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演变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演变

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的社会保障思想
背景与理论基础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理论核心
凯恩斯主义
如何扩大社会有效需求
反危机理论
国 家 干 预 思 想
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 括对贫困人员的财政性转移支出和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的建设,提高 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
国家干预和提高消费倾向与实现充分就业是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 主要理论依据。
二、功利主义
(一)边沁的社会保障思想
人类的行为趋向幸福这一共同目的 ,是功利的。追求幸福的过 程中,应注意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必须服从社会,从而 社会才能保护其成员。
边沁支持强调个人责任和义务的新济贫法。
(二)穆勒(J· S· Mill)的社会保障思想
1.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2.有限的政府干预 有限的社会救济
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的社会保障思想
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充当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 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公共开支,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凯恩斯有效需求管理理论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石之 一,直接推动了二战前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 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
(二)亚当· 斯密以引导社会资本进行配置;每个人只要不 违法,都应给予“完全自由”。
2.反对国家以任何形式对工商业一般事务进行干预,主张
保护私人产权。 3.认为“危害社会的安宁”的自由,任何政府都要给予 “法律约束”,主张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扮演 “守夜人”的角色。
国家应实行混合经济结构,保证市场竞争的效率,也通过宏观调控促进公平, 具体措施包括对穷人实施负所得税制、增加教育福利支出等。

第二章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ppt

第二章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ppt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理论背景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它是在 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的 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 个标准。具体而言,它从生产资源有效配 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 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 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增进社会福利 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疾病保险 1/3
2/3

工伤事故 全部


老年残疾 1/2
1/2 对 每 个 人 年 金进行一部 分的补贴
(3)规定了劳工星期日休息的权利,并 限制童工、女工的最长工作时间。
评价:
1、从本质/内涵上看:济贫时代的“施舍” 转化为社会保险时代的权利与义务相结 合。
2、从对象上看,济贫时代的面对贫民转 向为社会保险时代的面向劳动者。
1920年,庇古《福利经济学》 古典福利经济学 现代福利经济学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 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 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 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 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 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 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贝弗里奇报告”
英国经济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威廉·亨利·贝弗里奇在他 受政府委托而拟定的《社会保险和有关的福利问题》 的报告(通称“贝弗里奇报告”)中指出,社会应保 障人民免遭贫困、疾病、肮脏、愚昧和失业之苦,他 主张通过建立一个全社会性的国民保险制度,对每个 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社会保障,即儿童补助、养老金、 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补助、 妇女福利。他建议社会保障政策应包括社会保险、社 会救济和自愿保险三个基本的需要,自愿保险用以满 足居民较高的需要。他认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思想 是:应以保障居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限, 同时还应当包括所有居民各种不同的保障要求。该报 告的上述观点极为重要,它们是西方国家战后制定社 会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回溯至古埃及时期,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550年的新王朝时期,它们的保障制度已经十分完善,被视为“社会保障制度之母”。

但是,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古埃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功保存了许多传统,但它们的本质无变化。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其最早的形式是宗法制,即有一种家庭制度,家庭头要承担所有家庭成员的社会保障职责。

当时的希腊社会保障制度以郡县为本位,地方政府对保障负有责任,同时也制定了一些福利政策,如免费提供教育和信仰仪式,特别是政府实施的免费医疗服务。

因此,在古希腊时期,从政府层面上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得到了完善。

罗马共和国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长足进步。

他们建立了两种福利制度:一种是社会福利制度,它为无业或穷困的人们提供了一些免费服务,如粮食供应、支付医疗费用等;另一种是家庭福利制度,它提供了一些家庭保护政策,包括对残疾儿童的支付、给有小孩的家庭补助、定期支付给有需要的家庭等。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概述一、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建立、发展乃至改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政治、文化、战争、经济等。

而各个因素又划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板块,交互作用,共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近代西方国家,因而对西方的社会保障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便无可厚非的成为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环节。

