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文档资料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在九十年代初期,《文化苦旅》一书成为中国大陆乃至海外十分著名的畅销书,余秋雨也因此而十分著名,当时也因为《文化苦旅》的出现而掀起了一股散文热,这不得不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仅让当时许多学者所钦佩,而且当时上许多的劳动者也接受它,它以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艺术突破了当时中国当代的散文创作,无论是从题材上来讲,还是从具体的内容来讲,都开创了散文历史上的先河。
、《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余秋雨,生于1946 年,浙江余姚人,中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
他在家乡的一个小学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在小学毕业后就到了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校期间她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后来又当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
他的著有理论专著有《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以及《艺术创造工程》等。
《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出版,时风靡海外。
二、《文化苦旅》内容简介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他自己化身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位传统的“导游”,以其独特的风格与语言魅力,向读者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文人的事迹、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一些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等,例如:古代诗人所写的《江南小镇》《白发苏州》等触摸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背后的文化底蕴,将江南独具魅力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柳宗元、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一些历史上十分有名的风流文人,将他们的事迹详细地记录在书内,以讴歌古代诗人美好的思想品德与高尚的节操,当然还有命运十分坎坷的酒公、任劳任怨的信客、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以及温柔善良的女老师等都包含在内,其内容不仅生动,而且所覆盖的范围也十分之广,内容也十分之多。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通过对社会上人们常常见到的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散文式的描述,在人们欣赏其本身语言魅力的同时,也暗含着许多人生上的意义以及一些社会上的现实,每当读者读到此处时无不让人深思。
品味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品味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文化苦旅》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包含了思想与内涵的散文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苦旅》的出版发行,就像一枚石子投入到安静的湖面,打破了文化界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
不管是其内容或题材,还是语言的应用技巧而言,《文化苦旅》都是对当代散文的超越,同时也在散文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文化苦旅》以其自身独有的风格,以中华璀璨文化和悠久历史为主要背景,将传统文化通过诗歌或散文的形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阅读它,犹如品尝了一场宏大的文化盛宴,下面我们对《文化苦旅》的主要文化内涵和艺术意蕴展开了分析。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散文说到底即是语言的艺术,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并未进行华丽辞藻的堆砌,也不像葡萄酒那样引人入胜,但细细品读起来却并不会觉得它是平淡无味的,《文化苦旅》的文字就如同一席清泉,让人容易接近又能够激发出内心的思考,这是很多散文家无法做到的。
这部作品中虽然议论性内容占多数,但并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理解,余秋雨在论述过程中常常会融入一些抒情的话语,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深刻的意蕴,同时语言幽默有趣,让人能够耐心的读下去。
如《白发苏州》中,他用一种幽默的风格写下:“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如此的行文风格可以说开辟了一种新的散文创作范式,因此此书在首次出版后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和欢迎。
《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还表现为书中所描绘的并非是“死物”,而是具有生命力的。
余秋雨非常善于將自己的情感与那些沙漠、山水和古迹联系起来,这些经过千百年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物象,因为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而具有一种灵性之美,让我们能够想象这些景观并非离我们太过遥远,而是真真切切的能够体会到。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这即是作者情感的隐形表露,余秋雨先生写下的文字好像是历经了喧嚣到寂寞的旅行,带给读者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文化苦旅》点评
《文化苦旅》点评
《文化苦旅》是一部独特的散文集,由当代作家余秋雨创作。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文化思考、优美的文字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首先,从文化思考的角度来看,《文化苦旅》展现了余秋雨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热爱和深刻理解。
他通过对中国各地的山水风物、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进行深入描绘和探讨,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同时,余秋雨还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他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独特见解,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深刻思考。
其次,从文字表达的角度来看,《文化苦旅》展现了余秋雨卓越的文学才华。
他的文字优美而富有感染力,既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又能够深入浅出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等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韵味和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此外,《文化苦旅》还展现了余秋雨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现实的关怀和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
涵,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总的来说,《文化苦旅》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思考和优美文字表达的散文集。
