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腹膜后位阑尾炎20例分析

腹膜后位阑尾炎20例分析
【关键词】腹膜后位;阑尾炎;20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072-02
腹膜后位阑尾炎在临床一般较为少见,患者在患病后,通常表现为腹痛、乏力,由于临床表现一般较为明显,患者在患病后能够及时就诊。但是腹膜后位阑尾炎属于阑尾炎,在临床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容易与其他类型的阑尾炎混淆,造成误治情况的发生[1]。在临床,腹膜后位阑尾炎一般采用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必须要早发现、早治疗。本文通过分析20例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现报告如下:
【参考文献】
[1]司徒升,余建雄,周沛华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阑尾系膜的不同处理方式[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4(1):29-32.
[2]李振洪,黄显实,黄文文等.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阑尾切除术280例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11(2):159-160.
[3]刘德忠.腹膜外位阑尾炎17例诊治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10):176.
[4]王立国,王瑞宽.阑尾炎并发腹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3):250.
[5]吕雅赐,熊艳.23例盲肠后位阑尾炎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2):197.
1.2方法
20例患者由于在术前均未明确诊断为腹膜后位阑尾炎,所以没有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而采用右腹直肌旁切口的患者为8例,其他12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采用麦氏点切口。在手术过程中发现有9例患者的阑尾部分位于腹膜后,其他11例患者的阑尾全部位于腹膜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6例,化脓性阑尾炎为10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为6例。所以患者均采用将腹壁隔层切开,然后进入腹腔寻找阑尾的方法。当为找到阑尾时,则在盲肠周围1cm处切一个弧形切口,将腹后壁间隙和腹膜进行钝性分类离,找出盲肠并提起即可见到阑尾,然后将阑尾进行切除,在手术中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的髂内外动静脉和输尿管不受损害,需要置引流管的应在手术部位放置。

腹膜后病例-讨论

腹膜后病例-讨论

类似病例的治疗经验分享
01
02
03
04
病例一
患者A患有相似的腹膜后疾病 ,采用某治疗方法后取得良好
效果。
经验分享
该治疗方法对于类似病例具有 较好的疗效,可优先考虑使用

病例二
患者B患有相似的腹膜后疾病 ,采用某治疗方法后效果不佳

经验分享
该治疗方法对于类似病例可能 不适用或效果不佳,需谨慎使
用。
05 总结与展望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试验
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在腹膜后肿瘤治疗中 的效果和安全性。
对患者的建议
1 2
定期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腹膜后 肿瘤。
选择正规医院
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确保得到专业的诊断 和治疗。
3
积极配合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 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内分泌系统受影响
腹膜后病例可能影响内分 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如肾 上腺疾病等。
鉴别诊断
腹部其他疾病
腹膜后病例需要与腹部其他疾病 进行鉴别诊断,如腹部炎症、腹
部肿瘤等。
全身性疾病
腹膜后病例还需要与全身性疾病进 行鉴别诊断,如风湿性疾病、血液 系统疾病等。
其他腹部手术史
腹膜后病例的患者可能存在腹部手 术史,如剖腹产、胆囊切除术等, 需要注意病史的询问和鉴别。
03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
激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敏感抗生素,用 于控制感染。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课件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课件
左侧胸痛,与呼吸 有关
发热
体温最高达39℃, 持续5天
呼吸困难
活动后明显,休息 后缓解
肺部听诊
双肺呼吸音粗,未 闻及干湿啰音
初步诊断与检查
初步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
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片、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
0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起源于腹 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 肝、脾等器官来源的肿瘤。
感谢观看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占全身肿瘤的0.07%-0.2%。
年龄与性别分布
地域与种族差异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情况在不同 地区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与地 域和种族的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有 关。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段,但多见于40-60岁人群,男女发 病比例相近。
课件
• 病例介绍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方案 • 病例讨论
01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年龄:35岁
性别:男
患者基本信息
籍贯:北京 职业:IT工程师
婚姻状况:已婚
患者基本信息
家庭成员:妻子、女儿
家族史:无
病史:无
症状与体征
咳嗽
干咳,无痰,夜间 加重
胸痛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对可能 的疾病进行鉴别和排除的过程。
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 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用药史 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鉴别诊断对于一些症状相似但病 因不同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可 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摘要:一、病例概述二、病例分析1.临床表现2.检查结果3.诊断依据三、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2.中医治疗四、病例讨论1.病因分析2.诊断和鉴别诊断3.治疗方案选择4.预防措施五、总结正文:一、病例概述患者,男,45 岁,因呕吐、腹痛入院。

