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合集下载

金牌学案历史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配套课件: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金牌学案历史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配套课件: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 老和其他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 (从特点、背景、社会价值等方面解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提示: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社会思潮的出现; 国家政府的推动;代议制度的逐步完善。 特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政府立法);覆盖面比较广;形式多 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不断改革和调整 (日渐完善)。
提示:(1)背景:英国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独立战争的推动; 美国共和体制的建立;美国人民的积极争取。
(2)特点:奉行“行政至上”原则;形式多样,以乡镇自治为代表;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自治权力受联邦与州政府的制 约。意义:促进了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行政管 理的专业性和行政效率;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二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 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 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 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 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 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 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灾祸战乱——生存危机——百姓起义——动摇统治——朝代更迭

先秦民论:安民、抚民思想
– 对民在政治中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神是决定一切的,民是神
的从属品;二,神、民结合,由民情见神意,神依民情定存亡;三,政在得民, 民的背向决定着政治兴败。

在夏商统治者眼中,民的动向虽不可忽视,如盘庚提出过“重我民(常饩 制)”思想,但指导思想是放在了神上。《尚书· 盘庚》
从而主张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社会保障思想
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
(三)生存权思想

所谓生存权,是指社会中的任何个人都有生存下去的权利,也就意味着当
一个人不论任何原因陷入贫困、发生生存危机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
助以维持生存的权利。生存权的确立要求政府和社会应尽可能保障社会成 员的生存,这是人权的基础。
的不同地域间进行粮食的调拨或移民,使灾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 养恤说,主张对灾民实行施粥、居养、赎子、发放寒衣、医药帮助等,以安置
(二)大同社会论

孔子 的 《礼记· 礼运》大同社会论——原始社会晚期状况 孟子的《孟子· 梁惠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 掌” 。——阶级社会初期


陶潜的《桃花源记》 :共同劳动、安居乐业
康与之的《昨梦录》 :“中兴十策”:人人平等、按需分配 洪秀全的《原道醒世训》:太平天国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 第40讲近现代世界市场社会保障与世界货币体系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 第40讲近现代世界市场社会保障与世界货币体系

第40讲近现代世界市场、社会保障与世界货币体系

【课标要求】

1.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2.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4.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链接·选择性必修2·P42~46】

1.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

(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知识点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5~107】

1.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1)古希腊时期:依靠________进行。村社实行自治,______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

①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②10~11世纪,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______或商会,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③________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

①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________________。

②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③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________为基层单位的制度。(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①表现:________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________自我管理。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简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

提示: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近代以来,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

2.简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

提示: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3.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

提示: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提示:(1)内容: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2)影响: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大了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依据材料思考:中世纪时期西方有哪几类社会救助机构?
教会救助、行会救助、封建庄园救助
材料: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 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 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 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 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 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 停止了。
材料一:据统计,宗教改革前至少有 110 座养育院和 2000 多家施物所
归教会所有,在这些场所接受救济的贫民有近 9 万人,费用占教会收入
的 1/3。
——彭迪先《世界经济史纲》
材料二:林里吉斯圣三一行会规定:当会员陷于贫困时,有权利从行会 的收益中获取生活救济。获取的多少则要视情况而定。
——金志霖《英国行会史》
(4)评价 ①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 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生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缓和了社会矛盾;缓 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②消极影响: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 助长懒惰行为,造成整个社会缺乏工作动力、效率低下。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C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摘编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栏目导航
15
史料二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 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 地方自治……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35 年市政法案规 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 年, 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随着 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7
②社区组织开始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中人口激增,传统的_社__会__救__济__方__式__ 遭遇瓶颈。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栏目导航
8
4.二战后的基层治理 (1)特点: _____社__区______很快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2)表现 ①认识到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 ②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范围:提供生活服务、教育、____休__闲__娱__乐___、福利、卫生保 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决策;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 秩序和___政__治__稳__定____。
栏目导航
25
【拓展提升】 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特点
1.在性质上:从传统社会济贫的恩赐性质转变为现代社会中的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2.保障项目上:从过去的分散、零星项目转向现代社会全面、系统的保障。 3.在社会保障对象上:从传统社会中的贫民转向全体雇佣劳动者,再转向全体国民, 实现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保障。 4.在资金筹集方式上:不仅要求多方出资,而且实现了由国家出面强制执行。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回溯至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550年的新王朝时期,它们的保障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之母”。但是,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古埃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功保存了许多传统,但它们的本质无变化。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其最早的形式是宗法制,即有一种家庭制度,家庭头要承担所有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职责。当时的希腊社会保障制度以郡县为本位,地方政府对保障负有责任,同时也制定了一些福利政策,如免费提供教育和信仰仪式,特别是政府实施的免费医疗服务。因此,在古希腊时期,从政府层面上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得到了完善。

