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解题方法归纳之欧阳学创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之欧阳德创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之欧阳德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BACDE F第24讲 数据的分析(P199-----209) 模拟测试一 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 【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AFCEDB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ABC ≌∴△DCB (SAS) ∴∠A=∠D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 =⎧⎪=⎨⎪=⎩∠∠∠∠∴△ABE ≌∴△DCE ∴BE =CE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在△ABE 和△DCF 中,AB DCAE DF BE CF =⎧⎪=⎨⎪=⎩∴△ABE ≌△DCF (SSS ) ∴∠B =∠C在△ABF 和△DCE 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AF =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A B CDOFEA CEFBD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A E第1题图A BCDE BCDO第2题图AFECB D【解法指导】⑴∠AFD =∠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中,AB DE ABF DEC 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 【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 =48°,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C ≌△DEFB .∠DEF =90° C . AC =DF D .EC =CFB(E )OC F 图③DA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⑴求证:AB ⊥ED ;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 =AQ ;⑵AP ⊥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 ,也就是证△APD 和△AQE ,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 ≌△QAC ,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 ⊥AQ ,即证∠PAQ =90°,∠PAD +∠QAC =90°就可以.证明:⑴∵BD 、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EFB ACDG第2题图1ABPQEF D∴∠BDA =∠CEA =90°,∴∠1+∠BAD =90°,∠2+∠BAD =90°,∴∠1=∠2.在△APB 和△QAC中,2AB QC BP CA =⎧⎪=⎨⎪=⎩∠1∠∴△APB ≌△QAC ,∴AP =AQ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CAQ +∠PAD =90°,∴AP ⊥AQ 【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是CD 的中点,求证:AF ⊥CD .02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 m +B .2a bm -C .bm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AECBA 75° C45° BNM第2题图第3题图D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02.如图,△ACB ≌△A /C /B /,∠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B .∠BAC =∠DACC . ∠BCA =∠DCAD .∠B =∠D =90°05第1题图a αcca50° b72° 58°△BDE,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B、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E≌△CBDB. ∠ABE=∠CBDC. ∠ABC=∠EBD=45°D. AC∥BE06.如图,△ABC和共顶点A,AB=AE,∠1=∠2,∠B=∠E. BC交AD于M,DE交AC于N,小华说:“一定有△ABC≌△AED.”小明说:“△ABM≌△AEN.”那么()A. 小华、小明都对B. 小华、小明都不对C. 小华对、小明不对D.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EC, BC=CD,AB=ED,如果∠BCA=119°,∠ACD=98°,那么∠ECA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ADE,BC延长线交DE于F,∠B=25°,∠ACB=105°,∠DAC=10°,则∠DFB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ABC中,∠C=90°, DE⊥AB于D, BC=BD. AC=3,那么AE+DE=______10⊥DE,若AB=2, CD=6,则AE=_____.11.如图, AB=CD,AB∥CD. BC=12cm,同时有P、Q两只蚂蚁从点C出发,沿CB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s, Q的速度是0.2cm/s. 求爬行时间t为多少时,△APB≌△QDC.A E F BD C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D AC .Q P .BD B A CEF A E B F DC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 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A B C D A 1B 1C 1D 1 F 第6题图 2 1 A B CE N M 3 2 1 A D E B CF A D E CO AEOB FC D第1题图 B 第2题图第3题图A E FCD B A EB DC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 ∠BAE +∠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A B E D CA BC D E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之欧阳法创编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之欧阳法创编

高频命题点一、选择题、填空题常考点1、相反数、绝对值、倒数①相反数:a的相反数为a-(解题时找其数字一样,符号不一样的)②绝对值:(0)0(0)(0)a aa aa a>⎧⎪==⎨⎪-<⎩③倒数:ab 的倒数为ba,倒数等于本身的数为±1(解题时找符号一样,分子、分母颠倒的)性质:①实数a、b互为相反数⇔0a b+=;②实数a、b互为倒数⇔1ab=2、科学记数法:10na⨯⑴确定a:110a≤<;⑵确定n:①当原数≥10时,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②当0<原数<1时,n是负整数,n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前零的个数(含整数位数的零)。

3、幂的运算①同底数幂相乘:m n m na a a+⋅=;②同底数幂相除:m n m n a a a -÷=; ③幂的乘方:()()m n mn n m a a a ==④积的乘方:()n n n ab a b =; ⑤零次幂:01(0)a a =≠;⑥负整数次幂:1n n a a -=4、整式运算①合并同类项:字母和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②幂的运算:(同3; ④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5、因式分解(1)方法:①提公因式法:()pa pb pc p a b c ++=++;②公式法222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平方差公式逆用完全平方公式逆用 (2)步骤:一提二套三检查6、二次根式⑴性质:①2(0)a a =≥a =(同1-②)。

⑵运算:①乘法:=;②除法:=;③加减法: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不等式组解法及解集表示⑴、解法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⑵、注意事项:①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或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要改变方向;②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口诀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去不了;第二种,数形结合法:用数轴表示;③边界:有等号用实心圆点,无等号用空心圆圈;方向:大于向右,小于向左.8、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1)分式:分母不能为0;(2)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3)分式+二次根式:分母不能为0和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9、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计算角度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考法:结合余角、补角、对顶角、内错角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内外角关系等知识考查.10、利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求角度定理:一条弧多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技巧之欧阳体创编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技巧之欧阳体创编

压轴题解题技巧练习引言:解数学压轴题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审题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解数学压轴题要善于总结解数学压轴题中所隐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的思想等。

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一、动态:动点、动线1.(2010年辽宁省锦州)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1>x2,与y轴交于点C(0,4),其中x1、x2是方程x2-2x -8=0的两个根.(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线段AB PE ∥AC ,交BC 于点E ,连接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 (3)探究:若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 ,使△QBC 成为等腰三 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 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 圆2.(2010青海) 如图10,已知点A (3,0),以A 为圆心作⊙A 与Y 轴切于原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过B 作⊙A 的切线l.(1)以直线l 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A 及点C (0,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过D 作⊙A 的切线DE ,E 为切点,求此切线长;C x x yy AO B EDA CBCD G图1 图2 (3)点F 是切线DE 上的一个动点,当△BFD 与EAD △相似时,求出BF 的长 .3.(2009年中考天水)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二次函数y =ax2+bx +c(a >0)的图象顶点为D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原点的左侧,点B 的坐标为(3,0),OB =OC ,tan ∠ACO = 1 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点M 、N ,且以MN 为直径的圆与x 轴相切,求该圆的半径长度;(3)如图2,若点G(2,y)是该抛物线上一点,点P 是直线AG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GP 的面积最大?求此时点P 的坐标和△AGP 的最大面积.4.(0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0),B(1,0),且以AB 为直径的圆交y 轴的正半轴于点C ,过点C 作圆的切线交x 轴于点D .(1)求点C 的坐标和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点D 的坐标;(3)设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问:是否存在以线段EF 为直径的圆,恰好与x 轴相切?若存在,求出该圆的半径,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比例比值取值范围 5.(2010年怀化)图9是二次函数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 (1)求出图象与轴的交点A,B 的坐标; yx O C DB A 1 -4(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轴下方的部分沿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6.(湖南省长沙市2010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和y轴上, cm,OC=8cm,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C同时出发,P在线段OA上沿OA方向以每秒cm的速度匀速运动,Q在线段CO上沿CO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用t的式子表示△OPQ的面积S;(2)求证: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当△OPQ与△PAB和△QPB相似时,抛物线经过B、P两点,过线段BP上一动点M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N,当线段MN的长取最大值时,求直线MN把四边形OPB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7.(成都市2010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点的坐标为,若将经过两点的直线沿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求直线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P是线段上一点,设、的面积分别为、,且,求点P的坐标;(3)设的半径为l,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求出圆心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探究:若设⊙Q的半径为,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当取何值时,⊙Q与两坐轴同时相切?五、探究型.8. (2011湖南湘潭市,25,10分)(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线交轴于A 点,交轴于B点,过A、B 两点的抛物线交轴于另一点C(3,0).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⑵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ABQ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09年重庆市)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 在轴的正半轴上,OC 在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连接DC,过点D作DE⊥DC,交OA于点E.(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OC交于点G.如果DF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M,点M 的横坐标为,那么EF=2GO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对于(2)中的点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直线GQ与AB的交点P与点C、G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O CBA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09年湖南省长沙市)如图,抛物线y =ax2+bx +c(a≠0)与x 轴交于A(-3,0)、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0,).当x =-4和x =2时,二次函数y =ax2+bx +c(a≠0)的函数值y 相等,连结AC 、BC . (1)求实数a ,b ,c 的值; (2)若点M 、N 同时从B 点出发,均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BA 、BC 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连结MN ,将△BMN 沿MN 翻折,B 点恰好落在AC 边上的P 处,求t 的值及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B ,N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六、最值类11.(2010年恩施)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D B C E O xy y O x C N BP M AA、B两点,A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的坐标为(3,0),与y轴交于C(0,-3)点,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结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 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 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12. (2011贵州安顺,27,12分)如图,抛物线y=x2+bx-2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A(一1,0).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⑵判断△ABC的形状,证明你的结论;⑶点M(m,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CM+DM 的值最小时,求m的值.第12题图时间:2021.02.03 创作:欧阳体。

