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验血单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如何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如何看血液检验报告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液检验报告单上的基本指标。
在血液检验报告单上,常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我们的血液成分和功能状态,通过对这些指标的了解,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指标的正常范围。
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在血液指标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时,需要对照正常范围来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血液检验报告单上会标注出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自身的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接着,我们要关注异常指标的可能原因。
当我们发现某项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时,不要过分恐慌,而是要寻找可能的原因。
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因为感染或炎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能是贫血等。
了解这些可能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同时也为后续的治疗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最后,我们需要找到专业人士进行解读。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验报告单初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但最终的解读还是需要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
医生可以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对血液检验报告单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科学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液检验报告单的认真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查看血液检验报告单时,不要盲目恐慌,要理性对待,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
血液检验报告单是我们守护健康的重要工具,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正确使用。
细菌性和病毒性血常规有什么不同,治疗方法
细菌性和病毒性血常规有什么不同,治疗方法细菌性和病毒性血常规的不同点与治疗方法血常规是医学上对血液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内含的指标包括了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其中白细胞计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常常可以用于预测和诊断人体的感染情况。
在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增加,但是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所造成的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会略有不同,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两种情况的不同点以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其中有一些比较常见的细菌感染有:肺炎、脑膜炎、流行性感冒、肠胃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等。
在细菌性感染中,白细胞数量通常会升高,这是因为当人体被感染时,白细胞会奋起抵抗外来病原体,如细菌。
治疗方法细菌性感染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会杀死或抑制细菌,从而使得身体能够摆脱感染。
然而,一旦使用抗生素,就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给出的指示服用药物,否则,过量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引起细菌的产生且因此变得对药物耐受,最终导致药物失效。
另外,细菌性感染也可以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来治疗,在此情况下,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要遵循一些卫生常识,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等。
注意事项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是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感染,过度使用会造成耐药性并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演变。
2. 饮食清淡。
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成分较多的高热量食品,这样可以使人体能够快速恢复。
3. 充分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以更快的速度排毒。
病毒性感染病毒性感染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其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嗓子痛、咳嗽、头痛等等。
在病毒性感染中,白细胞数量通常会下降,这是因为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并使它们无法工作,从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外来病原体可以随意入侵。
治疗方法病毒性感染目前不太容易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因为病毒很难被杀死。
一分钟教会你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一分钟教会你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宝宝自打出生后,就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
一旦送往医院,最常见的就是查体之后的健康人抽血检查血常规了,这些辅满数字、又会动的检验单,却经常让我们一头雾水。
不是每一位妈妈都是学医出身,也不是每一位医生都那么细心地给妈妈逐项检查解释。
一般医生给宝宝检查回身体赶去后,会开一张“血常规”的化验单。
通过化验单上的那些数据分析怎么能看出宝宝的身体情况?同样是又怎么根据化验单来来判断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呢?血常规检查到底有没有必要?什么时候做血常规化验比较准?检验结果的报告单上才检查单又能看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Q:什么时候做查血血常规化验比较准?A:取血抽查白细胞及其细胞分类是确定感染原因的最为准确最为快速的方法。
通常急性高热主要包括由感染所致,但在发热的24小时内进行血液检查不易判断感染的性质。
有时,孩子刚发热数分钟就查血,并更易察觉白细胞的增高。
白细胞增高是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
那么,既然是“反应”大自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察觉。
这种“察觉”多指白细胞超过10×109/L(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L)。
由于每个人白细胞的正常基线不同,只有当白细胞以上10×109/L才能达到共识的“察觉”水平。
所有劳动生产率人的白细胞达到此水平的时间不同,所以感染后(一般指发热后)至少24小时检查白细胞对确定病毒或细菌感染才有帮助。
Q:在宝宝采血前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A:一般在采血前应让孩子处于静止状态,避免有剧烈运动,比如跑跳等。
激烈的运动后,应该静止15-20分钟再采血。
另外在天气比较寒冷较冷的时候要注意保温,血管保证石娥的血液循环比较通畅,这样也有利于采血。
Q:如果化验单上红细胞总数增多,青霉素是否就应该给孩子使用抗生素?A:仅凭借一个准确白血球数目不够准确,在检查白细胞数目时还要进行白细胞的分类。
Q:化验单上有标注箭头的项目,都表示超标了吗?A:儿童的正常值不同于成人儿童是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每个阶段的正常值不同,有别于成人,而血常规化验单上才,所有参考值都是成人标准参考值,所以,家长看来有很多指标不在参考值内。
抽血报告单怎么看
