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中西药联合应用探讨

关于中西药联合应用探讨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现代药物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下面从药物的命名、用药原则、联合应用的好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的命名1、西药与中药在名称上的表达方式不同,西药多采用统一的化学名称,而中药的命名方法十分多样,每个方剂都有专有名称,因此在联合应用中必须要进行精准的药物命名和匹配。
2、在联合应用中,对于中药的命名需要标注清楚其学名、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及其含义。
3、对于西药来说,命名需要注明其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商品名称等。
二、用药原则1、选择性联合:药物联合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联合,不同药物之间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因此需要选择药效相同、作用机制相似并具有协同增效的药物进行联合。
2、安全性: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药品评估和监测,确保联合应用后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3、适用症:联合应用需要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体质和心理因素,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三、联合应用的好处1、提高疗效:药物联合应用可以促进疾病的治愈和缓解,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并增加治愈的概率,提高治疗效果。
2、减轻副作用: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由于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单个药物的用药量,从而减轻了单个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3、适应症扩大: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扩大药物的适应症,缩短药物的治疗周期和提高治疗效果。
4、减少药物耐受性发生: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减少药物耐受性的发生,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现代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但是在联合应用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效果的平衡,精准的药物命名和用药原则是联合应用的关键。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
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是指中药和西药在临床应用中相互配伍、联合使用的原则。
其基本原则如下:
1.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药物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西药组合,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疗效进行调整。
2. 相似原则:中药和西药的药性和作用相似或相近,适合联合使用,例如中药和西药都具有抗菌作用的情况。
3. 互补原则:中药和西药在作用机制上互为补充,通过联合应用可以增强疗效,例如中草药可以增强某些抗生素的效果。
4. 调控原则:中药可以调节西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提高其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例如中药可以调节西药的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
5. 安全性原则:中药和西药的联合应用应考虑其安全性,避免增加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总之,中西药联合应用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中西药组合,并考虑其相互作用和安全性,以达到优化疗效的目的。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中西药联合应用如今在各医院临床科室已相当普遍, 由于疗效不错,也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
正确合理配伍能增强药物的药效,同时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反之,不但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所以,我们在中西药联合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代赭石、石膏、花蕊石、磁石、牛黄解毒片等。
不宜与四环素类、左旋多巴类、红霉素、利福平、强的松、异烟肼、氯丙嗪等药同用,中药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会与这些西药形成络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如1.含钾的中药,如金钱草、牛膝、泽泻、萹蓄等不宜与安体舒通、氯化钾同服,同服后会出现药源性血钾过高症。
2.含汞的朱砂中药不宜与具有还原性的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同用。
3、含砷的中药雄黄不宜与硝酸盐、硫酸盐同用等。
二、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山茱萸、陈皮、乌梅、五味子、木瓜、青皮及其制剂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糖浆等,1.不宜与制酸药同服,包括氢氧化铝、碳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同服会因酸碱中和降低或失去制酸药的治疗作用;2.不宜与磺胺类西药同服,因为有机酸所致的酸性环境能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3.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同用,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甲氧基青霉素、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等。
这些西药在酸性尿液中抗菌力降低;5.有机酸与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合用,使后者分解失效;6.有机酸不宜与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长期合用,会增加西药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对肾脏的毒性;不宜与东莨菪碱、咖啡因及颠茄等弱碱性西药合用,会减少肾小管对这些药物和重吸收,使药效降低。
三、含碱性化合物的中药,如硼砂、玄明粉等。
1.不宜与左旋多巴同服。
因为此类中西药相遇,在消化液中,可使相当部分左旋多巴分子降解迅速,且不可逆地变成无生理活性的黑色素,从而降低疗效;2.含生物碱的中药,如麻黄、黄连、黄柏、防己、元胡、苦参、乌头、贝母等,与胃蛋白酶、乳酶生、等酶制剂产生沉淀;与碳酸钙、氯化钙、硫酸亚铁等金属盐类产生沉淀;与碘化物、碘化钠产生沉淀,因此都不宜同服。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及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和联合用药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
中药的炮制和制剂与西药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包括制作工艺、服用方式以及临床应用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药炮制和制剂与西药的不同之处,同时介绍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的炮制和制剂中药的炮制是指将中药原材料进行加工,以增强其药性和疗效。
中药炮制的工艺包括曝晒、浸泡、煮炼、研磨等环节,需要严格按照传统配方和方法进行操作。
中药炮制的时间、温度、火候等因素对药效有着重要影响,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
另外,中药还需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的不同进行配伍,形成适合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有颗粒剂、丸剂、水蜜丸等形式,便于患者服用和储存。
中药制剂中的药物成分经过炮制和配伍后,药性更加稳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二、中西药临床应用的区别中药和西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药强调整体调理,讲究“治未病”,重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
中药治疗时间较长,对患者体质和生活习惯要求严格,需要患者长期服用才能见到显著效果。
相比之下,西药则更侧重于治疗已发生的疾病症状,常以靶向治疗为主。
西药疗效快,药效明显,但副作用也较大,容易导致药物依赖和耐药性。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
