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审视及反思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的会通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的会通及其当代价值

55研究与探讨DISCOVERY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该理论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

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

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有效途径。

文章将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儒家思想的会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角度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之处,从中获得启迪,并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儒家思想;实践;认识;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

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制度正式确立,资本主义经济也随之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期,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欧洲的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马克思主义便是产生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它是为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末期的东方社会,脱胎于封建社会的桎梏之中,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衰退,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乐文化遭到破坏,社会正处于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的时期。

封建制度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地主有着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

经济的转变带来思想领域的改变。

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当时社会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形态,同时也影响着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儒家思想的会通之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儒家思想则有朴素直观性,其中包含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具有集合体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融会的现代诠释的读书心得 500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融会的现代诠释的读书心得 500字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融会的现代诠释的读书心得 500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虽然源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但由于二者都关注人类自身、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相通之处。

第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全面发展”的学说。

《共产党宣言》进一步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取决于社会实践。

在道德实践中,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对人的生命的至高重视。

在此基础上,儒家文化高度关注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设想的和谐社会,其主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这种矛盾解决的直接成果就体现在“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儒家着眼于崇高的社会理想,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大同”是儒家在“小康”理想的基础上勾画的更高层次的社会蓝图。

它力主公有、消灭私有,使得人们的劳动“不必为己”之需,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的关系作者:刘文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9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学虽然不产生于同一时期和国家,但是在现代中国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的关系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

本文试着分析了两者的相通之处,主要以方克立先生的马魂、中体、西用理论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最后论述了方先生马魂、中体、西用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来说明其理论更加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学;方克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的主导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缺遗失了很多。

现代社会儒学该怎样完成现代化的转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除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之外,还要与中国悠久深厚的优秀传统哲学有直接的联系。

接下来我将论述一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儒学的想通之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学的相通之处1.马哲的实践观和儒学的知行观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研究者都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践哲学。

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唯一的检验真理的手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说了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在中国儒学中并没有实践这个具体的词语,但是存在着知行合一的思想。

这里的知,在孔夫子那里当名词有时会指智慧,而行就是具体的躬行实践,知行合一则是由宋代的王阳明提出的。

有句诗“力行而后知之真”,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

2.以人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的相通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物质的、精神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力量。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中国传统儒学中,自尧舜禹起就非常很重视民本思想。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孟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儒学的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观点人本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3.对未来社会的预想具有相通性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探究,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有着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变革的。

其评价标准是是否符合无产阶级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社会也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一定要具备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关注程度非常相近。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便是人们应当享受平等、自由、公正的待遇和权利。

同样地,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儒家积极推崇礼、义、廉、耻等价值观念,强调社会中的人应当尊重他人,遵守礼仪,注重公正。

最后,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必然性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不管是在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历史都被看作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和学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思考和经验。

在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基本的认识和评价标准;第二,对于人类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具有关注程度;第三,拥有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分析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和理解中发掘这些相互共通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借鉴其中的精华,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里产生和发展,但在很多方面却有着相近的观点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人性问题、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基础,它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始终在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

但这种发展过程不是依靠超自然力量发生的,而是依靠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

同样的,在儒家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比如“天道运行,人事为轨”、“君为臣纲,父为子规”,强调了人类社会存在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顺利的发展和成长。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相通的重要原因。

二、人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类历史在特定时期下发展出来的产物,在不同的阶级社会制度下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而儒家传统文化也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性问题的观点,比如“性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而恶劣的行为是后天环境、社会风气等因素导致的;“中庸之道”,则强调了“有为而无不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过度,既要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要顾及其他社会成员的权益。

这些观点都注重了人的本性和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人性问题上的共通之处是,都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复杂的,但人与人之间是具有相互影响的,因此行为应该以社会整体的利益为重,不能只追求个人的利益。

三、社会主义思想从社会主义思想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也有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绝对正义的社会制度,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创造真正的人类幸福。

而儒家传统文化也提出了类似的“大同社会”构想,强调了所有人一律平等,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社会矛盾将得到缓和,人们将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

这些都是独立而又有关联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认为,只有通过实现公平、平等、正义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真正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摘要】: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共同强调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两者都注重人类解放和幸福,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他们也都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公平和公正。

