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西师版)最新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2扇形统计图课件

靠山村2011年底土地分布统计图
耕地
10%
其他5%
森林
40%
荒山
15%
果园
30%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耕地、森林、果园、
荒山的面积各是多
少平方千米?
靠山村土地总面积10 km2。
耕地:10×10%=1(km2)
森林:10×40%=4(km2)
果园:10×30%=3(km2)
荒山:10×15%=1.5(km2)
荒山
50%
靠山村2011年底土地分布统计图
耕地
10%
其他5%
森林
40%
荒山
15%
果园
30%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森林面积增加,荒山面积减少。
靠山村“退耕还林”前土地分布统计图
其他5%
森林
25%
耕地
20%
荒山
50%
靠山村2011年底土地分布统计图
耕地
10%
其他5%
森林
40%
荒山
15%
(3)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
10×15%=1.5(km2)
靠山村“退耕还林”前土地分布统计图
其他5%
森林
25%
耕地
20%
荒山
50%
靠山村2011年底土地分布统计图
耕地
10%
其他5%
森林
40%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改造了多少平方千米的荒山?
10×50%-10×15% = 3.5(km2)
果园
30%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扇形统计图(二)西师大版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对比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然后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问: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19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订正点评。
【设计意图:上节课学生已经学过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已经能够初步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因此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合理引导,学习新知识。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教育文档

4.1.2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例2,第57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教科书第58页练习十五第3~5题。
◆教学提示:教学例2时,要突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认真观察统计图,全面获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问题解决提供条件。
其次,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旧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联系。
再次,解决问题包括后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的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切实经历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内表示荒山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果园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与相应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对比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 学生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 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培养细心、耐心、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扇形统计图是一种统计图表,通过扇形的大小来表示数据的比例关系。
2.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分析班级成绩分布、家庭支出比例等。
3. 绘制扇形统计图: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包括计算各部分的比例、绘制扇形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 通过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2. 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技巧,如计算扇形的角度、准确绘制。
- 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扇形统计图示例、数据分析实例。
2.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绘图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
4. 讨论:学生展示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数据的比例关系。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扇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计算扇形的角度。
2. 提高题:根据实际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分析数据比例关系。
3. 拓展题:收集生活中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撰写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下册四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二教案西师大版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例2,第57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教科书第58页练习十五第3~5题。
◆教学提示:教学例2时,要突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认真观察统计图,全面获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问题解决提供条件。
其次,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旧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联系。
再次,解决问题包括后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的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切实经历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内表示荒山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果园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与相应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对比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扇形统计图西师大版 (2)

《扇形统计图》教案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扇形统计》例题1、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获取有效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作出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PPT、小礼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带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好不好?生:好。
师:仔细观察,跟我做。
(学生跟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小礼物。
猜猜看,会是什么呢?生:......师:老师先在这里卖个小小的关子,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大胆举手、大声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课后都有机会获得一份小奖品哦。
有信心做到吗?生:有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生:这是六(2)班同学关于“我最喜欢的颜色”调查统计表。
师:想一想:根据该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哪些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呢?想要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师:想要清楚的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生:折线统计图(生举手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师出示相应的统计图图片)2、出示例题1部分内容,引出课题,并板书:扇形统计图师:这个统计表和刚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一样?生:多了一栏“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师:这些百分比,我们还可以用以往学过的统计图来表示吗?生:不能。
师:是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今天即将学习的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板书:扇形统计图师:从这个题目中,你想学到哪些知识?生可能回答:1)扇型统计图有哪些特点?2)什么叫扇型统计图?3)怎样作扇型统计图?4)扇型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根据学习的内容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边说一边课件展示学习目标):2、出示目标师:请一位同学们大声的把我们的学习目标朗读一遍,同学们认真听哦。
六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扇形统计图课件(共19张PPT)

