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个土地整治设计的概述,以解决农村土地面临的挑战,包括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本报告介绍了土地整治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同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来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土地整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改善和管理土地资源,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环境质量。

近年来,农村土地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得土地整治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二、土地整治的重要性1.提高土地利用效益:通过土地整治,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保护生态环境:土地整治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地下水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土地整治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土地整治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社会参与。

四、土地整治的建议和方法1.科学规划: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和方案,明确整治的目标、措施和时限。

2.综合治理:采取综合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来解决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3.可持续发展:注重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4.公平合理: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注重公平和合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需求。

5.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农民和利益相关者的积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和农民合作,共同参与土地整治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五、结论土地整治是解决农村土地面临的挑战的重要手段,具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为实现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社会参与等原则,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及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及通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及通知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云农综办[2004]23号各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规范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质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现随文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国农办〔2004〕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发[2003]93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现随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试行标准》(国农办[2003]130号)同时废止。

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反馈。

各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中央农口有关部门,可按照本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备案。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为了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投资目标,达到预期效益,参照国家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有关技术规范和建设规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自身特点,制定本标准。

凡国家立项投资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均须按照本建设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检查验收。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包括中低产田改造、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生态综合治理等建设内容。

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一、综合标准1、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一、定义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以下简称整治报告):指根据政府部门发布
的行业指导性文件,和集合地质地貌特征、气候资源、土地基础资源
状况、土地利用状况、规划资源、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建设等多方面
信息资料,结合实际发现的问题,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有关工程作出的
相关咨询设计的文字性陈述和图文总汇,如调查报告、评估报告、施
工设计方案、经济评价、实施方案等记载。

二、报告编制要求
1、设计报告必须具备专业性、规范性、可行性;
2、报告应按照国家及主管部门标准相关规定进行编制,按照项目规模、大小及特殊性等实际情况,细化到位;
3、设计文字应充实丰富,并把握到位,关键内容应该突出,客观地反
映出项目的定位、建设效果及其与现有设施在整体规划和综合效益上
的协调发展关系;
4、设计图表应有范例,可以直观详细形象地对设计方案、设施联系及
特殊性等进行表示及说明。

三、命名规范
1、报告文件命名力求与其单位统一;
2、文件命名均按照“项目名称+整治报告”的形式编排;
3、文件应使用"中文(拼音)+日期+版本号"的命名规范;
4、文件编码使用UTF-8编码;
5、文件文档后缀为DOCX或DOCX;
6、文件的文字大小均采用正文字号14号。

四、审核要求
1、审核机构应专业文员人员完成,并由部门主管审批;
2、审核人员应审查报告内容全部,包括技术规范性;
3、针对整治报告内容需要进行修改的,报告拟稿人应及时做出修改;
4、对无法符合要求的报告文件,应进行多次审核,保证内容安全合法;
5、审核通过后,发文部门应及时将正式声明扫描档存放至本部门电子
文件管理系统。

规划设计报告书

规划设计报告书

××县××××土地整理复垦综合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部分项目规划1 前言1.1 项目建设原由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尤其是耕地。

由于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坝区大多数耕地仍然是在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县××××是××省最大的坝区之一,××河贯穿整个项目区,项目区内至团结水库地段××河共有8条支流(魁龙河水系,集雨面积10.2 km2;两溪河水系,集雨面积18.5km2;水浸河水系,集雨面积1.8km2;响水河水系,集雨面积92.2km2;新街河水系,集雨面积34.3km2;满溪河水系,集雨面积159.1km2;干川河水系,集雨面积8.8km2;干溪河水系,集雨面积8.1km2),在汛期期间所有洪水全部流入××河,致使沿河两岸常年被洪水淹没,大量农田变成了荒滩、荒地,经过相关部门的综合治理,沿河两岸修建了部分防洪堤,水患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地政府无法再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许多农田仍然受到洪水的威胁,且大量的水毁地有待复垦;××××现有农田中普遍存在着田块分割细碎、田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的现象;由于多年未对现有耕地进行合理的深耕,仅靠使用大量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忽视了对耕地的保护和改造,土壤出现板结,耕作层变浅,耕地质量下降。

