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掌握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是一类色素蛋白,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R(Fe+2)2+H2O2---R(Fe+3OH)2R(Fe+3OH)2+ H2O2 ----R(Fe+2)2+2H2O+O2并合上式:H2O2 ----2H2O+O2据此,可根据消耗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I2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根据N a2SO3消耗的体积计算H2O2的消耗量。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小白菜2、仪器:恒温水浴锅、研钵、容量瓶、刻度吸管、100mL三角瓶3、试剂:(1)0.05mol/L H2O2 (2)2mol/LH2SO4(3)0.1mol/L Na2S2O3(4)1%淀粉溶液(5)10%(NH4)6Mo7O24(6)pH7.8的磷酸缓冲液(7)20% KI(8)CaCO3四、实验步骤:(1)酶液提取:称取2.5g白菜叶,加少量CaCO3,2mLpH7.8的缓冲液少量,研成匀浆,移入100ml容量瓶,用上述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转入容量瓶中定容,静置10分钟,过滤。
取滤液10mL于另一1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定容待测(根据酶活高低而定)。
(2)酶促反应:取锥形瓶4个,编好号各加入10ml酶液之后,立即向两个瓶中加入2mol/L H2SO45mL,终止酶活性,作空白对照。
向另外两瓶各加H2O2 5mL,摇匀,在加入H2O2的那一刻起,记录时间,5分钟后迅速向实验瓶中加入2mol/LH2SO45mL,终止酶活性。
向三角瓶中加1mL 20% KI和3滴(NH4)6Mo7O24,摇匀后迅速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1%淀粉指试剂,蓝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的Na 2S 2O 3的体积V 0,V ;五、结果记录与数据处理:被分解的H 2O 2量(mg )=(空白滴定值-样品滴定值)×Na 2S 2O 3摩尔浓度×17 过氧化氢酶活性(mg.g -1.min -1)=(min))()()(O H 22时间样品重测定取液量总体积量被分解的 g mg 六、 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实验十还原型V C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会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维生素C方法,了解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试验七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七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EC1.11.1.6)普遍存在于植物的各种组织中,其活力大小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和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的联系,故常需进行测定。
过氧化氢酶能把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其活力大小以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酶所分解的过氧化氢量来表示。
被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可用碘量法间接测定。
当酶促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终止反应,然后以钼酸铵作催化剂,使未被分解的过氧化氢与碘化钾反应放出游离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
其反应为:过氧化氢酶2H2O2-------------------------2H2O+O2钼酸铵H2O2+2KI+H2SO4------------------------I2+K2SO4+2H2OI2+2Na2S2O3-------------2NaI+Na2S4O6反应完后,以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的滴定值之差求出被酶分解的过氧化氢量,即可计算出酶的活力。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1、仪器:天平,研钵,容量瓶,恒温水浴,移液管,三角瓶,滴定管。
2、试剂:(1)0.01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2)1.8mol|L的硫酸溶液;(3)10%钼酸铵溶液;(4)0.02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5)1%的淀粉溶液;(6)20%的碘化钾溶液;(7)碳酸钙粉末。
四、操作步骤1、酶液提取:称取新鲜油麦菜0.25g,剪碎置研钵中,加入0.1g碳酸钙和2mL水研磨成匀浆,用漏斗移入50mL的容量瓶,研钵用少量的水冲洗,冲洗液也一并移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定容。
摇荡片刻,静置澄清后吸取20.0mL上清液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后备用。
2、取三个100mL三角瓶编号,向各瓶准确加入稀释后的酶液10.0ml,随即在3号瓶中加入1.8mol|L硫酸5.0ml以终止酶的活力,作为空白溶液。
各瓶均加入5.0mL0.01mol|L过氧化氢溶液,每加一瓶即摇匀并开始记时。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特性。
2. 掌握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过氧化氢酶在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活力。
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其主要功能是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从而降低过氧化氢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通常通过测量在一定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分解量或氧气的生成量来进行。
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力。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酶将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使溶液中的碘离子(I-)氧化成碘单质(I2)。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中的碘单质,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分解量,从而推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如青菜、萝卜叶等)、蒸馏水、碘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过氧化氢溶液等。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锥形瓶、水浴锅、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酶液提取:- 称取0.5 g新鲜植物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2 mL pH 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