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入院时症状明显,表现为持续性呕吐,腹痛剧烈。

二、病例分析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和胆汁,伴有腹痛,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上腹,疼痛性质为持续性,疼痛程度剧烈。

2.检查结果体格检查: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提示腹腔内积液。

3.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结合病史,考虑诊断为呕吐腹膜炎。

三、治疗方案1.西医治疗采用抗感染、补液、止痛等治疗。

选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同时给予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剧烈的腹痛,可以给予止痛药。

2.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为主,可以采用中药煎剂口服,如黄连解毒汤、五味龙葵散等。

四、病例讨论1.病因分析呕吐腹膜炎的病因较多,常见的有化学性刺激、物理性损伤、感染等。

本例中,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可能是由于胃炎引起的化学性刺激导致的腹膜炎。

2.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病史。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引起呕吐、腹痛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急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

3.治疗方案选择对于呕吐腹膜炎,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结合病因、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本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4.预防措施预防呕吐腹膜炎的发生,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化学性刺激和物理性损伤,及时治疗胃炎等原发病。

五、总结呕吐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治疗方案多样,需要结合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本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大量输血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病例讨论

需要大量输血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病例讨论
现肝脏大部分被肿瘤侵犯,膈肌受累,术野始终大量出血。
麻醉管理
大出血的抢救目标是什么? 大出血抢救的首要目标是维持循环容量(补液),第二目标是保持血氧携带
能力(输红细胞),第三目标是恢复凝血和内环境稳定(早期血浆、冷沉淀 和血小板治疗)。决定患者存活最重要因素是控制出血,在麻醉医师进行大 量输血的同时,需要外科医师尽快控制导致大出血的因素。
麻醉管理
➢ 该患者目前Hb为67 g/L,POTTS评分为6分,是否输血还需了解手术进程。 若此时手术即将结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较平稳,可暂时观 察而不输血;但该患者此时手术刚开始,且询问外科医师,估计进一步失血 量不会少于1200 mL。成人每失血400 mL约相当于Hb水平下降10 g/L,继 续失血1200 mL而不补充红细胞,则该患者的Hb将降至37 g/L,因此该患者 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
Hale Waihona Puke 需要大量输血的 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的
麻醉管理
0330病例讨论
病例介绍
患者女,44岁,55 kg。
因“右肾切除术后6年,发现右上腹及右下腹外侧包块伴胀刺痛2年”入院。
病程:患者6年前因“右肾癌”行右肾癌根治术。2年前发现右上腹及右下腹外侧包块, 质硬。在当地医院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示: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性囊实性占位。 考虑诊断为右侧腹膜后恶性肿瘤转移,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无改善,此后出现右 侧上、下腹间断性胀刺痛,未予处理。1年前右侧上、下腹间断性胀刺痛加重,腹部彩 超示:肝后方巨大囊性包块,肝弥漫性改变。于当地医院行肝脏介入治疗、腹膜后穿刺 冰醋酸注入治疗后好转。患者20 d前上述症状复发,CT、磁共振成像(MRI)提示: 腹膜后占位,大小约28 cm×25 cm,考虑为右肾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肝右叶异常信号、 考虑转移。门诊CT示:肾肿瘤术后,原右肾区域及肝右叶各有一个巨大囊实性肿块,其 内有陈旧性出血;盆底少量积液;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多、稍大;右膈升高,右侧腹腔 少量积液;右肺下叶部分受压不张。

