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对策 精品

最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对策 精品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对策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1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客观原因。

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强,求知欲望强,并且乐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的大学生成为首先一批受到影响的人群。

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厌恶陈旧呆板的事物。

在大学的任何一台晚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摇滚音乐、流行舞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节目越来越少。

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而厌恶陈旧事物,这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确实的重要原因。

2西方文化强势入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与此同时,世界也处于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中,接触并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

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对外来事物反应敏感,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另外,近年来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逐渐增多,更多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3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

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达,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

首先,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的土壤,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孩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偏见。

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有限,内容远远不够。

同时,应试教育致使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重视语、数、外而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传播受限。

第三,社会给予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关注的是社会热点,注重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忽视了被掩埋在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作者:陈冬灵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12期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多数大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文化传承不力以及缺失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现象,本文将对上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认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仅余中华文明独存,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肩负着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文化意识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文化高度。

然而,随着新兴媒体和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尚未完全成熟、阅历较少的大学生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1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1)传统文化知识淡薄"五四"运动以来,由于政治需要,所谓"打倒孔家店",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冲击;建国以后的三十年文革中,传统文化作为破"四旧"的对象再次受到重创;改革开放以来,以快餐文化、外来文化、碎片阅读等现象为代表,传统文化又再一次受到重大影响。

不少大学生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传统文化知识浅薄已成为现实。

(2)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中国传统文化除儒、道和法家文化外,其载体还有诸如琴棋书画、传统文学戏剧、中医、民俗等等。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们的很多文化载体已经日益衰微了,其中不少已经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当代大学生年纪小,高考之前精力又多集中在在应对高考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较少。

(3)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门打开,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影响着校园文化,以"哈日"、"哈韩"以及崇尚欧美生活方式等为代表的文化现象降低了大学生们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容易被那些简单直白的表达所吸引,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深刻思考才能感受其优雅和深邃。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逐渐失落,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断减弱,甚至有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已经不甚了解,这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那么,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究竟有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一、失落的原因1. 社会变迁引发的价值观念转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节日文化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逐渐被边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转变。

大学生作为当代的一大群体,受到了社会变迁的影响,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现实利益的追求,而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一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失去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2. 教育理念的转变导致文化传承缺失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当代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大多是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一些学校的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覆盖范围狭窄,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不够深入,甚至出现了认知失落的现象。

3. 社交媒体与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社交媒体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播作用相对较弱,而且很多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更偏向于时尚潮流和娱乐消遣,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所获取的信息更多地与传统文化节日无关。

这种信息的碎片化和浅层次化,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

二、解决建议1. 增强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和宣传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将传统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设置相关的文化课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节日的展示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文化自信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文化自信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揭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对策,包括加强文化教育、推动文化创新、优化文化环境等。

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的关注,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文化认知不足: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导致他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容易盲目崇拜,忽视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价值观取向多元而混乱: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模糊和混乱。

他们难以在众多的文化选择中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产生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自信心不强: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国际文化交流时,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

他们担心自己的文化表达会被误解或嘲笑,从而选择了沉默或回避。

文化消费倾向西化:在日常生活和娱乐消费中,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西方文化产品或生活方式,如好莱坞电影、西方流行音乐等。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浅析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浅析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浅析发布时间:2021-07-07T13:49:35.66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唐贵仙[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及道德观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文化基础。

唐贵仙重庆工程学院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及道德观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文化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应以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逐步结合专业化,注重娱乐性以及指导性和启发性来提高大学生对杰出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文化教育中具有实际意义。

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只是甚少,缺乏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认同感。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现象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意识缺失引言: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历史上对民族复兴负有责任的现代大学生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他们的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文化高度。

然而,新媒体和传播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尚未完全成熟和缺乏经验的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指导大学生的文化自我认同和对中国的文化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有着多元文化的自相和精神关键,是中华文明创造力的根本,是民族历史上道德底蕴的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老子文化为基础、以及儒家、庄子、墨子思想和道教文化基础上的基于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包容和谐的坚实体系。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广泛传播,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描述以及道德的延伸和文化是自然的内在本质,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决定一切的内在动力同时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国家的意识形态精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基础。