- 将匀浆转入25 mL容量瓶中,用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至刻度。
- 将容量瓶置于4℃冰箱中静置10 min,取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
2. 测定过氧化氢酶活力:- 取4个锥形瓶,分别编号为1、2、3、4。
- 向1、2、3号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5 mL过氧化氢酶粗提液,向4号锥形瓶中加入0.5 mL蒸馏水。
- 向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 mL 0.1 mol/L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开始计时。
- 当加入0.1 mL 1 mol/L盐酸时,停止计时,此时溶液中剩余的过氧化氢量即为酶促反应所分解的过氧化氢量。
- 向各锥形瓶中加入1 mL碘液,充分振荡,静置3 min。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实验29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故常加以测定。
一、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
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小麦叶片(二)仪器设备:1. 研钵;2. 三角瓶;3. 酸式滴定管;4. 恒温水浴; 5. 容量瓶。
(三)试剂:1. 10%H2SO4;2. 0.2 mol/L pH7.8磷酸缓冲液;3.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4(AR)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再用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4. 0.1mol/L H2O2市售30%H2O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2O2溶液 5.68ml,稀释至1000ml,用标准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5. 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H2C2O4.2H2O 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三、实验步骤(一)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该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至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定容,4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二)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另两个为对照),测定瓶加入酶液2.5ml,对照加煮死酶液 2.5ml,再加入 2.5ml 0.1mol/L H2O2,同时计时,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10%H2SO42.5ml。
酶活力的测定
酶活力的测定实验26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必修)[目的与原理]掌握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比色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水产动物血清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血清中的过氧化氢酶(CAT)分解H2O2的反应,可通过加入钼酸铵而迅速中止,剩余的H2O2与钼酸铵产生一种淡黄色的络合物,在405nm处测定其生成量,即可计算出CAT 的活力,CAT活力单位定义为:每1分钟分解1μmol的过氧化氢即为1个酶活力单位(U)。
[试剂与器材] 试剂:1、磷酸盐缓冲液(67mmol / l,pH=7.4):取Na2HP04 7.60g,KH2P041.82g,溶于1L蒸馏水中,调pH至7.4。
2、基质液(65μmol/ l, H2O2):取30% H2O2 3.69 ml加pH7.4磷酸盐缓冲液至500ml。
3、钼酸铵:称取[(NH4)6Mo7O24]20.2g溶于500ml蒸馏水中。
器材:721分光光度计 , 0.5cm比色杯,恒温水箱(37℃±0.5℃),试管16mm×100mm,移液管,吸耳球,可调微量进样器。
[实验步骤]1、样品测定:基质液置于37℃水浴 5 min,然后按下列步骤操作试剂基质液钼酸铵缓冲液血清对照管 1.0ml 1.0ml ― 0.2ml标准管 1.0ml 1.0ml 0.2ml ―测定管 1.0ml ― ― 0.2ml37℃水浴准确温育60s后,立即加入钼酸铵1.0ml摇匀,10min后于405nm以蒸馏水调零比色。
记录各管吸光度值(A)2、计算:过氧化氢酶活力(U/ L)= [(A对-A测)/ A标] ×(65×1×1000/0.2 ×1000)= [(A对-A测)/ A标]×325(式中65为标准管H2O2浓度,1为1.0ml H2O2体积,1000换算成1L血清,0.2为血清用量, 1000为μmol 换算成 mmol) [方法评估]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底物(H2O2)的减少量来评价过氧化氢酶活力。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29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故常加以测定。
一、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
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小麦叶片(二)仪器设备:1. 研钵;2. 三角瓶;3. 酸式滴定管;4. 恒温水浴;5. 容量瓶。
(三)试剂:1. 10%H2SO4;2. 0.2 mol/L pH7.8磷酸缓冲液;3. 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4(AR)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再用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4. 0.1mol/L H2O2市售30%H2O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2O2溶液5.68ml,稀释至1000ml,用标准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5.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H2C2O4.2H2O 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三、实验步骤(一)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该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至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定容,4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二)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另两个为对照),测定瓶加入酶液2.5ml,对照加煮死酶液2.5ml,再加入2.5ml 0.1mol/L H2O2,同时计时,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10%H2SO42.5ml。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一、原理过氧化氢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土壤中,是由生物呼吸过程和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反应的结果产生的,这些过氧化氢对生物和土壤具有毒害作用。