复习导入
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特点: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特点:能清楚地反映出数 量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
探究新知
六(1)班对40名同学开展了“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每人限选一种,下面 是他们统计的结果
25%
5%
50%
20%
100%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六一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要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 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合作探究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其他
篮球
仔细思考,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单各题
1.左图中,整圆表示(总数)
跳绳
总人数40人
足球
2.左图中,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 ( 喜欢的人数占总人数得百分比 )
合作探究
3.5%
小明家2011年7月支出情况统计表
其他 水电
食品
服装
(2)这个月教育支出了多少元?
教育
还购房款
拓展运用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统计图 全世界人口分布图
全世界耕地面积分布图
中国 其他国家
中国 其他国家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大家!
5% 足球
4.喜欢足球人数占总人数的5% 5.喜欢跳绳人数占总人数的50%
跳绳
50% 总人数40人
6.其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7.所有百分数之和为(100% )
扇形统计图
意义: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 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圆表示的是总体,即100%,而非具体的数量, 圆的大小与总数量无关。
特点: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 百分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扇形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

精准释疑2:
6.1班课后服务兴趣课选课情况统计图
6.1班课后服务兴趣课选课情况统计图
美术类
思考:扇形统计图中整圆的大小会影响它们表示的数量吗? 为什么?
课中练习单
1.观察扇形统计图,并填空。
六(3)班有( )人,参加文娱类活动的人 数占全班人数的( ),参加文娱类活动的有 ( )人。参加体育类活动的有( )人。
即时练习 同桌讨论,选择连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1%灵感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拓展练习
班数学课上课情况自评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数据算出每种满意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百分 号前保留整数)。
2.试着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扇形统计图。
谢谢大家!
疑 惑?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和其他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课中活动一
课中活动单一
活动要求: 1.独立思考:扇形统计图中整圆、
扇形、百分数各表示什么? 扇形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每个扇形和圆 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2.结合以上信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3.小组交流,做好汇报准备。
条形统计图能清 楚地看出数量的 多少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 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以 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能清楚地看出 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能清 楚地看出数量的 多少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 变化的幅度与变化趋势
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 的关系,以及部分与部分之
扇形统计间图的能关清系楚地看出 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以 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扇形统计图
预学检测
1.6.2班喜欢红色的同学有10人,喜欢黄色有2人,喜欢蓝色有20 人,喜欢其他颜色有8人。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统计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2)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 又有什么收获?
交流所获?提出疑问
牢固掌握扇形统计 图的特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画有例题中扇形统计图的小黑板。 教师活动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 说说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加深对扇形统计图 特点的掌握。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 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1.教学例 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观察第二图,回答老师提问 独立计算 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内部交流 自己的发现 (“退耕还林”前 与 2011 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 情况)。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 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 找到统 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 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 多少平方千米?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师问: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 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提出数学问题 解答所板书的问题
让学生能熟练地观 察扇形统计图, 并能 根据其图形知识其 中的数据信息。 让学生更加理解扇 形统计图在现实生 活中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开动脑筋 思考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索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 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 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 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 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也就是两个圆 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 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 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 领导面对 2011 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 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 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板书出典型的问题并(2)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单元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课件

增加了果林面积30%,其他面积没变还是 5%。
探究新知
(2)2006年底,这个村的 耕地、森林、果 林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已知:总面积10km2
耕地占10% 森林占40% 果林占30%
也就是求总面积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探究新知
(2)2006年底,这个村的 耕地、森林、果 林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耕地: 10×10%=1平方千米 森林: 10×40%=4平方千米 果林: 10×30%=3平方千米 答:耕地1平方千米,森林4平方千米, 果林3平方千米。
探究新知
其它5%
森林 25% 耕地 20%
荒山 50%
耕地 其它5% 10% 荒山 森林 15% 40% 果林 30%
“退耕还林”前
2006年底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探究新知
(1)说一说荒山村近几年土地的变化情况。 森林面积由25%增加到40%。 耕地面积由20%减少到10%。 荒山面积由50%减少到15%。
小麦50%
易错提醒
右图是某农场农作物统计图。 (1)填上扇形统计图中括 号里的数据。 (2)小麦占50%,圆心 角是( 50 )度,棉花所 占的圆心角是( 30 )度。
蔬菜 20%
棉花 (30% )
小麦50%
错误分析:第二小题是求圆心角的度数,学 生没弄懂,整个圆是360度,小麦占50%, 即360的50%;棉花30%,即360的30% 。
第4单元 扇形统计图
4.2
扇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再次学习扇形统计图知识,能根据扇 形统计图中已知部分量与其相对应的 百分率求总量的数量关系,解决扇形统 计图当中的问题。 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 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扇形统计图统计综合应用课件