2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2.1 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文化意识在“五四运动”之后,根据政治要求,“打倒孔家店”经受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冲击,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后继续其传统文化。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引言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新时代的代表,他们在技术和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与此传统礼仪文化却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表现1. 礼貌缺失:许多大学生在言行举止中缺乏基本的礼貌,例如不说谢谢、不问好等。

2. 餐桌礼仪不规范:在餐桌上,大学生常常表现出不懂得如何使用餐具,不懂得用餐时的礼仪规范等问题。

3. 礼仪意识淡薄:大学生对于传统礼仪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知之甚少。

三、缺失传统礼仪文化的原因1. 家庭教育不足:很多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传统礼仪教育,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缺乏基础。

2. 礼仪文化日渐淡化: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人更愿意接受西方文化,而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

3. 教育体系偏向重科学技术: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理科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则相对较少。

四、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对策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家庭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视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

2. 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应该更注重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可以增设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

3. 社会环境的引导: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营造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礼仪的社会氛围,提升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同感和重视程度。

五、结论当代大学生缺失传统礼仪文化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我们完全有望重塑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共同努力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逐渐失落,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传统文化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缺失问题不容忽视,需要探讨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本文将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节日认知失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认知失落的原因1. 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社会节奏快、信息量大,人们更喜欢追求新鲜、时尚的事物,传统文化节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逐渐被边缘化。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关注度和认知程度逐渐降低。

2. 教育体制的影响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不足。

学校课程中更注重现代科学技术和外部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不足。

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不够深入和全面。

3.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现代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游戏、娱乐等方式来放松自己,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关注和认知程度降低。

二、解决建议学校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体验。

2. 多方合作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应当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传统文化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家庭可以传承和宣传传统文化,社会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共同为大学生群体传承传统文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3. 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和推广。

媒体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对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和对策

社科院曾在某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查, 调查发现: 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 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 生对传统文化不抱乐观态度。 社科院表示之所以搞这么一个调查,是希望传统文化缺失 的现象能引起关注。
查趣 方 他 京 程剧各剧 度种种或 调兴地其
60
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看法
偶尔翻阅75.4% 敬而远之16.4% 从来不看5.8% 爱不释手0.4%
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传统 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前景了解不够,对于传统文化前景 的认识,仅有7%表示很乐观,其余20.4%表示乐 观,40%表示很难说,20%表示不乐观,2.6%表 示很悲观。 当然,也有乐观的一面,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 社会的影响,有50%的同学认为很重要,有40%的 同学认为有一些作用。至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90% 的同学可以完全摆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当被问 到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时,有58.5%的同学选了 文化。
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原因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客观原因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现实原中国各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可塑造力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客观原因青少年爱好运动厌恶呆板的旧事物青少年好奇心重乐于接受新事物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和西方文化强势入侵的现实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社会对文化的功利主义倾向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没有得到实质上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缺乏继承对新文化的狂热追求中国各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观原因资源文化教育国家体制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硬件资源较少传统文化教育被冷漠国家教育体制导致的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解决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存在问题的方法上文已经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生存的状态和原因而我们都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学好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及对策分析

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及对策分析

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现象十分明显,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和制定评价体系来加强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探讨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措施,传统文化将能够在高校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学、传统文化、缺失现象、对策分析、教育、学生发展、融入方式、实施对策、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地位、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1. 引言1.1 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及对策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应有的重要性和地位。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其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高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大大降低。

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和活力,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师资队伍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足,导致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传播能力受到限制。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素养的优秀人才。

