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集9(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关系是国际税收的本质所在。
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单一阶段销售税。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F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F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F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F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F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F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T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F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C)。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国际税收是指跨国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税收问题,它涉及到跨国公司的利润分配、税收规避、双重征税协定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供学习参考。
习题一:某跨国公司在A国和B国均有业务,2023年在A国的收入为1000万美元,B国的收入为500万美元。
A国的公司税率为30%,B国的公司税率为20%。
该公司在A国的支出为600万美元,B国的支出为300万美元。
计算该公司在A国和B国的应纳税额。
答案:在A国:应纳税额 = (1000万 - 600万) * 30% = 120万美元在B国:应纳税额 = (500万 - 300万) * 20% = 40万美元习题二:假设某跨国公司在C国设立了一家子公司,子公司在D国有业务。
C国与D国之间存在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子公司在D国的收入为200万美元,D国的公司税率为25%。
根据协定,C国对子公司从D国获得的利润征收10%的税收。
计算子公司在D国应缴纳的税额以及C国的额外税额。
答案:在D国:应纳税额 = 200万 * 25% = 50万美元C国额外税额 = (200万 - 50万) * 10% = 15万美元习题三:一家跨国公司在E国和F国均有业务,E国和F国之间没有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该公司在E国的收入为800万美元,F国的收入为600万美元。
E国的公司税率为35%,F国的公司税率为30%。
该公司在E国的支出为400万美元,F国的支出为300万美元。
如果公司选择在F国缴纳税款,计算该公司在F国的应纳税额。
答案:在F国:应纳税额 = (600万 - 300万) * 30% = 90万美元习题四:某跨国公司在G国和H国均有业务,G国和H国之间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该公司在G国的收入为1200万美元,H国的收入为800万美元。
G国的公司税率为40%,H国的公司税率为35%。
该公司在G国的支出为600万美元,H国的支出为400万美元。
根据协定,G国对该公司在H国获得的利润征收15%的税收。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中央财经大学)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国际税收是一个()。
A.经济范畴B.历史范围C.社会范畴D.制度范畴2.国际税收是关于( )。
A.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一切税务关系B.本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对某些外国税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
A。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
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是( )。
A.所得税问题B.土地税问题C.关税问题D.消费税问题5.下列关于国际税收与国际税务关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协调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后者协调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B.前者主要涉及流转税和关税,后者主要涉及所得税和财产税C.前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后者涉及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D.前者涉及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后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各项属于国际税收含义的有()。
A.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B.国际税收是指发生在国家间的一切税收关系C.国际税收是对跨国所得的征税D.国际税收是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E.国际税收是指各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2.下列税种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的有( )。
A.增值税C.公司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E.遗产税3.下列税种中,不会引起国家间财权利益分配问题的有()。
A.所得税B.商品税C.遗产税D.关税E.增值税4.下列关于国际税务关系与国际税收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docx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 1991 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 5 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范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 B. 《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税收管辖权不属于国家主权,只是一种行政权力。
2.判定纳税人的身份是一国正确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前提。
3.美国的公司所得税除了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之外,还坚持公民管辖权。
4.我国目前同时采用居所标准与停留时间标准判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
5.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实际为法律标准及实际管理机构标准,只要满足其一便可确定为本国居民。
6.外国公司设在本国境内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税。
(完整版)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范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B.《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五、问答题1.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怎样?2.如何理解所得税的国际竞争?3.为什么说涉外税收不等同于国际税收?4.从税制设计来看,增值税是否存在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如何解决?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一、术语解释1.税收管辖权2.属地原则3.属人原则4.常设机构5.实际所得原则6.引力原则7.无限纳税义务8.有限纳税义务9. 推迟课税二、填空题1.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是所得税三种税收管辖权中的。
