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赏析.doc

合集下载

墙上的斑点课文精讲

墙上的斑点课文精讲

墙上的斑点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的一部意识流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对墙上一个斑点的六次猜测,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对世界的无限想象。

以下是这部小说的段落划分及其内容概述:第一段:作者首先注意到了墙上的斑点,并试图确定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了它。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开始了一系列的猜测和想象,由此引发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思考。

第二段:作者猜测斑点可能是钉子留下的痕迹,进而想象到挂在钉子上的可能是一幅贵妇的肖像画。

这种想象促使作者思考了关于这所房子以前的主人以及他们的生活。

第三段和第四段:作者发现斑点太大太圆了,不像钉子留下的痕迹,于是开始思考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以及遗失的东西。

作者还思考了生活的飞快速度和人的来世等哲学问题。

第五段到第七段:作者觉得斑点可能是一个暗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玫瑰花瓣,这引发了作者对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的本能以及伦敦的星期日的想象。

作者还提到了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从而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等级和秩序问题。

接下来的段落:作者继续对斑点进行猜测和想象,包括认为斑点像一个凸出在墙上的圆形物体,可能是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以及学者等。

这些猜测和想象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墙上的斑点》的段落划分主要依据作者对斑点的不同猜测和想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思考。

这部小说通过意识流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对世界的无限想象。

二、文章赏析《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的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对这部小说的赏析:小说以“墙上的斑点”为切入点,通过主人公对斑点的六次猜测和想象,展现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

斑点成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媒介,由此引发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这种以一个小物件为引子,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既具有创新性,也富有感染力。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doc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doc

《墙上的斑点》的主题结构《墙上的斑点》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后,却未能给读者留下重新梳理的清晰线索,或者说它给读者留下诸多强烈印象中,最深刻的则是它迷宫一般的讲述过程和令人难以琢磨的人生冥想。

因而好多读者要么因过程的难以梳理而否认过程背后的人生思索,要么因看不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索而认定小说的全过程是毫无意义的意识流动。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墙上的斑点》的意识流动特点及其与主题的关系做一些说明。

作者的思想隐含于本文特有的结构中,特有的结构所形成的张力使内容上原本异常含糊的思想渐渐浮升。

一、想追寻,想体验,却又每每中断每一次意识的流动总是从眼前启动而逐步流向与现实毫无关系的纯意识状态。

这纯粹的意识是最自由的状态,也是作者最为愉快的状态,而愉快和自由只能持续少许时间由顶峰向下急速滑行,重新回到眼前的现时状态。

我们来看作者的第一次意识流动:“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为了确定是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

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

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

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

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

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雾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这看似既无目的又无清晰逻辑的文字,却有这样的提示及转折标志:“为了确定⋯⋯就得回忆⋯⋯对啦,一定是⋯⋯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恰好是一个不断追寻到中断的过程。

每一次意识的流动都会因想象的过分自由而不经意地走入岔道而中断了起初的追寻意图,不得不再次期待新体验的到来。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作者:卓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这篇看似无序可循的作品并非只是作者毫无目的的思绪飞扬,其中也隐含着深刻的思想。

本文即从文章结构的分析着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解读。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一、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的一位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

她生于1882年,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具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她自幼身体孱弱,没有上学,是自学成才的,最好的学校就是她父亲的图书馆。

从小就经常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人墨客见面。

伍尔夫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2年与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他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和出版商。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三年后,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问世。

伍尔夫抨击传统和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上,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理论和手法,成为英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但不幸的是她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多次发病。

也许这与她早年受到的许多精神创伤有关:首先是1904年她父亲的去世;还有她幼年时曾受到过同父异母兄长的性侵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她的第一次婚姻也是不幸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同性恋,他们结婚后不久就离婚了。

可以想象这一系列的打击对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是何等的残酷。

不过,她的第二任丈夫雷纳德先生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爱护她,他们共同生活了29年,这一段时期也是伍尔夫创作上的丰收季节,但这并没有减轻她的病情,她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了。

1941年3月28日,这位20世纪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在衣服口袋里装满石块,一步一步走进了乌斯河,结束了她59岁的生命。

二、意识流小说介绍“意识流”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墙上的斑点》高考诗歌精读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墙上的斑点》高考诗歌精读

《墙上的斑点》赏析教学参考0606 1748《墙上的斑点》赏析小说《邱园记事》是伍尔夫变革小说的最初尝试,最初实验,另一部紧随其后、名声更大的实验之作是《墙上的斑点》,它被认为是伍尔夫第一篇纯正的意识流小说。

它在风格上与《邱园记事》又有了较大的不同,可以看出,伍尔夫的实验是多样性的,她基本上没有遵循于同一种思路,也没有停留在同一种模式上,她终生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在变化中发展自己、超越自己,这确实是需要勇气与胆识的,伍尔夫的这种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作家们中是压倒群芳的。

