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商朝的法律制度大概是什么?
商朝的法律制度大概是什么?商朝的法律制度大概是什么?商朝立法思想:(1)、“君权神授,替天行命”:商王认为他的权利是上天授予的,他代表上天统治臣民,他的命令就是上天的命令。
例如《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2)、“天讨有罪,恭行天罚”:和夏朝“奉天罚罪”的立法思想是一致的。
例如《尚书·汤誓》“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商朝法律形式:(1)、习惯法(2)、国王的命令(3)、刑(4)、典(5)、彝很多方面与夏朝相同,请参考夏朝的内容。
不同的是“彝”:“彝”是常法,后来西周时周公告诫康叔,在统治商朝遗民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时说“罚蔽殷彝,用其义刑义杀。
”这里的“彝”就是指常法。
商朝主要法令:(1)、《汤誓》:商汤讨伐夏桀前向商军将士释出的军令,首先宣布夏桀的罪状,然后要求他们奋力征讨夏桀,听从商王命令者有赏,不从命令者予以惩罚。
(2)、《汤刑》:以汤命名的商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
汤刑并非汤所制定,而是后人为纪念先祖以其名命之。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汤刑》制定以后多次修订。
比较明确的有两次:一次是商王盘庚迁都时修订;另一次是商王祖甲二十四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这时正是商朝社会秩序动乱时期。
(3)、《官刑》:《官刑》这一名称在《尚书》里早已有之,这里所讲的是商朝的《官刑》。
商朝的《官刑》是商朝惩办犯罪官吏的专门法律,主要内容有:三风十愆,也就是巫风、淫风、乱风中的十种罪过。
商朝刑法原则:(1)、“缵禹旧服,兹率厥典”:要求继承夏朝的旧制,遵从夏朝的旧典。
(2)、“建中于民,以义制事”:在人民中建立中常之道,用正义裁夺事务。
秦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你好。
1.秦国立法指导思想(一)法令由一统:两层含义,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这个统一的法律就是在战国时秦国法律基础上制定的秦律。
第二层含义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这个思想的确立,一方面体现了封建统治的专制与独裁,一方面对于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制起了重大作用。
商朝的法律制度以牙还牙的公正原则
商朝的法律制度以牙还牙的公正原则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王朝,其法律制度以牙还牙的公正原则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法律原则和执行方式三个方面来介绍商朝的法律制度。
一、历史背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的兴起和发展与商业的繁荣息息相关。
商朝时期,商人活跃于各地,为了维护商业秩序和社会稳定,商朝逐渐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二、法律原则商朝的法律制度以牙还牙的公正原则为核心,这意味着对犯罪者进行相应的惩罚,以实现公正和平衡。
具体而言,商朝的法律制度体现了以下几个原则:1. 严明正义:商朝法律严格执行公正原则,对于犯罪行为不偏不倚地进行审判和惩处,以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2. 保护生命财产权益:商朝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权益,对于侵犯他人生命和财产的行为给予严厉制裁。
3. 等级分明:商朝法律有着明确的等级分级,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分别进行裁判和处罚,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差异性。
三、执行方式商朝的法律执行方式以王权为核心,即由王室或父系家族掌握着最高的法律执行权力。
王室或宗族通过建立官职和设立法院的方式来进行法律的审判和执行。
1. 官职设置:商朝通过设立官职来组织法律的审判和执行工作。
这些官职包括律师、官僚、法官等,他们负责处理各类法律案件,保证了法律的有序进行。
2. 法庭审判:商朝的法庭审判采取严格的程序和证据要求,确保了公正的判决。
审判过程中,受害人和被告双方会进行辩护和辩论,以确保事实的清晰和质证的准确性。
3. 刑罚执行:商朝采取多种刑罚手段来执行法律,其中包括鞭刑、割耳等。
刑罚的执行由特定的官员进行,确保了刑罚的公正性和威慑力。
总结:商朝的法律制度以牙还牙的公正原则为核心,通过严明正义、保护生命财产权益和等级分明等原则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的执行由王室或父系家族掌握,通过设立官职和建立法庭等方式来进行。
商朝的法律制度为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第三讲商朝的法律制度(约公元前16世纪一一公元前11世纪)商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古老部落。
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至汤时商人的实力己较强大。
汤首先灭葛,继之又征服了不少部族。
此时正值夏桀暴虐,民怨沸腾,汤于是举兵伐夏,灭之。
汤在亳(今河南濮阳)建立了商王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靠文字可考的王朝。
商朝多次迁都,约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第二十代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故商朝又称殷或殷商。
此次迁都至商朝覆亡,273年不再迁都,政治经济有较大发展,在二十三代王朝武丁时趋于鼎盛。
此后,统治阶级日益腐化,对奴隶和平民的盘剥和压迫更为残酷。
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至纣王时,周文王的继承者武王兴兵伐纣,商朝在“前徒倒戈”下为周朝所取代。
一、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商朝奴隶制国家的确立和发展,使由来已久的神权政治得到充分发展。
史载殷商奴隶主贵族极端迷信鬼神。
《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所谓听命于神,是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
甲骨文的卜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殷商统治者每遇大事,必须先行占卜,以求消灾降福。
