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骨伤科发展述略
中医学骨伤科学发展简史
的重要性 • 指出骨结核(附骨疽、骨痨)的好发部位:髋、
膝关节,儿童脊椎、膝关节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 人
1. 现存最早骨伤科专著 2. 分述骨折、脱位、内伤 3. 总结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 4. 提出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功能锻炼的治疗大
法
5. 进一步阐发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 6. 提出手术整复 7. 首次记载髋关节脱臼 分类及复位方法及采用椅背复位法
治疗肩关节脱位
8. 介绍杉树皮夹板固定方法 9. 分“早、中、晚”三期治疗损伤 10.体现骨伤科内外兼治的整体观(方50首、药139味,内服、
煎洗、填疮、敷贴)
• 蔺道人积累了前人经验,提出五大治伤原则: – ①清创缝合; – ②手法复位; – ③固 定; – ④练 功; – ⑤内外用药。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E.《伤寒论》 • 5.《周礼。天官》记载 • (1)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为( ) • (2)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要、劀杀之齐为( ) • A疾医 B疡医 C 食医 D 兽医 E医师
课后讨论
• 腰部伤筋 栾某, 女, 51 岁, 干部。1999 年11 月3 日初诊。 患者于两月前因搬家劳累后出现腰酸痛伴左下肢麻木, 经 外院行CT 检查, 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予以按摩、理疗, 内服腰痛宁等,腰酸痛好转, 但仍左下肢麻木, 并较前加重。 遂来我科求治, 以左下肢麻木为甚, 并伴轻度腰部酸困, 舌 淡暗、苔薄白, 脉弦细。中医诊断: 腰部伤筋( 气虚血瘀) , 西医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L 4、5左)。此系气虚血瘀, 痹 阻经脉, 兼肝肾不足所致。药用当归补血汤加味: 黄芪50g, 当归、炒白术、桂枝、茯苓、川断各10g, 白芍、丹参、 独活各15g, 全蝎6g, 蜈蚣2 条。服5 剂后, 左下肢麻木减 轻, 续服13 剂后, 左下肢麻木及腰酸困完全消失。半年后 随访未见复发。
1中医骨伤科简史
• 蔺道人的肩关节脱位“椅背整复法”
(下一页)
• 蔺道人的髋关节脱位“手牵足蹬”复位法。
(返回)
5中医伤科的发展 (公元960~1368年)
• 宋代设“正骨科”。《洗怨集录》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法学医学专著。《太平圣惠方》、《普济 本事方》等都对伤科有丰富的记载。 • 李杲《医学发明》发挥了《内经》“肝藏血”的 理论,认为“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 不问何经所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 创“复元活血汤”。 • 元代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最早 施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 中医伤科学 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 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又称”接骨”,”正体”,”正骨”,”骨伤”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中医伤科的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 起源很早 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原始的热熨疗 法. 伤处抚摸、按压可以减轻症状,产生理伤按摩 疗法 伤口用树叶、草茎等外敷可以疗伤,产生外用 药物 形成了丰富的外治疗法 • 骨针、石镰的发明,产生了砭刺、切割,并逐渐 形成为外科手术器械。
8中医伤科的新生(1949~)
中医骨伤发展历程简述
中医骨伤发展历程简述
中医骨伤治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医学家们根据实践和经验,逐渐总结出许多骨伤治疗的方法和理论。
最早出现的骨伤治疗手法主要包括推拿、拔罐、刺血等方法,用以帮助恢复骨骼的功能。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来促进自愈力的发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骨伤治疗方法逐渐丰富和完善。
宋代的《千金方》和元代的《黄帝内经素问》中都有涉及骨伤治疗的经验总结和方剂介绍。
这些文献中记录了一些草药的使用,以及一些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的应用。
到了明清时期,中医对于骨伤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更加系统和完善。
明代杨继洲的《伤寒论》中详细介绍了用草药疗治骨伤的方剂,有助于提高骨骼康复的效果。
清代张志聪的《针灸甲乌集》和卢文蔚的《外科正宗》等著作中,也收录了许多骨伤镇痛的经验和疗法。
近代以来,随着西医的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的趋势,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中医骨伤科的专业化逐渐确立,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提升。
目前,中医骨伤治疗已经涵盖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多种疗法和手段。
总的来说,中医骨伤治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传统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完善以及现代技术的引入与创新。
这一发展历程为中医
骨伤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使其成为了保护和恢复骨骼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详解ppt
指导康复锻炼
中医骨伤科理论指导下的康复 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 速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等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02
中医骨伤科的历史演变
古代中医骨伤科的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医骨伤科源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的《灵枢》部分详细论述了 骨骼系统及伤后治疗方法。
隋唐时期的骨伤科
认知度不足由于中医骨伤科的学习期长,难度大,导 致人才匮乏。
由于宣传和普及不够,中医骨伤科在很多地 区认知度不足。
中医骨伤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
中医骨伤科应积极与现代医学结合,发挥 各自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人才培养
加强中医骨伤科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水 平和社会认知度。
科技支持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技术更新和创新 ,提高诊疗水平。
效果
