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冶金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实践

合集下载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吕春风 , 助理工程师 ,0 3年 毕业 于鞍 山科技大学钢 铁冶金 20 专业 , 现工作 于鞍钢股份有 限公 司技术 中心冶 金工艺研究 所 , 从 事氧化物冶金技术的研究( 10 9 。 14 0 )
l 一 0
3 夹杂物的性质与分类
不同的夹杂物对析 出相的相容程度不 同, 所 以不是所有的夹杂物都能作 为异质形核核心。表 1为钢 中部 分 高 熔 点 不 变 形 夹 杂 物 的 组 成 和 性
物侧 扩散 的能力 , 氧化物分 为 活性 和非活 性 将 ( 弱活性 ) 两类 : ( ) 活 性 氧 化 物 ( 离 子 空 位 型 ) FO、 1 阳 :e M O M O・ i2M O・ i2T2 3 n 、 n S 、 n TO 、i 等。 O O
质。

维普资讯
鞍 钢 技 术
20 0 7年 第 6期
ANGANG ECHN0L r 0G Y
表 1 夹 杂 物 的组 成 和 性 质
总第 38 4 期
+ :
( ) 反射光下 ;( ) 透射光下 。 1一 2一
沟 口等 人依 据 阳离子 通过空 位 由基 体 向氧 化
e u in r p r e n i e se l o ns o tt e t p sa d c aa tr t s o cu i n h c a e l so s p o e t s i s te ,p i t u h y e h r ce i i fi l so s w i h c n b - i d n sc n
c t n pop c、 ai r s e t o
Ke o d o ie meal r i cu in h t rg n i yW rs xd tl g uy n l s eeo e e t o y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应用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 : 氧化 物 冶金 ; 内针状铁 素体 ; 晶 夹杂物
摘 要 : 绍 了氧 化 物 金 技 术 中非 金 属 夹杂 物 的 性 质 与 作 用及 境 内铁 素 体 的 形 核 机 理 , 对 介 台 并 氧 化 物 冶 金 技 术 的 若 干 关键 技 术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 析 了氧 化 物 冶 金 技 术 的 应 用 现 状 。 分 中图分 类号 : 1I 1 文献标 志码 : TF l . 4 A

( ) 先 控制 钢 中氧化物 的分布和 属性 ( 1首 如成分 、 点 、 寸 、 熔 尺 分布 等 ) ( ) 利用这些 氧化物作 为钢中硫 ;2 再
化 物 、 化 物 和 碳 化 物 等 的 非 均 质 形 核 核 心 , 硫 / / 等 析 出 物 的 析 出 和 分 布 进 行 控 制 ;3 最 后 利 用 钢 中 氮 对 氮 碳 () 所 形 成 的 所 有 氧 / / / 化 物 , 过 钉 扎 高 温 下 晶界 的 移 动 对 晶 粒 的 长 大 进 行 抑 制 ; 过 促 进 晶 内铁 素 体 硫 氮 碳 通 通 ( 分 为 晶 内 针 状 铁 素 体一 i lrF ri , ) 晶 内 粒 状 铁 素 体 ) 形 核 来 细 化 钢 的 组 织 ; 过 形 成 碳 化 可 Ac ua er e AF 和 c l 的 通 物 来减少 基 体含碳 量从 而改善 钢的加 工性 。
产生 各种或 好或 坏的 影响 ] 。尺 寸较大 的 ( 2 如 O或 5 / 以上 的) 脆 性夹 杂 往 往易 于 导致 轧材 内部或 0m  ̄ 、
表 面 缺 陷 , 效 去 除 这 些 非 金 属 夹 杂 物 一 直 是 冶 金 工 作 者 的努 力 方 向 。尺 寸 很 小 的 ( l O m 以 下 的 ) 杂 有 如 On 夹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

