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_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

合集下载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摘要】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在当前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概述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特点和应用,探讨了生态农业在山区的创新发展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立体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实践效果。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为云南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山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经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

【关键词】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述、应用、探讨、优势、实践案例、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引言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素有“南国明珠”之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山地面积占比较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在山区地势起伏、土壤质量不均等问题下存在着种种困难,无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意在深入探讨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为促进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通过对立体生态农业的概述和应用,探讨其创新发展模式,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立体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以期为未来山区农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从而提升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深入了解山区立体农业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在山区的应用情况,并探讨如何通过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模式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将总结出可行的经验和启示,为促进云南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山区农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推动生态农业的广泛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村振兴做出贡献。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是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威胁,为保持其原生态的状况,从现在开始国家政府人民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发展,要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字:生态环境、石漠化、生态旅游,贫困问题、经济发展、教育、交通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

在有着诸多种种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但是各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充分的应用,使其经济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暑假有机会到西南地区游玩了一下,主要是云南,一路走来对其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现状略有感触。

所以就其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及建议。

首先就其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因此,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法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重建。

西南山区虽然森林资源丰富,有很多的原始森林,但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山区资源的一步步开发,使得其原有的神态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挑战。

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就我一路所见,几条大河的发源地翻腾流淌着得河水似滚滚黄河,其含沙量于混浊度与黄河有并驾齐驱之势。

这种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森林植被是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森林植被破坏是加剧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沙尘暴频发等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经济发展滥砍滥伐的现象十分严重,西南山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大大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破坏使得森林功能大大减弱,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西南山区地理环境独特,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就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西南山区分布广泛,山脉交错,河流纵横,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这一地理特点给西南山区带来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首先,该区域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形成各式各样的山地景观,如峰峦叠嶂、峡谷深壑等。

其次,西南山区气候条件多样,涵盖了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等不同气候类型。

这种多样性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物种基础。

另外,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域众多,河流湖泊众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供给。

但是,受到长期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土地退化问题。

由于人类开垦耕地、滥伐山林等原因,导致土壤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引发植被覆盖减少、土地贫瘠等问题。

此外,水资源利用不当、环境污染等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森林法》等,规范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行为。

其次,开展植被恢复工程。

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了西南山区森林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污染治理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三、西南山区的经济建设西南山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经济资源。

这些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西南山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该区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炭、金属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当地经济增加收入和就业机会。

其次,西南山区土地资源丰富。

山区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旅游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该地区还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条件,如水电、太阳能等。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初探——以云南省为例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初探——以云南省为例

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初探——以云南省为例许明军;杨子生【期刊名称】《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年(卷),期】2014(31)5【摘要】我国西南边疆山区土地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数量有限且质量较差.云南是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区省份,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滞后,城乡土地开发利用缺乏统筹和协调,农村土地利用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急需通过开展科学的农村土地整治改变这一状况.为此,运用目标分析法,在阐明云南省农村土地整治作用和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典型模式探讨法,提炼出了适合农村因地制宜推广的5种具体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农用地利用整治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和分区土地整治模式,并就各模式的含义、要求、作用和适用地区做出明确的阐述,以期对云南省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有所裨益.【总页数】6页(P149-154)【作者】许明军;杨子生【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1;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274)【相关文献】1.中国西南边疆山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态势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李智国2.西南边疆山区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云南省为例* [J], 王峰;刘安乐;明庆忠3.西南边疆山区耕地资源利用与粮食生产耦合态势——以云南省为例 [J], 李智国;杨子生;王伟4.《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J], 王峰5.中国西南边疆山区耕地水土流失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J], 杨子生;贺一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山”理论背景下云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两山”理论背景下云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

“两山”理论背景下云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作者:赖靖雯李永前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19期[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要想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动“两山”理论,使“两山”理论引领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使生态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

本文以云南省作为实证分析案例,运用灰色关联法剖析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云南省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两山”理论;生态经济;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9-37-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

本文以“两山”理论引领云南省生态经济的发展为分析实例,从云南省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入手,分析云南省推进“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举措,走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两山”理论与发展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阶段,人们忽略了环境承载力,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由于第一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使得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矛盾凸显,此时人们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阶段,人们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

“两山”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日益激烈,人们认识到不能只顾发展经济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应该协调发展,这符合“两山”理论的核心发展思想,因此,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生态经济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1]。

西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李浩淼

西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_李浩淼
关键词:西南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一、引言
生态农业是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 础上,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原 理,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统 筹规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路进行农业生产,实现农 业的整体协调与合理组织。在我国,生态农业主要体现为自 然资源的无污染、高效率利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与 提高。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的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成果,过去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导致的种种环境 恶化与污染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业、园林园艺、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家乐、科技示范等 各项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让久居城市的市民亲身体验农事、 吃农家饭、干农活、睡农屋,体验农村的衣食住行,感受乡 村的日常生活,享受到返璞归真的天然乐趣。洪雅县通过实 施生态园区建设的试点,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观 光旅游特色产业,利用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开发出各具特色 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了许多游客耳熟能详的景点,如止戈 镇青杠坪村有机茶叶基地、中保镇史华村蚕桑、长毛兔种养 殖专业村、洪川镇曲沿村奶牛、藤椒专业村、止戈镇莲花村 乡村旅游等[3]。
重视,通过权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粮食虽然卖价较高,但是 文水质等要素,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市场上依然供不应求,显示出了巨大的需求空间:四是生 的基础上,在当地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思路的框架内,因地制
态农业旅游观光模式,融合最新科技成果展示、旅游观光、 宜地制定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规划方案,调整农业产业结
普遍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人性化的规模、完善齐备的功能、不 系的条款,并推广扩大认证的范围,宣传相关知识,带动企
损害自然的农业活动以及和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态村可 业和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质量认证体系的完善,生产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子林波;甘淑;费联君【摘要】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angchuan Count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to government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regional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promulgated《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HJ 192—2015,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data as well as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 integration of RS and GIS theory and technology,selection the five factors of biological abundance index, vegetation cover index, water network density index, land stress index and the pollution load index, evaluating and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angchuan County township in 2015.[Resul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EI) of seven towns of Jiangchuan County in 2015 is vary from 66.912 1 to 57.954 7.Luju town has the highest EI index and Dajie town is lowest EI index ,the difference value of them is 8.957 4.[Conclusion] The enti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目的]掌握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订合理的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测试卷(三)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科仿真卷(三)(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浙江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A.洪积物、冲积物B.残积物、坡积物C.洪积物、残积物D.冲积物、坡积物2.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A.黑土B.红壤C.寒漠土D.冲积土据中央气象台发布信息,2020年11月24日20时至11月25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据此完成3~4题。