2. 正文2.1 高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现象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高校教育开始偏离传统文化的根基,忽视了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到的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知识,而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受到外来文化无意识 的冲击 , 城市大街小巷的 K T V 、 肯德基 、 欧美 名牌专卖 , 它们代 表的生活方式已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 , 另一方 面西方 国家有意识的文化输 出也使人们受到影响 , 1 9 8 6年布什 政府的对华 《 十条诫令》 中第九条就明确“ 要利用所有的资源, 以 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 ,要利用一切来毁灭 中国人 民的道德人心 , 摧毁中国人的 自尊 自信钥匙 , 尽量打击人们刻苦耐劳 的精神。”
界, 一个个 ” 手机控 ” 更多的关 注于现今发生 的趣事 , 起那些 明 星绯闻 、 搞笑趣事 , 熠熠生辉的历史就显得枯燥乏味了。
文化认同感的本质是文化 自信 。 我们走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通 过近三十年 的努力 , 物质文 明取得 巨大成 就 , 也要 让 学生们 相信通过挖 掘中 国传统文 化 , 推陈出新 , 结合世 界文化 发展潮流 , 必将走 出有 中国特色的文化复兴之路 。
文化、 外来文化 、 碎片 阅读等现象为代表 , 传统文化又再一次受 到重大影响 。不少大学生不知道传统文化 为何物 , 传统文化 知 识 浅薄已成 为现 实。 ( 2 ) 传统文化传承不力 中国传统文 化除儒 、 道 和法家文 化外 , 其载体还 有诸如琴 棋 书画 、 传统文学戏剧 、 中医、 民俗 等等。 受各方面 因素影响 , 我 们 的很 多文化载体 已经 日益衰微 了 , 其 中不少 已经处于濒临失 传 的境 地。 当代大学生年纪小 , 高考之前精力又多集 中在在应 对 高考 上 ,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较少 。 ( 3 )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 改革开放 以后 , 伴随 国门打开 , 外来文 化不可避 免影响着 校 园文 化 ,以 ” 哈日” 、 ” 哈韩 ” 以及 崇尚欧美生活方式等为代 表的文化现象降低 了大学生们 的对 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当 代 大学 生容易被那些简单直 白的表达所 吸引 , 因为传统文化博 大精深 , 需要深刻思考才能感受其优雅 和深邃 。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等纷纷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冲击着人们早已习惯的文化信仰,处于思想形成期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反应尤为剧烈,部分大学生甚至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进步的标志。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维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并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1.西方文化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世界也处于政治多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中,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

中国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也在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生存危机之中。

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对外来事物反应敏感,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眼中,物质利益上的满足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成金钱关系,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一些大学生甚至不择手段。

2.高等教育的功利性。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建立,高校也纳入到了市场竞争的行列,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教师的科研水平、学生的就业状况成为学校始终关注的重点。

特别是近年来,高考生源数急剧下降,各高职院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源危机,生源的减少将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成了学校关注的重点。

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学生就业情况、师资水平(科研水平、学历、职称层次)是学生在选择学校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普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轻人文素养的培养。

传统文化的缺少与研究对策

传统文化的缺少与研究对策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对策研究作者:小雨一、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2005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统计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豪。

[1]《华夏时报》曾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占60% ,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30% ,而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大学生有97%。

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同等重要。

[2]我想从这两个调查来反观我们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结果令我大惊,我们传统文化为什么就这样被淡化了,尤其是在我们大学校园中正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令国人堪忧。

从大学校园来看,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节日文化上,我们传统的节日正在逐渐地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中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服装文化上,现在的青年学生流行“穿什么是森马”,“非名牌不穿”;影视文化上,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都是在看着西方影片长大的,如小时候的“变形金刚”,后来长大了就看“泰坦尼克号”,“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饮食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等这一类西方垃圾食品已成为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可见,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逐渐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日趋淡漠,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许多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反而被认为已经过时,背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出现。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逐渐失落,这是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认知失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失落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传统文化节日与价值观的传承渐渐被淡忘。

大学生们更多地接触到的是来自西方的文化元素,比如节日、电影、音乐等。

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失落也和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

教育制度给予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相对不足,而家庭教育中也缺少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

很多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对其漠不关心。

我们来谈谈如何解决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失落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应该成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和内涵。

家庭也应该扮演重要角色。

父母和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传媒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传统文化节日应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向大众宣传和普及传统文化节日的知识和意义。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失落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为了让传统文化节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家庭和传媒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努力推动传统文化节日的复兴。

相信随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让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中重新焕发生机,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逐渐失落,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传统文化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具有特定意义和内容的节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文化节日正在逐渐被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文化所淘汰,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在大学生群体中,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现状失落主要有以下原因:教育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等。

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传承。

一、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1.教育环境的变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学科所替代。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专业课程和应试教育,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去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节日,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水平低。

2.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多样,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对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

大学生们在追求时尚和潮流的很少会去关注传统文化节日,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

3.社会价值观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对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现状失落。