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的这种发展艺术的自觉意识尤其令人钦佩。

《墙上的斑点》的开头更带有偶然与随意的特征。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小说围绕着这个斑点展开,更确切地说,是围绕着作家对这个斑点的思绪展开,因为斑点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它只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而“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接下来,小说就一段一段地表现作家的思绪是怎样“抬一会儿,又把它扔在那里”的。

首先,如果斑点是钉子留下的痕迹,“我”设想那一定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

并猜想那幅画一定是件赝品,由此从画像判断出这所房子里曾住过的人家的品位,以及艺术品背后所应该包含的思想……“我”的思绪脱离开斑点、房子与人家,自由地飘荡,又想到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和人生的偶然性。

接着,又重新开始设想墙上的斑点,可能它是夏天残留下来的一片玫瑰花瓣造成的。

“我”开始了静静的、安稳的、从容不迫的思考,离开表面的生硬的个别事实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

于是想起莎士比亚、查理一世时所种的花、自己的形象、未来的小说家以及希腊人与莎士比亚的概括;从概括又想到了日常的规矩,想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最后得出自己的一点结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我”的意识是跳跃性的、急剧更替的,同时又是支离破碎而又混乱无序的。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真实与幻象
主题描述
该小说探讨了真实与幻象之间的模糊边界,展现了主人 公在追求真实自我和陷入幻觉之间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文本证据
小说中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幻觉和梦境,展现了真实与幻 象之间的转换和交替,同时也揭示了主人公对真实自我 认知的探索和追求。
主题意义
该主题揭示了人类对真实认知的追求和对幻觉的迷惑, 突显了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03
人物分析主人公弗吉尼亚Fra bibliotek1 2 3
人物背景
弗吉尼亚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妇女,她 拥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生活安逸。
性格特点
弗吉尼亚是一个敏感、多疑、内心孤寂的人。 她常常陷入对生活的沉思和对自己内心的探索 。
行为表现
弗吉尼亚在小说中经常表现出对斑点的奇怪反 应,她不断地猜测斑点的来源和意义,这反映 了她的内心孤独和迷茫。
内心独白的表达效果
作者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直接呈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感受 和思想,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内心世界的揭示
内心独白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包括 他的情感、欲望、恐惧和希望等。
塑造人物形象
通过内心独白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使他 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内心世界的复杂人物。
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02 03
叙述方式的独特性
意识流手法突破了传统叙述方式的限制,以更加自由、灵活的方式展 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感受和思 考。
表现人性的深度
通过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使 读者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内心独白运用
作品概述

外国文学鉴赏《墙 上 的 斑 点》

外国文学鉴赏《墙 上 的 斑 点》

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
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
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h够了。
16
主题探讨
2. 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只要听听概括这个 词的音调就够了。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 ——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 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 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每 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 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 列表……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 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 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 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h
25
想通过这种结构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拓宽了作品的视
域和透视层次,使作者在短暂的时空中得以构建更大容量
的“内在的真实”。
h
21
写作技巧
3.蒙太奇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展开沉
思冥想,可能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样一
个“重要的瞬间”,主人公在内心深处已经自由往返于
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对历史的思索、现实的感
表!
h
18
主题探讨
追求精神自由 嘲讽现实单调
h
19
1.内心独白 写作技巧
第一人称的直接内心独白,让主人公由一个
斑点而进行自我内省,从而将人物的沉思冥想、意
识印象和盘托出,使读者一览无余。如:“让我稳住
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对啦,
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
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
人物内心奥秘。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从《墙上的斑点》看伍尔夫的意识流创作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摘要:伍尔夫《墙上的斑点》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皆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其“重精神,轻物质”的观念深刻揭示了战时英国人的精神危机,更充分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创新能力及独特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伍尔夫;意识流创作;文学观念英国文学历史上,以伍尔夫为代表的意识流创作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墙上的斑点》的结构与写作方式,结合伍尔夫的创作理念,简要评析其意识流写作。

瑞士心理学家罗夏提出了观察人潜意识的“墨渍测试”。

①只要被试者面对墨渍图画,忘掉一切外部压力,凭直觉讲出他所观察到的东西,便能透露出他的潜意识和人格基本特征。

这种理论与《墙上的斑点》在文化范畴上不谋而合。

从形式上看,小说意识流的结构特征也十分明显。

作品以墙上的斑点作为现实主干,不断由主干泛漾到非现实的意识中去,又不断回到现实,如此循环反复,彰显了意识飘逸流漾的本质特征。

伍尔夫认为,外在的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和感觉。

在文学观念上,伍尔夫比较关注怎样了解生活的真实和怎样使文学具有灵性的问题。

她控诉现实主义作家编织情节,歪曲了生活的一般性质,好像生活的发展方式与情节如出一辙,把生活变成了虚假的东西;同时批判他们只注重生活的外壳,抓不住现实的基本精神。

她在剑桥大学一篇题为《贝内特先生和布朗太太》的著名演讲中指出,传统小说家“制造工具,订立了章法”,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章法无疑是毁灭,这些工具也等于是死亡。