与此同时,在生物体和土壤中存有过氧化氢酶,能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的反应(H2O2→H2O+O2),从而降低了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
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测定便是根据土壤(含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作用析出的氧气体积或过氧化氢的消耗量,测定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以此代表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测定过氧化氢酶的具体方法比较多,如气量法:根据析出的氧气体积来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比色法:根据过氧化氢与硫酸铜产生黄色或橙黄色络合物的量来表征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滴定法: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剩余过氧化氢的量,表示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本实验重点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
二、试剂(1)2mol/L H2SO4溶液:量取5.43ml的浓硫酸稀释至500ml,置于冰箱贮存;(2)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称取1.7g高锰酸钾,加入400mL 水中,缓缓煮沸15min,冷却后定容至500mL,避光保存,用时用0.1mol/L草酸溶液标定;(3) 0.1mol/L草酸溶液:称取优级纯H2C2O4?2H2O 3.334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50ml;(4)3%的H2O2水溶液:取30% H2O2溶液25ml,定容至250ml,置于冰箱贮存,用时用0.1mol/L KMnO4溶液标定。
三、操作步骤(1)分别取2~5g土壤样品于具塞三角瓶中(用不加土样的作空白对照),加入0.5mL甲苯,摇匀,于4℃冰箱中放置30min。
(2)取出,立刻加入25mL冰箱贮存的3% H2O2水溶液,充分混匀后,再置于冰箱中放置1h。
(3)取出,迅速加入冰箱贮存的2mol/L H2SO4溶液25mL,摇匀,过滤。
(4)取1mL滤液于三角瓶,加入5mL蒸馏水和5mL 2mol/L H2SO4溶液,用0.02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过氧化氢酶(catal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多种生物体和植物中广泛存在。
其主要作用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转化成水(H2O)和氧气(O2)。
这个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H2O2是一种有害物质,会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脂质和DNA等结构。
因此,过氧化氢酶不仅保护生物体内部结构的完整性,还保护它免受外部环境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实验材料:1. 1.5 mL离心管;2. 10% 过氧化氢溶液;3. 100 mM 磷酸缓冲液(pH 7.0);4. 视网膜素(1 mg/mL)。
实验步骤:1. 将取自动物或植物的新鲜组织(例如肝脏、叶片、果实)切成小块,加入绞肉机中充分研磨,随后用冷水冲洗,挤出汁液,离心5分钟,去除颗粒,收集上清液作为酶提取物;2. 准备一组试管,分别加入0.1 mL酶提取物、0.5 mL100 mM磷酸缓冲液和0.4 mL 10% 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0.1 mL纯水作为对照试验管;3. 在试管中迅速混合,放在37℃恒温水浴中反应15分钟;4. 反应结束后,加入1 mL苯酚酐试剂,盖上盖子,轻轻颠倒,立即读取吸光度A405,并计算过氧化氢酶活性。
计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公式为:过氧化氢酶活性(U/mg)= [(对照A405 - 试验A405)/ 对照A405] × 1000/ [反应体系总反应时间(分钟)÷ 酶提取体积(mL)] × 酶提取物的蛋白质浓度(mg/mL)其中,对照是不加入酶提取物的试验管,试验则是加入酶提取物的试验管。
以对照的A405为100%活性,试验管的活性则为相对活性。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单位为U/mg,也可以表示为U/g或U/L。
本实验中,苯酚酐试剂可以与酶提取物中产生的H2O2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深蓝色产物,进而测量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总之,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此来了解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否正常,并研究它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
实验九_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实验九_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为水(H2O)和氧(O2),具有清除细胞内产生的过氧化氢的作用,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伤。
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特性,测定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率,从而求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三、实验步骤1.将0.05 mL的0.1 mol/L H2O2加入到0.95 mL反应液中,混匀。
2.分别分装0.1 mL过氧化氢酶标准液A(1 U/mL)、待测样品液和纯水于三个小瓶中。
3.向3个小瓶中加入0.6 mL反应液,混匀后立即读取吸光度值。
4.将三个小瓶依次放入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反应液,混匀。
5.在室温下,按照每分钟一次,共计计时5分钟,依次读取吸光度值。
6.根据吸光度值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使用新鲜的过氧化氢酶,避免长时间贮存或受热的过氧化氢酶,因其活性会降低。
2.必须按照比色皿上的顺序加入待测样品、过氧化氢酶标准液和纯水。
3.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时,要注意比色皿内的反应物混匀程度和加液顺序。
4.读取吸光度时,要记录时间,使时间相同,以便计算活性值。
五、实验结果处理1.计算反应液的吸光度(OD)值。
2.计算酶活性的计算式为:CAT活性=(sample-Blank)/F/(T2-T1)其中,sample为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Blank为加入纯水的比色皿的吸光度值;F为稀释系数;T2-T1为反应时间,单位为分钟。