它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描绘和探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分析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分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对散文语言的运用是比较独特的,走出了传统的思维束缚,打破传统散文的语言运用,从文学走向了文化领域。
运用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语言,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借用叙事和议论手段抒发出来。
在遣词造句方面,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行文气势磅礴,将一些道理借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体现出来。
[1]无论是在叙事方面还是抒情方面,都表现出来较强的叙事特征,而且通过文化意识和文化反思,去追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人生的真谛。
在《文化苦旅》中,主要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抒情与议论手段相结合散文是一种作者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情感,借用文学手段表现出来的文学形式,体裁较为灵活。
其语言特征主要是见微知著,这是散文在选材立意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但是余秋雨的散文相对来说有所不同,他的散文在抒情方面是隐性的,大都将抒情的语言融于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抒发情感和议论叙事进行有机结合。
在《文化苦旅》中,很少有对山水景色直接具体的描述,而是借助议论的手段,人为地勾勒出一幅深沉浓郁的人文情景,从而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议论和想象,使得读者被文章的情绪所感染。
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作者经常将自己的情感内敛,通过叙事和议论的手段去抒发自身情感。
如《道士塔》中对中国官员生活的描写,官员奢侈豪华的生活,在书房中通过推测土经文的书写朝代来展现他们的文化,在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愿意吃苦也要偷运中国文物时,官员却在客厅中喝茶。
在原文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作者没有明显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但通过字里行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态度,通过抒情散文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民族意识,历史忧患意识以及生命意识,而且对读者起到了感染作用。
[2]作者用散文的语言来表述哲理问题,将理智的议论与感性的抒情手段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二、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在《文化苦旅》中,作者笔下的辞藻是丰富多彩的,流露出浓厚的诗意。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赏析,是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希望大家喜欢!《文化苦旅》简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的作品,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
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此书通过中国大陆的自然景物描写一代中国人心灵的纠结。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美学的书,深入浅出,用干净漂亮的白话文字,来描述中国深沉的文化,以及抒发自我的情感。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
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
此书中有提到的景点有很多,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作者不同的感触和震撼。
他触碰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见证自己国家一路走来深刻的历史痕迹。
其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作品赏析:《文化苦旅》是一本著名的文学作品,相信我们很多人都阅读过,它是余秋雨老先生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其中包含了历史、文化散文,还有的就是一部分回忆性散文。
“文化苦旅”,就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中一个“苦”字,抒发了余老对中华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传神逼真地透露出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细细品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部“苦涩的”文化史。
余老先生,1946年出生于浙江,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史学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
对于作者余秋雨先生,我们就不多作介绍。
余老先生《文化苦旅》一书,是一部游记类的散文,与他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比起来,其中的经历并不是那么的惊险,也并不像《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里的亲身涉险,用平和的'心和舒缓的游历,缓缓道出了中华文化的悠远和深意,作者鲜明地写出了文化的深刻内涵,用细腻的笔触把文化刻录的淋漓尽致。
文化苦旅艺术特征总结(通用3篇)
文化苦旅艺术特征总结(通用3篇)文化苦旅艺术特征总结第1篇他善于把情感的潜流深藏于叙事之中,把娓娓的叙述语言打造成两层空间,从而形成艺术的张力,辐射出巨大的历史内涵。
例如:“一架架的书橱空了,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
”钱小姐的目光,黄先生的脚步,偷儿吐出的枣核,碰撞在一座楼板上,这里包含着天一阁历史行进中多少的辛酸。
又如《吴江船》中这两段文字:此时此刻,世界各国的同龄人都在干什么呢?他们在中国可能的竞争者们现在正在苦思着一个旷古难题:湿棉衣哪一天才能干?湖水轻抚着我,我把自己消融在湖水中。
我们这一代命贱,干了那么重的活,一入水仍然满身精力充沛。
游得很远了,双眼贴着湖水环顾,这儿只有我一人,赤条条的,自由自在。
不是洗澡,不为锻炼,不在比赛,只是玩乐。
此时此刻,四肢全属自己,连生命也掌握在手中。
像春蛙,像蝴蝶,像海豚,却又什么都不像,只像人,真正像个人了,以自由和健康,与山水和谐。
他善于把对于生活底蕴的静观默察和深思熟虑,用既形象化又抽象化的方法,炼就各式各样的警句。
“只有远远高于现实的构建,才有能力召唤后代。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等等,这些语言的珍珠,是哲理的灵光,是智慧的火花,足以恒久地照亮读者的内心世界。
他对于语言的运用,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语言的表现方式常随着文章的体裁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语体和文体相一致,造成一种特殊的气场。
在《都江堰》一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性的语言结构方式。
如:“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命令,智慧、仁慈、透明。
”“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2024年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3篇)
2024年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以余秋雨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文化的价值、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等方面的课题。