三、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中西药联合用药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药和西药分别或同时应用于患者治疗的一种综合疗法。
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发挥中药和西药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缩短疗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时,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及时向医生反馈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期间,需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中西药合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支持正版,从我做起,一切是在为了方便大家!知识就是力量!绝密文件,核心资料,拒绝盗版,目录摘要 (1)引言 (2)1 药物相互作用 (2)1.1合理用药 (2)2 不合理用药 (2)2.1产生化学反应 (3)2.2产生毒副作用………………………………………………………………3 存在问题与对策 (4)4 结论 (6)注释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摘要内容简要:通过分析中西药合用时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阐明不恰当的中西药物合用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其毒性反应。
且由于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反应或产生配伍禁忌,使其药物无法发挥疗效。
建议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用药现象。
关键词:中药;西药;相互作用引言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受合用、或先后使用的其他药物、内源性化学物质、附加剂或食物等影响而使药散发生变化的现象,还包括合用药物在体内影响临床检查结果。
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增强,以致出现毒性反应;也可能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因此,重点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相加、拮抗作用。
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之可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干扰治疗,加重病情。
1.1合理用药1.1.1 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使用[1]有其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指临床诊疗过程中,用中药(单味、复方制刑、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联用或序惯联用。
在临床上,中西药联用最早见于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随着中西药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并用在诊疗中日益广泛应用。
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使药效减弱或消失、毒副反应增加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1]。
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对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无疑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中西药联用增加原有疗效中药成分复杂、宏观调节、疗效稳定,而西药大多成分单一,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两者合理结合,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如香连丸与广谱抗菌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理气药枳实与庆大霉素联用于胆道感染时,由于枳实能松弛胆总管括约肌可使肠道内压力下降,从而升高了胆道内庆大霉素的浓度,疗效提高。
2 中西药联用降低毒性化疗药物在对机体起化疗作用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西药尤为突出,中西药联用能降低毒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止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防止化疗的毒副作用,如灵芝、刺五加、人参,鸡血藤、女贞子等分别与环磷酸酰胺、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联用均可以缓解或消除因使用后者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甘草人参汤与激素联用,可减少因长期使用激素而无法撤停的病人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3中西药联用降低疗效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使原有成分失去活性或丧失,从而降低疗效。
如①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与西药四环素类同服,能降低四环素抗生素的疗效。
②含鞣质类中药及中成药如地榆、虎杖、五味于等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碳酸钙、葡萄糖酸钙、胃舒平等同服,可生成难于吸收的沉淀物而降低疗效。
③含酸性成分的中药及中成药如乌梅、山楂、保和丸与碱性西药或氨基糖升类抗生京同用,使西药药效减弱或失效。
④含碱性成分较多的中药及中成药如硼砂、瓦楞于、石灵散等可降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的抗菌能力,也可降低普艿洛尔、苯妥英钠等药物的疗效,故忌同服;⑤含生物碱类的中药及中成药如黄连、黄柏、川乌等与碱性较强的西药酶制剂、重金属盐类西药合用,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消失[2]。
临床中西药联用中常见的问题

华 中西 医学 杂志 , 2 0 0 6 ; 4 ( 3 ) : 6 0 — 6 1 .
炮 制 品泻 下 作 用 、 抑菌作用 、 抑 制消化酶活性 、 止 血 和 抗 应 激 医 学分册 , 2 0 0 7 ; ・ l 5 ( 5 ) : 1 0 4 . 作 用 等方 面 。 【 7 ]宋少 华, 张传美, 田桂 英 . 大黄 炮制 品种 及 其 与 晦床 疗 效 的
内蒙古中医药
l 】国 家药典 委 员会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药典 【 M 1 . 北京 : 化 学 工 业 影响 ; 酒 炖大 黄 对胰 蛋 白酶活 性 的抑 制作 用低 于清 宁 片 、 醋炒 大 【 黄、 酒炒大黄 : 大 黄 炭 和酒 炖 大 黄对 胰 脂 肪 酶 的 活 性 均 具 有 明 出 版 社 .2 0 0 5 :1 7 —1 8 .
临床 中西 药 联 用 中 常见 的 问题
陈丽 秀
摘
要: 联 合 用 药 的 目的是 为提 高疗效 , 减 少药 物 的 用量 和 不 良反应 , 但是 由 于 中药成 方制 剂 的基 础 研 究水 平较 低 , 绝大 多数 中 药
成 方制 剂 的 疗效 物 质基 础 不 明确 , 作 用机 制 不 清楚 , 体 内代谢 过 程 复杂 , 导 致 中药 成方 制 剂与 化 学药 品的 配伍 应 用 。本 文从 临床 中
西 药联 用 、 配伍 不 当引发 的 问题及 应 注 意的 方 面进行 综 述 。
关键词: 中西 药 ; 配伍 ; 协同 中图分 类号 : R 9 7 9 . 9 文献标 识码 : B 1 中西药 联 用 中的 常见 问题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8 — 0 0 9 2 — 0 2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审核关键点。
中医药和西方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期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然而,鉴于两种药物之间存在潜在的相互影响和风险,正确地管理中西药联合使用至关重要。
该文将探讨中西药配伍禁忌规定、相互作用风险以及适当的管理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相关禁忌规定及解释说明、相互作用风险及管理策略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并概述各部分内容与安排。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中西药联合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强调其中涉及的审核关键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讨论中西药配伍禁忌规定,并详细解释说明每一条规定的原因和意义。
随后,我们将重点探究中西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务人员、研究者以及药学专业人士提供中西药联合使用时的审核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对中西药物配伍禁忌规定和相互作用风险的详细解释,读者将了解到正确管理中西药联合使用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