通过对××县××××土地的调查、论证、分析,大坝区域内土地的整理、复垦不仅新增耕地潜力较大,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项目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经××县国土资源局立项申报,××省国土资源厅及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实地考察会商,一致同意将××××土地整理复垦综合项目作为2006年度国家级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重点项目2006年1月18日××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县××××土地整理复垦综合项目入库的通知》。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

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旨在对某市土地进行整治,实现占补平衡,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 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3.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 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4. 项目工作内容具体的项目工作内容如下:- 对目标区域进行土地整治调查,了解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情况- 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包括土地使用布局、开发建设方案等- 开展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工作,确保占补平衡和权益公平-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包括土地开发、环境治理等- 监督和评估土地整治效果,进行后续优化和调整5.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土地整治调查研究,持续1个月- 第二阶段:制定土地整治规划方案,持续2个月- 第三阶段: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持续3个月- 第四阶段: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持续6个月- 第五阶段:监督和评估,持续12个月6. 预期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 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 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 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7. 风险与对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技术风险:解决土地整治技术问题可能存在困难。

对策: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可能不足。

对策: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资金充足。

- 社会风险: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对策: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权益公平。

8. 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为人民币X万元,具体预算分配详情如下:- 土地整治调查研究:X万元- 土地规划设计:X万元- 土地使用与补偿协商:X万元-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X万元- 监督和评估:X万元9. 项目评估方式本项目的评估方式包括:- 监测土地整治效果,评估土地利用率和环境改善情况- 调查用户反馈,了解居民满意度和改善程度10. 项目团队与合作伙伴本项目的团队成员包括:- 项目经理:X- 土地规划师:X- 工程师:X- 社会调查员:X与本项目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 地方政府部门- 环境保护机构- 土地管理部门以上为某市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方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一、概述土地整治设计报告是土地整治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编制报告的活动。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和效益。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

二、编制程序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的编制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调查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土地资源的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自然环境调查等。

通过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包括土地整治的目标确定、规划方案设计、设计参数计算等。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编制报告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将规划设计的结果整理成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报告要包括项目概况、调查研究情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参数计算结果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 报审审批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将编制完成的土地整治设计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审批。

审查和审批的内容包括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

在审查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报告编制人员需要根据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并重新提交。

5. 报告印制阶段在经过审查和审批后,需要将最终通过的土地整治设计报告进行印制。

印制的报告要符合报告编制规范要求,包括格式、字体、图表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需要保证印制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三、编制要求1. 技术依据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以科学的技术依据为基础进行。

对于有关技术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应采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和工具。

2. 数据质量土地整治设计报告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来源清晰明确。

对于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处理过程,应当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和审核。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一、背景概述治理工程是指对于城市和乡村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污染、安全隐患或者泄漏等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工程。

而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则是针对治理工程制定的一份初步设计方案报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有关部门汇报治理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成本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续进一步深化设计和实施,完善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二、初步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主要目的是确定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并为后续之后的施工、监测、维护、监督提供下一步的可依据的基础。

具体来说,初步设计的任务包括以下方面:1、确定治理工程的基本方案,包括治理工程的目标、技术路线、规模和建设周期等。

2、设计治理工程的主要设施和设备,包括机电设备、自动控制、监测设备和管网敷设等。

3、制定治理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方案,包括建设阶段的投资规划、建设、施工进展和后续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

4、评估治理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包括经济成本/效益、社会安全性和环境保护度等方面的考量。

三、初步设计的技术路线选取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中的技术路线指具体的技术和设备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传统技术和先进技术。

传统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凤鸣式污水处理工艺、生物膜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等。

传统技术路线成熟、安装、运维低成本但效率不高、能耗大、处理能力较弱,适用于旧城区、偏远农村、不发达地区。

先进技术路线包括M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等,其优点是奶浆烧结工艺不仅能达到强制标准,还能将废物和水分离,还原资源回收,质量好、处理率高、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少,适用于新兴城区,发达地区。

四、建设方案设计及计算治理工程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投资方案、施工方案和安全管理方案。

1、投资方案:投资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包括土地使用费、筹备阶段投资、建设阶段投资、生产经营步入正轨的投资等方面。

投资要求以符合政策、合理分布、风险可控为原则,以便后续实施行动中能够动态优化调整。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确保土地治理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土地治理项目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第三条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县,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县。

农业主产县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以县为单位确定。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土地治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第五条土地治理项目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