这种共通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种思想体系之间的共同之处,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启示,有助于指导当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传统文化、共通性、社会发展、人类解放、道德伦理、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公平、结论、当代社会发展、重要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共通性。

虽然两者产生的时代和背景不同,但它们在对待社会发展和进步、人类解放和幸福、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教育和人才培养、社会公平和公正等方面有相似的理念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历史的必然,倡导无产阶级解放,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而儒家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追求人类的幸福与和谐,倡导仁爱、义理、礼让、忠信等传统道德观念。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理念上有一定的契合与共通之处,尤其是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二者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与时代的价值。

这种共通性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发掘。

2. 正文2.1 共同强调社会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注重社会发展和进步,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的表现,必然朝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

儒家传统文化也强调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认为社会应该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强调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传统文化,都强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朝着更加繁荣、和谐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共同的幸福和福祉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摘要】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上有共通性,都强调社会公平与正义,注重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平衡。

二者都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强调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两者都提出了具体思考,倡导相应的改革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融合与进步。

最终,通过对二者共通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当代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传统文化、共通性、价值观念、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组织、政治制度、个体与社会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启示1. 引言1.1 探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它们在价值观念、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个体与社会关系以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探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种思想体系,进而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理念与儒家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有着一定的契合点。

尽管两者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差异,但其内在价值观念却不无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着一定的共通性。

二者都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都倡导着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最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在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对社会制度的批判与改革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及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儒家传统文化也强调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二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在一些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上存在共通性,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各自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这两种思想体系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历史观、人性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一、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是在不同阶级斗争中不断前进的。

而儒家传统文化也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可以学习的智慧之源,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下和未来都有着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重视对于历史的总结和反思,认为历史的发展蕴含着规律性和必然性,需要人们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把握。

二、人性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

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自然和改造社会。

儒家也强调人性的内在完善性,认为每个人都有着善良的本性,可以通过修养和教化来显示出来。

虽然在人性观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性,都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和参与者。

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公正和团结。

儒家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伦理规范。

尽管这两种价值观的侧重点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公正、积极的社会和人类关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都追求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社会有序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影响到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儒家传统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倡导忠孝忠信等传统美德,强调尊卑有序、仁义礼智信五伦的规范。

虽然在社会有序观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但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在追求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历史观、人性观、价值观和社会有序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通的特点,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研究从文化与人性层面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文化。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两种文化体系通常被视为相互矛盾的,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正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交融与合并,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来看,对于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和人性两个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之间的会通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价值观上都强调社会公正与人类大同。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阶级平等和社会进步,提倡人的自由和平等,儒学则提倡道德的完美,重视个体与宇宙的和谐之美。

2.思想方法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思想方法上都注重从社会全局角度理解问题,强调历史和现实对问题的影响,并强调实践对于真理的检验。

3.人文关怀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人文关怀上都强调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生活。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社会平等和公正,儒学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和谐共生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在和谐共生上都倡导和平与谅解,鼓励人们相互尊重,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和谐共生。

5.历史责任的相似性。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人类应该承担历史责任,为人类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实现做出贡献。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会通与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个体和集体的关系是互动的,不能仅仅强调个体利益,也不能仅仅强调集体利益。

2.人道主义的尊重。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强调人的尊严和人道主义,强烈反对剥削和压迫。

3.实事求是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提倡实事求是,认为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上消除不合理的东西。

4.创造力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都认为人类有无限的创造力,应该追求人类价值的最大化。

5.社会形态适应能力的强调。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理论思考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理论思考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理论思考摘要: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有着一定的契合,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值得深入思考、探究。

关键词: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及其发展脉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存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学的影响最大,它深深沉淀于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中,至今仍影响着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波及整个东亚儒家文化圈,所以研究传统文化不能抛开儒学。

儒学产生于先秦,先秦儒学的最高成就是确立了仁、义、礼为核心的价值观。

儒家哲学的范围概括说起来,可以用《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

孔子也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智也。

”按儒家说法,必须三德具备,人格才算完成。

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与西方近代精神相近。

儒家思想当中的中庸精神不能不提,《中庸》记载,“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的中庸是依时,依事,依问题而采取中庸的态度,所以中庸不是老好人,不是没有立场的。

儒家也谈论人性问题,谈论知行分合的问题,谈论“民德归厚”的问题。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还包含了现在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宇宙学,生态学与伦理学等,总之范围广博,内容庞杂。

