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合集下载

最新2020年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全文)

最新2020年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全文)

最新2020年甲状腺结节超声恶性危险分层中国指南(全文)引言甲状腺结节非常多见,19%~68%的普通人群超声可测及甲状腺结节,其中大多数为不具有临床意义的良性结节[1-2]。

在中国,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约20%~35%[3-6]。

根据年龄、性别、受辐射史、家族史和其他因素的不同,甲状腺结节患者7%~15%为甲状腺癌[2]。

超声检查作为甲状腺结节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疗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由于医学影像学图像的判读有较大的主观性,常出现报告术语和处理建议不一致的情况。

鉴于此,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推出针对乳腺成像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开发了标准化的影像词典,对乳腺病变的恶性危险进行了标准化分层,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建议[7]。

BIRADS在临床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认同和应用。

受ACR的BIRADS启发,2009年智利学者率先尝试建立了针对甲状腺的TIRADS(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System, TIRADS)[8],随后韩国学者[9-10]、法国学者[11]、德国学者[12]、美国学者[13]、泰国学者[14]也相继报道了各自建立的TIRADS,上海瑞金医院也建立了基于单中心研究的TIRADS[15]。

2016年5月韩国放射学会和韩国甲状腺放射学会联合推出了K-TIRADS(Korean-TIRADS),这是全球第一个以学会名义发布的TIRADS[16]。

2017年8月欧洲甲状腺协会(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 ETA)发布了欧洲版的Eu-TIRADS[17]。

然而,作为RADS概念的先行者,ACR于2015年才正式出版了ACR-TIRADS词典[18],2017年出版了ACR-TIRADS分类系统[19],这距2009年智利学者推出TIRADS已经8年之久。

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晓

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晓

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晓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09月15日作者:张致媛整理关键词:甲状腺;内分泌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滕卫平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甲状腺学组报告了中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

该调查研究对北京、成都、广州、贵阳、济南、南京、上海、沈阳、武汉、西安10个城市居民的甲状腺疾病行流行病学横断面抽样调查,以明确我国城市居民各类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碘营养状态。

调查于2009年3月启动,2010年8月完成。

该调查研究样本量为15181名,男女比例为1:1.4。

结果为,贵阳、南京、武汉、西安4个城市居民处于碘超足量状态,其他6个城市居民处于碘充足状态;碘超足量地区的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碘充足地区;对沈阳、济南、北京、上海4个碘充足地区筛查得到3551名正常者,由此得到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参考范围为0.71~6.25 mU/L,较试剂盒正常参考范围(0.27~4.2 mU/L)显著升高。

滕卫平教授结合该调查结果,进一步对以下3个问题进行分析。

1. 碘营养状态自1996年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至今,我国居民经历了6年的碘过量时期和8年的碘超足量时期,2005年我国最后一次全国碘营养监测显示居民处于碘超足量状态,尿碘中位数(MUI)为246 μg/L。

2. 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与尿碘关系碘超足量(MUI 200~300 μg/L)对甲状腺有无危害为医师关注的焦点。

本调查再次证实,碘超足量地区甲减患病率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碘充足地区,与多项研究结论一致。

3. 血清TSH水平升高的影响 TSH显著升高为本调查的最重要发现。

本调查发现,碘超足量地区正常人群(n=3914)的TSH均值显著高于碘充足地区(n=4372),分别为2.66 mU/L 和2.17 mU/L。

既往研究及动物试验均证实,TSH水平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

近年多项研究证实,高TSH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相关,本调查支持该结论,同时发现,晚期甲状腺癌患者TSH水平显著升高。