在上帝和王权之间的中介则是巫、史等神职人员,他们代表鬼神,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行动,说明巫史知识高于一般人,为人所信服,他们是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也拥有相当大的政治权力。
另外,以天命、祖命宣布王命,将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相结合,使神直接为政治统治服务,是商朝神权政治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统治者将其祖先与上帝基本上合而为一,具有深刻的政治对于此后的封建法制也有重要意义。
二、商朝法律的主要内容(一)《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目前所见商代的甲骨刻辞没有关于商代立法活动的记载。
但是,从文献记载来看,商代统治者已经进行了立法活动。
商代的立法包括:1.《汤刑》从文献记载来看,《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整个商代一直适用。
《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晋书·刑法志》记载,“夏后氏五刑之属三千,殷因于夏,有所损益。
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执行商代的法律法规与刑罚实施
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执行商代的法律法规与刑罚实施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执行商代的法律法规与刑罚实施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实证记载的王朝,其法律制度与刑罚执行方式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
在商朝统治下,法律制度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可执行性,同时刑罚实施也体现了当时的刑讯手段和刑罚制度。
一、商朝的法律制度商代的法律制度主要依据商王的旨意进行,体现了王权至上的统治观念。
商代法律具体包括土地法、户籍法、刑法、礼法等多个方面,其中刑法是其中重要的法律组成部分。
首先,商代的刑法规定了一系列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
在商代社会,盗窃、谋反、诸侯侵犯领土、不孝等行为都被规定为犯罪行为,其刑罚包括剖、斩、刑、杖、焚、鞭等。
这些刑罚的执行方式往往与犯罪行为的情节和被害人的地位有关。
其次,商代的法律制度还规定了法官和司法程序。
商代设立专门的官员负责审判和执行刑罚,这些官员在王的授权下行使权力。
商代的司法程序相对简单,往往以听从王的旨意为基础进行审判。
另外,商代法律还强调了家族责任和世袭制度。
商代的法律中,如果家族成员犯下了罪行,整个家族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体现了家族和领土的一体化。
此外,商代的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世袭制度,即父亲的职位和财产可以世袭给子女,为社会秩序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
二、刑罚的执行方式商代的刑罚执行方式主要体现了刑讯手段和刑罚制度。
刑罚执行中常采用的一种刑讯手段是“剖”,即将犯人的腹部进行剖开,用以逼迫其供认。
这种残酷的刑讯手段被广泛使用,目的是为了以威吓和恐惧来维持社会秩序。
此外,商代的刑罚制度除了对个人进行刑罚外,还存在对家族进行刑罚的情况。
商代的法律制度中,如果某一家族成员犯了罪,整个家族都会因此受到处罚,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秩序起到了维护和激励的作用。
总结起来,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执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
在商代统治下,法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可执行性,刑罚执行方式也体现了当时的刑讯手段和刑罚制度。
夏朝与商朝的司法制度
夏朝与商朝的司法制度
夏朝与商朝都是中国古代的王朝,它们的司法制度有一些共同点,但也有一些区别。
夏朝的司法制度:
1. 法律制定:夏朝的法律由统治者颁布,通常以王的口令形式传达给人民。
2. 刑罚制度:夏朝的刑罚制度相对简单,以各种形式的徒刑为主,如流放、杀戮等。
夏朝人民也相信神明的力量,因此还有一些祭祀活动与刑罚相关。
3. 审判程序:夏朝的审判程序相对简单,通常是由统治者或其代表进行审判,以快速解决案件。
但是,没有详细的诉讼程序和确立法庭机构。
4. 冤假错案处理:夏朝没有明确记载有关冤假错案处理的信息。
商朝的司法制度:
1. 法律制定:商朝的法律也是由统治者制定,并由王的名义宣布。
商朝的法律相对严格,被施以笞刑、徒刑以及死刑等严厉处罚。
2. 审判程序:商朝的审判程序相对严谨,通常会有职业法官来负责审判。
商朝注重证据的收集和证人的作证,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
3. 记录与标准:商朝特别注重案件的记录和归档,以便后来的审判和诉讼参考。
此外,商朝还制定了一些法律标准和责任和义务,以确保人民遵守法律。
4. 冤假错案处理:商朝对冤假错案的处理相对重视,有专门的司法官员负责审查和处理此类案件。
虽然夏朝和商朝的司法制度都有诸多限制和不完善之处,但它们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制度之一,对后来的王朝和司法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商朝的法律制度血统与宗法的统治
商朝的法律制度血统与宗法的统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法律制度血统和宗法制度的统治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国家法律制度和家族宗法制度两个方面分析商朝法律制度的血统与宗法的统治。
一、国家法律制度血统商朝建立了初步的国家法律制度,对于王室和贵族阶层来说,这些法律规定起到了统治和约束的作用。
商朝的国家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朝实行了君主制度,国王拥有最高权威。
国家法律由国王和国家贵族制定和执行,国王拥有最终的裁决权,同时也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其次,商朝建立了刑法制度。
刑法制度在商朝的法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了刑罚的种类和执行的程序。
对犯罪行为进行了规范,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此外,商朝的法律制度还包括土地和财产的规定、商业交易的法规以及家族继承和亲属关系的法律规定等,这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效地维护了商朝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总的来说,商朝的国家法律制度是以君主制为基础,通过刑法、土地财产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等综合手段来统治与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
