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墙上的斑点》
自学问题 相互展示
• 1.小说的叙事人称是什么?“我”是谁?
第一人称 。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 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 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
2、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讨论: 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 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 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 说的内容。 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 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
(1882-1941),英 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 评论家和散文作者,也 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 之一,被誉为“20世纪 最佳女作家”。
主要作品:《墙上的斑 点》《海浪》《到灯塔 去》《雅格布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罗卫夫人》,散文 集《普通读者》两部。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 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 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家族成员大都受过良好 的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在 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 中成长,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自然形成 她高贵的气质。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 串的打击,从1895年起她最亲近的人相继死亡, 这使她经历了多次不同的程度精神崩溃。精神 病症折磨了她一生。
讨论总结主题
作者要写的不是有关“墙上的斑 点”的故事,而是借“墙上的斑 点”说明一个道理:客观存在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活 动与反映;客观的显现是短暂的, 只有人的意识流动,存在于记忆 中的生命体验才是永恒的。
探究拓展:
2. 伍尔夫在《墙上的斑点》中写道:“生命是 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 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 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 · 伍尔夫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 詹姆士的兄弟、心 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想或感 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用该词形容现 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代表作家除 弗吉尼亚· 伍尔夫外,还有詹姆斯· 乔伊斯和多罗 西· 理查逊等。意识流小说是唯我论在文学上的 体现,其哲学信条是除了自我存在之外,其他任 何东西都是虚的。这一信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想 像的途径,借助这一途径,我们可以进入别人的 内心世界(哪怕是虚构的),以此摆脱以往那令人 心虚的假设。
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 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
• “日暮酒醒人已土远,满于风雨下西楼”。一 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 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 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 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 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 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 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总结;
“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 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 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 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 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 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 了人物瞬息变化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 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 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 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 思严谨。
• 咏风 • 王勃 • 肃肃凉风生, 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 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 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 为君起松声。 •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 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 有益。
墙上的斑点用
(英 )弗吉尼亚· 伍尔夫
意识流
• “意识流”一词是小说家亨利· 詹姆士的兄弟、 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提出来的,指人的思 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者借 用该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这一过程的创 作流派。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 流得名。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觉人物的 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 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 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 代表作家和作品: (英国)弗吉尼亚· 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爱尔兰)詹姆斯· 乔伊斯《尤利西斯》 (法国)马塞尔·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美国)威廉·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1941年 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
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
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她英国乡间住处旁的
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
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
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
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伟大的
• 结构全篇,以斑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 • 作者通过对墙上斑点的不断猜测意在 表明现实的不可信和无意义。
作者看来,墙上的斑点究竟是 什么毫无意义,它与一切具体事物的 联系也不重要。真正有意义或者说至 关重要的是它所激起的人的意识活动 与意识反应。这实际上是在证明,人 的精神活动比枯燥的现实更丰富、更 生动、更重要。
和《桥边的老人》相比,本文的叙述者 在叙述上有什么特色?
• 《桥边的老人》崇尚简洁,这篇小说追求 繁复;《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 限视角,这一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全知 视角。
论《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的写作特色.docx
论《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流特色《墙上的斑点》描写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它是伍尔夫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其中所休现的意识流技巧已较为全面。
一、内心独口《墙上的斑点》的叙述主休扮演着双重角色:首先他是故事的叙述者,然后从作者的身份为读者述说叙事者所讲的故事。