其财政资金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三)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四)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第六条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二)规模开发,综合治理;(三)依靠科技,注重效益;(四)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第七条土地治理项目应推行竞争立项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先进技术推广制、财政资金报账制、多元投入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竣工验收制、工程管护制、考评奖惩制,并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八条土地治理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申报与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管护、项目评价六个阶段。

第九条土地治理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

省、市州、开发县财政部门是土地治理项目的主管部门,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土地治理项目的具体工作。

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省、市州、开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农开办)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第二章前期准备第十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项目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实地考察等。

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分析通过农产品成本效益调查对照分析,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显着。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项目区规划管理面积 4300 亩,其中耕地面积合计 4000 亩。

项目实施后新建渠道 26.7 公里,每公里渠道可保证灌溉面积 150-110 亩,每亩地年均节水量 60-10 方,项目设计中节水量统一取 65 方/亩。

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 4000 亩耕地做到节水灌溉,可改善灌溉面积 0.4 万亩,同时全区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0.4 万亩,年节约水量 26 万立方米;项目实施营造农田防护林 400 亩,按每亩防护林防护面积为造林面积的 1 倍计,项目建设可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 0.32 万亩;项目区原有耕地 2.1 万亩,通过实施项目,进行条田平整,规整地块,消除大埂及地间土丘荒滩后可新增耕地面积 400 亩,同时原有 600 亩小块耕地通过平田整地后成为标准农田,方便机械作业,两项合计可增加机耕面积 0.1 万亩;项目设计中有食葵新品种和辣椒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任务,共扩大良种种植面积 0.01 万亩;项目区农作物优质率常年保持 95% 以上,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 0.4 万亩;项目区粮食种植面积为 2000 亩,通过项目建设,每亩可新增粮食 150 公斤以上,合计新增粮食 30 万公斤,其中优质粮食种植面积 1100亩,新增优质粮食 27 万公斤,每公斤粮食 2 元,可新增粮食产值 60 万元;项目区胡麻种植面积 100 亩,每亩增产 50 公斤,共新增油料 0.5 万公斤,每公斤胡麻 10 元计,共新增 5 万元;项目区糖料种植面积 20 亩,每亩新增 1000 斤,可新增糖料 2 万公斤,每公斤 0.3 元,共新增 0.6 万元;项目区紫花苜蓿种植面积 200 亩,每亩增产 500 公斤,可新增干草 10 万公斤,干草每吨 400 元,共可新增产值 4 万元;项目区优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 200 亩,每亩新增 150 公斤,可新增优质饲料作物 3 万公斤,每公斤 1.6 元,可新增产值4.1 万元;其他农产品 50 万公斤,主要为西瓜,甜瓜,葡萄等瓜果种植面积 1510 亩,每亩增产 300 斤,共新增 50 万公斤,每公斤 1.2 元,可新增产值 60 万元。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规划机构资质:证书编号:××县××镇××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申报单位:承担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县××镇××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设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员:编制日期:项目区交通位置图项目特性表目录1 综合说明 (1)1.1项目概述 (1)1.2项目设计目标、原则和依据 (2)1.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5)2 项目概况 (7)2.1项目所在地概况 (7)2.2项目区概况 (8)3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3)3.1基础设施条件 (13)3.2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状况 (15)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16)3.4公众参与 (16)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17)4.1项目区新增耕地来源 (17)4.2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 (17)5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28)5.1水资源平衡分析 (28)5.2土资源平衡分析 (30)6 工程总体布置 (31)6.1总平面布置 (31)6.2土地利用布局 (31)6.3工程平面布置 (31)7 工程设计 (34)7.1工程建设标准 (34)7.2土地平整工程 (35)7.3灌溉与排水工程 (37)7.4田间道路工程 (37)7.5其他工程 (38)7.6工程量汇总 (38)8 土地权属调整 (39)8.1土地权属现状 (39)8.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39)9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0)9.1施工条件 (40)9.2施工总布置 (40)9.3雨季施工保障措施 (40)9.4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40)9.5工程总进度计划 (47)10 实施管理与后期管护 (49)10.1实施管理机构 (49)10.2实施管理 (49)10.3后期管护 (50)10.4管护范围 (51)10.5管护经费来源和筹措 (51)11投资预算 (52)11.1预算编制依据 (52)11.2预算成果 (52)11.3资金筹措 (54)11.4投资进度计划 (54)12 效益分析 (56)12.1社会效益分析 (56)12.2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56)12.3经济效益分析 (57)12.4耕地质量分析 (59)附表 (60)1 综合说明1.1 项目概述1.1.1项目建设地点、范围××县××镇××村等三个村土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地理坐标位置位于地块一:北纬39°34′42.65″~39°34′50.57″之间,东经118°27′15.04″~118°27′18.24″之间;地块二:北纬39°32′46.11″~39°32′48.97″之间,东经118°28′29.92″~118°28′33.54″之间。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8.09.23•【字号】浙财农发字〔2008〕25号•【施行日期】2005.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的通知浙财农发字〔2008〕25号有关市、县(市、区)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全面了解《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情况,财政部决定在部分省市进行《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我省是参加此次《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的省份之一。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的通知》(财法函〔2008〕65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在部分市、县(市、区)开展《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开展《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抽样调查是开展《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促进《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提高财政法规立法质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要高度重视,务求取得实效。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本次具体参加抽样调查的对象是:余杭区、临安市、嘉兴市本级、桐乡市、嘉善县、海盐县、绍兴市本级、绍兴县、上虞市、金华市本级、兰溪市、武义县、浦江县、衢州市本级、龙游县、江山市、龙泉市、遂昌县、缙云县共19个市、县(市、区)。