这一法律制度为商朝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宗法的统治在商朝社会中,宗法制度是社会组织和家族传承的基石,也是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的一部分。
宗法制度在商朝的统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朝的王室和贵族层面实行了宗法制度。
王室和贵族通过家族的血脉和家族的法权来确定继承和权力的传承。
这种宗法制度确保了家族的统治地位,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其次,商朝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宗法制度通过家族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来约束家族成员的行为。
家族法规规定了家族内部的继承问题、分配财产的原则、亲属关系的处理等,对于家族成员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再次,商朝的宗法制度还表现在宗庙祭祀等方面。
宗庙祭祀是宗法制度的重要环节,通过祭祀活动来维系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并强调家族的传承。
商朝的法律与刑罚司法制度与赏罚之道
商朝的法律与刑罚司法制度与赏罚之道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法律与刑罚司法制度,以及赏罚之道对于后世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以商朝法律体系为主线,讨论商朝的刑罚制度、司法程序以及赏罚方式。
一、刑罚制度商朝刑罚制度早期严厉,主要侧重于对于各类犯罪行为的打击。
基本的刑罚手段有:笞刑、剥夺财产、流放、流刑、禁闭、酷刑以及死刑等。
这些刑罚都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和程度,以确保公正和有效的执法。
1. 笞刑(chī xíng):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商朝法律规定了笞刑,即鞭打犯人。
笞刑主要用于人身伤害或者轻微的财产犯罪。
2. 剥夺财产:商朝对于严重的财产犯罪采取了剥夺财产的刑罚措施。
这种刑罚形式可以追溯到商代诸侯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悖法行事的个人或者家族将失去部分或全部财产。
3. 流放(liú fàng):对于部分犯罪行为,商朝采取流放的刑罚。
流放意味着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远离家族和社会,以及与其相关的所有利益。
4. 流刑:对于严重犯罪,商代法律规定了流刑的刑罚。
流刑是将犯人流放到更为边远的地区,纵然犯人身陷困境,同时还允许犯人的家人随同流配。
5. 禁闭(jìn bì):对于某些特定的犯罪行为,商朝采取禁闭的刑罚。
禁闭意味着将犯人关押在特定的场所,以限制其自由。
6. 酷刑(kù xíng):商代刑罚手段的严重形式之一是酷刑,主要用于重大的刑事罪行。
常使用酷刑的罪行包括谋杀、奸淫、叛乱等。
7. 死刑:商朝对于某些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如谋反、叛乱以及恶意杀人等,采取了死刑的刑罚。
死刑是对于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给予的极刑手段。
二、司法程序商朝的司法程序在保障法律公正执行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确保审判程序的公正与思辨性。
司法程序主要包括:立案、侦查、审判、执行四个阶段。
1. 立案:当有犯罪行为发生时,商朝将立案进行记录,包括受害人的陈述,目击证人的证言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
【2018-2019】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推荐word版 (1页)
【2018-2019】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
广大朋友们,关于“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是由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
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受天命、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2、刑名:(刑名从商:历朝历代的刑名均沿袭商朝的,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多)(1)死刑,即大辟。
死刑处决方法很多,包括斩、戮;炮烙;醢;脯;劓殄。
(2)肉刑:对犯罪者施以割裂肌肤、残害肢体的刑罚。
包本括墨刑、劓刑、刖刑、宫刑
3、罪名:舍弃墙事、不吉不迪、暂遇奸宄。
4、继承立法: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
商末,则完全实行父死子继制。
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制以后,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5、监狱:圉,囹圄。
2018-2019-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实用word (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
广大朋友们,关于“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是由论文网论文频道羽利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1、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受天命、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3、罪名:舍弃墙事、不吉不迪、暂遇奸宄。
4、继承立法: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
商末,则完全实行父死子继制。
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制以后,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5、监狱:圉,囹圄。
商朝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商朝的司法制度与审判程序商代的司法体系与审判流程