此外,本文还将给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中西药联合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好应用和发展。
2.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2.1 定义和背景中西药联合使用是指同时或分别应用中药与西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中西药联合使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模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两者的疗效优势,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2 审核关键点一在中西药联合使用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的中西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适应症。
即需要确认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目标、作用机制或途径上具有相似性,并且能够互补产生协同效应。
2.3 审核关键点二其次,对于重要的方剂配伍原则和禁忌规定必须进行了解和遵守。
根据经验和临床实践,存在一些特定的配伍禁忌情况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例如某些中草药与某些西药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

光明中医202丨年1月第36卷第2期CJGMCM January 2021. Vol 36. 2• 177•3讨论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其的出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临床将慢性胃炎分为三种,即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等,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有学者认为,其的出现与口咽部慢性感染、饮食、药物、环境及精神等有关,并以食欲减退、胃胀、胃痛、嗳气等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难以根治等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7]。
以往临床采用药物治疗,如胶体果铋、阿莫西林、雷贝拉坐等药物为主,以上药物虽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长期用药后,会出 现耐药性,使得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还会使病情复发。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多因脾胃失调、胃阴不足、胃阴虚等所致,故在治疗中,需要以阴虚为主要治疗原则。
故采用荜铃胃痛颗粒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胃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荜铃胃痛颗粒的成分有延胡索、黄连、荜澄茄等,其中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气的作用,黄连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荜澄茄能温中散寒。
将诸药合用,可起到行气、活 血、和胃、止痛的作用[8]。
用于慢性胃炎治疗中,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胃镜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及胃脘灼痛消失时间,试 验组短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试 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6% ;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〇.〇5)。
由此可知,荜铃胃痛颗粒用于慢性胃炎中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案,以此来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用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金雷,鲁大胜,古骏,等.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 :706-710.[2]黄永强.荜铃胃痛颗粒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2) :68-70.[3]孙中亮.兰索拉唑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9,17(12) :98-99.[4]高雯聪,王永林.荜铃胃痛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 ,33( 12) :3179-3182.[5]郭丽.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26) :112,114.[6]冯显清,梁川,刘然.荜铃胃痛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7,15(12) :108-109.[7]郭丽.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8 ,34(26) :112,114.[8]崔丹阳,巩阳.对比观察荜铃胃痛颗粒与气滞胃痛颗粒对肝胃不和型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起效时间[J].中华消化杂志,2019, 39(6) :412414.(本文校对:王强收稿日期:2020 -09 - 15)探讨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安全问题刘兴朵摘要:随着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深入,中西药联合应用于临床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中西药联合用药,指的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西药相结合,共同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种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既能充分发挥中药的卓越疗效,又能借助西药的先进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然而,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谨慎使用。
接下来将分别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与弊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1. 综合疗效更好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充分结合中药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相互增强,达到综合治疗效果。
中药以其温和、缓和的特点可以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西药又可以加快中药的吸收,提高疗效。
2. 病情治愈率提高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精准调配中西药配方,增加治愈率。
中药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环境,西药可以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成功率。
3. 减少药物耐药性中西药联合用药可以减少患者对某一种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通过中西药的轮换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导致的耐药问题,延长药效持久性,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弊1. 药物相互作用中西药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概率,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交叉禁忌,不宜混合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相互抵消、增强等情况,影响疗效。