唐微艳弥漫性腹膜炎病例讨论

唐微艳弥漫性腹膜炎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1.患者,男,61岁,体重55kg 身高167cm2.主诉和现病史:患者5月16日系“右上腹疼痛18小时入院”,呈持续性绞痛,无右侧腰背部放射,无畏寒发热,无眼黄尿黄。

初诊:胆囊炎,腹痛待查,收入肝胆外科。

予抗感染、解痉止痛、制酸等对症治疗。

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5月28日出现下腹部腹膜炎征象,行腹穿抽出大量黄色脓液,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黄色浑浊脓液约1800ml,肠管等腹腔内脏器充血水肿,表面可见大量脓苔,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粘连处质硬。

术后诊断:弥漫性腹膜炎。

考虑病情危重,术后转入ICU。

在ICU给予抗感染,补液及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于6.1转入我科(胃肠外科)。

转入时患者T37.4℃,神志清楚,鼻导管吸氧,氧饱和度99%,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血压110/70mmHg,心率8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引流管3根,引流通畅,切口辅料覆盖,少量渗出,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生化:总蛋白35 g/L白蛋白16.2g/L 葡萄糖20.34mmol/l 钙 1.75 mmol/l 磷0.68 mmol/l C反应蛋白195.80mg/l 血常规:WBC 8.7*109/L N%89.4 L Y 0.6*109/L Rbc 2.46 *1012/L Hb74 g/L Hct 23.7%。

转科诊断:弥漫性腹膜炎,腹痛待查,糖尿病,低蛋白血症。

既往病史:11年前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

有糖尿病病史5-6年,自行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血糖控制不佳。

2年前行胃癌根治术。

主要用药史:辅助检查:6.1CT提示:1.左肺上叶纤维钙化灶2.两侧胸腔积液,两肺下叶部分萎限3.腹腔大量积液,少量积气。

6.1痰培养:正常菌群菌生长6.2尿培养:真菌培养两天未生长6.4穿刺液: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泛耐药菌。

生化和血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最高体温表血糖监测记录表药物治疗日志2013.6.1(D1)患者今日由ICU转入我科,系“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后第四日,腹部引流管3根,引流通畅,切口辅料覆盖,少量渗出,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泌尿系及腹膜后病例讨论

泌尿系及腹膜后病例讨论

case1 Castleman’s Disease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非干酪性淋巴结增殖性疾病。病理上分为透明血管 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临床分为局限型和多中心型
影像: 透明血管型常为单发类圆形肿块,光滑界清,密度较均,钙化少见, 典型为中央分支或簇状。MRI抑脂T2WI稍高信号,同肾髓质。动脉期 明显强化,与腹主动脉同步,并延迟强化,偶见包膜强化 浆细胞型多发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无坏死出血或融合,中度并 延迟强化。
泌尿系及腹膜后病例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 科
c41岁 主诉:“发现左肾上腺肿瘤1周” 现病史:患者1周前因糖尿病至当地医院检查,B超发现左侧
肾上腺肿物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170/110mmHg,口服拉西地平、 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螺内酯等 药物,血压控制可
case1
影像表现-MR
case1
影像表现-MR
case1
影像表现-MR
case1
影像表现-MR
case1
影像表现-MR
case1
请分析MR征象 请根据现有CT及MR征象做出新的判断 两个病灶定位、定性(一元论or二元论)
case1
影像表现-US
case1
术中所见
case1
根据超声、术中所见及经过, 是否改变或调整诊断?
case1
皮质腺瘤
影像: 功能性皮质腺瘤瘤体多较小,含丰富脂质成分,CT平扫低密度 (通常小于10HU,可小于0HU),少见坏死囊变出血钙化
MRIT1WI等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反相位信号较同相位衰减, DWI扩散受限不明显。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快速强化,延迟期造 影剂廓清迅速