罗马共和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他们建立了两种福利制度:一种是社会福利制度,它为无业或穷困的人们提供了一些免费服务,如粮食供应、支付医疗费用等;另一种是家庭福利制度,它提供了一些家庭保护政策,包括对残疾儿童的支付、给有小孩的家庭补助、定期支付给有需要的家庭等。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知识整合
栏目索引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源自文库
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2.二战后,为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四、历史启示
1.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必须关注民生。
2.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中国则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
命题分析
栏目索引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3)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为切入点考查民生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栏目索引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
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专题概述
栏目索引
专题概述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的生存、发展、福利的问题,也就是与百
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与 人民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本专题重在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外各国 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揭示民生问题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 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

▪1、标志

▪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2、背景

▪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3、保障特点

▪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

▪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

▪1、标志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2、背景

▪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

▪3、特点

▪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

▪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2、政治上:

▪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

▪1、标志

▪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

▪2、背景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

▪3、特点

▪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学案4: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4: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知识梳理】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1.古希腊时期

(1)基层治理依靠进行,村社实行自治。

(2)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2.西欧封建社会

(1)庄园: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的审判,裁决纠纷。

(2)城市治理

①城市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②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

(3)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近代西方各国

(1)发展原因

①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地方自治传统。

(2)治理形式

(3)社区出现

①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困扰;各国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

②特点: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4.二战后

(1)表现

①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②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③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2)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5.20世纪80年代以后

(1)特点: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2)作用: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现代保障制度

(1)建立与发展

时间概况

17世纪初英国颁布。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危机——改革——重新思考社会保障理论:探索社会保障深层次机理)§2.1公平与效率

误区:社会保障的功能(目标)不是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而是分散风险与扶贫救济。

存在的问题,在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多注重公平,但是经过了70年的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保障的效率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公平、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立还是互补?)

一:公平、效率、产权

(一)公平(公平+平等)

1、公平不是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它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它既包括一定的基于各种物质关系的客观公正度,也包括着人们对这种客观公正度的主观理解。它是客观公正性和主观认同性的统一。

2、公平只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某一衡量标准而言。也就是说,公平与否本身包含着衡量标准的选择而视。

3、从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公平。

(1)两方面含义:

a、横向公平:对同等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同等待遇。

b、纵向公平:对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差别待遇,抑制地位高的人而照顾经济地位低的人。

追求公平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既讲求横向公平也讲求纵向公平,既给同等经济地位的市场主体创造同等的竞争环境,同时,又对不同经济地位的市场主体区别对待。

(2)三级内涵:起点公平、过程公平、重点公平。

a、起点公平,即从制度结构、制度安排角度理解的规则公

平。

(制度公平)

b、过程公平,即从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理解的公平,或曰市

场公平。(机会公平)

c、终点公平,即从价值分配的法则出发理解的公平。(补偿公平)

4、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问题安排应当综合考虑三种公平。

(二)效率

1、效率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在经济水平和资源存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给社会带来最大福利。“效率”即资源配置是社会成员得到的总剩余量最大化的性质。总剩余量包括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1)产生——工业革命时期
背景:①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城市人口激增; ③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措施: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 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 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 结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生活服务 休闲娱乐
卫生保健 教育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四.现代西方国家——社区管理制度
基层组织
Baidu Nhomakorabea
自治市
乡镇
政府和议会由当地选民选
自治权力 举产生;地方征税自主开 支;接受选民监督。
除司法之外的所有 公共服务功能。
特点
自治传统浓厚
法国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
自治市镇 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 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 本地选民负责。
中央集权影响较大
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四.现代国家基层治理——社区自治
二、现代社会的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保障公民 基本生活的制度。
英国颁布了济贫法。 此后,欧洲各国纷 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德国初步建立了 社会保险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法》 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 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建立
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 历史短文500字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 历史短文500字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