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消退等。
中医骨伤科的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以达到调和气 血、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适应症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骨伤科疾病 ,如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等。
效果
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等。
中医骨伤科的中药治疗方法
01
02
03
中药治疗
通过服用中药,以调和气 血、平衡脏腑功能的目的 。
药物治疗
中医骨伤科药物治疗以中药为主, 根据不同的病情,配制不同的药方 ,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 止痛等作用。
中医骨伤科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补充现代医学
中医骨伤科在骨折愈合、关节 功能恢复、防治感染等方面有 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弥补现代
医学的不足。
与现代医学结合
中医骨伤总结
一、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1、晋·葛洪《肘后救卒方》“失欠颌车”最早记载颞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首载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2、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内外兼治(局部与整体兼顾)、医患合作(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
二、总论1、损伤的病因: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内因: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先天因素、病理因素、职业工种、七情内伤2、损伤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特殊症状体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3、骨病的一般症状体征: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殊症状体征: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
4、肢体长度测量法:上肢长度:肩峰—桡骨茎突尖(或中指尖);上臂长度:肩峰—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尺骨茎突;下肢长度:髂前上棘—内踝下缘,或脐—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使用);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膝关节内缘;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内踝,或腓骨头—外踝下缘。
5、肢体周径测量法:下肢常在髌上10~15cm处测量大腿周径,在小腿最粗处测定小腿周径。
6、肌力测定标准(分为6级)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重度瘫痪);Ⅲ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轻度瘫痪);Ⅳ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Ⅴ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7、特殊检查法颈部: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神经根型颈椎病腰背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加强试验用以鉴别是神经受压还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拾物试验—用于检查儿童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背伸试验—阳性提示病人的腰肌、关节突关节、椎板、黄韧带、棘突、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有病变或者有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骨伤科手术发展史及其展望
中医骨伤科手术发展史及其展望从我国近现代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传统思想就受到来自西方各国的冲击,西方医学对我国中医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医手术不仅没有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取得进步,反而更为保守,其应用范围越来越狭窄,如何扩大中医应用范围,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中医手术史中医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在石器时代就有能够应对外伤的医疗记载。
在远古时期,外伤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外伤医疗技术也得以发展,在早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76年,我国手术医疗工具就得到了提升,《韩非子·安危》中有扁鹊“以刀刺骨”的说法,这就说明手术疗法在我国中医中的应用很早;公元前475-220年,《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中医治疗骨折、外伤的经验,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药草等;也有其他资料显示,截肢手术在很久之前已经被应用于治疗“脱痛”,利用切开引流的方式来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应用也具有悠久历史。
华佗是我国著名医生,专业领域在外科,他发明了麻沸散全麻实行剖腹手术。
《三国志·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便饮其麻沸散。
”从这个角度来看,麻醉药物的使用当时让中医在世界医疗方面遥遥领先,自从有了麻醉药物,我国手术治疗的方法发展迅速,也逐渐成为单独的学科体系。
公元220-960年的魏晋隋唐时代是战乱时期,外科伤病患者数量猛增,从某种角度来看也促进了我国中医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肘后备急方》中对开放性伤口的清创处理进行了详细记录;在腹部创伤方面,也对缝合手术进行了记载;颅脑损伤、大动脉创伤出血的记载数量也较多,重症治疗方法发展迅速。
《诸病源候论》中对清创法的主要原则进行了阐述,包括清创时间要早、清创要彻底,避免受到感染、在清创完毕后要分层缝合,最后正确包扎。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骨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这是对创伤后严重并发症—破伤风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骨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晋·葛洪著《肘后救卒方》中,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额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