抽血报告单怎么看抽血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和检测后制作的报告,用于帮助诊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以下是一般抽血报告单中常见的项目和指标,以及如何进行解读:1. 血常规指标:- 白细胞计数(WBC):参考范围一般为4.0-11.0×10^9/L;高于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低于范围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下降。
- 红细胞计数(RBC):参考范围一般为4.5-5.5×10^12/L(男性)和3.8-4.8×10^12/L(女性);高于范围可能表示贫血,低于范围可能表示失血或溶血性贫血。
- 血红蛋白(Hb):参考范围一般为130-175 g/L(男性)和115-150 g/L(女性);高于范围可能表示脱水或慢性肺病,低于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 血小板计数(PLT):参考范围一般为125-350×10^9/L;高于范围可能表示血液凝结问题,低于范围可能导致出血。
2. 生化指标:- 血糖(FBG):参考范围一般为3.9-6.1 mmol/L;高于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低于范围可能表示低血糖。
- 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高于范围可能表示肝炎、肝硬化等肝脏问题。
-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高于范围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异常。
- 脂肪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高于范围可能表示高血脂。
3. 其他指标:- 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
- 免疫学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风湿因子(RF)等。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实验室可能有不同的参考范围,建议患者在解读报告时参考实验室提供的范围。
此外,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指标结果,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和诊断。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验血报告单是通过实验室检测人体血液样本获得的结果,主要用于检测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是否正常。
验血报告单中包含了多个指标,下面我将具体介绍如何看验血报告单。
1. 基本信息部分:验血报告单的第一部分通常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查日期等。
检查日期用于确认报告单的有效性。
2. 血细胞分析:这一部分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
红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的贫血程度,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反映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平均红细胞体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3. 白细胞分析:这一部分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指标。
白细胞计数反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用于判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4. 血小板分析:这一部分通常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指标。
血小板计数反映了人体的止血功能,平均血小板体积则用于判断血小板的活跃程度。
5. 生化指标:这一部分通常包括血糖、尿酸、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人体的血液糖脂代谢、肾功能和肝功能等。
6. 激素分析:这一部分通常包括甲状腺功能相关的指标,如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和游离甲状腺素等。
这些指标用于检测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7. 其他指标:除了以上列举的指标外,验血报告单可能还包含其他一些特殊指标,如感染标志物和肿瘤标志物等。
这些指标用于辅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在查看验血报告单时,首先应该关注基本信息部分,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
然后应该分别查看各个部分的指标,对比正常范围,并结合临床情况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解答。
此外,验血报告单只是辅助诊断的一部分,具体的疾病诊断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医生的判断。
传染病三项检查报告怎么看
传染病三项检查报告怎么看传染病三项检查是临床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同的检查项目,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传染病,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检查报告往往难以理解,下面将为您介绍传染病三项检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解读方法。
一、常规血液检查常规血液检查是评估患者全身情况的一项基本指标。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传染病,以及感染程度的轻重。
以下是常规血液检查中常见的几个指标及其解读方法:1.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其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感染程度。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在4×10^9/L至10×10^9/L之间。
如果白细胞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感染的存在。
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起到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50%-70%之间。
如果百分比过高,可能意味着正在进行的感染。
3.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淋巴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百分比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百分比在20%-40%之间。
如果百分比过低,可能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存在问题。
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检测是传染病诊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病原体DNA、RNA或蛋白质等指标,确定感染的具体病原体,从而指导后续治疗。
以下是常见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及其解读方法:1. 核酸扩增技术(PCR):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通过扩增病原体的核酸片段,从而确认感染的病原体。
如果PCR结果为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病原体。
2.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荧光免疫分析(FIA)等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来确定病原体的存在。
如果免疫学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抗体或抗原。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验血报告单是由医院或诊所提供的一份血液检验结果的报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项目和其解释:
1. 血红蛋白(Hb):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正常
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2. 白细胞计数(WBC):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正常范围因
性别和年龄而异。
高白细胞计数可能表明有感染或炎症。
3. 血小板计数(PLT):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正常范围通常
在150,000至450,000个/微升之间。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
4.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在单位体积血液中的浓度,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5.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的平均大小,通常在7