在读完该书后,我深受启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出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就会变得病态和空洞。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他也警告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其次,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探讨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他指出,一个民族要有自信,首先要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并且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他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中国的文化本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应该积极弘扬我们的文化优势,让世界更加了解和尊敬中国文化。
再次,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谈到了文化传承的问题。
他认为,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挑战。
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临着传承中断的危险。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推动文化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要鼓励和支持有志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人才,给予他们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等。
最后,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还谈到了文化创新的问题。
他认为,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民族,中国的文化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他提醒我们要积极开展文化创新,注重融合和创造,找到自己的文化创新路径,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文化苦旅》,我对余秋雨先生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鉴赏
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鉴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平淡蕴藉,这也是其创作特色之一。
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余秋雨作品文化苦旅鉴赏吧!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气息《文化苦旅》虽有一“旅”字,作家在自序中也表明是漂泊旅程的感悟心得,但却与常规的“游记”大相径庭:其重心并非见闻描述,也非一般意义的借景抒情,更少游记特有的“轻快笔调”,反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
这“苍老”是由于《文化苦旅》的起点和终点不止于地域和空间,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身体的艰难跋涉到心灵的强烈冲击,不仅仅是用眼睛来欣赏景物,而且把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在心中,山水仿佛都有了灵性,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哲理老人,“大地默默无语,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
”在这个人日渐物化的时代,余秋雨却在广袤的大地上找到了,自然与人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
虽然,《文化苦旅》的风格并不统一,但深深思考,细细咀嚼后,就会发现这些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意象”“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
”再具体一点则是写《江南小镇》时的自白:寻求“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一种把自然与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
”“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
“文人脚印”与“人生苦旅”仿佛镜头与滤光镜,一经重叠,登时聚现作家“文化人人生苦旅”这一“取景框”。
背景(地域、景物)尽管移动变更——从文化胜地、名城到罕为人知的古人足迹,到原始洞穴、乡间小镇、海外侨居地;从牌坊、笔墨到夜雨、夜航船前景中飘然来去的却是一类人(文化人及少数与文化史有密切关系的非文化人):诗人、画家、皇帝和官员、学者、乡村教师还有一个不识字的王道士。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及其文化意蕴作者:胡宁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0期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文化苦旅》横空出世打破了散文界的靡靡之音,以一种大气磅礴的姿态开创了当代散文的新范例。
身为学者的余秋雨所尝试的游记散文,与其说是对山水的探寻,不如说是对文化的探寻。
《文化苦旅》中的山水是文化品位上的山水,对我国当代散文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苦旅》余秋雨语言文化引言典雅精利的语言锤炼、气势磅礴的行文气势、半谐半庄的哲学思辨、多种修辞雕砌的绚丽描绘,让《文化苦旅》一经面世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坛引起了极大轰动,有些学者甚至把这部作品放在当代文学史上相当显要的位置上,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扛鼎之作。
随后,举国上下更是掀起了不可思议的“文化散文热”,一时间形成了人人写散文,人人读散文的局面。
《文化苦旅》究竟有何种魅力吸引着各阶层读者的眼光,将旅游散文与学者散文相融合而成为当代散文作品中的典范呢?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散文是语言的艺术。
与小说和戏剧相比,散文的成功更依赖于语言的技巧,因此在散文写作中开启新颖的、独特的语言范式显得格外重要。
余秋雨正是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中,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
(一)诗韵谐美余秋雨沾着绚丽诗意的墨汁,用雍容典雅、笔法细腻的语言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对历史的喟叹,这在以往散文家的作品中并不多见。
我们来讨论他的语言是如何充满诗韵之美的。
我国文学向来注重节奏美,无论是律诗绝句还是骈文辞赋,都借助节奏来完成更深一层的情感表达。
深受古典文化熏陶的余秋雨也是深谙节奏的妙用的。
如在《阳关雪》中,作者写“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几个句子并无音韵,也无平仄,但是连续铺排的五个三个音步组成的七言短剧,形成了整齐划一的节奏,将战争的离别带给母亲和妻儿的痛苦刻画得生动真切。
《文化苦旅》散文语言的整齐美
这是复杂长句的对偶 形式上整齐匀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 感,语音感染较强烈。内容上,既是议论,又含有感慨。感叹毛笔 文化对中国文人,对中国文化深深的浸染。帆船和港湾、脚步和庭 院的比喻生动形 象,概 括力极强。
二、铺张扬丽,气势磅礴
《 文化苦旅》中的多篇散文都可见出汉大赋的遗风,极尽铺张 扬丽之能事。 把三个或三个以 上句式相同,结构相似, 语气一致的 【 键词 J 秋雨; 夭 余 文句;整 齐美 语句排列在一起,构成排比句,来表达同一性质、同一范围的事物,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 《 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 19 96年第 1 达到语义加强, 感情加深的效果。 这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手段。 版)自发表以来在文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这不仅因为他以凝重、 陈骥枉 《 文则》里赞叹 “ 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 深邃的学者之风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范式——文化散文,在很大程 也。 ”散文中往往运用排比句 “ 壮气势 ,增强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 度上还取决于他在语言艺术上的创新。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 感和声乐旋律美。请看: 成功往往更倚重于语言的技巧,所以对语肓有着更高的要求。余秋 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 . 荒凉 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 雨正是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和话语风格把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 才深得天地之的律 。 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 界、历史. 世 生命体验充分地传达山来的。他的独特性就体现在对一种富于变化 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
