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法体系概论
税法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税法概念 税法基本理论 税收立法与税法的实施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主要内容: 税收概述 税法的概念 税法的功能 税法的地位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一、税收概述 1、税收内涵 税收: 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凭借政治权力 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征税依据:政治权力 征税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本质:是政府去的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
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民法特点:平等、等价、有偿 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 调整方法:命令与服从 (2)二者的关系 当税法的某些规范同民法的规范基本相同时,税法一般 援引民法条款 当民事活动涉及税收征纳关系且违反了税法规定时,应以 税法规范围准则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 属于再分配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2、税收外延(税收形式特征或税收经济属性) (1)无偿性(核心) (2)强制性(保障) (3)固定性(是对强制性和无偿性的规范与约束)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二、税法的概念 税法: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征纳权利及
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法特点:义务性法规: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1)区别 ① 税法具有经济分配性质,且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单方面转移
行政法不具备经济利益的单方面转移 ②行政法一般为授权性法规,所含的少数义务性规定一般不涉及
货币收益的转移;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 (2)联系 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点:税收程序法和实体法中的大量内容是
受益标准:谁受益,谁纳税。按受益大小确定税负 机会标准(竞争原则):税收应按机会均等原则创造平等
税法 知识体系

税法知识体系
税法是涉及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的法律体系。
税法的知识体系包括各个方面,涵盖了税收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等。
以下是税法知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对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税收在财政和经济中的角色。
•税收的目的和功能:探讨税收的目标,如收入再分配、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
2.税收制度:
•所得税制度: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消费税制度: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财产税制度:包括不动产税、财产转让税等。
•关税制度:涉及对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税收。
3.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
•税收管理机构:如税务局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申报、税务审查、税收处罚等环节。
4.税收法律体系:
•法规和法律:包括宪法、税收法、税收法规等。
•司法解释和案例:解释税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的裁决和相关案例。
5.国际税收:
•双重征税协定:国际间签署的双重征税协定,解决跨境征税问题。
•国际税收规则:涉及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6.税收政策:
•宏观税收政策:国家对税收的总体调控政策。
•微观税收政策:针对具体税种或行业的税收政策。
7.税收合规与规遵:
•纳税申报和合规: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申报纳税和遵守税收法规。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税法的知识体系。
税法的学科性质涵盖了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深入研究税法需要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第3讲_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第三讲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主要由实体法体系和程序法体系构成。
1.实体法体系2018年1月1日以后实际征收的18个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
2.程序法体系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是按照税收管理机关的不同而分别规定的:(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各实体税法中的征管规定执行。
(2)由海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一、税法分类税法体系中各税法按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限划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
税法分类只为研究和表述使用,不具有法定性。
1.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3.按照税法相关税种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以及特定目的税税法。
4.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二、税制结构税制结构就是指税收制度中税种的构成及各税种在其中所占的地位。
主要包括税种的设置、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与辅助税的配合等问题。
根据税种的多寡,可将税制结构分为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复合税制包括各个税种之间如何组合与协调;每一税种内部各税制要素相互间的组合与协调;征收管理层次之间的组合与协调等内容。
不同的组合与协调关系,就形成各种不同类型和多种多样的税制结构。
1.影响税制结构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2)政府的政策目标;(3)税收征管水平;(4)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
2.不同税制结构的特点(1)所得税为主体所得税属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采用累进税率,对宏观经济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中国税法概论 计金标

中国税法概论计金标
中国税法概论是指对中国税收制度和税法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
介绍和阐述。
作为一门重要的法律学科,税法涉及到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计金标则是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概括性描述。
中国税法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税法的概念和特征、税收制度的历史演变、税法基本原则、税收法律关系、税收征收程序、税收管理和税法实务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税收制度和税法基本原理,掌握税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计金标则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税法概论的教学中,计金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对中国税收制度和税法基本原理的深入了解,能够熟练掌握税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税法的概念和特征、税收制度的历史演变、税法基本原则、税收法律关系、税收征收程序、税收管理和税法实务等方面。
3.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论文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中国税法概论