至11微升之间。
6. 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液中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
常见的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这些细胞类型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也会在报告中列出。
7. 血红蛋白分布宽度(RDW):衡量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程度,通常在11.5%至14.5%之间。
8. 总胆固醇(TC):反映血液中胆固醇的总量。
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和胆固醇的指标而异。
9. 甲状腺素(TSH):测量甲状腺功能的指标,用于评估甲状腺是否过活跃或过不活跃。
这些只是验血报告单中的一小部分项目,具体的报告单内容和解读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如果对报告单内容有疑问,最好咨询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更详细地解释和解读报告单。
如何看验血单来分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如何看验血单来分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首先,看白细胞(WBC)的数量,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
白细胞的数值越高,说明细菌的毒力越强或者细菌的数量越多。
但有时候白细胞特别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细菌感染,白细胞内还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如果孩子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他体内的淋巴细胞就特别高,所以白细胞总数也特别高,可能达到20000,甚至30000,实际上这里面大部分是淋巴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
其次,看化验单中的CRP。
CRP就是C反应蛋白,很多大医院都开展微量血CRP的检查。
这是一个初筛的检查,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也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但CRP更敏感一些,它比白细胞出现的时间更早。
同时CRP还是疾病全身反应的指标,如果数值高出正常值数倍,往往提示病人身体的多个脏器受到损伤。
另外,CRP 还和一些严重疾病有关系,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风湿热等。
第三,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重。
中性粒细胞主要是针对细菌的,当孩子的身体受到细菌感染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就会增加,来杀死细菌。
如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低,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应地就要升高,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我家孩子第二次验血就是中粒细胞偏高。
第四,要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有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越低,说明病毒感染的程度越严重。
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是细菌感染。
有些孩子,他们体内的白细胞总数不太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很高,这预示着孩子的发热会越来越厉害。
之前我家孩子也病毒发烧过,都不记得当时的报告情况了。
第五,看血小板(PLT),血小板的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感染的次数越多。
这次孩子的血小板是正常的,姑父说很多反复感染的孩子,血小板数值都是400万、500万。
第六,看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值和嗜碱性粒细胞(BASO)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血常规病毒感染跟细菌感染中怎么体现,治疗方法
血常规病毒感染跟细菌感染中怎么体现,治疗方法血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指标,可用于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包括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等情况。
本文将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血常规指标变化1. 病毒感染血常规指标一般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偏低,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升高。
此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一般不会显著变化。
2. 细菌感染血常规指标一般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偏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偏低。
此外,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也可能有所增加。
二、治疗方法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一般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因为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辅助治疗措施,如多饮水、适当休息、药物缓解症状等。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HIV病毒等,可以根据症状给予特定的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2. 细菌感染对于细菌感染,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首先需要明确细菌类型和感染部位,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需要针对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如退烧、止咳、镇痛等。
三、注意事项1. 病毒感染在面对病毒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干燥和寒冷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2)适当饮食,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避免接触病毒感染的人群,保持个人卫生。
2. 细菌感染在面对细菌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注意选择敏感的药物,并避免滥用抗生素。
(2)合理使用退烧药物,以减轻发热症状。
(3)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综上所述,血常规指标可用于反映病毒和细菌感染等情况的变化。
在面对不同类型的感染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感染仍是最为重要的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炎主要看血常规什么指标,治疗方法血管炎是一种以血管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和系统,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
(父母必须懂的简单常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差别 如何看宝宝的验血化验单