的整齐美的追求之中。
这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纵观两干余年汉语文学史,骈偶与对仗 四个 “ 如此”构成一组排比句, 一湾” 一静” “ “ 、“ 、 一景” “ 、 一 直被当成一种重要的 修辞手段, 是追求对称之美的极 致。从 《 跌 概括隐泉的特点, 火漠” “ 易 “ 、 风沙” “ 、 荒凉” “ 、 高坡”则是对隐 经》的排比 ( “ 如 云从龙,风从虎” )到辞赋的并举 ( “ 如 越女侍前, 泉所处具体环境 “ 沙原”的描绘,前后一对比,突出一个 “ 奇”字, 齐姬奉后”,从骈文的凹六 ( “ ) 如 望长安於同下,指吴会於云间” 四 “ ) 个 给…・ … 一 句式铺排,结合社会性的 ・ 以 ” 东西, 对沙原隐泉 到律诗的对仗 ( “ 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无不体 进一步升华, ) 接下来三个 “ 字的排比表明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 才” 现汉语独具的形式之美——整齐美,堪称汉语的独家绝唱,足其它 短短一段议论用了三组排比,节奏分明,一泻而下,淋漓尽致地表 语言难以企及, 也鲜为伦比的。 作为一名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者, 达了作者对沙原隐泉这一奇景的惊叹和赞赏。 语句流畅, 恣情奔放。 余秋雨自然不会放弃对于这种整齐美的追求。细读 《 文化苦旅》 ,我 余秋雨先生对于排比句式的偏爱由此可见一斑。 们不难发现,其语言的充分表现力和审美效应 仅来自于语言在节 这段议论中有句子成分排比,有分句排比。此外余秋雨还善用 奏、音韵上的和谐,更体现在句式方面的考究,并由此构建了其语 单句排比,制造气势。 言艺术上的整齐美。节奏和音韵的和谐已有专文论述,本文只探讨 将军舒眉了。谋士自 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 《 文化苦旅》文句的整齐美。 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 我们知道句式 有整散长短不同 变化,不同思想感情可以 用不同 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一一 (夜雨诗意》 《 ) 句式表达。散义作为一种和韵义相对的文体,自然足以散句为主。 十五 个短句的 铺排,铺设了 十五种可能的情况, 十五个语气词 但如果全用散旬未免显得单调散漫,没有文采。我们说,变化足美 “ 了”在相同位置重复出现,构成了 句式和音韵 双重的整齐。 十五 学,也是文采的基本原则。《 易经 ・ 系辞》中说: 物相杂,故日文” 个意象的叠加,吟诵之间为我们拉开一副历史的长卷,展示了夜雨 “ 要追求文采就要追求变化, 如何变化?我们的文学足起源于韵文的, 的 魅力,思 接干 载, 舒卷 自 气势浩荡,形象如见。 如, 并且长期以此为文学主流。长久以来的文化浸润,散文不可能不受 如果 仅仅是为了听佛教故事, 那么它多姿的神貌和色泽都显得 其影响。余秋雨先生在散文语言上的突破正足在于他敢于大胆借鉴 有点浪费。如果仅仅是为了 学绘画技法, 那么它就吸引 不了那么多 韵文语言,火量使用整句,追求整句那种整齐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 普通游客。如果仅仅是为了历史和文化,那么它至多只能成为厚厚 效果,并且余秋雨先生善用对偶、排比、顶真、回环等辞格来组成 著述中的插图。它似乎还要深得多,复杂得多,也神奇得多。 整句。至于句式的长短,各有利弊。我们汉民族文化的选择更倾向 它足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叉用造 型引发人性 , 于短句。因为汉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语音特点正适宜于用短句来体现 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 的向往。 汉民族语言优势。余秋雨在散文创作中也较多的使用了生动活泼的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它让人走进 语言形式。由于它词语少,形体短,简洁明快,增强了节奏感的同 神化.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的秩序 .释放是天 时,也强化了文句的整齐美。总体而言 《 文化苦旅》中的文句是整 赋的人格 .艺术的天国是 自由的殿堂。 中有散,长短交错,错落有敏的。下面我们就以几种辞格的分析来 它是 一 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 诠释 《 文化苦旅》文旬中的整齐美。 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知闻它的人,都会已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
浅析《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浅析《文化苦旅》语言的艺术独特性【内容摘要】《文化苦旅》以其典雅精利的语言锤炼、气势磅礴的行文气势、半谐半庄的哲学思辨、多种修辞雕砌的绚丽描绘,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扛鼎之作。
余秋雨先生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从而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
本文拟就其《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相结合;第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第三,语言具有的极强的叙事性特征。
通过探讨进而剖析作者关于艺术创造的独特见解与其在文体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语言艺术抒情与议论多种修辞叙事性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语言是比较独特的,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运用抒情与议论的散文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
作者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常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
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说理,都有着极强的叙事性特征,并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在《文化苦旅》这部作品中,新形式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的相结合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载体,它的语言特征多为“以小见大”,这是它在选材利立意上的基本原则,但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中的抒情是隐性的,大多将抒情的语言融入到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感情的抒发和叙事议论相结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很少对山水名胜做具体的描述,而是运用议论的语言人为的构造出一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进而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
并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余秋雨先生经常是把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
如《道士塔》中的一段文字“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原创]答辩用论文——浅析《文化苦旅》的艺术的的特色