1.活性计算结果应该合理,符合实验要求。
2.实验结果能够表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了解了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原理,熟悉了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同时,也掌握了计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探究该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并了解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
1. 提取过氧化氢酶:将待测样品(如动植物组织、细胞等)在低温下破碎,利用离心等手段分离出过氧化氢酶。
2.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将提取的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底物反应,通过监测底物消耗速率或产物生成速率来测定酶的活性。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样品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数据。
观察到在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表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过氧化氢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酶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结: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研究酶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通过这一实验,能够加深我们对生物体内酶的认识,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
多的可能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紫外线吸收法(优选材料)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紫外线吸收法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原理和目的H 2O2在240 nm波长下有强烈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
根据测量吸光率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二、实验器具和步骤材料:海桐叶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250ml容量瓶1个;0.5ml刻度吸管2支,2ml刻度吸管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试剂: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 、pH7.8 0.1mol/L H2O2步骤:1.称取植物材料0.3g,加入,0.1mo1/L磷酸缓冲液 (pH7.0) 6ml(分三次加入,最后两次用于洗研钵),在研钵中研磨成匀浆,以 6000r/min 离心15分钟,倾出上清液。
2.测定:取10ml试管2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1支为空白管,按下表顺序加入试剂。
管号S1S2(对照)粗酶液(ml)0.20.2(ph7.8PBS)pH7.8磷酸(ml) 1.5 1.5蒸馏水(ml) 1.0 1.03.测定: 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 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2min,记录数据。
4.按下式计算酶活性。
结果计算: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过氧化氢酶活性(u/gFW/min)= ΔA240* Vt/(0.1* t* FW *V1 )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V1FW—样品鲜重(g);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单位(u);0.1—A240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三、实验数据和作业过氧化氢酶活性(u/gFW/min)=(1.546-1.526)*6/(0.1*2*0.3*0.2)=10四、数据分析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可能是由于叶片采集时间过久。
实验4、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测定
数据处理
02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制了酶活力与吸光度值的关系图,以
便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
数据可靠性分析
03
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
01
酶活力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组织中过氧化 氢酶的活力,发现不同植物组织 中酶活力存在差异。
02
吸光度值分析
03
实验误差分析
通过对吸光度值的分析,发现吸 光度值与酶活力之间存在一定的 相关性。
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
01
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为水和氧气,这个反应可以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为:2H2O2 → 2H2O + O2。
02
在实验中,通常加入适量的过氧 化氢作为底物,并观察其分解速 度,通过测量氧气产生的速率来 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的计算方法
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氧气 产生的体积来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大小与植物组织的代谢活性、抗逆性和抗病性等密切相关,因 此测定过氧化氢酶活力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和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实验中采用了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该方法 基于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 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来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 力。
实验4:植物组织中过 氧化氢酶的活力测定
https://
REPORTING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实验目的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引言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重要酶类。
它能够催化过氧化氢(H2O2)与还原物质反应,将H2O2分解成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酶在细胞中起着调节氧化应激及清除有害过氧化氢的作用。