例如社会保障发展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思想(见表1):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历史学派,20世纪的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瑞典学派,以及二战时期的贝弗里奇报告,还有20世纪7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都无不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基于对上述理论的学习,以及借鉴各理论对不同国家的主要影响,可以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正所谓“借他山之石,攻我国之玉”。

时期早期发展时期改革时期主要思想亚当・斯密,新历史学派,旧福利经济学,瑞典学派新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表1: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二、理论介绍(一)亚当?斯密的思想17世纪英国产生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而英国古典经济学派极力否定社会救济作用的思想。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主张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任何干预,反对进行收入再分配,认为市场分配的结果就是最合理的。

英国1601年颁布的旧《济贫法》是世界首次出现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斯密则认为旧《济贫法》严重阻碍了居民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劳动者对就业的自由选择权。

可以说,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相关主张,阻碍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新历史学派19世纪初期,历史学派起源于德国。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旧历史学派的先驱,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19世纪70年代,旧历史学派逐渐演变为新历史学派。

新历史学派进一步强调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

1德国经济学家用“国家经济学”对抗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学”。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理论资料

西方近现代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1)功利主义学说与思想早期的资产阶级福利思想产生于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哲学之中。

他认为,追求幸福或福利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而所谓的福利就是功利。

“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给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如果利益有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

”在边沁看来,无论是个人、共同体还是国家,只要他们的活动“倾向于增大个人快乐的总和”,或者“增大共同体幸福的倾向大于它减少这一幸福的倾向”,就是符合功利原则的,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是测量对错的尺度。

’判断政策的好坏只能依据他们是增加共同体的快乐还是减少这种快乐的倾向来定。

”可见,功利原则不仅是道德上的善恶标准,也是立法上的优劣标准。

社会成员只能在整体的利益中获得自己的福利。

约翰·穆勒(1806-1873,英国)坚持并发挥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

首先,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幸福。

不过,作为幸福的标准,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体人的幸福,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就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标准,因此,关心他人幸福,改善人类,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本身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真实快乐的源泉。

其次,约翰·穆勒认为,正义的行为,就是能够促进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行为。

国家应采取某些干预政策,通过法律手段,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把不容忽视的资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的要求调和起来,在保存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限制遗产继承,发展合作社,增加对全民的救济。

(2)德国新历史学派新历史学派又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施穆勒(GustavSchmoller)、布伦坦诺(Lujo Brentano)等人。

传统经济学认为,国家的职能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干预经济。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社会保障教程》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社会保障教程》

六、新剑桥学派理论 他们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合理,是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症结。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措施,调节国 民收入分配,使之趋于合理,使个人收入趋向“均等化 ”,就能够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Hale Waihona Puke 收入分配理论的要点是: (1)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2)肯定分配论和价值论的联系。
2
第二,社会保障的 权利应当完全得到 保障。
3
第三,与性别、年 龄、国籍、人种、 宗教等无关,所有 社会成员都能够无 差别地、平等地享 受社会保障待遇。
2.列宁社会保障的特征 第四,社会保障的实施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虽然没有失业
保险制度,但是,在任何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都可以享受社 会保障待遇。 第五,社会保障费用由国家或社会来负担,劳动者等国民不负担 任何社会保障费用。
第二,保险的实施范围必须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所有家属。 第三,所有的受保人根据补偿原则得到工资的全额补贴,而且保险
费用全部由企业或国家来负担。 第四,必须按照受保人完全自治原则在各地建立统一的保险组织,
由它来管理保险事务。
2.列宁社会保障的特征
1
第一,社会保障的 实施对象具有普遍 性,所有劳动者都 属于社会保障实施 范围,医疗以及其 他一些社会保障制 度的实施对象是全 体社会成员。
的影响; 政府需要强调终身教育,以便能提出一些配套的教育项目,使人们在童
年时就可以开始受教育,而且这种受教育的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老年。
(三)福利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
1
第一,保证个人 和家庭的最低收 入;
2
第二,使个人和 家庭能够应付社 会意外事件(疾 病、老年和失 业),以降低不 安全程度;

