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全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高三全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新高考Ⅰ卷) 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动前试卷类型:A 2022年全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检测考试(新高考Ⅰ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色故事要塑造鲜活的英雄群像杨洪涛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近期一些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党史题材影视作品集中上映,以矩阵式、接力赛的方式,生动记叙我们党在百年征途上筚路蓝缕、艰难求索的壮阔历史,以星星之火的红色故事,塑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英雄群像。

塑造鲜活的英雄人物,首先要摒弃机械僵硬、老气横秋的创作语态和脸谱化、理想化的人物塑造方式。

在观众的审美经验和媒介接触日臻熟稔的当下,标语口号式的宣教无法打动观众。

新时代的影视创作,要在立足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从具有现代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的艺术视角切入,重新认识、重新发现英雄,用足够令人信服的戏剧桥段和情节铺陈,为普通人成长为英雄、锻造成先锋的过程提供充足的戏剧逻辑和现实依据。

英雄的诞生,有赖于其生命轨迹中蓄积的能量迸发,有赖于其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的坚守笃定,也有赖于其在危难时刻、非常时期的果断选择。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高考调研考试(语文)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高考调研考试(语文)

2021年高三第一次高考调研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簇.新/蹙.额发轫./坚韧.寒伧./沧.海桑田B. 桎梏./纨绔.拾掇./补裰.菲.薄/文采斐.然C. 自诩./阿谀.讴.歌/怄.气翩跹./鲜.为人知D. 裨.益/媲.美联袂./诀.别孱.弱/蟾.宫折桂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宣传文化系统发起的“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震憾人心,催人泪下,有效地凝聚了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B.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前往北川祭奠的人络绎不绝,面对废墟,他们沉痛地回想起去年那一场噩梦,默默地为长眠于地下的遇难者祈祷。

C. 大地春回,万物复苏,在城里蜇伏了一冬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D.受信贷紧缩影响,美国居民逐步压缩消费,其中备受亲睐的耐用品消费成为压缩的重点,这使得美国汽车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说技多不压人,但一个人本领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所谓一瓶不摇半瓶摇.......,生活中有所作为的往往不是全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B. 在NBA西部半决赛中被休斯敦火箭队逼成大比分3︰3之后,洛杉矶湖人队个个摩拳擦掌,准备货.真价实...地与对手进行最后决战。

C.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改变公司的命运;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同心协力,才能走出困境。

D. 探索者在茕茕孑立....,艰难地攀登一座座文化高峰的时候,他是寂寞的;在率先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又是幸福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针对研究生论文抄袭现象,某大学经过慎重讨论,凡经查实确为抄袭的硕士论文,一律予以撤消,并收回已颁发的学位证书。

B. 废旧家电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情况,年限太久无法循环利用的产品将直接报废,对于一部分仍有使用价值的零件将有可能被重新利用。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长沙市2022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

材料一: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

近30 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由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摆和社会生活因素。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在游戒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肴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

一些知识付费工程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字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

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

四川省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3)

四川省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3)

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

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

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

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要“泽加于民”。

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

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

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

四川省南充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12月)语文(含答案)

四川省南充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12月)语文(含答案)

南充市高2021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进入老年期,尽管他们已经退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战场,但相当多的老年人自愿参与社会发展,他们希望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他们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普通百姓,社区可以成为也必然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落脚点。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社会参与的主要场所,社区的建设与治理需要老年人的积极参与。

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应对积极老龄化的任务。

在结束职业生涯后,老年人归属感的满足便转向家庭、社区等场所。

老年人因其群体的特殊性,社区生活不仅能满足其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需求,更有助于其精神、社交和个人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老年人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不断和社区以及居民进行互动,从而和社区产生更多的情感交集,在社区中获得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在社区中获得的满足感又会成为其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动力。

老年人可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价值,在服务社区的同时,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尊重。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是“积极老龄化”的基础环节。

老年人对人生价值实现的追求不随生理机能的老化而衰退,在为社会所认可与接受中继续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积极老龄化的要义。

中国有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文化根基与传统,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和贡献。