二、解决建议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如春节晚会、端午龙舟比赛、中秋赏月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参与传统文化节日,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3.利用新媒体宣传传统文化节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平台,向大学生群体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节日的知识和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逐渐失落,这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担忧和对青年群体文化认同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本文将分析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认知失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社会环境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使人们越来越少有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节日,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

社会环境的变迁导致了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认知失落的现象。

2.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传统文化节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不少学校更加重视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大学生们在学校的教育中接触不到传统文化节日的知识,也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年轻人更愿意追求新颖的传统文化。

4.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困难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困难也是导致大学生群体认知失落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工作面临挑战,大学生们很少有机会与长辈一同参与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活动,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缺乏了解。

5.娱乐消费的多样化现代社会的娱乐消费日益多样化,大学生们更愿意选择符合现代时尚潮流的娱乐方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二、解决建议1. 提高传统文化节日的知名度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知名度,使他们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引导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教育与宣传,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5. 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不能脱离现代生活的需要,可以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创新传统文化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活动形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时代性。

大学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大学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大学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提纲一、大学生教育现状分析在现代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适量增加传统文化元素的对策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堂教学;立足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觉。

二、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缺失原因(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 对每个人来说,无论是大学在内的学校教育完成以后,还是继续教育的延伸,各种形式的教育仍不能满足现实生活工作的激烈竞争的需要。

(2)社会环境日益复杂: 各种文化思潮及价值理念潮水般涌入,一些利益、金钱等意识也夹杂在其中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更加突出个体利益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异化成金钱关系。

(3)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竞争和学校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高校更加注重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三、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的解决对策(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教学的重视,将传统文化课纳入教学计划,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

(2)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质量,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单纯只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

大学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的原因和解决建议1. 引言1.1 传统文化节日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现状失落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现状呈现出失落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他们往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业和社交活动中,而忽视了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节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这不仅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也影响了传统文化节日的传承和发展。

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缺失主要源于他们繁重的学业压力,学习任务的繁重让他们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

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也让传统文化节日在大学生群体中丧失了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新潮的文化形式,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节日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也是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参与的原因之一,传统文化活动缺乏新意和创新,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改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现状失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加强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教育推广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举办具有特色和创新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通过创意和互动性强的活动形式,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和参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参与,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才能保护和传承好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2. 正文2.1 大学生忙碌的学习生活导致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缺失大学生在当代社会面临着学习任务繁重、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课业、考试等事务。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当代大学生饱受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价
值观的冲击,传统文化因此被边缘化。

大学生在接触到各种新兴
文化的同时,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2. 教育体制改革的压力:教育改革强调实用化和职业化,传统文
化知识被认为是“老掉牙”的知识,被教育体制所忽视。

大学课程
设置普遍偏重现代化知识,传统文化无法获得充分的关注。

3. 信息时代的冲击:大量的信息涌入,导致大学生的关注力分散,他们更容易追求新奇的事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可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提高
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学校还可以开设传统文化的研究与
传承相关的专业,并对感兴趣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和其他支持。

2. 多媒体传播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纪录片、电视节目、网络等方式,宣传传统文化,向大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
魅力。

3. 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
展览、传统音乐演出、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大学生亲身体验传
统文化的魅力。

4.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通过举办创意设计大赛、传统文化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激
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意识。

传统文化的缺少与研究对策

传统文化的缺少与研究对策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对策研究作者:小雨一、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2005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统计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豪。

[1]《华夏时报》曾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占60% ,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占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30% ,而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大学生有97%。

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同等重要。

[2]我想从这两个调查来反观我们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结果令我大惊,我们传统文化为什么就这样被淡化了,尤其是在我们大学校园中正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我们传统文化的缺失令国人堪忧。

从大学校园来看,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节日文化上,我们传统的节日正在逐渐地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中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服装文化上,现在的青年学生流行“穿什么是森马”,“非名牌不穿”;影视文化上,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都是在看着西方影片长大的,如小时候的“变形金刚”,后来长大了就看“泰坦尼克号”,“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饮食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等这一类西方垃圾食品已成为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可见,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逐渐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步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日趋淡漠,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许多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反而被认为已经过时,背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出现。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策略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策略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教育策略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是引领新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坚力量。

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教育功能,采用科学的教育策略培养大学生们形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具体表现(一)传统文化观缺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标识,蕴含着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便是在现代化社会,也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的文化精髓。

