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制度

合集下载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1.目的:为了确保企业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2.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入库、检验等相关环节。

三、管理责任1.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2.采购部门负责落实采购合同中的原材料质量要求。

3.生产部门负责执行相关检验标准和规程。

四、原材料供应商选择和评估1.供应商选择:采购部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供应商的信誉、质量管理体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2.供应商评估:采购部门对已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货质量、服务质量等。

五、采购合同与验收1.采购合同: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等。

2.原材料检验:原材料到货后由质量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观、包装、标志、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3.合格原材料入库,不合格原材料退回供应商或按照协商处理方式进行。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检验记录:质量部门应当建立并保留原材料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2.检验报告: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质量部门应当及时向采购部门提供检验报告,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七、不合格原材料处理1.退回供应商:对于严重不合格的原材料,质量部门应当及时通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将不合格原材料退回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进行相应的整改。

2.冻结和隔离:对于质量问题较小的原材料,质量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原材料的冻结或隔离,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

3.处理方式协商:对于一些具体情况下不合格的原材料,采购部门、质量部门和生产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处理方式。

八、文件和记录管理1.原材料质量文件:质量部门应当建立原材料质量文件,包括原材料检验标准、规程、结果记录等。

2.检验记录保留:原材料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留,保留期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引言原材料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的重要环节。

为了建立有效的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基本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要求 1. 合法合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没有任何侵权行为,确保从合法合规的渠道采购原材料。

2. 供应商选择: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供应商必须有良好的信誉和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3. 样品保留:根据采购合同和相关规定,保留每批原材料的样品,以备后续可能的问题调查和处理。

4. 来料批次追溯:对每批原材料按照批号进行追溯,确保从供应商到企业内部的每个环节都能追溯到原材料的来源和流向。

5. 信息记录:建立完整的原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批次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流程 1.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确认采购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标准。

2.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企业信誉、质量管理体系、供货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评估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企业的供应商名录。

3. 采购合同签订: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原材料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等具体要求。

4. 原材料进场检验:原材料到达企业后,进行进场检验。

根据采购合同约定和产品质量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必要的检验项目。

5.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如果不合格,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6. 合格原材料入库:对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标识和分类入库,确保原材料的有效管理。

7. 样品保留:对每批原材料都进行样品保留,保存一定数量的样品,以备后续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8. 进货记录和报告:建立完整的进货记录和报告,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批次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等,便于日后查询和分析。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子进场检验制度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料子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部工程项目经理部,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分承包单位原材料子进场的控制。

三、部门职责1、工程部负责物资采购的归口管理工作。

2、经营部负责开工前供应单位工程合同、工程预算及单位工程料子预算,以及供应重要料子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

3、工程部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经理部做好料子进场的质量检验工作、4、料子员负责对进场料子进行检查验证,并取得相关的证明资料。

凭证手续不全,一律不收。

将合格料子的凭证手续汇总备案,以备追溯。

5、施工员和质检员应做好检查和督促工作,确保料子进场质量检验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四、措施及方法1、原材料子质量保证措施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首先从原材料子的掌控,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保证全部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时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做到比质比价,质量第一,品质证明与物相符。

进场料子由项目物资部、质保部联合验收。

首先进场料子必需“三证”等资料齐全。

其次钢筋、水泥等必需经复验合格。

最终样品认可,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监理或甲方验收,通过后方可使用。

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料子,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料子,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料子,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料子,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料子等不得使用。

当料子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略使用。

1)料子采购程序流程如下:2)原材料子检验程序—料子检验流程3)相关人员职责A、项目试验员对进场物资进行取样和送样并填写试验检测申请单。

B、项目料子员对进场物资的材质证明、数量、外观进行检查和验收。

布置物资的贮存保管和经外观及化学性能检测合格后的物资发放工作。

4)工作程序A、进场物资的检验、验收为了保证用于工程的物资满足规定的要求,全部物资于进场后都必需先行接受检验或试验,经证明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厂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厂的原材料的检验和管理。

二、责任和权限1. 检验部门责任检验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原材料的检验程序和标准。

2. 采购部门责任采购部门负责确定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并协调与供应商进行确认。

3.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接收和储存原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检验。

4. 质量部门责任质量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原材料的检验过程,并记录检验结果。