一、细菌和病毒地特点细菌特点:1:细菌是由真正地细胞构成地.2:它有自我繁殖地能力.3:体积在~微米不等,在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病毒特点1:不是由细胞构成地,而是由或地一个分子构成地,这个分子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膜内,因此病毒实质上是一种基因信息.2:它们不吸收营养、不呼吸、不能靠自身力量繁殖,但它们能在进入生物细胞后增殖(生物细胞包括细菌细胞和人类地细胞).所以有一些科学家对把病毒归类为有机生物持怀疑态度.因为有机“生物”就意味着有能力吸收营养,能自身繁殖.3:病毒要比细菌小千百倍,它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被观察到.按照通俗地解释就是:病毒就是还没有达到细胞地结构,比细胞小得多.另外病毒因为还没有达到细胞地结构,所以不能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繁殖,只有进入到别地动物地细胞,寄生其中才能法制.病毒很多由简单地蛋白质构成.正因为病毒小,是寄存在细胞中,所以很难被杀死,现代人类还没有很好地治疗病毒地方法.所以病毒也是人类地克星.一般采取干扰素,干扰病毒地复制,或者破坏病毒地蛋白质壳.而对于细菌,人类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地方法,就是抗生素.最典型地是早期地青霉素.现在叫阿莫西林.常见地病毒有,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人得了这些病难于医治地原因了.例如非典中地象皇冠地冠形状病毒,就是很吓人地.而细菌就很多了,人体内凡是和空气接触地地方都存在细菌.一般是腔肠地地方.细菌存在有益人体地,也存在有害地,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防止杀死对人体有意地,也是怕有害地产生抗体.尤其对于肠道,要维持细菌群体地平衡.二、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地差别从网上找到不少区别地常用方法,主要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发烧等症状地,列个表比较容易看:三、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地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地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地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规地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血常规地化验单地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地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地主要作用是给全身地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地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地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地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地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地.但在发生贫血地情况下,它们之间地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地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地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地数值.2、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液中地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地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地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地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地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地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地数量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地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地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地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地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地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地数量增多是细菌性地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地感染.3、血小板计数()我们都知道,血小板地主要功能地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地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地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地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地问题.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四、检查反应蛋白(—简称)是人体受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在人体血液中很快产生地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小时后血清中浓度开始增高,—小时达到最高峰,反复地炎症刺激可致水平持续上升.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地影响.地出现比其它急性期地反应物质早,所以对疾病地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当微生物培养较慢时,地检测可快速帮助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时可明显增高,升高程度与感染地严重程度呈正比;而病毒性感染或支原体肺炎时,地血清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一般>可考虑细菌感染.最高水平地可发生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高达,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还可以用来监测疾病地活动情况和严重程度,对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地导向作用,特别是对抗生素地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当治疗有效、病情好转或缓解时,降低或消失;治疗无效时继续上升.作为一种炎症筛选指标,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地病人(婴儿、昏迷、痴呆病人等),有很好地提示作用.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结核和菌苗接种等.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地鉴别指标(注意文中所指>可考虑细菌感染针对成人地,婴儿指标是,即对婴儿来说,〉就说明有炎症)有关于白细胞和感染地问题希望有助于各位和西医打交道地时候心里有底一些,我尽量用简单地话说得深入一点!首先是感染问题,大家都知道细菌,病毒会侵犯人体,会引起感染,但是临床实际上感染地范围要更广,我们指微生物引起地感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氏体、真菌等等,大家可能认为常见地是细菌,病毒等,其实其他地也和平时大家遇到地感染很有关系,比如支原体、衣原体引起中耳炎、肺炎儿科也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呵呵,会不会吓着大家,现在地非典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有尿路感染,螺旋体地梅毒,真菌引起地鹅口疮(真菌和霉菌概念略有不同)等等,所以现在我们讲地抗生素--大家认为地抗细菌药物--在医学上学名应该叫抗微生物制剂,即包含以上所有微生物地药物(细菌药,病毒药,真菌药等等)再来就是白细胞地问题,这个问题会更专业一点,希望不会把大家看晕!血常规是临床常用地检验手段,因为比较方便、便宜、快速、简单,它能够反映很多问题,这里主要谈白细胞和感染地问题!白细胞总数地正常值,大家化验过地血单子上写着白细胞多少,后面常有正常值,我们讲各年龄段正常值是不同地,新生儿可能会到×地次方(以后地次方简略),小婴儿可以到以上,一般一周岁以内正常值上限可以在-左右(各标准值略有不同),白细胞上升,一般讲指有细菌感染(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有很多例外情况地,下面会讲到.白细胞地分类.白细胞是有很多其他细胞组成地,各位只需要知道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也只要关心他们在白细胞总数中占地比例即可.儿童地中性和淋巴(以后以和代替)各年龄段正常值也有不同地,我们称之为两个交叉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在~天和~岁出现交叉,也就是出生-天内,血常规地和比例接近成人,大概是:(中性占白细胞总数地%,淋巴占%),-岁后又和成人一样,而中间地时间和比例是相反地(%左右,%左右).所以大家化验血常规,即使正常也会看到上升下降地箭头,因为血常规机器上地标准值一般都是成人地标准或大儿童地标准(不排除个别先进地机器).(注::是只考虑类细胞,:也可.都是大约数值)中性细胞比例上升一般讲是细菌感染引起(注意是比例),如果白细胞数大致正常,而中性数明显偏高,加上临床感染症状,可以考虑为细菌感染.比如:岁宝宝,白细胞,%.%,可考虑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上升一般可以理解为病毒感染.(注意我们地大前提是讲感染.)其他微生物可能相对更复杂,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这里就不讲了.白细胞上升是否一定是细菌感染,正常是否就没有细菌感染呢?这里就复杂了!呵呵.血常规地检验受干扰很大,比如大量呕吐,腹泻后,即使没有细菌感染,也会白细胞大量上升,这是因为水分丢失后,血液浓缩地问题,可以参考中性比例来看是否有细菌感染(所以要看比例)-例如细菌感染引起地胃肠炎,则需要仔细分析血常规.还有就是验血常规时,如果血流出不畅,用手挤压而流出血去检验,相对各数值会升高(和血液浓缩有类似).