”她说:“这是因为他们不关心精神,只关心躯壳……他们描写不重要的东西,花了大量的技巧和功夫来使琐碎和短暂的东西看上去像是真实和永久的。

”②从这可以看出,伍尔夫强调生活与人的意识都具有与确定秩序不相容的多样性,小说的职能就是要超越具体现象去把握生活的基本精神,文学应尽可能挖掘和开发心灵的奥秘。

《墙上的斑点》中,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非常明显。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通过对斑点的解读和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自我认知
通过对斑点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社会批判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隐喻性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 产阶级男性,他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 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由和 意义的思考。
结构特点
01
开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非常开放,以墙上的斑点为起点,不断引出新的思考和回忆,
没有明确的结局或结论,使得作品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02 03
片段式叙述
小说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 活多变。
反复和循环
配角
小说中的配角包括主人公的朋友、家 人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情节, 也为主人公的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物塑造手法
01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心 理活动,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世界和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
02
03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 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 念。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展现了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 式。
生命意义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 探索。源自主题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 想动态。
象征手法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象征,暗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解析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作者:马丽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0期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女作家和文学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九部长篇小说,若干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艺随笔、书信和日记。

作品种类多样,涉及内容广泛,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和《一间自己的屋子》。

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先驱人物,所以妇女问题是她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但在其小说中,除这一主题外,还充满了不断的形式探索和实验,努力将其对生命的意义、生与死、和谐与混乱的种种思考与多样的形式表达融为一体。

伍尔夫一生致力于文学的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论。

本文通过分析其经典作品《墙上的斑点》,以期对她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生观和生活本质的认识有更深层的理解。

《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1917)是伍尔夫摒弃传统写作规范,采用意识流手法的实验之作,历来被视为意识流短篇的典范之作。

它集中展示了伍尔夫所开拓的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风格。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看见火红的炭块而思绪联翩,并把注意力转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回忆与遐想,凌乱的思绪竟然“一哄而上”。

“我”想到了人生的无常,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无处不在的等级体制。

作者的思绪时而飘向远古,时而回到现在,从古代的希腊人到莎士比亚,从植物学到大主教……海阔天空,漫无际涯。

想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他人的想象中创造着自己。

接着想到人们在儿童时期就接受了人人都必须遵循正统的观念,“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而“我”却对这些“规矩”表示怀疑。

最终这些思绪突然被喧哗打断,从旁人的话里得知: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小说随之嘎然而止,让人读来意犹未尽,浮想联翩。

小说中只有主人公的意识在活动,至于传统小说中的环境,主人公的身份、社会特征、个性爱好统统不着一字。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

《墙上的斑点》_墙上的斑点,原文及赏析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

《墙上的斑点》赏析作者:卓芹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一篇实践了作者描绘内在真实的艺术主张的作品。

这篇看似无序可循的作品并非只是作者毫无目的的思绪飞扬,其中也隐含着深刻的思想。

本文即从文章结构的分析着手,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解读。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一、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的一位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

她生于1882年,其父是一位学识渊博、颇具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她自幼身体孱弱,没有上学,是自学成才的,最好的学校就是她父亲的图书馆。

从小就经常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人墨客见面。

伍尔夫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开始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撰稿。

1912年与雷纳德·伍尔夫结婚,他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和出版商。

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三年后,她的第一部小说《远航》问世。

伍尔夫抨击传统和陈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上,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理论和手法,成为英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但不幸的是她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多次发病。

也许这与她早年受到的许多精神创伤有关:首先是1904年她父亲的去世;还有她幼年时曾受到过同父异母兄长的性侵害,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她的第一次婚姻也是不幸的,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同性恋,他们结婚后不久就离婚了。

可以想象这一系列的打击对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是何等的残酷。

不过,她的第二任丈夫雷纳德先生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爱护她,他们共同生活了29年,这一段时期也是伍尔夫创作上的丰收季节,但这并没有减轻她的病情,她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严重了。

1941年3月28日,这位20世纪公认的意识流创作大师在衣服口袋里装满石块,一步一步走进了乌斯河,结束了她59岁的生命。

二、意识流小说介绍“意识流”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以无序的自由联想揭示思想的不自由孙绍振《墙上的斑点》解读难度极大,连教参都很少涉及,但是对于高中教师却是不可回避的。

花了一点工夫,终于改得比较过得去了。

我的文章尽量深入浅出,估计也还有些高中教师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有的可能要读两遍。