中国乡土社会中存在着长老政治。

我国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模式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诊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诊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诊试卷(附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4页,第II卷(非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洗涮(shuàn)讣(fù)告血(xiě)淋淋佶(jié)屈聱牙B. 溃(huì)脓伺(sì)候刽(guì)子手所向披靡(mí)C. 鱼膘 (biào) 烙(lào)印闷(mèn)葫芦弦(xián)外之音D. 字贴(tiě) 浸(jìn)润胳 (gā)肢窝不着(zhuó)边际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松弛寒喧额手称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 喝彩枢纽眉清目秀黄钟毁弃,瓦釜雷鸣C. 精粹青睐要言不烦百尺杆头,更进一步D. 妨碍装帧出奇不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错误时,可依法向法院提起申诉..。

B. 快餐式的生活把.人们的生存能力降低,快餐式的阅读致使人们精神匮乏,因此,回归传统纸质阅读,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远离精神沙化。

C. 诺基亚、索尼和三洋这一个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品牌在xx年纷纷走下坡路,国际品牌的世风日下....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2021-2022年高三上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年高三上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年高三上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6题,18分,每题3分)1. 下列各项中每组词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变徵.(zǐ)房檩.(lǐn)症.(zhèn)结一蹴.(cù)而就B.楔.子(qì)拮据.(jù)棕榈.(lǘ)冯.虚御风(píng)C.蕈.菌(xùn)框.(kuàng)架呵.欠(hē)繁文缛.(r ù)节D.彤.云(tóng)鲑.珍(guì)脖颈.(jǐng)重湖叠巘.(y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咨嗟坐阵病恹恹不落言荃B.弓驽驯熟汗涔涔前合后揠C.訾詈棨戟笑咪咪哀声叹气D.笑靥国粹乱糟糟销声匿迹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B.临近岁末,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

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

D.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5.下面各项组合成文段以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正史与野史,并非泾渭分明,正史的编纂往往吸收野史,野史也可以作为正史的必要补充。

②前者是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创作;③野史也未必轻率,五代笔记小说《北梦琐言》,作者孙光宪“每聆一事,未敢孤信,三复参校,然始濡毫”。

④后者即通常所说的野史,出自亲见亲闻,因而同样颇具史料价值,相对于官修“正史”而言,即所谓“野史”。

⑤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内容不见于正史者共有300余条。

2021-2022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题答案

2021-2022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题答案

2021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解析:A项“就会退出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错,原文是“尽管他们已经退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战场”。

B项“通过参与社区治理活动”错,原文是“社区生活不仅能满足其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需求,更有助于其精神、社交和个人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

”“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与“社区生活”概念不一致。

C项“体现着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治理”错。

从原文“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可以看出,“乡绅制度”只是“伦理自治制度”,不能“体现着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2.A.解析:“采取“总—分—总”的形式”错,文本采取的是“总—分”结构形式。

3.C.解析:“让老年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已经不适合现代中国的农村社会了”错。

从原文“他们不仅在后单位制社区、农村社区中,也在城市社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现代社会老年人同样参与了农村社会的基层治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B.解析:“不能把劳动理解为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错。

原文是“要注意体力劳动的一面,但不能仅仅把劳动理解为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可见劳动包含了原始的、简单的体力劳动。

5.D.解析:“读者一定能够从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说法绝对。

6.答案示例:①徐、檀的话能帮助人们准确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避免一些理念和原则上的误区;②李、方遇到的困难可能就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能让人们吸取教训,少走弯路;③李、方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可资借鉴;④李、方取得的收获能鼓舞人们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信心。

(任答三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A.解析:正面描写了明老师奉献教育、受人爱戴的光辉形象有误,应为侧面烘托。

8.答案示例:①从情节结构上,使情节发展更完整。

202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语文(一)(新高考全国卷)(含答案)

202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语文(一)(新高考全国卷)(含答案)

2021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语 文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乡土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教育普及率、工业农业现代化,还是平均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准等均有显著提升。

但是,乡土社会也存在一些沿袭已久的问题,如城乡差距日益增大,某些乡风民俗中守旧落后,等等。

这些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20世纪以来,它们一直或隐或现地存在。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将其思考融入艺术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传统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含了几代作家对重要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其中,作家的价值立场尤为重要。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乡上文学作家有基本一致的价值立场。

从鲁迅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群,到废名、沈从文等一批作家,都相信民主与科学,积极谋求大众福祉。