3.上述地区在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空气湿度小②气温较高③人口密集④风力较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当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灾措施是()A.紧急撤离全部居民B.加强监测与预报C.大规模砍伐森林D.加固木质建筑物5.某一地区风向玫瑰图如下所示,则该地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合理的是()6.下列乡村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是()A.四合院B.窑洞C.乌篷船D.竹楼7.图中四条折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和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它们对应的折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云南省剑川县自古以来延用稻麦复种、水旱轮作的耕作方式,被誉为3 000年水旱轮作的“活化石”。

当地农民每年5~6月栽种水稻,10~11月水稻收获后,翻耕土地播种大麦或小麦。

据此回答第8题。

8.该县稻麦复种、水旱轮作耕作方式主要利用的自然优势是()A.水热B.光照C.地形D.土壤9.下列关于地球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B.研究地球的历史,最主要的途径是看地层中同位素的含量C.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代和纪两级时间单位D.目前地球正值演化的幼年时期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

《浅谈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摘要:西南山区的生态环境很脆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是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威胁,为保持其原生态的状况,从现在开始国家政府人民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发展,要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字:生态环境、石漠化、生态旅游,贫困问题、经济发展、教育、交通西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其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

在有着诸多种种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但是各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充分的应用,使其经济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暑假有机会到西南地区游玩了一下,主要是云南,一路走来对其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现状略有感触。

所以就其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及建议。

首先就其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谈。

西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与西北、内蒙、西藏等地截然不同,因此,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的重建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及频繁的山地灾害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法来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重建。

西南山区虽然森林资源丰富,有很多的原始森林,但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山区资源的一步步开发,使得其原有的神态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挑战。

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就我一路所见,几条大河的发源地翻腾流淌着得河水似滚滚黄河,其含沙量于混浊度与黄河有并驾齐驱之势。

这种现状不得不令人担忧森林植被是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森林植被破坏是加剧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沙尘暴频发等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经济发展滥砍滥伐的现象十分严重,西南山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大大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植被的破坏使得森林功能大大减弱,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与其有着密切的关联。

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以云南江川为例

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以云南江川为例

化既受 自然 因素 的制 约 , 受 到 各 种人 为 因素 的 也
影响 , 是土地 资 源在 各 产业 间 的配 置 与利 用 状况 及 各类 用地 比例关 系 的反映 。土地 利用通 过改变
1 江 川 土 地 利 用 现 现 状
20 0 4年 , 江川 县 土地总 面积 为 1 7 .3K 0 3 9 m , 其 中建 设 用 地 3 . 2 K 占土 地 总 面 积 的 4 8 9 m , . 8% ; 1 农用 地 4 5 1 m , 6 .0 。农用 地包 9 . 5K 占 13 %
维普资讯
第2 8卷第 3期
20 0 8年 5月
云南 师 范大学学 报
J un lo u n n Noma U ies y o r a fY n a r l nv ri t
Vo . 8 No 3 12 .
Ma 0 v 2 08
题, 其影 响 非 常深 远 , 复极 其 缓慢 , 恢 已严 重危 及
到大 部分 山 区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大 计 。 江 川 是 云 省 典 型的 山区 县市 之 一 , 着其 社 会 经 济 的发 随 展, 江川 的土地 利 用模 式 已对 生态 环 境 造 成一 定
2 江 川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及 其 对 生 态 环 境 的 影 响
设 用地 比重在 增 加 。 耕地 及 生 态 用地 所 在 比重 呈
发展 中 , 境污 染 问题 固然 在许多 城市 和湖 、 等 环 河
地不 同程度 地 出现 , 更 为 严 重 的是 广 大 山 区各 但 种不合 理 土 地 利 用 活 动 导致 的 生 态 环 境 破 坏 问
下 降趋 势 。
引发洪水和干旱 , 导致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失衡 , 生 态 系 统遭 到破 坏 。 道 路交 通 建设 的迅 速发 展对 生 态环境 产 生 了