商朝的司法制度与审判程序商代的司法体系与审判流程商朝的司法制度与审判程序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我国古代社会中司法制度与审判程序初步形成的时期。
在商代,司法制度主要体现在刑法的制定与执行、审判程序的规范以及司法机构的设置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商代的司法体系与审判流程。
一、刑法的制定与执行商代的刑法主要依据《商君书》以及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等史料进行研究。
根据这些史料记载,商代刑法相对比较严厉,并且法律适用范围广泛。
商朝刑法主要包括刑徒、律例和丧刑等。
其中,刑徒可以分为笞刑、宫刑、徒刑和死刑等。
商代的律例则是具体规定了一些不同罪行对应的刑罚措施。
至于丧刑,指的是对极其严重的罪行的处罚,一般是指将其身体烧毁。
在刑法的执行方面,商代采用了刑官制度,设立了专门负责执行刑律的官员。
这些刑官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
此外,商代刑法还遵循了一定的程序,审判者需要进行调查、取证、审理等一系列程序才能作出判决。
二、审判程序的规范商代的审判程序相对比较简单,但仍然具备一定的规范性。
首先,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进行辩护,法官也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保障其发表意见并提供证据。
其次,在商代审判程序中,重要的证据常常需要以口述的方式提供,以甲骨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由法官和当事人签字作为证据使用。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在审判过程中出现不公正的情况。
最后,在商代审判程序中,对于无法确定有罪与无罪的案件,常常采用了宣誓的方式进行判决。
当事人或证人需要在法官面前发誓,发誓内容与案件有关,以此来确定案件的真相和判决结果。
三、司法机构的设置商代的司法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官员、刑官和辅佐官等。
其中,官员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刑法、审判案件等。
刑官则是具体负责执行刑法的官员,由专门培训而来,并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程序才能担任该职位。
辅佐官则是协助官员和刑官履行职责的官员,主要包括记录案件情况、整理证据等工作。
商朝的法制与刑罚商代的法律与司法制度
商朝的法制与刑罚商代的法律与司法制度商朝的法制与刑罚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被称为商朝。
商代的法律与司法制度是那个时期的特色之一,对于商代社会的治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商代法制的特点、法律体系、法官与审判程序以及刑罚的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商代法制的特点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代的法制显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
首先,商代法律以“盟约”为基础,以约法三章为核心进行规范。
这种“盟约法制”是商代法律体系的特色之一。
其次,商代法律以血统制为依据,加强家族集权,并对违背家族利益的行为进行严惩。
此外,商代法律还表现出“重罚轻诉”的倾向,即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较重,而诉讼程序相对简单。
二、商代的法律体系商代法律体系以《盟约》为基础,囊括了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这些盟约规定了人们在婚姻、继承、商业交易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此外,在商代社会中,宗法和家族制度很重要,法律也对家族内部的行为进行了规定。
例如,《商宗法》规定了家族内部的名分、责任以及违反家族利益的行为的处罚等。
三、商代的法官与审判程序商代法官被称为“大司乾”,他们是商代法律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大司乾主要负责审理案件和执行判决。
商代审判程序相对简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探案、讯问、陈述和辩诉。
在商代的审判中,大司乾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
四、商代的刑罚实施商代的刑罚体系主要包括死刑、鞭刑、杖刑等。
其中,死刑包括斩首、处死和腰斩等方式。
而鞭刑则是以长鞭抽打犯人身体的刑罚,杖刑则是以木棍把犯人打击于体的刑罚。
刑罚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犯罪的性质和程度。
商代的刑罚以制杀为重,对于严重侵犯家族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给予了极端的刑罚。
总结起来,商代的法制与刑罚展现出其独特的特点。
盟约法制、家族制度以及重罚轻诉的倾向都是商代法律体系的特征。
商代的法官和审判程序相对简单,但大司乾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3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2.婚姻家庭制度 商朝法律明确地规定了一夫一妻制。 商朝允许男性王族在一夫一妻外,大 量纳妾。商朝国王的妻子分为后、娣、嫔、 妃、妾,只有后一人算妻,余皆为婢。
在奴隶主贵族之间,还盛行以姐妹随 嫁的媵嫁制度。 由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和影响,对于妇女则严格限制一嫁而终。
3.继承制度 商朝初期和中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 及与父死子继并行,兄终弟及为主,父死 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
(一)刑事法规 1.罪名 (1)不孝罪 《吕氏春秋》引《商书》“刑三百,罪莫 大于不孝”。
(2)矫诬天命罪 (3)舍弃穑事罪 (4)不从誓言罪
(5)不吉不迪(不按正道办事) 颠越不恭(狂妄放肆,不恭敬国王) 暂遇奸宄罪(违反法纪,奸诈作乱, 即不敬罪、诈伪罪、内乱罪和谋反罪,凡 犯此罪者,不仅诛杀本人连子孙都要斩尽 杀绝,一个不留)
2.主要刑罚 (1)死刑 斩、戮。古代称生杀曰斩,死斩曰戮。 炮烙。在铜柱上涂油,下面用炭火烧 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堕入炭火烧死。 醢。也叫“菹醢(zǔhǎi)”,即把犯罪者 捣成肉酱。
脯。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剖心。即剜心。 劓殄(tiǎn)。即族诛。 焚炙、刳剔。焚炙用火烧死。刳剔即 剐,将犯罪者剖开,挖空身体和割肉离骨。
