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记录

合集下载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表面微生物监测

表面微生物监测

表面微生物监测除了用空气微生物取样来监测生产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外,表面监测也可监测生产区域表面以及设备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世。

监测的方法必须考虑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基本的监测方法包括接触碟法、擦拭法以及表面冲洗法。

每种提供的数据都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的评价。

测试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

而且取样的准确性受收集和处理样品的过程影响,因此必须对取样进行培训和测试。

(1)接触碟法接触碟容易操作而且可以定量。

因此被广泛使用,适用于对平整的规则性表面进行取样监测。

通常的碟子是50mm直径的,培养基充满碟子并形成圆顶,取样面积一般约为25cm2。

培养基可以根据使用添加中和剂。

取样时,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充分接触。

取样后,需用蘸有70%乙醇的纱布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将取样后并做好标记的接触碟置于培养箱中培养,读数,记录。

缺点:不适用于非常规表面;若培养基太湿润,菌落会连片生长导致不易计数。

(2)擦拭法该方法通常用于对不规则表面(尤其是设备表面)进行取样。

拭子通常为一根棒状物,其顶端由吸水性材料制成,拭子头在取样前应先行浸湿(通常为无菌生理氣化钠溶液或0. 1%的蛋白胨溶液约5ml),取样时,握住拭子柄,以30°角与取样表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5cm2左右(可用特定的无菌模板确定擦拭面积),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荡,再用平皿涂布法或铺平板法计数。

如果拭子头的材料为藻酸钙,则要用稀的盐溶液作为稀释剂(如1%柠檬酸钠溶液),这样才能让拭子头完全溶解。

因擦拭取样的面积一般约为25cm2,故擦拭法也属于定量检测方法。

缺点:取样和转移技术可能会影响结果;样品处理后才能培养。

(3)表面冲洗法该法适用于监测大面积区域内表面的微生物含菌量,包括设备轨道、储水罐等。

用定量的无菌水冲洗表面,收集淋洗水,用膜过滤法来计算微生物数量。

缺点:适用性不广,需要额外的操作,取样和处理过程可能会影响结果。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包括沉降菌检测法和拭子擦拭法。

沉降菌检测法是指将待测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营养琼脂培养基,并将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通过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判断表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

拭子擦拭法是指利用拭子蘸取待测表面样本,然后涂抹在培养基上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表面多种微生物的分布和数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法、涂片法、培养皿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

实验3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3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二、实验原理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种物体的表面以及人和动物体的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存在着各种微生物。

由于它们体积微小,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它们个体的存在。

但是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在发霉的面包、朽木上看到某些微生物群体。

这些现象表明,自然界只要有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物质和环境条件,微生物就可以在其上生长繁殖。

据此,我们在实验室里就可以用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

培养基是用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

其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气体和水分。

此外,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还需用酸液或碱液调节至适宜的pH。

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

所谓灭菌是指采用各类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使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经过灭菌后的物体是无菌的。

消毒是与灭菌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指用较温和的物理因素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病原微生物的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

灭菌的方法较多,广泛使用的是高温灭菌,其中最常用的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此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加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的。

在1.05kg/cm2的蒸汽压力下,温度可达121℃。

一般只要维持15~20min,就可杀死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和它们的各种孢子。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操作技术。

为了确保纯种不被杂菌污染,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无菌概念,经常保持实验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的污染,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将微生物接种到适合其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细菌37℃:霉菌等28℃),培养一段时间(一般24~48h)后,少量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可生长繁殖成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此即菌落。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空气、物表、器械、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参考标准一、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操作结果计算: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结果判断: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4.0cfu/皿(15min )Ⅲ环境 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 、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4.0cfu/皿(5min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检测方法: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 ,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采样面积都为100cm 2)结果计算: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 2)=结果判断: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5.0cfu/cm 2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 2)Ⅲ环境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10.0cfu/cm2三、消毒医疗器材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检验标准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高度危险性物品: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压力测量导管、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流程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流程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操作流程
1.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2.从冷藏柜中取出接触碟,并恢复至室温。

3.将接触碟传送至洁净间,打开外包装,并标记取样地点(部位)、取样日期和取样人。

洁净区取样:每个房间检测1个墙壁1个台面;四联体和分体洁净服取样四个点:额头、胸前、左手腕、右手腕;左手或右手的五个手指。

4.取样:打开碟盖,将平板倒印在物体表面上,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计时1min,再盖上碟盖。