我国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分析与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我国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分析与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态 工业 发 展 现 状 进 行 分 析 . 提 出 了发 展 云
之 路 云 南 省 正 处 在 加 速 工 业 化 进 程 的新 业 也 是 造 成 生 态 破 坏 、 环 境 污 染 的 主要 产
工业、 经济 、 生 态 之 间 存 在 密 切 的 关 时 期 .并 且 云 南 省 作 为一 个 典 型 的 山 区 , 业, 肩 负 着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的重 任 . 要在资源环 系 . 工业 的发展直 接决定经 济 、 生 态 的 发 转变发展模式 , 发展生态 工业 , 是 工 业 境 的承 载 范 围 内快 速 、 平 稳 的 提 高 整 体 经 展 。 化 进 程 的 关 键 。尤 其 山 区 受 自然 条 件、 区 济水平 . 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 就 必须结
法经营和管理 的一种综 合工业发展模式 。
生 态 工 业 是 将 生 态 学 的理 论 和 方 法 用 于 工业生产体 系 . 将 工 业 生 产 类 比成 生 态 系 统 中 的一 个 封 闭体 系 . 其 中一 个 环 节 产 生 的“ 废物 ” 或 副产 品 . 成 为 另 一 个 环 节 的 “ 营养物” 或原 料 。 这 样 . 彼 此 相 近 的 工 业 企 业就 可 以 形 成 一 个 相 互 依 存 、 类似于 自
工 业 园 区
பைடு நூலகம்一
合 自身 优 势 ,只 有 走 生 态 工 业 化 之 路 . 才 位 条 件 等 影 响 。 工业起 步晚 , 更 有 利 于 发
能 实现 云 南 省 的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
二、 生态 、 经济、 工 业 的 关 系
挥后 发优 势 , 通 过发展 生态 工业 ,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工 业 系统 与生 态 系统 的 矛 盾 . 防 治

云南山区乡村设施的共建共享案例

云南山区乡村设施的共建共享案例

云南山区乡村设施的共建共享案例一、背景介绍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省,其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样,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

由于山区地势险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村居民生活条件有限。

为了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云南积极推进乡村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1.水利设施的共建¥案例描述在云南省山区,因地势险峻,水利设施相对匮乏,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水利设施的共建共享。

通过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方式,共同筹集资金,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用水问题。

¥成效分析通过水利设施的共建,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用水问题,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道路设施的共享¥案例描述在云南山区的一些偏远乡村,道路条件较差,交通不便。

为了改善道路条件,提升交通便利性,当地政府发起了道路设施的共建共享项目。

通过政府投资和农民自发捐助,修建了一条连接多个乡村的水泥路,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出行难题。

¥成效分析道路设施的共享不仅解决了乡村居民的出行问题,也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3.教育设施的共享¥案例描述在云南的一些山区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教育水平不高。

为了改善教育条件,提升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当地政府开展了教育设施的共建共享计划。

政府出资修建学校,同时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

¥成效分析教育设施的共享使得山区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云南山区乡村设施的共建共享案例表明,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可以有效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共建共享模式,不断提升乡村设施建设水平,让更多的乡村居民受益。

基于变异系数测度模型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变异系数测度模型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变异系数测度模型的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
张远慧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24(36)2
【摘要】为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测度,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并遵循相关科学原则,提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变异系数测度方法,构建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为例,对其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展开分析。

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云南省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综合协调指数呈递增趋势,从2012年的0.2699逐步增长到2022年的0.7371;在耦合协调度方面,云南省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处于0.39~0.59之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表现为由较弱失调向较弱协调转变,说明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总页数】6页(P129-134)
【作者】张远慧
【作者单位】会泽县大井镇城乡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基于耦合模型的武威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基于耦合模型的民族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r——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
3.基于GRA的互联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研究
4.基于耦合模型的商洛市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5.云南省红河州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是一个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经济区域。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可以探索以下路径:一、生态农业发展路径: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农业可以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方式。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种植、农田生态修复等措施,保持土壤的肥沃度,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旅游方式,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旅游服务,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可以开展自然保护区游览、民族风情体验、生态农业观光等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生态产业发展路径:在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可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

可以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可以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产业,如水土保持、生态测绘、环境监测等。

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经济支撑,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教育发展路径: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可以发展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

可以开设环境保护专业课程,组织环境保护知识普及和环保活动,培养生态环境保护人才,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云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和生态教育等路径,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势和资源,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西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西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如果把一个市场空 间描 述为力场 ,那么位于这个 力场中
业 的整体协调与 合理组织 。在我 国 ,生态农 业主要体现 为 自 的推进性单 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 极 。增长极是 围绕推 进性的
然资源 的无污染 、高 效率利用 ,以及 自然生态 环境的改善 与 主导产业部 门而组织的有活力 的 、高 度开放的一组产业 ,它 提高 。近 年来 ,我 国生态农业 的建设蓬勃发展 ,取得 了显著 不仅能 自身迅 速增长 ,而且还能通 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 部门 的成果 , 过 去因为不合 理的农业生产 方式 而导 致的种种环境 增长 ,通过市场 细分确定特色产业作 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的 增长 极 ,并对 增长 极进 行规 模化 开发 是地 区进 步的重 要一 恶化与污染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特色产 品等进行全面深 西南山区作为 占我国陆地总面积 1 1 . 8 %的地 区,其生态农 环 。即通过对本地 区的优势 、劣势 、
业的发展对 我国农业 的整体发展有 着重要影 响。各种的科研 入的调研与分析 ,确定发展战略 ,优 先发展最具特色和 竞争 机 构对相 关领域进行 了大量详实 的研 究 ,为生态农 业在我 国 力的产品 ,形成 区域 的主导特色产业作 为增长极 ,再通过增 西南山 区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对 西南I 』 J 区生态 长极的 自身 陕速 发展带动整个 区域 的发展 ,产生强大的增长
运 输成 本较高的相 关农 作物为主 。以单独农户 为产 业发 的气候 以亚 热带季风 气候 、热 带季风气候与 高山高原及 寒带 值 , 气候为 主 ,立体气候 明显 ,自然 资源在垂直分 布上具有 较大 展重点 ,重 视小区域高附加值产 业的发展 ,以此产 生连 带效 的差异 ,雨 量充 沛 ,许 多地 区都 拥有 大面积 的草场 和林 场 , 应 。比如蔬 菜 、花卉 、药材 、畜牧等作为特色产业 ,其 中乌 空气质量好 ,水质污染 低 ,森林覆 盖率高 , 这 些都是发展 生 当 区 、花 溪 区充分 利用 良好 的 自然优 势以 及便 利的 运输 条 态农业的天 然优势 。面对 和东部平 原地区相对肥 沃的土地和 件 ,大规模种植 绿色无公 害蔬菜 ,将独具特色的蔬菜产 业作 冬夏分 明的气候 , 西 南山区在发展 传统粮食作 物种植方 面具 为区域发展 的增长极 ,带动了 整个 贵阳市农业 的发展 ,成为