“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小说开门见山就用笫一人称“我”,单刀直入地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
“我”把墙上的斑点联想成为了挂一副肖像画的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然后作者采用间接式内心独口开始转述叙述者的话:“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等等。
在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时,期间还会岀现叙述者的干预,用来解释、评价、说明事件。
作品中的“我”在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重点在于叙述自己的心理活动。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看岀,叙事主体的不断转换实际上是叙事主体的一种淡化。
与传统小说的叙事主休不同,作者一方面把口己看成是叙事主休,另一方面用别的叙事主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自由联想运用自由联想的写作技巧是意识流小说的一大特点。
小说一开始就点明了叙述客体就是“墙上的这个斑点”,由这个斑点来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斑点想成各种事物,从而产生丰富的意象,最终以“原来斑点是一直蜗牛”而结尾。
叙述者最初从“墙上的斑点”得到外观印象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口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接下来依次把这个“斑点”想彖为一只钉子、玫瑰花瓣、古冢……期间还联想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战争、莎士比亚等历史人、事、物。
之后叙述者在文中对这些想象意义进行说明:“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这句话对前面的猜测起到综述作用。
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
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导语;《墙上的斑点》是2002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弗吉尼亚·沃尔夫,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下面是店铺整理收集的墙上的斑点课文赏析。
欢迎大家阅读。
《墙上的斑点》赏析《墙上的斑点》,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
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享誉中外文坛。
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随即就以其全新的面貌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正因为它的新颖、它对传统的反动,让批评界面对它哑然失语,找不到评论的语汇与概念。
即使在今天,它的那份纷乱与杂糅,飘忽的意识的无定向、无轨迹,仍然使人感到归纳与概括的困难。
尤其对情节的梳理与复述,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墙上的斑点》情节梳理的立足点,在于叙述者几次都从思绪漫游的终端又回到斑点,再重新依新的设想出征,这几个往复的轨迹,成了这篇小说所能把握得到的脉络。
然而,叙述者“我”的每一次思绪的漫游则是无轨迹可循的,有时让人感到如同幻觉般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一件事与一件事之间,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之间,既无必然的联系,也无偶然的关联,甚至也没有提供必要的过渡。
它基本上撇开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物与外在的东西,除了偶尔回到斑点这一依托物之外,几乎完全任人物的意识自在地、任意地、无需限制也无需依附地作纯精神性的流动。
伍尔夫让读者看到,人的主观的意识的宝藏有多么的丰富,将墙上的斑点作一个稍微不同的假设,就会引出无穷多的互不相同的缤纷的思绪,真如伍尔夫所说的千万个印象像原子一样落入心头。
矫枉必然过正,女作家对此大概有所领悟,她对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强力推行,对客观外界因素的大刀阔斧的弃绝,使她将人物的意识流的动感与美感表现到了极致,这份真实、这份迷人,不能不令读者折服,不能不让批评家们承认,因此,它才一举奠定了现代小说在英国的地位。
英国现代小说能迅速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基本上没有与传统势力打过多的拉锯仗,与《墙上的斑点》等实验小说的成功的铺垫是不无关系的。
《墙上的斑点》
真实与幻象
主题描述
该小说探讨了真实与幻象之间的模糊边界,展现了主人 公在追求真实自我和陷入幻觉之间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文本证据
小说中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幻觉和梦境,展现了真实与幻 象之间的转换和交替,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对真实自我 认知的探索和追求。
主题意义
该主题揭示了人类对真实认知的追求和对幻觉的迷惑, 突显了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03
人物分析主人公弗吉尼亚Fra bibliotek1 2 3
人物背景
弗吉尼亚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她 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生活安逸。
性格特点
弗吉尼亚是一个敏感、多疑、内心孤寂的人。 她常常陷入对生活的沉思和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
行为表现
弗吉尼亚在小说中经常表现出对斑点的奇怪反 应,她不断地猜测斑点的来源和意义,这反映 了她的内心孤独和迷茫。
内心独白的表达效果
作者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直接呈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感受 和思想,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内心世界的揭示
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包括 他的情感、欲望、恐惧和希望等。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使他 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内心世界的复杂人物。
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02 03
叙述方式的独特性
意识流手法突破了传统叙述方式的限制,以更加自由、灵活的方式展 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感受和思 考。
表现人性的深度
通过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使 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内心独白运用
作品概述
墙上的斑点阅读题答案
墙上的斑点阅读题答案《墙上的斑点》由墙上的斑点展开联翩的遥想,深邃的思想,人生的哲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墙上的斑点》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墙上的斑点》[英]伍尔芙原文阅读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
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映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
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
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的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这个斑点打断了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可能是孩童时期产生的。
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印迹,在雪白的墙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们的思维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的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着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
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
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
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
他正在说,按他的想法,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
墙上的斑点 伍尔夫
2013-8-10
问题探究
一、伍尔夫否定生活癿客观真实怅,强调“内 心真实”,认为在一个普通癿日子里,一个普通 人癿“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癿、 奇异癿、倏忽即逝癿,戒者用锋利癿钢刀刻下来 癿。返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斱,宛如一阵阵丌断坠 落癿无数微尘”,返就是真正癿生活。文学作品 就应该“挄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癿 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癿返种运 劢模式”。想一想:在返种观念支配下创作出来 癿小说,不传统小说相比有哪些丌同?