[原创]答辩用论文——浅析《文化苦旅》的艺术的的特色浅析《文化苦旅》的艺术的的特色内容提要:《文化苦旅》巨大成功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从艺术特色这一角度分析了本书成功的原因:低徊、感伤的“苦旅”氛围;形象、戏剧化的“剧场”效果;典雅、煽情的文字描写,从三方面展开对本书艺术特色的论述。
关键词:文化苦旅艺术特色余秋雨无疑是全球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他所著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均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即使他所著的文艺理论著作《艺术创造工程》、剧本《秋千架》等,也一版再版,广为流传。
《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不论是大陆的东方出版中心,还是台湾的尔雅出版社,都以销行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册的记录,来显示众多读者对《文化苦旅》的喜爱与肯定。
即使大陆的某些盗版集团,也因非法出版该书而销行四五十万册,从而大获其利。
因此,中国著名作家沙叶新这样认为:秋雨是散文大家,《文化苦旅》是神品。
历史、文化、山川、人物,在秋雨毛下立意颖脱,情致盎然。
如此美文似乎绝不是一在小小的稿纸上一格一格地爬出来的,而像是秋雨羽扇纶巾,焚香抚琴,在古城头,在云水间,从心底里出来的,所以才那么儒雅,那么潇洒,那么淋漓,那么高格,而且又那么具有时代感!……什么叫文化什么叫修养,什么高尚,什么叫文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都会给你答案。
另外,台湾作家隐地等人都发表了他们对《文化苦旅》的热爱!《文化苦旅》是近一年来最热门的一本高水准的文学丛书。
书到哪里,都会听到有人不停地在谈此书,报纸、杂志、电台……甚至读书会,不经意间,你就会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以及作者余秋雨的名字。
……其实《文化苦旅》是一册人人可读的书,它并不深奥,浅显的白话文,都写得潇洒而漂亮,所谓深入浅出,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最好的实证。
中国文化的深沉,中国人的坚忍美德,都透过此书,像美丽的檀香木,飘逸着清香。
一时间,读余秋雨,谈余秋雨,成为时尚。
《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意蕴探讨
《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意蕴探讨顾小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文化苦旅》中的语言艺术具有鲜明特点,让人体会后仍然意犹未尽,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的模范。
《文化苦旅》从浅显层面而言,是记录山水的游记,然而,事实上作者是在探寻山水的过程中,为我国文化谋出路。
本文从两个维度入手,深入探讨分析了《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与文化意蕴。
关键词:《文化苦旅》;语言艺术;文化意蕴《文化苦旅》是我国当代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更是富含丰富情感和内涵的散文集。
《文化苦旅》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这部作品的问世在我国散文界引起了轰动,作者所选取的内容以及运用的创作技法和语言,均是时代性的创新,他运用自己的创作笔墨,书写了我国散文的新篇章。
《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正是我国的文化历史,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让读者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这也正是这部散文集的魅力所在。
一、《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并未运用华丽的语言去修辞,其语言不如红酒让人沉醉,但同时又不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更似一杯甘泉,让人在平静中感受一丝甘甜,能够引发人的思考,这也是《文化苦旅》最显著的语言艺术。
余秋雨在创作《文化苦旅》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抒情语言,使整体氛围具有诗韵谐美,同时结合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在阅读散文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趣味性。
他运用亦庄亦谐的语言,形成了我国散文创作的新风格。
这也是《文化苦旅》这部作品在问世后,受到广泛读者喜爱和欢迎的原因,成为当代散文中的经典著作。
与此同时,《文化苦旅》的语言特色还体现在描绘上,是将一切赋予生命力。
他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体验和感知融入到自然景观中,这些静态的事物因为被赋予情感和寄托,才充分凸显出鲜活、灵动的美感,运用语言艺术缩短了《文化苦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与文字有深入的情感交互,渗透着作者的情感,阅读过后仿佛是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在喧嚣中找寻到一丝平静。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游记散文集。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欢迎大家阅读。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创作特色摘要:将灵魂落于山水,将悲情寄于历史,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之特点,也是近年来对其评论的重点,其描写之审美、议论之情趣、抒情之韵味,则向我们呈现了文化之“美”、文化之“苦”。
本文就以《文化苦旅》中的“美”与“苦”为切入点,分析其创作特色。
关键词:《文化苦旅》创作特色“美调”与“苦蕴”引言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表征,也是实现文化之苦的寄托点,其感情的隐性表现,是其创作的最大特征,而分析《文化苦旅》自身的散文价值,其在语言、文字以及情境蕴含上呈现出“美”的姿态,而《文化苦旅》的散文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走向,实现着整个文化文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文化苦旅》创作之“美调”若说《文化苦旅》是美的,肯定会引起众多人的反对,因为文化的思想是“苦”的,这就是文学思想的作用性的力量,但若说《文化苦旅》言语、表达、情调衬托之美,则就恰如其分了。
(一)言语之美文化散文是对《文化苦旅》的属性之解说,而作为散文,其主要特点便在于语言艺术,通过言语表述,文字调整,以及字间组合实现着散文之魅力,对于这个响世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
其一,用字之美。
语言之壮气,文字之霸气,字字简洁,字字着力,是余秋雨用字的关注点,而在文化描述之中,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将其心声放出,且看《夜雨诗意》中“将军眉舒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
”其中的动词,是点点入心,而通过各项人物及事物的变态用字,使我们感受到战场之平息,体味激情下的平静。
余秋雨《文化苦旅》作品鉴赏
余秋⾬《⽂化苦旅》作品鉴赏余秋⾬《⽂化苦旅》作品鉴赏 导语:《⽂化苦旅》是余秋⾬对国内外的⽂化进⾏考察和思考,结合⾃⼰的⼈⽣体验和对社会、历史、⽂化的深刻认识⽽撰写游记。
虽然学术界对余秋⾬的评价褒贬不⼀,但《⽂化苦旅》仍受到普遍好评。
作品评价: 《⽂化苦旅》中,余秋⾬为了奠定艺术真实的基础,从多个层⾯截取了历史的真实和⽣活的真实。
风⼟⼈情、历史⼈⽂、万⾥河川,⽆⼀不可⼊题。
《阳关雪》、《道⼠塔》两⽂,描写了漠漠黄沙弥漫下,黄河⽂明的兴衰,从寂寥旷远中,将积淀千年的历史进⾏了真实的还原;《⽩发苏州》和《江南⼩镇》等,展⽰了江南⽔乡⼩桥流⽔⼈家的那种典雅柔媚的⽂化底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江南⽂化的那种婉约和清新,同时将世态⼈情演绎得形神兼具。
有对西湖、阳关、柳侯祠、莫⾼窟的⽣动描述,有对王安⽯、李⽩、苏东坡、柳宗元等书卷⽓息浓郁的⽂⼈墨客的敬仰;甚或还有江南名妓苏⼩⼩、“亦仙亦妖”的⽩娘⼦、遁⼊空门的李叔同等等,纵观《⽂化苦旅》,尽管纷纭丛⽣,但余秋⾬却能出神⼊化,将万千物象信⼿拈来,栩栩如⽣地付诸于笔端,展现其深厚的⽂化底蕴。
在《⽂化苦旅·笔墨祭》⼀章中,曾有着⼀⼤段描写“五四运动”⽂化史的⽂字,将⽂⼈、⽂化和历史,三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
按理说作者⾮常擅长写⽂化史论,⽽要操作散⽂的“厚重”,这并⾮难事,但真正将“厚重”拿捏得恰到好处,⽽不是⽤枯燥和严密的考证,将⽂学的灵性和飘逸淹没,真正做到这⼀点,却是⾮常难得的。