钱秀昌著《伤科补要》,髋关节后脱位采用屈髋屈膝拔伸回旋法整复等。
一、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1.按照损伤部分分类:外伤和内伤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3.按照受伤时间分类:新伤和陈伤4.按照受伤部分破损情况分类: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5.按照受伤程度分类:轻伤与重伤6.按照伤者的职业的特点分类7.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二、损伤的病因外力伤害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肌肉过度强烈收缩4.持续劳损损伤的症状体征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3.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盂空虚5.弹性固定骨病的症状体征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病。
四诊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指导、结合实验室、影像学一、望诊要求暴露足够的范围,一般采用与健肢对比二、闻诊4.听筋的响声(1)关节摩擦音(2)肌腱弹响声与捻发音(3)关节弹响声测量检查肢体长度测量法1.上肢长度从肩峰至桡骨茎突见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3.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4.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踝下缘,或脐至内踝下缘(骨盆骨折或髋部病变时使用)5.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
6.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排骨头至外踝下缘。
肌力检查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是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临床检查法1.主要用途1.摸压痛2.摸畸形3.摸温度4.摸异常活动5.摸弹性固定6.摸肿块2.常用手法1.触摸法“手摸心会”2.挤压法检查肋骨骨折时、检查骨盆骨折时3.叩击法四肢骨折是否愈合4.旋转法5.屈伸法6.摇晃法明代医家异远真人《跌损妙方·用药歌》曰:“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
近代中医骨伤科发展述略
近代中医骨伤科发展述略摘要在近代,中医整体的发展虽然缓慢,但中医骨伤科却在短短百年中获得了较大进步:理论上强调内外并治,调气血、补肝肾、培脾土、治心神,使整体观和辫证施治思想全面体现于伤科之中;诊断上方法迭出,掐指甲、观指纹、辫尿液,使诊断指征客观化;治疗上重视手法整复中麻醉药的使用和创造新的固定方法,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特别是中西医学在骨伤科领域的沟通,为后来中西医结合在骨伤领域中的蓬勃发展和新骨科的产生莫定了基础。
骨伤科内治法,在祖国医药学发展中,不断完善、总结、整理和提高。
在西周时期的疡医已能采用五气养之、五脏药之、五味节之的内治法。
《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剧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五气养之、以五脏药疗之、以五味节之。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医学巨著,对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等基本理论有了全面的阐述。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均有关于伤科理论的论述。
(灵枢·经筋)篇描述了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素问)阐发了“气伤痛,形伤肿”以及“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等理论。
这些理论原则一直指导着伤科基本理论和临床研究实验。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近代,骨伤科内治1传统中医骨伤科的进步1. 1理论的深化针对前人治骨伤重外治而轻内治的不足,明代陆师道在《正体类要·序》中强调:“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己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1j之后,清代医家就颇重视骨伤病内治理论的研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汪机《外科理例》等书中均有论述,至晚清名医唐宗海,于骨伤科血证的探讨最有见地。
他在《血证论》中指出:“跌打折伤一切,虽非失血之正病,而其伤损血脉,与失血之理,固有可参,因并论之”,凡跌打已见皮破血出者,其症“无偏阴偏阳之病”,务从止血为安,“止得一分血,则保持一分命”;至于伴“有癖血肿痛者,宜消癖血”。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伤科发展史
伤科兴盛时期( 伤科兴盛时期(明)
异远真人《损伤妙方》 明:异远真人《损伤妙方》
薛己著《 明:薛己著《正体类要 》
详细指出: 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于内, 详细指出:“肢体损与外,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阐明了 治伤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 治伤整体和局部的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 隋唐、五代)
葛洪《肘后救卒方》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南 : 龚宣庆 《 刘涓子鬼遗方“ 金 疮 病 诸 候 ” 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隋 : 巢元方 《 诸病源候论 》“ 腕 伤 病 诸 候 ”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 隋唐、五代)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创伤骨伤科为主 的专著 蔺道人:唐会昌年间, 蔺道人:唐会昌年间,是一位精于骨伤理论 和医疗技术的僧人,因唐室经济日趋严重困 和医疗技术的僧人, 下令佛道僧尼还俗从事农桑生产, 难,下令佛道僧尼还俗从事农桑生产,于是 从长安流落到江西宜春,过隐居生活; 从长安流落到江西宜春,过隐居生活;蔺为 他的帮工彭之子治好骨折,精甚医术传开, 他的帮工彭之子治好骨折,精甚医术传开, 理伤续断方》传给了彭,不辞而别, 将《理伤续断方》传给了彭,不辞而别,另 寻能够静处的环境安度晚年去了。 寻能够静处的环境安度晚年去了。
主要记录了,治伤的药方(补益、生肌、强筋、筑骨) 主要记录了,治伤的药方(补益、生肌、强筋、筑骨) 及技术(止血、镇痛、手法)等有效治疗手段。 及技术(止血、镇痛、手法)等有效治疗手段。
中医伤科发展史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骨伤科学)
(一)夏代(前21世纪一前16世纪)
夏代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考古工 作者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陶制的酒器,《战国策魏二》曰: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可见在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 酒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