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流行病学资料比较

我院近8年甲状腺疾病住院患者两性间流行病学资料比较

[ 4 ] 聂垣东 , 柴天川 , 张春旭 . 辛芷气雾 剂对 过敏性鼻炎 豚 鼠模型
的影响[ J ] . 时珍 国医 国药 , 2 0 1 0 , 2 1 ( 7 ) : 1 6 4 9 — 1 6 5 0 . [ 5 ] 邓秋 , 周芸 , 杨军, 等. 布地奈 德对 变应性 鼻炎豚 鼠鼻黏 膜嗜
西南 国防 医药 2 0 1 4年 2月第 2 4卷第 2期 成 药 物 损 失 。本 研 究 以 A v i e e l @R C 5 9 1为基 质 , 能 进 一步 研究 和开 发 。
【 参考文献 】
・1 5 1・
够有 效 增 加 糠 酸 莫 米 松 在 鼻 腔 的 滞 留 时 间。 A v i c e l @R C 5 9 1是 将 羧 甲基 纤 维 素 钠 ( C M C - N a ) 和 胶态微晶纤维素( M C C ) 特殊混合 , 制成分子筛似 的 粉 末颗 粒 , 低 剪切 力 时( 如静态) , 形 成凝 胶 状 态 , 保
[ 2 ] 王晓青 , 张洪洲 , 高磊 , 等. 氢 溴酸高 乌 甲素鼻用混 悬凝胶 的
制备与评价 [ j ] . 解放军药学学报 , 2 0 1 2 , 2 8 ( 6 ) : 4 7 7 - 4 8 0 .
[ 3 ] 袁颖 , 郭忻 , 潘颖 宜. 鼻炎喷雾剂对 变应 性鼻炎模型 大 鼠的药 效学研究 [ J ] . 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0 6 , 2 2 ( 1 ) : 6 1 - 6 3 .
r h i n i t i s i n a n o u t d o o r ( p a r k ) , a c u t e e x p o s u r e s e t t i n g [ J ] . Al l e r g y

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5-21T14:25:22.3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刘晓红[导读]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医院四川成都 610101)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增生性病变炎症囊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均有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1]。

刘晓红(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医院四川成都 610101)【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69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超声行甲状腺结节检查,统计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分析甲腺结节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结果:1069例健康体检者中,甲状腺结节阳性检出率为31.90%(341/1069)。

其中,女性、年龄在40~59岁之间、肥胖的受检者患病比例高。

结论:健康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比较高,定期检查并加强对甲状腺结节高发病风险人群的筛查,对于保证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流行病学调查【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46-02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增生性病变炎症囊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等均有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1]。

调查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检出阳性的患者中,甲状腺癌占5%~15%[2],有效的诊断对保证患者的健康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多数患者发病时并无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或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现象,容易被忽视,延误治疗,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

本文就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69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特征。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69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受检者在接受调查研究前均无甲状腺疾病患病史和治疗史,未见典型不适症状。

甲状腺的趋势

甲状腺的趋势

甲状腺的趋势
甲状腺的趋势是指甲状腺疾病的发展趋势,包括流行病学上的趋势和临床表现上的趋势。

1. 流行病学趋势: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其发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

世界范围内,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高于男性。

2. 甲亢趋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的疾病。

甲亢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下降、颈部肿块等。

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增加、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甲亢发病率有所上升。

同时,甲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趋势也得到了重视。

3. 甲减趋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产生过少甲状腺激素的疾病。

甲减的主要症状包括体力疲劳、体重增加、抑郁等。

近年来,甲减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一方面,环境污染、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另一方面,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也使更多的甲减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治。

总的来说,甲状腺疾病的发展趋势呈上升态势,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早期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发展趋势具
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甲状腺疾病到底离我们有多近?甲状腺疾病通常被⼈称为“⼤脖⼦病”,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颈部肿块,⽆其他明显的症状,⽤⽼百姓的话说“不疼不痒不影响吃喝”,因⽽常被忽视。

当疾病有所发展,如肿块突然增⼤,疼痛、声⾳嘶哑,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受限,影响⽇常⽣活时,多数⼈才觉得应该去医院看⼀看。

往往,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晚期,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了解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正显著增加,⽬前我国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近20%。

约每5⼈中就有1⼈患甲状腺疾病。

甲亢的患病率为1.3%,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是6.5%,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约占⼈体恶性肿瘤的0.2%-1%,⼥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般为21-40岁,以40岁左右中年⼈居多。

此外,2010年韩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甲状腺癌上升⾄癌症⾸位;上海甲状腺癌上升⾄⼥性恶性肿瘤第5位。

