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非正式群体”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在学校班级中,经常能够发现“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现象。他们放学一起走,作业一起做,生日一起过……这种自发形成的联合体,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群体”。班级中的非正式学生群体是管理者最应当重视而又恰恰最易被忽视的要素。就职业中专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而言,其成因都与学生特殊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需要相关联。对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管理是不容小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情动人

班级里那些被轻视、被遗忘、被厌恶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班里难以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也想与其他同学交往,但常受到冷遇。他们希望在班级里取得较高的地位,有的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的注意,有的则因不满自己的处境而结伴逃学,有的甚至去街头伙伴中寻找同情,有的则时常表现出无理取闹、借故起哄、逃避集体活动等反社会倾向,被社会、学校、家庭称之为“难以管教”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如果由于不走正道而形成群体,极易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不应让他们过于甚密,以松散为宜,即使出现问题也便于各个击破。同时,要设法把他们吸引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需要。

班级里享受高信任,有高威望的优势群体,由于各方面的优势,成为“明星”“宠儿”“受欢迎的人”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一类的学

生群体,应指导他们多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不能总拿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不足相比而沾沾自喜,启迪他们跳出圈子看世界,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不做井底之蛙。

二、多方配合,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

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班级,并非简单的群体之和,是一种整体大于局部的整合。就群体内部而言,应注重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内部效应,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课堂中来创造机会;利用群体的内部帮助,纠正老师无法一一纠正的错误;利用群体的内部竞争,让更多的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就群体外部而言,应引导学生多进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表现意识,提高其表达、理解、评价、综合、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为了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合作与交流。如开展“我的爱好”“我的性格”“理解万岁”“世界需要热心肠”等主题班会、竞赛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形成班级合力,避免产生消极狭隘的“群体意识”。

三、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转化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有其公认的代表、智囊,在某一群体中起着领袖的地位或核心作用。该生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威望与他在正式群体中的地位有时会不一致,也就是说,这些“领袖”在班级里不一定是班长、团支部书记,也许连小组长都不是,但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的影响,可能会胜过父母的赞许、老师的评价、同学的

认可。因而,有效地利用非正式群体中核心成员的作用,必然会收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不妨经常与这些同学接触交谈,通过他们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听取他们的呼声。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有时比老师直接做某个同学的工作效果更佳。

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中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对待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抓好正式群体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这样才会促进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职业教育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