三、流程和方法1. 原材料接收1.采购部门接收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并检查外观和包装是否完好。

2.采购部门记录原材料的批号、生产日期和供应商等信息。

2. 原材料检验1.检验部门根据原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2.原材料经过外观检验、重量检验、尺寸检验等项目的检测。

3.检验部门记录检验结果,并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做出处理: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3. 原材料储存1.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由生产部门接收并储存。

2.生产部门储存原材料时,要确保储存区域整洁、干燥,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类和标识。

4. 检验记录1.质量部门对每次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2.记录内容包括:批号、生产日期、供应商、检验项目和结果等。

3.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阅。

四、培训和评估1. 培训要求1.检验部门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原材料检验的培训,包括检验标准、方法和技巧等。

2.质量部门负责定期组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检验技能。

2. 评估要求1.质量部门负责对原材料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2.评估包括原材料的合格率、不合格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五、问题处理1.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不合格原材料由质量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可以退货或调整供应商。

2.质量部门应记录原材料的不合格情况和处理结果。

2. 检验程序和标准的调整1.当发现检验程序和标准有不足之处时,检验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一、原材料检验制度原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工程耐久性。

因此,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非常必要。

1.检验标准的制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质量标准,制定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

不同材料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选择有资质的供货商,对其进行资质审核,确保供货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只有合格的供货商才能为工程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3.原材料进场检验:对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质量、性能指标等,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如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退货或重新处理,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4.原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周期性地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验证其质量稳定性。

如果发现原材料质量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5.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档案管理体系,将每次检验的记录和结果进行归档,并建立可追溯的档案体系,以备工程验收和质量纠纷处理时使用。

施工检验制度是建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施工质量计划的制定: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计划,明确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和要求。

2.施工中的自检: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质量计划的要求进行自检,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自检包括施工工艺、操作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检验和检查。

3.施工中的互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与方应互相进行检查和监督。

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部门对施工工序的检查、监理单位对施工工序的检查、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等。

4.现场检验: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检验,对施工工艺、质量关键节点、重要节点进行抽查,确保施工的合法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5.施工结束的验收: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一、引言原材料作为产品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合格性,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原材料检验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原材料检验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制度目的原材料检验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或所生产的原材料符合产品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通过严格检验程序和标准,可以降低原材料的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A 类原材料(必需品,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较大影响)、B类原材料(一般品,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一定影响)、C类原材料(次要品,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较低)。

四、质量要求1. 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 原材料必须符合公司内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3. 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五、检验依据原材料检验需依据以下几项进行: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 公司内部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3. 原材料的供应商合同及技术协议;4. 原材料的生产和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六、检验程序1. 检验计划的制定:根据原材料重要性、供货数量和时间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验计划;2. 采样与送样:按照采样标准和程序,从供应商处采样,并填写完整的送样单;3. 检验方法与依据:根据不同的原材料属性,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和依据进行检验;4. 检验结果的判定: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和判定;5. 检验报告的编制:将检验结果及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保存核查。

七、不合格处理如果原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不合格处理:1. 拒收:对于明显不合格的原材料,立即拒收并通知供应商;2. 隔离:对于质量存在争议或尚未得出准确结论的原材料,需进行隔离处理,并进一步检查确认;3. 返工或报废:对于一些稍有瑕疵但可通过返工修复的原材料,可进行返工处理;对于无法修复或返工后仍不合格的原材料,应予以报废处理。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文本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文本

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类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工作。

第三条原材料检验应该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四条工程项目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条原材料检验工作应当有专职检验员负责,确保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原材料采购第六条工程项目部门应当根据工程需要合理确定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采购。

第七条原材料采购应当经过严格的比价和评标,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障的供应商。

第八条原材料供应商应当提供完整的质量证明文件,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供货。

第九条工程项目部门在采购原材料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交货方式和时间。

第十条原材料采购应当建立档案,留存相关资料,以备后续查验。

第三章原材料检验第十一条原材料检验应当由专职检验员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原材料检验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检验结果合格。

第十三条原材料检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生产,确保检验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四条原材料检验应当及时公布检验结果,并做好检验报告和记录。

第十五条对于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原材料,工程项目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通知供应商处理。