(6)臣下不匡罪(君主如有犯“三风十愆” 之一者,臣下不进谏,不规观,不能阻止者,谓 之“不匡”,处以墨刑) (7)不有功于民罪(禁止大有工事劳役于民) (8)弃灰于街罪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 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 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 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 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
(三)王与权臣的命令、文告
商朝的法律制度
罪名,都是最严重的犯罪。
6、不有功于民
商汤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告诫他的诸侯
群后,禁止无故劳役人民,否则就要被杀掉, 不要怨恨他。
通过以上商朝的罪名可以总结出:
第一,商朝的罪名多为最高统治阶级的代 表商王发布,完全体现了商王的意志。
第二,商朝的罪名多以命令的形式颁布, 是上对下的一种指令。
商朝实行一夫一妻制,这是由于商朝奴隶社会 私有制的基础决定的,目的是是奴隶主阶级把 自己的财产和王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因为 在多妻的情况下,是无法确定亲子的。
商朝王位继承的发展。
在这里重点讲商朝王位的继承制度, 我 国的继承制度基本从商朝确定下来。
(1)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 子继,但以弟及为主。
商朝的法律制度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 在夏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时候,商也建立了强大的 部落联盟,并在向奴隶制过渡。黄河下游经常洪 水泛滥,所以商族多次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 共迁徙八次。汤定居于亳。商在汤之前,一直臣 服于夏。夏桀曾把商汤囚禁在都城夏台。商汤先 后征服了韦、顾、昆吾氏等诸侯,举兵西进,打 败夏桀。夏亡,商朝建立。
商朝的监狱。
商朝的监狱名称分别是:
(1)圜土
(2)羑里,羑里是一个地名,在今河南 汤阴县。 “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里。”
(3)囹圄也是商朝监狱名称。
第三类是徒刑。
商朝的罪名包含:
1、舍弃啬事
啬事,即收割庄稼。 如果谁把种庄稼的 事情都舍弃了 ,这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我 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种植庄稼关系到国 计民生。
2、不从誓言
商汤在讨伐夏桀的战争中命令他的辰下和 士兵,如果不听从他的命令,他就要灭全族。
商朝的法律制度商代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商朝的法律制度商代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商朝的法律制度:商代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统一国家之一,它的法律制度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代法律体系以其公正与权威而著称,为后世法律制度的演进奠定了基础。
一、法律体系的形成商朝法律体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汤的统一商纣两国之时。
商汤意识到,凭借个人的厉害无法长久地维持统治,于是他着手将商纣两国的法律规范进行整合,形成了商朝法律体系的初步框架。
这一举措不仅为后来的统一政权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法律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法律的公正性商朝的法律制度以其公正性而闻名。
在商代社会中,根据等级制度,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受到不同法律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的不公。
商朝的法律对待每个阶层的人都是公平的,它既保护了上层统治者的权益,又确保了普通民众的合法权益。
这种公正的法律制度为商代社会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法律的权威性商朝的法律制度不仅具备公正性,还具备强大的权威性。
商代的统治者将自己视为天命之人,认为自己是天地之间的代表,任何违背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抗天命的罪行。
这种观念使得法律在商朝社会中具备了更高的权威性,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更加恪守。
四、法律的执行商朝的法律执行机构主要包括官员和法律监察机构。
商代的官员分为多个级别,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
作为执行者,他们负责监督法律的执行情况,并对违法者进行相应处罚。
而法律监察机构则负责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这种法律执行体系为商代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提供了保障。
五、法律的碑刻商朝在宗庙、王墓等重要场所建立了大量法律碑刻。
这些碑刻刻写着法律规范和相关制度,向人们传达了法律的权威和法律的内容。
法律碑刻的存在不仅促进了法律规范的传播,也增加了法律的约束力。
六、法律精神的传承商代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后世法律秩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商朝法律制度中的公正和权威的精神被传承并发展到后来的王朝和封建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体系
商朝的法律制度与刑罚体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法律制度与刑罚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商朝的法律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商朝的刑罚体系则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法律制度与刑罚体系两个方面,探讨商朝的法律体系。
一、商朝的法律制度商朝的法律制度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商朝采用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宗法、律令和斑奇制度。