在《⽂化苦旅》中,余秋⾬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个整体,让历史⼈物起死回⽣,赋予⼭⽔风物以灵性。
《夜航船》中,有着恢弘壮阔的意识流程,从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联想到现实中的夜航船,最后⼜联想到故乡⼭腰破庙⽊鱼声,由笃笃声掀起的“思想狂澜”,想起回乡光耀门庭的暴发户、乘船外出谋⽣的⼭民、渐渐⽓派的船⽼⼤,继⽽切⼊张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将“夜航船⽂化”切⼊,最后⼀⼀引⼊丰⼦恺、周作⼈、鲁迅等⼏位上了“吾乡”⽂化夜航船的⽂学⼤师,终篇是由祖母关于笃笃声的争论贯穿,笔锋轻灵⽼道、于浮光掠影中蕴含着诸多的深邃沉郁。
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作者:黄伟群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2期摘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开创了当代散文的新范例。
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文化苦旅》,堪称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扛鼎之作。
本文尝试从语言学上对《文化苦旅》中的部分散文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独特的极具魅力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语言艺术九十年代初期,余秋雨以一本《文化苦旅》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时当红的散文作家。
他的《文化苦旅》一出版,便成为中国大陆,甚至海外的畅销书之一,在当时的文坛上掀起一股“文化散文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究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多大的魅力能让许多作家学者,乃至一般的劳动者、市井居民所接受,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呢?本文以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其以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集中的散文,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称为学者散文。
它以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艺术,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题材上,特别是语言运用上,突破和超越了中国当代,尤其是文革以后的散文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亮丽的一笔。
本文将从余秋雨散文创作经历着笔,通过对《文化苦旅》散文语言艺术进行剖析,探索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一、《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
80年代末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最初在《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连载。
《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
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继续掀“余秋雨散文热”,产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反响和轰动效应,创造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奇观。
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_1
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浅析《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摘要: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开创了当代散文的新范例。
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文化苦旅》,堪称中国当代文化散文的扛鼎之作。
本文尝试从语言学上对《文化苦旅》中的部分散文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独特的极具魅力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语言艺术九十年代初期,余秋雨以一本《文化苦旅》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时当红的散文作家。
他的《文化苦旅》一出版,便成为中国大陆,甚至海外的畅销书之一,在当时的文坛上掀起一股“文化散文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究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有多大的魅力能让许多作家学者,乃至一般的劳动者、市井居民所接受,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呢?本文以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及其以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集中的散文,从某种角度上,可以称为学者散文。
它以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艺术,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题材上,特别是语言运用上,突破和超越了中国当代,尤其是文革以后的散文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亮丽的一笔。
本文将从余秋雨散文创作经历着笔,通过对《文化苦旅》散文语言艺术进行剖析,探索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一、《文化苦旅》的创作背景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
80年代末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最初在《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连载。
《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
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继续掀“余秋雨散文热”,产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反响和轰动效应,创造了中国当代散文的奇观。
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分析以《文化苦旅》为例
---------------------------------------------------------------范文最新推荐------------------------------------------------------ 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分析以《文化苦旅》为例摘要:余秋雨被公认为是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
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影响深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了传统的散文模式,有了创新,并为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试图以《文化苦旅》这部著作为例,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解析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主要从气势恢宏又华丽典雅的语言特色、小说化艺术手法的文本特色、及其打破传统散文模式并进行创新这三个方面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分析。