5.取样后,需要立即用适当的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6.将接触碟传送出洁净间,于35~37℃倒置培养24~48h(设置空白对照)。

7.计算菌落数并记录。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物体表面采样及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检测。

2.2 发生有暴发流行。

3.采样时间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消毒后采样,清洁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职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5.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6.采样方法用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采样。

若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见表(5.5)。

表5.5化学消毒剂的常用中和剂消毒剂相应中和剂浓度(%)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2~1.0复合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2~1.0+2.0+0.3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过氧化氢硫代硫酸钠+吐温80+卵磷脂0.5~1.0+2.0+0.3碘酊碘伏硫代硫酸钠+吐温80 0.5+2.0甲醛双甲酮+马林 1.0+0.6戊二醛甘氨酸+吐温80 2.0+2.0乙醇吐温80+卵磷脂 3.0+0.3氯已定吐温80+卵磷脂注:配制各种中和剂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为基础溶剂。

7.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8.结果计算:8.1规则物体表面物体表面菌落总数计算方法见式(A.2):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均每皿菌落数×洗脱液稀释倍数.........(A.2)采样面积(cm2)8.2小型物体表面的结果计算,用cfu/件表示。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左膝
cfu/碟
右膝
cfu/碟
标准规定
≤5cfu/碟
结 论
□符合规定 □不符合规定
检验者:录
受检部门
测试方法
棉签擦拭法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步骤:
取样前,棉签头先湿润(无菌生理盐水)。取样时,握住棉签柄,以约300角与取样表
面接触,缓慢并充分擦拭,取样面积25cm2,然后将取样头折断放入上述溶液内,充分振
菌落总数测定(30~35℃):
菌落数
取样部位
培养时间
(24℃±1)
培养时间
(33℃±1)
报告数
阴性
对照
备注
1d
2d
3d
1d
2d
额头
cfu/碟
口罩
cfu/碟
左肩
cfu/碟
右肩
cfu/碟
左肘
cfu/碟
右肘
cfu/碟
左腕
cfu/碟
右腕
cfu/碟
左手指
cfu/碟
右手指
cfu/碟
左手掌
cfu/碟
右手掌
cfu/碟
文件号:FQ-255
表面微生物检验记录
受检部门
受检人员
测试方法
接触平皿法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
测试步骤:
取一次性无菌接触碟,碟子直径为50~55mm,取样面积一般为25cm2。取样时,打开
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与取
样点表面均匀充分接触,再盖上碟盖,先于24℃±1培养3天,再转至33℃±1培养2天。(取样后,需要立即用75%酒精消毒剂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培养结束时,对每个平皿的菌落数进行计数并报告最终结果。

微生物实验报告记录模板

微生物实验报告记录模板

微生物实验报告记录模板————————————————————————————————作者:————————————————————————————————日期:注:这个范本是根据师兄留下的遗产修改而成,基本了概括整个实验的流程,为了大家不要雷同,所以只写了标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小步骤没有记录进去,如油镜的使用,但是这些我们之前都学过了,所以有所取舍吧。

大家认真看看吧。

里面可能编号有点不合理或者什么的,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修改,不用写电子报告的实验的同学,也请按照这份报告写在纸质版的报告册上,如果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和遂和联系。

谢谢。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学号:姓名:1.实验目的:(主要写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另外附加一些辅助实验的目的,如了解并熟悉微生物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方法等等)2.实验器材:(还没有写完)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打火机、试管架…………3.实验方法与步骤:3.1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3.2空气、手指皮肤的细菌学检查3.3细菌的分离与培养: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取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表面划线,取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菌,在37℃培养18~24h ,从而分离出单个菌落。

3.4细菌的纯培养:取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上的黄色、白色单菌落,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平板上的紫黑色、淡粉红色单菌落接种在四个斜面培养基,标记,在37℃培养18h。

3.5细菌的形态学检查3.5.1革兰染色法观察细菌形态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涂片:取一玻片在玻片的左右两侧上加生理盐水3~4ul,2滴,分别取黄色和紫黑菌菌苔少许(1mm小菌落的半量)与左右两侧盐水混匀,涂成1cm2。