(二)商代(前16世纪一前1066年)
商代冶炼技术有很大发展,从殷墟出土文物来看,不仅有刀、针、 斧、镑、矢等青铜器,而且还发现了炼铜遗址和铜范,说明商代 已达到青铜器的全盛时期。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医疗工具也 有了改进和提高,砭石逐渐被金属的刀针所代替,子》记载,古 人“以刀刺骨”,说明“刀”骨伤疾患的手术工具了。
商代后期,我国汉字发展已基本成熟,辞和器物铭文中发现记载 的疾病有几十种,科的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有按 摩、外敷药物及药熨治病的记录。
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防治骨关节及其 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 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 科”等,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骨 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 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对 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中医骨伤科的起源
一、远古时期 (远古——1.8万年前)
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发 展着。
60多万年前,“北京猿人”已能制造粗糙的石器和原始骨器工具,在原始人 居住的山洞里发现很厚的灰烬与用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 用火。
20万年前的“河套人”时期,石器有了很大进步,并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 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 了原始的热熨疗法。
中医骨伤科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骨伤科的继承与发展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华文明,是通过中医理论来诊治各种骨伤疾病的医学领域。
人们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和智慧的积累,不断总结归纳和完善医疗技术,从而创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骨伤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领域,将中医的精髓和优势与西医进行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骨伤科的继承与发展,为中医骨伤科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1.中医骨伤科的历史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学中的一门专业领域,主要研究和治疗骨伤、关节疾病等疾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悠久的发展历史。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早在《黄帝内经》和《难经》等古籍中,就有许多对于骨伤、关节疾病的诊疗方法和理论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积累,这些理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骨伤、关节疾病的防治体系,即中医骨伤科。
在骨伤科的发展历程中,尹文和葛洪都是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
尹文在《外台秘要》中提出了“骨合复位论”的理论,强调骨折复位后的固定;而葛洪则在《肘后备急方》中详细阐述了骨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他所提出的“针刺法”和“按摩法”等方法至今仍在临床应用中。
明朝医学家伍瑞在其著作《外科正宗》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对骨折、脱臼等症状进行准确诊断,并提出了针刺、按摩、拔罐等一系列治疗方法。
到了清朝时期,李时中为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创立了“伤科十二法”,深受后人推崇。
李时中强调通过“理疏气血”的方法治疗骨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中医骨伤科领域的新突破。
可见,中医骨伤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最初的零散经验到逐渐形成完整科学体系,其理论和技术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好处。
1.中医骨伤科的继承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中医骨伤科不断推陈出新,也经历了多次的融合和继承。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与进展中医骨伤科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在理论、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都取得啦长足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其发展历程做一简述。
一.发展历程1.1840年(鸦片战争)前这是在中医发展史上最迅速的时期,由于中医在治疗及预防疾病中处于统治地位,中医骨科得以迅速发展,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的萌芽,到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兴盛,中医骨科的基础理论、诊疗技术及研究得以不断完善。
1.1 基础理论方面早在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甲骨文即有骨折的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代表性著作《内经》,详细记载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其阐发的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气伤痛、行伤肿等学说,奠定啦中医骨伤科的理论基础,随后的《神农本草经》,载骨伤科药物近100种,奠定啦骨科用药基础,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创理、法、方、药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为骨伤科内用药用药原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唐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等专门症候,进一步深化啦骨科筋伤的理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对骨伤科内用药有啦新的发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其从病因、病理上对骨科疾病进行阐述,进一步深化了骨科理论。
