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word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观察种子和结构并描述。

(重点)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和活动。

(难点)3.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

(2)准备放大镜、小刀等用具。

2.教师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

(2)准备大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挂图。

(3)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萌发、发育来的。

那么,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后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种子萌发时需要什么条件?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究过程(一)种子的结构分发给每个学生浸软的种子(一粒大豆、一粒玉米)。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

(2)解剖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结合挂图比较大豆和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指导学生解剖种子。

对于大豆应剥去种皮后,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再进行观察,对于玉米种子应在种子中央纵剖,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

组织讨论,通过问题提示,激励学生动脑思考,踊跃回答。

问题:1.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包括哪些结构?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有何区别?3.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4.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1)学生结合实际提出“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2)学生4人一组通过交流讨论提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的假设。

(3)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探究实验。

(4)分发给每组2~4粒优良大豆种子。

(5)各组自己准备材料用具,如培养皿、吸水纸、标签、清水等。

(6)填观察记录表,如下表:教师:做实验前,指导学生将种子分成两等份,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天把实验现象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学生:看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观察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发育状况,回答问题:(1)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2)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3)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对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动画中,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苏教版七上《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word教案

苏教版七上《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word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3、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树立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借助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2、将设计的方案书面化,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绍什么是对照实验,
问题是科学探
据和数量。


、探


程的课外延
的产生、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word教案三

苏教版生物七上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word教案三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生(第一课时)一、背景与意义剖析本节课是江苏教育第一版社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第 3 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世》第一节。

本节课设计的要旨是让学生联系实质、经过实验,认识大豆种子的构造,并且在老师指导下,能研究归纳出玉米种子的构造。

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感情。

初一学生拥有好动、好奇,想多着手多试试,求知欲强的特色,给教师留下较大的发挥余地。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累积与劝导:运用察看、比较法辨别种子的构造,并加以描绘。

认知率达 100% 。

2、技术掌握与指导:经过解剖、察看大豆种子,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着手能力、归纳的能力。

经过大豆与玉米种子构造的对照,提升学生运用察看、比较法进行研究学习的能力。

利用率达 100% 。

3、智能提升与训导:在实验、察看、议论的过程中,学会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互动率达 100% 。

4 、情义修炼与开导:。

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擅长与别人沟通合作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投入率达 95% 。

5、看法确认与劝导:经过种子的构造和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

认可率达 100% 。

三、阻碍与生成关注种子萌生的必需条件:拥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一)、准备阶段1 、指导学生课前采集不同植物的种子。

2 、学生准备好大豆种、玉米种,提早一天浸泡,以备上课解剖察看用。

(二)、教课活动过程1、创建情形、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依据你们现有的知识,你知道绝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哪一种器官进行生殖 ?生:种子。

师:对。

用种子生殖后辈第一是种子的萌生,本节课我们来商讨《植物种子的萌生》。

师:课前,我们采集了好多不同的种子。

此刻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它们。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现老师和同学们所采集的各样植物的种子。

)生:这是花生、黄豆、玉米、绿豆、米、瓜子、松子、莲子师:对,很好。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情感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3、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探究种子萌发的内、外界条件。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探究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

3、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预习教材。

教师:1、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2、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 粒菜豆种子,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有关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同时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

上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讨论,配合教师事先完成的实验,完成有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探究。

3、用Flash 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CAI 课件及用Flash 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CAI 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七年级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1

七年级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1

七年级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案1
教材分析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选自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绿色植物的一生》的开篇。

此时,安排学生在已备种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被子植物种子进行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亲身体验中,探究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从知识结构上看,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内化;从智能培养上讲,是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打造,同时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尝试和感悟。

本节教材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归纳、分析及表达、交流、合作能力,并理解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

学生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他们乐于动手、热衷实验。

但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体温、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不能触及实质。

本实验是初中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巧妙地抛砖引玉,既要放心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实验,又要为学生能通过自由自在的探究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助一臂之力。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知识。

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树立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借助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观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兴趣活动课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兴趣活动课教案

解决方法:我们小组成员查阅课本的内容,对此仍未能清晰。

因而向教师请教,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和上网查找“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得知叶片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而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5号瓶由于没有光线的照射,不能合成叶绿素所以叶片呈黄白色,胚轴呈白色。