首先,宗法是商朝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法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以祖父或族长为主导的法律制度。
根据宗法制度,族长或族人拥有权威和决策权,属于族群内部的纠纷和矛盾由家族内部进行解决。
宗法制度在商朝时期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有力地维护了家族秩序和社会稳定。
其次,律令是商朝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律令是商朝王室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制度。
根据律令,商朝王室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的刑罚以及刑罚的执行程序和要求。
律令的发展标志着法律规范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对后世的法律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商朝还采用了斑奇制度。
斑奇制度是商朝王室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处理重大犯罪案件和在国家大事中发挥裁判的作用。
斑奇制度在商朝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商朝王室权力的重要象征和宣传手段。
二、商朝的刑罚体系商朝的刑罚体系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主要目的是以威慑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商朝的刑罚体系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区分度,主要包括笞刑、割鼻、剁手、割耳以及死刑等。
首先,笞刑是商朝时期常见的一种刑罚。
笞刑是通过鞭打罪犯身体,以惩罚犯罪行为。
商朝时期的笞刑用具多为鞭子,用于对轻微的犯罪行为进行惩戒。
笞刑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羞辱和惩罚的手段,旨在警示他人不要违法犯罪。
其次,商朝的刑罚还包括割鼻、剁手和割耳等严厉的刑罚。
这些刑罚主要针对犯罪行为十分严重的个人,具有一定的残忍性,以示公众警示。
割鼻、剁手和割耳等刑罚在商朝时期被视为最为严重的刑罚,常用于对严重罪犯的处罚,以达到威慑其他人的目的。
商朝的法律制度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
商朝的法律制度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商朝的法律制度: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早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时期之一。
商朝的法律制度对于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商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商朝的刑罚形式以及司法制度的运行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揭示商朝法律制度对古代中国司法发展的意义。
一、商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商朝是中国古代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的一个朝代,因此,它的法律制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商朝法律以律令为主要依据,由君主制定并由官员执行,体现了君权至上的特点。
这种法律制度使得法律权力高度集中,有利于统一和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商朝法律制度非常重视对人身、财产的保护,为公民提供了相应的权益保障。
同时,商朝的法律制度也对违法行为有明确的刑罚规定,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二、商朝的刑罚形式在商朝,刑罚形式以针对身体的肉刑为主。
肉刑是指对犯罪者进行身体上的刑罚,其目的是通过痛苦和耻辱来警示他人。
商朝的刑罚包括鞭打、割耳、割鼻、截手、截足等形式,严厉而残酷。
此外,商朝还有一种特殊的刑罚形式,即流刑。
被判处流刑的罪犯将被流放到较为荒凉与边远的地区,受到限制和惩罚。
三、商朝的司法制度运行商朝的司法制度主要由官员负责运行。
在君主下设有官府,负责处理民事、刑事案件以及仲裁纠纷。
同时,商朝还设立了巡城官,负责巡视城市,维护社会治安。
此外,商朝还建立了官员选拔制度,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与效率。
官员间的互相监督与纠正也被高度重视,以防止滥用职权与腐败。
这一司法制度的建立为古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商朝的法律制度对于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朝的法律制度以君主制定的律令为基础,重视保护公民权益,同时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肉刑刑罚。
商朝的司法制度由官员负责运行,官员选拔与监督制度的建立,为古代中国的司法改革提供了经验。
通过对商朝法律制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古代中国的刑罚与司法发展的轨迹。
商王朝——商代的法律
商王朝——商代的法律法律和军队是商代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对内是镇压、专政、维护当时社会秩序的工具,对外的职责则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
在奴隶制的条件下,当时的军队还被大量用于对外的掠夺战争。
最终达到维护和加强奴隶制国家统治的目的。
商代的法律是奴隶制的法律,它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奴隶制等级制度,镇压平民和奴隶反抗暴动的工具,总之,是为奴隶制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据史书记载,早在夏代便已有了奴隶制的法律制度。
商代的法律制度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商代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时的统治者特别强调惩罪伐恶是鬼神和上帝的意志、经常提到"天命"、"天罚"、"先后(祖先)降罪"等,把当时的法律制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
例如,商汤在征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是说讨伐夏桀是上天的命令,因为夏王有罪,我畏惧上帝,不敢不去征伐。