-8-10
看着斑点太大太囿,丌像钉子,二是就想到了生 命癿神秘,人类癿无知,想到了遗失癿东西,想 到了生活飞快癿速度,想到了来丐。 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黑色癿囿形物体戒一 片夏天残留下来癿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 莎士比亚,想起了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癿本能,想 起了伦敦癿星期日,迓有惠特兊癿尊卑序列表。 看到斑点是凸出在墙上癿囿形,就想到了叜冢, 退役癿上校、牧师和他癿老伴以及学者。 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像在大海中抓住了一 块木板,二是就想到了树,想到树癿生存。
2013-8-10
具体地说,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 的猜测共有六次: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返个斑点,作者想起了 冬天炉子里癿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癿旗 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癿侧 坡。 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癿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 子上癿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癿小肖像画,想到返所房子以前 癿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癿别墅。
接着,又重新开始设想墙上癿斑点,可能它是夏天残留下来 癿一片玫瑰花瓣造成癿。“我”开始了静静癿、安稳癿、 从容丌迫癿怃考,离开表面癿生硬癿个别亊实深深地、更 深地沉下去。二是想起莎士比亚、查理一丐时所种癿花、 自己癿形象、未来癿小说家以及希腊人不莎士比亚癿概括; 从概括又想到了日常癿觃矩,想什么是真正癿标准、最后 得出自己癿一点结论 :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肖像 、 行动 、 语言描 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 以描写人的意识流动
揭示人类 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变化莫测 。 1 无意识想象与自由联想 .
德 国哲 学 家 胡 塞 尔认 为 : 意 识 就 是 要 回 到 事物 的本 身 , 回到 “ 即 纯粹 给 予 的 自明性 , 事 物 自身 如其 所 是 地显 现 。所 谓 的显 现 , 就 让 ” 也
是 要 直观 自明 性 本 身 。 一 目标 的 实现 必 是 非 理 性 的 无 意 识获 得 了 这 理 性 的表 达 形 式 。
离不 开 战 争 , 战 争 的 阴影 下 , 人 公看 到 墙 上 的斑 点 马 上就 会产 生 在 主
物 把 自己 的所 感 所 思毫 无 顾 忌 地 直 接表 露 出来 。 也 是 意 识 流最 重 这 要 表 现 手 段 之 一 。 在 非理 性 潜 意 识 内心 独 自 的运 用 过 程 中 ,作者 退 身幕 后 , 一切 皆 由人 物 的意 识 来 展现 , 使读 者 感 到 真切 、 刻 , 佛直 深 仿
由联 想 和 无 规 则 的 意识 活 动 所 湮 没 ,留 给 读 者 的是 五 彩 缤 纷 的意 识 火花 , 而这 些 诱 发 物变 得 无 关 紧 要 , 是主 人 公 意 识 流动 和 转 向 的 进 只
பைடு நூலகம்结点。
女 看 到 墙 上 一 个模 糊 不 清 的斑 点 而 引起 无 限联 想 的意 识 流 动 过 程 ,
伍 尔 芙发 表 了第 一 部 意识 流 小 说 《 上 的斑 点 》 该 作 品通 过 一 个 妇 墙 ,
和老 鼠 、 鸟笼 子 、 裙 箍 、 滑 冰 鞋 、 马 的尾 巴等 等 , 林 总 总 , 如 铁 钢 奔 林 犹
墙上的斑点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 说的又一特点。传统小说的回忆倒叙,虽然也有将时序颠倒的,但在具体“回 忆”时,时序依然是正常有序的。意识流小说则不同,它们在表现人物的内心 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 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 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 (4)传统小说通过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编排故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格,展示社会历史风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表现人的意识活动 ,特别是潜意 识的活动(外部现实世界的面貌是模糊不清的)。它以意识流动为内容和结 构,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仿佛在心灵网的主页上不停地点击、链接,一张张心 理页面,甚至是潜意识的页面,在读者面前瞬间闪现,令人应接不暇、美不胜 收。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箭 zú cù拥 yà n品 荣 yīng 雄 yīng 易错字 镞 簇 赝 膺 鹰 词语 都 duó 翻 yì chāi 解 干 chè 金 tuò 易错字 铎 译 拆 坼 柝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词义 (1)斑点:一种颜色的物体表面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变色之处。 (2)赝品:伪造的文物或艺术品。 (3)箭镞:箭前端的尖头,多用金属制成。 (4)怂恿:从旁劝说鼓动。 误区警示:注意与“唆使”区分。后者指挑动别人去做坏事,贬义词;前 者为中性词。 (5)噩梦: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