2. 个体差异中西药联合用药也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人群对中西药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3. 专业技术要求高中西药联合用药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合理搭配药物,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如果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够或者患者自行搭配用药,可能会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用药有利有弊。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慎重选择中西药的搭配方式,合理调节剂量和疗程,确保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接受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时,也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嘱,注意药物的搭配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 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 4 个方面进行讨论;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 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 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含西药的中成药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 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 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 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2·1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情况中药以及中成药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机会,大多为合理的有益的联用,但是也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如李钟勇等2 对其所在医院门诊处方4207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中西药联用处方1802张,中西药联用处方占了42·38%,不合理用药8·51%;两种及两种以上处方401张,占中西药联用处方总数的22·25%;联用情况在内科、儿科、五官皮肤科、外科中均存在,分别达到38·51%、30·41%、18·65%和12·43%;其中以内科比例最高;中西药联用两种及以上的处方也以内科为最高,达到62·34%,其他科室分别为8·73%、14·96%和 14%;陈彪3对其所在医院门诊中西药房2006年的305 243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中既有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联用, 也有治疗不同种疾病的中西药联用;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中医、简易诊室等; 在他分析的处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西药成分重复,此类情况主要是西药成分重复,如给患者开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已含氯苯那敏,又给患者开西药为氯苯那敏片,西药成分重复的患者有29人次,中药成分重复的有7 人次;西药成分重复的29人次中, 15人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重复;从中可以看出医生对于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不够了解,导致重复用药; 2·2中药与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2·2·1中药与抗凝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方华等4报道了1例因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丹参、血塞通,应用5d,出现多浆膜腔出血;患者女, 68岁,因“腔隙性脑梗死”开始给予东菱迪芙5BU·d-1,隔日使用,共3次,同时予“丹参30 mL·d-1+血塞通16 mL·d-1”,连续使用5d;患者与家人交谈中突然意识不清,随后发现血压测不出;经检查诊断为多浆膜腔出血; 本例患者没有外伤、心肌梗死溶栓、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衰竭、结核病和肿瘤等疾病的证据根据其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判断,多浆膜腔出血与药物的联合应用密切相关; 2·2·2中成药与免疫抑制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吕慧怡报道了1例因服用六味地黄丸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5年一直服用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3联免疫抑制药预防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患者于半月前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为165 ng·mL-1,并自述周身不适,四肢乏力,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分别增加了 16%和23%,询问用药情况,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1个月;停用六味地黄丸后复测血药浓度,在应用原3联药剂量不变的条件下,测得血药浓度在理想目标水平内5;说明此例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与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关; 2·2·3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混用虽然注射剂混合后从外观性状以及含量等指标上看没有配伍禁忌但是如果毒理学、药效学研究证明不宜配伍,则临床应用时就应避免配伍;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颜春鲁等6的研究证明:灯盏花、穿琥宁注射液与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及抗胆碱药物配伍后澄明、pH值、吸收度无明显变化;但将配伍后的中西药物用于小白鼠1周后,灯盏花注射液与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山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后,发生了肝肾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肝脏组织的点状坏死、片状坏死、气球样变性,肾脏组织的近曲小管颗粒变性等损害,存在明显的配伍禁忌;穿琥宁注射液与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山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后,肝肾组织发生了坏死变性现象;因此灯盏花、穿琥宁注射液应避免与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肾上腺素、多巴胺、山莨菪碱、阿托品、纳洛酮混用; 3 中成药、中药制剂与保健品中非法搀杂西药的案例有些不法分子打着“纯天然”“纯中药”的旗号,在中药中非法加入西药,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这样做的后果不仅给患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还可造成身体上以及心理上的伤害,而且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毁,因此必须依法严惩;下面就相关的报道进行汇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警惕,增强辨识假药的能力,同时提醒医生和药师在分析患者用药出现的问题时,需要详细询问其用药史; 3·1减肥“中药”加入减肥西药药 1993年Vanherweghem JL等柳叶刀杂志上报道了一组为了减肥而服用减肥药“苗条丸” 含芬氟拉明、安菲拉酮、波希鼠李皮、颠茄浸膏、乙酰唑胺、防己、厚朴导致105名女性患者中有70人需要肾移植或做血透治疗;在该文中第一次使用了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 nephrop- athy这一名词;在这一案例中,除了防己含有马兜铃酸外,西药的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在随后的一系列报道中都忽略了其中的西药问题, 而统统归为中药,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胡娟等随机抽查市场上销售的3种减肥药, 采用TLC及LC-MS联用技术定性鉴别, HPLC外标法定量,结果检测到不同浓度的西布曲明8;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医院管理局发现,非法商人利用与违禁西药或注册药物相近的化学衍生物,掺入瘦身产品中以避过药检,但该类衍生物比违禁西药危险,已有人因服食含衍生物纤体产品后导致至少1人死亡, 1人肝衰竭, 1名中年妇人服食此产品后诱发精神病,变成疯妇;在两种禁用瘦身产品“健美素”SupremeQuick Slim 及“常青春”EverYouth中,检测出了含已禁用的减肥药成分“氟苯丙胺”的衍生物“N-亚硝基二乙基苯胺”, 3名市民因服用这两种瘦身产品导致肝脏受损;其中1名因肝衰竭而须接受肝脏移植手术; 3·2非法加入抗菌药物 2001年震惊全国的“梅花K”黄柏胶囊致人中毒案,原因是非法在黄柏胶囊中加入过期的四环素,因脱水差向四环素的毒性导致上百人中毒, 其中有些人中毒后成植物人状态,有些人因中毒导致智力损害; 3·3降糖药或保健品中非法加入降糖药不法分子向患者宣传纯植物药或纯中药,更有甚者向患者宣传无需节食,无需控制饮食,误导消费者,不仅使购买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也给中医药的声誉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2009年2月新疆喀什地区有两名患者在使用了标识为广西平南制药厂生产的糖脂宁胶囊批号081101后发生死亡,经药检部门检验,发现是不法分子在“糖脂宁胶囊”中非法添加了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且每粒药最多的加了12·3mg的格列本脲,如果按其用法用量计算格列本脲每天的用量达110·7g,是格列本脲每天最大建议用量的7·3倍,造成患者因低血糖休克死亡; 