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25-诊断报告.ppt

合集下载

快速看懂常见化验单PPT课件

快速看懂常见化验单PPT课件

肿瘤系列
甲胎蛋白(AFP) 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 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 含量极微<20μg/L。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 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 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 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 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 平常<300ug/L。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 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列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和疗效观察的监测指标。在血液中以 两种形式存在:结合PSA和游离PSA F-PSA/T-PSA比值是 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标。F-PSA/TPSA>0.25多为良性疾病;F-PSA/T-PSA<0.16高度提示 前列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为烯 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NSE是小细胞肺癌 (SCLC)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 91%。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鉴别诊断。对小细胞肺癌 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也有重要价值。神
总蛋白
TP
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 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 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 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谷草转氨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脏损害时 其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 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 40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 (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 质的损害。

最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0105

最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0105
2. 双相迟发型
(delayed two-phases type)
单相速发型
Rapid Single-Phase Type
别称
特点
原发型 primary type
1.器官功能障碍由原始损伤本身所致
2.在原发病因作用后迅速发生
一次打击型 3.病程中只有一个时相、一个高峰
one hit type
双相迟发型
原因 严重创伤和多发伤后
急诊大手术后 大面积深度烧伤后 腹腔脓肿伴败血症
发生率 约10%
8%~22%
约30%
30%~50%
死亡率与衰竭器官数目的关系
衰竭器官数量
1 2 2(其中有肺或肾) 3(重要器官) > 7天
死亡率
15%~30% 45% ~ 55%
>80% 几乎100%
二、MODS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
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抑制腺体分泌、抗感染、补液 及对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
两天后上腹疼痛加重,伴发热心慌和呼吸急促,给予高 流量氧不能缓解,动脉血氧饱和度87% ,持续下降。尿 少, 24 小时180毫升。
查体: T38.3℃, P123次/分, R42次/分, Bp103/72mmHg。 神志恍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心音低。 腹部明显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上腹为 重。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0105
Clinical Example
患者,男,43岁。因饮酒后腹胀1天,急剧上腹痛3小时入 院。
查体:T36.1℃, P86次/分, R19次/分, Bp128/94mmHg。 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左上腹明显压痛,轻度反跳 痛。移动性浊音(-)。

临床检验报告的解读PPT学习课件

临床检验报告的解读PPT学习课件
白细胞分类: 新生儿中性为主,6-9天中性与淋巴相当,此后淋 巴细胞逐步增加,整个婴儿期淋巴较高可达70%, 2-3岁后淋巴细胞又开始下降中性上升,至4-5岁 二者相当,到青春期后与成人相同。
性别
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生化指标: ATP、BILI、ALT、AST、CREA、UA、UN、HB、ACP、 ALP、CHE、GLU、TP、CHOL

靶值±25%

靶值±0.5mmol/L

靶值±4mmol/L
总蛋白
靶值±10%
甘油三酯
靶值±25%
尿素氮
靶值±0.71mmol/L尿素(2mg/dL尿素N)或±9%(取大者)
尿酸
靶值±17%
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年龄
白细胞总数: 新生儿15-30×109,3-4天10×109,3月后逐渐降 到成人水平。
样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常用临检项目结果解读
理想状况下进行每批次检测前都应进行 试剂改变了种类或更换了批号 仪器进行了大的维护维修或更换了重要的配件, 如光源灯、滤光片等 室内质控出现了趋势性变化或飘移(系统性误 差);或者超出了实验室规定接受限,采取了一 般性纠正措施后,不能识别和纠正问题时 厂家试剂有明确校准时限规定的
──────
常规临床化学
谷丙转氨酶
靶值±20%
白蛋白
靶值±10%
碱性磷酸酶
靶值±30%
淀粉酶
靶值±30%
谷草转氨酶
靶值±20%
胆红素
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
血气PO2
靶值±3s
血气PCO2
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
血气PH

体检报告解读PPT课件

体检报告解读PPT课件
2018/9/1
26
化验室检查
血尿素氮
血尿素氮(BUN)是检查肾功 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 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 肾炎、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功 能衰竭、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 变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 如能排除肾外因素,BUN大于 21.4mmol/L(60mg/d1)即为尿毒 症诊断指标之一。
2018/9/1
17
2018/9/1
健康常识
血脂异常被称作“静悄悄的 杀手”。临床症状不明显,不 仅病人不重视,也没有引起医 生足够的重视。因而没有采用 预防措施和及早治疗。血脂异 常象人体内的一颗“定时炸 弹”,随时都有可能会爆炸
18
2018/9/1
健康常识
19
调理血脂的三大法宝 1、调整膳食结构: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和 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蛋黄等),选用低脂食 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素含量 较高的食物(水果、蔬菜、全麦面包和谷类)。 2、有氧运动:坚持体育健身运动,有利于消耗 体内脂肪,并加速血液运行,不使血流郁滞,有利 于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 3、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多饮水 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保持心理健康,乐 观豁达。
14
2018/9/1
化验室检查
血脂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脂含量 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正常食用 高脂肪膳食后,血浆脂类含量大幅度上升, 但这是暂时的,通常在3-6小时后可逐渐趋 于正常。因此常在饭后10-14小时空腹采血, 这样才能较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实 情况
15
2018/9/1
27
化验室检查
血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产物,我们常规体检的 项目之一,是检查痛风的一种主要方法。 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 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 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如果体检检出偏高要引起重视,日常生活应 控制肉食的用量, 少吃红肉、动物内脏、海鲜、 油炸食品,少饮酒,多喝白开水.