第四章原材料贮存第十六条原材料应当妥善贮存,防止受潮、受热、受污染等情况发生。

第十七条原材料贮存场所应当符合相关要求,确保原材料质量不受影响。

第十八条原材料贮存应当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原材料质量。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九条工程项目部门应当定期对原材料的质量和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监督检查应当逐项核对,确保原材料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第二十一条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留存相关记录。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遵守。

第二十三条对于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工程项目部门所有。

工程项目原材料检查制度

工程项目原材料检查制度

工程项目原材料检查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和规范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使用,提出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的原材料采购、检验、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三、管理制度1.原材料采购(1)原材料的采购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选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采购。

(2)原材料的供应商需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否则不得进行采购。

(3)采购过程应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一致,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明文件和发票。

2.原材料检验(1)采购的原材料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2)检验过程应有专门的检验人员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3)自检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采购单位,并进行相应处理。

3.原材料的装卸和储存(1)原材料的装卸和储存应有专人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和正确。

(2)原材料的储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避免潮湿、日晒等不利于材料质量的情况发生。

(3)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原材料的存放情况,确保材料质量以及数量的完整性。

4.原材料的使用(1)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原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工程设计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工程施工中如发现材料质量有问题应及时更换,并对原材料质量进行追查和处理。

四、责任和制度执行1.项目经理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2.项目部门负责对原材料的选择、采购、使用和储存等程序进行具体操作和监督。

3.监督部门负责对项目的原材料检验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抽查,确保项目质量达标。

五、制度的完善和调整为了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本制度需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为工程项目原材料检查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工程人员认真执行,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原材料检验制度及检验方法

原材料检验制度及检验方法

原材料检验制度及检验方法1. 引言原材料是产品制造的基础,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及检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并提供常用的原材料检验方法。

2. 原材料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原材料检验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帮助企业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制造的要求,减少产品缺陷和客户投诉的风险。

以下是原材料检验制度的重要性:2.1 降低产品质量风险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

通过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企业能够从源头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减少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2.2 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原材料的质量差异会导致产品的性能差异。

通过进行原材料检验,企业能够筛选出质量稳定、一致的原材料,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3 保护企业的声誉质量问题会给企业的声誉带来严重的影响。

通过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并严格执行,企业能够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护企业的声誉。

3. 原材料检验方法原材料检验方法是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原材料检验方法。

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常用的原材料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原材料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3.3 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伸长率等。

常用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3.4 检验设备的验证在进行原材料检验时,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验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和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

4. 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建立和执行原材料检验制度需要以下几个步骤:4.1 制定检验标准和方法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标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检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确保企业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

三、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颜色、形状、表面状况等。

2.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封装情况、标识情况等。

3. 取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取样,进行化验分析。

4. 质量检验: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包括重量、含水率、纯度等参数。

四、样品送检1. 取样方式: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取样。

2. 样品数量:取样数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3. 样品运输:样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运送到指定的检验机构。

五、检验要求1. 确保检验机构的资质: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2. 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机构应及时出具检验结果,并向企业提供检验报告。

3. 检验结果评估:企业需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如发现不合格情况,需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检验结果记录:企业需将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以备查证。

六、检验报告管理1. 检验报告审查:企业应对每一份检验报告进行审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报告存档:检验报告应及时存档,保存一定时间。

七、不合格原材料处理1. 发现不合格原材料时,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不合格原材料需进行退货处理,同时进行追溯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八、制度执行1. 企业应为执行本制度制定明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以上是关于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规定,通过建立和执行此制度,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需不断完善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一、前言原材料检验管理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特别关键的一环。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要保证生产制造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牢靠,必需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本文重要介绍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操作要点。

二、原材料检验程序1. 仓库验收全部原材料入库前必需进行仓库验收。

仓库验收程序包括:(1)对于一般原材料的验收,应当按质量要求进行检验。

对于值得注意的紧要原材料,必需进行完全检验。

(2)对于包装袋易受潮的原材料,计量检查合格后尽快放仓库,以免包装袋受潮变形。

(3)仓库验收人员应当认真检查每批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如发觉质量有问题的原材料,必需立刻拒收,处理记录,并通知供应商更换或退货。