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厚重的现实关怀和强烈的现代性诉求。

小说是乡土文学的主要文类,但直到鲁迅的小说出现后,中国小说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乡上文学具有很强的魅力,是与其创作目的紧密相连的。

鲁迅在概括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目的时说,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在为其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所作(自序)中,鲁迅称他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是“改变(国人的)精神"。

四川省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四川省2021届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高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我国考古学具备更好发展的条件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或用文字记载,或以神话和传说等方式口头传承。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数千年来,历代史家为记述和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了不懈努力,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入研究历史,其中也包括推动我国考古学发展。

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研究历史。

考古学研究人类过去的生活,探讨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点与规律,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考古学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研究,只有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才能不断深入。

可以说,考古学与文献史学是推动历史学发展的两个车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考古学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学科:考古学是一个交叉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中与自然科学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和解释的多样性,决定了考古学更加需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更加需要严谨科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学风与学术精神;考古学的研究区域和内容既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又往往具有国际性,适于开展国际交流;考古学的研究年代虽然非常久远,但与当今时代又密切相关,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古城保护利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的两大支柱——算法和大数据,已经多维度地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特别是作为二者集成的智能推荐算法,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主流的推荐算法有三种: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和基于时序流行度的推荐。

基于内容的算法,其主要逻辑是受众偏好与新闻内容特征的匹配。

通过用户特征数据和网络行为的分析,形成推荐列表。

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增加用户黏性,但对于个人信息的标签化分析,也容易引发个人数据安全性的争议。

近期斯坦福大学研发的算法可以通过搜集网站信息并进行深度挖掘,判定个人情况,准确率高达91%,这一研究立即招致公众批评,也让公众对算法的信息挖掘能力产生伦理质疑。

协同过滤算法的基本逻辑是人以群分,通过计算用户的特征数据将其编入一个用户群体,按照群体共享度较高的偏好推荐内容。

这种做法将计算单位有效地下降为群体,减少了数据处理量。

谷歌新闻最早采取的就是这类推荐算法。

但是这种算法的伦理困境在于容易产生信息茧房(信息茧房,是指人们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着去关注相关信息,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在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且将人群分类可能产生潜在的算法歧视,不仅触犯个人隐私,而且易于强化社会偏见。

过度依赖算法推荐的新闻价值排序,会产生传播权、信息自由、信息触达、信息隐私权和数字身份及其保护的问题。

(摘编自赵瑜《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材料二:探究人和技术的关系必须在直面技术的同时观照人类,让技术和人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相互驯化,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也让人不断更新“技术”思维,不过分依赖技术,保持主观能性和创造力。

2021-2022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凫.水辐.射敷.衍塞责随声附.和B.乘.机惩.创瞠.目结舌惩.前毖后C.复辟.包庇.奴颜婢.膝刚愎.自用D.陶冶.拜谒.因噎.废食笑靥.如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鼓角争鸣烽火边城刀光箭影血雨腥风B.自由翱翔危如累卵舌战群儒变焕莫测C.烟炎张天临阵脱逃虚张声势曲高和寡D.殒身不恤不容置喙层峦叠障咬文嚼字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两会期间,秦皇岛公安处立足管辖区域内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措施,确保重载运输安全。

②在“三公消费”人人喊打的当下,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提出了公款吃喝的新办法。

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要简政也要放权,要依法放权给市场和社会,凡是市场能有效的就交给市场。

A.严密抑止调剂B.周密抑制调节C.严密抑制调节D.周密抑止调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炙手可热....的名校遭到冷遇,“天之骄子”受到社会指责,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到底怎么了?”B.这次运动会,小李得了冠军,骄傲的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C.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D.福建莆田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将公款吃喝“阵地”悄然转向更具隐蔽性的私人会所,这种采取潜藏“阵地”的方式吃喝,就能吃得心安理得....吗?岂不是自欺欺人、遗害无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应该多措并举下大力气发展好。

B.中国电影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必须解决两个环节的问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新的传播策略焦雨虹“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它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是运用文化力量推动发展的一种策略。

关注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中国人此时此地的心声,展示社会、民族、地区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状态是文化当代性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出发点。

在过去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当代文化的忽视,重点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张扬之中,舞狮子、打太极依然是不少对外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导致国外一些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个长袍马褂的封建社会。