墙上的斑点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 伍尔芙于 1919 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 说。 在 1915 年,伍尔芙发表了《论现代小说》一文,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 观点,表达了她的真实观和艺术观。她认为,小说创作不应停留在对客观事 物的表面摹写上,而应追寻生活的内在真实。 这种内在真实就是生活现象在 人们内心深处引发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小说 家的职责,就是要把这种内在的真实“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删除外部 的杂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小说家就要抛弃常规,采取一种新的方式”,“让我 们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追 踪这种模式,不论从表面上看来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一致;按照这种模式, 每一个情景或细节都会在意识中留下痕迹”。《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实 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 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 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2017《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简述)
的主页上不停的点击、链接,一张张心理页
面,甚至是潜意识的页面,在读者面前瞬间
闪现,令人应接不暇、美不胜收。
叙述繁复 墙上的 (加法) 斑点
想起了特洛伊城、莎 士比亚、人类保护自 我形象的本能、伦敦 的周日、尊卑序列表。
想到了生命的 神秘、人类的 无知、遗失的 东西、快速的 生活、来世。
想到了古冢,退 役的上校、牧师 和他的老伴、学 者。
意识流手法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蒙太奇 视角转换
一只蜗牛! 细看觉得在 海中抓住一 块木板 看斑点像是 钉子留下的 痕迹
墙பைடு நூலகம்的 斑点
觉得可能 是夏天残 留的花瓣
斑点是凸出 的墙上的圆 形
斑点太大太 圆,不像钉 子
想起了冬天的炉 火、城堡上的红 旗、骑士上山坡。
想到了贵妇人 的肖像画、这 所房子以前的 房主、郊外铁 路旁的别墅。 想到了树、树 的生存。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摘要:伍尔夫《墙上的斑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皆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其“重精神,轻物质”的观念深刻揭示了战时英国人的精神危机,更充分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创新能力及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文学观念英国文学历史上,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创作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墙上的斑点》的结构与写作方式,结合伍尔夫的创作理念,简要评析其意识流写作。
瑞士心理学家罗夏提出了观察人潜意识的“墨渍测试”。
①只要被试者面对墨渍图画,忘掉一切外部压力,凭直觉讲出他所观察到的东西,便能透露出他的潜意识和人格基本特征。
这种理论与《墙上的斑点》在文化范畴上不谋而合。
从形式上看,小说意识流的结构特征也十分明显。
作品以墙上的斑点作为现实主干,不断由主干泛漾到非现实的意识中去,又不断回到现实,如此循环反复,彰显了意识飘逸流漾的本质特征。
伍尔夫认为,外在的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感觉。
在文学观念上,伍尔夫比较关注怎样了解生活的真实和怎样使文学具有灵性的问题。
她控诉现实主义作家编织情节,歪曲了生活的一般性质,好像生活的发展方式与情节如出一辙,把生活变成了虚假的东西;同时批判他们只注重生活的外壳,抓不住现实的基本精神。
她在剑桥大学一篇题为《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的著名演讲中指出,传统小说家“制造工具,订立了章法”,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章法无疑是毁灭,这些工具也等于是死亡。
”她说:“这是因为他们不关心精神,只关心躯壳……他们描写不重要的东西,花了大量的技巧和功夫来使琐碎和短暂的东西看上去像是真实和永久的。
”②从这可以看出,伍尔夫强调生活与人的意识都具有与确定秩序不相容的多样性,小说的职能就是要超越具体现象去把握生活的基本精神,文学应尽可能挖掘和开发心灵的奥秘。
《墙上的斑点》中,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非常明显。
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解析
在意识流小说的发展史之中,针对小说的表现手法研究必不可少,这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联系、紧密渗透的重要方式。
《墙上的斑点》主要讲述了小说主人公在一个较为平常的日子中,在抬头的一瞬间看到墙上的斑点,继而出现了意识世界的流动,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幻觉及假想。
《墙上的斑点》作为典型的心理小说,其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性主体,作者通过人物瞬间的行动印象感觉,将读者引入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表现的叙事视角(一)内聚焦结合零聚焦叙事视角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受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影响,其中仍保留一部分零聚焦叙述视角模式。
零聚焦叙述视角主要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之中运用,叙述者通过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讲述小说中的人物及情节。
意识小说之中内聚焦叙述结合着虚线穿插零聚焦文本,多数情况之下属于单纯描述的叙事状态,例如,在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今年一月中旬,我第一次看到墙上的斑点。
为了确定今天是哪一天,你必须回忆起我所看到的。
现在我想起了炉子里的火。
一盏黄灯在我的书页上一动不动地亮着。
壁炉上的圆玻璃壶里有三朵菊花”,这段描写为小说后续的描写提供背景,并使用“墙上影子”的方式,揭示小说中文本意向的动态性,并从外部环境的讲述构建起小说意向的活动状态。
在《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中,内聚焦与零聚焦相互穿插,其中偶尔也表达出一些观点,并对一些意向加以论述。
(二)不定式内聚焦叙事视角内聚焦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即固定式内聚焦、不定式内聚焦及多重式内聚焦。
固定式内聚焦为作者固定不变的采用主人公的视角观察事物,使用主人公的第一口吻叙述事物。
例如,《墙上的斑点》中,“于是我进了屋子。
他们正在谈论植物学。
我说我在Kingsway 的一所老房子的地上看到了一朵花。
我说种子主要是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种下的。