干燥:在空气中放置至干燥。

固定:在酒精灯上来回横穿2到3次对其进行固定。

染色:结晶紫→初染1分钟→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秒钟→水洗稀释→复红→复染1分钟→水洗→吸干,镜检。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一、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微生物检测的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以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记录格式1、记录纸张:使用A4纸,横向排列,页边距至少留有2cm。

2、记录标题:在页面顶部居中书写“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3、日期和实验室名称:在页面右下角书写检测日期和实验室名称。

4、检测样品信息: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填写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处理方式等。

5、检测项目和指标: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列出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6、检测方法和仪器: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描述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7、检测结果记录:在页面中部或适当位置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清晰、可追溯。

8、结论和建议:在页面底部或适当位置总结检测结果,并给出相应建议或处理意见。

9、检测人员签名:在页面右下角或适当位置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10、备注: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三、记录内容1、样品信息:样品名称、编号、来源(如生产批次、产地等)、处理方式(如取样、前处理等)。

2、检测项目和指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测项目和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以及可能的化学指标等。

3、检测方法:描述微生物检测所采用的方法,如国标法、第三方检测方法等。

同时应注明所用方法的版本号和发布机构。

4、仪器设备:列出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和使用状态等信息。

5、实验数据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检测项目的实验数据,包括观察结果、计数结果、吸光度值等。

数据应准确、清晰、可追溯,并附上必要的图表和曲线图。

6、结论和建议:根据检测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或跟进等。

7、其他信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相关信息,如样品异常情况说明、引用标准、注意事项等。

8、检测人员签名:由检测人员签名,以示负责。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洁净室(区)中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在规定洁净级别内进行生产。

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职责:质量管理部、QA检测员内容:1、测试方法:擦拭法2、仪器、设备、培养基培养皿:Φ90mm×15mm 培养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生化培养箱:必须定期对生化培养箱进行校验。

自动台式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

3、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

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依据下列因素确定:3.2.1洁净区(室)的大小;3.2.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3.2.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3.2.4易受污染的部位。

如关键功能间的门、地面、墙面、生产设备的关键部位等。

不宜每次固定在同一点取样,应在取样点附近的不同位置取样,使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

4、采样量:表面微生物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5、测试状态及时间:动态测试。

6、测试依据测试区域的取样点数,按照《培养基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制备适量的营养琼脂培养基。

将灭菌的棉签用灭菌注射用水润湿(棉签容易脱落纤维,故在使用前应先用注射用水预先清洗,以免纤维遗留在取样表面),并将其靠在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水分。

将棉签按在取样物表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地擦拭取样表面约25cm2,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

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

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擦拭方法如图:擦拭完成后,将棉签放入无菌试管中并密封,检测时,加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振荡混匀,取1ml样液注入到培养平皿中,加入约15ml配置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

7、培养:取样结束后将平皿复倒置于生化培养箱内35℃培养72小时,并以未采样的营养琼脂平皿作对照皿。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检测标准

微生物取样方法、微生物检测标准举例一:一、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2采样(空气沉降法)2.1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2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7°C培养24小时。

4检测频率:每周空气质量标准:生车间、熟车间、成品车间:低于100个半成品库、成品库:低于10个二、设备的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检验。

1采样方法1.1涂抹法(适用于表面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产品接触面)取经过灭菌的铝片框(框内面积为50平方厘米)放在需检查的部位上,用无菌棉球蘸上无菌生理盐水擦拭铝片中间方框部分,擦完后立即将棉球投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1.2贴纸法(适用于表面不平坦的设备和工器具接处面)将无菌规格纸(5X5厘米,纸质要薄而软)用无菌生理盐水泡湿后,于需测部分分别贴上两张,两张纸面积共50平方厘米,然后取下放入盛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此液每毫升代表5平方厘米。

2检验方法2.1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样液充分振摇,根据卫生情况,相应地做10倍递增稀释,选择其中2-3个合适的稀释度作平皿倾注培养,培养基用普通营养琼脂,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皿,每个平皿注入1毫升样液,于37C培养24小时后计菌落数。