所以白细胞受干扰大.(还有仪器地问题等等).检验地时机问题,有地家长说,我一开始验地血常规正常,怎么治疗了几天反而更高了.这里有几种情况.一.部分细菌感染,血常规早期未必能表现白细胞地上升,白细胞上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第二天开始已经在上升了,一直到第,天复查,还是数值很高,但已经比最高峰(比如第天时)已经下降了,没有动态看白细胞地变化,就不准确.当然应该结合症状来分析治疗地效果,不单单是个白细胞地问题;二.激素地运用,部分医院喜欢感染早期短期运用激素,可以有效降体温,控制感染(相对而言).但激素运用后,白细胞会一般明显上升.三.治疗没有效果,早期可能是个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而白细胞不高,但是治疗用药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使病毒感染可以合并细菌感染出现白细胞上升,或者本身地细菌感染更厉害,所以白细胞上升.所以需要专业地分析,结合临床地症状,才能更准确一些..白细胞只能反映你验血地那时刻体内地感染问题.最理想状态下,应该是(看西医),起病,化验血常规,第二天再复查,第三天,再复查,这样每天复查,甚至可以一天几次复查,和量体温一样,每天动态观察各指标地变化,这才准确.呵呵.估计没人会肯这么干.所以又有其他检查可以结合血常规.比如反应蛋白(),有超敏和普通地.超敏更准确一些.比白细胞反应感染地情况更准确,受影响小,所以目前临床一般都是血常规和一起验(血常规还能反应其他问题).一般是小于,大于可以考虑细菌感染.超敏正常值是左右.但是也是相对准确(不展开讲了).其他比如更准确地:前降钙素,细胞因子等等.细胞因子可能是我看到地最准群地了,细菌,病毒,真菌感染非常准确,价格当然不菲,门诊不可能开展.至于培养,比如血培养,分泌物培养(痰,尿,便),脑脊液培养等等,都是来培养细菌地,一般需要-天,血培养长一些,但是目前地情况下,血培养不是很准确(展开讲又是很多),门诊比较少做.(同时血常规检验还存在个仪器误差问题)。
(父母必须懂的简单常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差别如何看宝宝的验血化验单
、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细菌特点:1:细菌是由真正的细胞构成的。
2:它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3:体积在0.2〜100微米不等,在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
病毒特点1:不是由细胞构成的,而是由DNA或RNA的一个分子构成的,这个分子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膜内,因此病毒实质上是一种基因信息。
2:它们不吸收营养、不呼吸、不能靠自身力量繁殖,但它们能在进入生物细胞后增殖 (生物细胞包括细菌细胞和人类的细胞)。
所以有一些科学家对把病毒归类为有机生物持怀疑态度。
因为有机“生物”就意味着有能力吸收营养,能自身繁殖。
3:病毒要比细菌小千百倍,它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被观察到。
按照通俗的解释就是:病毒就是还没有达到细胞的结构,比细胞小得多。
另外病毒因为还没有达到细胞的结构,所以不能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繁殖,只有进入到别的动物的细胞,寄生其中才能法制。
病毒很多由简单的蛋白质构成。
正因为病毒小,是寄存在细胞中,所以很难被杀死,现代人类还没有很好的治疗病毒的方法。
所以病毒也是人类的克星。
一般采取干扰素,干扰病毒的复制,或者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壳。
而对于细菌,人类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生素。
最典型的是早期的青霉素现在叫阿莫西林。
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人得了这些病难于医治的原因了。
例如非典中的象皇冠的冠形状病毒,就是很吓人的。
而细菌就很多了,人体内凡是和空气接触的地方都存在细菌。
一般是腔肠的地方。
细菌存在有益人体的,也存在有害的,所以不能一概否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防止杀死对人体有意的,也是怕有害的产生抗体。
尤其对于肠道,要维持细菌群体的平衡。
二、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差别从网上找到不少区别的常用方法,主要是针对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发烧等症状的,列个表比较容易看:三、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的化验单上往往会有一长串的化验项目,但有一些是比较专业的项目,对于它们,我们不必去深究。
看血常规的化验单,我们需要重点看三个方面:1、红细胞计数(RBC) 和血红蛋白测定(HGB)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你知道怎么看吗
(二)红细胞参数的解读:如下图所示。此区域是红细胞参数的检验。红细胞的检验结果在临床上的意义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并不会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如果红细胞数值大于标准数值,很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就具有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还有可能是脱水造成的,一般需要配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如果红细胞参数低于了正常的参考标准,则可以诊断患者出现了贫血、失血等情况,这种情况以女性最为常见。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血常规检验报告单怎么看”的简单讲解,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读懂血常规检验报告,但是如遇特殊问题,还是需要以医生为主哦!
一、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定义和形式?
上面已经说了血常规的一些知识,其实简单点理解,就是常规的、基础的血液检查。能够对患者身体是否有感染、贫血以及存在血液性疾病等进行诊断。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化验方法。血常规的呈现方式如下图所示,主要检测的指标是血细胞的数量、百分比和体积。
二、血常规检验报告单的内容
通过对上图的观看我们可以知道,一份血常规检查报告单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英文检验项目名称。第二部分是中文检验项目名称。有的医院也会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对调,但是是不影响观看和解读结果。第三部分是检验结果。第四部分是单位名称。第五部分是对检验项目的数值参考范围。如果患者的检查结果在正常的数值参考范围内,那么就说明此份报告是正常的,无任何隐患疾病存在。但是如果检验的结果高于或者是低于参考范围,那么此份血常规报告就是不正常的,很有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存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解读整份血常规报告单的时候,如果检验的结果轻微的高出参考数值一点,并不能说明患者是患病的,因为即使是任何毛病没有的正常人去化验血常规,也有可能出现轻度结果偏规的检验报告单来看,一份血常规报告主要包括三大类的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数目以下,红细胞数目以上属于白细胞的检验。而红细胞数目以下,血小板数目以上属于红细胞的检验。血小板数目以下是对血小板的检验。下面我们再来详细解读一下不同区域的检验结果,如图二所示: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血常规检查,作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旨在通过系统检测与分析血液中的关键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以筛查并评估与血液相关的多种疾病状态。
这一过程能够有效识别贫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白血病等潜在健康问题,对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展进程及程度具有显著价值。
血常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跟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将白细胞分为三大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同时可把中间细胞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一、红细胞系统(反应供氧状态)红细胞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RBC),呈中央凹圆饼状,平均直径为7.0-7.6μm,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
1.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Hb)生理性升高:①常见于大量出汗;②长时间不喝水;③高原居民;④胎儿和新生儿;⑤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后等。
