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与分析 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无机化学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学科,而无机化学第六版则是这个领域中最权威的参考书籍之一。
对于学习者而言,复习此书是巩固无机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些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化学基础知识在复习无机化学第六版之前,有一些基础化学知识需要掌握。
这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计算等。
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困难,建议先花时间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这将对无机化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因此理解无机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重要的离子包括氢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氨根离子等。
你需要理解这些离子的结构、性质、颜色、反应等。
同时,你还需要了解这些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例如弱酸弱碱的离子化程度、离子间的反应等。
配位化学无机化学第六版的一个重要主题是配位化学。
你需要了解何为配位化学、配位体的结构、性质、反应等。
另外,你还需要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以及金属配合物的性质。
无机分析无机分析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确定分析物中的化合物。
在复习无机化学第六版时,你需要了解各种无机离子的检测方法(例如比色法、沉淀法、电极法、滴定法等),以及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溶解、过滤、干燥等)。
固体化学固体化学是无机化学的另一个主题,在无机化学第六版中有所涵盖。
你需要了解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基本概念。
此外,你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固体,如离子固体、共价分子固体、金属固体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学反应当你了解了以上主题后,你需要了解无机化学反应。
这将包括酸碱反应、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你需要了解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反应热等指标,以及如何控制反应条件。
总结无机化学第六版是一本权威的无机化学指南,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是学习无机化学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时,你需要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了解无机离子、配位化学、无机分析、固体化学和无机化学反应。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是国内的经典教材之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复习资料:
1. 相关定义:
- 无机化合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包括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和间距元素化合物。
- 配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相连。
- 具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 无机离子:离子化学中的一类阳离子或阴离子。
2.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分类。
- 周期性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
- 化合价和氧化态的概念及其应用。
3. 配位化学:
- 配位键的类型和形成原理。
- 配合物的结构:包括配位数、配位构型、立体化学和异构体等。
-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包括颜色、磁性、光谱等。
4. 助于自己的学习:
- 多做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制作复习卡片,总结重要知识点。
- 找一个学习伙伴,相互督促和讨论。
此外,建议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及时查漏补缺。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内容提要一、基本概念1、化学反应进度若系统发生有限化学反应,则nB()-nB(0)=B(-0)或△nB=B△式中nB(),nB(0)分别代表反应进度为和0时的物质B的物质的量;为反应起始的反应进度,一般为0,则有△nB=B即化学反应进度为=B-1△nB2、系统和环境人们把研究的对象称之为系统,而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则称之为环境。
系统可分为:①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可以既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②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可以有能量的交换,但无物质交换③隔离系统——也称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是一种理想系统。
3、状态和状态函数系统的状态是指系统所处的状况。
热力学中用系统的宏观性质如压力()、温度(T)、密度()、体积(V)、物质的量()及热力学能(U)、焓(H)、熵(S)、吉布斯函数(G)等来描述系统的状态。
这些描述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称之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最重要特点是它的数值仅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改变。
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增量)只取决于系统的始态与终态,而与系统变化的途径无关。
4、过程与途径当系统发生一个任意的变化时,我们说系统经历了一个过程。
系统状态变化的不同条件,我们称之为不同的途径。
如系统有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等。
5、热和功热和功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与环境之间的两种能量交换形式。
系统与环境之间因存在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交换形式称为热(或热量),量符号为Q;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的其他各种能量交换形式统称为功,量符号为W。
热力学规定:系统向环境吸热,Q取正值;系统向环境放热,Q取负值。
环境对系统做功,W取正值;系统对环境做功,W取负值。
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产生的功称体积功,用-△V表示;除体积功(也叫有用功)。
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功都称为非体积功WfW=-△V+Wf热和功都不是系统的状态函数,除了与系统的始态、终态有关以外,还与系统状态变化的具体途径有关。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电子版

无机化学复习提纲by CantonGirl1、复习重点以教材为蓝本,以各章小结为主线进行重点复习。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重点概念、公式,即是将各章的一些主要内容列出,复习时重点看。
(1)原子结构1、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要用波函数(Ψ)来描述,它受n、l、m、m s四个量子数规定,n和l的合理组合是能判断能量高低。
(n、l、m共同规定决定一个原子轨道,n、l、m和m s 决定电子的运动状态)2、|ψ|2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它的形象化图形,即电子云。
3、ψ和|ψ|2的角度分布图有何不同?两者形状相似,指向相同,前者有+、-之分,后者没有+、-之分,ψ图像较瘦4、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鲍林近似能级顺序及电子排布遵守三原则(鲍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5、能级组与元素周期表:共七个周期,七个能级组,十六个族,五个区(根据电子排布可以确定元素的位置)6、电负性是衡量在化学键中原子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相对大小的尺度,一般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电负性较大,通常认为电负性为2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近似分界点,以此来判断键的极性(2)分子结构1、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的形成条件及特征离子键——电负性差值大的两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正负离子,两者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是有无方向性和无饱和性的特征。
共价键——电负性差值较小,甚至相同的两元素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的重叠方式成键,是有方向性、饱和性。
有两种类型的键,即σ键和π键。
前者重叠程度大二活泼性则较π键小。
氢键——与H结合的元素电负性大(一般是N、O、F),半径小的化合物。
分子间的引力属于静电作用力,但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分子的性质,如熔沸点、溶解度等会出现反常,如水。
(有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影响的性质不同)2、杂化、杂化轨道、等性与不等性杂化杂化指同一原子中参与成键的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能量、方向、数目都与原轨道不同的新轨道称“杂化轨道”。
无机及分析化学

1.