检验报告解读PPT课件

检验报告解读PPT课件
口服抗凝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2.0-3.0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参考值: 921×m1m09o/lL/L在(白男细)胞分类中,假若达设到对或超照过值此值为,:则应3作5计~数4盘5手秒工计数,以获得正确数字。
谷胺酰转移酶(GGT)
谷胺酰转移酶(GGT)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0kPa(35~45mmHg)
医学决定水平
例如GLU:血清葡萄糖测定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GLU的参考范围为3.61-6.11/L,其医学决定水平则有三个。
第一个决定水平是2.80mmol/L 第二个决定水平是7.0mmol/L 第三个医学决定水平是10.0mmol/L
白细胞计数
参考值:(4-10)×109个/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3/HPF或0-偶见/HpF,若超过3个/HpF即为镜下血尿,应查明原因 2. 5/HpF,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或确认肾小球疾病的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PT)
参考值:假设对照值11.5秒,健康个体约为11~13秒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1. >14.5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差,如肝硬化失 代偿、胆汁淤积 2. 16秒对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若测定值低 于此值,则说明抗凝不足;对即将进行大手术的病人,若PT 测定值大于此值,则应考虑更改治疗方案 3. 30秒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提示治疗剂量 过大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
❖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下列检验项目应设危急值报告。
❖ Hgb <50g/L
❖ WBC <2.0×109/L
或 >20.0×109/L
❖ PLT <3.0×1012/L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丙肝诊断及报告标准ppt课件
部疼痛或不适等。
1.2.2.2 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 肿大。
1.2.2.3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1.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2.3.1 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 适等。
1.2.3.2 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区分急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及丙型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须根据明确的暴露时间(6个
月)、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7
ppt课件.
诊断
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符合流行病学史和肝功能异常。
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血清抗-HCV阳性和流行病学史。
丙型肝炎报告标准
ppt课件.
1
诊断依据
1.1 流行病学史(详细询问) 1.1.1 曾接种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 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 1.1.2 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 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 1.1.3 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 1.1.4 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 所生的婴儿。
1.5.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B超、CT或MRI显示肝实质不均匀,可见肝脏 或脾脏轻度增大。
1.5.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B超、CT或MRI可显示肝脏边缘不光滑甚至呈 锯齿状、肝实质不均匀甚至呈结节状,门静脉 增宽,脾脏增大。
6
ppt课件.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 等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丙型病毒性肝炎须 依据HCV RNA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的基本条件是抗-HCV阳性,同时具备临床 表现或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或流行病学史方可诊断报告。

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ppt课件

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ppt课件

治疗,动态监测。药物如:非诺贝特等。
编辑版ppt
30
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系。
合适水平 ≤3.12mmol/l。边缘水平:3.15-3.16mmol/l。 升高:>3.64mmol/l。
若体检发现LDL升高,除了注意饮食,还应服用药物治疗。 常用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服药后注 意定期复查血脂水平,并注意复查肝功、肾功能,防止 药物不良反应,使血脂控制在稳定的水平。
1.白细胞增高 : ①急性细菌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③急性大出血; ④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⑤肿瘤性增高:
若高于30×109/L此值有白血病编的辑版可pp能t ,应做末梢血涂片分类和骨髓6检 查。
2.白细胞减低 ①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电离辐射(如X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常规化验单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Contents
血常规结果解读
尿常规结果解读
肝功能结果解读
肾功能结果解读
血脂结果解读
血糖相关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2
血常规结果解读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4
检查项目: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编辑版ppt
5
白细胞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若低于0.5×109/L,则极容易感染,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感 染措施,密切观察。
编辑版ppt
7
红细胞
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4.0~5.5)×1012/L; 女性为(3.5~5.0)× 1012/L ;

健康体检结果诠释PPT课件

健康体检结果诠释PPT课件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伤寒、大手术、烧伤、长期激素治疗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
病、糖尿病等 淋巴细胞增多: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等 淋巴细胞减少:激素治疗、免疫缺陷病、放射线损伤等 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肺结核、疟疾等)、血液病等 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血清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HLD): 参考值: 增高:1. 有利于清除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预防冠心病,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 因子,可早期识别动脉硬化的危险性。 2. 慢性肝炎、肝硬化也可升高 减低: ≦, 见于动脉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 肾病综合症、雌激素应用等
血清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参考值:合适水平 ≦ 3.12 mmol/L 边缘水平 3.15~3.16 mmol/L 升高 >3.64 mmol/L 增高:1.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判断冠心病 的危险性 2. 见于甲减、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 肥胖症等 减低:1. 低脂饮食、运动等 2. 甲亢、肝硬化、吸收不良等 3. 先天性脂蛋白缺乏等
血糖
空腹血糖(FBS): 参考值:3.9~6.1 mmol/L 高糖血症:>7.0 mmol/L (糖尿病标准) 空腹血糖过高:增高,<7.0 mmol/L 血糖减低:<3.9 mmol/L 低糖血症:<2.8 mmol/L 生理性增高:餐后2h内、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病理性增高:糖尿病及内分泌疾病 应激性(颅内高压、心梗、烧伤等) 药物(利尿剂、避孕药、激素等) 肝病、胰腺疾病 生理性减低:饥饿、妊娠期、长期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减低:降糖药、肝病、急性乙醇中毒、消耗性疾病、 特发性低血糖等。
动脉硬化临床前期病变
动脉硬化临床前期病变(PCA):已有动脉硬化证据, 尚无血管狭窄导致临床症状的情况,又称亚临床动 脉硬化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