血红蛋白(Hb)病理性升高:①连续呕吐;②反复腹泻;③大面积烧伤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尿崩症等;④也可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也见于某些肿瘤,肾脏疾病(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Hb)生理性降低:降低主要是反应贫血的情况,根据数值判断贫血的程度。
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老年人或 6 个月-2 岁婴幼儿会有正常的生理性降低,婴幼儿主要因为生长发育迅速而引起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
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
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Hb)病理性降低: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 B12 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也可致溶血性贫血。
如何检验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
如何检验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与感染鉴别诊断有关的问题在临床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如何检验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的,希望对相关朋友有所帮助。
一、经典的鉴别方法—血常规到医院就诊时,一般的验血项目是有道理的,感染类型鉴别主要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种。
常认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为急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以及“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淋巴细胞提升提示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病毒感染”等,具体如下:1.白细胞提升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提升(1)感染因素:①中性粒细胞提升和白细胞总数提升可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急性细菌性感染;②白细胞减少,可能提示存在沙门菌感染、结核和布鲁菌病;③白细胞总数如果大幅度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如脓毒症某些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④另外,也可提示患者存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感染情况,但较少发生。
(2)非感染因素(白细胞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也提示患者存在病理和生理方面的因素):①生理:月经期、妊娠、新生儿、分娩及心理影响等。
②病理:血管炎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白细胞下降白细胞可因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和一些如疟原虫等原虫感染而下降。
3.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同时合并嗜酸粒细胞减少一般表示存在沙门菌感染。
4.白细胞提升合并淋巴细胞比例提升一般提示患者存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急性病毒感染,如果白细胞提升合并淋巴细胞比例提升长期持续增加,一般提示应与白血病等血液系疾病相鉴别。
6.白细胞提升合并嗜酸粒细胞比例提升一般表示可能存在结核、寄生虫、药物等因素。
7.淋巴细胞提升(1)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如水痘、百日咳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
(2)非感染因素:移植排斥反应等。
另外,使用这些指标来判断感染型并不是特异的。
但由于血常规由来已久,初筛也有其意义,我们发现因为血常规检查是最简便的,血常规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判断感染类型的第一步。
怎样看化验单
2.肾性氮质血症:由于急性与慢性肾功 能衰竭、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 等引起。肾结核、肾积水的血浆尿素增 高与肾组织破坏程度相关。
3.肾后性氮质血症:经输尿管、膀胱、 尿道的尿流受阻引起的血尿素升高。使 管内尿素倒扩散入血液。
Cr(肌酐)
参 考 值:
男:44-80 umol/L 女:70-115 umol/L 临床意义:肌酐浓度受饮食、运动、激素、 蛋白质分解代谢等因素的影响较少。通常 血浆肌酐浓度与疾病严重性平行。肾前性 及肾性早期的损害一般不会使血肌酐浓度 升高。
未消化的蔬菜等。
性状:
异常性状: 水样便:见于急性肠炎、食物中毒,以及倾
倒综合征等。婴幼儿腹泻常见蛋花汤样便。 黏液便: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黏液脓血便:见于急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
炎等。 凝乳块样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
显微镜检查:
正常情况: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 虫卵,但可见少量植物细胞、肌肉纤维等。
淋巴细胞
正常情况:20-40% 增高: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 百日咳;白血病 降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10% 增高: 某些感染:伤寒、结核、疟疾、黑
热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某些血液 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 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临床意义:LDL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重要 因素之一。
LDL-C是最多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险性。 也是血脂异常防治的首要靶标。
LDL-C升高可见于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 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梗阻性黄疽、慢性肾功 能衰竭、Cushing综合征等。
抽血报告单怎么看
抽血报告单怎么看抽血是医学检查的常见方式之一,可以通过检查血液成分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抽血后,医生会向患者提供一份血液检测报告单,这份报告单显示了血液检测结果,让患者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
但是,这份报告单十分复杂,有许多术语和数据,许多患者不知道该怎么看。
本文将介绍如何看抽血检测报告单。
报告单中的血液成分一份完整的血液检测报告单应包括血液成分、检测结果、单位和参考范围。
血液成分通常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沉、CRP等。
其中,白细胞是指体内的免疫细胞,用于对抗感染和疾病。
红细胞是负责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货车,而血小板则是促进止血的细胞。
血红蛋白则表示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血沉和CRP则常用于测量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检测结果和单位报告单中列出的检测结果和单位主要是用来表示检测结果的数字,例如白细胞计数为5.6 x 10^9/L,其中“L”表示升,而“x 10^9”则表示10的9次方。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知道血液成分的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数值。
参考范围参考范围通常是报告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用于说明每项检测的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参考范围是由正常人群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
一般来说,大约95%的正常人的结果在该范围内。
如果你的结果在参考范围之内,那么这意味着你的血液成分或其他指标的值正常。
相反,如果你的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那么你的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你的身体以找到问题所在。
事实上,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正常范围是根据平均值得出的。
同时,存在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正常范围。
因此,在看待自己的检测结果时,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医生的意见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何阅读报告单在阅读报告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请仔细查看报告单的每一页,确保所有检测结果都被列出来。