初三数学难题集锦之欧阳音创编

初三数学难题集锦之欧阳音创编

初中数学难题集锦组题:韩松1.(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已知∠D=30°.⑴求∠A的度数;⑵若点F在⊙O上,CF⊥AB,垂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足为E,CF=3面积.2. 先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本小题满分10分)【材料一】:如图⑴,直线l上有A、2A两个点,若在直线l上要确定一1点P,且使点P到点1A、2A的距离之和最小,很明显点P的位置可取在1A和2A之间的任何地方,此时距离之和为1A到A的距离.2如图⑵,直线l上依次有1A、A、3A三个点,若在直线l上要确定一2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点P ,且使点P 到点1A 、2A 、3A 的距离之和最小,不难判断,点P 的位置应取在点2A 处,此时距离之和为1A 到3A 的距离.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不难知道,如果直线l 上依次有1A 、2A 、3A 、4A 四个点,同样要确定一点P ,使它到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 应取在点2A 和3A 之间的任何地方;如果直线l 上依次有1A 、2A 、3A 、4A 、5A 五个点,则相应点P 的位置应取在点3A 的位置. 【材料二】:数轴上任意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 b . 【问题一】:若已知直线l 上依次有点1A 、2A 、3A 、……、25A 共25个点,要确定一点P ,使它到已知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 的位置应取在;若已知直线l 上依次有点1A 、2A 、3A 、……、50A 共50个点,要确定一点P ,使它到已知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 的位置应取在.图⑴图⑵ 3212l 1【问题二】:现要求+++-+-+-++-的最小x x x x x x112397值,根据问题一的解答思路,可知当x值为时,上式有最小值为.3.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①,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C三地,B、C两地相距 150 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B、C两地同时出发,沿公路匀速相向而行,分别驶往C、B两地.甲、乙两车到A地的距离y、2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的1关系如图②所示.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⑴请在图①中标出A地的位置,并作简要的文字说明;⑵求图②中M点的坐标,并解释该点的实际意义.⑶在图②中补全甲车的函数图象,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求甲车到 A 地的距离1y 与行驶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⑷A 地设有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及两车都配有对讲机,两部对讲机在15千米之内(含15千米)时能够互相通话,求两车可以同时与指挥中心用对讲机通话的时间.4.(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抛物线2y ax bx =+(a ≠0)的顶点在直线112y x =--上,且过点A (4,0).⑴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⑵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 ,是否在抛物线上存在一点B ,使四边形OPAB 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B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设点C(1,-3),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确定一点D,使AD CD的值最大,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5.(本小题满分12分)定义:只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损矩形,连结它的两个非直角顶点的线段叫做这个损矩形的直径.⑴如图1,损矩形ABCD,∠ABC=∠ADC=90°,则该损矩形的直径是线段.⑵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损矩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以P为圆心的同一圆上(即损矩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请作出这个圆,并说明你的理由. 友情提醒:“尺规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⑶如图2,,△ABC中,∠ABC=90°,以AC为一边向形外作菱形ACEF,D为菱形ACEF的中心,连结ABD图1F欧阳音创编 2021.03.11BD,当BD平分∠ABC时,判断四边形ACEF由. 若此时AB=3,BD=BC的长.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在梯形ABCD中,AB∥DC,且AB=40cm,AD=BC=20cm,∠ABC=120°.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射线BC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着线段CD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D时,所有运动都停止. 设运动时间为t秒.⑴如图1,当点P在线段BC上且△CPQ∽△DAQ时,求t的值;⑵在运动过程中,设△APQ与梯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本小题满分10分)⑴解:连结OC,∵CD切⊙O于点90°. ………………………………(1分)∵∠D=30°,∴∠COD=60°. …………………(2分)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OA =OC ,∴∠A =∠ACO=30°. ………………(4分)⑵∵CF ⊥直径AB , CF =34,∴CE=(5分)∴在Rt △OCE 中,OE =2,OC =4. ……………………(6分) ∴2BOC 60483603S ππ⨯扇形==,EOC 122S ⨯⨯=…………………………(8分)∴EOC BOC S S S π阴影扇形8=-=-3…………………………………………………(10分)2. 先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解答问题:(本小题满分10分)问题一:点13A 处 …………(3分) 点25A 和26A 之间的任何地方 ………(6分)问题二:48…………(8分) 1225………(10分)3. (本小题满分10分)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⑴A 地位置如图所示.使点A 满足AB ∶AC =2∶3. ………………………………(2分)⑵乙车的速度150÷2=75千米/时,9075 1.2÷=,∴M (1.2,0)………………(3分)所以点 M 表示乙车 1.2 小时到达 A 地.…(4分)⑶甲车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5分)当01x ≤≤时,16060y x =-+;…………(6分)当1 2.5x <≤时,16060y x =-. …………(7分)⑷由题意得606015606015x x -≤⎧⎨-+≤⎩,得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3544x ≤≤; 759015759015x x -+≤⎧⎨-≤⎩,得715x ≤≤. ∴514x ≤≤…………………………………………………………………………(9分)∴两车同时与指挥中心通话的时间为51144-=小时.…………………………(10分)4.(本小题满分10分)⑴∵抛物线过点(0,0)、(4,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 ………………………………………………………(1分) ∵顶点在直线112y x =--上, ∴顶点坐标为(2,-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2). …………………………(3分)故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2)2y a x =--,∵过点(0,0),∴12a =,∴抛物线解析式为2122y x x =-………………………(5分) ⑵当AP ∥OB 时,如图,∠BOA =∠OAP =45°,过点B 作BH ⊥x 轴于H ,则OH =BH .设点B (x ,x ),故2122x x x =-,解得x =6或x =0(舍去)…………………………(6分)∴B (6,6). …………………………………………………………………………(7分)当OP∥AB时,同理设点B(4-x,x)故21(4)2(4)2x x x=---,解得x=6或x=0(舍去),∴B(-2,6) .……(8分)⑶D(2,-6).………………………………………………………………………………(10分)5.(本小题满分12分)解:⑴AC;…………………………………………………………………………………(1分)⑵作图如图;…………………………………………………………………………(3分)∵点P为AC中点,∴PA=PCH欧阳音创编 2021.03.11=12AC.∵∠ABC=∠ADC=90°,∴BP=DP=12AC,∴PA=PB=PC=PD,…………(4分)∴点A、B、C、D在以P为圆心,12AC为半径的同一个圆上. ………………(5分)⑶解:∵菱形ACEF,∴∠ADC=90°AE=2AD,EC=2CD,∴四边形ABCD为损矩形,∴由⑵可知,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7分)∵AM平分∠BAD,∴∠ABD=∠CBD=45°,∴AD CD,∴AD=CD,∴四边形ACEF为正方形. ………………………………………………………(9分)∵点BD平分∠ABC,BD=欧阳音创编 2021.03.11欧阳音创编 2021.03.11,∴点D 到AB 、BC 的距离h 为4, ∴122ABD S AB h AB =⨯==6.1322ABC S AB BC BC =⨯=,122BDC S BC h BC =⨯=,2ACD ACEF 111444S S AC BC 2正方形===(+9),∵ABC ADC ABCD S S S 四边形=+,∴14BC 2(+9)+32BC =6+2BC ,∴BC =5或BC =-3(舍去),∴BC =5. ……………………………………………(12分)6.(本小题满分12分)解:⑴如图1,分别过点作AM ⊥CD 于M ,BN ⊥CD 于N ,∵BC =20,∠C =180°-∠ABC =60°,∴CN =10=DM ,BN =欧阳音创编 2021.03.11CD =60.∵△CPQ ∽△DAQ ,∴CP CQ DA DQ =, ∴20220602t t t =--,∴110t =,260t =(不合题意), ∴t =10.…………………(5分) 图 1图2 ⑵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如图2,过P 作FG ⊥CD 于G ,交AB 延长线于F. ∴PF =2,PG =(20)2t -,∴12ABP S AB PF =⨯=,1(20)2CPQ S CQ PG t =⋅=-,ADQ CPQ ABP ABCD S S S S S =梯形---=1602)2t ⨯(--(20)t --,=220400)t t -+. (020t <≤)………(8分) 当点P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过P 作PH ⊥AB 于H ,则图1Q P D C B A M N 图1Q D B AG设AP与CD交于点E,∵EC PCAB PB=,∴40800tECt-=,∴QE=CQ-CE=2240800t tt-+.∴y=310800402212⨯+-⨯ttt=ttt)40020(3102+-.(2030t<≤) ………………………………………(12分)欧阳音创编 2021.03.11。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解题思路之欧阳学文创作