2. 试验室检验全部原材料入库后,必需进行试验室检验。

试验室检验程序包括:(1)按检验类别进行检验;(2)依据质量标准,对于每批原材料进行批号检验;(3)依据质量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4)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实行措施进行下发,并记入不合格处理记录。

3. 抽检抽检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试验室检验是否合规、检测是否灵敏,从而把握试验室检验的精度和误差范围。

抽检程序包括:(1)由检验员或品管员随机选取已检验的原材料,并提取3份样品;(2)提交指定的外部试验室进行检测;(3)符合标准样品数量超过98%,则视为试验室检测合格。

三、原材料检验记录和数据分析1. 记录和证据保管(1)试验室检验记录和抽检记录必需保存3年以上;(2)对于不合格品,必需有充分的制度用于其记录、下发、处理和核查。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组织对生产质量全过程进行掌控和改进的基础。

每月应当进行数据分析,并发觉问题适时改进处理。

四、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1. 质量要求(1)原材料必需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公司标准;(2)原材料必需符合供应合同的质量要求。

2. 检验依据和检验程序(1)原材料检验的依据和检验程序必需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2)试验室应当配备完整的检测设备,全部检测设备必需定期维护。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一、引言。

原材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建立健全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材料检验的重要性、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制度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原材料检验的重要性。

1. 保障产品质量。

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可以有效地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 保障生产安全。

部分原材料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未经过严格检验就直接使用,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三、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必要性。

1. 规范生产管理。

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可以规范生产管理,明确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批原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避免因管理混乱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2.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可以减少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停滞和返工率增加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一些行业对于原材料的检验有着具体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原材料检验制度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四、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具体内容。

1. 原材料检验标准。

制定针对不同原材料的检验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的要求,确保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检验流程。

明确原材料的接收、存储、检验、使用等流程,确保每一批原材料都能够经过严格的检验程序。

3. 检验记录。

建立原材料检验记录档案,记录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和使用情况,为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4. 质量责任。

明确原材料检验的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建立健全的质量责任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结语。

建立健全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制度篇一: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 1、所有原材料进场前,应随车提供出厂批号及质量保证书。

钢筋、水泥查质保书并实验合格。

砂、石进场对货源的规格区进行抽样,当变更货源时应先做试验,合格材料方可组织进场。

2、进场材料应有专人负责收货,分别建立台账,分规格、品种,产地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挂牌标志。

3、进场后按批号取样送试验室检验。

合格后挂合格标志显示其试验合格。

4、原材料进场应堆放整齐,便于分区,现场文明。

5、进场原材料应由专人验收,专人建账,专人发放,发料应核对材料规格、品种、性能清楚。

并做到收支相等,账物相符。

6、砂、石材料的堆放和堆场要求:a、砂、石分品种、规格、产地分别堆放。

b、场地应平整,并有一定坡度,保证排水通畅。

7、水泥堆放:a、包装水泥应分品种、标号、厂名、出厂日期和批量,分别堆放。

b、堆垛高度以六至八袋为宜,各品种应有不小于 70cm 的通道。

c、四周垫高 20cm 以上,应防止雨水从四周浸入和湿气重使水泥受潮。

d、水泥按批量组织进场堆放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8、钢筋和半成品的堆放:a、钢筋进场应分品种规格、生产厂家、批号分别堆放,不得混堆。

b、进入堆场按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及质保书神力编号建立台账。

c、取样送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标牌。

d、发货人根据领料单规定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发货。

e、对试验不合格的钢筋应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报公司供应部门,移作他用。

f、上诉程序负责去向否者以失职论处,按造成损失大小,追究管理人员的经济行政责任。

g、原材料试验的数据应纳入技术档案。

h、堆场应设支墩,堆放整齐,防止锈蚀。

原材料进场管理制度为加强建筑工地进场原材料的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完善材料使用的行为规范,确实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1、施工工地使用原材料:如钢筋、水泥、石子、砂用于结构的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除具备合格证、检测报告外还必须抽样送检测中心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制定工程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进场检验管理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瓦等材料的检验管理。

三、责任主体1. 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工程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

2. 工程监理: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监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物资部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进场管理工作,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及时并符合标准。

4. 物资检验员:负责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5. 施工单位:配合项目经理和物资部门开展原材料进场检验工作。