策划江川—周晓雯 09旅(3)

策划江川—周晓雯 09旅(3)

征。
海上生明月——具体所指
海——澄海(抚仙湖、星云湖山水文化之旅)
title
title
上——孤山(孤山、李家山、古滇国、铜锅鱼、 三道菜等历史文化之旅)
title
生——生命(神鱼泉、界鱼石、湖怪、鱼米之 乡、烟叶之乡等生命文化之旅)
海上生明月——具体所指
title
明——明星(明星村---明星鱼洞、碧云寺、车水捕鱼;阳光 海岸、邦家之光(鲁子才);国药之光(侯怀仁的黑药); 江川烟花爆竹;名人轶事之旅)
2、“海上生明月”, 3“海上生明月”,代表敢为天下先的仁人志士在江川
title
流芳千古。
title
5、“海上生明月”,江川所代表的古滇国文化这朵人 类历史灿烂的奇葩,就是在上古大海之上产生的。
建议
1、突出山水田园风光优势
2、利用传媒持续宣传、强化记忆
营销方案 一、“蓝海战略” 让青铜器走向世界 二、 “驾云飞升战略” 1、江川十八奇 2、传媒力量
Add your title
云南省江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湖光秀美,物阜民丰。星云湖坐落其中, 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 水乡”。
Add your title 鱼类品种多,尤其大头鱼、抗浪鱼远近闻名;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 越,适种作物广,尤其烤烟优质高产,素有“鱼米之乡”和“云烟之 乡”的美称。 Add your title 烤烟、仔猪、蔬菜、花卉、磷化工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 蔬菜、鲜切花、黄磷、赤磷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 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
江川的宝藏
云南最丰富的鱼文化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云南怒江水电开发为例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云南怒江水电开发为例

土地 面积是高 山峡谷 , 其中坡度在 2 5度以上的 占 7 .% , 66 很
多群众 只能靠陡坡垦殖 、 广种薄 收的方式来满足基本生存需 要, 原始的“ 刀耕火种” 居然是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怒江水 能资源 的开发之 所以在怒 江社会经济发 展 中占
据重要地位是 由该 地区资源 富集 与贫困长期交织 的特殊性
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 全州城镇化水平仅为 1 .6 是小 4 %,
环境 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似乎陷入 了非此 即彼的两难悖论 。 本文 以典型生态脆弱 区怒江流域 的 水能 开发 为例 , 试图在研究怒江水 电开发 中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之间关 系的基础上 。 寻其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探 护的途径和思路 。
冯 芸
(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 , 昆明 6 09 ) 5 0 3

要: 怒江水 能资源的开发之所 以在 怒江社会经济发展 中占据 重要地位 , 是由该地 区资源富集与 贫困长期交
织的特殊性决定的。怒江蕴藏 着世界级的矿产 、 能和旅游资源, 水 既是“ 三江并流” 世界 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 具有多姿 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而在怒 江这样一个 自然 资源富集 , 同时又是 经济贫困与脆弱生态的复合地 区, 在开
20 0 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 国的 1 , / 云南 省的 1 , 3 / 人均 2 纯收入低 于 9 4元 的贫 困人 口还有 2 .8 , 2 9 人 占全州总人 口 的 7 %。除 了经济上的极度 贫困而外 , 0 怒江州社会发展进程
收 稿 日期 :0 8 1— 2 2 0 — 0 1
2 0 年第 1 期 08 8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
图 1 江 川 县 乡 镇 区域 示 意
Fi.1 Vilgsa o sd srb to n Ja g h a u y g l e nd twn iti ui ni i n c u n Co nt a
系发展机理 , 初步探 讨该 县 如何 实现 生 态与经 济 发展 的 “ 双 赢” 互动 , 出山区开发方 向及 调控措 施。 提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 u a o A h i .Si2 0 ,6(3 :0 4 J rl f n u A on c.0 8 3 2 ) 12 8—1 2 1 0 5
责任编辑
庆瘩
责任校对
卢瑶
西 南 湿 润 山 区 生 态 与 经 济 互 动 发 展 模 式 研 究 —— 以云 南省 江川县为例
西南湿润 山区既 是大 江 大河 的水 源 涵养 与生 态 脆弱 的
耦合 区 , 是地形 隆起 与 经济 低谷 的迭 加 区 , 是资 源 富集 又 也
与贫 困人 口的重 叠 区 。西南 喀 斯 特 山 区 的 “ 环境 脆 弱一 贫 困一 掠夺资源一 环境 恶化一 贫 困加 剧 ” 的恶性 循环 , 仅 是 不
L n - ne l ( l g f o r m a dE vrn n ce c ,S an i r l iest.X ’n.S an i 10 2) ILigr ta Co eeo T ui n n i me t in e h ax ma v ri e l s o S No Un y ia h ax 0 6 7
较多 “ , J而对西南 湿润 山区相关研 究 则侧重 于生 态 建设 或 经济发展单项 研究 , 者相 结合 的研究 不够 深入 。笔者 以 将二
云南省江 川县为研究 区 , 拟通 过构建 江川 县经济 发展 的综合