中国税法概论中国税法概论税法是研究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规范的学科,是指国家税收政策的法律基础和法律规范。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法也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税法的发展历程中国税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新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不断调整和完善;进入 21世纪后,我国税法建设不断深化和完善。
1.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新中国的税收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一套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税收体系以纳税人为核心,实施计划经济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税收政策。
中国税制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形成了基于人口、地区和生产力三个基本因素的征税制度。
此时期的中国税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统计法》为代表。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不断调整和完善。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并实施,我国税法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与调整。
198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税费分离制度。
税费分离制度使税法更加成熟,确立了税法的基本框架。
此时期,我国税务管理体制发生调整和改革,形成了现行的税务管理体制,相应的税收法规也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完备。
3.进入21世纪后,我国税法建设不断深化和完善。
2001年,中国税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消费税法、增值税法、土地增值税法等一系列税收法规相继出台,中国税法的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
此时期,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的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信息公开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二、中国税法的性质税法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法律基础和法律规范,它的性质复杂而多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税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税法的制定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体现。
因此,税法具肯定的性质,税法的规定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论我国的税法体系

论我国的税法体系论我国的税法体系摘要:税法体系是指由不同形式的税法规范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税法形式及其相互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是税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税收法定主义回答了税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成为税收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
面对目前中国税收法律体系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法体系应成为税收法治模式构建的必然选择关键词:税法体系、税收基本法、立法权限一、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基本上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此之前,虽然曾经进行过数次税制改革,且每次税制改革都伴随着税法体系的长足发展,但真正比较规模、比较健全的税法体系却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结果,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
现行税法体系由现行税法构成。
现行税法实行分别立法模式,即以现行税种制度为基础,对每一税种均单独立法形成各个单行税法。
同时,受我国立法体制影响,这些单行税法分别表现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税收规章。
因此,从总体上,现行税法体系的框架是由有关税收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税法共同构建的。
宪法是1982年颁布实施。
有关税收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规定。
法律主要有三部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
实体法是全国人大1980年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1993年、1999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和全国人大1991年通过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程序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制定,1995年、2001年两次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数量巨大。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开征23个税种。
除遗产税和证券交易税尚未立法外,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由法律规定其他19个税种,包括关税,都由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单行条例。
此外,国务院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前文所述的三个税收法律也制定了实施细则或实施条例。
规章主要是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于税收行政法规的实施细则以及税法具体问题的解释。
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

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引言税法体系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基础和支柱,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税法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定的背景和特点。
本文将对我国的税法体系进行宏观探讨,分析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税法体系的特点1. 多层次的税法体系我国税法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构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法律框架。
宪法作为最高法律具有统领地位,税法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税法律法规体系的层次化结构能够保证税收制度的稳定和可预测性,为纳税人提供法律保障。
2. 税种多样化我国税法体系中涵盖了多种税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
这种多样化的税种不仅可以为国家提供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也有利于分散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3. 税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税制改革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税制向现代税制转变,我国税法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例如,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等,都对税法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税收环境。
4. 税收征管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税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税收征管能力也逐步提升。
税务机关的建设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手段的现代化应用也不断推进,为税收征管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二、我国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税法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税收执法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我国税法体系在各个层次的法律中存在一些规定的不一致性和重复性,导致税收执法的规范性不够。
此外,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也存在差异,造成了税收执法效果的不一致性。
2. 征管信息化的不足虽然税收征管能力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征管效率和减少纳税人的行政成本。
中国现行税法体系