抽样调查工作由杭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农发办组织,相关市财政法制机构积极配合。

抽样调查从9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

三、调查内容本次抽样调查主要是对《管理办法》制度本身的完备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价,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政策和制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制度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等。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土地整治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本项目拟选取某地区的部分土地进行整治,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地区土地整治项目2. 项目规模:约5000亩3. 项目内容:对选定地区的土地进行整治,包括土地清理、整理、改良、复垦等措施。

4. 项目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 项目投资:预计投资约5000万元6. 项目周期:预计为3年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经初步调研,本地区存在大量农村散乱无序的土地现象,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满足当地土地需求,尤其是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土地需求。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包括土地清理、整理、改良、复垦等技术措施,需要运用先进的土地整治技术和设备进行施工。

据初步调查,当地已经存在相关的土地整治技术和设备,具备实施该项目的基础条件。

3. 资金投入分析土地整治项目预计总投资约5000万元,包括土地整治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工费用等。

根据当地财政收入情况和资金来源,可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合作、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

4. 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创造约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年投资回报率为10%以上。

5. 社会效益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项目还将带动就业增加,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四、项目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如土地征收、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项目的实施和效果。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土地整治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姓名:彭应永学号:********** 年级:2014级任课教师:芮延龙2017年 6月 12 日设计一:道路系统设计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课程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习效果及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的检验与考察。

本设计选取土地整治项目区道路系统设计为任务,以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设计基础材料,在现状评价道路的服务面积及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田间生产道路的合理布局与设计。

二、资料以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设计基础材料。

三、运用的软件主要用到的是CAD和MapGis及ArcGis等四、设计步骤1、分别提取农村道路和小路的.dxf文件在CAD中打开高坡乡土地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关闭其他不必要的图层,然后在现状图中只打开项目区界、DLSS、着色―农村道路三个图层,将项目区内着色农村道路与小路分别移到的不同的图层,关闭项目区图层,分别提取农村道路.dxf和小路.dxf并保存。

2、文件转换、获取线文件打开mapgis,将之前提取出来的农村道路.dxf和小路.dxf文件分别进行格式转换,保存为线文件(.wl)。

3、获取区文件及缓冲区分析。

打开 mapgis,在空间分析中装入线文件。

将农村路线文件装入并进行缓冲区分析,即在空间分析的菜点栏下点击缓冲区分析,先输入缓冲区半径(80m),再次点击空间分析的全部缓冲区分析(将固定半径旁的数值改为80m),得到区文件,即为农村道路服务范围,保存区文间。

同上述步骤装入小路(生产道路)线文件,将缓冲区半径和固定半径调整为均50m,即得到小路(生产道路)服务范围。

将得到的两个已缓冲分析的区文件进行区对区合并分析(即对农村道路和小路的重复缓冲覆盖部分进行合并,对项目区道路服务面积比例进行修正),在区对区合并分析是模糊半径应为0,即得到合并后的综合道路服务范围。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范文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范文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范文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土地整改立项申请书土地整改立项申请书民乐县土管局:新天镇马均村位于新天镇政府西南,本村有村民小组八个,现有人口一千二百五十人,有耕地六千七百亩,人均五亩三分地。