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作者:杨梅吴映梅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以云南省90 m分辨率的SRTM DEM为源数据,分析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筛选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1×11;地形起伏度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与海拔关系密切,两者存在线性关系;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呈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类空间分布集聚,其中高—低水平區集中在云南省西部,低—高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中部.关键词:地形起伏度;空间集聚;云南省[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Abstract:Based on the SRTM DEM of 90 m resolution in Yunnan Province,and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in Yunnan Province.Through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del,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pattern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Yunnan Province i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analysis window size of 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of Yunnan Province under SRTM DEM source data of 90 m resolution is 11×11;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decreas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the southeast,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ltitude.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has a significant spatial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conomicdevelopment level,which is high-low,low-high,high- high, low-low four type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of which high-low horizontal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Yunnan Province,and low-high level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Yunnan Province.Key words: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spatial agglomeration;Yunnan Province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形因子.西南地区是我国垂直梯度分异与地表割裂程度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受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和社会人文多样等条件影响,经济相对东部平原地区欠发达.[1]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区域内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占其土地面积的94%,是西南山区的典型代表.地形起伏度综合表征区域海拔与地面割裂程度,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交通布局.已有研究多从国家层面[2]的大尺度和地区层面的小尺度[3-5]展开,研究区多以经济发达[6-8]的行政单元为主,对大中尺度的欠发达区域[9]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普遍采用以拟合曲线为主的回归分析[10-12],忽略了空间异质性与依赖性.本文以90 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中的栅格计算器提取各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使用自然断点法对其分级,通过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分布及显著性检验,研究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格局.1 研究区概况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川、藏、黔等省市自治区相邻,与缅甸、越南、老挝3个国家交界,辖区面积39 Wkm2,居中国第8位.地势西高东低,西北方向多海拔3 000 m及以上的山脉,东南方向以低山、浑圆丘陵和坝子为主,东西海拔差值达到6 000多米,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山是主要特征,在山区、丘陵、高原和大坝上有多种类型的地貌.境内河流众多,年径流量达到200 km3,三倍于黄河,且河流落差都很大,蕴藏有巨大的水能资源.气候复杂多样,区域季节降水呈现出极不均匀的分布特征,年均降水在1 100 mm左右,部分南部地区降雨量达到1 600 mm以上.云南省有129个县级行政单元,截至2017年底,有人口4 800.5万人,GDP 16 376.34亿元.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2.1 数据来源采用基本格网单位为90 m×90 m的云南省SRTM DEM数据和云南省县域2007-2017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SRTM DEM数据下载平台为地理空间数据云,grid网格格式,坐标投影为WGS_1984_Albers.县域2007-2017年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云南统计年鉴》《云南科技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与各地区统计公报.2.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2.2.1 地形起伏度的提取确定最佳分析窗口分析窗口范围设置合理与否影响着区域地形起伏度的提取效果.以SRTM DEM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中的Neighborhood Statistics及Raster calculator完成窗口分析.采用矩形窗口提取地形起伏度,按3×3,5×5,7×7,…,35×35(步距为2)的窗口大小依次移动,提取分析窗口范围内高程的MAXMUM和MINIMUM,计算高程差[MAXMUM—MINIMUM].[MAXMUM—MINIMUM]即对应分析窗口下的地形起伏度值.高程差随空间分析领域的扩展而增大,即不同尺度、地形与不同数据类型下的分析窗口亦不同.将分析窗口面积与平均起伏度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拟合曲线y=0.966 6 x0.4 063,R2=0.985 7,图1.拟合效果良好.曲线上存在唯一一个平均高差增幅由陡变缓的拐点,该点所对应的面积既为笔者寻找的最佳分析窗口.为避免目视判断幂数拟合曲线拐点所产生的误差,研究选用均值变点法求证该点.[13]3 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将各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用GIS软件中自然间段分级法进行划分.参考地貌制图规范中的基本形态划分,将云南省地形起伏度划分为高水平区(6.4 134~8.6 313)、较高水平区(5.0 538~6.4 134)、中水平区(3.8 761~5.0 538)、较低水平区(2.4 215~3.8 761)和低水平区(1.1 586~2.4 215)5个级别(图3),并对各类型区进行统计分析.高水平区包括香格里拉、德钦和贡山等8个区县,平均海拔2 785 m,占云南省面积的10.88%.该类区县多位于横断山区,地貌类型为高山峡谷,地表割裂程度大.较高水平区包含腾冲、鲁甸、会泽等22个区县,平均海拔2 011 m,占云南省面积的19.99%.该类区县多处于山间河谷地形区,地表割裂程度较高水平区低,落差较小.中水平区包括大关、彝良、施甸等38个区县,平均海拔1 686 m,占云南省面积的28.76%.较低水平区包括祥云、开远、弥勒等40个区县,平均海拔为1 548 m,占云南省面积的32.20%.低水平区包括西山、盘龙、五华等21个区县,平均海拔1 785 m,占云南省面积的8.17%,该类区县地势较平坦,大部分县区经济发展较好.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平均海拔均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为使二者间的关系更清晰,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联立方程式(图2).如图2所示,二者为线性关系,R2=0.339 4,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相互关系可用公式表达为:y=161.9x-870.46.整体上,地形起伏度随平均海拔的增加而增大,平均海拔高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也较高,平均海拔低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也较小.局部区域,如云南省西南部与南部部分低海拔水平地区由于受到澜沧江、元江等河流侵蚀切割作用的影响,地形起伏度较大.真实地反映出云南省以山区为主且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影响着云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4 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4.1 全域空间自相关使用Geoda软件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7年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251,-0.264,均通过P4.2 局域空间自相关县域地形起伏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呈现出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类集聚区.其中高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西部,低地形起伏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中部.2007到2017年,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关系发生较大变化:高低聚集的县区数量保持12個,低高聚集县区数量由18个变到19个,高高聚集保持1个不变.