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本文阐述了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钢中常见夹杂物的性质,并且讨论了氧化物冶金型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分析了氧化物冶金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质和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理,简述了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氧化物冶金非金属夹杂物晶内铁素体中图分类号:t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58-01进入21 世纪后,钢铁材料因高的强度与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而在机械工程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机械工程结构向巨型化、高参量方向发展,如超大型船舶与海洋平台、大跨度桥梁、长距离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线等。

这些大型机械工程结构对钢铁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在不增加或尽量减少合金元素含量的前提下,使钢铁材料的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1]。

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细化晶粒是实现钢铁材料强度与韧性成倍提高的最有效方法。

氧化物冶金是近年来用于细化钢铁材料晶粒,提高强度与韧性的新方法、新技术,已成功地用于非调质钢、微合金低碳钢、天然气输送管线钢的开发,日本的“新世纪结构材料开发计划”就包含氧化物冶金的内容川。

本文介绍了氧化物冶金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1 氧化物冶金的基本思路人们研究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与强度、韧性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焊缝金属奥氏体晶内的非金属夹杂物周围有似针状的铁素体显微组织时,焊缝金属不仅具有高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

这些似针状的铁素体显微组织被称为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 ,简称a f )。

针状铁素体是在奥氏体晶内形成的,又称为晶内铁素体(intragranular ferrite ,简称ig f )。

简称ig f )。

晶内铁素体总是在非金属夹杂物上形核,而这些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ti、ai 的氧化物与mn 的硫化物形成的氧、硫复合物仁5 一1。

根据非金属夹杂物诱导内铁素体形核,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的客观事实。

日本新日铁公司的高村等:提出了控制钢中氧化物的组成,使之细小、弥散化,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提高钢的强度与韧性,并将这一新技术称为氧化物冶金(oxides metallurgy)。

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冶金工程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传统的冶金技术到现代的高科技冶金工程技术,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尤其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也是属于创新和进步的不断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研究的前沿趋势,以及一些针对现今工业发展的应用技术。

一、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冶金工程技术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众多的专业领域,如冶金原理、冶金设备、冶金模拟和冶金自动化等等。

近年来,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加速了冶金工程技术的整合和创新,为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传统冶金的基础上,现代冶金工程技术涵盖了多种高效、环保的技术手段,如熔炼技术、共晶技术、氧化还原反应技术、冶金雾化技术等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特殊材料等领域,成为了冶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新冶炼技术新型冶炼技术是冶金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新型冶炼技术包括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冶炼技术、类钼硅酸盐燃料电池冶炼技术、碳热还原技术、氢还原技术等,这些新型冶炼技术有机结合了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使冶金行业更加科学和节能。

1.2、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的迫切需求,也是冶金工程技术必须转型换代的关键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冶金工程技术的互联互通、智联智通、服务化等新形态不断涌现,为高效化智能化冶炼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支持。

1.3、绿色冶金技术绿色冶金技术是冶金工程的未来方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冶金技术包括了低温冶炼、循环利用材料、超声波提取技术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冶金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2.1、大型钢结构制造技术在大型钢结构制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钢结构的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维持钢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精度和质量,还需要对钢材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进行评估和控制。

氧化物冶金

氧化物冶金

氧化物冶金氧化物冶金是一种重要的冶金方法,它利用氧化物作为原料进行金属提取和精炼。

本文将从氧化物冶金的定义、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氧化物冶金的定义氧化物冶金是指利用含氧化物的矿石或废料作为原料,通过熔炼、还原、氧化等工艺方法,将金属元素从氧化物中分离出来,达到提取和精炼金属的目的。

氧化物冶金广泛应用于铁、铜、铝、锌等金属的生产过程中。

氧化物冶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还原剂将金属元素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在冶金过程中,通常采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以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

还原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煤炭、天然气等。

三、氧化物冶金的应用氧化物冶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铁的冶金是氧化物冶金的典型应用之一。

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物,通过高温还原反应,可以将铁从氧化物中提取出来,制备成各种铁合金和铁产品。