这需要对西方小说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现代派的系统知识,还要有心理史的知识准备,最后,则是要有西方哲学史的知识。

当然,要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建构为有序的整体。

这样的阅读就是难度的克服,老师要有修养,没有老师的指导,光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只能是一任其胡说八道,天马行空,言不及义。

要读懂这样的小说,关键是要抓住它流派的特点。

首阅读的初感(直觉)的狐疑(问题):这样的作品能算小说吗?既没有连贯的情节,很难说有什么人物性格,更没有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理错位或者矛盾。

只是一个不知姓名,没有形貌,没有行动,停留在原地的女性,在随意地、即兴地、断断续续地内审,毫无头绪地联想、回忆。

而引起这一切的,只是墙上的一个斑点,她一直以为是个钉子,想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六千多字),才发现并不是钉子留下的痕迹,而是一只蜗牛。

这样随机、漫长的感受,完全是个人内心无形的、无声的自白,有些还是“幻影”,几近于胡思乱想,和一般读者预期的小说相去甚远。

是不是有点接近散文?似乎也不太像,其自言自语并不抒情,既不美化墙上的斑点,也没有叙事,它仅仅是浮想连翩,纷至踏来的感觉,并不构成连贯的思绪,其间的联系只是边缘性的(近似切线的)相近性。

这样的自由随想,也许有点像西方人所擅长的随笔吧(如《瓦尔登湖》),可随笔有一定的智性逻辑性贯穿其间。

而《墙上的斑点》谈不上任何智性的一贯性。

那么,它为为什么叫做小说,而且获得举世的共识呢?这是因为,它具有小说的基本功能。

那就是对于人物外部感知和内心情志的深度探索,表现作者对于人的内心感知和情志的独特理解。

这属于特殊流派的小说----文学史上所谓做“意识流”小说。

传统的小说,不管是现实性的还是超现实的,或多或少都有或强或弱的情节,情节的功能就是把人物打出常轨,让人物遭遇意想不到的灾难或者幸运,进入非常环境,迫使人物在常轨情况下隐藏在人格面具下的、隐藏在深层的、甚至连自己也不一定知道的情感、思绪涌到表层。

墙上的斑点(DOC)

墙上的斑点(DOC)

《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难点: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 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资料印发)3、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 1月25日 - 1941年 3月28日)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象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象

《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象发表时间:2010-10-27T10:45:32.32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供稿作者:党磊磊[导读] 故事是由看到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并以确定了斑点的真实身份——蜗牛作为结局,斑点在这里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党磊磊新乡学院公共外语部,河南新乡 453000中图分类号:I561摘要:《墙上的斑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它没有开端,没有情节发展,没有高潮,也没有结局,整篇小说是由对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六次猜想连成的。

在这六次猜想中作者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来把读者带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象;意识流一、引言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

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

她认为写作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

《墙上的斑点》正是一篇这样的作品。

这部作品只是叙述者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是叙述者飘忽不定的意识流,是对于叙述者内心深处的情绪最细微的刻画。

二、意象分析1.墙上的斑点墙上的斑点是文章的题目,同样也是文章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

故事是由看到墙上的斑点引发的,并以确定了斑点的真实身份——蜗牛作为结局,斑点在这里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而在整篇文章中,墙上的斑点是一个刺激物,或者说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