2. 3.
4.
学习方法
1. 2. 3. 4. 5.
课前初步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体会课堂教学重点(记笔记) 课后及时总结(及时复习和做作业;定期 归纳和梳理) 考前认真复习(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认真做实验,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现 象,巩固理论知识。
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学习
参考书
《普通化学原理》华彤文 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无机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及分析化学》浙江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浙江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任务
了解稀溶液依数性;理解化学平衡;学会 描述化学反应速率;重点掌握四大平衡原 理(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 和配位解离平衡原理) 学习物质结构(原子,分子,晶体)的基 本知识 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来源和分析结果的数 据处理方法;掌握滴定分析基本原理和应 用 介绍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20世纪是化学取得巨大成就的世纪, 化学的研究对象从微观世界到宏观 世界,从人类社会到宇宙空间不断 地发展。 20世纪生命化学的崛起给古老的生 物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世纪中,化学必将给人类社会 的进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 的有效保障
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生活用品的生产方 式的探索。 研究环境污染的产生、转化和与人体的 相互作用,提出优化环境建立洁净生活空间 的途径。 从分子水平了解病理过程,提出检测 方法,建议预防途径。 合成高效抵毒的抗菌和抗癌药物,提 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化学与材料 1.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 橡胶 纤维
2.功能材料
光电材料 光导纤维 信息储存材料 超导
无机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元素无机化学
*
第12章 卤 素 小 结
1、掌握卤素元素的基本性质及氟的特殊性; 2、掌握卤素单质的制备及其反应方程式; 3、理解卤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1)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及卤离子的还原性规律; (2)卤素的歧化与逆歧化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卤素含氧酸盐的氧化性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4)氢卤酸及含盐酸的酸性及非金属性;
碱性增强
还原性增强 酸性增强
四、掌握VA-VIIA氢化物酸碱性、还原性变化规律
*
五、掌握NO(g)和NO2(g)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奇电子化合物,顺磁,双聚。 2. NO还原性为主,与Fe2+发生“棕色环反应”, 检NO3-。 3. NO2氧化性为主。 六、理解HNO2及其盐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1. NO2-、O3、SO2等电子体; 2. 酸介质氧化性显著,碱介质还原性为主; 3. M-NO2-或M-ONO-; 4. NO2-、NO2、NO2+键级、键长、键角的比较。
电极反应: m (ox) + n e = q (red)
(五)多重平衡计算(重点)
*
氧化-还原平衡与电离平衡共存;
氧化-还原平衡与配位平衡共存;
氧化-还原平衡与沉-溶平衡共存;
3个或更多个平衡共存。
*
*
练习1:求 [Fe(CN)6)3-/ Fe(CN)6)4-](衍生电位) 已知: (Fe3+/Fe2+) = 0.77 V (母体电位),
*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方程式的配平
*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发生的反应。
氧化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变化,相应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广东海洋大学无机化学经典复习资料

⼴东海洋⼤学⽆机化学经典复习资料⽆机化学往届经典复习资料第⼀章、分析化学概论1.什么是常量分析?常量组分分析?答:常量分析是指试样量>100mg或>10mL的分析。
常量组分分析是指待测组分含量>1%的分析。
2.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误差?有⼏种误差?误差的特点?答: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误差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差值。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1)系统误差的特点:a.单向性:使分析结果全部偏⾼或全部偏低。
b.重现性:同⼀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c.可测性:可以测定其⼤⼩正负。
d.可减免:可⽤适当⽅法校正或加以消除。
(2)随机误差的特点:①对称性:⼤⼩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②单峰性:⼩误差⽐⼤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很⼤误差出现的概率近于零。
③抵偿性:⽆限多次测定结果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3.什么是精密度?什么是偏差?如何计算相对平均偏差?答:精密度是指,多次平⾏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偏差是指测定结果与平均值的差值。
相对平均偏差的计算公式:4.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答:精密度⾼的准确度不⼀定也⾼,只有消除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越⾼,准确度才越⾼。
5.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位数?有效数字运算结果取⼏位?答:有效数字是指仪器实际能测到的数字。
确定有效数字位数的法则:(1)⾮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若―0‖是普通数字,如1.3060中―0‖是有效数字;若―0‖起定位作⽤,则不是有效数字,如0.0010,可写为1.0×10-3,前⾯3个―0‖起定位作⽤,不是有效数字,最后⼀个―0‖是有效数字。
(3) 3600 ,有效数字位数较含糊,记录数据时应根据测量精度写成指数形式:3.600×103(4位)或3.60×103(3位)或3.6×103(2位)。
(4)对于pH 、pM 、lgK θ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00100?=x d d r决于⼩数部分(尾数)的位数,因为其整数部分只说明该数的⽅次。
无机化学复习题

无机化学复习题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合成方法、应用等方面。