初中数学九大几何模型解题思路之欧阳学文创作

九大几何模型欧阳学文一、手拉手模型----旋转型全等(1)等边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边三角形;【结论】:①△OAC≌△OBD;②∠AEB=60°;③OE 平分∠AED(2)等腰直角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结论】:①△OAC≌△OBD;②∠AEB=90°;③OE 平分∠AED(3)顶角相等的两任意等腰三角形【条件】:△OAB 和△OCD 均为等腰三角形; 且∠COD=∠AOBOAB CDE 图 1OAB C D E图 2OABCDE图 1OBCDE图 2OABC DEOCD E图 1图 2【结论】:①△OAC≌△OBD; ②∠AEB=∠AOB; ③OE 平分∠AED二、模型二:手拉手模型----旋转型相似 (1)一般情况【条件】:CD∥AB,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OAB→→→△OAC∽△OBD;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2)特殊情况【条件】:CD∥AB,∠AOB=90° 将△OCD 旋转至右图的位置 【结论】:①右图中△OCD∽△OAB→→→△OAC∽△OBD;OA BCOB CDEOBCDEOCD②延长AC 交BD 于点E ,必有∠BEC=∠BOA; ③===OAOBOC OD ACBDtan∠OCD;④BD⊥AC; ⑤连接AD 、BC ,必有2222CD AB B C AD +=+;⑥BD AC 21S △BCD ⨯= 三、模型三、对角互补模型 (1)全等型-90°【条件】:①∠AOB=∠DCE=9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 ;②OD+OE=2OC ;③2△OCE △OCD △DCEOC 21S S S =+= 证明提示:①作垂直,如图2,证明△CDM≌△CEN②过点C 作CF⊥OC,如图3,证明△ODC≌△FEC ※当∠DCE 的一边交AO 的延长线于D 时(如图4):以上三个结论:①CD=CE;②OE -OD=2OC ;③2△OCD △OCEOC 21S S =-A OBCDE 图 1A OBCDE M N 图 2A OBCDEF图 3A O BCDEMN 图 4(2)全等型-120°【条件】:①∠AOB=2∠DCE=120°;②OC 平分∠AOB 【结论】:①CD=CE;②OD+OE=OC ;③2△OCE △OCD △DCEOC 43S S S =+=证明提示:①可参考“全等型-90°”证法一;②如右下图:在OB 上取一点F ,使OF=OC ,证明△OCF 为等边三角形。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之欧阳历创编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之欧阳历创编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音创编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音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EF∥DC,∠ABC=90°,ABBA CD E F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EF∥DC,∠ABC =90. ∴∠DCB =90.在△ABC 和△DCB 中AB DCABC DCB BC CB=⎧⎪=⎨⎪=⎩∠∠∴△ABC≌∴△DCB(SAS ) ∴∠A =∠D⑵在△ABE 和△DCE 中A DAED DEC AB DC=⎧⎪=⎨⎪=⎩∠∠∠∠∴△ABE≌∴△DCE∴BE=CE⑶在Rt△EFB 和Rt△EFC 中∴Rt△EFB≌Rt△EFC(HL )故选C.【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F C E D B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FDE,则△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D,∠OEF=∠OFE,求证:AB =DC ;⑵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 =DC”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 A B C D O F E命题 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求证:AF =DE.【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DCE 或△AEF≌△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CE∴FB+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AB DCAE DF BE CF =⎧⎪=⎨⎪=⎩∴△ABE≌△DCF(SSS ) ∴∠B=∠C在△ABF 和△DCE 中,AB DCB C BF CE =⎧⎪=⎨⎪=⎩∠∠∴△ABF≌△DCE∴AF=DE【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A C E F BD( )A .2B .3C .4D .5 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90°,AE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CE 于E ,BD⊥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 \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 =FC.【例3】如图①,△ABC≌△DEF,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A FE C BDAE第1题图 A BCD EB C D O 第2题图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⑴∠AFD=∠DCA⑵∠AFD=∠DCA理由如下:由△ABC≌△DEF,∴AB=DE ,BC =EF, ∠ABC=∠DEF, ∠BAC=∠EDF ∴∠ABC-∠FBC=∠DEF-∠CBF, ∴∠ABF=∠DEC在△ABF 和△DEC 中,AB DE ABF DEC BF EC =⎧⎪=⎨⎪=⎩∠∠∴△ABF≌△DEC∠BAF =∠DEC ∴∠BAC -∠BAF=∠EDF-∠EDC, ∴∠FAC=∠CDF∵∠AOD=∠FAC+∠AFD=∠CDF +∠DCA∴∠AFD=∠DCAB (E ) OC F 图③ D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48°,则∠APD 等于( )A .42°B.48°C.52°D.58°02.如图,Rt△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DEFB.∠DEF=90°C . AC =DFD .EC =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E FB AC D G 第2题图【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 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AQ ;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也就是证△APD 和△AQE,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BDA=∠CEA=90°,∴∠1+∠BAD=90°,∠2+∠BAD=90°, 21 AB C P QE F D∴∠1=∠2.在△APB 和△QAC 中,2AB QCBP CA=⎧⎪=⎨⎪=⎩∠1∠∴△APB≌△QAC,∴AP=AQ⑵∵△APB≌△QAC ,∴∠P =∠CAQ, ∴∠P +∠PAD=90°∵∠CAQ+∠PAD=90°,∴AP⊥AQ【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E,BA =ED ,点F是CD 的中点,求证:AF⊥CD.02.(湖州市竞赛试题)如图,在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m ,此时梯子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m +B .2a bm -C .bm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AED =90°,AB =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60°C.58°D.50°02.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是( )A .20°B.30°C.35°D.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AECBA 75° C 45°B NM 第2题图 第3题图 D第1题图 a αc c a 50° b 72° 58°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2OP,由作法得△OCP≌△ODP的根据是()A.SASB.ASAC.AASD.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A. CB=CDB.∠BAC=∠DACC. ∠BCA=∠DCAD.∠B=∠D=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BDE,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B、D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E≌△CBDB. ∠ABE=∠CBDC. ∠ABC=∠EBD=45°D. AC∥BE06.如图,△ABC和共顶点A,AB=AE,∠1=∠2,∠B=∠E. BC交AD于M,DE交AC于N,小华说:“一定有△ABC≌△AED.”小明说:“△ABM≌△AEN.”那么()A. 小华、小明都对B. 小华、小明都不对C. 小华对、小明不对D.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EC, BC=CD,AB=ED,如果∠BCA=119°,∠ACD=98°,那么∠ECA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ADE,BC延长线交DE于F,∠B=25°,∠ACB=105°,∠DAC=10°,则∠DFB的度数为_______.09.如图,在Rt△ABC中,∠C=90°, DE⊥AB于D, BC=BD. AC=3,那么AE+DE=______10.如图,BA⊥AC, CD∥AB. BC=DE,且BC⊥DE,若AB=2, CD=6,则AE=_____.11.如图, AB =CD, AB∥CD. BC=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s, Q 的速度是0.2cm/s.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QDC.12.如图, △ABC 中,∠BCA=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AE,垂足为F ,过B 作BD⊥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D AC . QP . B DB AC E FA EB F D CA E FB DC 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BC, AD⊥BD, AD =BC ,CE⊥AB,DF⊥AB,垂足分别是E 、F.求证:CE =DF.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1B1,BC =B1C1,∠C =∠C1.求证:△ABC≌△A1B1C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B ②DE=CE ,③连接DE, 则OE 平分∠AOB,正确的是( )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A B C D A 1 B 1C 1D 1 F 第6题图 2 1 A B CE N M 32 1 A DEB CFA D E C O A E OB FCD 第1题图 B 第2题图 第3题图∠1=∠2=∠3, 则DE的长等于()A.DCB. BCC. ABD.AE+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A.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中,高AD和BE所在直线相交于H点,且BH=AC,则∠ABC=_______.06.如图,EB交AC于点M, 交FC于点D, AB交FC 于点N,∠E=∠F=90°,∠B=∠C, 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 ④CD=D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为在△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 交AD于点F,且有BF=AC,FD=CD.AE F CD B AEBD C ⑴求证:BE⊥AC;⑵若把条件“BF =AC”和结论“BE⊥AC”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BAD,AE 是△ABD的中线.求证:AC =2AE.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 =AD ,AB =AE, ∠BAE+∠BCE=90°, ∠BAC=∠EAD.求证:∠CED=90°. 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⑴求证:AF +EF =DE;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B E D CABC D E (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之欧阳语创编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之欧阳语创编

归纳猜想型问题考点一:猜想数式规律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然后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

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

A.37B.35C.31D.393.(黔东南州)观察规律:1=12;1+3=22;1+3+5=32;1+3+5+7=42;…,则1+3+5+…+2015的值是1014049.4.(沈阳)有一组等式:12+22+22=32,22+32+62=72,32+42+122=132,42+52+202=212…请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8个等式为82+92+722=732.10.请看杨辉三角(1),并观察下列等式(2):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则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考点二:猜想图形规律根据一组相关图形的变化规律,从中总结通过图形的变化所反映的规律。

其中,以图形为载体的数字规律最为常见。

猜想这种规律,需要把图形中的有关数量关系列式表达出来,再对所列式进行对照,仿照猜想数式规律的方法得到最终结论。

1.(牡丹江)用大小相同的小三角形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放,则第n个图案中共有小三角形的个数是3n+4.2.(娄底)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个图形需2n+1根火柴棒.3.(江西)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4.(呼和浩特)如图,下列图案均是长度相同的火柴按一定的规律拼搭而成:第1个图案需7根火柴,第2个图案需13根火柴,…,依此规律,第11个图案需____________根火柴.5.(遂宁)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第(n)图,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6n+2.6.(深圳)如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第6幅图中有91个正方形.7. 如图所示,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5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8. 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图案1是由4个组成的,图案2是由7个组成的,那么图案3是由个组成的,依此,第n个图案是由个组成的.9.(2015·重庆(B),8,3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几个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按一定规律组成,图1中有2个黑色正方形,图2中有5个黑色正方形,图3中有8个黑色正方形,图4中有11个黑色正方形,…,依此规律,图11中黑色正方形的个数是()A.32 B.29 C.28 D.26 10.(2015·重庆(A),8,3分)下列图形中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1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2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第3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7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A.21 B.24 C.27 D.3011. 将图1的正方形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对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第n次操作后,得到正方形的个数是.12. 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n个图案有个三角形(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平移小菱形◇可以得到美丽的“中国结”图案,下面四个图案是由小菱形◇平移后得到的类似“中国结”的图案,按图中规律,第20个图案中,小菱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__个.14. 将一个面积为1的等边三角形挖去连结三边中点所组成的三角形(如图1)后,继续挖去连结剩余各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成的三角形(如图2、图3)…如此进行挖下去,第4个图中,剩余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那么第n(n为正整数)个图中,挖去的所有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三:几何图形计算变化规律随着数字或图形的变化,它原先的一些性质有的不会改变,有的则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初中数学代数、几何解题技巧之欧阳体创编

初中数学代数、几何解题技巧之欧阳体创编

如何用好题目中的条件暗示时间:2021.02.03 创作:欧阳体有一类题目,我们在解前面几小题时,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往往对解后面问题起着很好的暗示作用,现以一次函数中出现的两道题目为例予以说明,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参考。

【例1】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两点,如图1。

图1(1)求B、A两点的坐标;(2)把△AOB以直线AB为轴翻折,点O落在平面上的点C处,以BC为一边作等边△BCD。

求D点的坐标。

解析:(1)容易求得,A(0,1)。

(2)如图2,图2∵,A(0,1),∴OB=,OA=1。

∴在Rt△AOB中,容易求得∠OBA=30°∵把△AOB以直线AB为轴翻折,∴∠OBC=2∠OBA=60°,BO=BC。

∴△OBC是等边三角形以BC为一边作等边△BCD,则D的落点有两种情形,可分别求得D的坐标为(0,0),。

反思:在求得第(1)小题中B、A两点的坐标分别为B(,0),A(0,1),实质上暗示着Rt△AOB中,OA=1,OB=,即暗示着∠OBA=30°,为解第(2)小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例2】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且点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如图3。

图3(1)求三解形ABC的面积。

(2)证明不论a取任何实数,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3)要使得△ABC和△ABP的面积相等,求实数a的值。

解析:(1)容易求得:A(,0),B(0,1),∴。

(2)如图4,连接OP、BP,过点P作PD垂直于y轴,垂足为D,则三角形BOP的面积为,故不论a取任何实数,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图4(3)如图4,①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由第(2)小题中的结果:,和第(3)小题的条件可得:∴,∵,∴,∴。