国际税收习题集与答案解析(中央财经大学)

国际税收习题集与答案解析(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1.国际税收是一个()。
A.经济畴B.历史围C.社会畴D.制度畴2.国际税收是关于()。
A.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一切税务关系B.本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对某些外国税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3.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围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围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围的是( )。
A.所得税问题B.土地税问题C.关税问题D.消费税问题5.下列关于国际税收与国际税务关系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协调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后者协调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B.前者主要涉及流转税和关税,后者主要涉及所得税和财产税C.前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后者涉及国家间经济贸易关系D.前者涉及国家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后者涉及国家间的财权利益分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1.下列各项属于国际税收含义的有()。
A.国际税收不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B.国际税收是指发生在国家间的一切税收关系C.国际税收是对跨国所得的征税D.国际税收是一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E.国际税收是指各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2.下列税种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围的有()。
A.增值税C.公司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E.遗产税3.下列税种中,不会引起国家间财权利益分配问题的有()。
A.所得税B.商品税C.遗产税D.关税E.增值税4.下列关于国际税务关系与国际税收的区别表述正确的有()。
国际税收习题集

习题集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财政降格3.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4.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6.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7.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8.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9.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A.涉外税收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B。
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D。
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B。
《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
UN范本五、问答题1.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怎样?2.如何理解所得税的国际竞争?3.为什么说涉外税收不等同于国际税收?4.从税制设计来看,增值税是否存在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一、术语解释1.税收管辖权2.常设机构3.引力原则4.无限纳税义务5.推迟课税二、填空题1.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是所得税三种税收管辖权中的--------。
国际税收(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习题集附答案

★国际税收(第二版)(BK023B)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109315】(单项选择题)在扣除方法下,由于居住国政府给予免除的并不是纳税人已缴非居住国政府的税额,而是已缴税额与居住国税率的乘积,因此在已缴税额中仍有(1-居住国税率)的部分未能予以免除,这种未予免除的税额往往与居住国税率()。
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无关【答案】B2、【109321】(单项选择题)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
A.罗马尼亚B.美国C.英国D.法国【答案】B3、【109322】(单项选择题)下列原则中,体现国民待遇原则在税收上应用的是()。
A.税负从轻原则B.全面优惠原则C.平等原则D.特定优惠原则【答案】C4、【109323】(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答案】C5、【109328】(单项选择题)下列方法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方法的是()。
A.税收比较法B.形而上学C.唯心史观D.唯物辩证法【答案】D6、【109320】(简答题)简述涉外税收与国际税收的关系。
【答案】涉外税收是一国税收制度中有关对外国纳税人征税的部分。
它反映为一国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同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征纳关系。
这种征纳关系并没有超越一国政府的管辖范围而进入国际范围。
因而涉外税收仍属于国家税收的范畴,是国家税收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各国都有权对本国人以及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所得予以征税。
一旦某个国家的公民或居民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他都会有来自国外的所得或收入,外国政府也就有权向他征税,因而他就有可能面临被本国和外国两个国家征税的问题。
国际税收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与。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与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某一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与过境税。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表达是:关税与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 B. 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 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表达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与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 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 UN范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B.《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五、问答题1.所得课税对国际投资的影响怎样?2.如何理解所得税的国际竞争?3.为什么说涉外税收不等同于国际税收?4.从税制设计来看,增值税是否存在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如何解决?第二章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一、术语解释1.税收管辖权2.属地原则3.属人原则4.常设机构5.实际所得原则6.引力原则7.无限纳税义务8.有限纳税义务9. 推迟课税二、填空题1.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是所得税三种税收管辖权中的。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C )。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2. 约束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规范时,其标准是( C)A.实际支付地标准B.劳务提供地标准C.权利使用地标准D.比例分配标准3.跨国纳税人从事跨国经营和劳务,可能发生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是( A )。