它与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的三大支柱。
无机化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材料科学、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学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复习题。
一、基础概念回顾1. 什么是原子?答案:原子是物质最小的无法分割的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 什么是元素?答案: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氢(H)、氧(O)等。
3. 什么是化合物?答案: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4. 什么是离子?答案: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二、离子化合物的命名1. NaCl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NaCl是氯化钠,也被称为食盐。
2. Fe2O3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Fe2O3是三氧化二铁。
3. K2SO4是什么化合物?给出它的全名。
答案:K2SO4是硫酸钾。
三、离子反应方程式1. 写出NaCl和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银和硝酸钠。
2. 写出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指出生成的物质。
答案:HCl + NaOH → NaCl + H2O。
生成的物质是氯化钠和水。
四、氧化还原反应1. H2O2(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答案:氧化剂是H2O2,还原剂是反应物中被氧化的物质。
2. 写出以下反应的氧化还原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
答案:Fe - 2e → Fe2+(氧化),Cu2+ + 2e → Cu(还原)。
合并两个半反应式得到:Fe + Cu2+ → Fe2+ + Cu。
五、晶体结构和化学键1. 什么是离子键?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而无机化学第四版就是一本涵盖了无机化学各个方面知识的优秀教材。
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的时候,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如果能够有一份清晰的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接下来,本文将会介绍一份针对无机化学第四版的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
一、基本概念1. 无机化合物的概念2. 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定律3. 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4.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分类5. 配位化合物和晶体场理论二、化合物的性质1.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物性2. 溶解度和溶液的性质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4. 化学反应的平衡5. 酸碱理论和弱电解质三、主要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1. 氢、氧、氮和氧化物2. 卤素、硫和硫化物3.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4. 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5. 钙和碱土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四、实验室技能1. 常见无机化学实验的实验操作及其意义2. 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3. 离子反应和离子交换4. 晶体生长和结构分析5. 电化学方法和电化学测试以上是本资料整理的无机化学第四版的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一、基本概念1. 无机化合物的概念无机化合物指的是由无机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和性质都很简单,并且这些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电子、药物等领域。
2. 原子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原子的结构是由核和电子组成。
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够决定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根据电子云的分布,从而可以确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周期表的结构和性质周期表是元素周期性和化学性质的基础。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上有周期性。
周期表是通过原子核的正电荷和电子的云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这种周期性反映了这种相互作用的自然特性。
4. 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分类化学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用、移走、接受或捐赠电子而形成的。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四版知识点复习资料
抱歉,我无法提供具体版本的教材知识点复习资料。
但是,以下是通常包含在无机化
学教材中的一些常见主题和知识点,可用作复习参考:
1. 元素周期表: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2.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等。
3. 配位化学:了解配位化合物的构成、命名和性质。
4. 酸碱化学:掌握酸碱的定义,了解酸碱溶液的pH值、中和反应和缓冲溶液。
5. 晶体结构:包括晶体的单元格结构、布拉格方程和X射线衍射等。
6. 化学反应和平衡: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等。
7.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溶解度、反应性等。
8. 过渡金属化学:包括过渡金属离子化合物的配位数、颜色和催化性质等。
9. 锂电池:了解锂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10.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质谱和电分析等。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和主题,根据具体的教材版本和课程要求,知识点的细节和深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教材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可以参考一些无机化学教材和学习资源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6)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其产物可能是()。a.I2和Cl-b.IO 和Cl-c.ICl-2d.以上产物均可能