一、下面两个统计图分别反映了某木材加工一、二厂几个方面的情况, 请看图回答问题。
1.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一厂 2021 年的工业产值比 2020 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2.统计综合应用
畅优小学堂 知识点:合理选择统计图 仔细想,认真填。 1.我国“五岳”的海拔如下表。
五岳 恒山 华山 衡山 泰山 嵩山 海拔(m) 2016 2155 1300 1545 1492 要清楚地表示以上数据,选用( 条形 )统计图最合适。
2.要清楚地表示某地 1~6 月份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选用( 折折线线 ) 统计图最合适。 3.要清楚地表示世界人种中各色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几,应选用 ( 扇扇形形 )统计图。
二、乐乐对本班关于世界园林博览会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统计, 下面是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A”表示不了解,“B”表示一般了解,“C” 表示了解较多,“D”表示熟悉),请你将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补充完整,并在下面写出计算过程。
5÷10%=50(人) 50×30%=15(人) 20÷50=40% 100%-10%-30%-40%=20% 50×20%=10(人)
(4000-2500)÷2500=60% 答:一厂的工业产值增长得快,一厂 2021 年的工业产值比 2020 年增长 了 60%。
2.从条形统计图来看,二厂的技术人员占百分之几?二厂的管8=11.8% 500÷(1000+200+500)≈0.294=29.4% 答:二厂的技术人员占 11.8%,二厂的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占 29.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2 扇形统计图(二)西师大版4.1.2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例2,第57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教科书第58页练习十五第3~5题。
◆教学提示:教学例2时,要突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认真观察统计图,全面获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问题解决提供条件。
其次,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旧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联系。
再次,解决问题包括后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的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切实经历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内表示荒山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果园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与相应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各部分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然后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问: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19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订正点评。
【设计意图:上节课学生已经学过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已经能够初步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