A.关联公司之间 B.跨国公司与无关联公司之间C.无关联公司之间 D.跨国自然人4. 国际双重征税的扩大化问题主要导源于( A )A.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体现出了不同的财权利益B.跨国纳税人的形成C.直接投资的增多D.国际法的复杂程度5.我国采用户籍标准确定跨国自然人居民身份时规定的居住期限是( C )。
A.90天B.183天C.365天D.5年6.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 )A.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B.对外国居民征税C.涉外税收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7.多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财权利益,在税收管辖权方面( C )A.只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 B.只实行居民(公民)管辖权C.同时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管辖权 D.只实行地域管辖权8. 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应根据( D )A.注册地标准 B.常设机构标准C.选举权控制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9.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 C )。
.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10.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 C )。
《国际税收》试题及答案

《国际税收》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国际税收答:国际税收是指各国政府对跨国经济活动进行税收征管的总称,主要包括对跨国企业和个人在不同国家间的所得、财产、消费等征税的规则和制度。
2. 双重征税答:双重征税是指同一纳税人在同一时期内因同一征税对象而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分别征税的现象。
3. 税收协定答: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协议,目的是通过规定各国对跨国收入和资产的税收权利,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税收规避。
4. 转让定价答: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服务、资产转移时所使用的价格,这些价格可能影响到税收的计算和支付。
5. 常设机构答:常设机构是指在一国境内有固定营业场所并从事营业活动的外国企业或个人,是确定国际税收管辖权和课税对象的重要概念。
二、填空题(5道题)1. 国际税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________和防止________。
(双重征税,税收规避)2. 双重征税分为________双重征税和________双重征税。
(经济性,法律性)3. 税收协定通常规定了各国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税收权利。
(跨国收入,资产)4. 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转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5. 常设机构是确定国际税收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概念。
(管辖权,课税对象)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以下哪项不是国际税收的主要内容?(D)A. 避免双重征税B. 防止税收规避C. 税收协定的签订D. 提高企业利润2. 双重征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C)A. 税率的不同B. 征税范围的不同C.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重叠D. 纳税人的不同3. 以下哪项不属于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D)A.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B. 转售价格法C. 成本加成法D. 市场价格法4. 税收协定的主要目的是(A)A. 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税收规避B. 增加政府收入C. 提高跨国企业利润D. 减少纳税人的税负5. 常设机构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工厂B. 仓库C. 暂时性展览场所D. 办公室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用来避免双重征税?(ABCD)A. 税收协定B. 外国税收抵免C. 免税D. 分免法2. 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 税收管辖权的划分B. 税收征收程序C. 信息交换D. 争议解决机制3. 常设机构的特征包括(ABCD)A. 有固定营业场所B. 从事营业活动C. 在一国境内D. 由外国企业或个人设立4. 转让定价的目的包括(ABCD)A. 避免利润转移B. 确保公平税收C. 防止税基侵蚀D. 确保合理的税收分配5.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税收协调的内容?(ABCD)A. 避免双重征税B. 防止税收逃避C. 信息交换D. 相互协助征税五、判断题(5道题)1. 税收协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
国际税收习题集

国际税收习题集一、单择题1.特别纳税调整,是税务机关出于实施(而对纳税人特定纳税事项所做的税收调整。
A.防止偷漏税目的B.避免双重征税目的C.防止税基侵蚀目的D.反避税目的答案:D解析:选项D,特别纳税调整,是税务机关出于实施反避税目的而对纳税人特定纳税事项所做的税收调整。
2.企业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A.独立交易B.公平交易C.合理交易D.公正交易答案:A解析:选项A,企业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3.企业及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以下情况A企业与B企业构成关联关系的是()。
A.A直接持有B的股份总和达到21%B.A间接持有B的股份总和达到24%C.A通过中间方C对B间接持有股份,A对中间方C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C对B的持股比例为30%D.A直接持有B的股份总和达到10%,同时A为B提供贷款,贷款金额占B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A为独立金融机构答案:C解析: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具有下列关系之一的构成本公告所称关联关系:一是一方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另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25%以上双方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方所持有的股份达到25%以上。