宋金元时代,出现了学术上争鸣局面,张元素《医学启源》总结了治疗骨伤的引经药;张从正《儒门事亲》主张采用攻下逐瘀法治伤;李杲《医学发明》创制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药——复元活血汤;张洁古《活法机要》提出骨伤的三焦辨证方法;朱震亨提倡养阴疗法,对骨伤科的继承、发展产生啦深远影响,其后,朱楠《普济方》辑录大量骨伤科方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味,其中骨伤药物170余种,进一步深化啦骨伤科内外用药基础,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创“气血学说”,使骨伤科辨证理论有啦新的突破。
中医骨伤发展历程简述
中医骨伤发展历程简述中医对骨伤的治疗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早的中医骨伤治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学经典中。
在古代,中医主要采用按摩、推拿等手法来治疗骨伤。
当时的医师通过手法的施加,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等效果。
到了宋代,中医骨伤治疗逐渐发展为以外治为主。
《外台秘要》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医的外科治疗方法。
当时的医师通过采用贴药、熨法、刮法等方式,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通过外敷的方法来治疗骨伤。
这些外治方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很好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到了明清时期,中医骨伤治疗又取得了新的进展。
《千金方》、《玉函方》、《温病条辨》等医学经典陆续问世,其中对于骨伤治疗的记载更加详细和系统。
中医药物治疗在骨伤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一些著名医师如杨绍通、朱震亨等也对骨伤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医学的引入,中医骨伤治疗得到了新的发展。
中医骨伤专科逐渐形成,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石井熊彦等医师提出的“活血化瘀”治疗理论,对骨伤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骨伤治疗方法也逐渐丰富,如针刺疗法、火罐疗法、拔罐疗法等都被广泛应用于骨伤康复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骨伤治疗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代医学与中医相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骨伤治疗模式。
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也融入了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
总的来说,中医骨伤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按摩推拿到现代的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治疗方法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些成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对于骨伤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骨伤治疗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传统的医学学科,起源于古代中华文明。
在古代,人们对于骨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骨伤治疗体系。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仍然具有独特的疗效和理论体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传统中医骨伤医学的特点
中医骨伤医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它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所致。
在中医骨伤医学中,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推拿按摩、拔罐、针灸等手法,以及中药疗法等。
中医骨伤医学强调“因病变法”,即根
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得到了更多重视。
现代医学在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影像学技术、功能神经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而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倡导“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上
更加注重综合疗法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康复工作。
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展望
未来,中医骨伤科学将继续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理论体系,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期待着中医骨伤科学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入新的高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和治疗方法。
我
们应该珍惜这门传统的医学学科,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并发展中医骨伤科学,让它在当代医学中继续发光发热。
愿中医骨伤科学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3
二、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一)起源与萌芽
(二)基础理论的形成
(三)诊疗技术的进步
(四)骨伤科的形成
(五)--------发展
(六)--------兴盛
(七)--------危机
(八)--------新生
2020/12/27
4
(一)起源与萌芽(远古~公元前476年) 远古到夏商周
1.远古时代: 原始医学
中医骨伤科基础
2020/12/27
1
中医骨伤科的发展简史
2020/12/27
2
一、中医骨伤科学定义
中医骨伤科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 损伤与疾病的一门学科。又称伤科学、“正 骨”、“正体”、“接骨”等。古属“折疡”、 “金镞”范畴。
2020/12/27
月
2020/12/27
11
(八)骨伤科的新生(公元194医院内设中医骨伤科。
2.学校开设骨伤专业、专业教材。
3.成立中医骨伤科研究所。
4.中西医结合骨科的的发展。
2020/12/27
12
现状:
1.现代化工农业生产、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造 成的损伤层出不穷。
2.体育比赛和锻炼造成的运动损伤。 3.生活环境、方式导致多种慢性骨关节疾病。 4.社会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骨关节损伤。
机遇:
1.损伤增加、病种多样。 2.专科医生需求及要求。 3.现代骨科检查、治疗手段丰富。 4.相关领域的发展。
回顾历史成就的启示?
2020/12/27
回顾历史成就的启示?