临沧、保山、红河的一些县区由不显著变为高低聚集,五华区由不显著变为低高聚集.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有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种类型:高—低型相对于周围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分布在迪庆、怒江、丽江的部分县区.这些地区平均地形起伏度在200 m以上,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多在25%左右,但因地形起伏度大,可利用土地较少,且多禁止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多受阻,农业发展受限.区域内有多著名旅游景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因自然条件恶劣、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低—高型地形起伏度较小、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昆明市及其附近.这些地区地处成都平原,平均地形起伏度在50 m左右,地形起伏度小,自然条件优越,铁路公路密集成网,交通发达,人口密集,为云南省经济核心地区.高—高型地形起伏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分布于武定县、禄劝区、易门县、寻甸县.武定县、禄劝区属于楚雄州,境内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在40%以上,工业发达.寻甸县是昆明市的组成部分,易门县紧邻昆明市区,受市区辐射带动作用强,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度虽较大,但因自然资源或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水平较高.低—低型地形起伏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分布于孟连县、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孟连县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在30%以上,农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产值不足30%,工业不发达,加之其地理位置较差,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因而虽地形起伏度小但经济水平仍较低.澜沧县成为低—低型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该类地区2017年GDP均在60亿元以上,生产总值并不低,其与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关系也表现为不显著型,但该类地区年末常住人口均超过35万人,人口基数庞大,导致其人均GDP仅1.5万元左右,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3.4万元,这也侧面说明了该类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地形优势,经济不够发达.[15]5 结论及启示研究以分辨率为90 m×90 m的SRTM DEM为源数据,Arcgis 10.2为主要平台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领域分析法,提取云南省特定分析窗口下的地形起伏度,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云南省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分析最佳分析窗口下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点,进而探究云南省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以云南省为代表的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1×11(分辨率为90 m×90 m的SRTM DEM源数据).3 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将各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用GIS软件中自然间段分级法进行划分.参考地貌制图规范中的基本形态划分,将云南省地形起伏度划分为高水平区(6.4 134~8.6 313)、较高水平区(5.0 538~6.4 134)、中水平区(3.8 761~5.0 538)、较低水平区(2.4 215~3.8 761)和低水平区(1.1 586~2.4 215)5个级别(图3),并对各类型区进行统计分析.高水平区包括香格里拉、德钦和贡山等8个区县,平均海拔2 785 m,占云南省面积的10.88%.该类区县多位于横断山区,地貌类型为高山峡谷,地表割裂程度大.较高水平区包含腾冲、鲁甸、会泽等22个区县,平均海拔2 011 m,占云南省面积的19.99%.该类区县多处于山间河谷地形区,地表割裂程度较高水平区低,落差较小.中水平区包括大关、彝良、施甸等38个区县,平均海拔1 686 m,占云南省面积的28.76%.较低水平区包括祥云、开远、弥勒等40个区县,平均海拔为1 548 m,占云南省面积的32.20%.低水平区包括西山、盘龙、五华等21个区县,平均海拔1 785 m,占云南省面积的8.17%,该类区县地势较平坦,大部分县区经济发展较好.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平均海拔均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为使二者间的关系更清晰,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联立方程式(图2).如图2所示,二者为线性关系,R2=0.339 4,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相互关系可用公式表达为:y=161.9x-870.46.整体上,地形起伏度随平均海拔的增加而增大,平均海拔高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也较高,平均海拔低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也较小.局部区域,如云南省西南部与南部部分低海拔水平地区由于受到澜沧江、元江等河流侵蚀切割作用的影响,地形起伏度较大.真实地反映出云南省以山区为主且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影响着云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4 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4.1 全域空间自相关使用Geoda软件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和2017年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分别为-0.251,-0.264,均通过P4.2 局域空间自相关县域地形起伏度与县域經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呈现出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类集聚区.其中高地形起伏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西部,低地形起伏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集中在云南省中部.2007到2017年,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关系发生较大变化:高低聚集的县区数量保持12个,低高聚集县区数量由18个变到19个,高高聚集保持1个不变.临沧、保山、红河的一些县区由不显著变为高低聚集,五华区由不显著变为低高聚集.地形起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有高—低、低—高、高—高、低—低四种类型:高—低型相对于周围地区,地形起伏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分布在迪庆、怒江、丽江的部分县区.这些地区平均地形起伏度在200 m以上,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多在25%左右,但因地形起伏度大,可利用土地较少,且多禁止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多受阻,农业发展受限.区域内有多著名旅游景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因自然条件恶劣、区位条件差、交通不便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发展.低—高型地形起伏度较小、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昆明市及其附近.这些地区地处成都平原,平均地形起伏度在50 m左右,地形起伏度小,自然条件优越,铁路公路密集成网,交通发达,人口密集,为云南省经济核心地区.高—高型地形起伏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分布于武定县、禄劝区、易门县、寻甸县.武定县、禄劝区属于楚雄州,境内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在40%以上,工业发达.寻甸县是昆明市的组成部分,易门县紧邻昆明市区,受市区辐射带动作用强,这些地区地形起伏度虽较大,但因自然资源或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水平较高.低—低型地形起伏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分布于孟连县、西盟县、澜沧县、江城县.孟连县第一产业产值占比在30%以上,农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产值不足30%,工业不发达,加之其地理位置较差,交通不便,人口较少,因而虽地形起伏度小但经济水平仍较低.澜沧县成为低—低型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该类地区2017年GDP均在60亿元以上,生产总值并不低,其与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关系也表现为不显著型,但该类地区年末常住人口均超过35万人,人口基数庞大,导致其人均GDP仅1.5万元左右,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3.4万元,这也侧面说明了该类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地形优势,经济不够发达.[15]5 结论及启示研究以分辨率为90 m×90 m的SRTM DEM为源数据,Arcgis 10.2为主要平台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领域分析法,提取云南省特定分析窗口下的地形起伏度,采用均值变点法,确定云南省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窗口,分析最佳分析窗口下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点,进而探究云南省地形起伏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以云南省为代表的西南山区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窗口大小为11×11(分辨率为90 m×90 m的SRTM DEM源数据).。