由于本村处在县境内沿山地带,属三类地区。

受地理条件影响,南北落差较大,田块零碎,地埂较大,农田区域内存在较多废沟荒坡。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渠路并行,弯曲狭窄,导致机械化农机具田间作业效率低,先进种植模式难以推广应用。

为了合理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土地的客观控制和计划管理。

因此,我村特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整改土地1000亩,将我村土地整改列入整治项目为盼~特此申请马均村民委员会2013年4月23日篇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情况汇报章丘市黄河乡等三乡镇土地整治项目进度情况汇报章丘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10月24日)一、项目基本情况及进度章丘市黄河乡等三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到我市黄河镇、高官寨镇、水寨镇三个镇的26个行政村及1个权属单位。

该项目农用地整治部分总面积3666.07公顷,新增耕地201.63公顷,预算总投资1.46亿元。

目前已支出工程施工费6705.87万元。

建设用地整治部分拟将项目区内的21个行政村合并为6个社区,可产生周转指标2793亩。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73号),按照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我市于2010年10月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1月5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2010年11月12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资料进行了审查。

我们根据省市审查意见,对资料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1年1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鲁国土资字[2011]167号文件批准该项目立项; 2011年2月我们会同有关技术单位完成了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2011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鲁政土字[2011]909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部分;2011年7月山东省财政厅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鲁财综[2011]71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用地整治部分。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模板1.引言1.1 概述概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经过科学规划设计,实施整治工程,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编写的一份综合性报告。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项目的背景和现状,提出整治方案,通过综合规划和设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概述,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整治项目背景、规划设计过程和项目实施方案三个部分。

在结论部分,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展望项目的成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整个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全面,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详尽的信息和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和参考,旨在明确项目的背景、规划设计的过程以及实施方案,为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报告,可以全面了解土地整治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规划设计的流程,为项目的未来实施和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案,最终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土地整治项目背景土地整治项目背景部分主要包括对该项目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介绍,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及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读者对土地整治项目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在描述项目背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地理位置:介绍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的描述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也有助于为后续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 土地利用现状: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描述,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等情况。

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描述,可以展现项目所处的背景环境,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依据和思路。

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1.1概况汪清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3°06′至44°03′;东经129°05′至130°56′,东西宽约152公里,南北长约108公里。

东北部与黑龙江省宁安、穆棱、东宁三县接壤,东南部与珲春市相接,南与图们市、龙井市毗连,西邻敦化市、安图县。

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二0一二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汪清县中低田改造) 包括2个项目区,分别为复兴项目区和大兴沟项目区。

复兴镇位于汪清县东北部,距县城87公里,地处北纬43°20′至44°25′,东经130°25′至130°30′。

大兴沟镇位于汪清县西部,距县城15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29°07′至129°38′,北纬43°31′至43°26′。

复兴项目区包括金苍村、糖厂村、兴华村、复兴村、复兴农场、五道村。

大兴沟镇项目区主要在广兴村。

以上两个项目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粮食主产区,该区开发建设历史较长。

但由于原基础设施简陋以及近些年来农民只注重农业生产不注意基础设施养护,造成机耕路破损严重,致使各种农业机械进不到田里,加大了农户的劳作强度。

随着农村产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元化农业,优质产品,培植绿色粮食,加大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路子是当地种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解决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就目前现状而言,农户劳作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的收入基本维持在十年前的水平,与外界的差距不断扩大。

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分析,农业生产环境的差距,尤其是基础设施的老化落后是一个重要的一面。

因此,通过新的投入,调整耕作环境,改善区域内1.5万亩基本农田的生产面貌,以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基础,机械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一、扩初设计编制说明(一)扩初设计任务XX县XX镇XX垸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扩初设计是根据鄂农办发[2008]6号文件发布的《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0 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的通知》进行扩大初步阶段规划设计,参与规划方案的有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XX县XX镇人民政府等单位。

项目规模中低产田改造万亩,建设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投资万元。

(二)扩初设计过程1、资料熟悉阶段:调阅项目相关文件,熟悉项目区地形图、水文资料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