(7)下列物质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a.SF6b.SF4c. PCl5d.BCl3
(8)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PF3b.PCl3c.PBr3d.PI3
2、有白色的钠盐晶体A和B。A和B均溶于水,A的水溶液为中性,B的水溶液为碱性。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有黄色沉淀析出。晶体B与浓盐酸反应,有黄色绿色刺激性气体生成,此气体同冷NaOH溶液作用,可得到含B的溶液,向A溶液中开始滴加B溶液时,溶液变成红棕色,若继续加过量B溶液,溶液又变成无色。判断A和B为何物,并写出有关反应式。3、简述工业上从海盐卤水中提取溴的过程。
3、用下列数据计算LiH的晶格能:Li(s)的升华热S=155kJ·mol-1Li(g)的电离能I=520kJ·mol-1H2(g)的离解能D=436kJ·mol-1H(g)的电子亲合能D=73kJ·mol-1LiH(s)的生成焓△fHΘ=-90kJ·mol-1
4、固体五氯化磷是PCl+4阳离子和PCl-6的离子化合物,但气态五氯化磷是PCl5分子化合物。试判断PCl+4、PCl-6和PCl5的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无机化学第六版复习资料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反应。
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化学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无机化学第六版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1.1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
它起源于古代人类对金属、矿石和宝石的探索和应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1.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特性和规律。
1.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分子结构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不同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第二章:无机化学反应2.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无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也是许多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反应。
2.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它们在反应中分别接受和失去电子。
2.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
第三章:无机化合物3.1 无机酸和无机盐无机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无机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酸和无机盐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2 无机氧化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无机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是由过渡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氧化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在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3.3 无机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无机聚合物是由无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无机纳米材料是具有纳米尺度的无机物质。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一、 选择题1. ψ(4, 2, 1)代表的简并轨道名称为 。
A .4s 轨道 B. 4d 轨道 C. 4p 轨道 D. 4f 轨道2. 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 。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3. 土壤中NaCl 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什么性质有关? 。
A. 蒸汽压下降B. 沸点升高C. 冰点下降D. 渗透压4.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m S ϑ∆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B. r m H ϑ∆越小,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5. 将0.1mol/dm 3下列溶液加水稀释1倍后,pH 值变化最小的是 。
A. HClB. H 2SO 4C. HNO 3D. HAc6. 下列叙述中,哪一个不符合一级反应的特征 。
A. 从同一反应物开始,反应物反应掉的百分数相同,所需时间也相同B. 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in -1C. 反应物反应掉7/8所需时间是反应掉3/4所需时间的1.5倍D. 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成正比7. 下列化合物中,氧呈现+2价氧化态的是 。
A. Cl 2O 5B. BrO 2C. HClO 2D. F 2O8. 干燥H 2S 气体,可选用的干燥剂是 。
A. 浓H 2SO 4B. KOHC. P 2O 5D. CuSO 49.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A LiB BeC NaD Mg10. 欲除去ZnSO 4溶液中少量的CuSO 4的最佳试剂是 。
A Na 2CO 3B NaOHC Na 2SD Zn 粉11. 温度T ,压力p 时理想气体反应:(1) 2222H O(g)=2H (g)+O (g) 1K ϑ(2) 221CO (g)=CO(g)+O (g)22K ϑ 则反应(3) 222CO(g)+H O(g)=CO (g)+H (g) 的3K ϑ应为 。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正确√错误×)1.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2.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3.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t 1/2=0.693/k ,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
()4. pH=10.02的有效数字是四位。
()5.浓度和体积相等的酸和碱反应后,其溶液呈中性。
()6.因为Ag 2CrO 4的溶度积(K SP =2.0×10-12)小于AgCl 的溶度积(K SP =1.6×10-10),所以,Ag 2CrO 4必定比AgCl 更难溶于水。
()7. 温度一定时,Ag +/Ag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一定大于AgI/Ag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8.sp 3杂化就是1s 轨道与3p 轨道进行杂化。
