下,以其相对细腻的文学描写和 寓言自身的丰富的内涵流传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典故。 这说明 《韩非子》说理散文的文学色彩明显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 上古之文学演进的轨迹。
荀子与韩非子的政治理论与实践
荀子与韩非子的政治理论与实践荀子与韩非子是两位中国古代哲学家,他们的思想被后世誉为儒家和法家两大道路。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类天生有恶性,需要通过教育来约束人的行为;而韩非子则倡导“法治”,提出了法律之外没有任何道德规范的观点。
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荀子和韩非子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一、荀子的政治理论与实践荀子主张让“礼”来约束人的行为,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礼仪规范,才能让人们避免恶性的行为。
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恶性,必须通过教育来矫正。
对于统治者来说,荀子强调了“仁政”、“王道”,认为统治者应该有德才兼备,以爱民为重。
同时,荀子也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治国方略,即尊敬君上、爱护亲属、行谨慎之举;忠于朋友、尊敬长上、诚实守信;礼上尊贤、贫富均对、以勇力建功等。
这些方略都被认为是追求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有效手段。
荀子的实践经验也相当丰富。
据《荀子》记载,荀子曾经在齐国、滕国、卫国担任官职,他经常通过宣扬先贤的思想来影响政治氛围。
他曾多次推荐有才华的人担任官职,从而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
同时,他也提出了优卑论,“身贵者必尽其力以尊其位,而贱者欲致理亦然,故君子其诸下也常在其位。
”他认为,只要你尽职尽责,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
二、韩非子的政治理论与实践韩非子主张依靠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强调重罚轻赏。
他认为,没有法律的约束,人们就会放纵自己的欲望,最终导致社会混乱。
而对于罪犯,韩非子则认为,必须通过极端的刑罚来震慑罪犯和其他人。
他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思想,主张让法律成为统治的核心手段。
同时,他也强调了“兵者国之大事”,认为国家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必须要有强硬的立场和军备。
韩非子的实践经验也相当丰富。
他曾经在齐国威胜二年做过参谋,为齐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赵国时,曾经提出了改革方案,包括削减贵族的特权、取消苛捐杂税、加强边境军备等。
这些方案都得到了赵王的赞同。
同时,韩非子又主张推崇法官“尚联”,认为法官应该互相监督和支持,以保证司法公正。
浅谈荀子与韩非子的
浅谈荀子与韩非子的“性恶论”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谓善是人为教化而成。
伪者,人为也。
乍听下来,相比于孟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种论点似乎不算特别顺耳。
且看荀子是怎样论证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由此来看,荀子所指人性之恶,实际上并非道德意义上的恶,而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即“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而荀子对于人的这些本能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相反他坦诚地指出,这些本能不仅存在,而且还是“争夺”、“残贼”、“淫乱”这些恶的重要动力。
既然人性之险如此,那么善要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也就是说,人之本性虽然包含了带来恶的可能,然而通过礼义教化还是可以达到“善”的。
荀子还指出:“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认为所谓“礼义”也是人为约定俗成的,强调人自身努力的作用,所谓“性恶”看似悲观,实则是一种较为积极的观点。
故而冯友兰先生曾言:“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
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主张“性善”的孟子虽然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但也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达成。
从这一点上来说,荀子的出发点实际与孟子并无多大不同,本质上都是在劝人向善。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也是“性恶论”的支持者,并且对此主张得更为尖锐彻底。
他认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明确指出人的“利己”本性。
然而与主张教化改造引人向善的荀子不同,韩非认为人性是自然而成的,要因循它才合乎天意,既然人性本恶,那么也就只有接受其恶的本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国学教育论文
荀子与韩非子人性论辨析
文/周娜王维国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形成阶段。
诸子百家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性论主张。
荀子是“性恶论”的典型代表,而由于韩非子与荀子的师承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韩非子是荀子人性论思想的继承者,甚至比荀子的性恶主张更极端。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韩非子虽就学于儒家的荀子,但却另辟蹊径成为法家,就其人性思想的基本立场与本质精神而言,韩非子跳出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
他所阐发的是一种自然主义的人性自私论。