查理一世在位时人们种的是什么花?我问———(但我不记得答案了)也许是一朵长着紫色穗子的大花。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自我认知
通过对斑点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社会批判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隐喻性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 产阶级男性,他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 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由和 意义的思考。
结构特点
01
开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非常开放,以墙上的斑点为起点,不断引出新的思考和回忆,
没有明确的结局或结论,使得作品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02 03
片段式叙述
小说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 活多变。
反复和循环
配角
小说中的配角包括主人公的朋友、家 人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情节, 也为主人公的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物塑造手法
01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心 理活动,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世界和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
02
03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 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 念。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展现了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 式。
生命意义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 探索。源自主题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 想动态。
象征手法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象征,暗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从_墙上的斑点_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
作品评述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写作特色◎史江静(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墙上的斑点》以意识流的写作特色著称,主张还原生活的真实性。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意识、《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意识流写作特色的体现。
一、前言自20世纪初开始,意识流小说在西方国家盛行起来,它是在现代哲学与心理学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小说。
然而,通常人的意识活动并不会通过不相关联的、零散的形式开展,相反则是通过一种思想流或者意识流的形式进行的。
事实上,人的意识构成包含自觉意识与无逻辑非理性意识两部分。
通常,人的以往意识能够和目前意识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在人的主观感觉中的时间感。
在当时的年代,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
然而,她并未将小说核心内容放到事件与人物关系方面,而将重点放到再现任务思想与情感等方面,从而突出环境与景物所产生的印象效果。
例如在《墙上的斑点》中,主要讲述一妇女在看到墙体上出现的模糊不清斑点之后在头脑中产生意识的过程。
二、伍尔夫意识流创作简要分析伍尔夫(1882—1941)是当时英国非常有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她创作的小说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现代小说的迅猛发展,而她的意识流小说是其小说影响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她出生于伦敦,她的父亲是一位声望颇高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1912年,她与伦纳德结婚,结婚五年后她在自己的住处成立了一家出版社,为自己的写作生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进入30年代后,她的病情出现了恶化,坚毅的她仍然不断努力写作,往往是一部作品刚刚接近尾声就开始另一部作品的创作,但是她对自己的写作品质感到不满,后来逐渐处于沉迷状态。
《墙上的斑点》是她1915年的作品,从此她开始阐述意识流的基本观点并要求作家要注重作品的真实观和艺术观。
她提倡作家不要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上而要追求生活的真实。
小说家的职责就是要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即使不连贯的东西在每一个情节和细节上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墙上的斑点》_高中语文_
《墙上的斑点》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批评家和文学编辑。
她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的研究。
在小说创作实践中追随英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运用“意识流”技巧来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使她在现代西方文出,的主观感性和心灵深处的“直觉”中去寻找艺术的原动力。
柏格森还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新说法,极大地影响了意识流小说对于时间的处理和结构的安排。
他认为,人类对时间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常人理解的传统时间概念,即“外部时间”,而另一种则是“心理时间”,即“内部时间”。
这种时间是现在、过去、将来各个时刻的相互参与和渗透。
在人的意识深处,外部时间并不适用,只有“心理时间”才有意义,因为人的意识深处从来就没有过去、现在、将来的先后次序等等明确的时间分界线。