()9.纯水加热到100℃,K w θ=5.8×10-13,所以溶液呈酸性。
()10.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
()11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kg -1。
()12.纯水加热到100℃,K w θ=5.8×10-13,所以溶液呈酸性。
()13.滴定误差是由于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14.CaCO 3(s)高温分解生成CaO 和CO 2的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15.酸效应对配合滴定不利,所以滴定体系的pH 值越高越好。
()16.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17.浓度为0.10mol·L -1的某一元弱酸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则其0.10mol·L -1的共轭碱一定能用强酸直接滴定。
()18.温度一定时,Ag +/Ag 电对一定大于AgI/Ag 电对的的标准电极电势。
()19.某氧化还原反应,若方程式系数加倍,则其ΔθG 、ΔθH ,θE 均加倍。
()20.凡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凡是熵增反应也能自发进行()二、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常压下将1dm 3气体的温度从0℃升高到273℃,其体积将变为()A 、0.5dm 3B 、1.0 dm 3C 、1.5 dm 3D 、2.0 dm 32.在25℃,101.3kpa 时,下面几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A 、0.1gH 2B 、5.0gN 2C 、1.0gHeD 、10gCO 23.具有最小摩尔熵的物质是()A 、Br 2(l)B 、NaCl(s)C 、Na(s)D 、Cl 2(g)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熵变S r m θ?与温度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的熵变与温度无关 B 、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 、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 、化学反应的熵变随温度变化不明显5.已知SO 2(g)、O 2(g)、SO 3(g)的标准熵S f m θ分别为248.5、205.03和256.2 J·mol -1·K -1,反应2SO 2(g)+ O 2(g)=2SO 3(g)的△r H θ=198.2 KJ·mol -1。
江苏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无机化学重点概念归纳

江苏省考研化学复习资料无机化学重点概念归纳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考研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江苏省考研化学复习中,掌握无机化学的重点概念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概括无机化学的重点概念,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研究的基础,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对元素进行有序排列。
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组成规律对于无机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2.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对于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十分重要。
3.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配位化学,要了解配位键的形成、溶剂和配体效应以及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4. 酸碱性酸碱性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了解酸碱的定义、酸碱物质的性质和酸碱反应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溶液的中性、酸性和碱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内容。
5.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研究的是固体的排列方式和空间结构。
掌握晶体结构中的晶胞、晶体面、晶体族和晶格常数等概念,并了解不同晶体结构的特点,对于理解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十分重要。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数、电子的转移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分析和预测反应过程和产物。
7. 主族元素化学主族元素化学研究的是1A到8A族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掌握主族元素的周期变化规律、离子半径的变化、原子半径的变化以及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等内容,对于无机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8. 过渡金属化学过渡金属化学研究的是3B到2B族元素和镓、铟、锌、镉、汞等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了解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化合价、配位数、键的性质和颜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9.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池类型,应用广泛。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精选全文

c(B)
c
b
cθ=1mol·l-1
对气相反应 a A(g) +Bb( g) =dD( g) +eE( g)
K
P(D) d P
P(E
)
P
e
Pθ=100Kpa
P(
A)
P
a
P(B)
P
b
用相对平衡浓度和相对平衡分压来表示的
平衡常数称为标准平衡常数。
4
多重平衡规则
若一个化学反应式是若干相关化学反应式的代数和,在相 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等于其相应的平衡常数的 积(或商)。
HCl
NaCl 甲基橙 ------
NaHCO3 NaHCO3
V2
pH=3.9
CO2 CO2
NaOH
NaHCO3 Na2CO3 NaOH + Na2CO3 NaHCO3 + Na2CO3
16
3-24
有一Na3PO4 试样,其中含有Na2HPO4, 称取0.9947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881 mol·L-1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 17.56ml。
29
原电池
2.原电池组成
负极(Zn片)反应:
Zn(s)
2e + Zn2+(aq)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Cu)反应:
Cu2+(aq) + 2e
Cu(s) 发生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原电池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如
