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伶官传序》
[笔记]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重点实词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原:推究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3.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4.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重点虚词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句,相当于“一定'”应当“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2.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编辑本段文言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盛)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固定句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通假字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编辑本段课文研讨内容和结构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译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宋代: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共31张PPT)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 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8、燕王,吾所立。
判断句
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有智有勇的人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 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介词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短语后置句 被动句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
乱者四应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第二段:
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 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忧劳可以兴国
第三段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译文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译文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 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分析第一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虽然 难道 不是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代“这个道理”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 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 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 指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所溺”不只限于伶人。 问:第四段以感叹结尾有何作用? 答: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满 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重点词句翻译: ①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事吗?
盛
衰
•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 •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知识归类: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盛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围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困 (困厄)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告诉)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对照翻译」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下面,为大家分享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处或作者: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译文或注释: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注释,欢迎参考!伶官传序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讲解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高中·语文】伶官传序
注释3
……原因
……原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 界历史上,都是一个不败的人生观。而作者则在文 章的一开头就一反常态的提出了一个与之向悖的观 点:“人事”是国家盛衰的主要原因。推翻一个常 理不仅需要勇气,同时需要拿出强有力的论据。因 此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接着就摆出了论据。
围困
被 发语词;表示要
发议论;可以说
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介词结构后置;往 有智、有 被动句;被他所溺 难道仅仅局限于(因为迷
还从微小的事情慢 勇的人 爱的事物所困扰迷 恋戏剧)而遭到伶人(败
慢积累而形成的。
惑。溺;形作名 坏国家政权)的情况吗?
思考:
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 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
“矢”后
告之以成功(介词结构后置) 威武雄壮
省略
将大功告成的消息告诉先父之灵
“于”。
概括;灭燕、亡梁;
用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 的一句话形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
Chóu同
名作状 作乱的人 响应
“仇”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
(是我所) 辽国
订立盟约、
扶持称王的
结为兄弟
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
遗留下来的仇恨 给你
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语气词,表希望 心愿 或命令的语气。
祖庙
出兵打仗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
Qiǎn派遣 祭品;一猪一羊为少牢 介词结构后置 名作状;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伶官传序一一对应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2024版课件《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9张
02
五代历史背景
2024/1/26
7
五代十国时期概述
五代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个中原政权更迭。
2024/1/26
十国
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 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 南平(荆南或南楚荆南)、北汉, 十个割据政权并立。
时代特征
政治动荡,经济重心南移,文化多 元。
8
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10
03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解读
2024/1/26
11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形式, 先总述伶官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再分 述伶官的才艺和遭遇,最后总结全文, 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写作特点上,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 渲染,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将伶官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 致。
01
02
03
04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背景和历史 意义
伶官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
伶官在五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 人物
课件中涉及的文学、艺术和历 史知识
2024/1/26
24
相关研究动态与成果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研 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伶官传序与相关历史、 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2024/1/26
国内外学者在伶官传 序研究方面的主要成 果和贡献
目的
通过这份课件,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全面 了解五代史伶官文化的背景、内涵和价 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 力。
2024/1/26
4
《五代史伶官传序》简介
作者
价值
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 学家。
该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是一篇优 秀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详细翻译》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及赏析—高考必修原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宋代〕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接受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的出兵向东逃跑,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翻译及赏析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旨小结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 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 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 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 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启示:
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体、个 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忧劳可以 使集体不断壮大,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 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
补充材料
与尔三矢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 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 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刘守光), 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 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他将 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 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 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务。 • 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打败了朱全忠亲自 统帅的50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 活捉回太原。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 律阿保机赶回北方。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 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攻灭 后梁,统一北方,四月,在魏州称帝,国号为 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分析第三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
当 捆绑 绳索 用匣子装着
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旺盛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匆忙的样子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 什么道理? 答;本段主要写庄宗得失天下的经过, 并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三段反面 叙说。
分析第四段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 独伶人也哉!
课前检测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山 行 六 七 里 亭 影 不 孤
作者简介
________ ,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在乎山水之间也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 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 公认领袖,诗文革新运动倡导 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四 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 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 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既是 著名文学家,又是史学家、金 石学家。与宋祁等合写了《新 唐书》,又自撰了《新五代 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非人事哉!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3、本段大意
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论 点,并提出庄宗得失天下 这一立论依据。
分析第二段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而 判断句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一定,应该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 (于) 介后 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 • • • • • • 忧劳兴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文帝景帝“文景之治” 唐太宗“以史为鉴” 逸豫亡身: 蜀汉后主“乐不思蜀” 陈后主“后庭遗曲” 宋徽宗练瘦金终致被掳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李后主风花雪月,终被宋灭国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 不恤政事”。宋太祖令李煜去开封,他托病不 去,宋太祖遂派曹彬去攻打南唐。后主肉袒 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 封陇西郡公。徐铉探视李煜,对徐铉:“当初 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 太宗大怒。 因写《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 药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 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死后,葬洛阳 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李 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 威 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
研习文本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分析第一段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难道 人之所为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
• 朱全忠:“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 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
• 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小名亚子,年幼时 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 克用喜爱。十一岁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 父亲晋见唐昭宗。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 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的背说:“小儿 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 忠尽孝啊!”接着,昭宗又赏赐他翡翠盘等物。因 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使他 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补充材料
煮“五豆”的传 说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 欧阳修不得时时,卖文谋生。遇一李姓员外女飘彩 选婿。中彩后,李员外嫌贫爱富,将女儿逐出门外。 李小姐是一位义气女子,誓与欧阳修终生为伴。从 此,欧阳修便把卖文得来的钱交给妻子掌管。其妻 勤俭持家。每天早上只吃豆子稀饭,苦日子熬到皇 王开科,妻子取出平日攒下的银子给欧阳修作盘缠。 欧阳修问银从何来,其妻说是吃豆子稀饭省下的。 后来,欧阳修金榜题名,一步身荣,做了大官,携 妻赴任。妻子怕他坐了高官,忘了根本,就在腊月 初五给他煮了一顿五种豆子的稀饭。欧阳修一尝, 连说:“难吃!难吃!”妻子接着就讲述了过去经 历的苦难。欧阳修深感妻贤,他给家中定了个规矩, 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 煮“五豆”的习俗。
探究主旨
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
的序,可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 而是庄宗呢?
探究主旨
背景介绍: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
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 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 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 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 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 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 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 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1.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 下”在于什么? 答:“忧劳可以兴国”。 2.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 话简单回答。 答: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 是什么关系?第二段大意? 答:第一段议论,第二段记叙;总分关系 第二段承上叙事,论证中心论点,详述庄 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得天下的事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文结构
论 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立国 912年 (15年)
{
908年
23岁 27岁 38岁 41岁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923年 926年
灭国 (3年)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翁 去 八 百 年 醉 乡 犹 在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 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身死国破
•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 “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 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 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 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 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 了庄宗。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或者;探求,考察;迹象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使动用法
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故方其壮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
衰
强盛 全,所有的 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 笑。 围困 被动句
补充材料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得天下 —— 15年—— 盛 失天下 —— 3年—— 衰
为 什 么?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得出教训
盛 衰
----“忧劳可以兴国” (谦得益) ----“逸豫可以亡身” (满招损)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课堂迁移
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 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 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积聚 (介后)
被动句
思考探究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算一算:
1、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 926年分别多少岁?
想一想:
2、这几年里,在他身上又分别发生了
什么事?
老李教学课件:《伶官传序》
908年 912年 923年 926年
23岁
“与尔三矢”
27岁 “系燕父子以组后杀之”(灭燕 38岁 41岁 “函梁君臣之首”(亡 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