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中药饮片培训 ppt课件
![中药饮片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28f21c87c24028915fc3d6.png)
• 三、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 1、虫蛀是指害虫侵入饮片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由 于中药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极易滋生害虫,发生虫蛀, 经虫蛀后,会形成蛀孔,产生蛀粉,成分损耗,疗效降低。 • 害虫的种类: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 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 害虫的来源: • A、从产地采收时收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灭害虫及卵 • B、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容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 虫 • C、害虫本能的传播 • D、空仓未经彻底灭虫 • E、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
• 五、易发生变异的中药饮片
• 1、易生虫的中药饮片: • 质地松软,含糖类,脂肪较多的党参 枸杞子 熟地 肉松蓉 天冬 沙参等 • 含蛋白质较多的动物尸体 • 含淀粉较多的赤小豆 薏苡仁 芡实 山药 葛根 天花粉等 • 质地松散,含芳香挥发油较多的菊花 金银花 玫瑰 花 款冬花 蜜蒙花等 • 查看:检查跺的上面,以及跺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 • 2、易泛油,发霉的中药饮片: • 含脂肪油,挥发油的饮片受温度影响。含粘液质和糖 类饮片受湿度影响,或饮片含水量在15%,空气相对湿度 超过70%,温度在20——35度时易发霉 •
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培训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一、概述 二、中药变异现象的外界因素: 三、中药饮片储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四、中药饮片常用的储存和养护方法: 五、易发生变异的中药饮片 六、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
• 一、概述
• 1、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的产品,可直接用于 中医临床的中药。 • (中药材是在原产地以传统方式采收、加工的半成品或成 品。) • (中成药是以中药为原料,经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 剂。) • 2、中药饮片由于截断面积增加,与外界接触面也随之扩 大,因此,吸湿与污染的机会也多。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 如果管理不当,养护不善,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相互作 用下,就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继而饮片霉变,虫 蛀等现象。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与疗效。 • 中药的变异现象取决于:A外界条件 B自身性质 • 掌握中药各种变异现象及特色,了解发生变异的原因,才 能有效的防治,保证用药安全。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 ppt课件
![中药材的性状及真伪鉴别培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b51be998fcc22bdd10d3b.png)
18
ppt课件
表面
采收、加工炮制过程引起的药材质量问题:
白芍——煮的时间过久,空心;煮的时间过短,黑心。 牡丹皮——夜露、阴雨天等沾水发红。 延胡索——煮得过生,内部有粉质,表面无皱纹,易生虫;煮得过熟, 松泡。
19
ppt课件
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
20
ppt课件
折断面
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 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
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 子参饮片;
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芪饮片、厚朴饮片; 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 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 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 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 片、苏木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 面。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 性状与真伪鉴别
ppt课件
1
提纲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的意义 二、中药材、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三、中药材性状及常见易混品
2
ppt课件
一、中药材/ 饮片鉴别的意义
原药材:指未经前处理加工或未经炮制的中药材。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
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 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如:半夏有 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等。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的,均称为饮片;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整理)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整理)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6b67d39bb68a98271fefa78.png)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
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及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成的天麻等),售假。
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
中药材的鉴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
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1 .药用植物的分类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属………………黄连属种………………黄连2. 植物组织的类型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植物体得以生长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称营养组织2.3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非腺毛)、气孔(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幻灯片PPT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0803b1ad02de80d5d84021.png)
二 、中药鉴定学知识 1 、 中药的加工及贮藏 1.1 常用的加工方法:拣 洗 切片 蒸 煮 烫 发汗 熏硫
〔山药 、白芷、枯燥前用硫磺熏制,防止霉烂〕枯燥 1.2 贮藏保管中发生的变质现象
大气中从有多量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外表。在适当温 度和湿度下,溶蚀药材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失去 药性。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根本组成局部,也是中成药的 根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 表达,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平安、有效。但是,随着中 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及局部外来中药饮片的冲 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 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 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黄连属 种………………黄连
2、植物组织的类型 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
织、居间分生组织 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
蓼科〔大黄、何首乌、拳参〕——棱角短钝; 五加科〔人参、竹节参、三七〕——棱角坚; 毛茛科〔白芍、赤芍、牡丹皮〕、桑科桑叶——簇晶排 行
4.2碳酸钙结晶 多存在于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
5、 维管束及其类型 维管束是一种束状构造,贯穿在植物体
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形成一个输导系 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 5.1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 位于内侧,中间没有形成层。如单子叶植 物茎的维管束 5.2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两侧都有韧皮 部。常见于茄科、葫芦科,夹竹桃科、萝 摩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茎中维管束 5.3周韧维管束:木质部位于中间,韧皮部 围绕在木质部四周。如百合科、禾本科 棕 榈科、蓼科及蕨类的某些植物 5.4周木维管束:韧皮 部位于中间,木质部 围绕在韧皮部四周,常见于少数单子叶植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精品课件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7f3d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1.png)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培训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中药学》教材中第三章《中药的鉴定》为蓝本,详细讲解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