江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与成效

江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与成效

土干透后应充分浇水。

这时,夏型种可减少遮光及通风,但可追肥。

至于冬型种仍应保持通风、浇水。

当秋天的雨季来临时,一些怕湿的品种和原产地为热带地区的品种,一旦出现生长停滞的情形,就应避免植株直接淋雨。

9月份无论是播种、嫁接、扦插等都很适宜。

在冬季开花的品种,这时可进行换盆。

此时换盆与春季所不同的是,不需要对植株进行大幅度的修剪根系。

10月份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牡丹类及一些番杏科类植物进入开花期。

景天科的植物叶片开始变红。

无论是夏型种或冬型种的品种,应尽可能地在午前充分浇水。

冬型种的品种应注意通风,只有这样植株才能健康成长。

当那些置于室外的夏季型块根种叶色变黄时,应将它移入温室。

10月下旬由于气温下降,一些不耐寒冷的品种应避免霜害。

此时生石花、肉锥花可进行播种。

4冬季管理到了11、12月,此时空气变得干燥,日照时间相对缩短,多肉植物管理应以防寒保温和增加光照为主。

生长于温室的夏型种要注意浇水,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

对于花期已结束的生石花和肉锥花来说,此时可进行分球。

12月份,代表着冬季来临。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那些耐寒性较差的品种应停止浇水,并做好保温工作。

应尽可能地利用晴天给植株进行日照,并不定时地转动盆器,使植株能均匀接受日照。

光线不足,可以依靠人工光源。

1月份是一年中最冷的1个月。

但1月下旬的日照较之12月份要稍强,此时冬型种的品种长得很旺盛,因此,不要不舍得浇水。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给植株解冻时,最好是将植株置于阴暗处使其徐徐解冻,这样要比摆在日光下来得好。

1月下旬以后,温室如遇到高温,常会发生小苗烧伤的情形,对于生石花和肉锥花来说,可能会变黄甚至停止生长,因此晴天应开启温室的气窗或门,以保持空气的流通。

(收稿:2015-09-16)潘彩霞(1974-),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工作。