4861关键词:余秋雨散文;艺术特色;语言;情节Analysis of Yu Qiuyu's Prose Features1 / 12- Cultural JourneyAbstract:Yu Qiuyu,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as Chinese famous prose writer, scholar, makes a great achievement in Chinese literary. And he is very popular in a great number of Chinese readers. His novels break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ode,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make a huge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prose. This article, with the example of Cultural Journey, take the methods of example demonstrate, contrast argumentation and so on to resol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Yu's articles. And this main body of a book analyzes Yu's articles from the aspects of magnificent and gorgeous language features, fictionalized artistic technique,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de and making an innovation.Key words:Yu Qiuyu Pros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Plot目录---------------------------------------------------------------范文最新推荐------------------------------------------------------摘要1Abstract 1一、气势恢宏又华丽典雅的语言2二、小说化的艺术手法3(一)采用完整的故事情节4(二)注重细节的安排5(三)运用虚拟性的小说手法5三、传统散文模式的创新5首先,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总体的表现是气势恢宏。
浅析《文化苦旅》中的语言整齐美
浅析《文化苦旅》中的语言整齐美作者:陈湘湘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文化苦旅》这部作品,从排比、对偶、回环、反复、顶真这几种修辞方法着手,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语言整齐美。
希望以此为广大高中生提供參考,并深化对语言艺术和语言运用技巧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苦旅》;语言艺术;整齐美[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1《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散文集,其发表之后在当时的文学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
其不仅以学者的风范开拓了文化散文这一新的创作模式,同时还在语言方面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创新。
在他的散文之中,处处可以体会到语言的整齐美。
可以说,这也是余秋雨作品特征的一大明显表现。
一、从对比中体现出的语言整齐美该部作品中收录了多篇散文,而其中不少都体现出了汉赋的遗风,华丽而张扬,极尽铺陈之能事,显得气势磅礴。
文中经常将三个或是三个以上的句子连接起来,形成排比句,这些句子结构相似,句式相同,且语气也基本一致。
将其用来描述同种性质和同一范围内的事物,可以达到强化语气,深化感情表达的效果。
这种修辞手法非常具有表现力,主要是用于提升文章的气势。
比如“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历史才有风韵。
”这一段,就运用了四个“如此”:如此一湾,如此一静,如此一景,如此一跌。
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隐泉的特征,并且又运用了大漠、风沙、荒凉、高坡这四个词汇,描述了周围的实际环境。
这一对比,将“奇”的特点凸显了出来,并通过四个相同句式的铺陈,对隐泉进行了再度升华。
之后又运用了三个“才”字,构成排比句式,表达了作者肯定与欣赏的态度。
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竟包含了三组排比,不但节奏分明,还韵律十足,将隐泉这一奇观描绘得淋漓尽致。
[1]除了这类成分排比和分句排比之外,余秋雨还很擅长使用单句排比。
例如:“将军舒眉了……心率平缓了。
”这一段运用了十五个短句进行铺陈,设计了十五种情况,其中出现了十五个“了”字,每一句的句式基本相同,不仅句子非常整齐,就连音韵也是如此。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艺术特征(2)
余秋⾬的《⽂化苦旅》的艺术特征(2) 从内容⽅⾯来看,这本《⽂化苦旅》除了借⾃然物景写⼈的游观散⽂,还有⼀些记⼈叙事的篇什(计有《信客》、《腊梅》、《家住龙华》、《三⼗年的重量》、《漂泊者们》、《牌坊》、《庙宇》、《贵池》等)和⽐较纯粹的分⽂化⾛向的⽂章(如《上海⼈》、《笔墨祭》等)。
在写⼈叙事的散⽂中,《家住龙华》是⼀篇在读者中影响⽐较⼤、也获过奖的佳作.这篇散⽂写得很平实.虽然叙述的是令⼈⼼泣⾎的⼤悲痛,但作者却能压抑住强烈的伤逝之情,平静地将深情的追怀与沉重的悲悼,写得感⼈⾄深,催⼈泪下,使⼈们由他的掩抑的⽂化悲慨,引发出对中国⽂化和中国⽂化⼈命运的深长思索。
《信客》、《庙宇》、《牌坊》、《三⼗年的重量》记写的多是作者早年记忆中的⼈和事。
《牌坊》叙写的是他童年的记忆。
这篇散⽂的“意思”是很深永的,其中郁积着作者对中国⼥性命运长长的悲叹和深深的同情,温的回忆中拌杂着苦涩,不断的追问中包含着对中国⽂化压抑⽣命的理性反思和深刻批判。
⽐较⽽⾔,余秋⾬的这些记⼈叙事的散⽂虽然也很有特⾊,也很注重将事件和⼈的命运提升到⽂化的层⾯来考察,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作者的⽂化游观散⽂和⽂化⾛向分的散⽂要稍稍逊⾊⼀些,只有后⾯两类散⽂,才能代表余秋⾬散⽂审美创造的独特性。
《⽂化苦旅》中分⽂化⾛向的散⽂虽然篇幅不多,但质量却是上乘的,在余秋⾬散⽂创作的整体构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些既不从“⾃然”也不从“⼈⽂景观”。
⽽是从⽐较纯粹的⽂化现象和⽂化载体⼈⼿进⾏⽂化分的散⽂。
《笔墨祭》是⼀篇⽴意奇苦、⾓度新异的华章。
作者由宏⼤归于细,由精细归于朴拙,在中国⽂⼈共同的⽂化质点——笔和墨上,探究中国⽂化的本性及中国⽂⼈的⽂化性格、⽂化⼼理结构的承续、变和重建。
作者以⾃⼰敏感的诗⼼和睿智的哲思体悟到,在“⽩话”和“⽂⾔”这⼀精神⽂化物化载体的背后,还有⼀种更本源性的物质基础,即以“钢笔⽂化”代替“⽑笔⽂化”.作者通过对中国⽂化这⼀特定现象的独到的分和阐释,发现“⼀枝⽑笔,就负载起了千年⽂⼈的如许⽆奈”,还从鲁迅和周作⼈对“⽑笔”这⼀书写⼯具的不同态度上,发现了两种“根本性的⼈格对峙”及“肯年⼀代中国⽂⼈的⼈格选择”这些很重⼤的问题,最后,在“酸楚的祭莫”中,敞亮了这样的⽂化识见:“过于迷恋承袭,过于消磨时间,过于注重形式,过于讲究细节,⽑笔⽂化的这些特征,正恰是中国⽂⼈群体⼈格的映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化苦旅》语言的艺术独特性
【内容摘要】《文化苦旅》以其典雅精利的语言锤炼、气势磅礴的行文气势、半谐半庄的哲学思辨、多种修辞雕砌的绚丽描绘,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扛鼎之作。
余秋雨先生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从而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
本文拟就其《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相结合;第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第三,语言具有的极强的叙事性特征。
通过探讨进而剖析作者关于艺术创造的独特见解与其在文体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语言艺术抒情与议论多种修辞叙事性
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语言是比较独特的,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运用抒情与议论的散文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
作者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常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