1.中医、中医骨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热爱中 医骨科,学好中医骨科,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中医学, 对待病人。 3.充分感受中医骨科医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用好中 医骨科特色医药技术。 4.学习医家精神,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 身心健康奋斗。
最新全科医师 中医骨伤-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 21年5 月202 1/5/2 2021/ 5/220 21/5/ 25/2/2 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5/220 21/5/2May 2,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 21/5/22021 /5/22 021/5 /2202 1/5/2
传说“神农尝百草, 一日遇七十毒。”神 农氏教人们认识了许 多植物药。
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 3000年),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整理神农氏所尝试过百草性味及治病经验, 与其臣子岐伯、俞跗讨论医学理论,创制 医经,成为医学之神。
这一时期已有 石镰,又称为 砭镰。
《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东方之域……其病皆为 痈疡,其治宜砭石”。
谢谢大家
对伤口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 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 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常患筋骨痹痿之疾,采用舞 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产生导引法。
旧石器晚期(约1.8万年前),在“山顶洞
人”遗址中,发现骨针、骨锥和其他骨制尖状器 具。《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 多玉,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解箴石:“可以为 砭针治痈肿者”。
掌握 熟悉 了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道:“有了人类便有 了医疗活动。”
医学是人类预防或医疗创伤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 学与不同时代的历史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 及技术手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概述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人体骨、关节及其周围筋 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 “正骨”、“伤科”等。 中医伤科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 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 疗成就,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医骨伤科发展述略摘要在近代,中医整体的发展虽然缓慢,但中医骨伤科却在短短百年中获得了较大进步:理论上强调内外并治,调气血、补肝肾、培脾土、治心神,使整体观和辫证施治思想全面体现于伤科之中;诊断上方法迭出,掐指甲、观指纹、辫尿液,使诊断指征客观化;治疗上重视手法整复中麻醉药的使用和创造新的固定方法,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特别是中西医学在骨伤科领域的沟通,为后来中西医结合在骨伤领域中的蓬勃发展和新骨科的产生莫定了基础。
骨伤科内治法,在祖国医药学发展中,不断完善、总结、整理和提高。
在西周时期的疡医已能采用五气养之、五脏药之、五味节之的内治法。
《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剧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五气养之、以五脏药疗之、以五味节之。
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医学巨著,对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等基本理论有了全面的阐述。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均有关于伤科理论的论述。
(灵枢·经筋)篇描述了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素问)阐发了“气伤痛,形伤肿”以及“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等理论。