腹膜后巨大肿瘤一例病例讨论

腹膜后巨大肿瘤一例病例讨论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临床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针吸细胞学检查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常见的临床诊疗手段
超声检 查
MRI 泌尿系 造影
病理学检 查(金标 准)
胃肠钡 剂检查 CT /增 强CT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血管造 影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术前评估要点
因此,术前通过细致全面的影像学检 查,如B超、CT扫描、MR I和血管造影等,可以准确判断肿 瘤的大小、边界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术前动静脉造 影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给术者提供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和受 累情况,而且还为术中能否保留某些重要血管提供决策根 据;通过血管造影,我们还可以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发现 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血管栓塞,这不仅有利于肿瘤的切 除,还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输血量。
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肿瘤来源
1、来自胚胎生殖泌尿残留组织(畸胎瘤 、绒毛膜上皮瘤 、内胚窦 瘤 、 浆液性囊肿和黏液性囊性瘤、子宫内膜瘤及Mullehan管囊肿 、 脊索 瘤) 2、来自间叶组织(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 纤维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间叶性软骨肉瘤 间皮肉瘤、未能分类的软组织肉瘤 、血管肉瘤、恶性神经鞘瘤 ) 3、来自神经组织 (来源于体神经(脊神经):神经鞘瘤 和恶性神经 鞘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肉瘤 、来源于交感神经:神经母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黄疸,无恶心、呕吐,稍有腹胀,发病后予以抗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呕吐腹膜炎病例讨论记录范文【原创实用版】目录1.病例概述2.呕吐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3.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5.病例讨论和总结正文一、病例概述患者,男,45 岁,因持续性上腹疼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入院。

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体温高达 38.5℃,血压偏低。

既往史无特殊,家族史无明显遗传疾病。

二、呕吐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1.持续性上腹疼痛:患者入院时主诉持续性上腹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疼痛范围广泛,无明显局部压痛。

2.呕吐:患者入院前已呕吐多次,呕吐物多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无胆汁和血液。

3.发热:患者入院时体温高达 38.5℃,为发热的主要原因。

4.其他症状:患者还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三、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1.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诊断为呕吐腹膜炎。

2.鉴别诊断:需要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肠梗阻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腹部 B 超、血常规等,可明确诊断。

四、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1.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止痛、补液等措施。

具体用药为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甲硝唑抗原虫,地塞米松抗炎,同时给予补液、止痛等支持治疗。

2.效果评估: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上腹疼痛减轻,呕吐次数减少。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病例讨论和总结1.病例讨论:呕吐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感染、化学刺激等。

本病例中,患者出现呕吐、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经诊断为呕吐腹膜炎。

治疗方案采取抗感染、抗炎等措施,疗效明显。

2.总结:对于呕吐腹膜炎患者,要尽早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病例讨论-后腹膜占位

病例讨论-后腹膜占位

病例讨论-后腹膜占位这个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病例,因为本来后腹膜占位的病例就少,再加上这个病例的病理特点,故写下这个讨论。

病史资料患者为中年女性,主诉:突发右下腹闷痛伴双侧腰部酸胀不适4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下腹闷痛,伴双侧腰部酸胀不适,无伴尿频、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明显发热、消瘦等,无恶心、呕吐,无低热、盗汗,无头晕、心悸、气促等。

行阑尾及子宫双附件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行泌尿系B超示: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左腹膜后占位(低至无回声包块),并进一步行上腹部CT平扫。

拟“左腹膜后占位”收治入院,予以肾脏CT直接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增强检查。

静脉泌尿系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产后9个月,已停止哺乳,月经尚未恢复。

自诉入院前20余天有“感冒”史,无发热。

入院后第二天出现发热,最高达39.3度,胸片及血常规未见异常。

体查:生命体征正常,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及肿物,双肾区无叩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正常、CEA、AFP、CA199、CA153正常,CT、MRI 如图,见附图。