②如图5,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a=。

图5反思:由第(1)小题中求得的和第(2)小题中证明所得的结论:三角形BOP的面积是一个常数,实质上暗示着第(3)小题的解题思路:利用来解。

初一数学压轴题之欧阳法创编

初一数学压轴题之欧阳法创编

一.解答题(共19小题)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1.(2013•扬州)如果10b=n,那么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n)所表示的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1)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d(10﹣2)=;(2)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 (mn)=d(m)+d(n),d()=d(m)﹣d(n).根据运算性质,填空:=(a为正数),若d(2)=0.3010,则d(4)=,d(5)=,d(0.08)=;(3)如表中与数x对应的劳格数d(x)有且只有两个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的劳格数,说明理由并改正.x 1.5 3 5 6 8 9 12 27d(x)3a﹣b+c 2a﹣b a+c 1+a﹣b﹣c 3﹣3a﹣3c4a﹣2b 3﹣b﹣2c6a﹣3b2.(2012•安庆一模)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一般地,若a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ab(即loga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log216=,log264=.(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猜想一般性的结论:logaM+logaN=(a>0且a≠1,M>0,N>0),并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m•an=am+n 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你的猜想.3.(2012•沈阳模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们初中学习了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相应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多项式的展开式,如:(a+b)1=a+b,(a+b)2=a2+2ab+b2,(a+b)3=(a+b)2(a+b)=a3+3a2b+3ab2+b3,…下面我们依次对(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n取正整数时可以单独列成表中的形式:上面的多项式展开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形”;仔细观察“杨辉三角形”,用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几次几项式?并预测第三项的系数;(2)请你预测一下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3)结合上述材料,推断出多项式(a+b)n(n取正整数)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S,(结果用含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4.(2009•佛山)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例如:(x﹣1)2+3、(x﹣2)2+2x、(x﹣2)2+x2是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见横线上的部分).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比照上面的例子,写出x2﹣4x+2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2)将a2+ab+b2配方(至少两种形式);(3)已知a2+b2+c2﹣ab﹣3b ﹣2c+4=0,求a+b+c的值.5.(2007•东营)根据以下10个乘积,回答问题: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1)试将以上各乘积分别写成一个“□2﹣∅2”(两数平方差)的形式,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思考过程;(2)将以上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若用a1b1,a2b2,…,anbn表示n个乘积,其中a1,a2,a3,…,an,b1,b2,b3,…,bn为正数.试由(1)、(2)猜测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不要求证明)6.(2006•浙江)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都是“神秘数”(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k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8.(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 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 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线段CF、BD 的数量关系为;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 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9.(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0.(2015•铁岭一模)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Q=AC,点F在CE的延长线上,CF=AB,求证:AF⊥AQ.11.(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 不动,(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 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12.(2012•昌平区模拟)(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求证:EF=BE+F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3.(2011•泰安)已知: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B边上一点.(1)直线BF垂直于直线CE于点F,交CD于点G (如图1),求证:AE=CG;(2)直线AH垂直于直线CE,垂足为点H,交CD 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2),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证明.14.(2005•扬州)(本题有3小题,第(1)小题为必答题,满分5分;第(2)、(3)小题为选答题,其中,第(2)小题满分3分,第(3)小题满分6分,请从中任选1小题作答,如两题都答,以第(2)小题评分.)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注意:第(2)、(3)小题你选答的是第2小题.15.(2012•淮安)阅读理解如图1,△ABC中,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恰好重合,∠BAC是△ABC的好角.小丽展示了确定∠BAC是△ABC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2,沿等腰三角形ABC顶角∠BAC 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3,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探究发现(1)△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 是不是△ABC的好角?(填“是”或“不是”).(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 是△ABC的好角,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应用提升(3)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是此三角形的好角.16.(2011•房山区一模)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1)如图1,P为等边△ABC外一点,且∠BPC=120°.试猜想线段BP、PC、AP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2,P为等边△ABC内一点,且∠APD=120°.求证:PA+PD+PC>BD.17.(2010•丹东)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1,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都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18.(2006•西岗区)如图,以△ABC的边AB、AC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ABE和△ACD,M是BC的中点,请你探究线段DE与AM之间的关系.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①画出将△ACM绕某一点顺时针旋转180°后的图形;②∠BAC=90°(如图)附加题:如图,若以△ABC的边AB、AC为直角边,向内作等腰直角△ABE和△ACD,其它条件不变,试探究线段DE与AM之间的关系.19.(2006•大连)如图1,Rt△ABC中AB=AC,点D、E是线段AC上两动点,且AD=EC,AM垂直BD,垂足为M,AM的延长线交BC于点N,直线BD与直线NE相交于点F.试判断△D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中选取一个补充或者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1、画出将△BAD沿BA方向平移BA长,然后顺时针旋转90°后图形;2、点K在线段BD上,且四边形AKNC为等腰梯形(AC∥KN,如图2).附加题:如图3,若点D、E是直线AC上两动点,其他条件不变,试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016年06月26日842051969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9小题)1.(2013•扬州)如果10b=n,那么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n)所表示的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1)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 1 ,d (10﹣2)= ﹣2 ;(2)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mn)=d(m)+d(n),d()=d(m)﹣d(n).根据运算性质,填空:= 3 (a为正数),若d(2)=0.3010,则d (4)= 0.6020 ,d(5)= 0.6990 ,d(0.08)= ﹣1.0970 ;(3)如表中与数x对应的劳格数d(x)有且只有两个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的劳格数,说明理由并改正.x 1.5 3 5 6 8 9 12 27d(x)3a﹣b+c 2a﹣b a+c 1+a﹣b﹣c 3﹣3a﹣3c4a﹣2b 3﹣b﹣2c6a﹣3b【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反证法.【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定义可知,d(10)和d(10﹣2)就是指10的指数,据此即可求解;(2)根据d(a3)=d(a•a•a)=d(a)+d(a)+d(a)即可求得的值;(3)通过9=32,27=33,可以判断d(3)是否正确,同理以依据5=10÷2,假设d(5)正确,可以求得d (2)的值,即可通过d(8),d(12)作出判断.【解答】解:(1)d(10)=1,d(10﹣2)=﹣2;故答案为:1,﹣2;(2)==3;因为d(2)=0.3010故d(4)=d(2)+d(2)=0.6020,d(5)=d(10)﹣d(2)=1﹣0.3010=0.6990,d(0.08)=d(8×10﹣2)=3d(2)+d(10﹣2)=﹣1.0970;(3)若d(3)≠2a﹣b,则d(9)=2d(3)≠4a﹣2b,d(27)=3d(3)≠6a﹣3b,从而表中有三个劳格数是错误的,与题设矛盾,∴d(3)=2a﹣b,若d(5)≠a+c,则d(2)=1﹣d(5)≠1﹣a﹣c,∴d(8)=3d(2)≠3﹣3a﹣3c,d(6)=d(3)+d(2)≠1+a﹣b﹣c,表中也有三个劳格数是错误的,与题设矛盾.∴d(5)=a+c.∴表中只有d(1.5)和d(12)的值是错误的,应纠正为:d(1.5)=d(3)+d(5)﹣1=3a﹣b+c﹣1,d(12)=d(3)+2d(2)=2﹣b﹣2c.【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正确理解规定的新的运算法则是关键.2.(2012•安庆一模)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一般地,若a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logab(即logab=n).如34=81,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log381(即log381=4).(1)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log24= 2 ,log216=4 ,log264= 6 .(2)观察(1)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猜想一般性的结论:logaM+logaN= loga(MN)(a>0且a≠1,M>0,N>0),并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m•an=a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你的猜想.【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1)根据材料叙述,结合22=4,24=16,26=64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1)的答案可得出log24、log216、log264之间满足的关系式;(3)设logaM=b1,logaN=b2,则ab1=M,ab2=N,分别表示出MN及b1+b2的值,即可得出猜想.【解答】解:(1)log24=2,log216=4,log264=6;(2)log24+log216=log264;(3)猜想logaM+logaN=loga(MN).证明:设logaM=b1,logaN=b2,则ab1=M,ab2=N,故可得MN=ab1•ab2=ab1+b2,b1+b2=loga(MN),即logaM+logaN=loga(MN).【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题目出得比较新颖,解题思路以材料的形式给出,需要同学们仔细阅读,理解并灵活运用所给的信息.3.(2012•沈阳模拟)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我们初中学习了多项式的运算法则,相应的,我们可以计算出多项式的展开式,如:(a+b)1=a+b,(a+b)2=a2+2ab+b2,(a+b)3=(a+b)2(a+b)=a3+3a2b+3ab2+b3,…下面我们依次对(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当n取正整数时可以单独列成表中的形式:上面的多项式展开系数表称为“杨辉三角形”;仔细观察“杨辉三角形”,用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几次几项式?并预测第三项的系数;(2)请你预测一下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3)结合上述材料,推断出多项式(a+b)n(n取正整数)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S,(结果用含字母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压轴题;阅读型;规律型.【分析】(1)由题意可求得当n=1,2,3,4,…时,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几次几项式,第三项的系数是多少,然后找规律,即可求得答案;(2)首先求得当n=1,2,3,4…时,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即可求得答案;(3)结合(2),即可推断出多项式(a+b)n(n取正整数)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解答】解:(1)∵当n=1时,多项式(a+b)1的展开式是一次二项式,此时第三项的系数为:0=,当n=2时,多项式(a+b)2的展开式是二次三项式,此时第三项的系数为:1=,当n=3时,多项式(a+b)3的展开式是三次四项式,此时第三项的系数为:3=,当n=4时,多项式(a+b)4的展开式是四次五项式,此时第三项的系数为:6=,…∴多项式(a+b)n的展开式是一个n次n+1项式,第三项的系数为:;(2)预测一下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2n;(3)∵当n=1时,多项式(a+b)1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1+1=2=21,当n=2时,多项式(a+b)2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1+2+1=4=22,当n=3时,多项式(a+b)3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1+3+3+1=8=23,当n=4时,多项式(a+b)4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1+4+6+4+1=16=24,…∴多项式(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S=2n.【点评】此题属于规律性、阅读性题目.此题难度较大,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4.(2009•佛山)阅读材料:把形如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例如:(x﹣1)2+3、(x﹣2)2+2x、(x﹣2)2+x2是x2﹣2x+4的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即“余项”分别是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见横线上的部分).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比照上面的例子,写出x2﹣4x+2三种不同形式的配方;(2)将a2+ab+b2配方(至少两种形式);(3)已知a2+b2+c2﹣ab﹣3b﹣2c+4=0,求a+b+c的值.【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压轴题;阅读型.【分析】(1)(2)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能力,由题中所给的已知材料可得x2﹣4x+2和a2+ab+b2的配方也可分别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三种不同形式;(3)通过配方后,求得a,b,c的值,再代入代数式求值.