这些理论原则一直指导着伤科基本理论和临床研究实验。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近代,骨伤科内治1传统中医骨伤科的进步1. 1理论的深化针对前人治骨伤重外治而轻内治的不足,明代陆师道在《正体类要·序》中强调:“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己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1j之后,清代医家就颇重视骨伤病内治理论的研究,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汪机《外科理例》等书中均有论述,至晚清名医唐宗海,于骨伤科血证的探讨最有见地。
他在《血证论》中指出:“跌打折伤一切,虽非失血之正病,而其伤损血脉,与失血之理,固有可参,因并论之”,凡跌打已见皮破血出者,其症“无偏阴偏阳之病”,务从止血为安,“止得一分血,则保持一分命”;至于伴“有癖血肿痛者,宜消癖血”。
近代中医骨伤科发展述略与其“离经之血便是疲”的学术观点完全吻合,成为治骨伤肿痛之指南。
凡未破皮者,唐氏细分为血损坏、肌肤肿痛、筋骨打碎等各症。
初期逐癖生新、接骨续筋,后期则宗肾主骨、肝主筋之理,补益肝肾,温通经脉,达到祛除伏留之血的目的。
唐氏除对骨伤血证的病理机制和治疗理论提出卓越见解外,在方药施治上亦有建树。
他认为:凡失血家忌汗、吐之法,当以和法“为血证之第一良方”,擅长运用小柴胡汤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以治疗跌打损伤之患怒,周身作痛,寮血着滞三焦,感冒,内伤饮食等多种血证,皆能获俘鼓之应。
C2]此外,唐氏倡导的治骨伤血证当补气止血、祛察生新、消癖定痛、通窍活血之法则,对后人也有很大影响,民国时期骨伤科名医王子平、李广海、高云峰、刘寿山、陆银华等,无不尊其旨意而发挥于临床。
对此,上海石氏伤科总结日:“理伤仅用外治,气血难复,恢复不易;仅用内治,则筋骨不正。
理应调气血,壮筋骨,内服外敷、针刺手法、夹缚活动、相互参用,使疗效显著,而少后遗、复发之虞。
;[3]归纳全面,并蕴含着丰富的辨证主义思想。
正是在整体观念、内外并重、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中医骨伤医师还进一步探讨了内外兼治的不同治法对患者生理机能的改善及调节骨面生长的影响。
四川名医杨天鹏就重视培补脾土,认为:人体之后天强盛,运化有节,则气血充盈,断骨得气血滋养必能较快愈合。
石氏伤科则侧重于气血之中的“气”,认为:“气血兼顾,以血为先是临床常用的治标之法,以气为主的气血兼顾为刻刻留意的图本之计。
’心〕因为形体之所以能抗拒外力,百节能得以屈伸活动,皆赖气所充盈;血之化液濡筋,成髓而养骨,也离不开气的作用。
杨氏、石氏的见解虽各不同,但都是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内外并重,整体辨证施治骨伤的理论,在继承先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新的高度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新观点,发展了伤科理论。
值得一提的还有河北骨伤名医郑怀贤(1897-1981年),在治疗骨伤病人时,强调治合神[4]。
其所治心神,就是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重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也就是要求在手法治疗前,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在治疗中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 2诊断水平的提高骨伤科水平的高低,与诊断水平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中医骨伤科历来就重视诊断这一环节。
金调生所辑《伤科真传秘抄》(1932年)中就要求学骨科者必须十分熟悉骨骼的形态和结构,要求学生在黑夜里用手摸骨骼标本时能正确分辨是何骨。
正是这种严格的训练结合长期的临证体会。
许多骨科医生都能凭手摸认识各部位的骨折和脱位。
世医出身的魏指薪(1894-1984年)就擅长用摸法来判断骨折、骨碎、骨歪等不同,以及筋歪筋断、筋走之差异,甚至一些经X线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在魏氏的手摸之下得到了及时正确的诊断。
但近代的骨科医家们并不满足于这些缺少明确客观指征的诊断方法,努力摸索易于掌握且具有较明确客观指征的检查诊断方法。
安徽徽州名医江考卿在其所著《江氏伤科方书》(1840年)中提出了检查骨擦音以鉴别骨折的方法,即:“凡打伤跌肿,肉中之骨不知碎而不碎,医生以手轻摸肿处,若有声音,其骨已破。
;[s]这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判断骨折的简便方法之一。
另一位晚清名医赵竹泉在其所著《伤科大成》(1891年)中,记载了一种观察指甲颜色来判断伤情轻重的方法:“以我手指甲,掐其手指甲,放手易还原色者易治,少顷始还颜色者伤重,手指甲紫黑色者不治。
”川这其实是以检查手指甲颜色变化来了解伤者疲血的程度,进一步推断其受伤的轻重和预后,方法简明,易学而易行。
河南平乐郭氏正骨的传人高云峰(1905-1976年)}30年代即名扬中原,她积经验之所得,提出了辨尿液来中国科技史料判断气血之盛衰、脏腑之虚实以及骨折愈合的快慢情况。
她认为:伤者尿液的颜色、浓度,与患者的骨折筋伤有密切关系[4]。
如:小便淋漓不尽多见于创伤日久者,是肾阴偏虚的表现;血尿常见于创伤早期者,为下焦蕴热,水不涵木;黄尿亦多见于创伤早期,是内有实热;白尿甚至带有絮状物者,则属脾胃虚弱,常见于骨折难以愈合者;尿面有油膜者,乃热毒内蕴若不及时清热解毒,必使骨折难以愈合等等。