Zn(s) + Cu2+(aq)
Zn2+(aq) + Cu(s)
30
条件:
A.指示剂用量 B.溶液酸度 C.注意事项 充分振摇,干扰离子事先去除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要点总结(大一)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第一章绪论●系统误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偶然误差:随机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大小正负难以确定,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1)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准确度: 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衡量●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用偏差衡量●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1>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Q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其取舍;(2> 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等;复习p12例题●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有效数字:实际能测得的数据,其最后一位是可疑的。
对于可疑数字一般认为有±1的误差例:滴定管读数 21.09 mL 分析天平读数 0.2080 g 最后一位为可疑值注意: (1> “0”的作用:有效数字<在数字的中间或后面)定位作用<在数字的前面)(2>对数值(pH、pOH、pM、pK等>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计算规则:(1> 加减法: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2>乘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与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特征>、热与功(热与功的符号、体积功的计算>、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 + W>b5E2RGbCAPDrHθm的计算△rHm:摩尔反应焓变,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反应进度为1mol时的反应热DrHθm:化学反应中,任何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DfHθm:在温度T及标准态下,由参考状态单质生成1mol物质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即为物质B在T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正确 √错误 ×)1.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其聚沉能力也越大。
( )2.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 ( )3.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t 1/2=0.693/k ,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没有关系。
( )4. pH=10.02的有效数字是四位。
( )5.浓度和体积相等的酸和碱反应后,其溶液呈中性。
( )6.因为Ag 2CrO 4的溶度积(K SP =2.0×10-12)小于AgCl 的溶度积(K SP =1.6×10-10),所以,Ag 2CrO 4必定比AgCl 更难溶于水。
( )7. 温度一定时,Ag +/Ag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一定大于AgI/Ag 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 )8.sp 3杂化就是1s 轨道与3p 轨道进行杂化。
( )9.纯水加热到100℃,K w θ=5.8×10-13,所以溶液呈酸性。
( )10.配位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小,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越高。
( )11物质的质量摩尔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kg -1。
( )12.纯水加热到100℃,K w θ= 5.8×10-13,所以溶液呈酸性。
( )13.滴定误差是由于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造成的误差。
( )14.CaCO 3(s)高温分解生成CaO 和CO 2的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
( )15.酸效应对配合滴定不利,所以滴定体系的pH 值越高越好。
( )16.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主要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 )17.浓度为0.10mol·L -1的某一元弱酸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则其0.10mol·L -1的共轭碱一定能用强酸直接滴定。
( )18.温度一定时,Ag +/Ag 电对一定大于AgI/Ag 电对的的标准电极电势。
( )19.某氧化还原反应,若方程式系数加倍,则其ΔθG 、ΔθH ,θE 均加倍。
( )20.凡是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凡是熵增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 )二、选择题:1.下列有关功与热的论述正确的是A 、热等于系统恒压时的焓值。
B 、功等于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值。
C 、热等于系统恒容时的热力学能值。
D 、功与热是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
2.在25℃,101.3kpa 时,下面几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 ( )A 、0.1gH 2B 、1.0gHeC 、5.0gN 2D 、10gCO 23.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L -1的CaCl 2溶液与等两的Na 2SO 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CaSO 4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A 、5.0×10-3B 、2.5×10-3C 、1.0×10-2D 、5.0×10-24.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熵为 ( )A 、零B 、1 J·mol -1·K -1C 、大于零D 、小于零5.反应2NH 3(g)→N 2(g)+3H 2(g)在高温时为自发反应,其逆反应在低温时为自发反应,这意味着正反应的△H 和△S 为 ( )A 、△H>0、△S>0B 、△H>0、△S<0C 、△H<0、△S>0D 、△H<0、△S<06.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则此反应 ( )A、一定是基元反应B、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对A来说是基元反应7.