【解答】解:(1)x2﹣4x+2的三种配方分别为:x2﹣4x+2=(x﹣2)2﹣2,x2﹣4x+2=(x+)2﹣(2+4)x,x2﹣4x+2=(x﹣)2﹣x2;(2)a2+ab+b2=(a+b)2﹣ab,a2+ab+b2=(a+b)2+b2;(3)a2+b2+c2﹣ab﹣3b﹣2c+4,=(a2﹣ab+b2)+(b2﹣3b+3)+(c2﹣2c+1),=(a2﹣ab+b2)+(b2﹣4b+4)+(c2﹣2c+1),=(a﹣b)2+(b﹣2)2+(c﹣1)2=0,从而有a﹣b=0,b﹣2=0,c﹣1=0,即a=1,b=2,c=1,∴a+b+c=4.【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进行配方的能力.5.(2007•东营)根据以下10个乘积,回答问题: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1)试将以上各乘积分别写成一个“□2﹣∅2”(两数平方差)的形式,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思考过程;(2)将以上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若用a1b1,a2b2,…,anbn表示n个乘积,其中a1,a2,a3,…,an,b1,b2,b3,…,bn为正数.试由(1)、(2)猜测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不要求证明)【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的积,就是它们的平方差.如11×29;可想几加几等于29,几减几等于11,可得20+9和20﹣9,可得11×29=202﹣92,同理思考其它的.【解答】解:(1)11×29=202﹣92;12×28=202﹣82;13×27=202﹣72;14×26=202﹣62;15×25=202﹣52;16×24=202﹣42;17×23=202﹣32;18×22=202﹣22;19×21=202﹣12;20×20=202﹣02.(4分)例如,11×29;假设11×29=□2﹣○2,因为□2﹣○2=(□+○)(□﹣○);所以,可以令□﹣○=11,□+○=29.解得,□=20,○=9.故11×29=202﹣92.(5分)(或11×29=(20﹣9)(20+9)=202﹣92.5分)(2)这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7分)(3)①若a+b=40,a、b是自然数,则ab≤202=400.(8分)②若a+b=40,则ab≤202=400.(8分)③若a+b=m,a、b是自然数,则ab≤.(9分)④若a+b=m,则ab≤.(9分)⑤若a1+b1=a2+b2=a3+b3=an+bn=40.且|a1﹣b1|≥|a2﹣b2|≥|a3﹣b3|≥≥|an﹣bn|,则a1b1≤a2b2≤a3b3≤≤anbn.(10分)⑥若a1+b1=a2+b2=a3+b3=an+bn=m.且|a1﹣b1|≥|a2﹣b2|≥|a3﹣b3|≥…≥|an﹣bn|,则a1b1≤a2b2≤a3b3≤…≤anbn.(10分)说明:给出结论①或②之一的得(1分);给出结论③或④之一的得(2分);给出结论⑤或⑥之一的得(3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6.(2006•浙江)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都是“神秘数”(1)28和2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2)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其中k取非负整数),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3)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k取正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考点】平方差公式.【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1)试着把28、2012写成平方差的形式,解方程即可判断是否是神秘数;(2)化简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的差,再判断;(3)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k+1和2k﹣1,则(2k+1)2﹣(2k﹣1)2=8k=4×2k,即可判断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解答】解:(1)设28和2012都是“神秘数”,设28是x和x﹣2两数的平方差得到,则x2﹣(x﹣2)2=28,解得:x=8,∴x﹣2=6,即28=82﹣62,设2012是y和y﹣2两数的平方差得到,则y2﹣(y﹣2)2=2012,解得:y=504,y﹣2=502,即2012=5042﹣5022,所以28,2012都是神秘数.(2)(2k+2)2﹣(2k)2=(2k+2﹣2k)(2k+2+2k)=4(2k+1),∴由2k+2和2k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且是奇数倍.(3)设两个连续奇数为2k+1和2k﹣1,则(2k+1)2﹣(2k﹣1)2=8k=4×2k,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4的倍数,是偶数倍,不满足连续偶数的神秘数为4的奇数倍这一条件.∴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点评】此题首先考查了阅读能力、探究推理能力.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是平方差公式的灵活应用.7.(2007•淄博)根据以下10个乘积,回答问题: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1)试将以上各乘积分别写成一个“□2﹣○2”(两数平方差)的形式,并写出其中一个的思考过程;(2)将以上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3)试由(1)、(2)猜测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不要求证明)【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绝对值.【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要求求出两数的平均数,再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即可.(2)减去的数越大,乘积就越小,据此规律填写即可.(3)根据排列的顺序可得,两数相差越大,积越小.【解答】解:(1)11×29=202﹣92;12×28=202﹣82;13×27=202﹣72;14×26=202﹣62;15×25=202﹣52;16×24=202﹣42;17×23=202﹣32;18×22=202﹣22;19×21=202﹣12;20×20=202﹣02 …(4分)例如,11×29;假设11×29=□2﹣○2,因为□2﹣○2=(□+○)(□﹣○);所以,可以令□﹣○=11,□+○=29.解得,□=20,○=9.故11×29=202﹣92.(或11×29=(20﹣9)(20+9)=202﹣92(2)这10个乘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11×29<12×28<13×27<14×26<15×25<16×24<17×23<18×22<19×21<20×20(3)①若a+b=40,a,b是自然数,则ab≤202=400.②若a+b=40,则ab≤202=400.…(8分)③若a+b=m,a,b是自然数,则ab≤.④若a+b=m,则ab≤.⑤若a,b的和为定值,则ab的最大值为.⑥若a1+b1=a2+b2=a3+b3=…=an+bn=40.且|a1﹣b1|≥|a2﹣b2|≥|a3﹣b3|≥…≥|an﹣bn|,则a1b1≤a2b2≤a3b3≤…≤anbn.…(10分)⑦若a1+b1=a2+b2=a3+b3=…=an+bn=m.且|a1﹣b1|≥|a2﹣b2|≥|a3﹣b3|≥…≥|an﹣bn|,则a1b1≤a2b2≤a3b3≤…≤anbn.⑧若a+b=m,a,b差的绝对值越大,则它们的积就越小.说明:给出结论①或②之一的得(1分);给出结论③、④或⑤之一的得(2分);给出结论⑥、⑦或⑧之一的得(3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5•于洪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 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 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BAC=90°,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相等;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 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开放型.【分析】(1)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由正方形ADEF的性质可推出△DAB≌△FAC,所以CF=BD,∠ACF=∠ABD.结合∠BAC=90°,AB=AC,得到∠BCF=∠ACB+∠ACF=90°.即CF⊥BD.(2)当∠ACB=45°时,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可推出∠ACB=∠AGC,所以AC=AG,由(1)①可知CF⊥BD.【解答】证明:(1)①正方形ADEF中,AD=AF,∵∠BAC=∠DAF=90°,∴∠BAD=∠CAF,又∵AB=AC,∴△DAB≌△FAC,∴CF=BD,∠B=∠ACF,∴∠ACB+∠ACF=90°,即CF⊥BD.②当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的结论仍成立.由正方形ADEF得AD=AF,∠DAF=90度.∵∠BAC=90°,∴∠DAF=∠BAC,∴∠DAB=∠FAC,又∵AB=AC,∴△DAB≌△FAC,∴CF=BD,∠ACF=∠ABD.∵∠BAC=90°,AB=AC,∴∠ABC=45°,∴∠ACF=45°,∴∠BCF=∠ACB+∠ACF=90度.即CF⊥BD.(2)当∠ACB=45°时,CF⊥BD(如图).理由: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ACB=45°,∠AGC=90°﹣∠ACB,∴∠AGC=90°﹣45°=45°,∴∠ACB=∠AGC=45°,∴AC=AG,∵∠DAG=∠FAC(同角的余角相等),AD=AF,∴△GAD≌△CAF,∴∠ACF=∠AGC=45°,∠BCF=∠ACB+∠ACF=45°+45°=90°,即CF⊥B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9.(2015•菏泽)如图,已知∠ABC=90°,D是直线AB上的点,AD=BC.(1)如图1,过点A作AF⊥AB,并截取AF=BD,连接DC、DF、CF,判断△CDF的形状并证明;(2)如图2,E是直线BC上一点,且CE=BD,直线AE、CD相交于点P,∠APD的度数是一个固定的值吗?若是,请求出它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SAS证明△AFD和△BDC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D=DC,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作AF⊥AB于A,使AF=BD,连结DF,CF,利用SAS证明△AFD和△BDC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D=DC,∠FDC=90°,即可得出∠FCD=∠APD=45°.【解答】解:(1)△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AF⊥AD,∠ABC=90°,∴∠FAD=∠DB C,在△FAD与△DBC中,,∴△FAD≌△DBC(SAS),∴FD=DC,∴△CDF是等腰三角形,∵△FAD≌△DBC,∴∠FDA=∠DCB,∵∠BDC+∠DCB=90°,∴∠BDC+∠FDA=90°,∴△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作AF⊥AB于A,使AF=BD,连结DF,CF,如图,∵AF⊥AD,∠ABC=90°,∴∠FAD=∠DBC,在△FAD与△DBC中,,∴△FAD≌△DBC(SAS),∴FD=DC,∴△CDF是等腰三角形,∵△FAD≌△DBC,∴∠FDA=∠DCB,∵∠BDC+∠DCB=90°,∴∠BDC+∠FDA=90°,∴△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D=45°,∵AF∥CE,且AF=CE,∴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AE∥CF,∴∠APD=∠FCD=45°.【点评】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关键.10.(2015•铁岭一模)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Q=AC,点F在CE的延长线上,CF=AB,求证:AF⊥AQ.【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证明出∠ABD=∠ACE,再有条件BQ=AC,CF=AB可得△ABQ≌△ACF,进而得到∠F=∠BAQ,然后再根据∠F+∠FAE=90°,可得∠BAQ+∠FAE═90°,进而证出AF⊥AQ.【解答】证明:∵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ADB=90°,∠AEC=90°,∴∠ABQ+∠BAD=90°,∠BAC+∠ACE=90°,∴∠ABD=∠ACE,在△ABQ和△ACF中,∴△ABQ≌△AC F(SAS),∴∠F=∠BAQ,∵∠F+∠FAE=90°,∴∠BAQ+∠FAE═90°,∴AF⊥AQ.【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1.(2013•庐阳区校级模拟)如图,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ACE拼在一起(图1).△ABD 不动,(1)若将△AC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DE,M 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2),证明:MB=MC.(2)若将图1中的CE向上平移,∠CAE不变,连接DE,M是DE的中点,连接MB、MC(图3),判断并直接写出MB、MC的数量关系.(3)在(2)中,若∠CAE的大小改变(图4),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MB、MC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A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D=AE,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D=∠CA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MAD=∠MAE,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M和△ACM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延长DB、AE相交于E′,延长EC交AD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D=BE′,然后求出MB∥A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MBC=∠CAE,同理求出MC∥A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BCM=∠BAD,然后求出∠MBC=∠BCM,再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3)延长BM交CE于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MDB=∠MEF,∠MBD=∠MF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MDB和△ME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MB=MF,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即可.【解答】证明:(1)如图2,连接AM,由已知得△ABD≌△ACE,∴AD=AE,AB=AC,∠BAD=∠CAE,∵MD=ME,∴∠MAD=∠MAE,∴∠MAD﹣∠BAD=∠MAE﹣∠CAE,即∠BAM=∠CAM,在△ABM和△ACM中,,∴△ABM≌△ACM(SAS),∴MB=MC;(2)MB=MC.理由如下:如图3,延长DB、AE相交于E′,延长EC交AD于F,∴BD=BE′,CE=CF,∵M是ED的中点,B是DE′的中点,∴MB∥AE′,∴∠MBC=∠CA E,同理:MC∥AD,∴∠BCM=∠BAD,∵∠BAD=∠CAE,∴∠MBC=∠BCM,∴MB=MC;(3)MB=MC还成立.如图4,延长BM交CE于F,∵CE∥BD,∴∠MDB=∠MEF,∠MBD=∠MFE,又∵M是DE的中点,∴MD=ME,在△MDB和△MEF中,,∴△MDB≌△MEF(AAS),∴MB=MF,∵∠ACE=90°,∴∠BCF=90°,∴MB=M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2012•昌平区模拟)(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求证:EF=BE+F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压轴题;探究型.【分析】(1)可通过构建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线段间的转换.延长EB到G,使BG=DF,连接AG.目的就是要证明三角形AGE和三角形AEF全等将EF转换成GE,那么这样EF=BE+DF了,于是证明两组三角形全等就是解题的关键.三角形ABE和AEF中,只有一条公共边AE,我们就要通过其他的全等三角形来实现,在三角形ABG和AFD中,已知了一组直角,BG=DF,AB=AD,因此两三角形全等,那么AG=AF,∠1=∠2,那么∠1+∠3=∠2+∠3=∠EAF=∠BAD.由此就构成了三角形ABE和AEF全等的所有条件(SAS),那么就能得出EF=GE了.(2)思路和作辅助线的方法与(1)完全一样,只不过证明三角形ABG和ADF全等中,证明∠ABG=∠ADF时,用到的等角的补角相等,其他的都一样.因此与(1)的结果完全一样.(3)按照(1)的思路,我们应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相等线段的转换.就应该在BE上截取BG,使BG=DF,连接AG.根据(1)的证法,我们可得出DF=BG,GE=EF,那么EF=GE=BE﹣BG=BE﹣DF.所以(1)的结论在(3)的条件下是不成立的.【解答】证明:(1)延长EB到G,使BG=DF,连接AG.∵∠ABG=∠ABC=∠D=90°,AB=AD,∴△ABG≌△ADF.∴AG=AF,∠1=∠2.∴∠1+∠3=∠2+∠3=∠EAF=∠BAD.∴∠GAE=∠EAF.又AE=AE,∴△AEG≌△AEF.∴EG=EF.∵EG=BE+BG.∴EF=BE+FD(2)(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3)结论EF=BE+FD不成立,应当是EF=BE﹣FD.证明:在BE上截取BG,使BG=DF,连接AG.∵∠B+∠ADC=180°,∠ADF+∠ADC=180°,∴∠B=∠ADF.∵AB=AD,∴△ABG≌△ADF.∴∠BAG=∠DAF,AG=AF.∴∠BAG+∠EAD=∠DAF+∠EAD=∠EAF=∠BAD.∴∠GAE=∠EAF.∵AE=AE,∴△AEG≌△AEF.∴EG=EF∵EG=BE﹣BG∴EF=BE﹣F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本题中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实现线段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之欧阳家百创编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之欧阳家百创编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欧阳家百(2021.03.07)一、答题原则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处理。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