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饮片进行鉴别。
3. 提高学生对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药饮片的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
重点: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定及现代分析技术在鉴别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显微镜、中药饮片样本、理化鉴定试剂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优质和劣质的中药饮片样本,引发学生对鉴别方法的思考。
2. 理论讲解:a. 性状鉴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b. 显微鉴定的基本步骤及技巧。
c. 理化鉴定的原理及方法。
d.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让学生对中药饮片样本进行性状鉴定。
b. 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饮片样本的显微结构。
c. 指导学生进行理化鉴定实验。
d. 介绍现代分析技术的操作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鉴别方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对中药饮片样本进行鉴别,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性状鉴定:外观、气味、味道等特征。
2. 显微鉴定: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
3. 理化鉴定:化学反应、光谱分析等。
4. 现代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常用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定特点。
b. 简述显微鉴定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
2. 答案:a. 黄连:表面暗黄色,断面鲜黄色,味极苦。
当归:表面黄棕色,断面白色,有浓郁香气。
人参: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断面淡黄色,味甘。
b. 显微鉴定可用于观察中药饮片中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从而判断其真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 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 成的天麻等 ),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 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 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 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4、晶体: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 4.1草酸钙结晶 : 4.1.1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 豆科植物(甘草、苦参、葛 根.红芪、合欢花等)、芸香科(黄柏)中常见 4.1.2针晶 一般存在于含粘液的细胞中 如薯蓣科、天南 星科半夏 白附子 兰科白及 石斛 天麻 百合科知母 麦冬 玉竹 4.1.3簇晶 蓼科(大黄、何首乌、拳参)——棱角短钝; 五加科(人参、竹节参、三七)——棱角坚; 毛茛科(白芍、赤芍、牡丹皮)、桑科桑叶——簇晶排行 4.1.4砂晶 茄科(颠茄、地骨皮) 苋科(牛膝) 4.1.5柱晶 鸢尾科(射干) 4.2碳酸钙结晶 多存在于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 知识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 “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 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 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 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 全、有效。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 及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 炮制方法炮制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 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为进一步提升从药人员业务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中药饮片质量监督 力度,提高真伪鉴别能力,有效打击制售假劣中药饮片违 法违规行为,确保辖区群众用药安全,区药监局组织人员 在药品生产企业举行涉药人员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 识培训。
3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3.1 淀粉粒 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 复粒淀粉 及半复粒淀粉 3.2 菊糖: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山茱萸 果皮中亦有。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将菊糖材料浸入 乙醇中制片,置镜下观察看见球状、半球状或扇形的菊糖 结晶。 3.3 蛋白质 以糊粉粒状态存于细胞的任何部分,糊粉粒 和淀粉粒常在同一细胞中互相混杂。 3.4 脂肪和脂肪油:它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脂。 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称为脂。如柯柯豆脂;呈液体的 称为油,如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存在于植物种子 里,可达种子干重的45%-60%;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 Ⅲ试剂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紫草试液显紫红色; 加四氧化锇显黑色。
5、
维管束及其类型 维管束是一种束状结构,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 彼此相连形成一个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 用。 5.1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 间没有形成层。如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 5.2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两侧都有韧皮部。常见于茄 科、葫芦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茎中 维管束 5.3周韧维管束:木质部位于中间,韧皮部围绕在木质部 四周。如百合科、禾本科 棕榈科、蓼科及蕨类的某些植 物 5.4周木维管束:韧皮 部位于中间,木质部围绕在韧皮部 四周,常见于少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状茎,如菖蒲,铃兰等。 5.5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成辐射状排列, 并形成一圈,总称为 辐射维管束。是单子叶植物的根和 双子叶植物的次生构造特点。
1.2.3变色 各种药材都有其固有的颜色,贮藏不当颜色改变,药材 也可能变质。含鞣质类药材受到氧化,聚合等作用,产生 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原来色泽加深。 1.2.4 走油: 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 一般含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成分的药材,如 苦杏仁、 桃仁、当归、肉桂、麦冬、枸杞子等会产生“走油”现象。 1.2.5 其它。 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 学变化而降低疗效,如绵马 贯众,不能久贮。樟脑 冰片 易挥发;芒硝(Na2SO4· 10H2O) 胆矾 (CuSO4· 5H2O)容易风化,应密闭保存。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 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毛茛科 属………………黄连属 种………………黄连
2、植物组织的类型
2.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 植物体得以生长 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吸收 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 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称营 养组织 2.3 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 非腺毛)、气孔(平轴式 直轴 式 不等式 不定式 环式))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 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 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过度散 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2.4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 2.5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 2.6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 腺毛 蜜腺 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囊)分泌道 和乳汁管
二 、中药鉴定学知识 1 、 中药的加工及贮藏 1.1 常用的加工方法:拣 洗 切片 蒸 煮 烫 发汗 熏硫 (山药 、白芷、干燥前用硫磺熏制,防止霉烂)干燥 1.2 贮藏保管中发生的变质现象 1.2.1虫蛀: 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及含糖类易虫蛀。 一般含脂肪油(苦杏仁 桃仁等) 淀粉(白芷 山药)或 蛋白质(蕲蛇等)易虫蛀,而含辛辣成分的药材,一般不 易虫蛀如荜茇、胡椒、 花椒等。通常温度在16-35 ℃、 湿度在60%以上、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下是虫害生长 的有力条件。 1.2.2生霉: 大气中从有多量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温 度和湿度下,溶蚀药材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失去 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