讨论:占位可能的来源、性质?肿瘤与肾、腹主动脉血管关系?是否可能切左肾?影像特点:肿瘤边界清楚,位于左肾蒂前方,与胰体、左肾界限明显。

肿块实性为主、少量钙化、无明显分叶或囊性变,与主动脉及腰大肌无明显浸润,增强后有较明显强化。

左肾上腺显示不清,右肾上腺可见----腹膜后肿瘤,考虑左肾上腺来源?或腹膜后原发性神经源性占位病变。

不考虑继发转移。

肿瘤推压左肾,并使左肾静脉显著延长,而肿瘤主体位于左肾动脉下方、左肾静脉后下方----不支持肿瘤来源于左肾上腺。

思路:对于肿瘤诊断如果能明确的做出三定,即定位、定性、定量,才可很好的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就本例患者,分析如下:定位:定位为左侧腹膜后肿瘤没有问题,肿瘤具体位于左肾的前方,左肾被向后、向外挤压,但上下位置没受到影响;胰尾及左肾静脉的下方,左肾静脉似被包绕;内侧在腹主动脉的前外方,界限清晰,也未见淋巴结肿大。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ppt课件

病例讨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ppt课件
发病机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生可能与腹膜 后组织的异常增生、分化、代谢等因 素有关,也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 异常等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因肿瘤大小、位置、性质等因素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消 化系统症状等。
诊断方法
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病理组织 学检查等。通过综合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后续的治疗提 供依据。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目前,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其他治疗手段
放疗
放疗可以作为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辅助 手段,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症状或控 制肿瘤的生长。
热疗
热疗是通过物理方法将肿瘤局部温度 升高,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热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 放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出血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对患者和家属的指导和建议
01
02
03
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知 识和治疗方案,提供心理 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 绪。
健康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义和分类
定义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不包括腹膜、肝脏、胰腺和脾脏等器官的肿瘤。
分类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其中良性肿瘤占多数,但恶性腹膜后肿瘤的发病率更高 。

腹膜后病例讨论

腹膜后病例讨论

临床上有非特异性背痛腹痛,身体不适和体重下 降
好发于大血管周围为本病的特点,一般不累及主 动脉后壁
病理:反应性的炎性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手术 为灰白色质硬的纤维斑块
腹膜后纤维化
病变范围:多位于中央,肾水平下方,达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包绕而不是推移邻近器官:输尿管、下腔静脉、主动脉、胰
腺、肠系膜等 CT平扫:边界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 CT增强检查:明显强化或不均匀中度强化(视其成分有别),
腹膜后其他病变
脓肿:
继发于胰腺脓肿、十二指肠或结肠破裂 中心囊变坏死呈低密度,环状强化
反应性或肉芽肿性淋巴结增大 慢性期血肿
病理: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
肿瘤
原发肿瘤 继发肿瘤
炎性病变 其它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
下肢脂肪肉瘤腹膜后转移
病例资料1
女,40岁 发现腹部肿物3 PE:脐周可及约6cm×5cm×4cm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
移动性欠佳 B-US示:腹膜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的下腔静脉、腹主动
脉周围均可见界限清楚的条索状中等回声肿物,范围至双 侧髂总动静脉延续至髂内动静脉水平,双侧肾动脉未累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T平扫
CT增强检查
病例资料2
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恶性淋巴瘤
小结
腹膜后肿块在鉴别诊断中应包括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
病史、病因 影像学表现:具一定特征性
范围:肾水平之下,达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包绕邻近血管(无移位)和器官 强化
激素治疗有效
男,66岁 贫血,右上腹疼痛
平扫
强化
鉴别诊断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间隙肿瘤