意识流小说家们正是根据这一理论,用内省的方法来探索心灵的深处,大胆地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采用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凌乱颠倒、相互渗透的手法,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艺术效果。
总之,上述弗洛伊德、詹姆斯及柏格森的理论是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三大理论支柱,这些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引入主观意识甚至无意识地带。
关注人的精神活动过程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
《墙上的斑点》(以下简称《墙》)是伍尔夫早期的一篇意识流小说,虽为早期作品,其中所体现巴等等,林林总总,不惜笔墨,犹如万花筒般的幻想、想象、联想等思绪纷至沓来。
引起主人公思绪蜂拥而至的“墙上的斑点”只是诱发人意识活动的客观事物,但这个客观事物并未构成人物意识活动的主干部分。
“斑点”一经出现,很快就被人物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无规则的意识活动所湮没,被万花筒一般的人物回忆和亿万个意识活动的尘埃所取代,留给读者的是五彩缤纷、点点闪烁的意识火花,这些诱发物无关紧要,只是“我”意识流动和转向的结。
试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
试析5墙上的斑点6中的意识流手法廖宇蓉/意识流0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拼起来的,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0[1]335。
这股流飘忽不定,常常不符合逻辑和理性,然而它却是人的意识和精神活动的真实过程。
弗洛伊德发展了詹姆斯关于非理性和无意识的观点,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做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
他认为文学创作与梦一样,是为了满足被压抑的愿望,因此文学应该让读者发现真正生活的涵义,揭示人类精神中潜意识的东西。
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意识流大师在探索心灵活动的创作中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启示。
与此同时,法国的哲学家伯格森也为意识流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强调非理性直觉的重要,提出了/心理时间0的概念,认为由过去,现在,将来一条直线式的钟表时间是机械刻板的,真正的时间应该是意识与心理过程上的时间,不断交错穿梭,颠倒渗透的心理时间才是真实与自然的。
他的心理时间概念为意识流作家在小说时间安排和结构布局上的革新提供了思路。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
她思想锐利,反对陈旧的创作模式,呼吁小说家将关注的视角由外部世界转向意识领域,发掘人们心理上的/重要瞬间0,/将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用文字表达出来。
0[2]她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为西方意识流小说进入全盛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5墙上的斑点6(以下简称5墙6)是伍尔夫早期的一篇纯意识流作品。
叙述者/我0以墙上的一个斑点为中心,展开不同的假设,并引出无穷的缤纷思绪。
整篇小说基本上撇开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物,任由/我0的意识自在飘荡、无限制地流动。
它虽然是早期作品,但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的创作思想与理论思维,意识流技巧也非常全面,被公认为意识流作品的典范。
为此,本文就文章中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以期对伍尔夫及其意识流创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墙上的斑点》学案
《墙上的斑点》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和创作手法。
2、分析《墙上的斑点》的结构和主题。
3、培养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作品注重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流动,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 20 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小说形式,它打破了传统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结构模式,着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包括内心的感受、联想、回忆、幻想等。
意识流小说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来展现其思想和情感。
三、文本分析1、情节结构《墙上的斑点》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墙上的斑点”为触发点,引发了主人公一系列漫无边际的意识联想。
文章开头,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由此展开了对斑点的猜测和思考。
随着思绪的不断蔓延,她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去、看到的风景、读过的书籍等等。
整个文本的结构看似松散,实则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联系。
2、主题探讨小说的主题并非明确单一,而是具有多重性和开放性。
一方面,它可以被理解为对人类意识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类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3、写作手法(1)内心独白: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直接展现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
(2)自由联想:由墙上的斑点这一微不足道的事物,引发了主人公一连串毫无关联的联想,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自由流动。
(3)象征手法:墙上的斑点具有象征意义,它可以代表着生活中的各种未知和不确定性,也可以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欲望和恐惧。
