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精编】

合集下载

第五课时: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案

第五课时: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案

第五课时: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6,练习四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

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口算。

5.计算。

5×6+7×3 15×(34-29)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

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

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53⨯923⨯3152⨯5375⨯5254-6565+1437⨯2132⨯4574412⨯⨯127411336⨯⨯7525147⨯⨯9753154⨯+⎪⎭⎫ ⎝⎛+⨯2515341115111571549753154=+=⨯+=9753154⨯+542516452512515411=⨯=⎪⎭⎫ ⎝⎛+⨯=⎪⎭⎫ ⎝⎛+⨯251534112.练习四1~5题。

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歌德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我希望诸位也能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面向全球的中文社会化阅读分享平台,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所谓面向全球的中文社会化阅读分享平台,关键是面向全球的中文社会化阅读分享平台需要如何写。

赫尔普斯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那么,面向全球的中文社会化阅读分享平台,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罗素·贝克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简便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乘法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简便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简便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简便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运算。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分数卡片和小黑板,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做蛋糕时,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6份,然后用3个这样的蛋糕做一份大蛋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大蛋糕相当于几个小蛋糕?从而引出分数的乘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
知识回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问题导入一个画框的尺寸如下图,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教材8页例6)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
4
5,宽是
1
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2.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列出算式

4
5十
1
2)×2或
4
5×2+
1
2×2
3.明确运算顺序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
相同。

4.计算过程
答:做这个画框需要2
3
5m长的木条。

归纳总结
分数乘加、乘减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进行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2.混合运算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详细介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3.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4.对话:让学生两两合作,对各自的解题思路进行交流和对话。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并解答。

七、教学反思1.学生掌握情况: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帮助掌握不太好的学生。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要及时进行课堂测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保证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07页的分数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4千克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2. 例题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7页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混合运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计算下面的混合运算?1/2 + 3/4 2/3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6.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7. 作业设计:题目1:计算下列分数混合运算:1/2 + 3/4 2/32/5 1/4 3/5答案:1/2 + 3/4 2/3 = 5/62/5 1/4 3/5 = 1/10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在混合运算部分,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了解题思路和答案,提高了课堂氛围。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熟练掌握分数乘法与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

3.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重点1.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用。

3.简便运算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1.分数乘法与加法、减法的结合运用。

2.理解简便运算的含义,灵活应用于解决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分数乘法、加法、减法和简便运算相关的示例和练习题。

2.板书:梳理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步骤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分数乘法的运算•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

•规律总结: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分数加法与减法•复习:回顾分数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

•练习: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加强加减法运算能力。

3. 简便运算的运用•简介:介绍简便运算的概念和目的。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演示简便运算的应用方法。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练习,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简便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技巧。

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复习,确保所学知识扎实掌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知识讲解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知识回顾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问题导入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教材9页)
过程讲解
1.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
第一组:两个算式中因数相同,只是调换了因数的位置。

第二组:两个算式中因数相同,第一个算式先算前两个因数的积,再乘第三个因数;第二个算式先算后两个因数的积,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

第三组:第一个算式是两个加数的和乘
1
5;第二个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
1
5相乘,再相加。

2.计算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
3.观察算式,寻找规律
符合乘法交换律。

符合乘法结合律。

符合乘法分配律。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学教案

第4课时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的运算,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计算的熟练程度。

重难点:灵活运用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8、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分数乘法混合运算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围绕具体题目重点展示分数乘法混合运算的方法。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1、计算9+11×5 2.8×1.5-0.5 ( 105-57) ×0.6说一说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简便计算78×99+78 1.25×45×83.75 ×75+3.75 ×25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8页例6并用两种方法列出算式)1、计算:(1)(45+12)×12(2)45× 2+12× 2小结: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顺序()合作探究:(通过计算,观察,分析,在组内交流,总结出分数乘法中的简便运算)探究1、比较大小:计算每组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分别说明为什么?并在算式后面写出相对应的运算定律。

13 × 12 ○ 12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 23 )× 35 ○ 14 ×( 23 ×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 12 )× 15 ○ 13 × 15 +12 ×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探究2:运算定律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在实际解题中,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通过教学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一、让学生牢记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必须掌握,并形成合理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意识。

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

三、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对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

四、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