因此,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对于研究生物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评估细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原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测定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来确定。
本实验以庚酮过氧化物(DPI)为底物,通过酶反应将庚酮过氧化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酰乙醛。
乙酰乙醛的生成量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成正比。
实验中,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庚酮过氧化物溶液,并将待测酶样品与庚酮过氧化物混合。
在特定条件下,观察反应体系中庚酮过氧化物的消耗程度。
通过测定庚酮过氧化物消耗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庚酮过氧化物溶液、酶样品、缓冲溶液、试管、分光光度计等。
2.设置实验条件:温度、pH值等。
3.分别取适量的庚酮过氧化物溶液和酶样品,加入相应的缓冲溶液,混合均匀。
4.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将庚酮过氧化物溶液替换为缓冲溶液,以消除庚酮过氧化物自身的分解。
5.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从不同实验体系中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庚酮过氧化物的吸光度。
6.计算不同时间点庚酮过氧化物消耗量的变化,并绘制庚酮过氧化物消耗曲线。
7.根据庚酮过氧化物的消耗速率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数据处理根据庚酮过氧化物的消耗曲线,可以确定反应速率。
通过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反应速率,计算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计算公式如下:活性(μmol/min/mg)= (△A/min * Vt) / (ε * d * Venz * t * Venz)其中,△A/min为每分钟庚酮过氧化物的吸光度变化量,Vt为总体系体积,ε为庚酮过氧化物的摩尔吸光系数,d为光程,Venz为酶样品的体积,t为反应时间。
结论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评估生物体内的氧化应激程度以及细胞的状态。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实验29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故常加以测定。
一、原理过氧化氢酶(catalase)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
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小麦叶片(二)仪器设备:1. 研钵;2. 三角瓶;3. 酸式滴定管;4. 恒温水浴;5. 容量瓶。
(三)试剂:1. 10%H2SO4;2. 0.2 mol/L pH7.8磷酸缓冲液;3. 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4(AR)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再用0.1mol/L 草酸溶液标定;4. 0.1mol/L H2O2市售30%H2O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2O2溶液5.68ml,稀释至1000ml,用标准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5.0.1mol/L 草酸:称取优级纯H2C2O4.2H2O 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
三、实验步骤(一)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该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至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定容,4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二)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另两个为对照),测定瓶加入酶液2.5ml,对照加煮死酶液2.5ml,再加入2.5ml 0.1mol/L H2O2,同时计时,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10%H2SO42.5ml。
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酶活力的测定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测定酶活力的大小,可以了解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进而研究酶的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探究酶活力与温度、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过氧化氢酶溶液、过氧化氢底物、缓冲液、显色剂等。
2. 实验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试管、移液器等。
3. 实验步骤:a. 准备一组不同温度下的试验样品,分别将过氧化氢酶溶液和过氧化氢底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
b. 在不同温度下,将试验样品分别放入预先恒温的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c. 取出反应后的试验样品,加入显色剂,并在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
d.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改变酶浓度和底物浓度,进行实验。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酶活力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分别将试验样品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结果发现酶活力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当温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增加,但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力开始下降。
这是因为酶是一种蛋白质,其结构在高温下容易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酶活力的降低。
2. 酶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改变了酶的浓度,结果发现酶浓度对酶活力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酶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活力逐渐增加,但当酶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力开始趋于饱和,增加酶浓度对酶活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这是因为酶浓度的增加会导致底物与酶结合的速率增加,但酶分子之间的竞争也会增加,从而限制了酶活力的提高。