“文化中国”形象中长期欠缺鲜活的、丰富的、多元的当代科技、文化、经济元素。

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当代”和“传统”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同时,必须立足当代、立足本土,展现既积极、平和、快乐又存在矛盾的真实中国,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意义和理念的载体。

文化符号不仅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密不可分。

正如迪斯尼、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等符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次的中外民调以及对外传播的现实基本可以证实,目前被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依然是以传统文化为主,故宫、孔子、功夫、兵马俑、瓷器、京剧、美食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符号依然是主流,在海外甚至有“孔夫子+中餐馆=中国文化”这一有失偏颇的戏谑之说。

因此,寻找和建构更加多元、更加现代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

在文化符号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提升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尤其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符号建构急需加强。

只有多元、现代的文化符号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

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2年1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处理好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在漫长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人水和谐,在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建起了许多大型生态水利工程。

“水利”一词,较早见于《吕氏春秋》,主要指防止水害灾难和利用水力资源的事业。

重视水利,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历史特征密切相关。

历史上,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要地位,而我国农业又以灌溉农业为主,对于灌溉、防灾等水利工程的社会需求较大,因而建成许多水利工程。

比如先秦时期的引漳十二渠、芍陂、都江堰,以及完成于元代的京杭大运河等,在很长的时间里支撑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试题

HYHY自治区2021届高三语文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解析〕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考前须知:1.答卷前,所有考生必须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上在套本套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3.在在考试完毕之后以后,将本套试卷和答题卡一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

当代建筑美学的走势在一个否认中超越回归中重构的过程中清楚说明,它是与当代美学本身的转型相一致的。

当代生态建筑所展现出来的全新的并处于开展过程中的美学新形式正孕育其中。

生态建筑美学从其哲学本质上讲,已经在否认二元论的根底上超越了多元论,进而追求一种彻底的非二元论。

在HY著名生海后现代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看来,非二元论的最低要求是成认这样一个观点:人与其他实在物在本质上讲是自主的实钵,他们以某种与其他物互相依赖的关系存在。

彻底的非二元论那么认为:存在是统一的整体。

在生态建筑美学的形成过程中,对彻底的非二元化的追求及审美意义多元化的趋向并没有消解,相反,它正是生态意识和多元信念得以强化的表现。

它是将传统的多元取向朝生态的多元取向演化的必要途径,理解和解释彻底的非二元化美学观念的过程,本身就表达丁一种生态智慧。

在这个意义上,生态建筑美学已经由“思维地说〞转向对“诗意地说〞的不尽探求中,其美学观念的转型本质上就是“思〞的重建,在当代的生态建筑设计当中,整体性设计愈发重要,其特点在于全面协调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

其中,既有“生态圈〞中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也包含建筑本身形式定位的外部维护构造等;既考虑作为建筑使用者——人的使用与感受,也对人的外延——生态系统存在进展整体的关心。

只有综合研究了这些元素,才能在一种整体考虑的根底之上,充分表达生态建筑所蕴含的宏大的美学价值。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I)

2021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试卷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33分)一、(12分)(陈贤娥)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贷款迫不急待忧心忡忡(zhǒng) 雄赳赳,气昂昂B.掂量叱咤风云(zhà) 长年累月言必信,行必果C.媲美(bì) 以德报怨殚精竭虑钉是钉,铆是铆D.耗废因噎废食(yī) 偃旗息鼓胜不骄,败不馁2、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桥梁垮塌事故中已有23人遇难,6人失踪,()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②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

③他在香港出生长大,十几岁时又随父母移民去了国外,普通话()不纯正。

④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不竭的生机,此地真可谓(),钟灵毓秀。

A. 抢救即使不免水秀山明B. 营救虽然难免水秀山明C. 抢救即使难免水木清华D. 营救虽然不免水木清华3、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湖南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旅游业特点,鉴于以上因素,xx年全球旅游年会暨景点博览会将于6月6日至9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B.ARJ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格尔木机场和拟建中的旅游热点九寨黄龙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57条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C.千帆竞逐洞庭湖,古色古香岳阳楼,这幅湘绣作品近看居然湖水粼粼好似真在流动,仔细聆听还有湖鸥鸣叫和湖水拍岸之声,令人有如亲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壮场面。