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A、肯定为8个B、肯定为18个C、肯定为8~32个D、肯定为8~18个8.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 3d84s2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d区B、f区C、p区D、s区9.对于原子的s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距原子核最近B、球形对称C、必有成对电子D、具有方向性10.已知某难溶盐AB2的溶解度为S(单位为mol·L-1),其溶度积为()A、S3B、S2C、4S3D、S3/411.在0.10 dm3 0.10 mol·dm-3 HAc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晶体,pH将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12.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A、100 cm3水B、1000 cm3水C、1000 cm3 0.5 mol·dm-3KNO3溶液D、100 cm3 0.2 mol·dm-3KCl溶液13.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E= 0,E≠0 B、θE≠0,E≠0 C、θE≠0,E= 0 D、θE= 0,E= 0A、θ14.用Nernst方程式计算Br2/Br−电对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r2的浓度增大,E增大B、Br−的浓度增大,E减小C、H+的浓度增大,E减小D、温度升高对E无影响15.下面几种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说法中,较正确的是()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D、现在还不可能正确描述核外电子运动16.在Cu-Zn原电池中,已知铜做正极,若向正极中加入氨水,则可能()A、电动势升高B、电动势降低C、电动势不变D、上述均可能发生17.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A、[Co(en)3]Cl3B、[Co(NH3)6] (NO3)3C、[Co(NH3)6]Cl2D、Co(NO3)318.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A、[Fe(C2O4)]3-B、[AlF6]3-C、[Mn(NH3)6]2+D、[AgCl2]-19.在Cu-Zn原电池中,已知铜做正极,若向正极中加入氨水,则可能()A、电动势降低B、电动势升高C、电动势不变D、均可能发生20.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A、溶解度小B、沉淀纯净含杂质少C、相对分子量尽量大D、A、B和C21.下列有关功与热的论述正确的是()A、热等于系统恒压时的焓值。
B、功等于系统的吉布斯函数值。
C、热等于系统恒容时的热力学能值。
D、功与热是系统发生状态变化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形式,与具体的变化途径有关。
22.在25℃,101.3kpa时,下面几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分压最大的是()A、0.1gH2B、1.0gHeC、5.0gN2D、10gCO223.系统在恒压不做功时,其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A、ΔH = 0B、ΔS = 0C、ΔH =ΔUD、ΔU = 024.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熵为()A、零B、1 J·mol-1·K-1C、大于零D、小于零25.反应2NH3(g)→N2(g)+3H2(g)在高温时为自发反应,其逆反应在低温时为自发反应,这意味着正反应的△H和△S为()A、△H>0、△S>0B、△H>0、△S<0C、△H<0、△S>0D、△H<0、△S<0 26.25℃时反应N2(g)+3H2(g)→2NH3(g)的△Hθ=-92.38 KJ·mol-1,若温度升高时()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C、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D、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27.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一倍,则65℃的反应速率要比25℃时的快()A、8倍B、4倍C、32倍D、16倍28.对可逆反应来说,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间的关系为()A、相等B、二者正、负号相反C、二者之和为1D、二者之积为129.下面几种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说法中,较正确的是()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D、现在还不可能正确描述核外电子运动30.可以用来描述3d电子的一组量子数是()A、3,2,1,-1/2B、3,1,1,+1/2C、3,0,1,+1/2D、3,3,1,-1/231.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为()A、n,lB、n,mC、n,l,mD、n,l,m,m s32.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一倍,则65℃的反应速率要比25℃时的快()A、8倍B、4倍C、32倍D、16倍33.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为()A、n,lB、n,mC、n,l,mD、n,l,m,m s34.在Cu-Zn原电池中,已知铜做正极,若向正极中加入氨水,则可能发生()A、电动势降低B、电动势升高C、电动势不变D、均可能发生35.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pH 突跃范围B、指示剂变色范围C、指示剂颜色变化D、指示剂分子结构3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B、25.0mL C、25.00mL D25.000mL37.已知3+/Fe2+)=0.771V,(Fe2+/Fe)= -0.447V,2/H2O)=1.229V,则下列氧化还原能力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氧化能力Fe3+> O2>Fe2+B、氧化能力Fe3+>Fe2+ >H2OC、还原能力Fe>Fe2+> O2D、氧化能力O2>Fe3+> Fe2K=1×10-5,则其0.1 mol·L-1溶液的pH值为()38.某弱酸HA 的aA、1.0B、2.0C、3.0D、3.539.对于A、B两种难溶盐,若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则必有()A 、)(A K sp θ>)(B K sp θ B 、)(A K sp θ<)(B K sp θC 、)(A K sp θ≈)(B K sp θD 、不一定40.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L -1的CaCl 2溶液与等两的Na 2SO 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至少应为( )A 、5.0×10-3B 、2.5×10-3C 、1.0×10-2D 、5.0×10-2填空题1.写出Cu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2.定量分析的步骤: 、 、 、 、 。
3.在HAc 溶液中,加入NaAc 则HAc 的α (填“增大或减小” ),溶液的pH 值(填“增大或减小” ),这一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