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

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

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

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

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

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

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

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

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

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

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

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

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

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

因此,要理性答卷。

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

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的解题方法之欧阳家百创编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初中数学规律探究题的解法指导欧阳家百(2021.03.07)一、数式规律探究1.一般地,常用字母n表示正整数,从1开始。

2.在数据中,分清奇偶,记住常用表达式。

正整数…n-1,n,n+1…奇数…2n-3,2n-1,2n+1,2n+3…偶数…2n-2,2n,2n+2…3.熟记常见的规律① 1、4、9、16......n2② 1、3、6、10……(1)2n n+③ 1、3、7、15……2n-1④ 1+2+3+4+…n=(1)2n n+⑤ 1+3+5+…+(2n-1)= n2 ⑥ 2+4+6+…+2n=n(n+1)⑦ 12+22+32….+n2=16n(n+1)(2n+1)⑧ 13+23+33….+n3=14n2(n+1)(9)2,4.8.16.32......2n数字规律探究反映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3.观察法例1.观察下列等式:①1×12=1-12②2×23=2-23③3×34=3-34④4×45=4-45……猜想第几个等式为(用含n的式子表示)分析:将等式竖排:①1×12=1-12观察相应位置上变化的数字与序列号②②2×23=2-23的对应关系(注意分清正整数的奇偶)③3×34=3-34易观察出结果为:③4×45=4-45例 2.探索规律:31=3,32=9,33=27,34=81,35=243,36=729……,那么32009的个位数字是。

3200的个位数字是。

分析:这类问题,主要是通过观察末位数字,找出其循环节共几位,然后用指数除以循环节的位数,结果余几,就和第几个数的末位数字相同,易得出本题结果为:4.作差法例3.将一正三角形纸片剪成四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再将其中的一个按同样的方法剪成更小的正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结果如下表:则a n=(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分析:对结果数据做求差处理(相邻两数求差,大数减小数)例 4.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这组数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第8个数为。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之欧阳治创编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之欧阳治创编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数学压轴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知识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

综合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实际情况,压轴题多以数学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常见题型有两类:函数型压轴题和几何形压轴题。

压轴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也相当隐晦,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下面从知识角度和技术角度谈谈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技巧。

先以2009年河南中考数学压轴题为例: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这是一道函数型压轴题。

函数型压轴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相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型。

这些压轴题主要以函数为主线,涉及函数的图象、方程、点的坐标及线段长度、图形面积等问题。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先从知识角度来分析:(1)通过观察图象可以发现,直线AD和x轴平行,直线AB和y轴平行,因此,A点与D点的纵坐标相同,A点与B的横坐标相同,因此A的坐标为(4,8).知道了点A的坐标,加上已知条件点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很容易可以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此问在本题中占3分,解决此问的关键在于:①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②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这是个动态的问题,解决动态问题的一个根本方法就是化动为静,动静结合。

余数定理0.1之欧阳学创编

余数定理0.1之欧阳学创编

定理1:两数的和除以m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m的余数和。

(1)7÷3=…1,5÷3=…2,这样(7+5)÷3的余数就等于1+2=3,所以余0.(2)8÷3=…2,5÷3=…2,2+2=4>3,4÷3…1,这样(8+5)÷3的余数就等于1.定理1有一种常见的考察方式,在往年的考试中也曾经出现,充分利用了定理1在加法余数计算中的优势。

【例1】有8个盒子分别装有17个、24个、29个、33个、35个、36个、38个和44个乒乓球,小赵取走一盒,其余的被小钱、小孙、小李取走,已知小钱和小孙取走的乒乓球个数相同,并且是小李取走的两倍,则小赵取走的各个盒子中的乒乓球最可能是()。

A.29个B.33个C.36个D.38个解析:小钱和小孙都是小李的两倍,即小李是1份,小钱和小孙都是2份,三个人加起来是5份,也就是说三个人的和是5的倍数。

因此,小李+小钱+小孙=总数量-小赵=5的倍数,总数量与小赵关于5同余。

用定理1计算总数量除以5的余数,17个、24个、29个、33个、35个、36个、38个、44个余2 余4 余4 余3 余0 余1 余3 余42+4+4+3+0+1+3+4=21÷5=4…1,总数量除以5余1,因此小赵除以5也余1,而这些数字显然只有36除以3余1,小赵只能是36个,应选C.定理2:两数的积除以m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除以m的余数积。