2、实地勘测阶段:项目区实地测量,调查了解水系、土壤、植被、水工建(构)筑物、道路交通和电力设施等基础数据。

3、规划设计阶段:综合分析资料信息及实地勘察数据,依据地形测绘图进行水利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和道路林网工程的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

4、修编定稿阶段:扩初设计初稿经过征询基层群众意见和相关领导审阅后修编定稿。

(三)扩初设计编制的依据1、鄂农办发[200 ] 号文《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0 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的通知》。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4、国农办[2003]162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暂行规定》;5、《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二0一0年远景规划》;6、行业工程技术相关规范(1)《农田水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出版)(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9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99(4)《水利工程计算规范》(SL104—95)(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2003)(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P1)(四)参考文献资料(1)项目区万分之一地形图——XX县国土资源局(2)《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报告》——荆州市水文水资源局1993年编制。

(3)《湖北平原湖区暴雨径流及其参考分析》——湖北省水语文水资源局1995年编制。

(4)《XX县防汛手册(农田水利基本情况)》——XX县水利局1997年编制。

(5)《湖北省参考作物需水量及水稻需水量等值线图研究》——湖北省水科所1994年编写。

(6)水稻灌溉制度——沙市区Y角镇四湖排灌试验站,(7)《XX县2006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XX县统计局。

二、总体规划设计(一)项目区现状基本情况1、自然资源状况(1)地理位置及范围:XX县200 年XX镇XX垸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于XX县中南部,北至河,南起河,西靠河,东抵河,项目区内有省道沙洪公路从中贯穿,与在建的高速公路双石互通口邻近,项目区范围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

(2)气候:XX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春夏雨热同步,秋冬阳光互补。

年平均气温在15.6—7.2度之间。

全年无霜期为255天,年日照时间在1700—2300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总量为95千卡/cm2—114千卡/cm2,多年平均雨量980mm,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5-8月份。

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等湿地农作物生长。

(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地貌为平原,地面绝对高程25.8—27.2米(黄海高程系),地势略呈斜坡形,南高北低相对高差1.5米,西高东低相对高差0.5米。

项目区成土母质为江湖沉积物,主要为第四纪近代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具有冲积土壤一般具有的优越性和广义范围的多宜性,植被履盖率达85%以上。

(4)地质水文江汉平原为冲积平原,XX县所处江汉平原南部长江中游,河流网相连,抗旱排涝能力较强。

据水文资料显示,长江最高洪水位38.3m,历史最高水位36.8m,最低水位25.4m 。

2、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范围涉及XX县XX镇所辖的朱塔、花园、赵祠、钟月、长江等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976人,劳动力3703人。

(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10万亩,其中水田8344亩,旱地2656亩,水田以种植中稻为主,部份稻油两熟制,旱地种植棉花、油菜、西瓜等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指数1.6。

(3)、农业生产:项目区现状水稻平均单产400公斤,油料平均产量100公斤,棉花平均单产75公斤,2007年粮食总产量3574吨。

(4)、农村经济:2007年项目区工农业总产值1826万元,其中工副业产值605万元,农业产值12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8元。

(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项目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以XX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依托,XX镇农技站为基层的两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层科技服务缺乏物质设备条件。

3、基础设施状况(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排涝水系属螺山排区,灌溉水系属灌区,项目区现有抗旱河、沿江河均以灌溉为主分别自闸和闸引水源,河、河以排涝为主的支沟泄水分别下河、河干沟汇入干渠排出。

项目区渠系骨干形成,农业生产大排大灌的问题可以解决,但是支、斗、农渠系不完善,工程老化,缺少配套建筑物。

(2)、道路交通现状:项目区内有省道公路贯穿,与在建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邻近,乡镇级公路有路和路,对外交通条件较好,垸内缺少村级公路和农田机耕道。

(3)、电力电讯现状: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项目区农电供求基本满足,通讯网络覆盖率已达100%。

4、项目区存在的突出问题(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项目区内现有沟渠均系土渠,普遍淤塞严重,输水能力及有效灌溉面积减退,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灌溉保证率低于85%,农业生产灾害主要易旱,朱塔村东北部低洼圩地排涝标准低于10年一遇,整个项目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脆弱。