锺元等,检查出12个生产企业19批样品非法掺入不同的西药成分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涉及品种降糖宁胶囊、降糖胶囊、糖尿乐胶囊、糖乐胶囊的降糖类中成药7; 此外在某些批号的玉盘消渴片、怡心唐宝降糖宁胶囊、唐必康TM降糖宁胶囊、苦瓜口含片,唐乐舒胶囊,一生唐乐舒胶囊,苦乐康胶囊,糖乐胶囊、绿因唐平口含片、糖乐胶囊、降糖宁胶囊中发现非法添加西药降糖成分,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盐酸苯乙双胍、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3·4壮阳药中非法加入西药枸橼酸西地那非 2005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药品质量公告显示,有10个药品经营企业、6个医疗机构的11个品种共17批次的药品为假冒药品,如江门市济源堂药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标识为“洛阳远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04011713” 的“力补金秋胶囊”,而且该假冒药品含有枸橼酸西地那非;2004年,广东省珠海市药监局对珠海药品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发现“补肾丸”、“力补金秋”、“藏秘补肾丸”、“藏绝顶”等均含有枸橼酸西地那非; 3·5非法加入抗癫痫的西药治疗癫痫的“纯中药”偷偷添加了抗癫痫的西药,如王丽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PLIA法检测血药浓度,测定45例服用“纯中药”的癫痫患儿,结果血清中检出1~5种常用抗癫痫西药,其中苯巴比妥最多42例,其次为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纳和氯硝西泮,有些已达中毒浓度,这种现象给病人造成极大的诊疗困难、中毒危险、心理创伤及经济损失9; 3·6非法掺入利尿剂等西药 2008年3月在台湾治疗脚痛的中药丸中发现非法掺入利尿剂等西药; 4 讨论4·1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合理用药问题经过配伍研究并经正式审批的含西药成分中成药,可以方便患者用药,免去患者为中药和西药应一起服还是分开服之困挠,但如果忽略其中所含西药成分,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西药,可能导致疗效过强而出现毒副作用;如因过量服用消渴丸导致低血糖休克甚至死亡的事件已有发生;因此此类药品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4·2中药与西药联用中药与西药合理联用可以达到扬长避短,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但联用不当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加;也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造成混乱,此种情况是中西药联用需要避免的; 中药与西药联用需要考虑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其实和西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相同,也需要考虑是否会出现以下问题:①理化性质的改变,如pH值的改变或相互间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产生沉淀、螯合等变化,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②中西药物间可能影响彼此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使中药或西药的血药浓度、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对药物发挥作用造成影响;如有些中药可提高或降低某些西药的血药浓度,这对于一些治疗窗窄的西药的影响尤为重要,如果血药浓度变化比较大容易产生毒性或导致治疗无效;③中西药联用可能因各自药理、毒理作用不同,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环节产生相互作用,都会影响药物在人体发挥作用;对于同一个用药个体而言,中西药同时使用以及西药间的联用,必须要考虑联合用药的利弊与合理应用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中西药联合用药是否有相互影响如果有,有怎样的影响联用是需要加量还是减量中西药联合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经济这就需要我们对有关中西药的相互作用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加强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于降低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源性疾病,节约医药费用都具有现实意义;对于维护中医药的声誉也是非常必要的; 4·3加强监管力度,取缔非法药品或非法保健品不法分子均打着“纯植物药”、“纯天然”的旗号,非法制售假中药、假保健品,给中医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产生了恶劣的国内国际影响, 也给消费者造成极大伤害,必须受到严惩; 因此医药工作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辨识假药的能力,特别是在分析患者的病情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时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李力,谢燕霞,等.含西药中成药的安全使用.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 2 4: 211-214 2李钟勇,胡代银,何清华.4207张门诊处方基本指标及用药。
中药西药一起吃?四点远离“吃错药”

中药西药一起吃?四点远离“吃错药”口服药物治疗是对于疾病患者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很多时候医生会同时为患者开具中药、西药来共同服用治疗,通过将中西药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有助于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果中西药联合应用时不加注意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出现药物毒副作用,所以中药、西药一起吃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从而远离“吃错药”。
1.中药、西药能一起吃吗?每当我们生病时都需要面临着吃药的问题,为了发挥中西药物结合的作用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同时开具中药和西药来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可取之处,然而中药和西药同时服用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用药,这是因为不同的中药和西药之间互相搭配具有的相应的禁忌,缺乏相关药学知识的普通患者是无法做到中西医药物合理搭配的,因此患者千万不要自行同时购买中西医药物服用,这可能无法达到相应的药物治疗效果,还非常容易引起药物毒副作用。
中药和西药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然而两者之间进行相互搭配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将中药与西药进行共同搭配服用,例如有很多口服药物制剂是中药成分和西药成分进行混合后制成的,例如维C银翘片是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流行性感冒常用药物,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中西药混合制剂,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西药物的疗效。
再比如为防止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维持白细胞的稳定,治疗时医生常常会将地榆升白片与维生素B4片进行搭配,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好于单一应用西药;在常规含铂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贞芪扶正胶囊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然而要特别注意中药和西药两者同时口服治疗时一般应该将口服药物间隔时间超过半小时,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两种药物的服用间隔时间需要进一步延长。
所以中药与西药两者是能够一起吃的,但是具体的药物用法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应用。
1.记住以下四点,远离“吃错药”中西药物相结合的疗法能够充分发挥中药和西药的协同作用,然而有些中药是不能和西药进行混着吃的。
中西药合用应注意要点

中西药合用应注意要点发表时间:2017-08-29T16:32:37.9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作者:王学祥李艳丽[导读] 药物是治疗疾病最重要的载体,临床上根据药物来源可分为中药和西药,这两类药物在药理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潍坊市中医院;山东潍坊261041)摘要:药物是治疗疾病最重要的载体,临床上根据药物来源可分为中药和西药,这两类药物在药理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同,但作为药物,中药和西药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所以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随着中药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临床上将中药和西药合用于疾病治疗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可见中西药合用于疾病的治疗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中药和西药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两者不合理的合用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因此,在中西药结合的临床应用中要扬长避短,还要注重提高其治疗效果,并提高其安全性。