四、问题探究1、小说中的“斑点”到底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主人公的意识流动有何特点?这种写作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何帮助?3、比较《墙上的斑点》与传统小说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芙创作的短篇意识流小说,发表于1917年,也是其第一篇意识流作品。小说以内心独白写成,女主人公从墙上的一个斑点引发出自由联想,这些想法杂乱无章,与墙上的斑点其实毫无联系,因为这个斑点原来是只蜗牛。她的联想——意识呈流动状态,写出人物的潜意识思想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xyw/Zwsb /2006-2/4/2006010816565391_3.html 《墙上的斑点》与意识流表现手法2005年10月4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文/张芬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批评家和文学编辑。
她终生致力于小说写作的形式与技巧的研究。
在小说创作实践中追随英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运用“意识流”技巧来探索文学表现的新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使她在现代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使她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与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并称为“意识流小说三杰”。
“意识流”这一名称在应用于文学创作之前,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说“意识流并不是一点一滴零零碎碎地表观的。
像…一连串‟或者…一系列‟这样的字样来表现都不合适。
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
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
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对意识流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很大。
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是精神的真正实际”,作家应努力发掘潜意识的冲动,捕捉人脑中一闪而过的感觉和印象。
特别是他关于梦幻意识的研究,给意识流作家以极大的启发,作家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梦幻和白日梦、象征手段等等,使作品人物内心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引起读者共鸣。
法国直觉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两点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影响很大。
其一是强调直觉的美学理论,其二是关于“心理时间”的新概念。
柏格森认为:无论理性和科学都无法把握实在。
只有作为非理性的内心体验的“直觉”才能使主体和客体融而为一,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客体的本质。
因此柏格森主张从人的主观感性和心灵深处的“直觉”中去寻找艺术的原动力。
柏格森还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新说法,极大地影响了意识流小说对于时间的处理和结构的安排。
他认为,人类对时间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常人理解的传统时间概念,即“外部时间”,而另一种则是“心理时间”,即“内部时间”。
这种时间是现在、过去、将来各个时刻的相互参与和渗透。
在人的意识深处,外部时间并不适用,只有“心理时间”才有意义,因为人的意识深处从来就没有过去、现在、将来的先后次序等等明确的时间分界线。
意识流小说家们正是根据这一理论,用内省的方法来探索心灵的深处,大胆地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采用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凌乱颠倒、相互渗透的手法,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艺术效果。
总之,上述弗洛伊德、詹姆斯及柏格森的理论是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三大理论支柱,这些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引入主观意识甚至无意识地带。
关注人的精神活动过程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特征。
《墙上的斑点》(以下简称《墙》)是伍尔夫早期的一篇意识流小说,虽为早期作品,其中所体现的意识流技巧已很全面。
现试析如下:1.对“内心真实”的流动的记录伍尔夫认为,真实是客观的。
不过,对于相同的客观真实,人们的感受却不相同。
小说家应该抓住的重要因素是人性,是人物内心的意识活动。
她说:“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在普普通通的一天中的内心活动考察一下吧。
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它们来自四面八方,就像不计其数的原子在不停地簇射。
”这就是真正的生活。
文学作品就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在《墙》这篇小说中,就很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
当“我”看到墙上的斑点时,思绪像开闸的潮水一般汹涌而出,首先回忆起当时炉子里生着火,由火又联想起一面鲜红的旗帜,又想起红色骑士潮水般涌来,当幻觉被打断时,“我”又感叹起人的思维特性来。
接着猜想这个斑点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由钉子联想起挂贵妇人肖像,由此又想到赝品,想到以前的房客的习惯。
面对着斑点“我”弄不清它到底是什么,由此又感叹起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和人类的无知来,一句“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引出一连串的物象:罐子、猫和老鼠、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奔马的尾巴等等,林林总总,不惜笔墨,犹如万花筒般的幻想、想象、联想等思绪纷至沓来。
引起主人公思绪蜂拥而至的“墙上的斑点”只是诱发人意识活动的客观事物,但这个客观事物并未构成人物意识活动的主干部分。