下面简单说说儒学发展的主要脉络。

儒学产生于先秦,在汉代时上升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占据“独尊”的地位,魏晋至隋唐,儒学地位稍有下降,以后道教等异军突起,但宋至清,儒学仍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

中国思想,儒家之外,也不是没有别的学派,但孔子至近代,还是儒家的势力最大,这与发展的儒学擅于吸收有极大关系。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儒学由兴盛而衰落,失去了支配地位,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了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此种情况下,有的对儒学产生了不用的态度,说儒学是“明日黄花”,极端时是在五四时期有专打孔家店,要把线装书抛在茅坑里三千年等做法,种种此类被批的体无完肤。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的思想共融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的思想共融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的思想共融如何定位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关系,成为当前社会思想领域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儒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链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儒学的有机结合,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持续生命力、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保证。

中国现代儒学也应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古为今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标签:马克思主义;儒家思想;共融近年来,随着国学、儒学在全社会的持续升温,如何定位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文化的关系,成为当前社会思想领域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改革发展事业的灵魂,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勾连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传统民俗、共同思维和民族认同,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框架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传统儒家思想在凝聚民族力量与振奋本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影响着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是否可以在推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和谐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同时,中国儒家思想的命运在关键的节点上要想防止像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一样走入保守主义、封闭主义的怪圈,也必须有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人民大众的需要,实现“旧瓶装新酒”“古为今用”。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探讨两者之间的共融、共鸣,进而探讨理论、哲学、实践方面的共建、互补。

一、理论品质在重视实践上实现思想共融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实践,强调人类社会以实践为基础,实践观点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旧的哲学的关键标志。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地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渗透着实践的观点,在证明世界是物质统一性的过程中,实践是人与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认识论论上,认识是由实践所决定的,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验证认识是否正确、真理是否科学都必须依据实践这个“唯一标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人存之所以存在,其方式就是实践;人类和社会要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乃至解放,也必须藉由实践提供根本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强调了社会和谐与公平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提倡消除阶级差异,实现社会公平和共享财富的目标。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主张家庭和睦、国家安宁。

两者都追求社会的和谐与公平,只是在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上有所差异。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对于人的自由和自主性有着高度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的思想和行动,不受任何压迫和束缚。

而儒家则提倡“君子自强不息”,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自主发展。

虽然两者对于个体自由的理解角度不同,但都对人的自由和自主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社会的革命和变革。

儒家也积极推崇“教化之道”来改变社会,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两者都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都在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重视人的劳动和勤奋。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活动,劳动者应该成为社会的主人。

儒家也注重劳动的价值,认为“天下之至美在人民”、“民生主本”等,强调人民的劳动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都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伦理。

马克思主义提倡人们应该关心他人的困境,通过共产主义的方式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

儒家也提倡关爱他人、尊敬长辈,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

两者在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方面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共通性,都强调社会和谐与公平、个体自由和自主性、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的劳动和勤奋,以及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伦理。

尽管二者在理论和文化传统上有所差异,但也无疑都追求着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我们应当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也汲取其他文化的精华,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希望两种思想的共通之处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注入更多的能量。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融合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融合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融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哲学思想之间的碰撞也日益增多。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相似性,一些学者认为二者可以融合,以产生新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探讨这种融合,并且举出五个例子说明其实现的可能性。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哲学的基本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人类历史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在儒家哲学中,强调人的自我完善与修养,追求“仁爱”、“诚信”、“道德”等东西。

可以看出,这两种哲学思想在关注的重点上存在差异。

但是,它们都是有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思想的探究,所以它们之间是有理性融合可能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哲学融合的可能性:一、关于“共产主义本质”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产主义本质”的理念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即实现全面的共产主义。

而在儒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则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互动的必要性。

这两个理念都强调了社会需求与个人道德要求之间的合一,将二者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关于“阶级斗争”和“仁爱”思想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阶级斗争”被视为推进历史前进的一个理论基础,而儒家哲学中的“仁爱”思想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二者的融合,人们可以在统一基础上坚持不断改进自身条件和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前进。

三、关于“权利与义务”以及“知饥饱思虑则生财”的统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权利与义务”是指权利与义务同时存在的原则,既强调了个人的权利,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义务关系。