如果一方通过中间方对另一方间接持有股份只要其对中间方持股比例达到25%以上则其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按照中间方对另一方的持股比例计算。
两个以上具有夫妻、直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其他抚养、养关系的自然人共同持股同企业在判定关联关系时持股比例合并计算。
二是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一是项规定但双方之间借贷资金总额占任一方实收资本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一方全部借贷资金总额的10%以上由另一方担保与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或者担保除外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以下情况A与B构成关联方的是()。
《国际税收》习题集

《国际税收》习题集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不定项选择1、对于国际税收概念所包括的含义,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跨国纳税人是国际税收关系产生的关键因素B、国际税收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单独存在C、国际税收体现了各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的征纳关系D、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关于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2、下面对商品课税的描述错误的有()A、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B、商品课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C、销售税属于商品课税的一种D、关税不属于商品课税3、预提税的课税对象包括()A、股息B、利息C、特许权使用费D、经营所得4、对纳税人拥有的财产课征的税收有()A、赠与税B、死亡税C、个别财产税D、一般财产税5、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A、关税的壁垒作用B、关税对国际贸易条件的影响C、对进口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D、对商品的国际公平竞争及国际贸易不利6、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有()A、在国外创办独资企业B、在国外创办合资企业C、收购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D、用国外附属企业的利润进行再投资7、在东道国所得税制度中对债券的国际投资能起一定影响作用的主要是()A、公司所得税B、利息预提税C、股息预提税D、特许权使用税预提税8、1872年,英国与()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避免对遗产两国重复征税继承税的税收协定,从而成为国与国之间协调财产课税制度的开端。
A、瑞士B、瑞典C、法国D、葡萄牙9、下面对梅屈恩协定描述正确的是()A、该协定是所得税协调活动的开端B、该协定是关税协调活动的开端C、该协定的国际协调基础不稳固,并且对协调某一方不利D、该协定的国际协调基础虽然不稳固,但对协调某双方有利10、在商品课税领域()A、对关税的协调逐渐减少B、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国际协调逐渐成为核心C、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国际协调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D、关税的协调仍然居主导地位11、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表现在()A、合作性协调B、竞争性协调C、非合作性协调D、制度性协调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国际税收同国家税收一样也是一种强制课征形式。
国际税收题库

国际税收题库国际税收第一章导论选择填空1.国际税收的理解:(1)以国家税收为基础,具有国际意义的税收活动。
(2)国际税收活动是由于对跨国纳税人、跨国所得征税而引起的。
(3)国际税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权益,体现主权国家或地区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国际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出现国际经济联系即纳税人收入国际化3.国际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伴随着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国家课税权超越本国领土范围,形成国家间交叉的税收管辖权。
4.国际税收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5.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1)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规范总结。
(2)国家间对国际税收活动的协调管理。
6.(多选)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1)税收管辖权和涉及的纳税人、课税对象的确立。
(2)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3)国际重复征税时引起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原因,也是国际税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国际税收协定。
名词国际税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由于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而引起的税收活动。
它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跨国纳税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或单位。
涉外税收财政降格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恶性税收竞争简答1.国际税收的定义和理解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由于被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纳税人行使税收管辖权而引起的税收活动。
它体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国际税收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时期(见选择填空2-4)3.二战前后,国际税收由不受重视到受重视的原因分析不受重视的原因:(1)所得税制度在世界上没有普及、稳固。
开征的国家少而且时征时停。
(2)资本输入国主要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独立的政权,所以没有独立的征税权。
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不可能平等分享税收。
(3)所得税制度建立不久,税率低,国家间矛盾不尖锐。
受到重视的原因:(1)跨国公司广泛发展。
(2)国际资本流向发生变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投资增加,发展中国家组建跨国公司进行投资。
国际税收习题库

《国际税收》练习题第一章国际税收导论一、术语解释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关税4.增值额5.分类所得税制6.综合所得税制7.混合所得税制8.资本利得税9.贸易条件10.国际直接投资11.国际间接投资12.财政降格13.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14.国际税收竞争二、填空题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