(1)7÷3余1,5÷3余2,这样(7×5)÷3的余数就等于1×2=2,所以余2.(2)5÷3余2,8÷3余2,2×2=4>3,4÷3余1,这样(5×8)÷3的余数就是1.【例2】有一条长1773mm的钢管,把它锯成长度分别为41mm和19mm两种规格的小钢管,结果恰好用完,则可能锯成41mm的钢管()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之欧阳术创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培优竞赛之欧阳术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BAC D E F 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 ,ASA ,AAS ,SSS ,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 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 ∥EF ∥DC ,∠ABC =90°,AB =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 【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 ∥EF ∥DC ,∠ABC =90. ∴∠DCB =90.在△ABC 和△DCB 中A F CE D B AB DC ABC DCBBC CB =⎧⎪=⎨⎪=⎩∠∠∴△ABC ≌∴△DCB (SAS ) ∴∠A =∠D⑵在△ABE 和△DCE 中A D AED DECAB DC =⎧⎪=⎨⎪=⎩∠∠∠∠∴△ABE ≌∴△DCE ∴BE =CE⑶在Rt △EFB 和Rt △EFC 中∴Rt △EFB ≌Rt △EFC (HL )故选C .【变式题组】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 =∠FDE ,则△ABC ≌△DEF .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 ⑴添加条件∠A =∠D ,∠OEF =∠OFE ,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 =∠D ”记为①,“∠OEF =∠OFE ”记为②,“AB =DC ”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 求证:AF =DE .A BC DO F E【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因而只需证明△ABF ≌△DCE 或△AEF ≌△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 =CE ∴FB +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AB DC AE DFBE CF =⎧⎪=⎨⎪=⎩ ∴△ABE ≌△DCF (SSS ) ∴∠B =∠C 在△ABF 和△DCE中,AB DC B C BF CE =⎧⎪=⎨⎪=⎩∠∠∴△ABF ≌△DCE ∴AF =DE 【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 ⊥CE 于E ,BD ⊥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AE 第1题图 A B C D E B C DO第2题图 A C E F BD【例3】如图①,△ABC ≌△DEF ,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 .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⑴∠AFD=∠DCA⑵∠AFD =∠DCA 理由如下:由△ABC ≌△DEF ,∴AB =DE ,BC =EF , ∠ABC =∠DEF , ∠BAC =∠EDF ∴∠ABC -∠FBC =∠DEF -∠CBF , ∴∠ABF =∠DEC在△ABF 和△DEC 中,AB DE ABF DECBF EC =⎧⎪=⎨⎪=⎩∠∠∴△ABF ≌△DEC ∠BAF =∠DEC ∴∠BAC -∠BAF =∠EDF -∠EDC , ∴∠FAC =∠CDF ∵∠AOD =∠FAC +∠AFD =∠CDF +∠DCA∴∠AFD =∠DC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A FE C BDB (E ) OC F 图③ DA∠CDE =48°,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0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 ≌△DEFB .∠DEF =90°.EC =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 ⊥ED ;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 =AQ ;⑵AP ⊥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 ,也就是证△APD 和△AQE ,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 ≌△QAC ,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E FB AC D G 第2题图证夹角∠1=∠2即可. 证AP ⊥AQ ,即证∠PAQ =90°,∠PAD +∠QAC =90°就可以.证明:⑴∵BD 、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 ∴∠BDA =∠CEA =90°, ∴∠1+∠BAD =90°,∠2+∠BAD =90°,∴∠1=∠2. 在△APB 和△QAC 中,2AB QC BP CA =⎧⎪=⎨⎪=⎩∠1∠∴△APB ≌△QAC , ∴AP =AQ⑵∵△APB ≌△QAC ,∴∠P =∠CAQ , ∴∠P +∠PAD =90°∵∠CAQ +∠PAD =90°,∴AP ⊥AQ【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 =∠E ,BA =ED ,点中点,求证:AF ⊥CD .02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m 的倾斜角为75°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 m +B .2a b m -C .bm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 =∠AED =90°,AB=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A ECB A 75° C45° B NM第2题图 第3题图 D2 1 A B CP Q E F D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 .60°C .58°D .50°02.如图,△ACB ≌△A /C /B /,∠BCB /=30°,则∠ACA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 ≌△ADC 的是( )A . CB =CDB .∠BAC =∠DAC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 ,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如图,当A 、B 、D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BE ≌△CBDB . ∠ABE =∠CBD第1题图 aα c c a 50°b 72°58°C . ∠ABC =∠EBD =45°D . AC ∥BE06.如图,△ABC 和共顶点A ,AB =AE ,∠1=∠2,∠B =∠E .BC 交AD 于M ,DE 交AC 于N ,小华说:“一定有△ABC ≌△AED .”小明说:“△ABM ≌△AEN .”那么( )A . 小华、小明都对B . 小华、小明都不对C . 小华对、小明不对D .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 =EC , BC =CD ,AB =ED ,如果∠BCA =119°,∠ACD =98°,那么∠ECA 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 ≌△ADE ,BC 延长线交DE 于F ,∠B =25°,∠ACB =105°,∠DAC =10°,则∠DFB 的度数为_______. 09.如图,在Rt △ABC 中,∠C =90°, DE ⊥AB 于D , BC =BD .10.如图,BA ⊥AC , CD ∥AB . BC =DE ,且BC ⊥DE ,若AB =2,CD =6,则AE =_____.11.如图, AB =CD , AB ∥CD . BC =12cm ,同时有P 、Q 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 /s , Q 的速度是0.2cm /s .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 ≌△QDC .12.如图, △ABC 中,∠BCA =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 ⑴求证:AE =CD ;D AC .Q P .B DB AC E FA E FB DC ⑵若AC =12cm ,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 ⊥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 交DE 于点F ,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 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15.如图,AC ⊥BC , AD ⊥BD ,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 、△A 1B 1C 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 1B 1,BC =B 1C 1,∠C =∠C 1.求证:△ABC ≌△A 1B 1C 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A B C D A 1 B 1 C 1 D 1 AE BF D C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 =∠B ②DE =CE ,③连接DE , 则OE 平分∠AOB ,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则DE 的长等于()A .DCB . BCC . ABD .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 =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 交FC 于点D , AB 交FC 于点N ,∠E =∠F =90°,∠B =∠C , AE =AF .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 ③△ACN ≌△ABM ; ④CD =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 ,且有BF =AC ,FD =CD .F 第6题图 2 1 A B C E N M 3 2 1 A D E B C F A D E CO AEOB FC D第1题图 B 第2题图 第3题图A E F C DB A E B DC ⑴求证:BE ⊥AC ;⑵若把条件“BF =AC ”和结论“BE ⊥AC ”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 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 =∠BAD ,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 .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AD ,AB =AE , ∠BAE +∠BCE =90°, ∠BAC =∠EAD .求证:∠CED =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 =90°,∠A =∠D =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 +EF =DE ;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育创编

八年级数学培优资料之欧阳育创编

目录第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P211)第2讲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P1216)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P1724)第4讲等腰三角形(P2536)第5讲等边三角形(P3742)第6讲实数(P4349)第7讲变量与函数(P5054)第8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5563)第9讲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P6468)第10讲一次函数的应用(P6980)第11讲幂的运算(P8186)第12讲整式的乘除((P8793)第13讲因式分解及其应用(P94100)第14讲分式的概念•性质与运算(P101108)第15讲分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P10911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P118125)第17讲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P126138)第18讲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139146)第19讲勾股定理(P147157)第20讲平行四边形(P158166)第21讲菱形矩形(P167178)第22讲正方形(P179189)第23讲梯形(P190198)第24讲数据的分析(P199209)模拟测试一模拟测试二模拟测试三第01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考点·方法·破译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全等三角形性质: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对应高、角平分线、中线相等;③全等三角形对应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有HL法;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关键,就是证明两个三角形满足判定方法中的三个条件,具体分析步骤是先找出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或角,再根据选定的判定方法,确定还需要证明哪些相等的边或角,再设法对它们进行证明;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条件,有时能直接进行证B AC DE F 明,有时要证的两个三角形并不全等,这时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全等三角形常用的方法有:平移、翻折、旋转、等倍延长线中线、截取等等.经典·考题·赏析【例1】如图,AB∥EF∥DC,∠ABC=90°,AB=CD ,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A .5对B .4对C .3对D .2对【解法指导】从题设题设条件出发,首先找到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由此推出结论作为下面有用的条件,从而推出第二对,第三对全等三角形.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常用到.解:⑴∵AB∥EF∥DC,∠ABC=90. ∴∠DCB=90.在△ABC 和△DCB 中AB DC ABC DCB BC CB =⎧⎪=⎨⎪=⎩∠∠∴△ABC≌∴△DCB(SAS ) ∴∠A=∠D⑵在△ABE 和△DCE 中A D AED DEC AB DC =⎧⎪=⎨⎪=⎩∠∠∠∠∴△ABE≌∴△DCE∴BE=CE⑶在Rt△EFB 和Rt△EFC 中∴Rt△EFB≌Rt△EFC(HL )故选C.【变式题组】A FC ED B 01.(天津)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02.(丽水)已知命题:如图,点A 、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D =BE ,∠A=∠FDE,则△ABC≌△DEF.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添加一个适当条件使它成为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03.(上海)已知线段AC 与BD 相交于点O, 连接AB 、DC ,E 为OB 的中点,F 为OC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所示).⑴添加条件∠A=∠D,∠OEF=∠OFE,求证:AB =DC ; ⑵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DC”记为③,添加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______命题,命题2是_______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例2】已知AB =DC ,AE =DF ,CF =FB. 求证:AF =DE.【解法指导】想证AF =DE ,首先要找出AF 和DE 所在的三角形.AF 在△AFB 和△AEF 中,而DE 在△CDE 和△DEF 中,A B C D O F E因而只需证明△ABF≌△DCE 或△AEF≌△DFE 即可.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证明它们全等的条件.证明:∵FB=CE∴FB+EF =CE +EF ,即BE =CF 在△ABE 和△DCF 中,AB DCAE DF BE CF =⎧⎪=⎨⎪=⎩∴△ABE≌△DCF(SSS ) ∴∠B=∠C在△ABF 和△DCE中,AB DC B C BF CE =⎧⎪=⎨⎪=⎩∠∠∴△ABF≌△DCE∴AF=DE 【变式题组】01.如图,AD 、BE 是锐角△ABC 的高,相交于点O ,若BO =AC ,BC =7,CD =2,则AO 的长为( )A .2B .3C .4D .5 02.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90°,AE 是过A 点的一条直线,AE⊥CE 于E ,BD⊥AE 于D ,DE =4cm ,CE =2cm ,则BD =__________.\03.(北京)已知:如图,在△ABC 中,∠ ACB =90°,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点E 作AC 的AE第1题图 A BCD EB C D O 第2题图 A C E F BD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B =FC.【例3】如图①,△ABC≌△DEF,将△ABC 和△DEF 的顶点B 和顶点E 重合,把△DEF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 与DF 相交于点O.⑴当△DEF 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 (E )、C 、D 在同一直线上时,∠AFD 与∠DCA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⑵当△DEF 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⑴中的结论成立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解法指导】⑴∠AFD=∠DCA⑵∠AFD=∠DCA理由如下:由△ABC≌△DEF,∴AB=DE ,BC =EF, ∠ABC=∠DEF, ∠BAC=∠EDF ∴∠ABC-∠FBC =∠DEF-∠CBF, ∴∠ABF=∠DEC在△ABF 和△DEC 中,AB DE ABF DEC BF EC =⎧⎪=⎨⎪=⎩∠∠A FE C BDB (E ) OC F 图③ DA∴△ABF≌△DEC∠BAF=∠DEC ∴∠BAC-∠BAF=∠EDF -∠EDC, ∴∠FAC=∠CDF∵∠AOD=∠FAC+∠AFD=∠CDF +∠DCA∴∠AFD=∠DCA【变式题组】01.(绍兴)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CDE=48°,则∠APD 等于( )A .42°B.48°C.52°D.58°02.如图,Rt△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BC≌△DEFB.∠DEF=90°C . AC =DFD .EC =CF03.一张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种三角形纸片,再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摆成如下图形式,使点B 、F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⑴求证:AB⊥ED;⑵若PB =BC ,找出图中与此条件有关的一对全等三角形,E FB AC D G 第2题图并证明.【例4】(第21届江苏竞赛试题)已知,如图,BD 、CE 分别是△ABC 的边A C 和AB 边上的高,点P 在BD 的延长线,BP =AC ,点Q 在CE 上,CQ =AB. 求证:⑴AP =AQ ;⑵AP⊥AQ【解法指导】证明线段或角相等,也就是证线段或角所在的两三角形全等.经观察,证AP =AQ,也就是证△APD 和△AQE,或△APB 和△QAC 全等,由已知条件BP =AC ,CQ =AB ,应该证△APB≌△QAC,已具备两组边对应相等,于是再证夹角∠1=∠2即可. 证AP⊥AQ,即证∠PAQ=90°,∠PAD +∠QAC=90°就可以.证明:⑴∵BD、CE 分别是△ABC 的两边上的高, ∴∠BDA=∠CEA=90°,∴∠1+∠BAD=90°,∠2+∠BAD=90°,∴∠1=∠2. 在△APB 和△QAC中,2AB QC BP CA =⎧⎪=⎨⎪=⎩∠1∠∴△APB≌△QAC, ∴AP=AQ2 1 AB CP QEF D⑵∵△APB≌△QAC,∴∠P=∠CAQ, ∴∠P+∠PAD=90° ∵∠CAQ+∠PAD=90°,∴AP⊥AQ【变式题组】01.如图,已知AB =AE ,∠B=∠E,BA =ED ,点中点,求证:AF⊥CD. 02在墙上,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MA 为am 的倾斜角为75°,如果梯子底端不动,顶端靠在对面的墙上,此时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NB 为bm ,梯子倾斜角为45°,这间房子的宽度是( )A .2a b m +B .2a b m -C .bmD .am03.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中,∠ ABC=∠AED=90°,AB=CD =AE =BC +DE =2,则五边形ABCDE 的面积为__________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海南)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A .72°B.60°C.58°D.50°A EC B A 75° C45° B NM第2题图 第3题图 D02.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是( )A .20°B.30°C.35°D.40°03.(牡丹江)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ODP 的根据是( )A .SASB .ASAC .AASD .SSS04.(江西)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 的是( )A. CB =CDB.∠BAC=∠DACC. ∠BCA=∠DCAD.∠B=∠D=90°05.有两块不同大小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和△BDE,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一起,将它们的一个锐角顶点放在第1题图 aα c c a 50°b 72°58°一起,如图,当A、B、D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E≌△CBDB. ∠ABE=∠CBDC. ∠ABC=∠EBD=45°D. AC∥BE06.如图,△ABC和共顶点A,AB=AE,∠1=∠2,∠B=∠E.BC交AD于M,DE交AC于N,小华说:“一定有△ABC≌△AED.”小明说:“△ABM≌△AEN.”那么()A. 小华、小明都对B. 小华、小明都不对C. 小华对、小明不对D.小华不对、小明对07.如图,已知AC=EC, BC=CD,AB=ED,如果∠BCA=119°,∠ACD=98°,那么∠ECA的度数是___________.08.如图,△ABC≌△ADE,BC延长线交DE于F,∠B=25°,∠ACB=105°,∠DAC=10°,则∠DFB的度数为_______. 09.如图,在Rt△ABC中,∠C=90°, DE⊥AB于D, BC=BD.AC=3,那么AE+DE=______10.如图,BA⊥AC, CD∥AB. BC=DE,且BC⊥DE,若AB=2, CD=6,则AE=_____.11.如图, AB=CD, AB∥CD. BC=12cm,同时有P、Q两只蚂蚁从点C 出发,沿CB 方向爬行,P 的速度是0.1cm/s, Q 的速度是0.2cm/s. 求爬行时间t 为多少时,△APB≌△QDC.12.如图, △ABC 中,∠BCA=90°,AC =BC ,AE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CF⊥AE,垂足为F ,过B 作BD⊥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⑴求证:AE =CD ;⑵若AC =12cm, 求BD 的长.13.(吉林)如图,AB =AC ,AD⊥BC 于点D ,AD 等于AE ,AB 平分∠DAE交DE 于点F, 请你写出图中三对全等三角形,并选取其中一对加以证明.14.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的直角顶点C 放在直线l上,从另两个顶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⑵若DE =a ,求梯形DABE 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DA C.Q P.BDBACEFAEB FDCAE F BDC 15.如图,AC⊥BC, AD⊥BD, AD =BC ,CE⊥AB ,DF⊥AB ,垂足分别是E 、F.求证:CE =DF.16.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⑴阅读与证明: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明它们全等(证明略);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 =A1B1,BC =B1C1,∠C=∠C1.求证:△ABC≌△A1B1C1.(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⑵归纳与叙述:由⑴可得一个正确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如图,在△ABC 中,AB =AC ,E 、F 分别是AB 、AC 上的ABCDA 1B 1C 1D 1点,且AE =AF ,BF 、CE 相交于点O ,连接AO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 .4对B .5对C .6对D .7对02.如图,在△ABC 中,AB =AC ,OC =OD ,下列结论中:①∠A=∠B ②DE=CE ,③连接DE, 则OE 平分∠AOB,正确的是( )A .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03.如图,A 在DE 上,F 在AB 上,且AC =CE , ∠1=∠2=∠3,则DE 的长等于()A .DCB. BCC. ABD.AE +AC0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05.在△ABC 中,高AD 和BE 所在直线相交于H 点,且BH =AC ,则∠ABC=_______.06.如图,EB 交AC 于点M, 交FC 于点D, AB 交FC 于点N ,∠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F第6题图2 1ABCE N M3 21 ADEBCFADECOA E O BFC D第1题图B第2题图第3题图AEFCDBAEBD C=∠2;②BE=CF; ③△ACN≌△ABM; ④CD=D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07.如图,AD 为在△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点F,且有BF =AC ,FD =CD. ⑴求证:BE⊥AC;⑵若把条件“BF=AC”和结论“BE⊥AC”互换,这个命题成立吗?证明你的判定.08.如图,D 为在△ABC 的边BC 上一点,且CD =AB ,∠BDA=∠BAD,AE 是△ABD 的中线.求证:AC =2AE.09.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ACD 内一点,满足AC=AD ,AB =AE, ∠BAE+∠BCE=90°, ∠BAC=∠EAD.求证:∠CED=90°.10.(沈阳)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 和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 落在AB 上,DE 所在直线交AC 所在直线于点F.⑴求证:AF +EF =DE;⑵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ABE D CA BCDE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⑶若将图①中△DBE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 、EF 与DE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解题格式的规范之欧阳治创编