而儒家哲学则更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学识积累。

通过将两者的思想融合到一起,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也更好地通过知识和学识积累取得更重要的成功,实现经济上的繁荣和更好的道德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儒学和道学的哲学质疑和启示性意见

马克思主义对儒学和道学的哲学质疑和启示性意见

马克思主义对儒学和道学的哲学质疑和启示性意见在中国的哲学史上,儒学和道学都是重要的学派,也对中国文化传承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但是,自从19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进入中国后,对儒学和道学的哲学质疑和启示性意见也开始兴起。

一、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哲学质疑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而儒家思想则不仅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也强调家族和个人的私有和利益。

由此,马克思主义对儒家思想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质疑。

首先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爱”和“博爱”。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爱”是建立在社会等级和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由个人对于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考虑而决定的。

而真正的人道主义应该是建立在无阶级社会基础之上的普遍的人类情感和道德标准。

其次是儒家思想的“天命”和“君权神权”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在维护统治者的合法性和权威,加强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而无论是国家权力还是宗教神权,都应受到批判和反思,并在无阶级社会中消失。

此外,马克思主义也对儒家思想中强调“中庸之道”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观点提出质疑。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扼杀了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马克思主义对道学的哲学质疑与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更加强调自然和宇宙的本原,反对人为干预和控制。

然而,马克思主义仍对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质疑。

首先是道家思想中强调的“无为而治”和“无为而无不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将民众置于被动和被支配的地位,为统治者的专断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而真正的社会管理应该是建立在民主和人民自主基础之上的。

其次是道家思想中关于“无自我”和“无欲”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使人过于安于墨守成规和消极抗拒社会变革。

此外,马克思主义也对道家思想中的“道”和“名”进行了质疑。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难以清晰地界定概念,也容易引发思想误导。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通性初探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通性初探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通性初探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通性初探蔡俊彬 2010030505004(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摘要: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存在诸多共通性,主要体现在⼤同世界思想、阶级或等级观念、集体主义思想等层⾯。

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共通性为马克思主义进⼊儒家⽂化圈铺平了道路。

通过对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通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扬传统⽂化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共通性⼀、问题的提出我国历史上长期为儒家思想所统治,甚⾄将儒家⽂明播撒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儒家⽂明区,长期以来排斥其他思想的进⼊,如基督教思想、穆斯林思想等,从⽽形成⼀个独⽴的⽂化体系。

但是在俄国⼗⽉⾰命后,中国却逐渐接受了原本产⽣于西⽅的共产主义思想,且原本处于儒家⽂化区的朝鲜、越南等也接受了共产主义,甚⾄⽇本也曾⼀度共产主义思潮兴盛,我国早期的⼀些⾰命著作都是从⽇⽂转译过来的。

这⼀历史现象不禁使笔者思考这样⼀个问题,即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共通性?从⽽导致这两种原本是异质的思想更容易相互融合?笔者试对此展开⼀些分析。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各⾃的内核(⼀)儒家思想的内核儒家思想是指从孔⼦学说发展起来的⼀个思想体系,其基本的核⼼是强调“礼治”,儒家思想坚持“亲亲”、“尊尊”,提倡德治和⼈治,反对法家的严刑峻法,相反要求以道德感化的⽅式去教育⼈。

在社会模式上,儒家思想提倡各归其位,尊卑有序,不得僭越,从⽽维护社会的稳定。

但是儒家思想也不是纯粹的实⽤主义思想,还带有很多理想化的⾊彩。

如儒家⼤同思想就颇说明问题。

儒家⼤同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它主要流传于封建⼠⼤夫和近代知识分⼦群中。

儒家⼤同思想形成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道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使⽼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恶其不出于⾝也,不必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现状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现状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现状摘要】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正确态度应是既看到同中有异,又看到异中有同。

两者都主张天人合一,以人为本,都是辩证思维,并落实为历史思维;这种相同,是两家思想学说进一步沟通的基础。

而两家思想学说的不同,既反映了各自产生和发展所依赖的不同历史条件,针对着具体的不同历史问题,又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道路的多样化,这就为两家思想学说的进一步沟通甚至融会提供了可能性。

当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交流、对话与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现代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两者关系;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而儒家思想作为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相态,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也至为深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出现两者的融合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实现两者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关系的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文化复兴成为时代中心任务,考察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马克思的思想学说传入中国近百年,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长期占据国人精神家园主导地位的是儒学。