病例讨论-腹膜后肿物

病例讨论-腹膜后肿物

14
• 11:50 BP突然下降,手术医师告知肿瘤已被切除。 • BP进一步下降,SBP进行性下降到30mmHg。 • 全力输液(四路输液),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去
甲肾上腺素。 • 12:25,BP:95 /55mmHg,HR:95bpm。 • 在此期间暂停手术。 • 血气4。Cvp:5~10cmH2O。
15
血气4 12:07
• • • • • •
pH:7.38 pCO2 :38 PO2 : 181 Na+ :138 K+ :3.6 Ca++ :0.93
• • • • • •
Lac :5.7 Hct :24 HCO3- :22.5 BE : -2.6 SO2 :100 Hb :74
• Glu :13.9
105/65mmHg。 血气7 15:20 停止静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16:00 带气管导管入ICU病房。 在ICU病房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第二天回病房, 现已经痊愈出院。
20
血气7 14:37
• • • • • •
pH:7.37 pCO2 :47 PO2 : 41 Na+ :137 K+ :3.9 Ca++ :1.28
30
• • • • • •
Lac :3.6 Hct :27 HCO3- :27.2 BE : 1.9 SO2 :74 Hb :84
• Glu :6.3
21
• 麻醉时间(麻醉开始到离开手术室)6:40 • 共计输入NS 2,500ml、勃脉力 2,850ml、
赫丝300ml、佳乐施1,000ml、盈源500ml、 红细胞2000ml、血浆450ml、合计9,600ml。 • 手术失血约为1200ml。 • 尿量1000ml。