关键词:中西药;合用;注意要点中图分类号:R942文献标识码:A1中西药合用的优势1.1增加疗效,标本兼治从药效上来讲,西药对症治疗,短时间内就能见效,而中药是整体上对人体进行辩证调控,起效较慢。
如果中西药能够合理合应,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标本兼顾,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据文献报道,若中药金银花与抗生素青霉素合用,可增加抗菌效果,降低耐药性发生的可能。
因为研究表明金银花能明显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两药合用可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大大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由于川芎、红花、蒲黄等活血化瘀药可以降低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所以活血化瘀药与利尿药合用能够提高疗效,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的功率。
1.2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西药对症治疗,药效起效快,但不良反应较大,而中药是整体上对人体进行调控,起效相对较慢,但毒副作用较少,有效合理的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
如抗肿瘤类的西药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不良反应,科学合理的合用中药不仅可以增强抗肿瘤药的抗肿瘤作用,还能降低其胃肠道不适等毒副作用。
分析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分析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旨在降低联合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优化用药效果。
方法:分析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临床资料,明确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指导联合用药。
结果:临床用药中,合理充分掌握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能够有效避免药物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临床联合用药中,明确注意事项能够合理避免药物间发生不良反应,优化用药效果。
关键词:中药;西药;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现代医学环境下,诸多临床科室已经普遍实现中西药联合用药,在深度及广度方面实现了临床用药特点,并发展成为我国独有优势及特色[1]。
中西医联合用药中需要实现最大化的配伍合理,强化药效,避免不良反应,缩短治疗周期。
就目前联合用药来看,存在着中药药物机制及活性成分不明确的问题,造成临床盲目用药,不仅在因其药物损伤的前提下,拉低药物效果,甚至刺激患者病症,加剧病情。
由此可见,分析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具有重要意义,如下进行详细探讨。
1 中西药联合用药原则中西药联合并不是相同药效药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对两者各自理论及医理的系统性科学分析,发挥各自优势,以优化临床用药。
2 中西药联合用药优势2.1 弱化药物毒性肿瘤的临床用药中实现中西药联合,较之单纯使用西药化疗药物疗效显著,肿瘤化疗药物对人体机能损害极大,且药效维持期较短,同中医联合不仅能够弱化化疗药物毒性,还能够优化其治疗效用,改善患者抗病能力,控制临床病症,提高患者存活率[2]。
如中药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具调整内脏及抗癌之功效,控制肿瘤生长,并能优化患者的癌细胞免疫功能,手术治疗后,人参、灵芝等能固本培元,促进气血恢复。
另外,中西药联合用药还具有弱化病症不良反应之作用,比如抗结核类西药与逍遥散联合应用时,能够充分发挥逍遥散护肝功效,降低服用西药对肝脏的不良损害,优化治疗效果。
2.2 延长药效期西药针对性极强,故而其药效相对单一,且发挥效用时间较短;中药针对性较弱,且成分相对复杂,药效期较长。
浅述中西药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明书上也少有这方面的记载 〔10〕 ꎮ 医生不能同时掌握中西药
的药学特点ꎬ而更多的是通过临床的直接运用来了解中西合
用的疗效ꎬ这直接导致了不合理处方的开具 〔11〕 ꎮ
治疗小儿腹泻时疗效持久但见效慢ꎬ而蒙脱石散见效快但有
3 2 理论基础不同 中西医学在理论基础上有明显的差异ꎬ
摘要:随着中西文化不断交融ꎬ我国逐渐形成了中西医并存的医学体系ꎮ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可以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减少药物用
量ꎬ但不当的联合应用不但会降低疗效ꎬ而且可能增加毒副作用ꎮ 本篇就中西药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加以浅析ꎮ
关键词:中西药联用ꎻ优势ꎻ存在问题ꎻ对策
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0)  ̄01 ̄12005 ̄0178 ̄02
论治的临床经验ꎬ对中成药的使用存在误区ꎬ导致了中西药的
不佳ꎬ而联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清胰汤、柴芍承
气汤等方剂治疗后ꎬ可明显缩短病程ꎬ90% 以上的患者常可于
7 ~ 14 天内化险为夷ꎮ 研究发现ꎬ糖皮质激素与六味地黄丸
不合理联用 〔12〕 ꎮ 因此ꎬ二者联用必须遵循各自的理论不能简
单地相加ꎬ盲目使用则会适得其反ꎮ
研究发现ꎬ青蒿素与磷酸伯喹联用可通过改善疟原虫转印速
度而降低近期复燃率ꎬ使得抗疟疾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3〕 ꎮ
利血生、鲨肝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时与参芪十一味颗粒联用
可以明显提高白细胞生成的总有效率ꎮ
1 2 中西药联用降低毒副反应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
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疾病通常会用到免疫抑制剂和激素ꎬ
损害的西药( 异烟肼、利福平、四环素等) 联用会引起药源性
谈一谈中西药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谈一谈中西药合用有哪些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的结合发展,人们也愈发意识到了中西医联合在疾病治疗中的积极效果,中西药合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中西药配合使用能够提高药物疗效,根据患者的疾病,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综合调理在减少药物用量和毒副作用的同时,让疾病得到快速的恢复。
但是在中西药合用的途中也出现了一个鲜明的问题,就是在中西医药物合用的时候搭配不合理,导致药效降低,同时还会出现毒副反应,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轻则是不良反应,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一定要重视中西药合用时候的注意事项!中西药合用的积极作用,你知道吗?1.增加药效作用中药和西药在药性构成上存在着不同,正确的将中药和西药合用,能够增强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两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弥补了彼此存在的不足,又能够让疗效更加明显,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能够最大程度增加药效作用。
2.降低药品不良反应西药的药性很烈,这是众所周知的,患者在服用的西药过后,自身的病情好的很快,但同时因为西药药性强烈,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会给患者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损害,让系统功能出现损害。
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将两者合用,中药的药性很温和,治疗效果慢。
但是让患者在服用西药后,再服用中药,调节内部身体症状,能够消除西药用药后残留在身体内的毒素。
3.缩短治疗时间中西药合用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减少单独用药的剂量,加快患者康复。
