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职语文(单招)第三册第3课《采石工》ppt课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采石场面
搓了搓手掌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采 石 工
痛 岩 石
不情愿
弯下腰来
一寸一寸地推进
一“搓”一“弯”,用形象 化的动作,绘出采石工不畏 艰难的画面。
教学过程:形象深化
采石工是一个怎样的劳动群体形象?
采石工是一个与寂寞 苦斗,与困难苦斗, 具有坚韧不拔精神的 劳动群体形象。
教学过程:再次朗读,体会情感
这就是采石工 这就是专门与石头苦斗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表述准确的一
项是( )
A.对劳动者坚韧顽强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B.对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同情和思考。
C.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钦佩和赞美。
D.对劳动者职业操守的肯定和赞叹。
正确答案:A
2. 下列对“凿子在一寸一寸地推进”的理解,正确的一 项是( ) A.主要强调采石工采石时的谨慎和所采石头的珍贵。 B.主要强调采石工采石时的劳累和艰苦。 C.主要强调采石工采石时的艰难顽强和石头的坚硬。 D.主要强调采石工采石的缓慢和采石量的巨大。
表层含义:指采石工开采的石头 成了纪念碑。 深层含义:象征意义,指采石工那 坚韧不拔、与困难苦斗的形象和精 神犹如耸立在群山之上的一座纪念 碑。
课堂小结
《采石工》通过对( 采石工劳动环 境 )和( 劳动场面 )的 描写,赞扬了( 采石工与寂寞、困难苦 斗,不畏艰难、坚韧不拔 )的硬汉 精神,在宏阔的境界中,充满了对这一劳 动群体的( 崇敬 )和( 赞美 ), 歌颂了( 劳动和劳动者 )的伟大, 蕴含( 诗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 考 )。
感谢您的莅临指导!
采 石 工
----王家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采石工的形象及塑造形象的手法。
理解诗中“纪念碑”的含意。
难点
教学过程:作者简介
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 1957 年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
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 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4 年写出组诗
正确答案:C
3.下列对诗中采石工形象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不畏艰难的硬汉。
B.技艺精湛的底层劳动者。 C.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 D.兢兢业业的勤奋劳作者。
正确答案:A
4.下列对“犹如做梦似的/他们开始触摸到/一个最坚硬的
现实”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这句诗说明采石工事前并没有想到能够找到石头。
《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 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 告别青春写作。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 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为中国20 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
写环境艰险、恶劣有何作用呢? 反衬出采石工坚韧而伟大的形象。
教学过程: 朗读诗歌
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的期待
而他们不是看风暴的人/他们搓了搓手掌 便在山的面前弯下腰来/犹如做梦似的 他们开始触摸到/一个最坚硬的现实 于是,锤声震响了/凿子在一寸一寸地推进 山岩痛成了红褐色/而未来的形体 正不情愿地从固结中显现
当他们再一次弯下腰去
我想起了 那些拔地而起的纪念碑
一“弯”一“起”,两个相反的动 作,对比强烈,造意奇特,“弯” 是“起”之因,“起”是“弯”之 果,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劳动群体精 神和生命价值的崇敬和赞美。

如何理解诗句“当他们再一次弯下腰来 / 我想起 了/那些拔地而起的纪念碑”中的 “纪念碑”?
B.说明采石工不敢相信已经找到石头。
C.说明采石工没有想到石头竟然如此的坚硬。
D.说明采石工在采石前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
正确答案:D
代表作品:《在山的那边》、《瓦雷金诺叙事曲》等。
教学过程:以读悟情
教学过程:把握节奏
教学过程:朗读诗歌,概括环境
这是矿脉的断裂处
当岁月 向大地裸出一层层岩石 他们便走来了 他们是一群采石工 是一群追踪着石头的人 在他们面前,是山连山的沉默 山连山的沉默
矿脉的断裂处
裸出的岩石
宏阔、艰险 恶劣
教学过程:烘云托月,形象初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