社会保障学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社会保障学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二 、 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历史源流
社会保障思想是在统治阶级中被迫形成的, 是与安民 、抚民的思想混合在一起的。 主要思想: 大同社会论(孔子) 社会互助论 仓储后备论 社会救济论
西方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渊源有共同点 (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 ,也有区别 (中国更早的论及政府责任 , 并有仓储后 备等积极的防范措施等)
福利经济学均关注到了社会公平
三 、经济学家与社会保障
凯恩斯《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冈纳 ·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 一些国家贫 穷的研究》 庇古 帕累托 阿马蒂亚 ·森
第三节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一 、社会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1社会问题—— 社会保障 2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制度 3伦理道德—— 社会保障
以上思想作为现代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对 现代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经济学领域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是日益增强 的。 社会保障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特定社会 目标与政治目标的制度安排 , 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一 、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体现在:
1 、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是一种社会价值选择, 经济学的选择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2 、经济学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提供技术 支持 。如收入分配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等 3 、经济学视角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提供有 价值的思维方式 , 保证社会保障从空想主 义进化到理性发展。
二 、社会学家与社会保障
马斯洛 需求层次论 帕森斯 结构功能论 涂尔干 社会整合论 罗尔斯 正义论
第四节 政治学与社会保障
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领域与社会保障的基础 性理论问题几乎完全相同。
一 、政治需要与社会保障
一方面 , 政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目标 的工具和手段; 另一方面 , 社会保障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 推动 , 并对政治产生相当的影响。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流派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流派
在自由主义的支配下,市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社会 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干预的手段之一,受到阻碍,如20 世纪70年代的世界社会保障改革,减少社会保障支出, 就是受到了自由主要的影响
里根政府改革:减少津贴、缩减社会福利开支、将联 邦政府的责任转向州政府等
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融合
20世纪80年代,日本.青木昌彦
建立在理性假说基础之上的,与风险理论相反
储蓄和保障成为必要——社会保障和市场保障
感谢下 载
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 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越少 越好,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 也就是市场的力量。小政府主义和无政府资本主义都 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形式。如弗里德曼自由主义、洛克 的“看不见的手”理论都主张国家作为守夜人而存在。
国家作为最高的公务机关,职能应不断扩大 增进社会福利,走改良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工会组织,调和劳资矛盾
国家制定《劳动保险法》、《孤寡救济法》等
影响
在新历史学派表:[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 主张
国家干预,但区别于社会主义的国家统制
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流派
主要内容 古代社会保障理论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 中国:仁政思想、兼爱思想
近代社会保障理论 现代社会保障理论
国家干预主义 自由主义 福利经济学思想 新历史学派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风险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
古代社会保障理论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古希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理想国》 财产公有,分工协作、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中世纪后期 莫尔《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 益又有趣的金书》) 财产公有,分配公平、按需分配,团结互助 康帕内拉《太阳城》 政治民主、贫富差别消失、按需分配、无阶级差别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大同社会论:儒家 社会互助论:墨家兼爱思想 仓储后备论: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世界)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协调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简史▪(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1601—1882年)▪1、标志▪英国政府于1601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

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

▪▪2、背景▪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化。

▪3、保障特点▪旧《济贫法》: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新《济贫法》:国家为责任主体的政府救济▪▪(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时期(1883—1934年)▪1、标志▪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2、背景▪工业化和德国工人运动▪3、特点▪针对工人实行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问题:为什么会在德国首先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1、经济上: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超过英、法。

▪2、政治上:▪a、德国的工人运动:一方面工人受资本家的压迫很重;另一方面,德国盛产哲学家,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工人运动。

▪b、铁血宰相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

▪3、理论上:新历史主义的理论。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935—1947年)▪1、标志▪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2、背景▪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3、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为什么美国出台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经济上: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社会危机剧增。

▪2、政治上:罗斯福新政。

危机→政府干预+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社会总需求。

▪a、举办公共工程b、扩大社会保障开支c、拉动消费d、促进就业▪3、理论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年)▪1、标志▪ 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第一节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学派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19世纪末,德国建立现代社会保险方式的雏形,标示着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以边沁、约翰密尔、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