此外,铜、铝、锌等金属的冶金过程中也广泛应用了氧化物冶金的方法。

四、氧化物冶金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氧化物冶金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一方面,新型的还原剂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使得氧化物冶金的效率和产量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氧化物冶金技术也为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因此,可以预见,氧化物冶金技术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氧化物冶金是一种重要的冶金方法,通过利用氧化物作为原料进行金属提取和精炼。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还原剂将金属元素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氧化物冶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铁、铜、铝、锌等金属的生产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氧化物冶金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冶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冶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冶金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关键信息项:1、冶金行业创新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设备创新2、发展趋势的方向绿色环保智能化高端化全球化3、创新对行业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4、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技术难题资金投入人才短缺政策法规11 引言冶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冶金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创新成为推动冶金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而把握发展趋势则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111 冶金行业创新的主要领域1111 技术创新研发新型的冶金技术,如先进的熔炼、精炼和铸造技术,以提高金属的提取率和纯度。

探索新能源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如太阳能、氢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冶金过程的优化,如微生物浸出等。

1112 工艺创新优化现有工艺流程,减少生产环节,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开发短流程冶金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1113 材料创新研发高性能、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金属材料,满足高端制造业的需求。

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金属材料,如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等。

研究合金材料的优化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1114 设备创新设计制造大型、高效、节能的冶金设备,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

研发智能化的设备监测和维护系统,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改进设备的环保性能,减少粉尘、废气、废水的排放。

112 发展趋势的方向1121 绿色环保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广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发展绿色冶金工艺,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122 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

冶金行业发展趋势

冶金行业发展趋势

冶金行业发展趋势冶金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冶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冶金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

1. 资源可持续利用: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冶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废料产生、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 低碳环保: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冶金行业需要加强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可以降低冶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3. 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冶金行业越来越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设备运行的智能监测和维护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冶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绿色材料和环保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推动冶金行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5. 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冶金行业需要培养具备先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6. 国际合作与市场开拓:冶金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7. 精细化管理和供应链优化:冶金行业需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需要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8. 新材料和高端产品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和高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冶金行业需要加强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是冶金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冶金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冶金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处理,将矿石等原材料转化为各种金属制品的过程。

在冶金行业中,有许多种常见的冶金工艺被广泛应用,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冶金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技术。

一、焙烧工艺焙烧工艺是一种将矿石或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进行氧化、热解或脱除水分、氧化物等处理的工艺。

该工艺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和氧气含量,将矿石中的有害杂质氧化成易于分离的化合物,提高金属的纯度和回收率。

焙烧工艺广泛应用于铁矿石冶炼中,通过焙烧可以将铁矿石中的硫、磷等杂质氧化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提高铁的品位和品质。

二、熔炼工艺熔炼工艺是一种将金属矿石或金属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并分离出金属和非金属成分的工艺。

熔炼工艺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和添加适当的熔剂,将金属矿石中的金属与非金属物质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

熔炼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的冶炼过程中,例如铜熔炼、铝熔炼、锌熔炼等。

三、电解工艺电解工艺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工艺。

在电解槽中,通过将金属离子溶解于电解液中并施加电流,金属离子将被电流还原成金属,在电极上得到纯净的金属。

电解工艺广泛应用于铜、铝、锌等常见金属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电解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取金属,并且具有较高的纯度。

四、浸出工艺浸出工艺是一种将金属从矿石中溶解出来的工艺。

通过将矿石浸泡在特定的溶剂中,使溶剂与金属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金属盐,并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分离得到纯净的金属。

浸出工艺主要应用于铜、锌等金属的提取过程中,通过浸出工艺可以高效地从低品位矿石中提取金属,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粉末冶金工艺粉末冶金工艺是一种利用金属粉末进行成型和烧结的工艺。

通过将金属粉末与适当的添加剂混合、成型和烧结,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

粉末冶金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例如粉末冶金零件、金属陶瓷等,具有高精度、无废料、可组合性强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物冶金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实践
摘要:非金属夹杂物一直被认为是钢中的有害杂质, 是钢铁产品出现缺陷的主要
诱因。