对于某一种疾病,它的中药和西药治疗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能够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合理的将中药,西药联合使用,就可以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用药剂量,同时让药效发挥双重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谈一谈中西药合用的注意事项吧!虽然中医药联合有很多的优势,但中西药药性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如果没有对照病症混乱用药,就会导致药性相冲,不仅无法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反而会给服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在服用中西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让两者联合发挥最大的效果。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西药结合用药注意事项

执业药师在继续教育中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非常重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配伍禁忌:了解药物之间的理化配伍禁忌,如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含鞣质的中药及其复方不宜与一些抗菌药如红霉素、四环素等联用,因为鞣质可与酶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使酶的效价降低,影响药物代谢。
2. 药理禁忌:某些药物联用后可能产生药理上的相互作用,如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乌拉坦、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不宜配伍。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等不能与一些生物碱制剂配伍,因为它们之间会产生药理上的拮抗作用。
3. 糖尿病患者用药: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含糖成分较多的中药,如鹿茸和甘草,因为这些成分可能影响降糖药的疗效。
4.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执业药师需要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对于联合用药的患者,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 加强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益处,确保患者明白联合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及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告知医生或药师。
7. 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在为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8. 查阅最新研究进展: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关注最新的药学研究成果和进展,了解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在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中,深入学习西药和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
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
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
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临床用药中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分类1.1 按药效学分类其本质属于药理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
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西药间的相互作用一样,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用药所追求的,如猪苓、泽泻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因此,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合用有协同作用。
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使其抗感染作用增强。
拮抗作用的机会也很多,不但使药效降低,而且还可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
例如:抗感冒新药白加黑中黑片有效成分之一盐酸苯海拉明,属于抗组织胺药。
中成药维C银翘片中也含有抗组织胺药扑尔敏,若合用或与其他抗组织胺药(感冒通,康泰克)合用,会使药量增加,加重抗组织胺症状,嗜睡、头痛、头晕,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甙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与西药双氢克尿噻等排钾利尿剂合用,更易引起低血钾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全球有七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在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合理用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西药联合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中西医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广泛开展,如何合理地联合应用中+ 西药以及避免中西药间的配伍禁忌,就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实践证明,某些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往往会使药物疗效降低或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产生毒付反应和危及生命。
1: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如优降宁、复方降压片等(服西药痢特灵、异烟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时)不能同时服中药麻黄、中成药麻杏石甘汤、麻杏止咳糖浆、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通宣理肺丸、清肺饮、止咳定喘丸、防风通圣丸、半夏露、气管炎糖浆、哮喘片等。
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麻黄碱,而麻黄碱可促使贮存在神经末稍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严重时可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 (2):在服用优降宁期间忌服白扁豆,因二者结合使体内酪胺堆积,引起高血压危象,甚至导致死亡。
附:(高血压危象症: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毫米汞柱以上,头痛剧烈,烦燥,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视网膜出血,水肿,出现尿毒症,尿毒症常为致死的原因)。
(3)以上含有麻黄的中药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与氨茶碱合用后,毒性增强,可致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震颤、头痛、头昏及心律失常,故二者不宜合用。
(4)含麻黄制剂的中药不宜与洋地黄、地戈辛、毒毛旋花子甙k等强心药合用,(如复方川贝精片,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等毒性反应。
因麻黄碱能兴奋心肌,而致心律加快,增加强心药对心脏的毒性。
(5):使用麻黄碱时不能同时服用降压药:因麻黄碱具有兴奋和收缩周围血管的作用,使降压药作用减弱,疗效降低,甚至使血压失去控制,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6):服甘草制剂如甘草浸膏、甘草片等不能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以上降压药相拮抗。
2:糖尿病患者在服用D-860、优降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忌与人参、甘草、鹿茸、复方甘草合剂、参茸片、双宝素等同用。
因上述中药中均含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能产生拮抗作用,可使血糖上升,降低降血糖类药物的药效。
服用阿司匹林时忌与甘草、鹿茸等合用,否则会增加胃肠道反应。
3:含朱砂的中药如朱衣茯芩,朱衣麦冬,辰灯芯、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梅花点舌丹、冠心苏合丸、磁朱丸、人丹、七厘散、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巴氏合剂、溴化钾、碘化钾、碘化钠、亚硝酸盐、硫酸亚铁等合用。
因朱砂的主要化学成份为硫化汞(H gs),可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沉淀物,而硫化汞在胃肠道遇溴、碘化物后,硫可被溴和碘置换生成有毒的溴汞与碘化汞。
而这二种新物质有较强的剌激性,能剌激胃肠道,引起赤痢样大便,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
天王补心丹中含的朱砂也不能与昆布、海藻、海带同用,同用就会产生碘化汞, 引起中毒。
4:含有大量鞣酸的中药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虎杖、陈皮、四季青片,槐角丸、七厘散等,忌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口服酶类制剂同用。