四、进场检验流程1. 原材料进场前,物资部门收集相关材料、证件以及检验设备,并通知检验员做好检验准备工作。

2. 原材料到达现场后,由物资部门工作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清点和验收,并填写检验单。

3. 检验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抽检等工作,并填写检验报告。

4. 检验报告经项目经理确认后,交由工程监理审核签字,确认检验结果。

5. 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物资部门进行入库登记,未符合要求的原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退货或更换。

6. 物资部门定期组织原材料检验员进行自查和互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氧化、无变形等情况。

2. 尺寸测量: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 抽检:抽取部分原材料进行强度、硬度、拉伸等性能测试,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4. 实验室检验:对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的原材料,需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测试。

六、记录与存档1. 检验员需对检验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检验结果、检验员、签字等信息。

2. 检验报告需存档,对于未通过检验的原材料需留样,并标记明确。

3. 库房管理员需对入库原材料进行登记和编号,建立原材料档案。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一、概述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原材料进行的检验制度。

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混凝土、钢筋等,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

二、检验内容建筑工程原材料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标准检验人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测。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并附上检验报告。

2. 物理性能检验对于水泥、砂、石、混凝土等材料,必须进行物理性能检测。

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材料的强度、抗压性能等。

3. 化学成分检验对于混凝土等材料,必须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材料的水泥含量、水分含量等。

4. 外观检验对于钢筋等材料,必须进行外观检测,主要检测的内容包括材料的锈蚀情况、弯曲度、断面形状等。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材料采样在建筑工程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采样。

采样时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每批样本进行编号并进行记录。

2. 样品标识对于每批采样的样品,必须进行标识,标识中必须包含样品编号、采样日期、厂家名称等信息。

3. 检验样品制备对于每个样品,必须进行制备工作。

具体操作包括将样品破碎、筛选、进行平均混合等处理。

4. 检测操作对每个样品进行检测,检测过程根据采用的检测方法选择,检测完后,必须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5. 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根据标准来进行评定。

若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则该批次材料可以使用;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必须退回生产厂家重新生产和检测。

6. 结果反馈对于检测结果,检测人员必须对询问者提供该批次原材料的检测结果。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及时通知生产厂家并要求其进行质量整改。

建筑工程原材料检验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个批次原材料的检验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必须包括如下内容:•采样日期、编号、批号、厂家名称•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时间、检验结果•评估结果及建议检验记录必须由检验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审核人进行复核确认并进行存档。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保障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的进厂检验管理。

第三条进厂检验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应当与公司的其他质量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五条进厂检验管理应当实行责任制,相关责任人应当履行相关职责,确保检验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宣传和执行监督。

第七条受检材料的分类与归档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第八条进厂检验应当建立检验档案,留存相关检验报告和记录。

第二章进厂检验的方法和程序第九条进厂检验应当采用逐批检验的方式进行。

第十条进厂检验的程序包括取样、检验、评定和合格证明。

第十一条取样应当采用公正、公平的方式进行,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第十二条检验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采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方法。

第十三条评定应当根据相关标准和公司的质量要求进行。

第十四条合格证明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出具,确保相关证明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第十五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和宣传工作。

第十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监督检验工作的质量和结果。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查和评定。

第十八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检验档案的归档和管理。

第十九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进厂检验管理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四章相关责任人的职责第二十条供应商应当保证所提供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的要求,确保其质量安全。

第二十一条相关责任人应当履行进厂检验的程序,确保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二条相关责任人应当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查和确认。

第二十三条相关责任人应当对检验档案进行管理和归档。

第二十四条相关责任人应当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检验管理工作。

第五章复检和处理第二十五条对于进厂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当立即予以隔离,并通知供货商进行复检。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原材料检验制度是指对进入企业的原材料进行检验、鉴定和评价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原材料是产品生产中的基础,它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用户的安全。

因此,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保护用户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原材料检验制度应明确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应与产品的质量标准相一致,确保进入企业的原材料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同时,应采用科学、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例如,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应建立完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化学指标检验方法和物理指标检验方法,以确保原材料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其次,原材料检验制度应明确检验的责任和流程。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原材料检验部门或工作岗位,负责对进入企业的原材料进行检验。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和解读检验仪器设备的结果。