《墙上的斑点》第一篇:《墙上的斑点》《墙上的斑点》【设计理念】帮助学生领会意识流小说的叙述主体第一人称——“我”及其全知视角对于内容和主旨呈现的作用,进而认识意识流小说叙述繁复的特点,在深入阅读意识流小说的同时理清小说的结构,把握小说的主旨,为以后阅读此类小说奠基【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教学重点、难点】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以及对主旨呈现的作用【教学建议】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作用,从而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二)《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于1919年发表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是什么,我们站起来走近它看一看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不去做而要猜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阅读交流】意识流小说显示的是思维的流动、思想的过程、思考的快感、意识的力量(三)意识流小说就是作者笔下意识流动中产生的每一个幻象(用诗的术语称之为“意象”也未尝不可)组合而产生的力量,这些意象有着特定的思维指向和清醒的选择,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小说中“我”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几次?【阅读讨论】一共有六次1、确定哪一天看到斑点冬天炉火、城堡红旗、红色骑士骑马上山坡2、好像是钉子的痕迹贵妇人肖像画、以前房主、铁路郊外别墅3、太大太圆,又不像钉子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遗失的东西、生活的快速、来世4、可能是玫瑰花瓣特洛伊城、莎士比亚、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伦敦的周日、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5、凸出在墙上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学者6、像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树、树的生存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板书:现实的折射——探寻:斑点——现实、思想——蜗牛(四)揣摩小说的结构六次猜想,我们分不清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对内容的表达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斯说:“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墙上的斑点》就是这样一篇内容与形式难以区分,内容即形式,形式也就是内容的作品那么“墙上的斑点”这一意象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讨论交流】小说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这一斑点是蜗牛或别的什么,在小说中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客观事物“蜗牛”充当了“我”意识转向的契机,使得“我”把表面上那些互不相关的零碎的思绪连成一体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的,这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的结构形式,小说中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小说的所有线索都严谨有序,“我”的联想从“斑点”出发,展开繁复叙述,再返回斑点,再弹出思绪,像一个花瓣又回到斑点,六次联想,就像六个颜色不同的花瓣,“斑点”像花蕊,又像花托,把种种不相关联的思绪串联或叠加在一起由此可知,小说的叙述结构也不是一团乱麻墙上的斑点是圆心,由此生发的联想忽近忽远,始终围绕中心点在运行结构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前面的谜题与结尾的解谜,相互照应,使小说的叙述圆满而完整板书:精巧的结构——辐射结构(整体)、线性结构(局部)、环形结构(首尾)(五)领悟小说的思想【讨论交流】有人曾经指责伍尔芙的小说过分关注自我和内心,缺乏社会性其实,当我们读到伍尔夫发出的“该死的战争;让战争见鬼去吧”的心声时,读到她想象出的那个“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也没有“尊卑序列表”的“十分可爱的世界”时,社会的“微尘”已然落到了作者的心灵上,并且激起了回响与反应这说明不描写社会生活,并不等于远离社会生活通过人物的意识来折射现实,同样能表现出社会性从作者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我们依然可以着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理想的追求板书:深刻的思想三、三读小说,分析叙述的繁复,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一)我们知道,《桥边的老人》的叙述是层层“减法”,显得简洁;而《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显得枝蔓丛生,伍尔芙惯用叙述的“加法”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小说对“斑点”六次猜测的叙述伍尔芙用了哪些“加法”使得叙述如此繁复?【讨论交流】1、回忆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用了详细的回忆,叙述繁复2、联想联想贯穿着小说的全篇,将“我”的白日梦流水般、不间断、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使小说的内容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繁复至极3、瞬间感受这种瞬间的感受、思考的过程一般人们会把它省去,作者却将它们全部写下来,毫不省略类似的叙述在小说中还有很多小说的叙述夹杂着思绪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显得非常繁杂4、梦幻这里的想象是梦幻式的,在种梦幻中作者不经意地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美、健康和自由,没有知识的垄断者,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这种思想的表达似真似幻,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增强了小说叙述的繁复5、主观情绪这篇由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带着很强的主观性,充满着个人的情绪作者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毫不隐讳的表达出来到小说的最后作者又表达出对战争的厌恶联系全篇可以看到,作者并不是在这一篇小说中集中表达一个题旨,而是分散地表达了自己的多个观点:自己的小说理,女性主义观点,美、健康和自由的理想,对战争的厌恶多主题的散乱的表达,使得这篇小说的思想枝蔓丛生6、内心独白小说通篇以“我”的内心独白贯穿,把“我”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地直接表露出来这种变动不已的、未知的、不受拘束的精神世界正是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生活、真正现实这种内心独白的表达给予了使叙述者极大的叙述自由,自然使小说带有杂乱无章、繁复的特点小说用了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的方法使得叙述好似用了层层“加法”,显得繁复丛杂也正是这些回忆、联想、感受、梦幻、情绪、内心独白构成了人物意识的“流”,这种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就是“意识流”小说(二)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我想同学们对这篇意识流小说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下面请大家互相研究探讨一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之间的有什么区别?