将自己讨伐夏罪归于天命,并要求其臣下"尔尚辅予一人,至天之罚,予其不赍(jī)汝",反复强调征伐夏氏是上天之命。
盘庚迁都于殷前后,在遇到阻力时,也曾反复强调迁都是天命,天命不可违抗,否则上天会降罪于违命之人,予以严厉的惩罚。
商代的"天罚"有罪的思想,不仅反映在古文献中,而且也为地下出土的甲骨文所证实。
甲骨文有"。
寅贞,■,贞其有刖(yuè)"、"。
其有刖百人其有死"等众多关于使用刑罚的占卜。
甲骨文中的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迷信上天鬼神定罪的"天罚"思想是多么盛行。
由此可知,掺杂浓郁的宗教迷信内容是商代法律思想的突出特征。
商代法律属于中国古代的法律系统,与现代意义的法律有所不同。
当时的法律偏重于刑和刑罚。
《左传·昭公六年》云:"商有乱政而重做汤刑",是说商代自商汤时便已有刑罚。
商朝的法律与治理早期法治思想的开端
商朝的法律与治理早期法治思想的开端商朝的法律与治理:早期法治思想的开端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近五百年。
商朝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和治理措施,为中国古代的法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商朝的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和影响等方面讨论商朝对早期法治思想的开端。
一、商朝的法律制度商朝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在商王的领导下进行制定和实施的。
商王拥有绝对的权力,能够自行制定法律,同时也能够对法律进行修改和废除。
商朝的法律体系包括刑法、民法和宪法等方面,其中刑法是最为严厉和重要的一部分。
商朝的刑法主要依靠「刑」这一制度来进行实施。
根据《商周礼仪》的规定,商代的刑罚包括笞、杖、剁手、剁足、割鼻等严酷的刑法。
此外,商代还实施了各种流放和个体差等过刑制度,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王权尊严。
虽然商朝的刑法相对严苛,但其执行过程相对有序,有一定的法律程序。
此外,商朝还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民法制度。
商代的民法主要通过《令狐鼎文》等石刻文字记载,其中包括土地所有权、财产继承等方面的规定。
商代法律对于土地的分配和财产继承有着明确的规定,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二、法治理念的开端商朝的法律制度和治理方式,体现了早期的法治思想。
商朝以王权为核心,以刑法和民法为基础,通过制定法律和执行法令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这种治理方式奠定了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的基础,并对后世的法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商朝的法律制度中,出现了明确的法律和刑法,反映了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平等性。
商朝通过制定刑法和民法规范人民的行为,使法治得以在社会中得以广泛应用。
这种对于法律的重视和普及,为后世的法治思想打下了基础。
其次,商朝的法律制度注重公正和公平,它起到了一种威慑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于刑法和民法的规则充满了敬畏之心。
商朝的法律制度强调约束,同时秉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保障了个体的权益,推动了社会秩序的发展。
商朝的司法制度审判程序与刑罚执行
商朝的司法制度审判程序与刑罚执行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它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司法制度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商朝的司法制度主要包括审判程序和刑罚执行两个方面,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具体探讨商朝的司法制度。
一、审判程序在商朝,审判程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 立案:当有人举报或者发生争议时,审判程序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立案。
立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确保各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 侦查:在商朝,审判程序中的侦查环节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对当事人的审问和询问来了解案件的真相和相关事实。
同时,也会收集相应的证据和他人证言。
3. 审理:审理是整个审判程序的核心环节,它主要由商朝的司法官负责。
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辩论,提供相应的证据和证人,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同时,审判官也会独立思考,权衡各种证据和利益,做出公正的判决。
4. 判决:判决是审判程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商朝的判决主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以判定当事人的责任和赔偿。
判决是司法公正的体现,对于当事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刑罚执行商朝的刑罚执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死刑:在商朝,犯有重大罪行的人被判处死刑是司法制度中的一种常见方式。
死刑的执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绞刑的方式进行,另一种是以斩首的方式进行。
不同的案件和罪行会根据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以确保刑罚执行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2. 流放:流放是商朝刑罚执行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是将犯人流放到其他地区或者边远地方,以进行劳动改造或者避免其再次犯罪。
流放的方式对于犯人自身可能是一种折磨,但也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一定的作用。