问题5:在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组员提出:本实验中只用了绿豆一种种子,能否证明其他的种子的萌发也不需要光呢?
解决方法:经小组讨论后认为,本实验无法证明其他种子萌发也不需要光,需要另外利用不同的种子重新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

六.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我们在基本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提高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我们自主探究、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

七、相关知识:。

苏教初中生物七上《植物种子的萌发》word教案 (3)

苏教初中生物七上《植物种子的萌发》word教案 (3)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胚等组成 .2、说出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技能目标:分析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情感目标: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二、教学重点:重点: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难点: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准备浸软的大豆 (或蚕豆 )种子和玉米种子 .2、FLASH: (1 )植物种子的结构; (2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3、视频文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3段 )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一、种子的结构1、大豆种子有哪些结构?2、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3、种子的重要局部是什么?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六、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 ,大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萌发形成的 .2.一粒种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组成 ,是新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胚根发育成______________ ,胚轴发育成______________ ,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萌发的结构根底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的胚 .5.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1.将大米或高梁米播到地里 ,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 ( )A.胚已被破坏B.除掉了种皮C.胚乳被损坏D.除去了谷壳2.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分别贮藏在 ( )①胚②子叶③种皮④胚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三、简答题1.完全放入水中的种子会萌发吗?为什么?2.为什么播种在盐碱地里的种子不发芽 ?煮熟的种子能萌发吗 ?为什么 ?探究|报告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1.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提出的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知识目标:1、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2、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难点:如何去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入: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就是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的,但有种子却不一定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那么如何去设计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呢?(二)新课: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A、课前一周安排学生预习,阅读教材第90页至92页。

B、全班共分10个小组,每组6人,各选1名组长,组长各自细化每一组员的具体工作;参照下表,各小组(课前一周)认真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并做好记一、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能萌发呢?二、提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三、制订和实施计划1、准备某种植物的种子(如绿豆、大豆等)40粒左右,四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一个小勺,八张餐巾纸或纱布,四张标签纸和胶水。

2、在四个标签上分别写上1、2、3、4,分别贴在四个罐头瓶上。

将这四个罐头瓶都放倒,每个瓶中放上两张餐巾纸。

用小勺在1号瓶中撒10粒种子,将瓶盖拧紧。

3、分别向2号和3号瓶中洒一些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

用小勺向4号瓶中倒较多的水,直到水从瓶口流出为止。

4、分别向2、3、4号瓶中纸上撒10粒种子,然后拧紧瓶盖。

5、将1、2、4号瓶放在室内中,将3号瓶放在冰箱里,连续观察几天,认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详细讨论1、2、3、4号瓶的条件:四、实验结果: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其他瓶中的种子未萌发。

五、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E、知识拓展:1、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分析“种子的萌发为什么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原来种子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这些物质不溶于水,不能被胚吸收利用,只有转化成能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胚吸收利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苏教版)

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学习这一章的开始,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种被子植物,将它的一生用图解的形式表示出来,学生的图解可能不完整、不准确,教师不必纠正,等学完这一章后,再让学生自己修正。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应将一种植物的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的课外作业布置下去,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栽培和管理的措施,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

待本学期结束时,教师将记录本收上来,认真阅读,并根据学生完成此项作业的态度和结果给出不同等级的评价,作为本学期考核的参考。

本节教学的重点,在于组织好两个探究活动的教学。

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参照教科书的实验方案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修正计划,讨论计划时应将教科书上的问题都考虑在内,然后再让学生在课下实施计划。

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活动的教学中,取样的方法直接影响到所测发芽率的准确性,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取样。

三、参考答案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2.有必要。

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号瓶、3号瓶、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1个条件不同。

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1号瓶、3号瓶、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练习1.不是。

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实验。

2.因为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选择不同的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3.“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也可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分的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香山中学石乾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阐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并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与交流、设计汇报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方案,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形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探究的条件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一周安排预习,阅读教材第90页至92页。