中国现行税法体系
中国现行税法体系是在原有税法体系的基础上,经过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逐步完善形成的现共有23个税种,按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七类: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主要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
2.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3.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主要是对因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发挥调节作用。
4.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主要是对某些财产和行为发挥调节作用。
5.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主要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对特定对象和特定行为发挥作用。
6.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牧业税,主要是对取得农业或者取得牧业收入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
7.关税主要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
上述税种中的
关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其他税种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来源:中国创业招商网。
第1章 税法概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对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一些基础
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了解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应 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税收的形式特征,重点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和 税法的几种主要分类,了解我国税法的制定情况,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 系的内容和税务机构设置及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通过本章一些基础 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习本课程中后面的具体的税法规定打下基础.
4.税收的(形式)特征(税收的“三性”):
(1)强制性:
①强制性的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 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②税收具有强制性,而“公债”(国库券)这种财 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有偿形式),则没有强制性。
公债是自愿的(国库券的自愿认购),具有非强 制性!同时,也是有偿的,不但还本,还要付息。
本章教学重点内容: 第一节的”三,税法的构成要素”和”四,税法的分类”,第六节
的”四,(二)税收征收管理权限划分”
本章教学难点内容: 无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1.税法的概念: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 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是征纳双方依法征税(纳税)的行为准则。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税主体方的权利与纳税主体 方的义务是不对等的,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 征。
2.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 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课税对象)。或者说:是国 家利用税收杠杆调整和控制的目标。
3.内容: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义 务。根据我国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 (1)国家税务机关的权利有:
(1)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法律效力 次之的一些”暂行规定(条例)”(表现形式);
简述我国税法体系

简述我国税法体系我国税法体系是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系列税法规定和制度。
税法体系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经济发展、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多重功能。
本文将从税收法的基本概念、我国税法的分类、税法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法是指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的,用于规范纳税关系及实现税收目标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税法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和专属性。
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违反税法规定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专属性则表明税法是属于财政、税收领域的专门法律。
二、我国税法的分类我国税法可分为总则税法和专门税法两个层次。
总则税法是指对税收的一般性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专门税法则是指对具体税种的特殊性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等。
三、税法体系的特点1. 完备性:我国税法体系以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为基础,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框架。
不同层次的税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容性和衔接性。
2. 差异性:由于我国税收体制的特殊性,不同税种之间存在差异性,其征税对象、计税方式、税率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税法体系中的税法也具有相应的差异性。
3. 可塑性:税法体系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税法体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
四、税法体系存在的问题1. 税法体系的复杂性:我国税法体系庞杂繁复,各类税法规定较多,涉及范围广泛,这给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难度。
2. 税法执行的难度:税法体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税法的执行和监管存在一定的困难。
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法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对于一些涉及复杂交易和跨境业务的纳税人,税法的执行难度更大。
3. 税收征管的问题:税法体系中存在一些税收征管方面的问题,包括税收征管的效率、透明度、公正性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论述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论述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为核心,由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组成的。
税法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种、税法原则、税收制度和税务管理等。
首先,我国的税法体系涵盖了多个税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每一种税种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和规定。
其次,税法体系以税法原则为基础。
这些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平等原则、法定原则、便利原则等。
税法原则的目的是确保税收征收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第三,我国税法体系建立了相应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税收征收与征用制度、税收收入分配制度和税负调整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旨在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公平。
最后,税法体系也涉及税务管理的规定,包括纳税人登记、税务登记、税务稽查、税法咨询等内容。
税务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有助于实现税法的有效执行和征税的规范化。
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它规范了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了税收制度的稳定和公平。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进展,税法体系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
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

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内容简介: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我专门编辑了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为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我专门编辑了“宏观探讨我国的税法体系”,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为组成部分的多层次的税法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完整的税法体系尚未建立,现行税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公共财政建设以及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也与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和国家机关权力分立、制衡的宪法思想相违背。
因此,完善我国税法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我国税法体系的现状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它应该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而不应该有所遗漏,否则就不是完整的体系。
法律体系的内部构件是法律部门,具有系统化的特点,它要求法律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在协调。
一切法律部门都要服从宪法并与其保持一致,各个法律部门内部也要形成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法规、实施细则构成的完备结构。
鉴于与法律体系的定义保持一致,税法体系应表述为:在税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国不同的税收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各部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多税种、多环节的税法体系。
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滞后性,现行税法体系还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最终达到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税法体系的目标。
首先,作为税法立法依据的宪法规定过于简单,难以为我国的基本税收立法提供直接的宪法根据。
我国税法体系