【研究探讨】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这里“我”的意识成了小说绝对的权威、绝对中心传统小说和意识流小说分别有这样的特点——传统小说:1、追求表现外部世界,刻意描绘人的物质生活环境、外貌衣着、言行举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在结构布局上有戏剧化的特点,根据素材和创作需要选择悲剧或喜剧的模式;3、具有完整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大都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展示各种复杂的矛盾冲突;4、遵循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原则意识流小说的特征:1、竭力淡化小说的故事情节,重在表现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揭示情景在意识中留下的痕迹,展示人物的心理结构;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2、遵循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的创作原则,通过内心折射现实;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把过去、未来、现在互相倒置、互相渗透;4、运用自由联想、象征暗示、内心独白、感官印象、心理分析手法具体表现在《墙上的斑点》这篇意识流小说里——(1)、集中笔墨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墙上的斑点》描写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剖析内心的奥秘,把探索的注意力凝聚在人物的灵魂世界此外,意识流小说主张取消作品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己直接展开自己的意识活动过程在意识流小说里,即使是描绘环境、外貌、举止和性格,都不是作家从旁叙述,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回忆、体验、感知和想象表现出来(2)、意识流小说家在运用自由联想时,却表现出意识流动的跳跃性、随意性和突兀多变、无规则的特点《墙上的斑点》写主人公看到墙上的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的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这一连串的“自由联想”展现了主人公头脑中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3)、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以及多层次结构是意识流小说的又一特点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时,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倒置,甚至互相渗透,而导致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多层次的结构,颇具立体感意识流小说的“回忆”是大量的,而且常常是许多回忆互相冲击碰撞,用以显示人物意识活动的突兀变化小说《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遐想,“斑点”成了主人公从一种思绪转向另一种思绪的中间媒介,从而使描述符合心理轨迹,使作品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和谐【课后作业】1、写一段描绘人物心灵深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流动的文字,尽量运用一些描写回忆、自由联想、抒写感受、描述梦幻、直露情绪、内心独白等方法,使叙述繁复叙述角度:第一人称、全知视角2、课外阅读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大地之子》、谌容的《人到中年》等意识流小说【资料链接】(一)作者简介《墙上的斑点》作者是弗吉尼亚?伍尔芙那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家,她对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非常脆弱,多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最后在1941年,投河自尽弗吉尼亚?伍尔芙生前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还是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意识流代表作主要是:《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二)意识流小说什么是意识流?意识,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包括回忆、幻想、思想、各种感觉、印象,“意识流”是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思想或感觉的持续流动后来文学评论家借用这个词形容现代小说中模仿“意识流”这一过程的创作流派意识流小说家否定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认为现实生活是表面的,而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不可界说的内在精神”则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强调“内心真实”,展现的是人们的内在精神,从而折射现实生活这一方面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产物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归于社会的演变和时代的变迁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在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化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的自尊与自信每况愈下,而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却与日剧增,英美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最根本、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着重表现西方人的复杂心态与悲观情绪,从而折射出社会生活的现实“意识流”这个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来的它在1884年发表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首次使用“意识流”这一概念,随后在1890年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又多次使用这一词语,并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他在书中指出:“意识在它自己看来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乍看起来,似乎可以用‘链条’或‘系列’之类字眼来描述它,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意识并不是一节一节地拼起来的用‘河’或者‘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说得上是恰如其分此后再谈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斩不断的“流”,而不是片段的衔接,因此称之为“意识流”;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所谓的事物只是他自己从“意识流”中任意划分出来的片段这一观点为小说家进行意识流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转引自李春颖《<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见《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9期,P25)(三)意识流小说与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墙上的斑点》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也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叙述者面目模糊,从文中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看到墙上的斑点以后所引发的内心活动这内心活动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看到在作者的遐想中,既有迅即更迭的生活速写,又有浅尝辄止的历史点击,还有不时生发的迷惘、虚幻的人生感喟,以及或愉快或忧郁的情绪(四)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家除了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外,还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和美国的福克纳他们的代表作“马赛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詹姆斯?