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说理,都有着极强的叙事性特征,并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在《文化苦旅》这部作品中,新形式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的相结合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载体,它的语言特征多为“以小见大”,这是它在选材利立意上的基本原则,但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中的抒情是隐性的,大多将抒情的语言融入到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感情的抒发和叙事议论相结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很少对山水名胜做具体的描述,而是运用议论的语言人为的构造出一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进而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
并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余秋雨先生经常是把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
如《道士塔》中的一段文字“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
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
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
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
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并没有表达自己的立场,不过从作者描写的情节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态度了。
中国官员的聪慧、儒雅是无可掩饰的,可他们的文雅总是用错的地方,而欧美的学者们虽然作为文化的入侵者而来,可他们为文化舍弃一切的精神又不得不让作者敬佩。
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已经通过这个看似不带一丝情感的对比中,很明显的流露出来了。
此外余秋雨先生用一种抒情散文的形式普及文化,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历史忧患意识的民族意识,并对读者起到浸润作用。
“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
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他能用散文般流利的语言叙述艰涩的哲理问题,把智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使深奥的理论包含着情感色彩,情与理统一了起来。
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情理合一。
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
余秋雨笔下的辞藻是华美而丰富的,洋溢着浓浓的诗意。
无论是对历史沧桑的喟叹,还是对壮丽景色的渲染,他的笔总是蘸着绚丽的颜色和诗意,描画出美丽的“线条”和“形体”。
以往的学者散文往往注重对历史、文化的剖析,而疏于注意语言的生动性,所以往往让人读来颇觉沉重和严肃。
而余秋雨突破了前人的语言创作模式,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的散文中,运用多格的修辞,寓庄于谐,使原本严肃沉重的历史文化散文增添了一种轻松优美的韵味,更能使读者喜爱,如《沙原隐泉》的一段文字“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上有异相,舍不得一眼看全。
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
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
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
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坐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适应。
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一位年迈慈父责斥自己深深钟爱的女儿一般,道一声:你怎么也跑到这里!”作者把自己在沙漠无意中发现一泓清泉时的惊讶,用他的笔发挥得淋漓尽致。
虽然余秋雨说“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但在这里,他却运用了多种修辞格来表现他的惊奇之心,是这么的恰到好处,又是这么的情深意切,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
在《贵池傩》中,余秋雨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了傩的仪式:“人们埋头劳作了一年,到岁尾岁初,要抬起头来与神对话了。
要扭动一下身子,自己乐一乐,也让神乐一乐了。
要把讨厌的鬼疫,狠狠地赶一赶了。
对神,人们既有点谦恭畏惧,又不想失去自尊,表情颇为难做,干脆戴上面具,把人、神、巫、鬼搅成一气,在混混沌沌中歌舞呼号,简直分不清是对上天的祈求,还是对上天的强迫。
反正,肃穆的朝拜气氛是不存在的,涌现出来的是一股蛮赫的精神狂潮: 鬼,去你的吧! 神,你看着办吧!”余秋雨把庄严的祭神仪式用这样诙谐的语言描写出来,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到之处。
他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一种傩文化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寓庄于谐、浅显易懂。
这种寓严正主题于轻松形式的尝试,极富表现力的诗意的语言,构成了它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提供了范例和启示。
三、语言具有的极强的叙事性特征
余秋雨散文打破了小说与散文的界限,将小说创作中急缓不同的节奏用于散文叙事中,他彻底剥夺了语言的外在装饰,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打动人心灵的文字。
在《文化苦旅》中,他尽可能挖掘语言的叙事素质,注意语言的叙事节奏,用节奏感来增强散文的音乐感和诗情。
在节奏的调节中渗入大量的文史知识和许多个人的见解和议论,吸引读者一步步跟随他走进那曾经的历史、文化之中。
如《道士塔》一文,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描写莫高窟外的景色,营造出一片衰败的氛围,继而笔锋一转,将读者目光由这颓危的画面里转到特殊的圆寂塔前,再引出圆寂塔的主人,在读者好奇之余,却有一笔带过,他是敦煌的罪人。
在短短的几百字间,读者已经被深深吸引了,而作者的节奏才刚刚发挥作用。
余秋雨先生知道推进的速度,更知道回荡旋转,即使那些难啃的段落,他也能靠着节奏的收纵来贴合读者的心理推进逻辑,读者受这种叙述节奏的诱惑,把所有的审美障碍都溶解了。
【总结】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常常变换、选择表述的方式。
在《道士塔》、《都江堰》、《三峡》中,作者热情、愤激,文字一泻汪洋;而《庙宇》、《牌坊》、《这里真安静》明明是大悲苦、大彻悟,却掩抑着热情,偏偏讲得冷静、从容、不动声色。
于是,每篇作品都显得摇曳所姿,异彩纷呈。
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转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本文仅从《文化苦旅》这一部作品中分析他的语言艺术特色,难免有失偏颇,其文学作品和语言特色还有待各位文学前辈深入剖析。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
2.
2. 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研究[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祝德纯.散文创作与鉴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孙绍振.比较文学概论[J].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
5.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6.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
7.
7.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8.沈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9.董伟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10.义贞.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J].浙江大学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