2. 对于列举的所有血液成分和检测结果,请认真阅读每个部分,以确保你的所有结果都在参考范围内。
如何看验血单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首先,宝宝健康第一,但是发觉一些必要的知识还是要学习一下的。
以下是转来的,记录一下。
如何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应该是大家最感兴趣的,经过几次折腾验血查询自己找资料,总算根本可以确定,列出以下几点,对大家也许有援助:1〕细菌:热退后精神依旧不好病毒:发烧但精神依旧好。
2〕细菌:体温忽上忽下病毒: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旧会反弹很高。
3〕细菌:扁桃体上有脓点病毒: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两者喉咙都可能会红,细菌是说明不平暗色,病毒为说X滑色鲜4〕病毒感染常伴皮疹以上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宝宝有个体差异,并且表症的东西有时候个人推断也有误重要的是下面的验血指标5〕验血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多不高,淋巴细胞比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其它还有几种情况:A、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不高B、白细胞正常/稍低,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阴性菌〕C、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阳性菌〕但幼儿急疹开始也可能会显示细菌性的血象,要注意,具体看13楼但这里尤其要注意一点是:在病症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同时普及一下:白细胞分有颗粒和无颗粒两类,三种颗粒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含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因此化验单上血常规可以看到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比和嗜碱性粒细胞比等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婴儿CRP 〉8,提示有炎症,如果验血结果是如B的,结合有发烧腹泻咳嗽呕吐等现象,在急性早期我觉得实在有必要验CRP,以排解败血症,支气管炎,肺炎等严峻病症,败血症也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白细胞可能不高,但CRP会到达最大值,很恐惧的,肯定要慎重。
病毒细菌区别 化验单
病毒细菌区别化验单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需要通过化验血常规才可以区别出来。
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白细胞明显升高。
病毒感染的时候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有升高或者降低的情况。
通过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的变化也可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时会出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明显升高,如果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都降低考虑是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要选择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时要用抗病毒治疗,如果出现发烧、咳嗽还需要对症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宝宝健康第一,但是发现一些必要的知识还是要学习一下的。
以下是转来的,记录一下。
如何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应该是大家最感兴趣的,经过几次折腾验血查询自己找资料,终于基本可以确定,列出以下几点,对大家也许有帮助:1)细菌: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发烧但精神依旧好。
2)细菌:体温忽上忽下病毒: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然会反弹很高。
3)细菌:扁桃体上有脓点病毒: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两者喉咙都可能会红,细菌是表明不平暗色,病毒为表明光滑色鲜4)病毒感染常伴皮疹以上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宝宝有个体差异,并且表症的东西有时候个人判断也有误重要的是下面的验血指标5)验血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比多不高,淋巴细胞比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另外还有几种情况:A、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不高B、白细胞正常/稍低,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阴性菌)C、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升高(多为阳性菌)但幼儿急疹开始也可能会显示细菌性的血象,要注意,具体看13楼但这里尤其要注意一点是:在症状体征不典型,血象又“四不象”时,应结合CRP、NALP等检查综合分析。
同时普及一下:白细胞分有颗粒和无颗粒两类,三种颗粒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因此化验单上血常规可以看到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比和嗜碱性粒细胞比等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
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婴儿CRP 〉8,提示有炎症,如果验血结果是如B的,结合有发烧腹泻咳嗽呕吐等现象,在急性早期我觉得确实有必要验CRP,以排除败血症,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病症,败血症也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白细胞可能不高,但CRP会达到最大值,很恐怖的,一定要谨慎。
6)再顺便介绍下CRP,MM们多了解下也是有益的(网上摘录)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是人体受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在人体血液中很快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
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 6-12小时后血清中CRP浓度开始增高,24—48小时达到最高峰,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致CRP水平持续上升。
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CRP的出现比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早,所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当微生物培养较慢时,CRP的检测可快速帮助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细菌性感染时CRP可明显增高,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比;而病毒性感染或支原体肺炎时,CRP的血清含量一般都在正常范围。
一般CRP>20mg/L可考虑细菌感染。
最高水平的CRP可发生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高达 500mg/L,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CRP还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活动情况和严重程度,对观察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提示性作用。
当治疗有效、病情好转或缓解时,CRP降低或消失;治疗无效时继续上升。
作为一种炎症筛选指标,CRP检测特别对不能表达症状的病人(婴儿、昏迷、痴呆病人等),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CRP阳性,亦可见于肺炎、肾炎、恶性肿瘤及急性感染、外伤和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胆石症、肝炎、痢疾、风湿热、 PM、PSS、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结核和菌苗接种等。