D.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跨越五大洲,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奥林匹克“体育为人类和谐发展服务”的理想和中国人民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理想,用火炬接力来传递友谊、和平、和谐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І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是A.茶几/掎角之势仍然/壬戌之秋芝麻糊/怙恶不悛 B.尽早/噤若寒蝉油炸/叱咤风云夹竹桃/汗流浃背 C.笺注/缘悭一面闾阎/伛偻提携一溜烟/遛了一趟 D.痨病/呶呶不休甫定/衡阳之浦乘务员/称心如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蓬蒿蛛丝马迹用舍行藏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潺湲和盘托出额首称庆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C.消弭皇皇巨著攻城略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D.斡旋纠纠武夫鬼蜮伎俩白首如新,倾盖如故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插翅虎雷横误打死白秀英而锒铛入狱,他对前来探望的好友美髯公朱仝说:“若我有个山高水长,请你照顾我的母亲。

”B.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但真正做到恕己及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C.对庸众而言,无道德的社会可谓半天堂半地狱,因为他们两面三刀,伸缩自如,能遵法,亦乐于放纵。

把他们装入善的制度性瓶子,则欣欣然清水也;若任其自处,则近污秽而白臭也。

D.网络语言被党报应用一次,便遍地开花,只见到处都是“给力”,一股庸俗之风刮起来没个完,若是勤政廉洁之风也能这样上行下效就好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要求,要严格履行党章,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精神贯穿于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

代表的产生,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进行。

B.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山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山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

C.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xx 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必将留在不只一代人的深刻记忆里。

D.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再生农业与土壤固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随处可见的土壤也具有强大的二氧化碳固化潜力。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土壤学家瑞腾·拉尔说,地球上的所有土壤能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

一些种植者已经开始采用被称为再生农业的方法。

所谓再生农业就是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作物多样性等方式,不使用农药化肥,让土壤的肥力自然恢复。

这些手段也能大幅提高土壤吸收二氧化碳的含量。

拉尔注意到含碳有机物耗尽的土壤往往干燥,易受冲蚀,而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则黝黑、松软、湿润且肥沃。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拉尔在非洲潜心研究当地土壤,那些土壤因严重缺乏有机物质而像水泥一样坚硬。

他在那里也结识了研究全球变暖问题的先驱罗杰·拉夫尔。

正当拉尔对这里的贫瘠土地一筹莫展的时候,拉夫尔猜测土壤所含的碳转移到了大气中。

拉夫尔的猜测是对的。

数百万年来,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植物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糖和其他碳基分子。

这些含碳化合物一部分从根部被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所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了土壤中。

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土壤的天然再生过程随之遭受破坏。

据拉尔的计算,整个人类的农业史中,因为此类土地利用变化,从土壤流失到空气、湖、海洋中的碳有近百亿吨。

时至今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都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其他土地利用的变化。

为了量化测定土壤的固碳能力,美国土壤学家斯沃在加利福利亚州马林县一处牧场开展了首项此类研究,在“马林碳研究”中,斯沃借测定土地堆肥中储存碳的能力来研究土壤固碳。

之前已有研究证实粪便堆肥能增加土壤中碳的含量,不过在农场主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利用堆肥改良自家土壤的问题上,斯沃的研究尚无先例。

斯沃发现只靠粪便堆肥就能在两年内显著增加土壤的碳含量,原因可能和植物生长旺盛有关。

据该研究结果,斯沃预计加州的2800英亩牧场能够吸收4200吨二氧化碳。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每英亩土地需要多吸收1.5吨二氧化碳。

斯沃说:“我们的试验已经充分说明增加1.5吨的目标完全可行。

”澳大利亚的土壤生态学家克里斯汀。

琼斯正在验证另外一种大有作为的土壤增肥策略,即依靠多年生草本植物。

有活的植物存在时,植物下的土壤才能够持续固碳。

四年的观察期间,琼斯记录了草地固碳量的变化。

和堆肥固碳一样,种草固碳的有效性也已被证实,琼斯现在希望能够将其实际运用。

琼斯说:“我们这几年的工作会让整个世界感到惊喜。

”斯沃和琼斯的项目说明,农场主、牧场主也能在人类抵御温室效应的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这将取决于他们改良土壤的工具、技术以及为他们改良土壤提高固碳量提供多少经济补偿。