腹膜后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讨论PPT课件

腹膜后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讨论PPT课件
腹膜后非典型性孤 立性纤维性肿瘤病 例讨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例概述 • 病理学特征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治疗方法和效果 • 病例讨论和总结
01
CATALOGUE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年龄:45岁
02
患者性别:男
03
患者职业:工人
04
患者病史:无特殊既往病史
初步诊断和检查
手术切除的缺点是可能存在较高 的复发风险,需要定期进行复查
和随访。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作为手术切除的 辅助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抑制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肿 瘤的大小和范围,降低手术难 度和风险。
药物治疗的缺点是效果不持久 ,需要持续用药并定期评估疗 效,同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 毒性反应。
肿瘤结构
肿瘤组织结构多样,可由致密的 梭形细胞束组成,排列呈编织状 或旋涡状排列,细胞大小、形态 、染色深浅不一。
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
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肿瘤细 胞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可表达CD34 、CD99等标记物。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非典型性孤 立性纤维性肿瘤与其他腹膜后肿瘤, 如脂肪瘤、平滑肌瘤等。
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和评价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免疫 治疗等,但目前对于腹膜后非典型性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评价 存在争议。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目 前还在临床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 研究和评估。
放疗和化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缓解症 状和延长生存期,但同时也存在较大 的毒性和副作用。
05
CATALOGUE
病例讨论和总结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10例的诊治体会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10例的诊治体会
2讨论
2.1创伤诊断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是腹膜后脏器、组织、血管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它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故又称为混合型、腹膜后血肿,处理此类病人时往往注重于其他致伤脏器症状的诊断治疗,而忽视腹膜后血肿的诊断。据本组病例所见,最多为合并骨盆、后尿道、膀胱损伤,亦常因合并脏器损伤而施行探查手术,此型一般能明确诊断,不至于误诊,而对不伴其他脏器伤的腹膜后血肿称为单纯型,一般单靠致伤病史、体检及临床手段多难以确诊。对此类病人,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一旦病人血压进行性下降、脉率加快、血红蛋白渐进性下降,即应安排手术治疗。若对单纯型腹膜后血肿认识不足,或误诊为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势必导致不必要的手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0~60岁,其中20~45岁青壮年8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及坠落伤2例,其中闭合性损伤7例,开放性损伤3例。损伤部位:侧腹部1例,腰背部5例,会阴部3例,臀部1例。合并损伤:骨盆骨折4例,肾损伤1例,后尿道、膀胱损伤3例,肠道损伤1例,脊柱骨折1例,临床表现:腹痛5例,腹胀1例,腹肌紧张2例,腰背痛2例,血压下降5例,脉搏>100次/min4例,血红蛋白降低者5例。
腹膜后血肿除中央型外。在受伤后,腹膜后的出血是渐进性发展,早期多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若腹膜后血肿范围广泛而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其临床主要表现形式是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腹膜刺激征。本组10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致伤的原因、部位、合并损伤脏器不同,伤后的早期、晚期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所以决不可囿于某一临床症状表现而延误诊断治疗。一定要结合详细的损伤病史、综合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全面的化验检查结果,详尽分析以明确诊断并给予恰当、适时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检查
病例资料2
男,66岁 贫血,右上腹疼痛
平扫
强化
鉴别诊断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间隙肿瘤
原发肿瘤 淋巴瘤 转移瘤
腹膜后其他病变
腹膜后纤维化
病因不明
特发性(70%) 继发性(30%):与某些药物(甲基麦角新碱)、邻近炎性
病灶、创伤、肿瘤、动瘤手术等有关
发病率:1:200000。男性多见,40-60岁
腹膜后淋巴瘤
多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并存盆腔、肠系膜、纵隔或表 浅部位的淋巴结增大及脾受累
可单独发生 CT:软组织密度,可融合,坏死囊变多见,轻度强化 邻近血管及器官可被推移或包绕
腹膜后转移瘤
多见于腹主动脉旁,单发或多发结节,边缘清楚, 可融合呈分叶状
CT平扫:软组织密度,密度可不均 CT增强检查:轻度或明显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腹膜后病例讨论
病例资料1
女,40岁 发现腹部肿物3年余 PE:脐周可及约6cm×5cm×4cm肿物,边界清楚,无压痛,
移动性欠佳 B-US示:腹膜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的下腔静脉、腹主动
脉周围均可见界限清楚的条索状中等回声肿物,范围至双 侧髂总动静脉延续至髂内动静脉水平,双侧肾动脉未累及
CT平扫
临床上有非特异性背痛腹痛,身体不适和体重下 降
好发于大血管周围为本病的特点,一般不累及主 动脉后壁
病理:反应性的炎性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手术 为灰白色质硬的纤维斑块
腹膜后纤维化
病变范围:多位于中央,肾水平下方,达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包绕而不是推移邻近器官:输尿管、下腔静脉、主动脉、胰
腺、肠系膜等 CT平扫:边界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 CT增强检查:明显强化或不均匀中度强化(视其成分有别),
腹膜后其他病变
脓肿:
继发于胰腺脓肿、十二指肠或结肠破裂 中心囊变坏死呈低密度,环状强化
反应性或肉芽肿性淋巴结增大 慢性期血肿
病理: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
肿瘤
原发肿瘤 继发肿瘤
炎性病变 其它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
下肢脂肪肉瘤腹膜后转移
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恶性淋巴瘤
小结
腹膜后肿块在鉴别诊断中应包括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
病史、病因 影像学表现:具一定特征性
范围:肾水平之下,达髂总动脉分叉水平 包绕邻近血管(无移位)和器官 强化
激素治疗有效
显示血管及邻近器官包绕
原发腹膜后良性肿瘤
一般特点:边界清楚 脂肪瘤:脂肪性低密度 畸胎瘤:呈混杂密度(低密度脂肪,水样低密度、软组
织密度及高密度钙化)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副神经节瘤 囊实性,实体部分可强化
原发腹膜后恶性肿瘤
一般特点:不规则形,侵袭性生长,密度不均,不均一强化 脂肪肉瘤:以软组织密度为主,可含有脂肪性低密度 平滑肌肉瘤:易坏死囊变 神经母细胞瘤:常有斑点状钙化,见于婴幼儿或儿童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