一、民主社会主义学派1)产生与发展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

1.德国的“讲坛社会主义”代表人物:阿道夫瓦格纳、古斯塔夫施穆斯主要内容:(1)反对自由放任主义的资本主义举措,主张国家干预,鼓吹劳资和推行社会保险,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

(2) 反对马克思主义2.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乔治萧伯纳、悉尼韦伯主要内容:主张以温和的方式实行社会改良,有国家举办各种社会公共福利,以保障工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从而缓和劳资矛盾。

第二阶段: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 庇古提出的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主要内容:(1)主张通过增加国民收入来增进普通福利。

(2)主张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增进普通福利。

福利经济学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化原则,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

2.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思想代表人物:凯恩斯主要内容:(1)国家必须走积极干预经济的道路(2)消除贫民窟,建立累进税制和颁布最低工资法,从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基金保值增值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阶段:二战后1.英国工党提出“公平分配收入”、“混合经济”2 . 克罗斯兰提出的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五项原则政治自由、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凯恩斯主义和平等信念3. 蒂特姆斯:(1) 主张以更为普遍的财政福利和以工业成就为基础的制度性资源在分配(2)主张使资本主义制度朝混合的经济,福利的多元主义、公民权利和义务并重的模式发展2)民主社会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①在经济上,主张采取混合经济与国家干预并行的模式。

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认为国家对公民的福祉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政府的角色是为社会中有需要的个人提供资金和服务。

[经济学]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比较平均 0.3-0.4 收入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 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 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 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 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
一、西方的社会保障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渊源
(一)人文主义 (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三)慈善思想 (四)救济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
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 莫尔 《乌托邦》
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是人类社会福利得以 充分发展和进步的社会
康帕内拉 《太阳城》
提倡未来的理想社会应该是人们互帮互助和重 视国民福利的自然和谐社会
“第二代福利”思想


3、第二代福利应该能够适应英国家庭生活方式的改 变,工作和照料孩子是夫妻共同承担的,而且退休生 活将构成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福利制 度必须使这种家庭生活变化趋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并能够提供更多的安全感来替代恐惧感。 4、现代社会福利应该增强人们的社区感和使命感, 现代福利社会所依靠的不是发放更多福利的家长式政 府,而是提供就业和教育、帮助人们自救的能动性政 府。第二代福利不应该通过高高在上的政府来发号施 令,而应该鼓励地方决策和革新措施,鼓励公共和私 人开展合作。
贝弗里奇
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发表的《社会保险 和相关服务》 报告的主要思想是保护由各种社会风险所导致的每个贫困 人员 国家应该消除国民的五大毒瘤,即贫困,疾病,愚昧 (教育)、肮脏(住房和环境)和懒惰。 社会保障的原则: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保 障基本生活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全面的原则(以公 民需要为原则)、实行均一保险费支出原则、区别对待原 则。 社会保障的方式: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 树立了保障项目从零星分散到的全面系统的典范 对二战后发达国家盛行的“福利国家”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1、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形成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 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1834年)。自从英国实行圈 地运动和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贫民越来越多,日益增多 的贫民聚集于城镇,成为当时英国政府最感头痛的社会问 题。贫民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危及政府的统治秩序,导 致社会动荡,阻碍方兴未艾的工业化进程。为此,英国政 府于1834年颁布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对申请救助 的贫民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和考查,由于条件苛刻,以致于 有些人宁肯饿死也不愿领取救济金,结果导致新《济贫法》 难以推行下去。但它较旧《济贫法》在性质上还是有重大 的区别:新《济贫法》规定,社会救助属于公民的合法权 利,对贫民实行救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这就等于承认, 人人有生存的权利,政府负有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新 《济贫法》还认定救助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 利措施,要求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这一事业。 新《济贫法》还规定成立济贫法管理局,负责济贫工作。
2、 “福利改革”与济贫制 度
法国的“福利改革”和英国旧《济贫法》的诞生, 说明当时变动的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已使旧的保障方 式无法行使稳定社会的职能,社会保障不能不由个人 和教会的“慈善”事业转变为国家的社会职责,这一 转变使社会保障开始走上国家化、社会化的轨道。但 是,工业化以前的济贫法以及与之类似的法规,仍带 有传统救助事业的特征,大多出于宗教信仰和人道主 义的动机,不承认救助事业是一种国家与社会的义务 和责任,也不承认要求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1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2政治民主化的推动3工人运动的斗争成果11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社会保障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而诞生的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而诞生的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