我国税法体系
我国税法体系是指我国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包括宪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定计划法等基本法律,以及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行政法规和税务部门颁布的具体规章。
我国税法体系主要由以下方面内容构成:
1. 总体法律框架:包括宪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确立了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税务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
2. 基本税法: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定计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规定了不同税种的征收对象、税率、计税方法等。
3. 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全国性行政法规和税务部门颁布的具体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机关税务调查处理办法》等,对税务行政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
4. 地方税收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中央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适应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地方性税收法规,如《上海市地方税收管理办法》等。
总体来说,我国的税法体系包含了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以及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具体规定。
这些法律法规为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和管理提供了依据,确保了税收的合法、公正和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营业税
• 2、课税对象:按行业设计 •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
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 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共9类 。 • 3、税率: • 根据不同行业税率从3%—20%不等。
• 消费税属价内税。
路漫漫其悠远
三、消费税
• 2、课税对象: • 烟、酒及酒精、鞭炮和焰火、化妆品、
护肤护发品、汽油、柴油、贵重首饰及 珠宝玉石、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 等共11种商品。 • 3、税率:根据不同的应税消费品实行 不同的税率,从3%—50%不等。
路漫漫其悠远
四、营业税
• 1、定义: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 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 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收入额( 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行为、财产、资源税
财产税 1、房产税 2、车船使用税 3、船舶吨税
路漫漫其悠远
行为、财产、资源税
• 资源税 • 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主要是各种矿产品及盐。
路漫漫其悠远
一、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
• 按税收的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 • 中央税 • 地方税 •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依据: • 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
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 • 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 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2、课税对象: • 销售和进口有形货物 •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一、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
•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 地方税:屠宰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
• 共享税:增值税
路漫漫其悠远
二、增值税简介
• (一)概述 • (二)征收制度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一)概述
• 定义: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销售或提 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
流转税。
• 特点:1、价外税
中国税法体系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3
目录
• 一、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简介 • 二、增值税 • 三、消费税 • 四、营业税
路漫漫其悠远
一、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
• 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我国的税收分为 三大类:
• 流转税 • 所得税 • 行为、财产、资源税
路漫漫其悠远
流转税
• 定义: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
• 3、本月进项税额=300,000 • 4、本月应纳增值税额 • =901,435.90—300,000=601,435.90元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6、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
• 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7、增值税专用发票 •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
抵扣增值税款的重要凭证,只限于一般 纳税人领购使用 • 按样式分四联:存根联、发票联、抵扣 联、记帐联 • 按金额分: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 版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路漫漫其悠远
三、消费税
• 1、定义:消费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生 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 个人,就其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 征收的一种税。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分析
• 1、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 =(300,000+4,500,000) / (1+17%)=4,102,564.10元
• 2、本月销项税额=本月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 =(1,200,000+4,102,564.10) * 17% = 901,435.90元
由6%降为4%);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4、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计算的应 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 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 进项税额一般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
• 内容 1、增值税
•
2 、消费税
•
3、营业税
•
4、关税
路漫漫其悠远
所得税
• 1、企业所得税 •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3、个人所得税
路漫漫其悠远
行为、财产、资源税
• 行为税 •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2、印花税 • 3、耕地占用税 • 4、屠宰税 • 5、筵席税
路漫漫其悠远
•
2、道道征收
•
3、税款抵扣制度
•
4、不管企业是否盈利,只要有
营业额,均要缴纳增值税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1、纳税人:
• 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 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 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 根据规模不同,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 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抵 扣进项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 税。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3、税率
• 基本税率 17% • 低税率 销售或进口以下货物税率为13% • a、粮食、食用植物油; • b、自来水、暖气、冷水、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
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 c、图书、报纸、杂志; • d、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 e、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 零税率 出口货物适用零税率; •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6%的征收率(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的增值税发票注明税款合计300,000元(货款本月销售货物情况如下: • 批发专柜批发给“一般纳税人”货物1,200,000元(不含 税);批发给“小规模纳税人”货物300,000元,价税混 合收取;零售专柜零售收入4,500,000元,价税混合收 取。 • 根据资料计算该商场本月应交增值税。
税额或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当购买免税农产品、购进货物支付运费、收购废旧物
资时,进项税额=买价(运费发票或收购金额)*扣除 率,三者的扣除率依次为10%、7%、10%;
路漫漫其悠远
增值税 (二)征收制度
• 5、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般纳税人)
•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举例:某商场(一般纳税人),1999年某月外购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