(2)、农田成块格局不合理:现状耕地大体以村组为片,农户为块,插花零乱,阡陌交错。

由于耕作制度、灌溉制度落后,项目区农业生产处于低产徘徊状态。

(3)、道路林网覆盖小:项目区农田渠网未完善,生产道路不相通,防护林网覆盖率低,机械作业不方便,生态环境质量差。

(4)、农业科技含量低: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基本上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和常规品种结构,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水土资源分析1、土壤适宜性分析项目区成土母质为江湖沉积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具有冲积土壤一般具有的优越性和广义范围的多宜性。

土壤质地适中,以轻壤和中壤为主。

旱地有沙壤土、粘土;水田有淹育型潮沙田、潴育型淤泥田、有机质、速效碱解氮、速交磷、钾含量较为丰富,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熟制农作物栽培2、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常年雨量较为充沛,境内沟渠具有一定的调蓄能力。

灌溉水源靠近长江,以抗旱渠和沿江渠为主要输水渠道,周边河流沟渠相通,农作物需水有保障。

(1)、降雨量根据XX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成果,95%的设计保证率条件下降雨P为903.9mm,典型年2000降雨年分配表:典型年降水量年内分配表项目区内抗旱河、沿江河均接长江水湖,最大流量20m3/s,年平均流量6m3/s,平均年供水量为6m3/s³24小时³3600秒³365天=18922万m3,水稻生长期4-7月计4个月可保证供水量为18922÷12³4=6307万m3, 项目区作物面积全部按1.1万亩,占流域控制面积10.5%,项目区内水稻生长期可获水量为6307万m3³10.5%=662万m3。

(3)、设计水平年需水量灌溉保证率P=95%,典型年2000年,以种植水稻不确定灌溉定额,灌溉定额用下式计算:M=E—P—W—(W0—W1)M—灌溉定额(m3/亩)E—作物需水量(m3/亩)P—有效降雨,按设计降雨的80%计W—地下水补给(W0—W1)—时段初和期末土壤润层内储水量根据当水稻的生育期及灌水试验站资料代表年水稻的灌溉定额水稻灌水定额表单位:m3/亩a—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百分数(拟按100%)m—作物每次灌水定额 (33m3/s万亩)T—灌水周期(7天)t—每昼夜灌水24小时Q=33/0.36³7³24≈0.55 (m3/s万亩)需水量包括:农业需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具体需水量见表。

需水量表项目区总需水量通过计算为427万m3。

供水量主要来源为地表水和天然降水。

天然降水利用水以70%计。

85%频率年份降水891.2mm,水稻生长期用水4个月,可获天然降水0.8912³7333334³0.7³0.85÷12³4计129万m3。

故总供水量为662万m3+129万m3=791万m3。

∑需水=469万m3<∑供水=791万m3地表水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用水需要。

(三)项目规划方案1、规划目标(1)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显著提高,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灌溉保证率达得95%,1.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粮食主产区。

(2)合理调整农田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种植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达到100%。

(3)机耕道路通田间,机械作业覆盖率达90%以上。

(4)沟渠路旁农田林网,增加防护林面积300亩。

2、规划原则(1)、讲求实用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发展粮食生产。

(2)、注重示范性: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产品结构和种植模式,推广良种良法,实行农业增产增效。

(3)、扩展综合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向现代农业目标迈进。

3、水利措施规划(1)、疏浚现状排灌支沟支渠:解决排灌水系畅通和农业生产普遍易旱、局部易涝的突出问题,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2)、依托现状骨干水系格局,疏挖和新挖斗沟斗渠和农沟、农渠(毛沟、毛渠安排农民投资投劳新挖),因地制宜,按排—路—灌和一路两沟中间灌的模式,理顺渠网,排灌分家,田间工程配套,治理改造中低产田。

(3)、沿沙洪公路两边农田科技推广示范片范围布局硬化灌渠,实施增效、节水灌溉。

(4)、朱塔村易涝区新建小型排涝泵站1座(排灌两用),达到洪涝低水位全部采用自排,高水位局部采用提排。

项目区分区域新建小型提灌站7座(含朱塔村1座),主要解决沿江河、抗旱河低水位时实现一级提水灌溉到田块。

(5)、渠系配套建筑物,新建涵闸、斗门、渡槽、农桥、路涵等渠系控制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4、农业措施规划(1)、在地理环境好和群众配合积极的基础上调整田块布局,建设高标准农田,平整荒废地,改造冷浸田,消除插花田,实行格田成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