3. 罚款:商朝的刑罚执行中,罚款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当犯人无法通过劳动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补偿时,将会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进行罚款,以作为对其行为的惩罚和警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军事法规 严格军法,惩治“不从誓言”罪。
(四)行政法规——“官刑”
五、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中央最高审判机构改称为司寇。 司寇以下,设“正”、“史”等审判 官,地方与基层的审判官则称“士”与 “蒙士”。 司寇对于重大案件的审判必须奏请商 王批准,商王掌握生杀予夺和决定诉讼胜 负的勾决权。
2.主要刑罚 (1)死刑 斩、戮。古代称生杀曰斩,死斩曰戮。 炮烙。在铜柱上涂油,下面用炭火烧 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堕入炭火烧死。 醢。也叫“菹醢(zǔhǎi)”,即把犯罪者 捣成肉酱。
脯。即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剖心。即剜心。 劓殄(tiǎn)。即族诛。 焚炙、刳剔。焚炙用火烧死。刳剔即 剐,将犯罪者剖开,挖空身体和割肉离骨。
据甲骨卜辞记载:戈地有羌奴若干越 狱逃亡,抓回的二人被宰割处死。 安阳小屯曾有带械具的陶俑出土。男 俑拲在身后,女俑拲在身前。(拲音 “拱”,指拷双手的木制刑具) 《周礼· 秋官· 掌囚》说:“上罪梏(gù ) 拲而桎”,其中的“梏拲”,则是头戴项 枷,手带的囚犯的形象反映
(二)审判制度 1.重案与疑案的审理 商代重要案件的审理一般要经过三级, 即史与正的审理,大司寇的审理,以及三 公参听的再审,最后报请商王批准。
对疑难案件的审理持慎重态度,主张 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定案。如公认案件有 疑点,就采取赦免的方针,但必须和同类 典型案例相比较,然后才能作出终审判决。
主张审判依据事实,有犯意无实据, 不认为是犯罪。所谓“有旨无简不听”。 在量刑时,可重可轻者,主张从轻; 可宽可严时,主张从宽。即“附从 轻”“赦从重”。
(二)民事法规 1.所有权 商朝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是 土地和奴隶。商朝的土地实行奴隶主贵族 国有制形式,不存在土地私有制,商王享 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
商王土地所有权的表现形态: 一是分赐,二是征收赋税。 领受土地的贵族只有使用权,没有所 有权,土地不能买卖,同时还要向国王缴 纳赋税。
除土地外作为财产形态存在的工具、 牲畜、房屋、生产物等,依然实行家庭所 有制,由家长支配与掌管,其他成员不享 有财产的所有权。
(2)肉刑 墨刑。即黥刑,即在面部或额上刺刻 特殊的标志之后,再染以墨色的刑罚。 劓刑。割鼻子。 剕刑。也叫刖刑,即断足的刑罚。 宫刑。即男子去势,女人幽闭的刑罚。
(3)徒刑 是将犯罪者拘系,罚使其劳作的刑罚。 只是一种附加的自由刑。 (4)流刑 即流放。悔改后仍可返还原处。当时 流放只适用于奴隶主贵族。
(三)居民之法 据《尚书· 序》“咎单作民居”。 咎单是商汤时的司空官,曾奉命制定 “明居之法”,即丈量土地、划分居住区 域及安置百姓的法规。
(三)车服之令 商汤为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曾下车 服之令。 在任命官吏与罢黜官吏的车马服饰上 作了区别规定。这表明商朝已存在区别身制度 商朝法律明确地规定了一夫一妻制。 商朝允许男性王族在一夫一妻外,大 量纳妾。商朝国王的妻子分为后、娣、嫔、 妃、妾,只有后一人算妻,余皆为婢。
在奴隶主贵族之间,还盛行以姐妹随 嫁的媵嫁制度。 由于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和影响,对于妇女则严格限制一嫁而终。
3.继承制度 商朝初期和中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 及与父死子继并行,兄终弟及为主,父死 子继为辅,无弟然后传子。
(一)刑事法规 1.罪名 (1)不孝罪 《吕氏春秋》引《商书》“刑三百,罪莫 大于不孝”。
(2)矫诬天命罪 (3)舍弃穑事罪 (4)不从誓言罪
(5)不吉不迪(不按正道办事) 颠越不恭(狂妄放肆,不恭敬国王) 暂遇奸宄罪(违反法纪,奸诈作乱, 即不敬罪、诈伪罪、内乱罪和谋反罪,凡 犯此罪者,不仅诛杀本人连子孙都要斩尽 杀绝,一个不留)
第三讲 商朝的法律制度
一、立法思想
(一) “王权神授” (二) “天讨”与“天罚”
二、法律形式
(一) 不公开的刑书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左传· 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 作汤刑”。 《汤刑》是商继夏制《禹刑》后而 制定的一部不予公布的刑书。 “汤刑”是商朝法律的总称。
(二 )誓
(三)王与权臣的命令、文告
三、主要法律
(一)汤刑 《左传· 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 汤刑”。 “汤刑”是商代不成文刑书,也是商 朝法律的总称。
(二)官刑 是商朝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 职行为的专门法律,带有行政法规的性质, 但却采取刑事制裁的方式加以处理。 《尚书· 伊训》:商汤“制官刑,儆于 有位”,反映了奴隶制商代很早就懂得了 运用法律管理吏治的必要性。
(6)臣下不匡罪(君主如有犯“三风十愆” 之一者,臣下不进谏,不规观,不能阻止者,谓 之“不匡”,处以墨刑) (7)不有功于民罪(禁止大有工事劳役于民) (8)弃灰于街罪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 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 必怒,怒则斗,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 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 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
《史记· 殷本纪》“自仲丁以来,废嫡而 更立诸弟子,弟子或相争代立,比九世, 乱,于是诸侯莫朝”。 至第11王武丁起,商朝的嫡长子继承 制最后确立,替代了兄终弟及制,始立太 子制。
这个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私有制 的发展,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政治权力 与物质财产的嫡长子继承制,因有利于统 治的延续,故成为历代相沿的定制。 继承制度,身份继承是核心,王位一 经确立,土地、财物、臣妾、奴婢,便尽 其所得了。
但是“凡作刑罚,轻无赦”。即凡是 已经判处刑罚的,罪虽轻,也要执行,决 不宽免。
2.天罚与神判 在神权政治法律思想的支配下,商朝 的宗教意识与审判处罚紧密相连,形成了 “天罚”与“神判”制度。
3.监狱制度 商朝因袭夏制把监狱仍称之为“圜 土”。把专门关押要犯的狱,称之为“囹 圄(lí ngyǔ)”。 商朝为有效地镇压奴隶与平民的反抗, 在全国各地遍设监狱,并对逃狱的奴隶规 定了严厉处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