西方社会保障三大理论流派述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稳定和安全机制,对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它们分别是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

本文将对这三大理论流派进行述评,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由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维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种理论介于自由放任主义和全面干预之间,强调政府应该在社会保障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由威廉· Beveridge等人提出。

该理论主张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

这种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福利保障。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代表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该理论主张社会保障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力。

这种理论强调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通过市场机制来获得相应的保障。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角色,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该理论也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

但是,这种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可能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福利国家理论福利国家理论强调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建立一个覆盖全体公民的福利体系。

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理论

社会保障理论

一、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1883-1934)既反对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主张法律至高无尚;主张实施包括社会、工厂法在内的社会政策,主张走调和劳资关系的道路以消除德国面临的最大社会问题。

更强调调和阶级矛盾2、特点: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3、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1883《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47)●历史背景: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政策●标志: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The Social Security Act)●出发点:需求管理工具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1、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2、民主社会主义五项原则:政治自由、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凯恩斯主义和平等信念3、社会立法:1)国民保险法2)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3)住房法和房租管制法4)国民救济法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期(1979年以后)●1、历史背景:石油危机;滞胀;●新经济自由主义●2、改革理念:开源节流在英国,有社会学家认为已经出现了iPod 一代(iPod generation),这里说的并不是苹果电脑推出的可下载音乐的iPod,而是指年轻的一代承受没安全感(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 ebt-ridden四种压力,有人因而对人生丧失热情。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1、最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护制度。

2、较次广泛的意义上—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也源远流长。

从美国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到现在全球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社会保障制度、开放式社会保障制度和全球式社会保障制度。

1.封闭式社会保障制度:封闭式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源于19世纪晚期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即著名的“自由市场原则”,其理论要求政府应当尽量减少行政官员的干预和管制,营造自由市场的氛围,让企业家自由经营,由市场自我调节,以期达到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

那时社会保障制度以市场自我调节为主,政府只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不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2.开放式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初期,封闭式社会保障制度受到挑战,出现了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如托尔斯、班杜拉等开放式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倡导。

他们认为,政府有责任保障人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应当为每个公民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

这一理论受到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社会保障制度也由原来的封闭式改为开放式,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从此出现,如政府提供的医保、社会救助、低保等。

3.全球式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末,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断地演变着。

新世纪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全球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应当建立以全球为目标的全球社会保障制度。

如联合国诞生的《全球社会保障系统框架》。

全球式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为全球居民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为目标,积极探索全球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

从以上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由封闭式社会保障制度向开放式社会保障制度较为渐进,并越来越关注全球的发展,在不断的完善修改之中推动全球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同时,西方国家也一直在努力探索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形式,用更严格的考核机制、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更明确的发展思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以满足社会贫困人口及其它需要保障的群体需求。