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作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在荀子看来,人好利之心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
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
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并指导其行动的原点。
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
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只做事实描述,不做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由于对人性评价的基本立场不同,在人性是否可变这一问题上,荀子与韩非子的论述也有着根本差别。
荀子认为人性可以改变,也必须改变。
一方面,人性改变具有可能性。
无论圣人,还是普通民众,其人性都是可以变化的,“途之人可以为禹”,人实际上的善与恶,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和后天环境熏染来实现,“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另一方面,人性改变又具有自觉性。
“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东西,荀子由此推论:“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人们因知其性恶,所以才有“欲为善”的意愿与动力。
另外,人性改变具有必要性。
人性恶如果不加以改变,将会对个体发展、伦理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危害,“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因此,为避免社会纷争、动荡与穷困,必须对人性加以改造和限制。
与之相反,韩非子主张人的自利本性是先天决定,不能改变,也无须变化。
一方面,韩非子坚持人性无法改变。
在他看来,人的好利属性是由人的生理需求诱发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能,不能改变。
比如,民众之所以会做善事,只是服从于外部压力,并不是发自于由人性改变而产生的“义”,“民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
可以看出,韩非子对于人性可以通过教化而弃恶从善表现得毫无
信心。
因此,他主张君主应该“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
另一方面,韩非子认为人性也无须改变。
人的自利本性非善非恶,只是一种自然状态。
既然自利不是“恶”,那也就无需改变了,反而可以利用人们的好利本性,通过物质激励或赏罚,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树立权威、发展经济、维护统治的目的。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逆性”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要通过“礼义”“法度”,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正之”“导之”。
在人性由恶向善的“逆性”的过程中,荀子特别强调人为即“伪”的作用,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道德修养与践行,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
面对不变的人性,韩非子提出了“顺性因情”的主张。
既然人性自利是人的自然本性,又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那么就只能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
进行赏罚、制定政策、严肃法纪必须以人的自利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
荀韩二人对人性的阐释都是着眼于为他们的治国理念寻找最有力的人性论支持。
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礼治”治国体系,而韩非子则在性私论基础上找到了“法治”的治国之路。
荀子认为人私欲的膨胀导致了“争”“乱”和“穷”,为了避免这一严重后果,人类应该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控制,要做到这
点,就必须创造出复杂的礼仪体系。
“礼”是圣王为使人类免于自我毁灭而设计的一套道德规范体系,荀子相信“礼”可以转化人性,通过“礼义以分之”可以使人各安其分、各尽其职,从而达到维护人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因此,“礼”在他的治国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法律与正义的基石,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礼治”思想体系。
韩非子认为人之性皆“好利恶害,自为自利”,在“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的战国时代,根据“世异事异、事异备变”的原则,文王之政已不能行于后世,寄希望于通过德治来改变人性进而达到治平的理想,已经完全不合时宜。
因此,他在深刻体认人性自利的基础上,极力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形成了系统的“法治”治国方案。
一是主张利用人的好利恶害心理,通过厚赏诱导人民遵守法纪,通过重惩、刑罚迫使人民不敢犯法;二是为使厚赏重刑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使“法”成为最高且唯一的行为准则并为人民所知晓,这就需要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三是权不旁落,中主能守。
进行赏罚、制定法律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君主的权威。
因此,韩非子主张利用臣下避害趋利的本性,通过刑德即赏罚来控制群臣、维护君主统治的稳固,“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综上所述,韩非子既是荀子性恶思想的继承者,又是其批判者。
他根据当时诸强纷争、弱肉强食、欲望泛滥的社会现状,从法家角度综合诸子之说,跳出性善性恶的历史纷争,以推行法治理论为落脚点,建构起自己独特的自然主义性私论学说,故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性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