初中数学解题格式的规范之欧阳治创编

初中数学解题格式的规范一、填空题:解答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关于填空题,常见错误或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字迹不工整、不清晰、字符或字母的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等,等号与不等号没写就直接写数据;计算或化简没写最后结果;列代数式没化简;漏写单位;方程的解没写“x=”;函数表达式漏写“y=”,因式分解不彻底等。

二、关于解答题:解答题应答时,学生不仅要提供出最后的结论,还得写出或说出解答过程的主要步骤,提供合理、合法的说明,其次,解答题的考点相对较多,综合性强,难度较高,解答题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结论,还要看其推演和论证过程,分情况判定分数,答题过程要整洁美观、逻辑思路清晰、概念表达准确、答出关键语句和关键词。

比如要将你的解题过程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学生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

如简单几何证明题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丢失得分, 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准确地转移为“文字语言”,尽管学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因此得分少。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对容易题要详写,过程复杂的试题要简写,答题时要会把握得分点。

三、常见的规范性问题1、在做计算题、化简求值、解方程、解应用题时,答题的开始必须写“解”字,然后再根据情况再写:“原式=”、“该式化简为=”、“将x= 代入化简式=”、“原方程=”、“由题意得”等解题提示语。

2、在做几何证明题时,答题的开始必须写“证明”、“由已知得”等文字语言,过程中每一证明步骤后都要用括号将理由写出,不容许跳跃步骤。

最后一定要写出结论来。

如:“因此”、“所以”3、方程(组)的结果一般用解(x1= x2= )表示;不等式(组)的结果一般用解集( <undefinedx< )表示4、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特别是应用题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符合题意的“答”。

超棒超快的数学心算方法)_之欧阳学创编

超棒超快的数学心算方法)_之欧阳学创编

超棒超快的数学心算方法,让你从此不再用计算器_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相加,得数为前积,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相乘,得数为后积,满十前一。

例:15×1715 + 7 = 225 × 7 = 35---------------255即15×17 = 255解释:15×17=15 ×(10 + 7)=15 × 10 + 15 × 7=150 + (10 + 5)× 7=150 + 70 + 5 × 7=(150 + 70)+(5 × 7)为了提高速度,熟练以后可以直接用“15 + 7”,而不用“150 + 70”。

例:17 × 1917 + 9 = 267 × 9 = 63即260 + 63 = 323二、个位是1的两位数相乘方法:十位与十位相乘,得数为前积,十位与十位相加,得数接着写,满十进一,在最后添上1。

例:51 × 3150 × 30 = 150050 + 30 = 80------------------1580因为1 × 1 = 1 ,所以后一位一定是1,在得数的后面添上1,即1581。

数字“0”在不熟练的时候作为助记符,熟练后就可以不使用了。

例:81 × 9180 × 90 = 720080 + 90 = 170------------------7370------------------7371原理大家自己理解就可以了。

三、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相乘被乘数加上乘数个位,和与十位数整数相乘,积作为前积,个位数与个位数相乘作为后积加上去。

例:43 × 46(43 + 6)× 40 = 19603 × 6 = 18----------------------1978例:89 × 87(89 + 7)× 80 = 76809 × 7 = 63----------------------7743四、首位相同,两尾数和等于10的两位数相乘十位数加1,得出的和与十位数相乘,得数为前积,个位数相乘,得数为后积,没有十位用0补。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之欧阳法创编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之欧阳法创编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

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

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

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

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88元5、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A)5种(B)6种(C)8种(D)10种。

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9、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八年级 奥数 专题 超级资料之欧阳语创编

八年级 奥数 专题 超级资料之欧阳语创编

目录本内容适合八年级学生竞赛拔高使用。

注重中考与竞赛的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在中考中难以上题、奥赛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和提高。

本内容难度适中,讲练结合,由浅入深,讲解与练习同步,重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另外在本次培训中,内容的编排大多大于120分钟的容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层次,由任课教师适当的调整顺序和选择内容(如专题复习可以提前上)。

注:有(*) 标注的为选做内容。

本次培训具体计划如下,以供参考:第一讲如何做几何证明题第二讲平行四边形(一)第三讲平行四边形(二)第四讲梯形第五讲中位线及其应用第六讲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七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第八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第九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讲专题复习一:因式分解、二次根式、分式第十一讲专题复习二:代数式的恒等变形第十二讲专题复习三:相似三角形第十三讲结业考试(未装订在内,另发)第十四讲试卷讲评第一讲:如何做几何证明题【知识梳理】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

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

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竞赛解题方法归纳
一、代数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1)利用韦达定理
(2)利用二次函数图像
2、一元二次方程整数根
(1)判别式(令2p =∆,利用平方差公式算出整数根)
(2)韦达定理(两根均为整数)
(3)参数分离法(参数为一次的时候且可以利用整除解决问题) (4)因式分解法 3、绝对值方程
(1)零点分段法
(2)绝对值不等式 (b a b a b a +≤+≤-)
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时候可以利用两边平方法。

二、几何
三角形的五心(内心、外心、重心、垂心、旁心) 全等相似
边角转换器:等边三角形 , 锐角三角比(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比例线段: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角元塞瓦定理
面积问题:共边比例定理共角比例定理正弦面积公式海伦公式
添辅助线方法:
三角形:倍长中线利用角平分线翻折构造外心构造中位线
梯形:添平行线添垂线延长两腰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三、求最值(一定要写出取到最值时,x,y分别满足的条件!)
设所求代数式为t,然后通过代入,计算判别式等求出t 的范围。

把所求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先求出最值n,构造一个n的特例,再证明n-1不能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