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飞虱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近几年来全国稻飞虱危害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达到大发生程度。近两年上海市稻飞虱发生也较重,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2005年“麦莎”和“卡努”台风过后,上海市稻田遭受自[987年以来最严重的稻飞虱虫灾,市政府和全市科技人员展开了一场“虫口夺粮”大战,基本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确保了粮食安全。2006年8月29日后,受气流影响,大量稻飞虱迁飞至我市.上海市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迁入峰,使田间亩虫量、卵量迅速上升。每年此时我市水稻正值扬花灌浆期。具有稻飞虱所需的最适食料,大量迁入的稻飞虱如不有效控制.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字:危害特征稻飞虱水稻生产防治粮食安全扬花灌浆期上海市白背飞虱
为害特点: 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遭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的稻株干枯。严重时颗粒无收。
形态特征:褐飞虱:成虫有长、短两种翅型。长翅型体长3.6-4.8mm,前翅端部超过腹末;短翅型雌虫体长4mm,雄虫约2.5mm,前翅端部不超过腹末;体色分为深色型和浅色型;前者头与前胸背板、中胸背板均为褐色或黑褐色;后者全体黄褐色,仅胸部腹面和腹部背面较暗。卵呈香蕉状,产于叶鞘或叶片中脉组织中,卵粒前端“卵帽”排列成整齐的-行;卵初产时乳白色,半透明,后前端出现红色眼点,近孵化时淡黄色。若虫共5龄,腹背斑纹和翅芽也是区分各龄若虫的主要特征;1-2龄若虫腹部背面有淡色“T'’型斑,均无翅芽;1龄若虫后胸后缘平直,2龄若虫后胸两侧略向后伸;3-5龄若虫腹部第四、五节各有-对较大的淡色斑,第七至九节淡色斑呈“山”字型;3龄若虫中后胸开始有明显翅芽,呈“八”字型,但前翅芽末端不达后胸后缘;4龄若虫翅芽更明显,前翅芽末端伸达后胸后缘;5龄若虫前翅芽末端伸达腹部第三至四节,前后翅芽末端彼此相接或前翅芽伸过后翅芽;低龄若虫体色淡,呈灰白色或淡黄色;高龄若虫有浅色型和深色型两类,前者体色灰白,体上斑纹较模糊;后者黄褐色,斑纹清晰。灰飞虱:长翅型雌虫体长3.3-3.8mm,短翅型体长2.4-2.6mm,浅黄褐色至灰褐色,头顶稍突出,长度略大于或等于两复眼之间的距离,额区具黑色纵沟2条,额侧脊呈弧形;前胸背板、触角浅黄色;小盾片中间黄白色至黄褐色,两侧各具半月形褐色条斑纹,中胸背板黑褐色,前翅较透明,中间生1褐翅斑。卵初产时乳白色略透明,后期变浅黄色,香蕉形,双行排成块。末龄若虫体长 2.7mm,前翅芽较后翅芽长,若虫共5龄。白背粉虱:长翅型雄虫体长3.2-3.8mm,浅黄色,有黑褐斑;头顶前突,前胸、中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具1新月形暗褐色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中间具黄纵带,前翅半透明,端部有褐色晕斑;翅柄、颜面、胸部、腹部腹面黑褐色。长翅型雌虫体多黄白色,具浅褐斑。卵新月形。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灰白色,长约2.9mm。
发生规律: 褐飞虱:海南-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广东、广西、福建南部1年发生8-9代,3-5月迁入;贵州南部6-7代,4-6月迁入;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5-6代,5-6月迁入;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南部、江苏、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旬
迁入;苏北、皖北、鲁南2-3代,7-8月迁入;我国广大稻区主要虫源随每年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迁入和推进,每年约有5次大的迁飞,秋季则由北向南回迁。短翅型成虫属居留型,长翅型为迁移型。羽化后不久飞翔力强,能随高空水平气流迁移,春、夏两季向北迁飞时,空气湿度高有利其迁飞。成虫对嫩绿水稻趋性明显,雄虫可行多次交配。成、若虫喜阴湿环境,喜欢栖息在距水面10cm以内的稻株上,田间虫口每丛高于0.4头时,出现不均匀分布,后期田间出现塌圈枯死现象。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1-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我国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为害。该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26℃最适,长江流域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其发生,褐飞虱迁入的季节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迁入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有利其繁殖,受害重。灰飞虱:北方稻区-年发生4-5代,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稻区发生5-6代,福建7-8代,田间世代重叠。以3-4龄虫在麦田、紫云英或沟边杂草上越冬。在稻田出现远比褐飞虱、白背飞虱早。华北稻区越冬若虫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在幼嫩麦田繁殖1代后迁入水稻秧田和直播本田、早栽本田或玉米地,6-7月份大量迁入本田为害,至9月初水稻抽穗期至乳熟期第四代若虫数量最大,为害最重;南方稻区越冬若虫3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以5-6月份早稻中期发生较多。灰飞虱有较强的耐寒能力,但对高温适应性差,卵产于植株组织中,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植株上产卵。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成虫翅型变化稳定,越冬代多为短翅型,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代外,几乎全为长翅型。白背飞虱:新疆、宁夏-年发生1-2代,东北2-3代,淮河以南3-4代,长江流域4-7代,岭南7-10代,海南南部11代,属迁飞性害虫。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期从南向北推迟,有世代重叠。该虫长翅型成虫飞翔力强,当田间每代种群增长约2-4倍,田间虫口密度高时即迁飞转移。
防治方法:充分利用农业增产措施和自然因子的控害作用,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天敌繁殖和水稻增产的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虫情,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实施连片种植,合理布局,防止褐飞虱迂回转移为害。科学管理肥水,做到排灌自如,防止田间长期积水,浅水勤灌,适时搁田;合理用肥,防止田间封行过早、稻苗徒长荫蔽,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降低湿度,创造促进水稻生长而不利于褐飞虱孳生的田间小气候,是控制褐飞虱为害的重要环节。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3龄若虫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30%三唑磷·毒死蜱乳油150-200ml/亩;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30g/亩;40%噻嗪酮·毒死蜱乳油75-90ml/亩;20%噻嗪酮·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50g/亩;40%氯噻啉水分散粒剂4-5g/亩;20%甲维盐·毒死蜱乳油100-200ml/亩;50%二嗪磷乳油75-100ml/亩;40%毒死蜱乳油84-100ml/亩;10%醚菊酯悬浮剂50-70ml /亩;45%稻丰散·噻嗪酮乳油100-120ml/亩;25%丙溴磷·噻嗪酮可湿性粉剂90-100g/亩;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20g//亩;50%吡蚜酮·噻嗪酮水分散粒剂13-20g/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亩;22%吡虫啉·毒死蜱乳油40-60ml/亩;15%阿维菌素·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g/亩;1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50-60ml/亩;2%苏云金杆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100g/亩;30%噻嗪酮·三唑磷可湿性粉剂80-120g/亩;1.45%阿维菌素·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80g/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在水稻孕穗末期或圆秆期,孕穗期或抽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