要改变传统的耕种方式,要让农场主不仅可以通过出售农产品获益,也能因为增加土壤的固碳量获得物质回报。

拉尔说:“农场主保护生态系统的行为应该得到补偿。

”减少温室气体,抵御气候恶化是人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再生农业能否在改变传统农业观念的同时,显示出明显的环境改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5.下列各项对“土壤固碳”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土壤上的植物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生共存,协力调节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通过堆肥、全年种植、减少耕作、增加植物多样性等方式,自然恢复土壤的肥力。

C.利用粪便堆肥来显著增加土壤的含碳量,或利用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来使土壤连续固碳。

D.含碳化合物被植物根部的共生真菌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摄取,最后变成腐殖质将碳储存在土壤里。

6.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A.以堆肥增加土壤碳含量的想法经过斯沃的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其原因在于堆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B.马林碳的研究证明,l英亩土地每年总共能吸收1.5吨二氧化碳,地球土壤共可吸收大气中13%的二氧化碳。

C.一般面言,含碳有机物丰富的土壤湿润、疏松且不易流失;欠缺碳的有机物的土壤则较干燥坚硬且易受冲蚀。

D.农业生产破坏了土壤固碳的功能,以致土壤流失了近百亿吨碳,它们变成的温室气体,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

7.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再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固化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它可以延缓全球变暖,抵御气候恶化。

B.琼斯种草固碳的有效性已经被证实,几年后当琼斯的增肥策略投入实际运用后,将会让世界惊奇。

C.世界的农场主以后除了通过出售农产品以获取利益外,还可以依据固碳量的多少领取环保津贴。

D.土壤增加肥力就可以固碳,因此越是贫瘠的土地,在改良土壤的过程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储存的空间也就越大。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

赵俨,字伯然,颍川州,与同郡杜袭、繁钦通财同计,合为一家。

太祖始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

”建安二年。

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诣太祖,太祖以俨为朗陵长。

县多豪猾,无所畏忌。

俨取其尤甚者,收缚案验,皆得死罪。

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恩威并著。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

惟阳安郡不动,都尉李通急录户调(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的赋税)。

俨见通曰:“方今天下大乱,诸郡并叛,独阳安怀附,复趣收其绵绢,小人乐乱,无乃不可乎?且远近多虞,不可不详也。

”通曰:“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

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

”俨日:“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小缓调,当为君释此患。

”乃书与荀或日:“今阳安郡当送绵绢,而道路艰阻,必致寇害。

百姓困穷,邻城并叛,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

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在险不贰。

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以为国家宜垂慰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

”或报日:“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

”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入为司空掾属主簿。

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

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

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

既到,羽围仁遂坚,馀救兵来到。

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

俨谓诸将日:“今贼围素固,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

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

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

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

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

”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

羽军既退,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

仁会诸将议,成日:“今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俨日:“今羽已孤迸,更宣存之以为权害。

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

王必以此为深虑。

”仁乃解严。

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选自《三国志·魏书·赵俨传》,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吾知归矣归:归去B.且远近多虞,不可不详也虞:欺骗 C.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倾荡:倾家荡产D.果疾敕仁,如俨所策敕:传令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乃书与苟或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B.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以乱易整,不武C.权则改虞于彼/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凌万顷之茫然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俨与杜袭、繁钦三个家族,避乱荆州,其姓氏各不同,仅靠同乡关系,便能互通财物,共同谋划,合为一家,实属难能可贵。

B.赵俨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他认为曹操是应天顺时,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于是投奔曹操。

在郎陵,赵俨恩威并用,成功地控制了本地豪强,使郎陵的混乱局面迅速好转。

C.为表示对曹操的忠诚,李通下令急征阳安郡的赋税来支援曹操。

赵俨急忙劝阻李通并写信给荀彧,最终征得赋税全部退还给阳安百姓。

D.孙权为帮助曹仁解围,出兵袭击关羽,使关羽南逃。

赵俨在众人主张生擒关羽的情况下指出应该放过关羽,让他和孙权相争,而曹魏可以坐收渔利,可见其胆识过人,多谋善断。

第Ⅱ卷(共120分)四、(26分)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在险不贰。

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

(5分)译:(2)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使俨并参三军,每事训喻,遂相亲睦。

(5分)译: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9分)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