2.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3.销售税有多种课征形式,在产制、批发、零售三个环节中选择一个环节课税的,称为。
4.根据商品在国境上的流通方向不同,可将关税分为:、出口税和过境税。
5.税收是国家凭借手中的进行的一种强制无偿课征,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6.商品课税是对流通中的商品或劳务课征的税收,其计税依据是商品或劳务的。
7.关税抑制进口的作用通常称为关税。
8.1703年,英国与葡萄牙签订的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9.汉密尔顿提出的理论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视,各国在工业化初期纷纷筑起了高关税壁垒。
10.1860年,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除规定了互惠关税外,还包含了条款。
11.1899年,与奥匈帝国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解决所得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国际税收协定。
12.年,英国与瑞士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避免对遗产重复征收继承税的税收协定。
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改正)1.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要缴纳销售税,它是与营业税完全不同的一种独立税种。
()2.国际税收是凭借一种超国家的政治权利而产生的。
( )3.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4.国际避税是与国际重复征税同时产生的,但他们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却相反。
()5.税收非合作性协调关系不属于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协调。
()6.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7.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国际税收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的是( C )。
A.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B.各国政府处理与其管辖范围内的外国纳税人之间征纳关系的准则和规范C.各国政府处理与其它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D.各国政府处理它同外国籍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和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2. 约束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规范时,其标准是( C)A.实际支付地标准B.劳务提供地标准C.权利使用地标准D.比例分配标准3.跨国纳税人从事跨国经营和劳务,可能发生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是( A )。
A.关联公司之间B.跨国公司与无关联公司之间C.无关联公司之间D.跨国自然人4. 国际双重征税的扩大化问题主要导源于( A )A.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体现出了不同的财权利益B.跨国纳税人的形成C.直接投资的增多D.国际法的复杂程度5.我国采用户籍标准确定跨国自然人居民身份时规定的居住期限是( C )。
A.90 天B.183 天C.365 天D.5 年6.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 )A.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B.对外国居民征税C.涉外税收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7.多数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财权利益,在税收管辖权方面( C )A.只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只实行居民(公民)管辖权C同时实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管辖权 D.只实行地域管辖权8. 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应根据( D )A.注册地标准B.常设机构标准C.选举权控制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9.免税方法的指导原则是( C )。
.A.放弃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B.承认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独占地位C.避免双重征税D.对跨国所得的分享10.下列国家中同时行使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的是( C)。
A.中国B.日本C.美国D.俄罗斯11.196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一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是(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国际税收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目前多数国家所接受避免国际重复征税最常用的方法:(P198)A、扣除法B、免税法C、抵免法D、低税法答案:C说明:本题考核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8、我国对税收管辖权的选择是()。
(P195)A、来源地和居民双重管辖权B、来源地管辖权C、来源地、居民和公民三重管辖权D、居民管辖权答案:A说明:本题考核税收管辖权。
9、按照属地原则确定的税收管辖权的是()。
(P194)A、居民管辖权B、来源地管辖权C、公民管辖权D、国籍管辖权答案:B说明:本题考核税收管辖权。
10、我国目前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是()。
(P196)A、居所标准B、停留时间标准C、住所标准D、住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答案:D说明:本题考核自然人身份的判定。
11、我国对特许权使用费来源地的判定标准是()。
(P197)A、特许权的使用地B、特许权所有者的居住地C、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者居住地D、支付地答案: C说明:本题考核投资所得来源地的判定。
12、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居住满()则为中国税收居民。
(P196)A、183天B、1年C、90天D、365天答案: D说明:题考核自然人居民身份判定的停留时间标准。
13、居民纳税人用其直接缴纳的外国税款冲抵其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叫()。
(P199)B、全额抵免B、直接抵免C、普通抵免D、间接抵免答案: B说明:本题考核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
11、根据税收协定“中国”一语的定义,中国对外谈签的税收协定适用范围()。
(P201)A、包括香港、澳门B、包括香港、澳门、台湾C、仅适用中国内地D、仅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覆盖的地域答案: D说明:本题考核税收协议的基本内容。
12、下列哪个不是避税的主要方式()。
(P206)A、转让定价B、资本弱化C、非受控外国公司D、滥用国内法答案: C说明:本题考核国际避税的方式。
13、消除国际双重征税的普通抵免法又称()。
(P198)A、间接抵免B、直接抵免C、限额抵免D、全额抵免答案:C说明:本题考核国际抵免。
二、多项选择题。