3.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改变了底物的浓度,结果发现底物浓度对酶活力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力逐渐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力开始趋于饱和,增加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实验,掌握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了解酶活性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酶的特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其活性可通过测定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速率来间接反映。
该实验采用比色法,通过观察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后生成的物质对底物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实验步骤:1. 预先配制好过氧化氢酶的不同浓度溶液。
2.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过氧化氢底物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合均匀。
3. 将混合液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记录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
4. 根据吸光度变化曲线,计算出不同浓度过氧化氢酶的活力。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不同浓度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数据。
分析数据发现,过氧化氢酶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随着过氧化氢酶浓度的增加,其活力也随之增加,但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后,活力增加速率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
这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受到其浓度的影响,但存在一定的饱和效应。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并对其活力受浓度影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存在饱和效应。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酶的特性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实验意义,本次实验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活力,掌握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了解了酶活性受到浓度影响的规律。
这对于深入研究酶的特性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并对其受浓度影响的规律进行了分析。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酶的特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我们掌握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提供了实验经验。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研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酶的特性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一、目的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均有关系,故常加以测定。
通过实验可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并掌握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过氧化氢酶把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其活性大小,以一定时间内分解的过氧化氢量来表示,当酶与底物(H2O2)反应结束后,用碘量法测定未分解的H2O2量。
以钼酸铵作催化剂,使H2O2与KI反应,放出游离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其反应式为:H2O2+ 2KI + H2SO4—→I2+ K2SO4+ 2H2OI2+ 2Na2S2O3—→2NaI + Na2S4O6根据空白和测定二者硫代硫酸钠滴定用量之差,即可求出过氧化氢酶分解H2O2的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水稻叶、甘蔗叶及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100ml容量瓶;100ml三角瓶;滴定管;滴定管架;移液管;移液管架;漏斗;洗耳球等。
3. 试剂及配制1.8mol·L-1H2SO410﹪(NH4.)6MO7O40.02 mol·L-1 Na2S2 O320﹪KI1﹪淀粉液CaCO3粉石英砂0.018﹪H2O2溶液配制:吸取30﹪H2O2原液0.3ml至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后再稀释10倍。
四、实验步骤1. 过氧化氢酶的提取选取甘蔗功能叶片,擦净去主脉剪成碎片,混匀后迅速称取1g放入经冷冻过的研钵中,加少量CaCO3粉末及石英砂,并加入3~4ml蒸馏水,在冰浴上研磨至匀浆,用蒸馏水将匀浆通过漏斗洗入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滤。
然后再取滤液10ml 至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为酶稀释液。
2. 酶活性测定2.1取100ml容量瓶4个,编号,向各瓶准确加入稀释后的酶液10ml,立即向3、4号瓶中加入1.8mol·L-1H2SO45ml以终止酶活性,作为空白测定。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三、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1、试验材料:三叶草
2、仪器: (1) 滴定管 (2)研钵 (3) 容量瓶
(4)移液管 (5)三角瓶(100ml)
3、试剂:
(1)0.05M H2O2 (3)1.8M H2SO4 (5)10%(NH4)6Mo7O24 (7)CaCO3,石英砂
(2)0.2M Na2S2O3 (4)1.5%淀粉溶液
二、试验原理:
➢ CAT活性大小以一定时间内分解旳H2O2量来表达: 在一定条件下,CAT能把H2O2分解为H2O和O2。当CAT与
H2O2反应一定时间(t)后,再用碘量法测定未分解旳H2O2,以 钼酸铵作催化剂,H2O2与KI反应,放出游离碘,然后用硫代 硫酸钠滴定碘,反应式为:
H2O2(余)+2KI+H2SO4----→I2+K2SO4+2H2O I2 +2Na2S2O3 --→2NaI+Na2S4O6(连二硫酸钠) 用硫代硫酸钠分别滴定空白液(可求出总旳H2O2量)和反应 液(可求出未分解旳H2O2量),再根据两者滴定值之差求出分 解旳H2O2量。
➢ 氢氧自由基(OH˙)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旳活性氧,能够直接 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而且有非 常高旳速度常数,破坏性极强,可使细胞膜遭受损害,加速 细胞旳衰老和解体。