但是, 氧化物冶金是利用钢中细小非金属夹杂物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细化
晶粒的新技术。

应用氧化物冶金技术已成功开发出了高强度高韧性的非调质钢和
低碳钢。

本文分析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质和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理,通过促进
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明显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成为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有效
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氧化物冶金;晶粒细化;晶内铁素体
1 氧化物冶金的组织特征
1 钢中晶内铁素体形核机理
1)应力- 应变能机理。

认为钢中夹杂物的线膨胀系数比奥氏体小, 冷却过程中
在非金属夹杂物周围形成较大的应力- 应变场。

晶内铁素体在非金属夹杂物上形核、长大, 降低非金属夹杂物附近的应力- 应变能。

在300℃-850℃, MnS 的线膨胀
系数为18.1 x 10-6,钢的线膨胀系数为23.0×10-6,两者差别不大。

Mns是诱导
晶内铁素体形核的重要非金属夹杂物之一,应力一应变能机理说明非金属夹杂物
整体共同作用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

2)最小错配度机理。

认为夹杂物与铁素体有较小的错配度,晶内铁素体在非
金属夹杂物上形核需要的能量较低,易于形核、长大。

最小错配度机理说明非金
属夹杂物表面物质在晶内铁素体形核、长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然而,Madariaga 研究表明,虽TiO,与铁素体的错配度高达26.8,但Ti0,仍是诱导晶内铁素体形
核较活跃的非金属夹杂物之一。

1.2 晶内铁素体显微组织特征。

氧化物冶金类型钢的显微组织主要由非金属夹杂物与晶内铁素体组成,这时的非金属夹杂物是钢中相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共
同起到细化晶粒提高钢强度与韧性的作用。

晶内铁素体的相转变温度为680℃~420℃,属于中温转变。

晶内铁素体均在奥氏体晶内的非金属夹杂物上形核、长大,每个非金属夹杂物上往往有多个晶内铁索体板条,呈放射性状晶内铁索体板条,平均尺寸0.1 m-3.0 m,板条内有细小碳化物和高密度位错,板条之间相互连锁,分布在原奥氏体晶内。

一方面晶内铁素体能使钢的晶粒细小化,另一方面晶
内铁素体板条之间为大角度晶界,板条内的微裂纹解理跨越晶内铁素体时要发生
偏转,扩展需消耗很高的能量。

因此,氧化物冶金类型钢表现出高的强度和韧性。

2 非金属夹杂物的作用与控制
非金属夹杂物是氧化物冶金类型钢显微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可概括为:①在钢液中作为非自发形核核心,细化奥氏体晶粒;②沉淀于奥氏体晶界,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③ 固溶于奥氏体晶内,影响奥氏体向铁素体固相转变,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长大;④在焊接过程中,促进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晶内铁素体形核与感生形核。

对于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非金属夹杂物的性质进行了许
多研究。

[1]研究了焊缝金属中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非金属夹杂物,结果表明:非
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l、Ti、Mn的氧、硫复合物,认为夹杂物表面的MnS在晶内
铁素体形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氧化物夹杂控制:钢液凝固时生成的氧化物数量、组成和粒径分布依凝固时冷却速度而定。

为了使氧化物细小分散,弱脱氧可以使
氧化物细小分散,成为控制性能所需的MnS、TiN、VN等的析出核心。

相反强脱
氧如A1等强脱氧元素脱氧时,氧化物的组成多为单体A1 0,且凝固前的自由氧
浓度低,但这些高熔点氧化物难以成为MnS等夹杂物的析出核心。

硫化物夹杂控
制:当钢液中氧化物为固体时,MnS溶解度只随凝固后温度降低而变小,在氧化
物表面析出,依靠基体中Mn、S的扩散而长大,MnS析出率随s浓度变化。

随着
S浓度降低,MnS析出率急剧减小。

钢液中氧化物为液体时,钢液/氧化物之间
的平衡,随着凝固后温度降低和熔融氧化物成为固体,固溶在氧化物中的S溶解
度减小。

3 氧化物冶金工艺与产品开发
氧化物冶金工艺要求严格控制钢中Mg、Ca、Ti、A1、Mn、V、0、S、N、B
等元素的含量和凝固过程组织控制,得到高温下稳定、细小、弥散的夹杂物,避
免产生粗大的有害夹杂。