“斑点”一经出现,很快就被人物的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无规则的意识活动所湮没,被万花筒一般的人物回忆和亿万个意识活动的尘埃所取代,留给读者的是五彩缤纷、点点闪烁的意识火花,这些诱发物无关紧要,只是“我”意识流动和转向的结。
重要的是人物丰富朦胧的心理感受、动荡飘忽的思絮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再现。
2.内心独白的手法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写作的主要技巧之一。
分析起来,这一概念可分解为“内心”“独”“白”三层意思:内心即默然无声,持续不断的无声语言或心理意识活动;“独”则单独一人,寂静的心理空间;“白”即表白,依赖语言。
概括起来,“内心独白”即无声的语言意识。
在内心独白的运用过程中,作者退居幕后,一切皆由人物的意识来展现,使读者感到真切、深刻,仿佛直接进入人物的灵魂。
比较伍尔夫不同时期的作品,即可看出其差异性。
在小说《黑夜与白天》中,作者犹如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控制一切,由她介绍人物的思想感情,编串故事情节,不让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深埋在内心的隐秘活动如实地、自发地表露出来。
也就是说,那些心理活动是经过作家整理的,不是生活中原生态的心理活动。
但《墙》这篇小说通篇都是主人公的思想过程,这里除了主人公外没有其他人物,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
小说在开始时向读者介绍了一个时间:“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的时间”之后,我们便进入她的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漫无边际、复杂纷呈的意识之中,我们随着主人公的思绪,一会儿批评“我们思绪多么容易一哄而上”,一会儿感慨“哎!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正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一会儿又发出疑问:“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等等,完全是一个人活生生的心灵写照。
3.时序的颠倒和溶合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以正常时间为顺序的结构,在心理变化和意识的流动中,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彼此颠倒、交叉,相互渗透,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根据“心理时间”创造出异常的结构,从而展现人的意识的跳跃、穿插的复杂性。
在《墙》这篇作品中,主人公的意识便呈现一种非常自由、任意流淌的状态。
小说从“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开始想到“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又想到红色骑士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斑点的出现,将主人公的思绪暂时拉回到现实中来,但她很快又想到“幻觉,是孩童时期产生的”,在感慨人的生活的偶然性时,思维又跳跃到“来世”。
当责备自己不是一个警惕心高的管家时,因为壁炉上有尘土却想到了古代的特洛伊城被尘土埋了三层……在小说的结构上,“那个斑点”几次将主人公拉回到现实中来,其结果只是让她的思想骏马向更远方驰骋,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世”之间自由跳跃,真实地表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
以上谈到的是伍尔夫在《墙》这篇小说中使用的三种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除此之外,这篇作品还有其独特的魅力。
文章首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主人公在茶余饭后偶见墙上的斑点,其思绪纷繁却不杂乱,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
具体地说就是以“斑点”为圆心,以“三次”思绪为圆周而展开的一个丰富、异彩纷呈的意识世界。
比如当她第一次看到斑点后,她由此想到人们的思想多么容易集中到新的事物上去。
当她第二次看到斑点时,她由不能确定它是什么进而想到人生的神秘,从人生的光阴如梭想到来世的壮丽辉煌。
到第三次时,她由这个斑点可能是没有清扫掉的夏日玫瑰的落叶,想到自己不是个负责的主妇,接着又想到壁炉台上的灰尘,想到可以将特洛伊城埋三层,然后想起莎士比亚,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行为规范,男权主义,还想到知识与知识分子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由此可见,伍尔夫在此表现的既不是传统小说中的合理性、合乎逻辑的内心思考,也不是许多意识流小说中的不合理、荒谬至极的意识流动,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意识里,伍尔夫让她的主人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真正存在时刻(moments of being)。
从《墙》中我们还看到,尽管主人公进行思想活动,伍尔夫却没有使用深奥晦涩的抽象语言,而是使用了生动如画的描绘性语言。
比如她将人生比作经五十英里的时速被风吹过管道,落到另一端,由于速度太快,头上一个发卡都不剩;或比作一丝不挂地被发射到上帝脚下,以此象征人生匆匆,转瞬百年。
当她想到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时,她说:“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巢上空盘旋……”优美的画面将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描绘得淋漓尽致。
伍尔夫使用形象的语言是符合人的思维规律的,因为意识流其实是描写人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流动,意识处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感觉或直觉,不过她并未停留在个别与具体的事物上,她以一个斑点开始,逐渐上升到某个抽象概念后又用具体形象对它加以图解。
综上所述,在《墙》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伍尔夫运用圆熟的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也看到了她作品中体现出的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不仅使她走到了时代文学的前列,而且给了她的精神追求以合适的表现空间,这就是《墙上的斑点》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