北京甲状腺癌患病率9年间增长了225.2%;2014年我国卫⽣部统计报告,甲状腺癌上升⾄⼥性恶性肿瘤第3位。

甲状腺疾病发病原因 ⽬前临床统计,20岁到40岁是发⽣甲状腺疾病的⾼峰年龄段。

辐射、肥胖以及碘的不当摄⼊都是甲状腺疾病的危险因素。

医学上认为甲状腺癌的发⽣与放射性损伤、摄碘过量或缺碘、遗传因素等相关。

甲状腺癌患者中⼥性占到了70%~80%,雌激素与甲状腺关系密切,30岁左右⼥性正处于⽣命旺盛期,雌激素较多,患病⼏率也就⾼。

如果长期失眠、易怒、内⼼压抑、情绪不好、内分泌失调,也容易得甲状腺⽅⾯的疾病。

微信公众号:dtys120 怎样预防?多久检查⼀次呢? 医⽣建议,不宜频密地吃含碘⾼的⾷物,例如紫菜、海带、海鲜等。

另外,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成年⼈应当每年做⼀次甲状腺B超检查,长期⽣活在放射环境中、有家族遗传史的⼈群,应当每半年做⼀次B超检查。

随着检测⼿段的升级,许多过去⽆法发现的1厘⽶以下结节,以及甲状腺周围⾎流改变,现在都清晰可见,从⽽提⾼了甲状腺癌的早期确诊率。

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患者人数在日渐增长!

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患者人数在日渐增长!

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患者人数在日渐增长!甲状腺是掌管内分泌的身体部位之一,一旦受到刺激而容易诱发成疾病,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由于细胞在局部异常增生,所引起的病变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患病人数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1、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数据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据中华医学会调查显示,国内甲状腺结节群体已超2亿,其中成人患病率就超过20%。

的确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状,尤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根据我国甲状腺疾病、碘营养和糖尿病全国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的数据,该项目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78470名成年人,结果显示直径超过0.5厘米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43%。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重指数的上升而增加,也就是说,年龄较大且体型偏胖的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会相对较高。

2、甲状腺疾病的检查设备面对着如此高的患病率数据,人们也可适当关注相关的甲状腺检查做好早筛查早防御,不同的检查之间的检出率也不一样,通过常规的触诊检查,一般人群中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大约在3%至7%之间。

然而,如果采用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这一检出率会显著提高,达到20%至76%。

甲状腺疾病的专项细化排查需要医生触诊、功能指标和超声波,以上检查均包含在一份全面的甲状腺预防检查计划内,大众计划进行精准排查可在香港中环专科官网或微v信(tchchk)预约。

中国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是多少?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国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0%,意味着在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至少一人患有甲状腺结节。

这一数据反映了甲状腺结节在中国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提醒人们要加强对甲状腺健康的关注和保护,一份甲状腺预防检查可早查早知!。

《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重点

《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重点

《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重点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甲状腺疾病成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我国50%以上的老年人存在甲状腺疾病。

然而,老年人与增龄相关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生理性变化、甲状腺疾病症状与衰老表现的混淆、共病或与老年综合征并存、以及多器官功能衰退,这些均增加了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复杂性。

规范化诊治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对提高我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中国31省市78470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表1),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老年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总体人群,亚临床甲减在老年人中最常见,患病率近20%,大多数属于轻度亚临床甲减,仅有10%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之10mU/L。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共病十分普遍,尤其是老年女性。

推荐1:老年人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与代谢性疾病共病率高,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应引起关注。

推荐2:增龄主要影响TSH正常范围的上限值,碘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老年人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及综合评估与筛查。

一、HPT轴的增龄性变化二、实验室检测三、影像学检查四、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五、老年综合评估(CGA)推荐3:老年人HPT轴随增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清TSH水平升高、T3水平下降。

推荐4:推荐采用CGA方法,全面评估老年人甲状腺疾病及其干预方法对整体健康状态的影响;在疾病初始状态、调整治疗方案时更应进行评估,以指导个体化干预。

推荐5:建议老年人在入住养老院、住院、常规健康体检时筛查甲减,尤其是老年女性和具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筛查指标首选血清TSH。

推荐6:不建议对社区老年人普遍进行甲状腺超声筛查甲状腺结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导读:全民食盐加碘20年,我国甲状腺疾病现状如何?碘营养状态和甲状腺疾病二者的相关性又是怎样的呢?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单忠艳教授以“中国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为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分享。