但病毒感染时通常为阴性或弱阳性,故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指标(注意文中所指CRP>20mg/L可考虑细菌感染针对成人的,婴儿指标是8)宝宝年龄:9M+发病时间:6.13凌晨一点发烧,有腹泻第一次验血时间:烧后14-15hr(还未吃过任何药)验血结果:白细胞总数:7.6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比:27%CRP《 8诊断结果(结合其他病状描述):发烧,腹泻,无呕吐,无感冒症状,精神好大便化验阴性诊断为病毒性的说明一下,当时没注意到CRP值,中性粒细胞比高,腹泻又不停,很担心误诊,会不会是细菌性的,所以后来又去化验了一次第二次验血时间:6.18下午(烧退后2天不到)期间吃过美林,验血前吃过斯密达验血结果:白细胞总数:5.4中性粒细胞:16%淋巴细胞比:72.7%诊断结果(结合其他病状描述):大便有0-2白细胞,正常但血液指标显示无细菌感染,放心了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们是得的幼儿急疹,在初期1天,白细胞计数可增加,其中中性粒细胞占优势,这并不代表细菌感染,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 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疾病,特点是持续高热 3~5天,热退疹出。
【病因和流行病学】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200nm。
其核衣壳为162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
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员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 76%,5岁时90%,17岁时达98%。
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临床表现】潜伏期7至14天,平均10天。
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即有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而骤降,热退后疹出。
发热期间食欲精神尚好,咽峡部充血,偶有前卤膨隆,可出现高热惊厥。
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疹,皮损呈红色斑诊或斑丘疹,主要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3~5mm 空隙,偶尔在皮疹周围可见晕圈。
几小时内皮疹开始消退,一般在2~3天内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在流行时,少数病例亦可无皮疹出现。
起病第1天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第2天以后白细胞数明显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90%。
【治疗】无特殊治疗,高热时除际低周围环境温度外,应给予足够水分,酌情给于解热镇静剂。
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预防】无预防方法。
预后良好。
C反应蛋白在儿科临床的应用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 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
1941年, 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
1944年,Jones将其作为临床风湿热诊断标准的次要指标之一。
后来,人们在非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急性期血清中都测到了CRP,于是人们认为,CRP是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病毒或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组织损伤。
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肝脏合成的一些血浆蛋白显著增加,这些蛋白质通称为急性时相蛋白,其中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中变化最显著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许多灵敏、准确而简便的检测手段的相继问世,对CRP 的研究进展较快,目前,它的测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生物学特性:血清CRP(下述CRP若无特殊注明均指血清CRP)由肝脏合成。
白细胞介素1b、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是其合成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1,2]。
CRP的分子量为105 500,由含有五个相同的未糖基化的多肽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含有187个氨基酸,这些亚单位间通过非共价键连结成环状的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
CRP不耐热,66度30分钟即可被破坏。
若CRP和磷酸胆碱及半乳糖残基结合,则可以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并充当调理素的作用。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CRP具有调节炎症过程和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一般<0.8 g/L,90%的正常人<0.3 g/L,99%的正常人CRP<1.0 g/L[3]。
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CRP的合成则在4~6小时内迅速增加,36~50小时达高峰,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其半衰期较短(4~6小时)[1]。
经积极合理治疗后,3~7天迅速降至正常。
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CRP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妊娠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它优于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4]。
(二)与其它急性相反应物的比较:临床最常用于急性相检测的指标是血沉(ESR),它可以间接测量纤维蛋白的水平,但其变化范围在病人与健康人之间交叉较大,因而对其结果的制定受到影响,并且它对急性炎症的反应较慢,一般2~3天才开始升高,尽管经积极有效地治疗,ESR几周后仍不降至正常,同时 ESR还受到年龄、性别、贫血等因素的影响。
由此看,ESR 无论是在出现还是消退时间上,都较CRP差,并且尚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其它的急性相反应物如α1-酸性糖蛋白、α1-糜蛋白酶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都因正常值与异常值间重叠范围较大、对炎症的反应升高缓慢及半衰期较长、正常值或异常值的标准问题未得到解决等,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此外,对感染的反应,细胞因子(cytokins)可能在CRP反应之前即升高[2,5],但由于对其研究有限,对它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明确[6]。
(三)检测方法:CRP的测定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种。
包括用纯化了的肺炎球菌C-组分与病人血清反应的沉淀法、肺炎球菌荚膜肿胀试验、特异性抗血清与CRP反应的毛细管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乳胶扩散沉淀试验等,但它们的灵敏度低。
随着放射免疫(RIA)、荧光免疫 (FIA)、酶标免疫(ELISA) 和比浊法等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血清CRP值。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比浊法。
(四)CRP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CRP是急性相的反应物质,在儿科应用比较广泛。
虽然CRP浓度的改变仅反映了疾病的非特异性变化,但对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的观察上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感染性疾病:长期以来,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抗生素疗效的观察上仍是一个问题。
CRP是感染的急性期反应物。
组织炎症时,由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IL)等刺激肝细胞合成CRP参与机体反应,尤其是细菌感染其阳性率可高达96%,它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反应低下、常规检查正常的患者,CRP亦可呈阳性,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
同时它还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
一般来说。
急性细菌感染,CRP的值在 15~35 g/L 之间[7],它的值可能与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CRP值较低,<2~4 g/L。
有时可升高,甚至>10 g/L[8]。
虽然CRP 不能准确地用于区分感染的病原,但结合临床表现、其它化验检查及对治疗的反应,对临床的诊断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