中国现代史上,国人精神世界从儒学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思想史的大事,值得专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的儒学与辩证唯物论的会通,体现在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和实事求是观上。毛泽东的矛盾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讲变化的宇宙观,第二是讲作为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规律的矛盾。毛泽东把传统哲学的新陈代谢观念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相结合,来讨论事物的发展变化。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和发展是宇宙不可抵抗的规律,从而建立了变化的宇宙观。毛泽东把事物内部的矛盾(即对立统一)作为事物变化的原因和根据。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相反相成、和而不同就是对立统一。他用相反相成来分析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提出了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区分,重视次要矛盾和矛盾次要方面在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矛盾的对立面在特定条件下的统一和转化的重要意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1-333页)
然而,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不管是儒学的现代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其目标都是为了创建一种新的中国哲学,此两者不可能是截然分离的。如果我们能撇开长期存在于头脑中的政治意识形态或党派性的纷争不谈,那么就会发现:在具有哲学活力的30至40年代,儒学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融合为一的。在这场创新活动中,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曾在同一群哲学头脑中际遇,并在双方的会通中激出了活力。这是一个特殊的哲学群体,它包括张申府、张岱年、毛泽东,还有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等人。这些头脑长期被儒学浸染,并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相当程度的同情了解。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会通中,围绕着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以张申府、张岱年、毛泽东等人为一派,他们将辩证唯物论做某种儒学的解读,通过儒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以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为代表的另一派,他们将儒学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做某种唯物史观的解读,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儒学现代化。下面就沿这一线索述之。
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就是语言的中国化和接着中国哲学史讲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开山之作的《大众哲学》,是艾思奇有意识运用本民族熟悉的、日常的语言讲哲学的典范。当时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语言中国化,而且要接着中国哲学史讲。胡绳在《辩证唯物论入门》中说,辩证唯物论的中国化,要述及中国哲学史的遗产。(《胡绳全书》第4卷,第162页)193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很显然,毛泽东把继承孔子以来的中国哲学史遗产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环节;而他所说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形式就是中国化,它不仅包括语言形式,而且还包括由接续中国哲学史而来并被中国人喜爱的所谓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正是在毛泽东的号召下,陈伯达在延安开设中国古代哲学讲座,这是要接中国哲学史讲唯物辩证法的尝试。艾思奇在《研究提纲》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有它的基础,即中国古来伟大思想中的辩证唯物论要素的存在。(《艾思奇全书》第2卷,第547页)由此可见,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实是从语言中国化和接着中国哲学史入手的,这其实是形式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方面,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和理论。#p#分页标题#e#
三、儒学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中,唯物史观可以说是对中国人影响最大、也最容易接受的。从理论上看,唯物史观是辩证唯物论哲学方法在历史、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运用。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等人曾经接受唯物史观,并对儒学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作新的解释。
20世纪30年代中期,冯友兰欧游回来接受了唯物史观,并把它与秦汉春秋学的五德三世说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新五德三世论历史哲学。冯友兰认为,从秦汉时期邹衍的五德说、董仲舒的三统说及何休的三世说,可以寻出适合现代的历史观。他指出,历史是演变的,没有永存不变的社会政治制度,《周易》所谓穷则变、变则通之言,很可以拿来说明这个意思。历史演变乃非依精神的势力,而是依经济的势力。按照唯物史观的说法,一种社会的经济制度要一有变化,其他方面的制度也一定跟着变。人的意向和行为,不是随意而为的,必须受到环境的限制。人类历史上所表现的制度,都是一套一套的,即有某种经济制度,就要有某种社会、政治制度;有某种所谓物质文明,就有某种所谓精神文明。一种社会、政治的制度,就是为了适应一种经济的制度;当它与经济制度成一套的时候,它就是好的。人类的社会虽可有各种一套一套的制度,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成立是由于有一些基本条件是不变的。这些基本条件就是基本道德,它是每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遵守的(譬如信),没有它任何一个社会不能存在。所以,这些基本道德,无所谓新旧,无所谓古今,是不随时变的。关于历史的运动,五德说或三统说认为历史是循环的,而三世说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如果把五德说的循环与三世说的进步结合起来,我们就得到辩证的历史观,即历史的演进既是循环的,又是进步的。