因鞣酸是酶类药物的灭活剂,能与蛋白质生成不溶性沉淀,以致失去活性而影响其吸收利用。
以上含鞣酸的中药也不宜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因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使这些西药降低药效。
5:含有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山楂冲剂等不宜与含碱性的碳酸氢钠、氨茶碱、胃舒平同服。
含碱性较强的中药如龙骨、牡力、硼砂等不宜与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剂等酸性西药同服。
因二者配伍均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中西药物均失效。
6:中药海蛸、龙骨、石膏、山楂、明矾、牛黄觧毒片、五味子糖浆、牛黄上清丸、白金丸忌与四环素族抗生素、异烟肼等合用。
因这些中药中含有钙、镁、铝、铁、离子,而这些二价三价金属离子能与四环素族类抗菌素及异烟肼形成络合物,使肠道吸收减少,从而降低其抗菌效力。
中药珍珠母,龙骨、牡蛎、石膏等中药不能与洋地黄类强心甙、心可定、心痛定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同用,因为以上中药含大量的钙离子,对心脏的作用类似强心甙类药物,如合用,毒性增强而导致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
7:服含鞣质的中药汤剂(如柯子、地榆、白芍等)时不要同时服含铁质的西药,如硫酸亚铁、贝贝血宝,力维隆等,因汤药中的鞣酸遇铁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8:服中药柴胡、旋复花、槐米、山楂、桷角丸、山楂冲剂等与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硫酸亚铁、氢氧化铝忌合用,因这些中药中内含槲皮甙、芸香甙等糖甙,这些糖甙在体内吸收代谢过程中能分解产生甙元槲皮素,而槲皮素易与钙、镁、铁、铝形成螯合物而降低疗效。
9: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硫酸盐类同服,因为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砷(AsS),与这些西药结合可生成硫代砷酸盐迫使疗效下降。
而这些西药会产生微量的硝酸、硫酸可使硫化砷(AS2S2)氧化而增加毒性。
10:中药洋金花、胃痛散、红灵散、通窍散、颠茄等含颠茄类生物碱药不宜与强心甙同服、因颠茄类生物碱能使胃肠蠕动减慢,使强心甙在肠道吸收增多,诱发中毒,若与异烟肼合并应用时,可产生震颤、惊厥、谵妄等病症。
11:人参酒、虎骨酒、十全大补酒、冯了性药酒、骨剌消痛液等不能与鲁米那、苯妥英纳、安乃近、甲苯磺丁脲、胰岛素等同用。
因乙醇能增强肝脏药酶活性,使上述西药在体内代谢加速,疗效降低。
风湿酒、国公酒、虎骨酒、骨剌消痛液不能与阿司匹林同服,如同服会加大对消化道剌激,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12:含氰甙成分的中药如苦杏仁,桃仁、白果、枇杷叶等不宜与麻醉、镇静、止咳等西药合用,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呼吸中枢抑制,、甚至于呼吸衰竭而死亡。
13:中药山楂、乌梅、五味子、山茱萸、山楂冲剂、五味子糖浆,山楂丸、保和丸等不宜与磺胺类药合用。
因这些中药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服后能酸化尿液,而使磺胺药的溶解度降低,致使在尿中析出结晶,引起泌尿道损伤或血尿。
以上药物也不能与呋喃旦啶,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阿司匹林、先锋霉素、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消炎痛合用。
合用后增加酸性西药在肾小管的吸收,提高血药浓度,加重肾脏的毒性反应。
以上药物也不能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用,用后使其排泄增加,疗效降低。
14:牛黄解毒片忌与多酶片、乳酶生同服牛黄解毒片中含雄黄,其中的硫化砷能与酶蛋白结合,与氨基酸分子结构上的酸性烃团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而使吸收减少,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生物利用度,使疗效降低。
另一方面牛黄解毒片与乳酶生同用时,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黄连、金银花等中药能抑制乳酸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性,从而降低乳酶生的药效,抑制其助消化的作用。
15:牛黄解毒片忌与地高辛同用(牛黄、石膏、黄芩、冰片、雄黄、大黄、梗桔)牛黄解毒片内的黄芩、大黄等所含生物碱,在胃肠道中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致肠道的菌群改变,当服用强心甙,可使一部分洋地黄类强心甙被细菌代谢减少,血中强心甙浓度升高,易导致强心甙中毒。
牛黄解毒片不能与诺氟沙星同时服用。
(这两种药一般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如同时服用,牛黄解毒片能降低诺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降低其疗效。
牛黄丸内含硫酸钙,若与诺氟沙星同服,钙离子与诺氟沙星可形成诺氟沙星-钙络合物,溶解度下降,肠道难以吸收,降低疗效。
必要时可间隔2-3小时后分服。
16:六神丸忌与地高辛同用六神丸中蟾酥成分复杂,有效成分达20种以上,而主要成分为甙、即蟾酥毒及蟾毒配基,属固醇类化合物,基本结构与强心甙相似,故具有与洋地黄相似的强心作用,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减慢至57次/分)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甚至引起心室纤颤。
故在临床工作中服用洋地黄类强心甙的患者,忌服此类药物。
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不能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同服可出现心跳骤停的危险。
元胡和氯丙嗪有类似的安定和中枢止呕作用,同用会产生震颤麻痹。
罗布麻,荚竹桃,冰凉花,蟾酥等中药,不能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因为以上中药均含有强心甙或强心物质,若与洋地黄类强心药合用,则总剂量增加,可引起强心甙中毒,易出现心动过缓,甚至停搏等严重中毒症状。
17:藿香正气水忌与胃复安同服:藿香正气水有阿托品相似的作用,对抗肠痉挛,抑制肠平滑肌的活动。
胃复安促进食道和胃的蠕动,增强贲门括约肌的张力,松弛幽门,能加速胃内的排空,改善胃功能,若合用会降低胃复安的作用。
藿香正气水不能与苯巴比妥。
苯妥英纳、安乃近片同用,因为藿香正气水中含乙醇,乙醇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苯妥英钠在体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临床疗效降低。
18:三九胃泰冲剂忌与多酶片同服: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胰酶、胃蛋白酶三种成分。
而三九胃泰冲剂有显著的抑制、吸附胃蛋白酶的作用,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抑菌消炎、止血镇痛、改善微循环、促进体内核蛋白质及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从而增强脏器的功能免疫调节作用和组织修复能力,所以多酶片并用三九胃泰冲剂将使药效降低。
19:黄连素忌与维生素B6同服维生素B6在自然界中有3种形式,即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黄连素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葡萄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过程,特别是脱羧反应,与维生素B6有拮抗作用。
20:消渴丸不能与优降糖片合用,因为消渴丸是由黄芪,生地黄,花粉,优降糖组成,与优降糖片同服,若一日三次服用,优降糖超剂量,易导致低血糖休克。
21:六味地黄丸不能与利福平片同服:因为六味地黄丸含有山茱萸,内含有机酸,与利福平同服能增加利福平在肾脏的吸收,从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21:小活络丸、香莲丸、贝母枇杷露不能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东莨菪碱同时服用,因前三种中成药都含有生物碱,与后三种西药同时服可增加毒性,引起中毒。
22: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冠心丹参片等不能与抗酸药。
胃舒平、三硅酸镁、氧化镁、胃得乐等同服。
因丹参的主要活性成份丹参酮甲、乙、丙、隐丹参酮等,可以和抗酸药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降低疗效。
23:昆布。
海藻、海带不能与异烟肼合用,合用后后者失去抗结核作用。
24:麦芽、神曲、淡豆豉不能与抗生素合用,因为这些中药含有丰富的消化酶,,而抗生素可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严重影响疗效。
25:穿心莲、不能与乳酸菌素片同用,(一般用于治肠炎)理由是:乳酸菌系活菌,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降低肠液PH值,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及防止蛋的质发酵,减少肠内产气。
穿心莲片具有抑菌作用,在胃中就可将乳酸菌灭,二药合用,可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其他具有抗菌。
抑菌的清热解毒中成药如清热解毒片、保婴散等也不能和乳酸菌素片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