乔依斯《尤利西斯》(1922)威廉?福克纳《喧嚣与骚动》(1929)(五)课文补充注释1.惠特克尊卑许列表,也就是《惠特克年鉴》该年鉴是由英国出版家约瑟夫·惠特克(1820——1895)于1868年创刊,是一部具有英国特色的国际性综合年鉴,每年出版一次,主要内容覆盖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事件和一些统计数据,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世界各国基本情况和科学知识截至2000年,共出了132部2.兰赛尔(1802——1873),英国画家、雕塑家,他的父亲是雕刻家、作家,自幼深受熏陶,后来进入英国皇家学院学习艺术他的作品以动物题材著称,对动物的体态结构有较好的把握,作品洋溢着蓬勃生机后期创作风格向感伤主义转型1831年入选皇家学院院士,1850年被授予骑士称号3.都铎指英国都铎王朝(1485——1604),先后有五位国王在位,分别为: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伊丽莎白一世,跨越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其中,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玛丽一世试图恢复天主教的权威,对民众采用高压政策,被称为“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把英国引向繁荣昌盛4.纳尔逊(1785——1805),英国海军统帅,在海战中曾大败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被英国人视为民族英雄他突破了前人的战略战术,在作战中勇于发挥独创、主动精神,教育属下要独立思考、当机立断,这种思想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5.伊丽莎白一世(1553——1603)被视为“童贞女王”,终生未婚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主要生活和创作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她在位期间,将新教立为国教;发动了与西班牙的海战,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扩大了海外贸易和殖民的进程;她还成功地维持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力量平衡6.大法官英国的一个官职,职责是主持上议院和最高上诉法院,掌管绝大多数司法官的任免工作此外还有一定的教会特权,是惟一有宗教限制的官职,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大法官7.坎特伯雷大主教坎特伯雷是英格兰东南部一城市,是英国国教精神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所在地这是公认的高级主教,除了在当地有官邸外,伦敦的蓝伯斯宫也有办事处每隔十年安立甘主教都要在蓝伯斯宫举行大会,坎特伯雷大主教负责召集工作8.约克大主教约克是英格兰北部一城市和英国国教在北部地区的中心约克大主教的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9.查理一世(1600——1649)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二个国君,经常与议会发生冲突,由此引发内战最后他被控暴君、叛国者、人民公敌等罪名判处死刑之后,英国君主制中断,由克伦威尔任护国公10.安女王即安妮女王(1665——1714),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她在位期间,因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与法开战,英国获胜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生活在这个时代11.内阁大臣内阁是一种政治体制,以前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为国王提供咨询服务,并监督执行国王发布的命令在现代议会制国家,国家元首请内阁总理组阁,内阁总理负责选择内阁内阁官员,每个阁员要负责一个部门12.泰晤士报社论泰晤士报最早由J·沃尔特于1875年创刊,命名为《每日环球纪事报》,1788年改名为《泰晤士报》,当时主要刊登商业信息、布告,并附带登些丑闻1800年以后报道面有所扩展,到了19世纪中期已经有了较大影响,以其独特的见解、严谨的风格闻名于世,但是也被戏噱为“幕厅统治集团”的喉舌(六)主旨探讨《墙上的斑点》的主旨探微刘洪涛《墙上的斑点》的大意是一个管家身份的女子在冬日的炉火旁闲坐,看到墙上有一个小斑点她在猜测这个小斑点是什么,思绪也由这个斑点牵引着神游八极,浮想联翩后来有个男子进到房间中来,把现实生活也带了进来他看到墙上的那个斑点,惊讶怎么有一只蜗牛在墙上叙述人这才弄清楚那斑点是蜗牛一切幻想都消失了,小说到此结束小说的主旨是什么?伍尔夫想表达什么意思?从表面上来看,小说的含义似乎难以捉摸,想想似乎很无聊,叙述人明明可以起身去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但仍在那里想入非非,不肯动一动叙述人神思飘渺,不着边际小说有意义吗?回答是肯定的它的意义就在于叙述人的意识流中具体讲,在叙述人的思绪中呈现出两条大致平行且对立的线索第一条线索围绕着客观世界展开这个世界包括原先的房客、打断叙述人思绪的男子、莎士比亚、伦敦星期日的午餐、散步和聚会、桌布、衣服时尚、说话的方式、泰晤士报的社论、内阁大臣、上校带着队伍考古、与牧师通信、惠特克尊卑序列表等这个现实的世界代表着秩序、规则、理性、知识、概括小说中的叙述人想到:“每件事情都有一定的规矩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桌布的规矩就是一定要用花毯做成,上面印着黄色的小方格子,就像你在照片里看见的皇宫走廊里铺的地毯那样另外一种花样的桌布就不能算真正的桌布”在小说第八节,叙述人把斑点当成坟冢,由此想到上校率领的考古队的挖掘考古行为:这是一个动用理性求证确凿知识的过程,它构成了一种秩序:牧师在早餐时读着上校来的信,觉得自己很重要上校为了考证,作多次乡间旅行,牧师和上校的老伴在家里做果酱上校考证出结果,他写了一篇文章,引起争论他的考古发现被陈列在博物馆里再如第十一节提到惠特克尊卑序列表:“排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后边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边又是约克大主教每一个人必须排在某人后边,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惠特克是知道的”在小说中,叙述人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是讽刺的如第六节,叙述人希望能够沉下去,让思绪抓住事物的本质怎么能做到呢?叙述人想到像莎士比亚那样,于是她眼前浮现出莎士比亚式的沉思的场景:“这个人稳稳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视着炉火,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下来,进入他的头脑他把前额倚在自己的手上,于是人们站在敞开的大门外向里张望——可是,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多么沉闷啊!它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这是男人的思绪,他做沉思状,但叙述人不感兴趣那个热心去考古的上校后来死去了叙述人说:“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证明了什么”随后她肯定地说:“不,不,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也没有发现”第七节叙述人说到概括:“它使人想到社论,想到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的,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她认为这样的世界。