因为在历史的演进中,我们不能恢复过去,又不能取消过去,我们只能继续过去。也就是说,历史的演变遵循着辩证的规律。(冯友兰,1984年,第345-351页)以上就是新五德三世论的历史哲学,其基本上是唯物史观儒学化的表达。当然,冯友兰肯定基本道德的普遍不变性,不大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神。他以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的社会之理来肯定基本道德,与他在新理学中所强调的共相思维是一致的。在《新事论》中,冯友兰还用程朱理学的体用范畴来讨论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等经济基础是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是用。体改了,用会跟着改。(同上,1993年,第72页)然后,冯友兰用这种儒学化的唯物史观来讨论中国的社会政治发展问题,并指出:中国的发展道路,要经过生产社会化而支配家庭化者(即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实现生产社会化而支配亦社会化者(即所谓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同上,第279页)这是为中国的现代化来寻找道路了。#p#分页标题#e#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审视及反思
王锟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 题 号】B1
【复印期号】2010年07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10年1期第36~41页
【英文标题】Examination of and Reflection upon the Merging of Confucianism and Marxist Philosophy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张申府、张岱年、毛泽东等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努力,是接着中国古代哲学哲史,并用儒学的语言来格义、诠释辩证唯物论的。
张申府是较早提出将儒学与辩证唯物论结合的哲学家,他要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张申府,1996年,第240页)他把《易传》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结合起来,并用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表达,形成了自己的辩证法。张申府认为,辩证法的本质就是相反相成、矛盾的和谐,它是科学的、客观的规律。受孔子哲学的启发,张申府重视相成、和谐,但又认为相反者之统一是有待的,暂的,转移中的,相对的,而互相拒的相反者之交斗相争,则是绝对的,如动与演化然。(同上,1986年,第117页)他强调对立、斗争的绝对性,看上去更接近马克思的辩证法。当然,张申府的辩证法是零散的、很不系统的,还有待后来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其功劳则在于指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方向。
一、现代化与中国化
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20世纪中国的主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趋向现代化的同时,哲学的现代化也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当时,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成为哲学建构的主要动力和目标。另一方面,哲学的现代化还关乎着哲学的中国化或民族化问题,即一种现代化的哲学是否能接续中国思想的特性并被中华民族所认同。因此,中国化也成为当时哲学建构的主要动力和目标。
相对于儒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时被认为是现代的,它无所谓现代化,但却存在着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也包含着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在形式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际上牵扯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哲学的民族性。那么,哲学的民族性如何表现且有何意义呢?冯友兰说:民族哲学之所以为民族底,不在乎其内容,而在乎其表面。我们以为民族哲学之所以为民族底,某民族的哲学之所以不仅是某民族的,而且是某民族底,其显然底理由是因为某民族的哲学,是接着某民族的哲学史讲底,是用某民族的言语说底。(冯友兰,1995年,第269-270页)照冯友兰的说法,接着本民族的哲学史并用本民族的语言讲,就表现着哲学的民族性;而且这种哲学的民族性对于这个民族精神上的团结和情感的满足有很大贡献。因此,哲学的民族性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冯友兰把接着本民族的哲学史讲,用本民族的语言讲,作为衡量哲学民族性的标准,这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衡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被中国人接受而成为中国的民族哲学,就必须使它的语言中国化,必须接续中国哲学史讲,这是一种形式方面的中国化。
在张申府的影响下,张岱年以儒学来融会辩证唯物论。经过长期沉潜研究,他完成了《天人五论》,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论体系。张岱年的哲学是将《易传》、张载、王船山、颜元、戴震的辩证法和气论,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加以综合创新而成。在方法论上,张岱年首先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辩证法总结为六条规律,认为对立统一规律为辩证法的核心并贯穿于六条规律之中。然后他又把六条规律汇归为儒学的反复、两一两原则,认为反复是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向对立面的变化,而两一即矛盾,它指事物内部矛盾的两方面(阴和阳)的作用相推,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和根据。(《张岱年选集》,第80-88页)以此,张岱年便既精巧地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儒学化,又不失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另外,他发挥张载的仇必和而解观念,强调了矛盾的和解与统一的真义。(同上,第216页)
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接着儒学的知与行关系的讨论,把儒学的知行论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批判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实践论。其实践论所主张的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和理学家的知行合一有很大的相通性。(同上,第282-28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