上述这些重视客观指征的诊断方法的提出,有利于伤科诊断技术的传授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福建伤科名医林如高(1888-1985年)就擅长根据骨折部位产生的声响,诊断骨折的程度和性质,准确人微,令人叹服。
诊断方法的丰富和客观化,使医者在临床能迅速、正确地诊断伤情,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可靠的依据。
1. 3复位、固定古代中医骨伤科的复位、固定技术堪称一绝,唐代蔺道人提出的“动静结合”的固定原则,对肩关节脱位采用的“椅背复位法”Ca],元代危亦林治疗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Ca]等等,数不胜数,都在世界骨伤医学发展史上留下耀眼的光芒。
近代中医骨伤科治疗技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步。
近代中医骨伤科大师们,都极重视骨伤的整复手法。
晚清赵廷海在其所著《救伤秘旨》(1852年)中力倡“单人复位法”,基本上能很好地解决肩脱、颈脱等复位问题,特别适用于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
出身骨科世家的林如高,自幼练功,将气功运用于骨伤整复的手法之中,提出了触摸、拔伸、持牵、按正、提托、推挤、摇转、反折、理筋、分骨等十法,手法熟练,讲求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在民国中期即已名传海外,被誉为“整骨神医”。
四川名医杜自明(1877-1961年),擅长手法,其针对治筋伤难于治骨伤的特点,治骨伤常用牵、接二法复位,挤、靠二法固定;治筋伤则以点穴按摩配合弹筋拔络,点穴可镇痉止痛、活血散癖,弹筋可振奋神经,舒展组织,然后辅以滚摇升降以活动关节,排除粘连,松解嵌顿,理顺筋脉,畅通血运,促进代谢,达到减缓痉挛,恢复疲劳的效果。
少林嫡传的伤科名医王子平(1881-1973年)堪称近代武林泰斗,其在治伤中熔擒使手法和正骨手法于一炉,并将导引与武术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在学术上独树一帜。
其正骨手法特点是:重视经穴,注意点、面、线相结合,反对以天应阿是穴为唯一取穴标准。
主张以痛为俞,邻近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进行点穴按摩,再配合理筋和活动肢体以照顾“面”,还根据络学说,远端取穴以照顾“线”,突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原则特征。
王氏还反对整复过程中使用拙力和暴力,主张用“巧劲”,“似棉裹铁”般地将力渗透到患部深层。
对于大关节的拔伸、捺正等手法,王氏引人拳谚中的四两拔千斤的“巧劲”来施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手法治疗著称的还有北平名医刘寿山(1904-1980年),他19岁即拜清宫上驯院名医文佩亭为师,深得清上驯院伤科之真谛,是北方太医院派的代表医家。
刘氏强调伤科治疗“七分手法三分药’心〕,在骨折复位中,以“拔不开则按不正”为指导思想,贯彻“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这不仅符合骨伤的机制,也暗合辨证法的原理。
刘氏治脱臼,强调一个“摘”字,用摘法解除关节两端的重叠交锁,以利复位。
这些简明之要诀,极易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有利于中医骨伤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各名家、各流派的治伤手法虽各具千秋,但都是在临证治疗中总结所得,并努力将气功、武术等其它学科中的精华融汇其中,显示了此期中医骨伤科摒除门户之见,广采博收的胸怀。
其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追求达到手法治疗使患者不为所苦的境界,又表现出一切从患者得失出发的良好医德境界。
对于骨伤复位后的固定,在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前提下,在具体固定方法、固定材料的选择上也都有新的发展。
赵廷海的《救伤秘旨》就十分重视复位后的固定,对此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解。
如: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者,以“绢兜牵引复位固定”法治疗;对于足躁关节骨折整复后的固定,则明确使用了超关节固定法:“用布兜掌前,系于膝下,令脚不直伸下,仍令脚掌时时屈伸”[9]。
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伤者早期的功能活动,利于骨折的愈合。
至于对固定材料的选择,历来是以有利于骨折愈合为原则,多选用味辛而无毒,且有祛风、消肿、散湿之功效的衫树皮,既保温,又透气,适合治疗中忌寒忌湿的要求,故在广植杉树的南方地区的医家皆习用之,如福建林如高、广东李广海等。
而原籍山东的魏指薪因山东难求杉皮,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黄柏皮浸水后作固定材料,不仅有很好的屈伸性,易随肢体形状塑形,而且具有清热解毒之药性,有很好的固定治疗效果。
这又再次反映了近代骨伤医家重视实际,不墨守陈规的特点。
此外,近代中医骨伤科重视内外并治,赵廷海主张:在整复固定前用麻醉镇痛药,如消风散、住痛散等,甚则可加痹药(指川乌、草乌等具有明显镇痛麻醉效果的药物);整复后予活血住痛散等活血通络,促进骨伤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