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近期新工艺主要有: 1 HTUFF工艺。

HTUFF工艺是新El铁开发的“通过细小的粒子得到微细的组织
和超高的HAZ韧性”技术。

继TiN钢、TiO钢之后,开发的第二代氧化物冶金技术,主要用于490 MPa~590 MPa建筑、造船、海洋结构和管线用厚钢板的大线能量
焊接。

该工艺的要点是利用在1400℃以上的高温仍稳定存在的夹杂物晶粒,使这
些微细夹杂物弥散于钢材中,抑制^y晶粒的长大,特别是对焊接热影响区的r晶
粒起到钉扎作用。

利用该技术新日铁开发了具有优异大线能量焊接性能的屈服强
度为390 MPa的大型集装箱船板。

开发的抗拉强度为530 MPa的LPG船低温用钢板,通过连铸在线控制技术和HTUFF工艺,不但比原有的抗拉强度为490 MPa低
温用钢板强度高,而且改善了母材和HAZ的低温韧性。

2 结构用高韧性热锻非调质钢组织细化。

利用V(N,c)、TiN、A1N等夹杂物钉扎热锻前后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同时利用这些夹杂在锻后的冷却过程中诱导粒状IGF形核细化组织,可避免使用复杂的淬火回火等工艺。

目前在汽车、建筑机械
用钢的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蒂森特钢铁公司在开发49MnVS3中碳非调
质钢时,用Ti、V微合金化。

一方面形成的TiN、VN非金属夹杂物钉扎奥氏体晶界,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另一方面TiN、VN非金属夹杂物作为诱导晶内铁素体
形核的非金属夹杂物,使奥氏体的晶粒有效细化。

在保证钢的强度为500 MPa一800 MPa时,其室温冲击韧性达25 J。

49MnVS3中碳非调质钢因取消了调质热处理,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并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值。

在德国、Et本,80%以上的连杆、曲轴均采用氧化冶金型中碳非调质钢。

3 氧化物冶金工艺与TMCP技术结合。

新日铁提出将传统的热处理工艺、TMCP技术和氧化物冶金工艺相组合的凝固组织控制法。

随产品规格不同,TMCP
的工艺效果不同,新日铁开发了综合运用TMCP、微合金化和氧化物冶金技术的
型钢生产工艺,用于耐火、极厚以及低屈强比等H型钢的生产之中。

为进一步掌握氧化物冶金规律, 扩大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应用范围, 应对如下几
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理与影响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因素, 晶内铁素体感生形核
机理与影响晶内铁素体感生形核的因素, 可形核IGF 夹杂物形核条件的明确化和形
核机理统一化。

2)钉扎和形核作用的综合运用。

利用同一种或多种粒子, 达到高温下钉扎, 冷
却时形核的目的,扩展氧化物冶金技术应用领域。

对上述科学问题的深入探讨, 必
将为开发新型氧化物冶金型高强度高韧性钢提供理论依据, 促进氧化物冶金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永忠, 张殿印.现代钢铁企业除尘技术发展趋势[J] .世界钢铁, 2013(3):1-5 .
[2]徐匡迪, 洪新.电炉短流程回顾和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冶金, 2015 ,
15(7), 1-8 .
[3]王彦宁.去除电炉烟气中二恶英的低成本解决方案[J] .世界钢铁, 2014(2):60-62 .
[4]傅杰, 朱荣, 李晶.我国电炉炼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 .冶金管理, 2012(8):20-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