现代园艺2016年第2期江川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与成效吴秀芬(江川县林业局营林站,云南江川652600)阐述了江川县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川县今后石漠化治理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 以云南省江川县为典型案例区,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川县 7个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并结合 清水沟村实证调研的结果, 以区域地理的视角分析各区域单元的优劣势, 进而提出江川县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圈层结构模式。 关键词 生态与经济; 互动研究; 西南湿润山区; 江川县 中图分类号 F327.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08) 23- 10248- 04ຫໍສະໝຸດ 特征值 E igenvalue
11. 853 2. 574 1. 557
贡献率)%
Con tribution rate
69. 721 15. 140
9. 158
累计贡献率 )%
C um u lative con tribution rate
69. 721 84. 861 94. 020
表 3 江川县乡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Table 3 Com prehensive eva luation scores of developm ent level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J iangchuan C ounty
乡镇
T ownship 大街 Dajie 江城 Jiangcheng 前卫 Qianw ei 九溪 Jiuxi 雄关 Xiongguan 路居 Lu ju 安化 Anhua
通过主成分分析, 17个原始指标成功降维成 Y1、Y2、Y3 3个主成分因子, 分别代表工业、农业及经济发展速度情况。 根据主成分 Y1、Y2、Y3 和对应的客观权数之积, 可得各乡镇 的综合评价值。F = YW = 0. 741 6 ( Y1 + 0. 161 0 ( Y2 +
36卷 23 期
李玲芬等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西南湿润山区既是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与生态脆弱的 耦合区, 又是地形隆起与经济低谷的迭加区, 也是资源富集 与贫困人口的重叠区。西南喀斯特山区的 ! 环境脆弱 贫 困 掠夺资源 环境恶化 贫困加剧 ∀的恶性循环, 不仅是 单纯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退化问题, 而且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 统多方面因素交织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经济问题[ 1]。目前, 学 术界对西北干旱区特别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从生态与经 济的互动发展机理、具体操作途径及相应制度措施方面研究 较多[ 2- 4] , 而对西南湿润山区相关研究则侧重于生态建设或 经济发展单项研究, 将二者相结合的研究不够深入。笔者以 云南省江川县为研究区, 拟通过构建江川县经济发展的综合 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以区域地理的视角揭示 各乡镇相互之间的差异特征, 把握区域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联 系发展机理, 初步探讨该县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 ! 双 赢 ∀互动, 提出山区开发方向及调控措施。 1 研究区概况
Study on In teraction D evelopm entM ode betw een Econom y and E cology in Southw estM oistM ountainous A reas L I L ing fen et al ( College of Tour ism and Env ironm ent Science, Shaanx iN orm alU niversity, X i an, Shaanx i 710062) A bstract Ecolog ical econom ics theories were used to eva luate the econom ic developm ent level o f seven townships in Jiangchuan County. Com bining w ith the em pirica l investigation result ofQ ingshuigou V illag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 f reg iona l unitsw ere analyzed. M u lti ring structure m ode for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 ent betw een econom y and eco logy w ere put forw ard. K ey w ords Ecology and econom y; Interactive deve lopm en;t Southwest m o istm ounta inous area; Jiangchuan County
图 1 江川县乡镇区域示意 F ig. 1 V illages and towns distribution in J iangchuan County
个指标构建了测评江川县 7个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指 标体系 (表 1)。
由于衡量指标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 需对其进行 标准化处理, 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个数、权重 和得分, 运用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得出各乡镇发展水平的 综合得分, 最终确定各乡镇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及相互之间 的差距。以上过程均借助 Excel和 SPSS软件系统完成。由 表 2可知, 前 3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 1, 累计方差贡献率达 94. 02% , 足以表征原始因子代表的全部信息, 将其作为主成 分进行评价。第 1主成分在工业企业户数、购买生产性固定 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上均有较大的正载荷, 该主成分反 映了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可作为乡镇工业指标; 第 2主成 分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总产值和水产品产量上有 较大的正载荷, 而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上有较大的负载荷, 可 见人口自然增长率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益, 因此, 可将该主成 分视为乡镇农业指标; 第 3主成分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上 正载荷较大, 可视为经济发展速度指标。
0. 097 4 (Y3; 其中, F 为乡镇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Y为各主成 分得分值, W 为各主成分的权重。
由表 3可知, 大街镇和江城镇的综合实力最强, 分别排 在第 1、2位, 且得分均大于均值, 而安化乡综合实力最弱, 排 最后 1位。从各主成分的得分情况分析, 大街镇在第 1主成 分上得分最高, 表明其乡镇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 工业总产值 33 289万元, 工业企业户数 557户, 居所有乡镇的前 2位 ), 这与大街镇作为江川县政府所在地且有许多乡镇企业分布 有关, 除江城镇得分仅次于大街镇外, 其余各乡镇在这方面 不足, 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在第 2主成分上, 江城镇得分 明显高于其余各乡镇, 说明乡镇农业优势地位作用明显。第 3主成分中得分最高的为雄关乡, 虽其排名第 5位, 但其发展 速度在所有乡镇中是最快的, 发展势头较好, 而与之对应的 是前卫镇, 由于其与县区邻近, 位于星云湖沿线, 地形平坦, 农业优势较好, 但整体发展速度却列倒数第 1位, 这主要是 因为该镇人口较多, 耕地资源不足, 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路 居镇由于地处山区, 交通便捷度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 各主成分均不高。安化乡综合评价得 分最低, 因为它是江川县唯一的山区少数民族乡, 彝族人口 占总人口 96. 44% , 此外, 该乡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岭重叠, 但是, 该乡森林覆盖率达 61. 87% , 第 3主成分的得分较高, 表明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江川县 位于 云南 省中 部, 位于 102#34∃~ 102#55∃E, 24#12∃~ 24#32∃N, 平均海拔为 1 800 m 左右。全县辖大街、 江城、前卫、九溪、路居 5个镇和安化、雄关 2个乡, 县境总面 积 850万 hm2 (图 1)。该区地貌类型由湖泊、盆地 (坝子 )和 中低山组成 (其中山区、半山区占 71. 67% , 坝区占 15. 69% , 湖面占 12. 37% ), 由内向外依次呈半环状分布。地处低纬高 原, 气候冬暖夏凉, 有 !四时皆春, 一雨成冬 ∀之说。江川因拥 有丰富的水资源又被誉为 ! 高原水乡 ∀, 境内有季节性河流 16条, 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 县境中部有高原断陷湖泊星云 湖, 辖有抚仙湖 1 /3水面。 2006年,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10 763万元, 第一、二、三产业比值为 3. 03%2. 80%3. 10。 2 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 1 江川县乡镇经济综合评价 指标的选取遵循系统性、 可比性、可操作性及可能的最少原则。基于该区实际, 以 &江 川县 2006年统计年鉴 ∋为参考, 分析遴选了 3个层次共计 17
自然增长率 第三产业占 GDP比重、各项产业增加值、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用电量 人均耕地面积、肉类总产量、水产品产量、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工业企业户数
表 2 各主成分评价结果
Table 2 Eva lua tion result of principa l components
主成分
P r inc ipa l componen t 1 2 3
安徽农业科学, Jou rn al ofAnhu iAgr.i Sc.i 2008, 36( 23): 10248- 10251
责任编辑 庆瑢 责任校对 卢瑶
西南湿润山区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以云南省江川县为例
李玲芬, 延军平, 徐映雪, 王 敏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2 )
0. 271 77 - 1. 583 24 - 0. 296 590 3
- 0. 274 57 - 0. 637 12 - 0. 350 470 4
- 0. 557 37 1. 344 07 - 0. 393 410 5
- 0. 015 20 - 0. 543 46 - 0. 525 200 6
- 0. 631 30 0. 706 53 - 0. 588 670 7
102 49
层序
指标层次
LayerN o. Index lyaer
1
发展水平
2
发展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