我国居民碘营养状态及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我国曾是全球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于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普遍食盐加碘(USI)政策。

在实行USI的20年中,食盐加碘浓度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

2002年,国家食盐加碘标准调整为35±15 mg/kg,在此之前我国居民经历了6年(1996年至2002年)的碘摄入过量。

在2011年,国家食盐加碘标准调整为20-30 mg/Kg,在此之前我国居民经历了10年的(2002年至2011年)碘摄入超足量。

2012年之后我国居民处于碘摄入适量状态。

全球碘营养的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居民处于碘充足状态。

截止到2016年,全球110个国家处于碘充足状态,我国是其中之一,这种状态主要源于食盐加碘。

那么普遍食盐加碘20年对我国的甲状腺疾病有何影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滕卫平教授带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专家完成了2015-2017年中国大陆31省市甲状腺疾病与碘营养的流行病学调查,
简称为TIDE研究。

研究结果近期已在国际甲状腺权威期刊Thyroid上发表。

研究中碘营养状况采用2007年WHO评估标准。

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儿童平均尿碘浓度为199.75μg/L,成人平均尿碘浓度为177.89μg/L。

根据学龄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判断,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处于碘充足状态(AI),11个省处于碘超足量状态(MAI),其余4个省处于碘过量状态(EI),目前尚无碘摄入不足(DI)省份。

根据成人尿碘浓度,DI、AI、MAI和EI的碘营养状态分别为17.82%,40.21%,23.23%和18.74%(图1)。

由此可见,我国居民处于碘充足状态。


时提示我国目前的食盐加碘浓度是合理的。

图1 成人碘营养状态分布
目前,我国各类甲状腺疾病患病率为50.96%,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为15.22%。

从1999年到2017年,中国医大一院滕卫平、单忠艳课题组共完成5次碘与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将本次调查结果与既往四次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临床甲减以及甲状腺
肿的患病率下降;亚临床甲减、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上升;而甲状腺抗体的患病率没有变化。

碘营养与甲状腺疾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碘营养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的相关性是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重点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仅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会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表1)。

而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显著增高与全民TSH水平升高有关。

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TSH水平逐渐升高,高TSH血症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进一步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分析发现,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显著增高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无关;只有非自身免疫亚临床甲减会随碘摄入量增加而升高。

表1 碘营养与甲状腺疾病患病率
既往研究发现碘过量会造成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加,但TIDE研究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TPOAb和TgAb 阳性率都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碘缺乏是TPOAb和TgAb 阳性的危
险因素。

对于碘营养与甲亢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碘缺乏和碘过量都是临床甲亢的危险因素,碘缺乏是Graves病的危险因素,而碘过量对Graves 病没有影响。

此外,不同碘营养状态下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变化。

对于碘营养与甲状腺肿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甲状腺肿患病率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从1999年到2017年,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但是研究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提示碘超足量和碘过量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单老师指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升高可能与目前健康体检制度的完善及检查技术手段提高有关。

研究还发现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在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模式、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发展有关。

单老师提到,WHO是根据学龄儿童UIC建立的评估碘营养的流行病学标准。

当时标准的建立主要是因为发现碘超足量会导致易感人群发生碘致甲亢的风险,并且碘过量可能导致甲亢和AITD的发生。

而TIDE研究结果首次发现,与成人碘充足相比,碘超足量的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降低。

因此我们支持修改碘营养分类,将碘充足量和碘超足量合并为碘充足类别,即碘摄入量在100-299 µg/L(图2),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碘营养,特别是对于妊娠妇女的碘营养,因为妊娠妇女在备孕期有充足的碘储备可以有效预防妊娠期的碘营养不足。

表2 碘营养分类新标准
小结
最后单老师总结道,我国目前是碘营养充足国家,USI政策成效显著,应当继续坚持食盐加碘政策。

碘过量仅与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减高发相关,而碘缺乏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相关,碘缺乏的危险超过碘过量,因此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同时也需要坚持食用加碘食盐。

此外,基于TIDE 研究结果,支持碘充足和碘超足量两组合并为碘充足,以进一步改善碘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