结果计算表面细菌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X样液稀释倍数/30X22.2致病菌的检验沙门氏菌,参照GB4789.4进行金黄色葡球菌,参照GB7918.5进行4.检验合格标准:细菌总数10—100个/cm2,5.关键点:细菌总数W10个/cm2一般区域:细菌总数W100个/cm2三、人员手表面细菌污染情况的检验1.采样方法:用一支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擦被检对象手的全部,反复两次,涂擦的时候棉拭子要相应地转动,擦完后,将手接触部分剪去,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送检培养。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一、引言院感监测是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而采样是院感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可靠的样本。

本文将介绍院感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及其标准格式。

二、常用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1. 表面采样表面采样是对医疗机构内各种物体表面进行采样,以检测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表面采样方法有:(1)刷子法:使用湿润的无菌刷子对待采样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将刷子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拭子法:使用湿润的无菌拭子对待采样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将拭子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3)粘贴法:使用粘贴纸或者胶带将待采样物体表面粘取,将粘取物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 空气采样空气中的微生物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对空气进行采样是必要的。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1)空气质量采样器:使用空气质量采样器对空气进行采样,将采集的空气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沉降皿法:将无菌培养基装入沉降皿中,暴露在待采样的空气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将沉降皿封闭,送实验室培养。

3. 液体采样液体采样是对液体样本进行采集,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液体采样方法有:(1)吸引法:使用无菌吸管或者注射器吸取待采样液体,将吸取的液体滴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离心法:将待采样液体进行离心,将上清液或者沉淀液取出,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4. 生物样本采样生物样本采样是对人体或者动物体内的生物样本进行采集,以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生物样本采样方法有:(1)血液采样:采用无菌针头从静脉或者动脉采集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2)尿液采样: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晨尿或者随机尿液,将尿液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3)呼吸道样本采样:采用无菌棉签或者吸取器采集鼻咽部或者喉部份泌物,将样本放入无菌培养基中培养。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1]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3.1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

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3、采样方法棉拭子法(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酸冲液或0.9%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

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 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

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环境类别范围标准值菌落总数(CFU/cm2)Ⅰ类洁净手术室;其他洁净场所≤5Ⅱ类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血液≤5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等≤10 Ⅲ类母婴同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器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10 Ⅳ类普通门诊及其他检查、治疗(注射、换药等)室;感染性门诊和病区5、注意事项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

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

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棉拭子采样时,培养皿在接种前于37摄氏度温箱中烤30分钟。

表面擦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回收率实验方案

表面擦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回收率实验方案

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GMP文件表面擦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回收率实验方案1. 目的对表面擦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回收率进行验证,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供试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表面擦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回收率的验证。

3.职责质管部负责验证方案起草、组织实施、起草验证报告及送审4. 验证过程验证用菌种:4.1.1 所用菌种表14.1.2 菌株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低或非致病性,标准菌株。

4.1.3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

采用适宜的方法保存。

4.1.4 加菌量:50~100cfu。

菌液的制备4.2.1 取经37℃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肉汤培养物1ml加9ml生理盐水10倍稀释至10-5~10-7,为50~100个/ml,做活菌计数备用。

4.2.2 取经25℃培养18-24小时的白色念珠菌霉菌液体培养物1ml加9ml生理盐水10倍稀释至10-5~10-6,为50~100个/ml,做活菌计数备用。

回收率的测定:4.3.1 将经灭菌的开孔面积为20cm2的金属模板放在试验物体表面,分别向无菌物体表面接种1ml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接种面积为20cm2,并在层流下进行干燥。

验证结束后用75%的酒精擦洗染菌表面。

4.3.2 取无菌棉签用%无菌氯化钠溶液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无菌棉签同法再擦抹5次, 2支棉签共擦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

摇匀取1mL倒平板,每次倒三个平板。

分别培养计数。

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操作三次。

4.3.3 试验要进行三次独立操作,每次试验的回收率要≥70%方可认为该方法合适。

回收率计算试验结果下表,棉签擦拭法的结果是每次试验三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10)。

4.4.1 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试验结果表2根据表中的数据,回收率计算如下表3: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4.2 大肠埃希菌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试验结果表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收率计算如下表5: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4.3 白色念珠菌试验结果6白色念珠菌试验结果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收率计算如下表7: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4.4 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结果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8根据表中的数据,回收率计算如下表9: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方法确认结论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5. 偏差及处理操作人:复核人:日期:年月日6. 验证报告验证小组负责人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起草验证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