检验人员对每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检验部门或人员应与采购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和反馈原材料的质量问题,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符合要求。

再次,原材料检验制度应建立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管理机制。

企业应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合格供应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供应商来说,应提供相关资质文件,包括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等,以证明其具备生产和供应原材料的能力和合规性。

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符合企业的采购标准和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供应商,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中止合作、调整采购策略等,以降低原材料的质量风险。

最后,原材料检验制度应建立相关文档和记录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并编制相应的检验操作方法和标准。

检验记录和结果应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证和追溯。

同时,应建立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整改和处理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控制和监督,最大限度减少质量问题对产品的影响。

原材料检验制度1

原材料检验制度1

原材料检验制度1原材料检验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质量标准,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稳定,以维护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原材料。

二、检验要求1. 采购员应在与供应商订购原材料时明确质量要求,并要求供应商出具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如检验证书、品质保证书等)。

2. 收到原材料后,仓库管理员应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订单要求,并填写验收记录。

3. 验收过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具体项目根据原材料的类型和质量要求来确定。

4. 若原材料未能通过验收,仓库管理员应将其退回供应商,并填写退货记录。

三、检验仪器和设备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公司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所有的原材料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备随时查阅。

检验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所用仪器、检验结果等内容。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制作相应的不合格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供应商管理公司应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审核,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

供应商的评估标准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准时率、售后服务等方面。

六、持续改进公司应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评估并改进原材料检验制度。

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检验程序和方法,提升原材料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七、附则本制度的所有内容应向相关部门和员工宣贯,并确保其理解和遵守。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

以上为原材料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每个员工都应遵守制度规定,认真执行检验程序,并及时报告不合格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五篇材料]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五篇材料]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五篇材料]第一篇: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企业的采购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第3条: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厂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品管部来料检验员具体执行。

第4条:职责(1)品管部负责进货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2)库房负责验收原材料的数量(重量)并检查包装情况。

(3)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来料检验的规划第5条:明确来料检测要项(1)来料检验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要清楚该批货物的质量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来料检验主管咨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

(2)对于新来料,在明确该料的检测标准和方法之后,将之加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1)外观检测。

用目视、手感、嗅觉、口尝、限度样品进行验证。

(2)尺寸检测。

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3)结构检测。

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

(4)特性检测。

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1)全检。

适用于来料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工厂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2)抽检。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抽检比例≥3%)第3章来料检验的程序第9条:品管部制定《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由品管部经理批准后发放至检验人员执行。

检验和试验的规范包括材料名称、检验项目、标准、方法、记录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新乡南预制梁用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碎石、减水剂、钢材、、压浆剂、钢绞线、锚具、水、聚氨酯防水涂料、泄水管、垫块、支座板、防落梁板、接触网预埋件、螺栓、膨胀剂、纤维、泄水管盖、钢筋接头、接地端子、连接套筒、钢筋焊接网的检验程序、检验项目、检测频次、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方法,2008年12月发布的“原材料检验制度”同时做废。

二、引用标准GB175-2007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JGJ 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228-200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TB/T3192-2008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JC476-2001 混凝土膨胀剂TB/T3193-2008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GB/T10002.3-1996 埋地排污、残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JGJ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科技基 [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 GB/T1499.3-2002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JGJ 107-200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以上标准都会被修订,修定后执行最新标准。

三、检验职责及检验程序1.为加强原材料管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原材料投入使用,特制定本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场应按批检验和验收,未经检验和验收的材料不得使用。

原材料进场必须有生产厂的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性能、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及产品相应标准规定。

2.检验职责物设部负责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材质证明书的检查核对,外观质量有疑问,则由物设部申请质检人员复验。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性能、质量指标的试验,并出据试验结果报告。

3.检验程序A.原材料进场后,首先由物设部核对质量证明书、材料牌号、品种规格、数量、炉(罐)号、出厂日期、编号、包装及检查外观(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等,并做好检查记录。

B.经外观质量等项目检验合格后,物设部填写《试验委托单》送试验室,试验室收到《试验委托单》后,到材料库取样试验。

试验结果按规定要求填写试验报告,并进行合格性能判定,同时将试验结果以“试验检测回复单”形式通知物设部。

C.检验结果处理材料经外观质量检查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验收入库和投入使用。

材料经检验结果如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不得验收入库。

四、材料检验1.水泥(5).取样方法:按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进行。

散装水泥: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将所取样品放入留样筒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