1.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起源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在那

个时期,国王和贵族掌握着治理权力,而普通民众鲜有参与社会治理

的机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

主义经济体系逐渐取代了封建制度,政治权力也逐渐向民主制度转变,这标志着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演进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也逐步向着现代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许多重大事件如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

立宣言》等,都成为了西方社会治理演进的重要里程碑。这些事件为

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治理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特点

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表现出深度和广度的特点。在深度上,西

方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建立现代国家机构、完善法治体系、推行民主制

度等,逐步确立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架构。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也

具有广度,它不仅仅关注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还越来越重视社会

政策、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治理,这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治

理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西方近现代社会治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公平正义、人民幸福的过程。通过不断完善法治体系、推进民主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等举措,西方国家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社会。西方社会治理的特点也提醒我们,一个成熟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追求全面发展,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求,需要更多地关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河北中考历史专题突破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专题九 社会保障 关注民生——中 外近现代史上的民生问题
专题概述
民生问题,简单讲就是有关国民的生存、发展、福利的问题,也就是与百 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与 人民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本专题重在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外各国 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揭示民生问题对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 意义。
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可知,该学者评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其核心内容是“包产到户”,故选B项。
6.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三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
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
注的民生问题是 ( B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 进”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1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 业生产。 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命题分析
本专题在河北中考中常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问题考查,以政史综合题的 形式出现。复习重点:了解新中国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与教训;了解近现代西 方各国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本专题考查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点: (1)考查中国近代以来不同阶级提出的民本思想,如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 本思想由于其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践;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利益 放在首位,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正确道路。(2)考查中西方关 于民生问题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断改革和 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中国则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
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
恶化。而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83年起,俾斯麦
政府相继颁布《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
英国济 贫法
美国颁布 德国社会 《社会保 保障制度 障法》
Baidu Nhomakorabea
(2)表现: 政府
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
社区
居民自我管理,参与政府决策
社工·生活服务
教育·社区图书馆
民意·参与地方决策
医疗·社区医院
作用: ①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②调动了居民积极性,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
娱乐·社区游乐园
(四)现代西方国家:
2、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发展: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二战后 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居民自治,自下而上管理
20C80年 政府与社区共同作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特点: ①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自主权逐渐扩大;
②基层自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③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发展围绕地方自治的民主性和独立性进行;
(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及其制度安排

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及其制度安排
世 界 经济 与政 治
近现代西方民生思想及其制度交排
臧 乃 康
( 南通 大学公共 管理 学 院 , 江苏 南通 2 6 1 ) 2 0 9
摘 要 :8 纪 的启 蒙 思 想 家 们 的 民 生 理 论 偏 重 于 民 权 , 同 一 时 期 以及 其 后 的经 济 学 家 们 的 民 生 理论 则 偏 重 1世 而 于 社 会 保 障 。 以 民生 为 重 点 的 福 利 国 家 的制 度 安 排 主 要特 色 是 : 民生 为 重 点 的社 会 保 障 通过 国 家制 度 安 排 和 政 府 以

1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 ,大多数都从 人道、人性 、 8
平等的观念出发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 了尖锐猛烈 的批 判。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 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就是 它直接 和代表资产阶级及广大 民众利益的各种政治的 、 经济的要求结合起来 ,并使之在实际上成为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 的纲领。许多启蒙思想家认为 ,既然人性是共同 的,因而人与人应 当是平等。他们从人性 和人道 出发 , 对个人主义的合理性作 了论证 。霍尔巴赫和许多启蒙思 想家都主张人们应当追求 自己的利益 ,只是不要妨碍别 人的利益 ,不要引起别人 的反对 ,而要争取博得别人 的 赞许和帮助。 馆蒙思想家还提出了天赋人权理论。天赋人 权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 、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实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1)功利主义学说与思想