(共10题,每题五个选项,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国际税收包括国家之间()以及()关系。
(P194)A税收分配B税收协调 C 税收独立 D 税收协商答案:A B说明:国际税收包括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税收协调关系。
2、税收管辖权是一国在税收领域的主权,被分为()。
(P194-195)A 来源地管辖权B居民管辖权 C 公民管辖权D地域管辖权答案:A B C D说明:税收管辖权被分为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来源地管辖权又称地域管辖权。
3、关于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国际上采用较多的四个标准是:()。
(P196)A 注册地标准B 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C 总机构地标准D 选举权控制标准。
答案:A B C D说明:关于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国际上采用较多的四个标准是注册地标准、管理机构所在的标准、总机构地标准、选举权控制标准。
4、租金的来源地判定标准主要有()。
(P197)A 财产所在地B 财产使用地C 租赁合同签订地D 租金支付者所在地。
答案:A B C D说明:租金的来源地判定标准与特许权使用费的来源地判定标准基本相同,各国主要依据产生的财产所在地、使用地、租赁合同签订地或租金支付者所在地等标准来判定租金所得的来源。
5、在消除双重征税的抵免法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P198-200)A 抵免法可以有效消除国际重复征税,且在承认来源国优先征税权的同时,不要求居民国放弃征税权,符合来源国和居民国双方利益。
B 全额抵免是对纳税人在外国实际缴纳的税款不加任何限制地全部从本国应纳税额中扣除。
普通抵免是对居民国可以从本国税款中扣除的外国税款规定了限额,以外国所得额乘以本国税率计算出的税额为限。
中国税法采用的是全额抵免法。
C 直接抵免包括自然人的个所税抵免,总公司与分公司的所得税抵免,以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预提所得税抵免。
间接抵免是对本国居民在外国组成子公司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给予抵免。
间接抵免只适用法人,不适用自然人。
D 税收饶让是一种独立的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其作用是保证居民过(国)实行抵免法时不使来源国的税收优惠措施失效。
答案:A C说明:实践中,普通抵免法(限额抵免法)兼顾了来源国、居民国和纳税人三方利益,而全额抵免法在来源国税率高于居民国税率时,会造成居民国利益损失,所以中国税法采用普通抵免法,中国对外谈签税收协定的规定和国内税法的规定一致。
税收饶让是居民国对来源国为吸引外来投资通过减免税或降低税率等优惠而放弃的国家收入给予的认可,严格来说,税收饶让不是一种独立的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6、实行普通抵免时最为重要的是抵免限额的计算,其方法主要有()。
(P199)A 分国限额法B 综合限额法C 分项限额法D 不分项限额法答案:A B C D说明:抵免限额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分国限额法、综合限额法、分项限额法、不分项限额法几种。
7、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税收协定范本是()。
(P201)A. OECD协定范本B. UN协定范本 C 联合国范本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本答案:A B C D说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税收协定范本两个:一是联合国范本,即《UN协定范本》;另一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本,即《OECD 协定范本》。
联合国范本更适合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谈判税收协定时使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本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或资本输出入基本持平的国家之间谈判税收协定时使用。
8、常设机构是税收协定为了协调缔约国之间对营业利润的税收管辖关系而设定的概念。
包涵()标准。
(P202)A 缔约国一方企业在缔约国另一方有相对固定的营业场所。
B 缔约国一方企业在缔约国另一方有业务活动。
C 该业务活动通过固定场所进行。
D 发生在缔约国另一方业务活动或设立在缔约国另一方的场所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持久性。
答案:A B C D说明:常设机构定义的四个标准。
9、税收协定特别规定最为重要的条款包括()。
(P203)A 非歧视待遇B 相互协商程序C 情报交换D 征管互助答案:A B C D说明:税收协定特别规定最为重要的条款包括非歧视待遇、相互协商程序、情报交换、征管互助等。
10、国际避税是在跨国经济活动中规避或减少有关国家税收义务的行为,主要通过()方式避税。
(P206)A 转让定价B 兼容国内法C 不正确适用税收协定以及利用避税港D 资本弱化E受控外国公司答案:ACDE说明:B 选项是滥用国内法。
三、判断改错题。
(共10题,指出论述中错误的地方并改正错误)1、国际税收主要是协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P194)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国家,本题考核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区别。
2、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使用的标准是注册地标准。
(P196)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注册地标准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本题考核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
3、劳务所得来源地判定标准多数国家采用劳务支付地标准。
(P196)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劳务发生地,本题考核劳务所得来源地的判定。
4、营业所得来源地的判定标准主要有常设机构标准和交易地点标准。
(P196)答案:正确。
说明:本题考核营业所得来源地的判定。
5、在我国,当税收协定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协定优先,当国内法规定待遇优于税收协定时,也是协定优先。
(P200)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适用国内法,本题考核税收协议与国内法的关系。
6、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有:低税法、免税法和抵免法。
(P198)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扣除法,本题考核消除双重征税的方法。
7、我国目前采用扣除法来消除双重征税。
(P198)答案:错误。
说明:普通抵免法,本题考核消除双重征税的抵免法。
8、目前,我国国际税收征管合作制度主要为情报交换和征收协助。
(P206)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情报交换,本题考核国际税收征管协作。
9、国际避税一般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家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国际税收规则的差异,在跨国经济活动中,规避或减少有关国家税收义务的行为。
(P206)答案:正确。
说明:本题考核国际避税。
10、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地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经税务机关批准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P207)答案:错误。
说明:应为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本题考核反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