➢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能够清除H2O2、分解氢氧自由 基,保护机体细胞稳定旳内环境及细胞旳正常生活,所以 CAT是植物体内主要旳酶促防御系统之一,其活性高下与植 物旳抗逆性亲密有关。
(6)20% KI
四、试验环节:
1、酶液提取:
称取0.5g三叶草,加少许石英砂,CaCO3,2ml水,研成匀浆, 移入50ml容量瓶,冲洗研钵多次,定容,静置,过滤。
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的代谢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酶活力测定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中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的变化,来间接反映酶的活性水平。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catalase)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变化,探究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槽。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酶溶液、过氧化氢底物溶液、磷酸盐缓冲液。
3. 实验步骤:a. 在分光光度计中设置波长为240nm。
b. 准备一组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底物和磷酸盐缓冲液的混合溶液,作为实验组。
c. 将实验组的混合溶液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槽中反应一段时间。
d. 取出反应后的混合溶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得到反应速率。
e.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在较低温度下,酶的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的活性开始下降,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
酶是一种蛋白质,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酶分子内部的振动加剧,使得酶与底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酶活性增强;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分子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部分酶分子失去了原有的构象,导致酶活性下降。
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酶分子的部分构象发生变化,使得酶活性中心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酶与底物之间的互作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酶活性与温度之间存在一个最适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点,反应速率最快。
这是因为在最适温度下,酶分子的结构处于最稳定的状态,酶活性中心与底物之间的互作用最为紧密,因此反应速率最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实验3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植物在逆境下或衰老时,由于体内活性氧代谢加强而使h2o2发生累积。
h2o2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并使细胞膜遭受损害,从而加速细胞的衰老和解体。
过氧化氢酶可以清除h2o2,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酶促防御系统之一。
因此,植物组织中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利用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
一、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原理】h2o2与硫酸钛(或氯化钛)生成过氧化物—钛复合物黄色沉淀,可被h2so4溶解后,在41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h2o2浓度呈线性关系。
【仪器和用具】研钵;移液管0.2ml×2支,5ml×1支;容量瓶10ml×7个,离心管5ml×8支;离心机;分光光度计。
【试剂】100μmol/Lh2o2丙酮试剂:取30%分析纯h2o257μl,溶于100ml,再稀释100倍;2mol/L硫酸;5%(w/V)硫酸钛;丙酮;浓氨水。
【方法】1.制作标准曲线:取10ml离心管7支,顺序编号,并按表40-1加入试剂。
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将其小心转入10ml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少量多次冲洗离心管,将洗涤液合并后定容至10ml 刻度,415nm波长下比色。
2.样品提取和测定:(1)称取新鲜植物组织2~5g(视h2o2含量多少而定),按材料与提取剂1∶1的比例加入4℃下预冷的丙酮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离心管3000r/min下离心10min,弃去残渣,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
(2)用移液管吸取样品提取液1ml,按表35-1加入5%硫酸钛和浓氨水,待沉淀形成后3000rpm/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沉淀用丙酮反复洗涤3~5次,直到去除植物色素。
(3)向洗涤后的沉淀中加入2mol硫酸5ml,待完全溶解后,与标准曲线同样的方法定容并比色。
3.结果计算:植物组织中h2o2含量(μmol/gFw)=式中c—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h2o2浓度(μmol);Vt —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V1—测定时用样品提取液体积(ml);Fw—植物组织鲜重(g)。
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过氧化氢酶(cAT)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R(Fe+2)+h2o2==R(Fe+3+oh-)R(Fe+3oh-)2+h2o2==R(Fe+2)2+2h2o+o2据此,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h2o2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h2o25h2o2+2Kmno4+4h2so45o2+2Khso4+8h2o+2mnso4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
【仪器和用具】研钵;三角瓶50ml×4;酸式滴定管(10ml);恒温水浴;容量瓶25ml×1。
【试剂】10%h2so4;0.2mol/L磷酸缓冲液ph7.8;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液:称取Kmno4(AR)3.1605g,用新煮沸冷却蒸馏水配制成1000ml,用0.1mol/L草酸溶液标定;0.1mol/Lh2o2:市售30%h2o2大约等于17.6mol/L,取30%h2o2溶液5.68ml,稀释至1000ml,用标准0.1mol/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标定;0.1mol/L草酸:称取优级纯h2c2o4·2h2o12.607g,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L。