2、教师准备:
(一)器材
烧杯、培养皿、餐巾纸、粘性标签、水、小勺、玉米、蚕豆、黄豆种子。

多媒体课件、春播视频、实验报告单
(二)将学生分组-----分解教材
细分多个对照组为单一对照组,
多个变量为单一变量-----分解教材
全班分甲、乙、丙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含四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同学。

每个大组探究一种条件,各小组按所属的大组并按要求探究的条件进行实验设计,设计对照实验:
甲组(包含1、2、3、4小组):温度组
1号烧杯满足适宜的温度,满足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条件。

2号烧杯提供低温,满足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条件
乙组(包含5、6、7、8小组):水分组
3号烧杯加入适量的水分,满足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条件
1 1。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苏教版初一上)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爱好和能力。

2、通过观看、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3、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适应;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树立内因是依照、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借助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有效探究,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2、将设计的方案书面化,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后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苏教版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种子萌发的动画和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在线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3.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实验操作,增强实验体验,提高实验技能。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过程。
2.讲授新课: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展示相关实验结果。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4.总结提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5.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探究实验,研究植物生长的其他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植物种子的萌发教案(新版)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பைடு நூலக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5.1节“植物种子的萌发”。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能理解生命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介绍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探索植物的奥秘》:通过生动的案例,探讨植物的适应性、繁殖方式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秘密》:阐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在能力层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各有差异。有的学生观察细致,善于发现问题的细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进行实验操作;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设计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教学反思
1、学生基本能达到预设的能力目标的培养。

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讨论和汇报习惯较有秩序。

汇报的声音比较响亮,倾听和质疑的习惯初步养成。

2、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抽样检测的方法。

并通过收集资料,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在本节课是《种子的萌发》第一课时,这一节内容涉及到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其次,本节课内容少,知识点少,这就给我的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不足之处是教师没有直接把种子分发的每个学生的手上,导致一部分学生因家里没有种子而没有亲身经过完整的探究过程。

以后教师直接购买几种种子,分发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进行探究实验,学生完成的面有保障,而且效果会更好。

七年级生物沈在开。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设计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设计章佳欢 71174800285一、探究实验课题: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二、教材内容和对象的分析:初一科学教材,新增设了许多探究性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而提高探求知识的能力。

实验前,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引导出本实验的假设。

初一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

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1、知识:通过探究知道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2、能力:通过假设并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取证,体验一个探究知识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态度: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索科学的乐趣。

学会尊重科学的事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策略:在课前1个星期左右,在教学班内以科学兴趣小组成员为组长,成立若干研究组。

由本组成员共同商定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和实施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然后自选种子并带到学校实验室,分组进行课外探究实验。

待种子萌发后,本小组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准备参加课堂上的汇报交流,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探究过程,分析成败原因。

五、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教师可提出:播种到地上的种子,为什么有的能够萌发,有的不能萌发呢?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让学生思考。

学生由此联想到:种子在温暖、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容易发芽。

然后由研究组展开讨论,分析原因,得出假设:如果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种子便能萌发。

2、设计实验,制定计划:教师提示,要通过实验探究取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假设是否成立:①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时,种子能萌发;②缺乏充足的水分时,种子不萌发;③缺乏充足的空气时,种子不萌发;④缺乏适宜的温度时,种子不萌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案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植物种子的萌发  教案设计

8 分钟1.请学生看PPT和黑板上老师
画的种子结构图
2.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1.教师介绍种子的结构。






8 分钟1.学生以组为单位画出
两种植物的种子结构图,
并标出种子的各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种皮
种子

2.我们平时吃的大豆油,
它们的营养物质储存在
1.教师对个别小组进行辅导,每位
学生都学会画种子结构图。

双子叶植物的种子
种皮
种皮胚
胚乳

书设

植物种子的萌发
2、种子萌发的
达标
作业1、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地里的水不足
B.外界温度太低
C.没有胚乳
D.胚被破坏了
2、请将下列胚的结构与将来的发育情况用直线连起来
子叶根
胚芽连接根和茎
胚轴消失
胚根茎和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3、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养成与人交流、分享协作的习惯;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树立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借助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有效探究,体验科学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2、将设计的方案书面化,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绍什么是对照实验,
问题是科学探
据和数量。


、探


程的课外延
的产生、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