早期的资产阶级福利思想产生于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哲学之中。他认为,追求幸福或福利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而所谓的福利就是功利。“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给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如果利益有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

在边沁看来,无论是个人、共同体还是国家,只要他们的活动“倾向于增大个人快乐的总和”,或者“增大共同体幸福的倾

向大于它减少这一幸福的倾向”,就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是测量对错的尺度。’判断政策的好坏只能依据他们是增加共同体的快乐还是减少这种快乐的倾向来定。”可见,功利原则不仅是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也是立法上的优劣标准。社会成员只能在整体的利益中获得自己的福利。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坚持并发挥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首先,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幸福。不过,作为幸福的标准,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的幸福,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就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关心他人幸福,改善人类,不是手段,而是目

的。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本身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真实快乐的源泉。其次,约翰·穆勒认为,正义的行为,就是能够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国家应采取某些干预政策,通过法律手段,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把不容忽视的资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在保存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限制遗产继承,发展合作社,增加对全民的救济。

(2)德国新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布伦坦诺(Lujo Brentano)等人。传统经济学认为,国家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干预经济。但新历史学派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国家的公共职能应不断扩大和增加,凡是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都应由国家实现。他们从改良社会主义观点出发,提出要增进社会福利,实行社会改革,并通过工会组织来调整劳资之间的矛盾,主X由国家来制定劳动保险法、孤寡救济法等。这些主X成为德国政府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依据。

(3)福利经济学说

第一、古典自由主义的福利价值观对社会保障发展的限制。

于古典自由主义来说,如何保证个人最大的自由以使他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潜能,是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否合理的根本原则。他认为,国家或政府的作用仅仅限于:“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和压迫。第三,建立并维持某些共同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正是这种主X个人自由的政治经济学,决定了自由主义的福利价值观,即政府只能在最低限度上为穷人提供“剩余福利”,其

观点有:

1、家庭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是两个在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福利提供渠道,个人的需要可以通过它们得到适当的满足,只有当这两个渠道无法发挥作用时,或者是某些福利需要不能从这两个渠道得到满足的时候,国家的社会保障才应介入提供福利的运作,并且这一介入也应该是暂时的。

2、社会保障不能代替工作,任何福利措施都不能破坏传统的、自由的工作伦理规X,应避免通过选择福利来替代工作。

3、以资产调查式的救助、有限的普遍性转移或有限的社会保险规则为主导;福利给付主要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救助,以最低给付标准来避免人们对社会保障的普

遍依赖。

4、应以积极的私人福利补贴方式来促进市场的发展,而不能用社会福利来抑制市场机制。

5、国家有效地控制社会权的X围并建立一个阶层化的社会秩序,在其中,接受国家福利的人具有相当类似的贫穷程度,其多数人则有市场差别待遇的福利水准。

第二、庇古的早期福利经济学

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以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发表为标志。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开山鼻祖。他认为,福利是对享

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或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由庇古创立的早期的福利经济学,旨在通过制定理性的经济政策来改善人类福利。

庇古认为,一个人的福利寓于他自己的满足之中,这种满足可以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也可以有其它原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而产生。“效用就意味着满足,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不变,他持有的一种商品越多,那么,他对于那种商品增加的单位所得到的效用就越少,因而他对于那种商品增加的单位所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就越少。从一种商品最后增加的单位所取得的效用,叫做边

际效用,从商品的边际单位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庇古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1)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2)国民收入分配越是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扩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削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庇古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提出了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料在各个生产部门中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为了维护社会福利的极大化,某种程度的国家干预

措施就必不可免了。

他的第二个基本命题提出了收入分配均等化的问题。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广到货币的边际效用,断言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低收入者的币边际效用。如把收入从富人转移给穷人,必会增进社会福利。由此可得出一般性结论: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必增加经济福利。因此,他提出了收入转移的主X

但福利措施有三个准则:一是不损害资本增殖和资本积累,以自愿转移为好;二是防止懒惰和浪费,使投资福利的收益大于投资机器的收益;三是反对无条件补贴。

第三、新福利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