电子课件社会保障理论第六章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

电子课件社会保障理论第六章西方社会保障思想史的演变
• 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中,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国家出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提高消费倾向;二是稳定宏观经济。 • 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主要是
从生产角度考虑的,最终是为了维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充分强调个人责任,国家承担有限责任的社会
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思想为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石,并在英国
得到了充分实践,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全面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
社会保障理论(第四版)
四、瑞典学派的分配理论及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社会保障思想: 主张收入均等 实现普享福利
• 瑞典学派,又称北欧学派或斯德哥尔摩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 20世纪20~30年代,瑞典学派的“自由社会民主主义”理论是瑞典福利制度的 理论基础。
保障制度,提供的社会保障仅是“有限”保障。
凯恩斯主义是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它的“有限”保障和“有限”再分配观点直接推 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
社会保障理论(第四版)
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及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
社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理论。 • 强调一种进步的社会经济体制必须将古典经济理论中的经济自由思想与现代的“社
会国家”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一方面主张国家干预, 但它又有别于社会主义的国家统制;它所要的是国家有限干预下的自由竞争,通过 国家的积极、适当、有效的干预来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以自由竞争来实现全民的 繁荣富裕。 • 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大众福利,具体为通过生产与生产率的增长、名义工资 的提高,以及低而稳定的物价来实现大众福利。 • 在大众福利问题上需注意的两点:反对“公平分配”的提法;反对福利国家的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3 西方早期理论
早期情况:古希腊、中世纪
(A)人道主义
所谓人道,是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人道主义、民主、平等和人权等口号,为社会应对其成员的生存权利负有责任的观点提供了文化基础。

(B)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论对理想社会或国度的描述,实际上构成了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之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即实践着空想社会主义论的某些主张。

最有影响的是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

从15—17世纪英国的莫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到18世纪法国的梅叶、摩莱里,再到19世纪的圣西门、傅立叶与欧文等,均写出了自己的不朽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更阐述了没有私有制、财产公有、倡导互助、人人平等和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论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的贡献,主要在于它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从而主张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成员协调发展,这些思想正是现代社会保障思想最基本、最深刻的思想基础。

16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提出了人人都参加劳动,公平分配,每一个人的基本需要都得到保障,社会弱者和残疾人受到照顾等等的思想。

并且,在19世纪40年代之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当时几乎同时并存的“共产主义”一词是由区别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为了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思想,但是允许财产不平等的存在。

也就是说,空想社会主义更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问题。

一提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们往往认为他们只说不做、甚至认为他们只有理论上的、思想上的贡献,没有对社会作实际性的贡献。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既便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首先,他们都是身体力行,办实业、开工厂,奋斗终生。

在他们的工厂里,社会保障事业做得非常好。

例如,英国的欧文在自己的纱厂里,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设立公共食堂、组织托儿所和幼儿园、创办互助储金会和医院、发放抚恤金等。

恩格斯指出:“他发明了并且第一次在这里创办了幼儿园。

孩子从两岁起就进幼儿园”(恩格斯,1880:413)
其次,他们都非常关心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状况,关心人类的生老病死,尤其是妇女儿童福利、工人失业状况,并努力推动社会在这方面进行改善。

例如,1815年,欧文提出了限制童工劳动的工厂立法。

经过他几年的努力和工人斗争的结果,英国议会于1819年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童工女工劳动的法案。

另外,与社会保障息息相关的安乐死(euthanasia),就是英国的莫尔(More Thomas,1478~1535)在其《乌托邦》(Utopia)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C)生存权思想
生存权是人权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人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物质享受权等内容。

生存权基于人类的生存本能而产生,是一种自然权利。

最初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生存权的是德国1919年的魏玛宪法。

其重要作用在于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生存权,并赋予生存权以具体的内涵,即生存权不仅仅是活下去的权利,而且是能够体现人的价值、体现人的尊严的生活下去的权利。

二战以后,生存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

(D)社会连带思想
社会连带思想,或者说社会共同责任思想,在社会保障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基本内涵为:社会保障在自助的前提下,强调社会共同连带责任。

用通俗语言表述,可以称之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就其产生的根源来说,除了高尚的“利他”动机外,也有自己遭遇困难时希望他人给予帮助的“利己”动机。

这种社会连带思想,在各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中随处可见。

(E)慈善思想
人类的慈善之心,古亦有之,并源源不断地发展、充实,成为社会保障产生的最原始的思想基础;最初有组织地向社会贫民施舍衣物、食物的,正是出于慈善思想的宗教组织行为,逐渐演变成社会慈善事业,即使在现代社会,慈善事业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