袋装水泥:每一个编号内随机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留样筒中,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

(6).试验方法:游离氧化钙、烧失量和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钙、碱含量按GB/T176-2008进行,氯离子含量按JC/T420进行,比表面积按《水泥比表面测定方法》GB/T8074-2008进行、细度按《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进行、凝结时间、安定性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1346-2001、强度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进行。

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7).试验结果处理:各项指标均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要求,试验人员及时填写试验报告和“材料检验回复单”,通知物设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施工,如不合格,物设部及时退货或更换。

2、粉煤灰(3).检测评定依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4).检验方法: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游离氧化钙、活性指数按1596-2005进行;氯离子含量按GB/T1 8736-2002进行。

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取样方法: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按GB/T12573-2008进行,取样应该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以上部位取等量样,总量至少3kg。

(6).试验结果处理:试验结果应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要求,及时填写试验检测回复单通知物设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设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3、矿渣粉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取样方法:取样按GB/T12573-2008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4、细骨料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取样规定:A 从汽车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混拌均匀,组成一组试样。

取样数量应按(JGJ52-2006)标准规定。

应对有怀疑的汽车单独取样试验。

B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混拌均匀,组成一组样品。

取样数量按(JGJ52-2006)标准规定执行。

C对于每一单项检验项目,砂的每组样品取样数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当需要做多项检验时,可以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其他试验结果的前提下,用同组样品进行多项目不同的试验。

5、粗骨料进行检验,若粗骨料含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矿物,则不得采用;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砂浆膨胀率应小于0.1%,如膨胀率在0.1~0.2%时,则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3.0kg/m3,且应进行掺和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

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取样方法:A 从汽车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6份,混拌均匀,组成一组试样。

取样数量应按(JGJ52-2006)标准规定。

应对有怀疑的汽车单独取样试验。

B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6份,混拌均匀,组成一组样品。

取样数量按(JGJ52-2006)标准规定执行。

C对于每一单项检验项目,石的每组样品取样数量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当需要做多项检验时,可以确保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影响其他试验结果的前提下,用同组样品进行多项目不同的试验。

6、外加剂(3).主要试验仪器:含气量测定仪、混凝土搅拌机、压力试验机、电子秤等。

(4).检验方法: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碱含量、匀质性指标按GB/T 8077-2000进行;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常压泌水率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相对耐久性指数、收缩率比按GB 8076-1997进行;坍落度保留值、压力泌水率比按JC 473-2001进行;甲醛含量按GB18582规定进行测定。

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取样规定:每一编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的减水剂,取得的样品应充分混匀,分成两等份,一份按规定试验,一份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交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复验或仲裁。

7、钢筋检验压浆材料中不得含有高碱(总碱含量不应超过0.75%)膨胀剂或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压浆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2).主要检测仪器:流动度测试仪、量筒、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压力试验机、6000N 抗折机(3).检测评定依据:TB/T3192-2008《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抽检项目自检,全面检验项目委托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

(4).取样方法:按GB12573规定,取16kg (压浆剂4kg )样品进行性能试验。

9、钢绞线检验(1).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10、锚具检验C.锚板强度、静载试验:如符合(1)条要求,则判为合格;如有一件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但允许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若全部试件合格,即可判定本批产品合格;如仍有一件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11、拌和及养护水检验(1).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12、直接用于防水层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检验13、泄水管检验(1).检验项目、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14、混凝土垫块检验15、支座板、防落梁板、接触网预埋件及螺栓检验125-1997。

首次涂层厚度和耐盐雾性委外有资质的单位检测,常规检验项目自检。

16、膨胀剂检验17、聚丙烯腈纤维的检验(2).质量标准:符合《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修订版)要求。

18、泄水管盖的检验(2.)检验方法:委托“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

19.橡胶抽拔棒(1) 检验指标:外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伸长率变化率检验依据:《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主要性能指标(2)检验方法:委托“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

(3)结果及处理:查看厂家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并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物机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20、焊接接头的检验1.检验频次: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2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不足200个接头时,应按一批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