【方法】1.酶液提取取小麦叶片2.5g加入ph7.8的磷酸缓冲溶液少量,研磨成匀浆,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该缓冲液冲洗研钵,并将冲洗液转入容量瓶中,用同一缓冲液定容,4000rpm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的粗提液。
2.取50ml三角瓶4个(两个测定两个对照),测定瓶中加入酶液2.5ml,对照瓶中加入煮死酶液2.5ml,再加入2.5ml0.1mol/Lh2o2,同时计时,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10%h2so42.5ml。
3.用0.1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h2o2,至出现粉红色(在30min内不消失)为终点。
酶活性用每克鲜重样品1min内分解h2o2的毫克数表示:酶活(mgh2o2/gFw·min)=式中A—对照Kmno4滴定毫升数;b—酶反应后Kmno4滴定毫升数;VT—酶液总量(ml);V1—反应所用酶液量(ml);w —样品鲜重(g);【注意】1.7—1ml0.1mol/L的Kmno4相当于1.7mgh2o2。
所用Kmno4溶液及h2o2溶液临用前要经过重新标定。
三、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紫外吸收法【原理】h2o2在240nm波长下有强烈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A240)随反应时间而降低。
根据测量吸光率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250ml容量瓶1个;0.5ml刻度吸管2支,2ml刻度吸管1支;10ml试管3支;恒温水浴;【试剂】0.2mol/Lph7.8磷酸缓冲液(内含1%聚乙烯吡咯烷酮);0.1mol/Lh2o2(用0.1mol/L高锰酸钾标定)。
【方法】1.酶液提取:称取新鲜小麦叶片或其它植物组织0.5g置研钵中,加入2~3ml4℃下预冷的ph7.0磷酸缓冲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并用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合并冲洗液,并定容到刻度。
混合均匀将量瓶置5℃冰箱中静置10min,取上部澄清液在4000rpm下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过氧化氢酶粗提液。
5℃下保存备用。
2.测定:取10ml试管3支,其中2支为样品测定管,1支为空白管,按表40-2顺序加入试剂。
表40-2紫外吸收法测定h样品液配置表25℃预热后,逐管加入0.3ml0.1mol/L的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读数1次,共测4min,待3支管全部测定完后,按下式计算酶活性。
以1min内A240减少0.1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过氧化氢酶活性(u/gFw/min)=式中A240=As0-As0—加入煮死酶液的对照管吸光值;As1,As2—样品管吸光值;Vt—粗酶提取液总体积(ml);V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ml);Fw—样品鲜重(g);0.1—A240每下降0.1为1个酶活单位(u);t—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
【注意事项】凡在240nm下有强吸收的物质对本实验有干扰。
【思考题】1.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因素有哪些?2.(: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报告)过氧化氢酶与哪些生化过程有关?篇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实验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掌握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过氧化氢酶是一类色素蛋白,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R(Fe+2)2+h2o2---R(Fe+3oh)2R(Fe+3oh)2+h2o2----R(Fe+2)2+2h2o+o2并合上式:h2o2----2h2o+o2据此,可根据消耗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生成的I2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根据na2so3消耗的体积计算h2o2的消耗量。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小白菜2、仪器:恒温水浴锅、研钵、容量瓶、刻度吸管、100mL 三角瓶3、试剂:(1)0.05mol/Lh2o2(2)2mol/Lh2so4(3)0.1mol/Lna2s2o3(4)1%淀粉溶液(5)10%(nh4)6mo7o24(6)ph7.8的磷酸缓冲液(7)20%KI(8)caco3四、实验步骤:(1)酶液提取:称取2.5g白菜叶,加少量caco3,2mLph7.8的缓冲液少量,研成匀浆,移入100ml容量瓶,用上述缓冲液冲洗研钵数次转入容量瓶中定容,静置10分钟,过滤。
取滤液10mL 于另一100mL的容量瓶中稀释定容待测(根据酶活高低而定)。
(2)酶促反应:取锥形瓶4个,编好号各加入10ml酶液之后,立即向两个瓶中加入2mol/Lh2so45mL,终止酶活性,作空白对照。
向另外两瓶各加h2o25mL,摇匀,在加入h2o2的那一刻起,记录时间,5分钟后迅速向实验瓶中加入2mol/Lh2so45mL,终止酶活性。
向三角瓶中加1mL20%KI和3滴(nh4)6mo7o24,摇匀后迅速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mL1%淀粉指试剂,蓝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的na2s2o3的体积V0,V;五、结果记录与数据处理:被分解的h2o2量(mg)=(空白滴定值-样品滴定值)×na2s2o3摩尔浓度×17过氧化氢酶活性(mg.g-1.min-1)=六、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被分解的h2o2量(mg)?(总体积?测定取液量)样品重(g)?时间(min)实验十还原型Vc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会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维生素c方法,了解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学会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掌握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Vc由于其结构中具有烯二醇的结构,所以它是一种强还原剂,易被弱氧化剂氧化脱氢而成氧化型抗坏血酸。
Vc在酸性溶液中比中性溶液及碱性溶液中稳定,但易被热、光及某些金属离子破坏。
本实验是用碘液作氧化剂,淀粉为指示剂,当Vc全部被氧化后,过量一滴碘液与淀粉指示剂反应生成淡兰色络合物,即为终点。
三、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材料:西红柿。
试剂:2%草酸溶液:称取20g草酸溶于蒸馏水中,溶解后稀释到1000mL,混匀;1%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匀浆,倾入80mL的沸水中继续煮沸至透明,冷却后稀释至100mL;0.1mol/L碘液(随用随配):称取6.5克碘和20克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