《墙上的斑点》篇章结构深层探究

《墙上的斑点》篇章结构深层探究

《墙上的斑点》篇章结构深层探究《墙上的斑点》是英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篇意识流小说,它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没有结局,作者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人人物的精神世界。

它以纯正的意识流风格享誉世界文坛,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世界。

这篇小说的篇章结构是伍尔夫小说的独特形式――以一个原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

“斑点”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在结构上是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支点,作品的所有线索都从“斑点”出发,展开叙述,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维。

好似一朵由多层花瓣围着花蕊的鲜花。

是“斑点”把它们串联或叠加在一起,斑点成了一个“结”,整篇小说就是由对“斑点”的六次心理猜测连缀而成。

这个特点是众所周知的,不必我赘述。

只是人们一般认为作者的六次心理猜测是毫无联系、支离破碎的。

我觉得有几点难以理解:要是这六次心理猜测将位置调换一下是否可以?要是将某一两次心理猜测去掉会怎么样?要是另外换掉一些心理猜测中想到的意象对小说的主旨表达有没有影响?通过不断的阅读文本,不断的查找资料,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我对这篇小说的篇章结构做了深层的探究,发现了小说结构上的一些新特点,也发现小说的结构并不是散乱无章的。

相反是非常严谨的。

首先,小说的六次心理猜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次心理猜测独立成章,第二、三两次心理猜测阐述的都是生命的问题,可以放在一起;第四、五次心理猜测都谈论到人类的活动,可以划做一层:第六次心理猜测表明了作者向往的生存状态,算是主旨部分,独立为一个层次。

第二次心理猜测小说叙述者通过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想到挂在钉子上的一定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房主,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有个年轻人。

当想到以前的房主时,叙述者感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接着又搭了火车经过别墅,看见路旁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的比喻,这些内容很明显地表现了叙述者对生命的感悟――“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赏析
高考语文复习除了要掌握好重要知识点,还要学会归纳和总结,这样在复习的时候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了帮助大家备考高考,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内容。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据高中选修教材注释),发表于1919年。

这是一篇有趣而沉重的小说。

有趣,是因为它的写法。

小说写的是我现住房子的墙上曾经有过的一个斑点。

时间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那时我第一次看见它。

当时,大概离得有点远,我不清楚它是什么,于是我想知道它是什么。

但是,我不走近它看,而是想。

我当时是怎样看到这个斑点的呢?在回忆中,我记得炉子里的火,壁炉上玻璃缸里的三朵菊花,那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我正在吸烟,抬起头,我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这个斑点还打断了我当时一个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产生过的幻觉。

这个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就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由于看不清,我当时首先想到,它大概是一个挂小肖像画的钉子。

但是,我不能确定。

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

它太大太圆了。

由于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我又想: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
圆形物体,比如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

但是,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的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如果去摸,会感觉像个古冢(即坟墓或宿营地之类)。

但是,我不能确定,也许真就是一只钉进墙里已经两百年、经过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擦拭、钉子的顶端露出在油漆外面的钉子。

但是,我不清楚,我一定要跳起来看清楚,它可能不是钉子,不是玫瑰花瓣,而可能是木板上的裂纹。

但是,它们全都不是。

跟我一起喝茶抽烟、起身要去买报纸的一个人不经意地跟我说:我们不应该让一只蜗牛爬在墙上。

原来,墙上的那个斑点,竟然是一只蜗牛!
你看,这篇小说的写法、构思有多巧妙,几乎整个篇幅都是心理的刻画,没有传统小说现实场景的转换,有的只是静静的回忆,回忆大约今年一月中旬在自家墙上的那个斑点由于当时看不清楚而猜测它究竟是什么的那个过程。

在当时那个带着感觉对墙上斑点进行猜测的意识流动的过程中,我的思绪一哄而上。

这种种的思绪又随着猜测结果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是玄妙的,称得上是我们中国《道德经》里所说的玄之又玄,因为它完全是个人的意识,绝非我们读者所能捕捉。

小说的结尾让人惊喜,却又是如此的自然而然。

一是因为读者和我都无须猜了,结果已经出来。

二是因为其结果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前面的描述已经埋下了太多的伏笔它太大太圆,它不是
一个小孔,它竟像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等等。

三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本就奇妙,总是充满着偶然与巧合当我老在瞎想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我们不应该让一只蜗牛爬在墙上。

可见,这是一篇多么有趣的小说。

但是,《墙上的斑点》读起来又让人感觉甚为沉重。

在我想弄清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的过程中,随着我的思想意识的流动,我想到了很多。

我想到了人类的生命、思想与无知,想到了我们对自己私有物品的无法控制,想到了人的生活的种种偶然性,想到了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想到了各种现成的知识、规矩、管理与尊卑秩序,想到了人对于自由的难以获得,想到了我们对于实干家总免不了的一点轻视,想到了自己的种种希望和种种喜欢,等等等等。

所有这些,无不透露出我对于人生、人世及未来等的沉重思考与尖锐批判。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沉重的思考与尖锐的批判,正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所在。

看似无意识,实则有意识。

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实实在在。

更何况现实中正在发生着该死的战争!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
什么也记不起啦。

一切在转动,在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事物陷进了大动荡之中。

有人正在俯身对我说: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是吗?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

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
争见鬼去吧!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爬在墙壁上。

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有趣而沉重的小说,是一篇十分耐人寻味的富有哲思的小说,是一篇匠心独运的小说。

值得一读!
2017年高考语文复习:《墙上的斑点》赏析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将高考语文考察的内容认真分析并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就能轻松掌握好所考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