然而,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认同感较低,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即代表着落后腐朽,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我国古代一些传统的礼仪、风俗习惯等,却热衷于了解有关西方节日的意义和习俗。

由于传统文化观的缺失,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也不会主动运用与之相关的知识。

近几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现象也正是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二)革命文化观淡薄革命文化是指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一大批伟大革命先驱们在开辟新中国时所坚持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一代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说,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革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观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们普遍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导致他们的革命文化观较为淡薄,在现实安稳优越的生活中很难对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很难去继承和发展这种文化。

(三)对社会主义文化观缺乏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向心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大量涌入,给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许多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容易受资本主义文化误导,开始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质疑,甚至抵触心理,盲目地使用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来评价我国的社会现象,忽略了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分析
作者:陈冬灵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12期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在多数大学生身上却存在着传统文化知识淡薄、文化传承不力以及缺失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现象,本文将对上述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认同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仅余中华文明独存,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肩负着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文化意识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文化高度。

然而,随着新兴媒体和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外来文化的冲击,思想尚未完全成熟、阅历较少的大学生文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认同和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1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现状
(1)传统文化知识淡薄
"五四"运动以来,由于政治需要,所谓"打倒孔家店",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冲击;建国以后的三十年文革中,传统文化作为破"四旧"的对象再次受到重创;改革开放以来,以快餐文化、外来文化、碎片阅读等现象为代表,传统文化又再一次受到重大影响。

不少大学生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传统文化知识浅薄已成为现实。

(2)传统文化传承不力
中国传统文化除儒、道和法家文化外,其载体还有诸如琴棋书画、传统文学戏剧、中医、民俗等等。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们的很多文化载体已经日益衰微了,其中不少已经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当代大学生年纪小,高考之前精力又多集中在在应对高考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较少。

(3)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门打开,外来文化不可避免影响着校园文化,以"哈日"、"哈韩"以及崇尚欧美生活方式等为代表的文化现象降低了大学生们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容易被那些简单直白的表达所吸引,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深刻思考才能感受其优雅和深邃。

2 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有待拓展
虽然素质教育高喊多年,但是高考这根"指挥棒"使大学生进入大学前的大部分时光都用于应试,而应试内容多以近代以来西方理论科学和工具科学为主,传统文化知识仅体现在日益渐少的传统诗词歌赋中,以及教条的历史课本中。

一方面,大学的课堂不足以支撑传统文化传承,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普及和休闲方式的增多,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被上网和休闲占据,更多的学生青睐碎片化的阅读和电子游戏,他们习惯于利用网络的窗口去鸟瞰世界,一个个"手机控"更多的关注于现今发生的趣事,起那些明星绯闻、搞笑趣事,熠熠生辉的历史就显得枯燥乏味了。

(2)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文化传承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再生产,再生产的前提是熟悉、了解、掌握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再推陈出新,受限于高考应试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前主要精力用于应对考试;大学生活又更多立足于后续的就业技能和专业领域学习,导致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受到影响。

(3)传统文化认同感急需提升
传统文化认同感下降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快有关,普遍存在浮躁情绪,急功近利,又奉行实用主义,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大忌。

一方面改革开放国门,不可避免的使人们思想受到外来文化无意识的冲击,城市大街小巷的KTV、肯德基、欧美名牌专卖,它们代表的生活方式已渐渐为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有意识的文化输出也使人们受到影响,1986年布什政府的对华《十条诫令》中第九条就明确“要利用所有的资源,以破坏中国的传统价值,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中国人民的道德人心,摧毁中国人的自尊自信钥匙,尽量打击人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3 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传统文化意识的途径
(1)拓宽校园传统文化传播渠道
高校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社会科学类的素质教育课程,请专家名人走进校园讲座,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植学生内心,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

同时让高雅艺术进校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利用好公益性文化设施,诸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烈士陵园。

(2)加强在大学生群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

著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

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

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

"首先培养学生甄别的能力,其次是通过诸如社团、学生会等团体组织相关传统文化活动,熟悉了解传统文化载体,在熟悉了解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

(3)加强传统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的本质是文化自信。

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物质文明取得巨大成就,也要让学生们相信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结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必将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严春燕,庄勤早.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5).
[2]赵君,张瑞.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J].高校理论战线.2012 (6).
[3]余卉.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