4.1.2 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例2,第57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教科书第58页练习十五第3~5题。
◆教学提示:教学例2时,要突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认真观察统计图,全面获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问题解决提供条件。
其次,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旧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联系。
再次,解决问题包括后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的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切实经历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内表示荒山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果园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与相应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对比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右图是某农场农作物统计图。
(1)填上扇形统计图中括 号里的数据。 (2)小麦占50%,圆心 角是( 180)度,棉花所 占的圆心角是( 108)度。
蔬菜 棉花 20% (30% )
小麦50%
课件PPT
即时小练
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统计图。
全世界人口分布图
全世界耕地面积分布图
课件PPT
蔬果 10%
棉花 20% 粮食作物 70%
课件PPT
学以致用
主城区总面积为200km2,用地情况如下图所示。
某市1996年主城区用地 情况统计图
某市2006年主城区用地 情况统计图
其他 工业 42% 15%
绿地 居住 12% 30%
其他 22% 居住 工业12% 40% 绿地
26%
课件PPT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探究新知
靠山村总面积10km2,过去水土流失严重, 近几年,通过“退耕还林”,面积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2006年底,村委会画了 两个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
课件PPT
探究新知
其它5%
森林 25% 耕地 20%
荒山 50%
耕地 其它5% 10%
森林 40%
荒山 15%
果林 30%
“退耕还林”前
已知:总面积10km2
耕地占10%
森林占40%
果林占30%
也就是求总面积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课件PPT
探究新知
(2)2006年底,这个村的 耕地、森林、果 林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耕地: 10×10%=1平方千米 森林: 10×40%=4平方千米 果林: 10×30%=3平方千米
答:耕地1平方千米,森林4平方千米, 果林3平方千米。
算一算,这个城市主城区从1996年到 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分 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工业用地:
200×15%=30平方千米 200×12%=24平方千米 30-24=6平方千米
答:工业用地减少了,减少了6平 方千米。
课件PPT
学以致用
算一算,这个城市主城区从1996年到 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分 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居住用地:
200×30%=60平方千米 200×40%=80平方千米 80-60=20平方千米
答:居住用地增加了,增加了20 平方千米。
课件PPT
学以致用
算一算,这个城市主城区从1996年到 2006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分 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绿化用地:
200×12%=24平方千米 200×26%=52平方千米 52-24=28平方千米
探究新知
课件PPT
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 10×15%=1.5平方千米 答: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1.5平方千米。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右图是某农场农作物统计图。
(1)填上扇形统计图中括 号里的数据。 (2)小麦占50%,圆心 角是()度,棉花所占的 圆心角是()。
蔬菜 棉花 20% ( )
即时小练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我国人口量大, 我国耕地面积
占全世界人口
少,占全世界
总量的22%。
耕地总量的
7%。
我们面对人多地少的严峻环境一定要加强
资源环保意识!
课件PPT
典题精讲
右面是桥头村2006年农作物种 植面积统计图,棉花种了42公顷, 桥头村农作物种植的总面积是多 少公顷?粮食作物种了多少公顷?
小麦50%
课件PPT
易错提醒
右图是某农场农作物统计图。
(1)填上扇形统计图中括 号里的数据。 (2)小麦占50%,圆心 角是( 50 )度,棉花所 占的圆心角是( 30 )度。
蔬菜 棉花 20% (30% )
小麦50%
错误分析:第二小题是求圆心角的度数,学 生没弄懂,整个圆是360度,小麦占50%, 即360的50%;棉花30%,即360的30% 。
2006年底
(说明:“其他”含宅基地、河沟、道路等)
课件PPT
探究新知
(1)说一说荒山村近几年土地的变化情况。 森林面积由25%增加到40%。 耕地面积由20%减少到10%。 荒山面积由50%减少到15%。 增加了果林面积30%,其他面积没变还是 5%。
课件PPT
探究新知
(2)2006年底,这个村的 耕地、森林、果 林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
蔬果 10%
棉花 20%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思路分析:
粮食作物 70%
这道题的总量是未知的,已知棉花的产量42公 顷和其相对于总产量的分率是20%。实际是已知一 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的题型, 可以用:部分数量÷相应分率=总量。
课件PPT
典题精讲
桥头村农作物种植的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答:居住用地增加了,增加了28 平方千米。
课件PPT
学以致用
说一说,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人们居住的房屋越来越来集中,
对绿化越来越重视,环保意识也越来 越强。
课堂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件PPT
在扇形统计图 中解决问题时 要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相应的 方法。
总量×对应 分率=部分 量;部分量 ÷对应分率 =总量
课件PPT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
棉花面积÷相应分率=总面积 42÷20%=210公顷
答:桥头村农作物种植的总面积 是210公顷。
蔬果 10%
棉花 20%
粮食作物 70%
典题精讲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粮食 作物:
210×70%=147公顷
蔬果: 210×10%=21公顷
答:桥头村的粮食作物面积是147 公顷,蔬果面积是21公顷。
课件PPT
第4单元 扇形统计图
课件PPT
4.2 扇形统计图
课件PPT
学习目标
再次学习扇形统计图知识,能根据扇 形统计图中已知部分量与其相对应的 百分率求总量的数量关系,解决扇形统 计图当中的问题。
能在学习过程中,感PT
复习引入
我们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 便于了解数 量大小。
折线统计图: 便于反映数 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 便于反映部分 与整体关系。
课件PPT
复习引入
列出数量关系式: 1、甲数的20%是多少? 甲数×20%=要求的数 2、甲数的20%是20,甲数是多少? 20÷20%=甲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